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行业标准(YD)】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9 06:29:28
- YD/T1215-2006
- 现行
标准号:
YD/T 1215-2006
标准名称: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6-08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6.01 MB
替代情况:
YD/T 1215-200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移动台(MS)在业务、功能、性能、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移动台(MS)的测试;其中除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相关的内容外的其他内容适用于不支持GPRS的GSM移动台。 YD/T 1215-2006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YD/T1215-2006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215-2006
代替YD/1215-2002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Testing Methods of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Equipment: Mobile Stations2006-06-08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测试环境
业务与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层2信令功能测试·
8层3功能测试
9SIM/ME接口测试·
10自动呼叫限制测试
承载业务测试
12补充业务测试
13语音代码转换功能测试
14短消息业务测试
15低电压检测
16GPRS寻呼、TBF的确立/释放和DCCH相关过程17媒体接人控制(MAC)协议测试18无线链路控制(RLC)测试项
GPRS移动性管理测试项要求·
20会话管理程序
21LLC和SNDCP测试
双传输模式·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24环境适应性测试
25电池和充电器测试
26外观、包装和装配测试
YD/T1215-2006
··42
YD/T1215-2006
本标准是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移动台设备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YD/T1214-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
2.YD/T1215-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本标准是YD/T1214-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要求:移动台》的配套标准。本标准代替YD/T1215-2002《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本标准与YD/T1215-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以下章节:
第7章层2信令功能测试;
第8章层3功能测试;
第9章SIM/ME接口测试;
第10章自动呼叫限制测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www.bzxz.net
第19章
承载业务测试;
补充业务测试;
语音代码转换功能测试;
短消息业务测试;
低电压检测;
GPRS寻呼、TBF的确立/释放和DCCH相关过程;媒体接人控制(MAC)协议测试:无线链路控制(RLC)测试项;
GPRS移动性管理测试项要求;
第20章全
会话管理程序;
第21章LLC和SNDCP测试;
第22章双传输模式。
b)所有引用的国际规范的编号规则均由原ETSI的方式更改为3GPP的方式且相应删除了版本号。c)音频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寿命试验等项目删除原要求而直接引用相应的行业标准。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鑫魏然刘军李波本标准于2002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YD/T1215-2006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移动台(MS)在业务、功能、性能、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移动台(MS)的测试;其中除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相关的内容外的其他内容适用于不支持GPRS的GSM移动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287
GB/T18288
GB/T18289
YD1268
YD/T965
YD1032
3GPPTS02.04/3
3GPPTS51.010-1
3缩略语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蜂窝电话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总规范蜂窝电话用金属镉镍电池总规范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移动数字终端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GPPTS22.004补充业务概述
数字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第2+阶段)移动台(MS)一致性要求:部分1一致性要求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bbreviatedDiallingNumber
Advice of Charge
Bottom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it Error Rate
绝对射频频道号
缩位拨号
进行测试的M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
广播控制信道
比特差错率,误码率
YD/T1215-2006
Bad Frame Indication
Block Error Rate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CommonControlCHannel
Coding Scheme
Circuit Switched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Fixed Dialling Number
Frame Erasure Rate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lobal System Mobile
Home Location Register
HillyTerrain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nternet Protocol
Middle
MediumAccessControl
Man Machine Interface
Mobile Originated
MobileStation
MobileTerminated
Packet Data Protocol
Packet Data Traffic Channel
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Rural Area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Radio Frequency
Radio Link Control
Root Mean Square value
Radio Resource
Receive
Stand-aloneDedicated ControlCHannel坏顿指示
误块率
基站身份码
公共控制信道
编码方式
电路交换
专用控制信道
非连续传输
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
固定拨号
顿擦除率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归属位置寄存器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
因特网协议
进行测试的M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中央频率
媒体接人控制
人机接口
移动台发起
移动台
移动台终止
分组数据协议
分组数据传输信道
个人识别码
公用陆地移动网
残余比特误码率
无线链路控制
均方根值
无线资源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TCH/FS
Um接口
4测试环境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hort Message
Short messageService
TrafficChannel
TrafficChannel/FullRateSpeech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
Test Equipment
Terrestrial Urban
Transmit
Um Interface
Uplink State Flag
VoiceBroadcast Service
VoiceGroupCall Service
VisitorLocation Register
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
GPRS服务节点
用户识别模块
短消息
短消息业务
YD/T1215-2006
进行测试的M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
业务信道
业务信道/全速语音
时分多址接入
测试设备
平坦城市
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间接口
上行链路状态标志
语音广播业务
语音组呼叫业务
拜访位置寄存器
无线应用协议
正常测试环境指以下中规定的各种条件的组合,除环境适应性测试外的其他测试应在正常测试环境下进行。进行RF测试、音频测试和协议测试的参考测试环境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行业务功能测试的网络测试环境如图4所示,它包含一个全套的GSM/GPRS系统。温度:
相对湿度:
电源:
15℃~35℃
20%~ 75%
厂商给出的标称值
仪表说明:主要测试仪表为无线综合测试仪、衰落模拟器、频谱分析仪、音频分析仪和协议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主要模拟基站设备,与被测MS进行通信并测量部分RF指标。衰落模拟器主要模拟RF信道上各种多经衰落模式。频谱分析仪主要进行频谱及传导杂散的测试。音频分析仪通过音频接口与无线综合测试仪连接,对被测MS的音频性能进行测试。协议分析仪主要进行协议的测试。RX
可变衰减器
衰落模拟器
图1参考测试环境1
测试仪
分析仪
YD/T1215-2006
INTERNET
业务与功能测试
5.1概述
MSCNLR
参考测试环境2
参考测试环境3
网络测试环境
无线综合
测试仪
额谱分析仪
协议分析仪
信令监测仪
本章描述业务与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对MS支持的业务和功能,均应按照本章的描述进行测试;对MS不支持的业务和功能,不要求测试。由于不同MS的人机界面不同;因此本标准不详细规定MS的操作方法(例如如何拨号、如何接听电话等),测试时应按说明书操作MS。5.2GSM电路交换业务测试
5.2.1电信业务
本条中的测试项目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按表1的检验方法测试电信业务。
GSM电信业务测试
紧急呼叫
检验项目
MS始发的点对点短消息业务
MS终止的点对点短消息业务
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
交替语音和三类传真
自动三类传真
语音组呼叫
语音广播呼叫
检验方法
以被测MS进行MO/MT语音通信
在有/无SIM的情况下分别以被测MS进行紧急呼叫以被测MS发送点对点短消息
向被测MS发送点对点短消息
以被测MS接收小区广播短消息
以被测MS发起语音通信,通话后再转为传真以被测MS进行MO/MT自动三类传真通信将三台MS设置为一个语音组,进行语音组呼叫将三台MS设置为一个语音广播组,进行语音广播呼叫
预期结果
拨号/接听、通话、挂机正常
紧急呼叫正常进行
短消息发送正常
短消息接收正常
短消息接收正常
通话正常,传真正常
传真通信正常
语音组呼叫正常
语音广播呼叫正常
5.2.2承载业务
YD/T1215-2006
对MS可提供的表2中所列的承载业务,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将MS分别设置为各种MS可提供的承载业务,进行MS之间或MS至固定数据终端的数据通信,对主叫/被叫情况分别进行测试,对不同透明属性分别进行测试,在测试中MS应能正常发起/接收呼叫,数据传输应正常。如果MS支持WAP业务,则应在MS支持的最高速率的承载业务上验证WAP,MS的WAP设置和操作参照说明书和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的参数进行。表2GSM承载业务
承载业务码
补充业务
承载业务名称
通用异步承载业务
异步300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1.2k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1200/75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2.4k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4.8k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9.6kbit/s双工电路型
通用同步承载业务
同步1.2kbit/s双工电路型
同步2.4kbit/s双工电路型
同步4.8kbit/s双工电路型
同步9.6kbit/s双工电路型
通用异步PAD承载业务
异步PAD接人300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1.2k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1200/75bit/s电路型异步PAD接人2.4k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4.8k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9.6kbit/s电路型
通用分组接入承载业务
同步双工分组2.4kbit/s
同步双工分组4.8kbit/s
同步双工分组9.6kbit/s
交替语音/数据
语音后接数据
透明属性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对MS可提供的表3中所列的补充业务,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通过修改HLR数据,分别为MS提供各种补充业务,从MS进行补充业务的激活、去活、调用和查询(根据3GPPTS02.04/3GPPTS22.004的规定进行),各项补充业务都应能正常操作。5
YD/T1215-2006
号码识别类
号码识别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完成类
呼叫完成类
多方通信类
计费类
计费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GSM数字移动台功能测试
表3GSM补充业务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能正确识别完整的国际有效号码)主叫号码识别限制
无条件呼叫前转
遇移动用户忙呼叫前转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
遇移动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
呼叫等待
呼叫保持
多方通信
计费通知(信息)
计费通知(计费)
闭锁所有出呼叫
闭锁所有国际出呼叫
闭锁除归属PLMN国家外所有国际出呼叫闭锁所有入呼叫
当漫游出归属PLMN国家后,闭锁入呼叫除特殊说明外,本节中的测试项目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5.3.1主/被叫信息显示
5.3.1.1测试方法
a)在被测MS的电话簿中存储任意有效电话号码,并输入该号码对应的标识信息;b)通过在被测MS的电话簿中选择或输入步骤a)中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并发起呼叫;c)通过本机号码为步骤a)中已存储电话号码的MS向被测MS发起呼叫。5.3.1.2预期结果
a)电话号码及其对应标识信息的存储正确有效;b)在发起呼叫前后,被测MS均应正确显示被叫号码或对应的标识信息;c)被测MS应正确显示主叫号码或对应的标识信息。5.3.2呼叫进展信号指示
5.3.2.1测试方法
通过被测MS发起一个到固定用户或其他MS的呼叫。5.3.2.2预期结果
通过被测MS的屏幕应可以看到呼叫正在进行的指示信息,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5.3.3国家/PLMN指示
5.3.3.1测试方法
在待机状态下查看被测MS屏幕信息。5.3.3.2预期结果
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当前的PLMN标识。5.3.4国家/PLMN选择
5.3.4.1测试方法
a)按照说明书的描述激活国家/PLMN选择功能;b)尝试通过MS功能键由搜索结果的清单中选择一个运营商(非禁止的网络)。5.3.4.2预期结果
YD/T1215-2006
a)被测MS应显示其所处位置所有的运营商标识,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b)被测MS应在用户选择的网络进行登录。5.3.5键盘
5.3.5.1测试方法
a)检查被测MS键盘各数字键和功能键;b)未按照说明书的描述检查被测MS键盘所有数字键和功能键的功能。5.3.5.2预期结果
a)被测MS键盘应至少具有下表所示的数字键和功能键:1
呼出/接听
b)被测MS的所有数字键和功能键有效正常。5.3.6IMEI
5.3.6.1测试方法
在被测MS待机状态下输人*#06#,查看屏幕显示IMEI号码。5.3.6.2预期结果
被测MS应正确显示IMEI号码,且应与包装盒所示IMEI号一致。注:在Um接口发送IMEI的能力在6.2条中隐含测试。5.3.7短消息指示及证实
5.3.7.1测试方法
向MS发送一条短消息,查看MS的反应。5.3.7.2预期结果
删除或回退
被测MS应在屏幕中显示收到信息的提示信息或发出收到信息的提示音(根据说明书的说明和用户的设置)。
5.3.8短消息溢出指示
5.3.8.1测试方法
向被测MS发送超过最大短消息接收条数的短消息,其间不删除任何一条短消息。5.3.8.2预期结果
当发送到被测MS的短消息条数超过说明书说明的最大短消息接收条数一条时,MS应屏幕中显示短消息溢出指示信息或发出短消息溢出指示音(根据说明书的说明和用户的设置)。5.3.9国际接入功能(“+”键)5.3.9.1测试方法
YD/T1215-2006
按照厂商提供的说明书选择输人“+”功能键。5.3.9.2预期结果
被测MS的键盘上应有“+”功能键或软功能键。被测MS应接受该输人。
5.3.10业务指示器
5.3.10.1测试方法
a)在待机状态下查看被测MS屏幕信息;b)通过设置菜单向网络请求无条件呼叫转移业务并确认该业务状态为激活;c)通过设置菜单向网络请求GPRS附着并确认附着成功。5.3.10.2预期结果
a)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业务指示器(可与当前PLMN标识合并),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
b)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呼叫转移标识,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c)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GPRS网络存在标识,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5.3.11自动呼叫限制
5.3.11.1测试方法
a)启动被测MS的自动呼叫功能。拨叫一个占线的电话号码,该号码在测试期间一直保持占线;b)拨叫一个不存在的电话号码;c)再次拨叫步骤a)和b)中拨叫的电话号码。5.3.11.2预期结果
a)被测MS进行10次自动呼叫,最小呼叫尝试时间间隔如下:一第1次重复呼叫:5s
第2次重复呼叫:1min
第3次重复呼叫:1min
一第4次重复呼叫:1min
一第5次重复呼叫:3min
一第n次重复呼叫:3min
b)被测MS进行1次自动呼叫,最小呼叫尝试时间间隔5s。c)无法拨出。
5.3.12双音多频功能(DTMF)
5.3.12.1测试方法
使用被测MS拨叫一个采用二次拨号的总机,拨通后根据语音提示键人分机号码。5.3.12.2预期结果
呼叫正常接通。
5.3.13签约识别管理
仅对开机情况下能够取下SIM卡的MS进行此项测试。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T1215-2006
代替YD/1215-2002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Testing Methods of 900/1800MHz T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Equipment: Mobile Stations2006-06-08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测试环境
业务与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
层2信令功能测试·
8层3功能测试
9SIM/ME接口测试·
10自动呼叫限制测试
承载业务测试
12补充业务测试
13语音代码转换功能测试
14短消息业务测试
15低电压检测
16GPRS寻呼、TBF的确立/释放和DCCH相关过程17媒体接人控制(MAC)协议测试18无线链路控制(RLC)测试项
GPRS移动性管理测试项要求·
20会话管理程序
21LLC和SNDCP测试
双传输模式·
电磁兼容性(EMC)测试
24环境适应性测试
25电池和充电器测试
26外观、包装和装配测试
YD/T1215-2006
··42
YD/T1215-2006
本标准是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移动台设备规范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1.YD/T1214-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
2.YD/T1215-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本标准是YD/T1214-2006《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技术要求:移动台》的配套标准。本标准代替YD/T1215-2002《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本标准与YD/T1215-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以下章节:
第7章层2信令功能测试;
第8章层3功能测试;
第9章SIM/ME接口测试;
第10章自动呼叫限制测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第17章
第18章www.bzxz.net
第19章
承载业务测试;
补充业务测试;
语音代码转换功能测试;
短消息业务测试;
低电压检测;
GPRS寻呼、TBF的确立/释放和DCCH相关过程;媒体接人控制(MAC)协议测试:无线链路控制(RLC)测试项;
GPRS移动性管理测试项要求;
第20章全
会话管理程序;
第21章LLC和SNDCP测试;
第22章双传输模式。
b)所有引用的国际规范的编号规则均由原ETSI的方式更改为3GPP的方式且相应删除了版本号。c)音频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寿命试验等项目删除原要求而直接引用相应的行业标准。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鑫魏然刘军李波本标准于2002年6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
1范围
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YD/T1215-2006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本标准规定了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移动台(MS)在业务、功能、性能、电磁兼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的移动台(MS)的测试;其中除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相关的内容外的其他内容适用于不支持GPRS的GSM移动台。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287
GB/T18288
GB/T18289
YD1268
YD/T965
YD1032
3GPPTS02.04/3
3GPPTS51.010-1
3缩略语
蜂窝电话用锂离子电池总规范
蜂窝电话用金属氢化物镍电池总规范蜂窝电话用金属镉镍电池总规范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电信终端设备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移动数字终端音频性能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第一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GPPTS22.004补充业务概述
数字蜂窝无线电通信系统(第2+阶段)移动台(MS)一致性要求:部分1一致性要求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bbreviatedDiallingNumber
Advice of Charge
Bottom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Bit Error Rate
绝对射频频道号
缩位拨号
进行测试的M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
广播控制信道
比特差错率,误码率
YD/T1215-2006
Bad Frame Indication
Block Error Rate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Identity CodeCommonControlCHannel
Coding Scheme
Circuit Switched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Fixed Dialling Number
Frame Erasure Rate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lobal System Mobile
Home Location Register
HillyTerrain
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nternet Protocol
Middle
MediumAccessControl
Man Machine Interface
Mobile Originated
MobileStation
MobileTerminated
Packet Data Protocol
Packet Data Traffic Channel
PersonalIdentificationNumber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Rural Area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Radio Frequency
Radio Link Control
Root Mean Square value
Radio Resource
Receive
Stand-aloneDedicated ControlCHannel坏顿指示
误块率
基站身份码
公共控制信道
编码方式
电路交换
专用控制信道
非连续传输
欧洲电信标准化委员会
固定拨号
顿擦除率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归属位置寄存器
国际移动设备识别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
因特网协议
进行测试的M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中央频率
媒体接人控制
人机接口
移动台发起
移动台
移动台终止
分组数据协议
分组数据传输信道
个人识别码
公用陆地移动网
残余比特误码率
无线链路控制
均方根值
无线资源
独立专用控制信道
TCH/FS
Um接口
4测试环境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hort Message
Short messageService
TrafficChannel
TrafficChannel/FullRateSpeech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
Test Equipment
Terrestrial Urban
Transmit
Um Interface
Uplink State Flag
VoiceBroadcast Service
VoiceGroupCall Service
VisitorLocation Register
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
GPRS服务节点
用户识别模块
短消息
短消息业务
YD/T1215-2006
进行测试的MS支持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
业务信道
业务信道/全速语音
时分多址接入
测试设备
平坦城市
基站子系统和移动台间接口
上行链路状态标志
语音广播业务
语音组呼叫业务
拜访位置寄存器
无线应用协议
正常测试环境指以下中规定的各种条件的组合,除环境适应性测试外的其他测试应在正常测试环境下进行。进行RF测试、音频测试和协议测试的参考测试环境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进行业务功能测试的网络测试环境如图4所示,它包含一个全套的GSM/GPRS系统。温度:
相对湿度:
电源:
15℃~35℃
20%~ 75%
厂商给出的标称值
仪表说明:主要测试仪表为无线综合测试仪、衰落模拟器、频谱分析仪、音频分析仪和协议分析仪。无线综合测试仪主要模拟基站设备,与被测MS进行通信并测量部分RF指标。衰落模拟器主要模拟RF信道上各种多经衰落模式。频谱分析仪主要进行频谱及传导杂散的测试。音频分析仪通过音频接口与无线综合测试仪连接,对被测MS的音频性能进行测试。协议分析仪主要进行协议的测试。RX
可变衰减器
衰落模拟器
图1参考测试环境1
测试仪
分析仪
YD/T1215-2006
INTERNET
业务与功能测试
5.1概述
MSCNLR
参考测试环境2
参考测试环境3
网络测试环境
无线综合
测试仪
额谱分析仪
协议分析仪
信令监测仪
本章描述业务与功能的测试方法和要求。对MS支持的业务和功能,均应按照本章的描述进行测试;对MS不支持的业务和功能,不要求测试。由于不同MS的人机界面不同;因此本标准不详细规定MS的操作方法(例如如何拨号、如何接听电话等),测试时应按说明书操作MS。5.2GSM电路交换业务测试
5.2.1电信业务
本条中的测试项目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按表1的检验方法测试电信业务。
GSM电信业务测试
紧急呼叫
检验项目
MS始发的点对点短消息业务
MS终止的点对点短消息业务
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
交替语音和三类传真
自动三类传真
语音组呼叫
语音广播呼叫
检验方法
以被测MS进行MO/MT语音通信
在有/无SIM的情况下分别以被测MS进行紧急呼叫以被测MS发送点对点短消息
向被测MS发送点对点短消息
以被测MS接收小区广播短消息
以被测MS发起语音通信,通话后再转为传真以被测MS进行MO/MT自动三类传真通信将三台MS设置为一个语音组,进行语音组呼叫将三台MS设置为一个语音广播组,进行语音广播呼叫
预期结果
拨号/接听、通话、挂机正常
紧急呼叫正常进行
短消息发送正常
短消息接收正常
短消息接收正常
通话正常,传真正常
传真通信正常
语音组呼叫正常
语音广播呼叫正常
5.2.2承载业务
YD/T1215-2006
对MS可提供的表2中所列的承载业务,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将MS分别设置为各种MS可提供的承载业务,进行MS之间或MS至固定数据终端的数据通信,对主叫/被叫情况分别进行测试,对不同透明属性分别进行测试,在测试中MS应能正常发起/接收呼叫,数据传输应正常。如果MS支持WAP业务,则应在MS支持的最高速率的承载业务上验证WAP,MS的WAP设置和操作参照说明书和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的参数进行。表2GSM承载业务
承载业务码
补充业务
承载业务名称
通用异步承载业务
异步300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1.2k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1200/75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2.4k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4.8kbit/s双工电路型
异步9.6kbit/s双工电路型
通用同步承载业务
同步1.2kbit/s双工电路型
同步2.4kbit/s双工电路型
同步4.8kbit/s双工电路型
同步9.6kbit/s双工电路型
通用异步PAD承载业务
异步PAD接人300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1.2k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1200/75bit/s电路型异步PAD接人2.4k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4.8kbit/s电路型
异步PAD接人9.6kbit/s电路型
通用分组接入承载业务
同步双工分组2.4kbit/s
同步双工分组4.8kbit/s
同步双工分组9.6kbit/s
交替语音/数据
语音后接数据
透明属性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T或NT
对MS可提供的表3中所列的补充业务,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通过修改HLR数据,分别为MS提供各种补充业务,从MS进行补充业务的激活、去活、调用和查询(根据3GPPTS02.04/3GPPTS22.004的规定进行),各项补充业务都应能正常操作。5
YD/T1215-2006
号码识别类
号码识别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前转类
呼叫完成类
呼叫完成类
多方通信类
计费类
计费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呼叫限制类
GSM数字移动台功能测试
表3GSM补充业务
主叫号码识别显示(能正确识别完整的国际有效号码)主叫号码识别限制
无条件呼叫前转
遇移动用户忙呼叫前转
遇无应答呼叫前转
遇移动用户不可及呼叫前转
呼叫等待
呼叫保持
多方通信
计费通知(信息)
计费通知(计费)
闭锁所有出呼叫
闭锁所有国际出呼叫
闭锁除归属PLMN国家外所有国际出呼叫闭锁所有入呼叫
当漫游出归属PLMN国家后,闭锁入呼叫除特殊说明外,本节中的测试项目采用在实际GSM网络或模拟网上进行拨打验证的方法测试。5.3.1主/被叫信息显示
5.3.1.1测试方法
a)在被测MS的电话簿中存储任意有效电话号码,并输入该号码对应的标识信息;b)通过在被测MS的电话簿中选择或输入步骤a)中已存储的电话号码,并发起呼叫;c)通过本机号码为步骤a)中已存储电话号码的MS向被测MS发起呼叫。5.3.1.2预期结果
a)电话号码及其对应标识信息的存储正确有效;b)在发起呼叫前后,被测MS均应正确显示被叫号码或对应的标识信息;c)被测MS应正确显示主叫号码或对应的标识信息。5.3.2呼叫进展信号指示
5.3.2.1测试方法
通过被测MS发起一个到固定用户或其他MS的呼叫。5.3.2.2预期结果
通过被测MS的屏幕应可以看到呼叫正在进行的指示信息,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5.3.3国家/PLMN指示
5.3.3.1测试方法
在待机状态下查看被测MS屏幕信息。5.3.3.2预期结果
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当前的PLMN标识。5.3.4国家/PLMN选择
5.3.4.1测试方法
a)按照说明书的描述激活国家/PLMN选择功能;b)尝试通过MS功能键由搜索结果的清单中选择一个运营商(非禁止的网络)。5.3.4.2预期结果
YD/T1215-2006
a)被测MS应显示其所处位置所有的运营商标识,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b)被测MS应在用户选择的网络进行登录。5.3.5键盘
5.3.5.1测试方法
a)检查被测MS键盘各数字键和功能键;b)未按照说明书的描述检查被测MS键盘所有数字键和功能键的功能。5.3.5.2预期结果
a)被测MS键盘应至少具有下表所示的数字键和功能键:1
呼出/接听
b)被测MS的所有数字键和功能键有效正常。5.3.6IMEI
5.3.6.1测试方法
在被测MS待机状态下输人*#06#,查看屏幕显示IMEI号码。5.3.6.2预期结果
被测MS应正确显示IMEI号码,且应与包装盒所示IMEI号一致。注:在Um接口发送IMEI的能力在6.2条中隐含测试。5.3.7短消息指示及证实
5.3.7.1测试方法
向MS发送一条短消息,查看MS的反应。5.3.7.2预期结果
删除或回退
被测MS应在屏幕中显示收到信息的提示信息或发出收到信息的提示音(根据说明书的说明和用户的设置)。
5.3.8短消息溢出指示
5.3.8.1测试方法
向被测MS发送超过最大短消息接收条数的短消息,其间不删除任何一条短消息。5.3.8.2预期结果
当发送到被测MS的短消息条数超过说明书说明的最大短消息接收条数一条时,MS应屏幕中显示短消息溢出指示信息或发出短消息溢出指示音(根据说明书的说明和用户的设置)。5.3.9国际接入功能(“+”键)5.3.9.1测试方法
YD/T1215-2006
按照厂商提供的说明书选择输人“+”功能键。5.3.9.2预期结果
被测MS的键盘上应有“+”功能键或软功能键。被测MS应接受该输人。
5.3.10业务指示器
5.3.10.1测试方法
a)在待机状态下查看被测MS屏幕信息;b)通过设置菜单向网络请求无条件呼叫转移业务并确认该业务状态为激活;c)通过设置菜单向网络请求GPRS附着并确认附着成功。5.3.10.2预期结果
a)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业务指示器(可与当前PLMN标识合并),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
b)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呼叫转移标识,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c)在被测MS屏幕上应显示GPRS网络存在标识,此指示信息应与说明书的说明相同。5.3.11自动呼叫限制
5.3.11.1测试方法
a)启动被测MS的自动呼叫功能。拨叫一个占线的电话号码,该号码在测试期间一直保持占线;b)拨叫一个不存在的电话号码;c)再次拨叫步骤a)和b)中拨叫的电话号码。5.3.11.2预期结果
a)被测MS进行10次自动呼叫,最小呼叫尝试时间间隔如下:一第1次重复呼叫:5s
第2次重复呼叫:1min
第3次重复呼叫:1min
一第4次重复呼叫:1min
一第5次重复呼叫:3min
一第n次重复呼叫:3min
b)被测MS进行1次自动呼叫,最小呼叫尝试时间间隔5s。c)无法拨出。
5.3.12双音多频功能(DTMF)
5.3.12.1测试方法
使用被测MS拨叫一个采用二次拨号的总机,拨通后根据语音提示键人分机号码。5.3.12.2预期结果
呼叫正常接通。
5.3.13签约识别管理
仅对开机情况下能够取下SIM卡的MS进行此项测试。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