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1644-2008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国家标准(GB)】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27 10:04:58
- GB/T21644-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21644-2008
标准名称: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4-10 -
实施日期:
2008-1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39 MB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电信系统>>33.040.40数据通信网络中标分类号: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信息处理技术>>L78数据信息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书号:
155066·1-31721页数:
平装16开/页数:26/字数:46千字标准价格:
22.0 元出版日期:
2008-11-01计划单号:
20031826-T-33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要求,包括远程教育平台在网络、设备、应用层面的技术要求。本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本标准是在YD/T1196—2002《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学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了ITU-T、IETF相关国际标准编写而成的。 GB/T 21644-2008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B/T21644-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44—2008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eneral description of networks distance learning2008-04-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GB/T21644—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概述
组成网络教育平台的业务子系统功能
承载网络
加户接人
网络互连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各业务子系统技术要求视频会议子系统
基于Web的业务子系统
流媒体子系统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方式
网络管理对象
网管接口协议
网管接口信息模型
网络管理功能·
认证、计费
系统安全性
远程教育系统功能应用
应用要求
教学功能
教育管理
GB/T21644—2008
本标准是在YD/T1196—2002《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学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了ITU-T、IETF相关国际标准编写而成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林涛、聂秀英、范旭彤、沈灿、吴永明、刘湘宇、邹孟睿、张清、于文慧。1范围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B/T21644—2008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要求,包括远程教育平台在网络、设备、应用层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9多点静止图像和注释协议(eqvITU-TT.126:1996)YD/T914-1999
YD/T949—1998
YD/T9951998
多点二进制文件传送协议(eqvITU-TT.127:1995)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egvITU-TT.120:1996)YD/T1131一2001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上的呼叫信令协议及媒体流打包技术(idtITU-TH.225.0:1996)
YD/T1134—2001
多点应用共享(idtITU-TT.128:1998)远程教学通信平台用户接人认证授权计费系统技术要求YD/T1514-2006
信息技术持续色调静止图像的编码和数字压缩:JPEG格式,SPIFF格式,ISO/IEC10918-41
SPIFF标签,SPIFF颜色空格,APPn标记,SPIFF压缩类型的注册和注册机构(REGAUT)ISO/IEC11172-1
编码第1部分:系统
ISO/IEC11172-2
编码第2部分:视频
ISO/IEC11172-3
编码第3部分:音频
ISO/IEC13818-1
ISO/IEC13818-2
ISO/IEC13818-3
ISO/IEC13818-7
ISO/IEC14495
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具有1.5Mbits/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具有1.5Mbits/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7部分:高级音频编码信息技术持续色调和静止图像的无损和近无损压缩ISO/IEC14496-1
ISO/IEC14496-2
ISO/IEC14496-3
ISO/IEC14496-6
ISO/IEC15444-1
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1部分:系统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3部分:音频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6部分: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信息技术核心编码系统
ISO/IECFDIS15938信息技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ITU-TG.711:1988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M)
GB/T21644-2008
ITU-TG.722:199964kbit/s之内的7kHz音频编码ITU-TG.723:1996以5.3kbit/s和6.3kbit/s速率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器采用线性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bit/s速率上的语音编码ITU-TG.728:1992
ITU-TG.729:1996
ITU-TH.225:2006
ITU-T H.235:2000
ITU-TH.245:2003
ITU-TH.261:1993
ITU-T H.263:1998
1TU-TH.320:1999
ITU-TH.323:2003
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的8kit/s语音编码(CS-ACELP)用于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打包用于H系列(H.323)和其他基于H.245多媒体终端安全和加密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P×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码
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分组多媒体通信系统
ITU-TH.332:1998/用守松耦合会议的H.323扩展1TU-TH.450.1:f998凌持H.323补充业务的通用功能协议IETF RFC2083,/199/PNG Specification Version 1. 0IETFRFC22461999
IETFRFC2326:1998
TLS协议版本1.0
实时流协议(RTSP)
IETFRFC2827:1998会话描述协议(SDP)IETFRFC2401:998IP安全体系结构IETFRFC24941998
IP鉴别头
IETFRFC24031998ESP和AH中-HMAC-MD5-96的使用IETFRFC24041998ESP和AH中HMAC-SHA-1-96的使用IETFRFC24061998IP封装安全有效负荷1ETFRFC2408:1998网际安全连接和密钥管理协议IETFRFC21091998网际密钥交换
IETFRFC2866.2000远程拨号用户认证服务(RADIUS)IETFRFC29742000会话发布协议(SAP)IETFRFC35502003RTP:实时传输协议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卡本标准。3.1
远程教育distancelearning
在空间(有时需要连接)和时间(异步教学)上分布的教学活动和环境。3.2
teachingprocess
教学进程
利用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3.3
教学控制
teaching control
对于教学进程进行控制的相关活动。3.4
feaching management
教学管理
对教学进程的管理。
教学点learningstation
GB/T21644—2008
参加远程教育进程的一个功能节点,教师或学生通过其完成教学功能的实体,可以是教师授课地点或学生学习地点。教学点可加人或退出教学进程。3.6
课件courseware
包含一定教学内容,可通过某种载体采用一定的表现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编制的软件,课件主要有WEB课件和流媒体课件。3.7
应用方
使用本标准进行远程教育相关活动的各方,包括产品开发、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远程教育业务开展等等。
以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leaching-centereddistancelearning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远程教育中主要的角色是教师。学习者通过远程收听或观看由教师所授的课程来学习,在该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具有交互也可以没有交互过程。3.9
个别辅导
individualinstruction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形式下,一个教师或一个学生远程解释或回答由另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
自学selfpacinglearning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形式下,学习者通过从教学资源中获得与其希望解决的间题相关的资料,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活动。3.11
multi-rolelearning/teamlearning多角色学习/小组学习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位于不同地点的学习者(一组学习者)作为一个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在该种学习活动中,一个学习者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dvanced Audio Coding
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Authentication Head
Active Server Page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igital Data Network
Domain Name Server
先进音频编码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认证头
活动服务器页面
异步转移模式
组件对象模型
中央处理器
数字用户线
数字数据网络
域名服务器
GB/T21644—2008
DVB-ASI
RADIUS
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
TheDeliveriesMultimediaIntegrationFrame-work
DigitalVideoBroadcastAsynchronousSeri-数字视频广播异步串行接口alInterface
Encapsulation SecurityPayloadFrame Relay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Gencric Conference Control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High-Leyel Data Link ControlHigh-r&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Hybrid Fiber Coaxial-
High Spced Serial Interface
Hybestlxt Cache Protocol
Hype/Text Malkup Language
Hypdt Text Transfer Protocolfhtefnet Data Center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Protoco)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nternetServiceProvider
H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LinkAccessProcedureBalanced
Link AccessProcedureonDchannelMedia\Access Control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erviceMultipoint Control Unit
ManagementInformation Base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PortableNetworkGraphics
Post Office Protocol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Quality of Service
封装安全净荷
顿中继
文件传输协议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二般会议控制
GPRS网关支持节点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高速数字用户线路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高速串行接口
超文本缓存协议
超文本标记语言
超文本传输协议
Internet数据中心
Internet资源管理器
网际互联协议
综合业务数字网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联合图像专家组
平衡型链路接人规程
D信道链路接人规程
媒体接入控制
多点通信服务
多点控制单元
管理信息库
运动图像专家组
流式网络图形格式
邮件邮局协议
点到点协议
公共交换电话网
服务质量
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远程拨号用户认证服务
Remote Access Service
RealtimeTransferControlProtocol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Session Announcement Protocol远程访问服务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
实时流媒体协议
会话发布协议
5概述
Session DescribeProtocol
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
会话描述协议
GB/T21644—2008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SynchronizedMultimediaIntegrationLan-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guage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ecurity Socket Layer
TransferControlProtocol
TransportLayerSecurity
UserDatagramProtocol
WorldWideWebConsortium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安全套接层
传输控制协议
传输层安全
用户数据报协议
环球网(WWW)联盟
xDigitalSubscriberLine,wherexmaybeHDSL、ADSL等的总称A,V,Hect.
利用本标准中规定的远程教育平台所进行的远程教育活动可以补充正规教育的不足,同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培训提供应用平台。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可以获得正规的教学文凭,也可以为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学习。远程教育平台通过架构在IP网络之上的多种多媒体业务系统的组合来实现。远程教育平台不仅是目前教育方式的远程实现,而且还利用新的业务系统实现目前教育方式所无法提供的教育手段。本标准规定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能提供如下一些远程教育业务:a)实时远程教育业务:该类业务类似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换句话说,学习者逃行学习活动与教授者的教学活动同时进行。实时远程教育业务包括以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方式、个别辅导的远程教育方式以及多角色/小组远程教育方式。在实际实施时,主要的业务系统是视讯会议业务系统辅以流媒体业务系统和基于Web的业务系统。非实时远程教育业务:该类业务是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生成活动不同时进行的远b)
程教育业务。其业务形式包括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方式、个别辅导的远程教育方式以及多角色/小组远程教育方式。在该类业务中可以不包括学习者和教授者之间的交互过程,也可以包括非实时的交互过程。在实际实施时,主要的业务系统是流媒体业务系统和基于Web的业务系统。
远程教育平台的使用者可以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如大学、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也可以是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即学习者。远程教学资源可以是文本、语音或多媒体形式。这些教育资源可以是以实时方式提供也可以是在存储设施中存储。存储式教学资源的生成在远程教育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在本标准中讨论范围内。6总体结构
6.1总体结构概述
IP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是指远程教育在网络层面主要是IP网络,但不限于IP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是实现远程教育业务的有机实体。远程教育平台要完成教学、管理、运营三方面的功能,教学功能包括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运营是指支撑运营实现的安全、认证和计费功能。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GB/T21644—2008
远程教
学成用
远程教学通
信平台
实时教学
用户接入认证计费系统
规频会议业务子系统
用户终编
用户终端
网络管理
资源管理
航媒体业务子系统
IP网络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非实时教学
课件制作
教务管理
教学管理
基于Web的业务子系绕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注:图中不同粗细线形的实线相交不表示相交关系,相同线形的实线相交表示相交关系。图1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在总体结构上应满足: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保证在IP网络上构建系统的应用环境。a)
用户终端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构建一个教学平台,向系统的应用方提供一个逻辑上的、虚拟的教学环境,保证系统业务的集成。
各业务子系统根据具体需要可具有单独的网络和设备。d》平台的具体功能实现应保证其应用集成于WEB环境的可行性,以实现其对于整个系统的集成。
应能提供系统运营的手段和保证,提供统一的认证计费中心,并具有漫游的功能,这要求各个e)
子系统应当支持统一的认证计费通讯协议。f)系统的各业务实现应保证系统在认证、鉴权、计费运营管理上的统一和集成的可行性。6.2组成网络教育平台的业务子系统6.2.1业务子系统种类
IP网络远程教育应用的主要业务子系统如下:视频会议业务子系统:通过实时视音频会议系统,提供远程教育实时授课功能。a)
流媒体业务子系统:以流服务器为核心,提供流媒体节目广播和点播教学功能。b)
基于Wcb的业务子系统:以WEB为主,包括多种基于IP的信息发布,完成WEB信息浏览等c)
非实时远程教育和管理功能、基于IP网络的自定义应用协议应用以及其他多种应用协议的远程教育应用。
6.2.2视频会议业务子系统
视频会议业务常常用来完成远程教育中的实时授课功能,IP网络远程教育采用H.323系列协议作为视频会议协议,业务通信流程如下:6
GB/T21644—2008
呼叫建立:参加授课的各个终端设备通过某种方式的认证后建立呼叫连接的过程。a)
初始连接:建立公共通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交换,选择通用模式进行会议。b)
多点会议:连接建立后,利用多点会议方式进行授课和实时交流。d)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结束会议:授课结束后拆除连接的过程。6.2.3流媒体业务子系统
以视频流服务器为核心设备,通过传输网络提供流媒体广播和点播实现远程教育授课功能,业务流程如下:
呼叫建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点播或广播请求,同服务器建立连接。a)
b)服务过程: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流服务,客户端播放的过程。结束服务:流服务结束或客户端关闭连接,点播服务结束。c)
6.2.4基于Web的业务子系统
基于Web的教学业务包括WEB、FTP、IP广播和组播、自定义IP应用等,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音频在内的信息浏览功能,WEB服务是无连接的,业务流程如下:请求:向指定的WEB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a)
b)服务:接受请求的服务器发送服务内容。WEB服务常常和基于IP网上的其他信息发布应用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作为用户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环境和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出现。6.2.5业务子系统集成
各项业务子系统提供远程教育的部分功能,各业务子系统相互配合,集成应用,构成了远程教育系统的有机整体,提供面向用户的完整的远程教育业务。例如实时授课系统应该提供同流媒体系统的接口,保证上课内容的实时课件制作;教学管理系统要同教学评价系统、教学系统建立接口,获取管理所的源数据等。本标准对于各具体业务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配合方式不作具体规定,应用方可自行考。远程教育各种业务集成应用和管理的具体接口及规定有待进一步研究。6.3功能
6.3.1基本要求
远程教育需要完成的功能可分为教学、管理、运营三大类,本标准只摘述远程教育系统在应用层面上应该具有的功能,对于远程教育系统关于教学活动在应用层而上的功能的细节及具体实现不做规定,系统在功能上应具备如下方面:a)
应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全部教学活动:应能最大限度地对教学过程作全方位的控制与监督,包括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数据统计与b)
分析;
应能提供系统运营的手段和保证,提供统一的认证计费中心,并具有漫游的功能,这要求各个c)
子系统应当支持统一的认证计费通讯协议;d)系统应当能保证用户信息与资源的安全。6.3.2组成
6.3.2.1教学
教学功能包括实时教学、作业、讨论、测试、答疑、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管理、课件管理、非实时教学等等。
6.3.2.2管理
管理功能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注册管理、教学评价、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和设备管理等等。
6.3.2.3运营
运营功能是指为了支撑运营而需具备的功能,包括计费、认证与安全等。7
GB/T21644—2008
6.4承载网络
远程教育网络层统一于IP协议,根据具体业务和实际情况在物理及链路层可采用各种承载网络,包括电路交换网、以太网、FDDI、ATM、FR、DDN、移动IP网络、卫星通讯网等,可选择上述的一种网络或多种网络,异构网络互连应保证在网络层统一于IP网络协议,可通过网关实现。远程教育系统承载网络的选择应考虑业务应用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应保证承载网络的带宽满足特定的业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的网络构成可有多种形式,包括多种承载网络、多种拓扑结构的并存,在地域上可是一个地区,也可是距离很远的多个地点,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多个远程教育网络互连为一个广域的大网。
6.5用户接入
用户接人特指不在远程教育承载网络之内,需通过特定接人方式接入远程教育业务网。用户可选择以下接人方式:
a)PSTN接人;
ISDN接人;
xDSL接人;
HFC接人;
无线接入;
以太网接人;
电力线接入。
用户接人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网络条件和应用需求来选择,远程教育系统要考虑用户接入的可行性,考虑接入方式与业务应用的匹配,也可采用其他的接入方式。6.6网络互连
远程教育系统设备、网络互连拓扑如图2所示,该图表示远程教育典型的系统构成和网络拓扑,实际情况应视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学管理
服务器
服务器
流服务器
认证鉴权
企业IP网
Intemet
电路交换网络
流服务器
服务器
局城网
IP干网
接入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校园IP网
移动IP网
卫星通信网
系统网络与设备拓扑示意图
流服务器
移动终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644—2008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eneral description of networks distance learning2008-04-1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花管理委员会
2008-11-01实施
GB/T21644—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总体结构
总体结构概述
组成网络教育平台的业务子系统功能
承载网络
加户接人
网络互连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各业务子系统技术要求视频会议子系统
基于Web的业务子系统
流媒体子系统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方式
网络管理对象
网管接口协议
网管接口信息模型
网络管理功能·
认证、计费
系统安全性
远程教育系统功能应用
应用要求
教学功能
教育管理
GB/T21644—2008
本标准是在YD/T1196—2002《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学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参考了ITU-T、IETF相关国际标准编写而成的、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林涛、聂秀英、范旭彤、沈灿、吴永明、刘湘宇、邹孟睿、张清、于文慧。1范围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要求
GB/T21644—2008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要求,包括远程教育平台在网络、设备、应用层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远程教育平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9多点静止图像和注释协议(eqvITU-TT.126:1996)YD/T914-1999
YD/T949—1998
YD/T9951998
多点二进制文件传送协议(eqvITU-TT.127:1995)多媒体会议业务的数据协议(egvITU-TT.120:1996)YD/T1131一2001基于包的多媒体通信系统上的呼叫信令协议及媒体流打包技术(idtITU-TH.225.0:1996)
YD/T1134—2001
多点应用共享(idtITU-TT.128:1998)远程教学通信平台用户接人认证授权计费系统技术要求YD/T1514-2006
信息技术持续色调静止图像的编码和数字压缩:JPEG格式,SPIFF格式,ISO/IEC10918-41
SPIFF标签,SPIFF颜色空格,APPn标记,SPIFF压缩类型的注册和注册机构(REGAUT)ISO/IEC11172-1
编码第1部分:系统
ISO/IEC11172-2
编码第2部分:视频
ISO/IEC11172-3
编码第3部分:音频
ISO/IEC13818-1
ISO/IEC13818-2
ISO/IEC13818-3
ISO/IEC13818-7
ISO/IEC14495
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具有1.5Mbits/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具有1.5Mbits/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7部分:高级音频编码信息技术持续色调和静止图像的无损和近无损压缩ISO/IEC14496-1
ISO/IEC14496-2
ISO/IEC14496-3
ISO/IEC14496-6
ISO/IEC15444-1
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1部分:系统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2部分:视频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3部分:音频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音频-视频对象编码第6部分: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信息技术核心编码系统
ISO/IECFDIS15938信息技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ITU-TG.711:1988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PCM)
GB/T21644-2008
ITU-TG.722:199964kbit/s之内的7kHz音频编码ITU-TG.723:1996以5.3kbit/s和6.3kbit/s速率传输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率语音编码器采用线性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bit/s速率上的语音编码ITU-TG.728:1992
ITU-TG.729:1996
ITU-TH.225:2006
ITU-T H.235:2000
ITU-TH.245:2003
ITU-TH.261:1993
ITU-T H.263:1998
1TU-TH.320:1999
ITU-TH.323:2003
采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的8kit/s语音编码(CS-ACELP)用于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打包用于H系列(H.323)和其他基于H.245多媒体终端安全和加密多媒体通信控制协议
P×64kbit/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解码器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码
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分组多媒体通信系统
ITU-TH.332:1998/用守松耦合会议的H.323扩展1TU-TH.450.1:f998凌持H.323补充业务的通用功能协议IETF RFC2083,/199/PNG Specification Version 1. 0IETFRFC22461999
IETFRFC2326:1998
TLS协议版本1.0
实时流协议(RTSP)
IETFRFC2827:1998会话描述协议(SDP)IETFRFC2401:998IP安全体系结构IETFRFC24941998
IP鉴别头
IETFRFC24031998ESP和AH中-HMAC-MD5-96的使用IETFRFC24041998ESP和AH中HMAC-SHA-1-96的使用IETFRFC24061998IP封装安全有效负荷1ETFRFC2408:1998网际安全连接和密钥管理协议IETFRFC21091998网际密钥交换
IETFRFC2866.2000远程拨号用户认证服务(RADIUS)IETFRFC29742000会话发布协议(SAP)IETFRFC35502003RTP:实时传输协议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卡本标准。3.1
远程教育distancelearning
在空间(有时需要连接)和时间(异步教学)上分布的教学活动和环境。3.2
teachingprocess
教学进程
利用远程教育系统进行一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3.3
教学控制
teaching control
对于教学进程进行控制的相关活动。3.4
feaching management
教学管理
对教学进程的管理。
教学点learningstation
GB/T21644—2008
参加远程教育进程的一个功能节点,教师或学生通过其完成教学功能的实体,可以是教师授课地点或学生学习地点。教学点可加人或退出教学进程。3.6
课件courseware
包含一定教学内容,可通过某种载体采用一定的表现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编制的软件,课件主要有WEB课件和流媒体课件。3.7
应用方
使用本标准进行远程教育相关活动的各方,包括产品开发、远程教育系统建设、远程教育业务开展等等。
以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leaching-centereddistancelearning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远程教育中主要的角色是教师。学习者通过远程收听或观看由教师所授的课程来学习,在该过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可以具有交互也可以没有交互过程。3.9
个别辅导
individualinstruction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形式下,一个教师或一个学生远程解释或回答由另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
自学selfpacinglearning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在该种形式下,学习者通过从教学资源中获得与其希望解决的间题相关的资料,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寻求问题的答案的学习活动。3.11
multi-rolelearning/teamlearning多角色学习/小组学习
远程教育的一种形式。位于不同地点的学习者(一组学习者)作为一个小组进行学习活动,在该种学习活动中,一个学习者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dvanced Audio Coding
AsymmetricDigitalSubscriberLineAuthentication Head
Active Server Page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Digital Data Network
Domain Name Server
先进音频编码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认证头
活动服务器页面
异步转移模式
组件对象模型
中央处理器
数字用户线
数字数据网络
域名服务器
GB/T21644—2008
DVB-ASI
RADIUS
多媒体传送整体框架
TheDeliveriesMultimediaIntegrationFrame-work
DigitalVideoBroadcastAsynchronousSeri-数字视频广播异步串行接口alInterface
Encapsulation SecurityPayloadFrame Relay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Gencric Conference Control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High-Leyel Data Link ControlHigh-r&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Hybrid Fiber Coaxial-
High Spced Serial Interface
Hybestlxt Cache Protocol
Hype/Text Malkup Language
Hypdt Text Transfer Protocolfhtefnet Data Center
Internet Explorer
InternetProtoco)
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InternetServiceProvider
H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LinkAccessProcedureBalanced
Link AccessProcedureonDchannelMedia\Access Control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erviceMultipoint Control Unit
ManagementInformation Base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PortableNetworkGraphics
Post Office Protocol
Point to Point Protocol
PublicSwitchedTelephoneNetworkQuality of Service
封装安全净荷
顿中继
文件传输协议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
二般会议控制
GPRS网关支持节点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高速数字用户线路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网
高速串行接口
超文本缓存协议
超文本标记语言
超文本传输协议
Internet数据中心
Internet资源管理器
网际互联协议
综合业务数字网
Internet服务提供商
联合图像专家组
平衡型链路接人规程
D信道链路接人规程
媒体接入控制
多点通信服务
多点控制单元
管理信息库
运动图像专家组
流式网络图形格式
邮件邮局协议
点到点协议
公共交换电话网
服务质量
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远程拨号用户认证服务
Remote Access Service
RealtimeTransferControlProtocolRealtime Transfer Protocol
Realtime Streaming Protocol
Session Announcement Protocol远程访问服务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实时传输协议
实时流媒体协议
会话发布协议
5概述
Session DescribeProtocol
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
会话描述协议
GB/T21644—2008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
SynchronizedMultimediaIntegrationLan-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guage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SimpleNetworkManagementProtocolSecurity Socket Layer
TransferControlProtocol
TransportLayerSecurity
UserDatagramProtocol
WorldWideWebConsortium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安全套接层
传输控制协议
传输层安全
用户数据报协议
环球网(WWW)联盟
xDigitalSubscriberLine,wherexmaybeHDSL、ADSL等的总称A,V,Hect.
利用本标准中规定的远程教育平台所进行的远程教育活动可以补充正规教育的不足,同时为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短期培训提供应用平台。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可以获得正规的教学文凭,也可以为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学习。远程教育平台通过架构在IP网络之上的多种多媒体业务系统的组合来实现。远程教育平台不仅是目前教育方式的远程实现,而且还利用新的业务系统实现目前教育方式所无法提供的教育手段。本标准规定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能提供如下一些远程教育业务:a)实时远程教育业务:该类业务类似于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活动,换句话说,学习者逃行学习活动与教授者的教学活动同时进行。实时远程教育业务包括以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方式、个别辅导的远程教育方式以及多角色/小组远程教育方式。在实际实施时,主要的业务系统是视讯会议业务系统辅以流媒体业务系统和基于Web的业务系统。非实时远程教育业务:该类业务是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资源生成活动不同时进行的远b)
程教育业务。其业务形式包括教学为中心的远程教育方式、个别辅导的远程教育方式以及多角色/小组远程教育方式。在该类业务中可以不包括学习者和教授者之间的交互过程,也可以包括非实时的交互过程。在实际实施时,主要的业务系统是流媒体业务系统和基于Web的业务系统。
远程教育平台的使用者可以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如大学、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也可以是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者,即学习者。远程教学资源可以是文本、语音或多媒体形式。这些教育资源可以是以实时方式提供也可以是在存储设施中存储。存储式教学资源的生成在远程教育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在本标准中讨论范围内。6总体结构
6.1总体结构概述
IP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是指远程教育在网络层面主要是IP网络,但不限于IP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是实现远程教育业务的有机实体。远程教育平台要完成教学、管理、运营三方面的功能,教学功能包括实时教学和非实时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和教务管理,运营是指支撑运营实现的安全、认证和计费功能。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5
GB/T21644—2008
远程教
学成用
远程教学通
信平台
实时教学
用户接入认证计费系统
规频会议业务子系统
用户终编
用户终端
网络管理
资源管理
航媒体业务子系统
IP网络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非实时教学
课件制作
教务管理
教学管理
基于Web的业务子系绕
用户终端
用户终端
注:图中不同粗细线形的实线相交不表示相交关系,相同线形的实线相交表示相交关系。图1网络远程教育平台总体结构示意图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在总体结构上应满足: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保证在IP网络上构建系统的应用环境。a)
用户终端
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应构建一个教学平台,向系统的应用方提供一个逻辑上的、虚拟的教学环境,保证系统业务的集成。
各业务子系统根据具体需要可具有单独的网络和设备。d》平台的具体功能实现应保证其应用集成于WEB环境的可行性,以实现其对于整个系统的集成。
应能提供系统运营的手段和保证,提供统一的认证计费中心,并具有漫游的功能,这要求各个e)
子系统应当支持统一的认证计费通讯协议。f)系统的各业务实现应保证系统在认证、鉴权、计费运营管理上的统一和集成的可行性。6.2组成网络教育平台的业务子系统6.2.1业务子系统种类
IP网络远程教育应用的主要业务子系统如下:视频会议业务子系统:通过实时视音频会议系统,提供远程教育实时授课功能。a)
流媒体业务子系统:以流服务器为核心,提供流媒体节目广播和点播教学功能。b)
基于Wcb的业务子系统:以WEB为主,包括多种基于IP的信息发布,完成WEB信息浏览等c)
非实时远程教育和管理功能、基于IP网络的自定义应用协议应用以及其他多种应用协议的远程教育应用。
6.2.2视频会议业务子系统
视频会议业务常常用来完成远程教育中的实时授课功能,IP网络远程教育采用H.323系列协议作为视频会议协议,业务通信流程如下:6
GB/T21644—2008
呼叫建立:参加授课的各个终端设备通过某种方式的认证后建立呼叫连接的过程。a)
初始连接:建立公共通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能力交换,选择通用模式进行会议。b)
多点会议:连接建立后,利用多点会议方式进行授课和实时交流。d)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结束会议:授课结束后拆除连接的过程。6.2.3流媒体业务子系统
以视频流服务器为核心设备,通过传输网络提供流媒体广播和点播实现远程教育授课功能,业务流程如下:
呼叫建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起点播或广播请求,同服务器建立连接。a)
b)服务过程:服务器向客户端提供流服务,客户端播放的过程。结束服务:流服务结束或客户端关闭连接,点播服务结束。c)
6.2.4基于Web的业务子系统
基于Web的教学业务包括WEB、FTP、IP广播和组播、自定义IP应用等,为用户提供包括视、音频在内的信息浏览功能,WEB服务是无连接的,业务流程如下:请求:向指定的WEB服务器提交服务请求。a)
b)服务:接受请求的服务器发送服务内容。WEB服务常常和基于IP网上的其他信息发布应用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远程教育服务,作为用户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环境和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出现。6.2.5业务子系统集成
各项业务子系统提供远程教育的部分功能,各业务子系统相互配合,集成应用,构成了远程教育系统的有机整体,提供面向用户的完整的远程教育业务。例如实时授课系统应该提供同流媒体系统的接口,保证上课内容的实时课件制作;教学管理系统要同教学评价系统、教学系统建立接口,获取管理所的源数据等。本标准对于各具体业务在远程教育系统中的配合方式不作具体规定,应用方可自行考。远程教育各种业务集成应用和管理的具体接口及规定有待进一步研究。6.3功能
6.3.1基本要求
远程教育需要完成的功能可分为教学、管理、运营三大类,本标准只摘述远程教育系统在应用层面上应该具有的功能,对于远程教育系统关于教学活动在应用层而上的功能的细节及具体实现不做规定,系统在功能上应具备如下方面:a)
应能最大限度地完成全部教学活动:应能最大限度地对教学过程作全方位的控制与监督,包括教学管理、教务管理、数据统计与b)
分析;
应能提供系统运营的手段和保证,提供统一的认证计费中心,并具有漫游的功能,这要求各个c)
子系统应当支持统一的认证计费通讯协议;d)系统应当能保证用户信息与资源的安全。6.3.2组成
6.3.2.1教学
教学功能包括实时教学、作业、讨论、测试、答疑、课件制作、教学资源管理、课件管理、非实时教学等等。
6.3.2.2管理
管理功能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课程管理、注册管理、教学评价、系统管理、网络管理和设备管理等等。
6.3.2.3运营
运营功能是指为了支撑运营而需具备的功能,包括计费、认证与安全等。7
GB/T21644—2008
6.4承载网络
远程教育网络层统一于IP协议,根据具体业务和实际情况在物理及链路层可采用各种承载网络,包括电路交换网、以太网、FDDI、ATM、FR、DDN、移动IP网络、卫星通讯网等,可选择上述的一种网络或多种网络,异构网络互连应保证在网络层统一于IP网络协议,可通过网关实现。远程教育系统承载网络的选择应考虑业务应用对于网络带宽的要求,应保证承载网络的带宽满足特定的业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的网络构成可有多种形式,包括多种承载网络、多种拓扑结构的并存,在地域上可是一个地区,也可是距离很远的多个地点,甚至是全国范围内的多个远程教育网络互连为一个广域的大网。
6.5用户接入
用户接人特指不在远程教育承载网络之内,需通过特定接人方式接入远程教育业务网。用户可选择以下接人方式:
a)PSTN接人;
ISDN接人;
xDSL接人;
HFC接人;
无线接入;
以太网接人;
电力线接入。
用户接人的方式要根据具体的网络条件和应用需求来选择,远程教育系统要考虑用户接入的可行性,考虑接入方式与业务应用的匹配,也可采用其他的接入方式。6.6网络互连
远程教育系统设备、网络互连拓扑如图2所示,该图表示远程教育典型的系统构成和网络拓扑,实际情况应视系统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学管理
服务器
服务器
流服务器
认证鉴权
企业IP网
Intemet
电路交换网络
流服务器
服务器
局城网
IP干网
接入服务器
服务器
服务器
校园IP网
移动IP网
卫星通信网
系统网络与设备拓扑示意图
流服务器
移动终端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379-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基于XML的遥测遥控信息交换规范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