-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50417-200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8 10:41:40
- GB50417-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 50417-2007
标准名称: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5-01 -
实施日期:
2007-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42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50417 -- 200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 under the coal mine2007 - 05 -21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 under the coal mineGB50417-2007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批雅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50417-2007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梯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双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世养知识印刷印刷
850×1168毫米1/321.75印张38字2007年8月第一版2007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100册
统书号:1580058·940
定价:1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646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推《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7~一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0.1、2. 0. 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 (4×5、 6)、6. 1, 46. 3. 1 (4) 7.1.17.1.2 7.1.37.1.4、7.1.5、7.2.1、7.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七年五月二十一月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箱吸取了于儿年来国内外爆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饼成果。所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儿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并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并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并下电缆选择与计算、托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并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规范以恶体学标志的条文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热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堂管理·出中媒国际士程集团武汉设证·供究院负费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热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42号,邮编:43006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1
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建民,周秀隆于新胜刘兴晖刘建平马自玫张焱杨敢李明胡腾蛟
周桂华杨晓明
总 则
并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
准.1电缆类型选择,
4.2电缆安装及长度计算
4.3电缆截面选择
5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
5.1变电所位置选择及设备布置
5.2设备选型及主接线方式
6采区供配电设计
6.1采区变电所设计·
6.2移动变电站
6.3采区低压网络设计
7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
7.1电气设备及保护.*.
7.2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8并下照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2)
1总则
1.0.1为在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电能和安装维护方便,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及以上新建并的并下供配电设计。
1.0.3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经实践检验成熟可靠的新设备、新器材,提高煤炭工业的装备水平利安全管理水平。1.0.4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2.0.1下列用电设备应按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必须由两回路或两回路以上电源线路供电。电源线路应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且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其他负荷。1井下主排水泵;
下山采区排水泵
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4
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立井绞车: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
2.0.2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二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宜由两回电源线路供电,并宜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当条件受限时,其中一回电源线路可引自本条规定的同种设备的配电点处。1暗主井提升设备、主井装载设备、大港强力式输送机、主运输用的并下电机车充电及整流设备;2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斜井提升设备、副井井底操车设备、无轨运输换装设备:
3供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采区变(配)电所;4
煤与瓦斯突出矿并的采区变(配)电所5
并下移动式制氮机
并下集中制冷站;
不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井底水窝水泵:并下运输信号系统:
并下安全监控系统分站。
井下主(中央)变电所应由矿井地面主变(配)电所直接供2.0.3
电。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回路,并应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2
段,且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其供电范围内全部负荷的用电要求。2.0.4采区变(配)电所宜由井下主(中央)变电所或附近地面变电所供电。由地面变电所供电时,电缆可由进风井或钻孔下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的采区、下山采区、高产高效和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采(盘)区供电时,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个回路,且当任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该采(盘)区负荷的用电要求。
2.0.5井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严禁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严禁直接向井下供电。2.0.6井下局部通风机供配电,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部通风机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2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部通风机应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的“三专”供电;3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瓦斯喷出区域、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主供电源应采用“三专供电,备供电源允许引自其他动力变压器的低压母线段,但其供电回路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
4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其配电设备必须实行风电和瓦斯电闭锁,保证在停风和瓦斯超限后能切断该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2.0.7并下高压电源宜采用10kV或6kV。2.0.8井下低压电源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并下低压不应超过1140V;
手持电气设备、固定照明宜采用127V。2.0.9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3并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3.0.1井下电力负荷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功率,
能够较精确计算出电动机功率的用电设备,直接取其计算其他设备,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井下各种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宜按表3.0.2的规定选用。
综采工作面
一般机果工作面
需要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
需要系数
按式(3.0.3-2)计算
按式(3.0.3-3)计算
炮采工作面(缓倾斜煤层)
炮采工作面(急倾斜煤层)
非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
掘逃机的掘进工作面
架线电机车整流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
运输机
非底车场(不包含主排水浆)
按式(3.0,3-2)计算
0. 45~~0, 65bzxZ.net
0.6~0.7
注当有功率因数补偿时,按计算的功率因数。3.0.3
平均功率因数
0. 6~~0.7
每个回采工作面的电力负荷,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Kx
综采、综掘工作面需要系数可按下式计算:(3.0.3-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 50417 -- 200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 under the coal mine2007 - 05 -21
2007-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 of under the coal mineGB50417-2007
主编部门:中国煤炭建设协会
批雅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12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
GB50417-2007
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梯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双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世养知识印刷印刷
850×1168毫米1/321.75印张38字2007年8月第一版2007年8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100册
统书号:1580058·940
定价:1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
第646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推《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7~一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2.0.1、2. 0. 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 (4×5、 6)、6. 1, 46. 3. 1 (4) 7.1.17.1.2 7.1.37.1.4、7.1.5、7.2.1、7.2.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二〇七年五月二十一月
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箱吸取了于儿年来国内外爆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饼成果。所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儿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并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并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并下电缆选择与计算、托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并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适用于煤矿井下供电设计咨询的各个阶段。
本规范以恶体学标志的条文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热行。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煤炭建设协会负责日堂管理·出中媒国际士程集团武汉设证·供究院负费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热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交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142号,邮编:430064),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1
主编单位: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张建民,周秀隆于新胜刘兴晖刘建平马自玫张焱杨敢李明胡腾蛟
周桂华杨晓明
总 则
并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
准.1电缆类型选择,
4.2电缆安装及长度计算
4.3电缆截面选择
5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
5.1变电所位置选择及设备布置
5.2设备选型及主接线方式
6采区供配电设计
6.1采区变电所设计·
6.2移动变电站
6.3采区低压网络设计
7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
7.1电气设备及保护.*.
7.2电气设备保护接地
8并下照明
本规范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2)
1总则
1.0.1为在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节约电能和安装维护方便,特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设计生产能力0.45Mt/a及以上新建并的并下供配电设计。
1.0.3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经实践检验成熟可靠的新设备、新器材,提高煤炭工业的装备水平利安全管理水平。1.0.4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
2.0.1下列用电设备应按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必须由两回路或两回路以上电源线路供电。电源线路应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且线路上不应分接任何其他负荷。1井下主排水泵;
下山采区排水泵
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4
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立井绞车: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
2.0.2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二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宜由两回电源线路供电,并宜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当条件受限时,其中一回电源线路可引自本条规定的同种设备的配电点处。1暗主井提升设备、主井装载设备、大港强力式输送机、主运输用的并下电机车充电及整流设备;2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斜井提升设备、副井井底操车设备、无轨运输换装设备:
3供综合机械化采煤的采区变(配)电所;4
煤与瓦斯突出矿并的采区变(配)电所5
并下移动式制氮机
并下集中制冷站;
不兼作矿井主排水泵的井下煤水泵、井底水窝水泵:并下运输信号系统:
并下安全监控系统分站。
井下主(中央)变电所应由矿井地面主变(配)电所直接供2.0.3
电。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回路,并应引自地面变电所的不同母线.2
段,且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其供电范围内全部负荷的用电要求。2.0.4采区变(配)电所宜由井下主(中央)变电所或附近地面变电所供电。由地面变电所供电时,电缆可由进风井或钻孔下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的采区、下山采区、高产高效和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采(盘)区供电时,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个回路,且当任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该采(盘)区负荷的用电要求。
2.0.5井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严禁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地面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严禁直接向井下供电。2.0.6井下局部通风机供配电,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低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部通风机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2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部通风机应采用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的“三专”供电;3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瓦斯喷出区域、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双电源供电。其中,主供电源应采用“三专供电,备供电源允许引自其他动力变压器的低压母线段,但其供电回路应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专用开关和专用线路供电:
4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地点,其配电设备必须实行风电和瓦斯电闭锁,保证在停风和瓦斯超限后能切断该区域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2.0.7并下高压电源宜采用10kV或6kV。2.0.8井下低压电源电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并下低压不应超过1140V;
手持电气设备、固定照明宜采用127V。2.0.9
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措施。
3并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
3.0.1井下电力负荷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功率,
能够较精确计算出电动机功率的用电设备,直接取其计算其他设备,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井下各种用电设备的需要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宜按表3.0.2的规定选用。
综采工作面
一般机果工作面
需要系数及平均功率因数
需要系数
按式(3.0.3-2)计算
按式(3.0.3-3)计算
炮采工作面(缓倾斜煤层)
炮采工作面(急倾斜煤层)
非掘进机的掘进工作面
掘逃机的掘进工作面
架线电机车整流
蓄电池电机车充电
运输机
非底车场(不包含主排水浆)
按式(3.0,3-2)计算
0. 45~~0, 65bzxZ.net
0.6~0.7
注当有功率因数补偿时,按计算的功率因数。3.0.3
平均功率因数
0. 6~~0.7
每个回采工作面的电力负荷,可按下列公式计算:S=Kx
综采、综掘工作面需要系数可按下式计算:(3.0.3-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