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1103-2007 棉花 细绒棉

【国家标准(GB)】 棉花 细绒棉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9 17:57:53
- GB1103-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 1103-2007
标准名称:
棉花 细绒棉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7-11 -
实施日期:
2007-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31.89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 1103-1999
首发日期:
1972-06-30起草人:
徐水波、杨照良、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起草单位:
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归口单位:
中国纤维检验局提出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部门: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相关标签:
棉花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细绒棉的质量要求、分级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证书、包装及标志、储存与运输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的细绒棉。 GB 1103-2007 棉花 细绒棉 GB1103-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59.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103—2007
代替GB1103-1999
棉花细绒棉
Cotton-Upland cotton
2007-6-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9-1实施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要求
5抽样..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检验证书.
9包装及标志,
10储存与运输
图1棉花色特征图
表1品级条件
表2品级条件参考指标,
表3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表
表4断裂比强度分档表..
表5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表
表6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表目
GB1103—2007
本标准4.9.2、4.9.3、4.9.4条款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本标准与GB1103-1999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重新修订了“主体品级、准重、公定重量、危害性杂物”的定义。增加了“异性纤维、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色特征级”的定义。GB1103—2007
明确将成包皮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明确棉花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或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测试仪(以下简称“HVI”)检验HVI检验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根据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定值。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时,应经常采用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进行校准。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级五档。增加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明确了棉花加工单位对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的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明确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可采用HVI检验。增加了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分档内容明确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断裂比强度均采用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的校准水平。
增加了成包皮棉逐包检验的抽样方法、数量和检验顺序。明确了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在加工后先行顺序堆放,取得检验结果后,棉花加工单位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取消了“七级以下为级外棉”的规定。取消了“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按27毫米级计”的限制。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
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由10.5%改为10.0%。明确了皮棉成包时可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测定回潮率。明确了采用“逐包检验”的棉花的杂质检验,按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作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水波、杨照良、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唐淑荣、江风。
本标准历次版本:GB1103一1972,GB1103一1999。I
GB11032007
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质检总局、财政部、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03)2225号)国务院批准的《方案》确定,由专业纤检机构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逐包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并要求抓紧研制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制定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从2004棉花年度开始在改革试点中试用和验证,在试用和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布实施。据此,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成立仪器化检验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草案)》,并在2004棉花年度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期间进行验证。针对验证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有关情况,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从2005棉花年度开始,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中试行,并扩大了验证范围和覆盖面。
因此,当前我国棉花流通中同时实施两套棉花质量标准:一是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以下简称GB1103),其适用范围是按现行体制要主产的小包型棉花:二是《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其适用范围是按新体制要求加工生产的大包型棉花。与此相对应,对加工成包皮棉质量有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是依据GB1103标准,以目测手扯感官为主,辅之以常规仪器的检验方法,并按批检验出证;另一种是依据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采用棉花大容量快速测试仪(简称HVI)的检验方法,并逐包检验出证,
在目前GB1103与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并行中,暴露出两套质量评价体系之间不统一,存在一些不相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V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不一致,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手扯长度不一致等,由此给棉花市场交易、贸易结价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有关部门要求尽快对GB1103棉花标准进行修订。要求修订后的标准既适用于感官检验,又适用于仪器化检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现实可行,又能体现仪器化检验作为棉花标准改革的方向。修订后的棉花标准是适用于棉花流通的唯一标准,适用于棉花流通各个不同环节,适用于符合规定的不同包型。本标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修订的。1范围
棉花细绒棉
GB11032007
本标准规定了细绒棉的质量要求、分级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证书、包装及标志、储存与运输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的细绒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102.1
GB/T6102.2
GB/T6498
GB/T6499
GB/T8170
GB/T13786
GB/T19617
GB/T20392
3术语和定义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电测器法
棉纤维“马克隆值”试验方法
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
棉花分级室的模拟昼光照明
棉花长度试验方法手扯尺量法
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主体品级cottonmodalgrade
按批检验时,占80%及以上的品级,其余品级仅与其相邻。3.2毛重grossweight
棉花及其包装物重量之和。
3.3净重netweight
毛重扣减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3.4准重conventionalweight
净重按棉花实际含杂率折算成标准含杂率后的重量。3.5公定重量conditionedweight准重按棉花实际回潮率折算成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3.6籽棉准重衣分率conventional lintpercentageofseedcotton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准重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3.7籽棉公定衣分率conditionedlintpercentageof seedcotton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公定重量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3.8异性纤维foreignfiber
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
3.9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thecontentofforeignfiberinabaledcotton1
GB11032007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是指从样品中挑抹出的异性纤维的重量与被挑样品重量之比,用克/吨(g/t)表示。
3.10危害性杂物dangerousforeignmatters混入棉花中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及异性纤维等。3.11色特征级cottoncolorgrade依据棉花色特征划分的级别。棉花样品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测试值在棉花色特征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级别。
4质量要求
4.1品级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7个级,即一至七级。三级为品级标准级。
4.1.1品级条件
棉花品级条件见表1。
表1品级条件
早、中期优质白棉,棉
瓣肥大,有少量一般白
棉和带淡黄尖、黄线的
棉瓣,杂质很少
早、中期好白棉,棉瓣
大,有少量轻雨锈棉和
个别半僵棉瓣,杂质少
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
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
有,有少量雨锈棉和个
别僵瓣棉,杂质稍多
早、中期较差的白棉和
晚期白棉,棉瓣小,有
少量僵瓣或轻霜、淡灰
棉,杂质较多
晚期较差的白棉和早、
中期僵瓣棉,杂质多
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
次白棉,杂质很多
各种僵瓣棉、污染棉和
部分烂桃棉,杂质很多
4.1.2品级条件参考指标
品级条件参考指标见表2。
色洁白或乳
白,丝光好,
稍有淡黄染
色洁白或乳
白,有丝光,
有少量淡黄染
色白或乳白,
稍见阴黄,稍
有丝光,淡黄
染、黄染稍多
色白略带灰、
黄,有少量污
色灰白带阴
黄,污染棉较
多,有糟绒
色灰黄,略带
灰白,各种污
染棉、糟绒多
色灰暗,各种
污染棉、糟绒
黄根、
杂质很
黄根、杂成熟
黄根、
杂质稍
黄根、
杂质较
黄根、
杂质多
杂质很
杂质很
锯齿棉
色洁白或乳
白,丝光好,
微有淡黄染
色洁白或乳
白,有丝光,
稍有淡黄染
色白或乳白,
稍有丝光,有
少量淡黄染
色白略带阴
黄,有淡灰、
色灰白有阴
黄,有污染棉
和糟绒
色灰白或阴
黄,污染棉、
糟绒较多
色灰黄,污染
棉、糟绒多
索丝、棉bZxz.net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成熟系数
断裂比强度
cN/tex
品级条件参考指标
皮辊棉
黄根率
毛头率
轧工质量
粒/100g
锯齿棉
毛头率
1、疵点包括:破籽、不孕籽、索丝、软籽表皮、僵片、带纤维籽屑及棉结七种。2、轧工质量指标也是对皮棉的质量要求。3、断裂比强度为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校准水平。GB1103—2007
不孕籽
含棉率
20~30
20~30
20~30
4.1.3根据品级条件和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制作品级实物标准。品级条件也是籽棉“四分”(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的依据。
4.1.4品级实物标准
4.1.4.1品级实物标准分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4.1.4.2同级籽棉在正常轧工条件下轧出的皮棉产生同级皮辑辊棉、锯齿棉基本标准。注:
符合表2轧工质量参考指标要求,视为正常轧工条件。4.1.4.3基本标准分保存本、副本、校准本。保存本为基本标准每年更新的依据:副本为品级实物标准仿制的依据;校准本用于仿制标准损坏、变异等情况下的修复、校对。4.1.4.4
皮辑棉、锯齿棉仿制标准根据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进行仿制4.1.4.5皮辊棉、锯齿棉仿制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各级实物标准都是底线。4.1.4.6黄棉、灰棉、拔杆剥桃棉,由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制作参考棉样。最高品级不高于四级。4.1.4.7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应每年更新,并保持各级程度的稳定。4.1.4.8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使用期限为一年(自当年九月一日至次年八月三十一日)4.2长度
4.2.1长度以1mm为级距,分级如下:25毫米,包括25.9mm及以下;
26毫米,包括26.0~26.9mm;
27毫米,包括27.0~27.9mm;
28毫米,包括28.0~28.9mm;
29毫米,包括29.0~29.9mm;
30毫米,包括30.0~30.9mm
31毫米,包括31.0~31.9mm;
32毫米,32.0mm及以上。
4.2.2长度规定
4.2.2.1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
4.2.2.2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25毫米计,记为25.0mm。4.2.3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
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根据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定值。4.3马克隆值
GB1103—2007
4.3.1马克隆值分三个级,即A、B、C级。B级分为B1、B2两档,C级分为C1、C2两档。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
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范围见表3。
3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表
4.4回潮率
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0%。4.5含杂率
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4.6断裂比强度
断裂比强度分档见表4。
表4断裂比强度分档表
断裂比强度范围
cN/tex
24.0~25.9
26.0~28.9
29.0~30.9
注:断裂比强度为3.2mm隔距,HVICC校准水平。4.7长度整齐度指数
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见表5。
表5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表
长度整齐度指数范围
77.0~79.9
3.4及以下
5.0及以上
4.8危害性杂物
83.0~85.9
4.8.1采摘、交售、收购和加工棉花中的要求4.8.1.1在棉花采摘、交售、收购和加工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高
GB11032007
4.8.1.2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易产生异性纤维的非棉布口袋,禁止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4.8.1.3收购、加工棉花时,发现混有金属、砖石、异性纤维及其它危害性杂物的,必须挑栋干净后方可收购、加工。
4.8.2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见表6。表6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表含量范围
4.9色特征
4.9.1反射率和黄色深度
0.10~0.39
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用于反映棉花的色特征。4.9.2色特征级
0.40~0.80
棉花按色特征分为白棉、淡黄染棉、黄染棉3种类型,共13个色特征级。色特征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白棉分6个色特征级,代号分别为:11、21、31、41、51、61:淡黄染棉分4个色特征级,代号分别为:12、22、32、42:黄染棉分3个色特征级,代号分别为:13、23、3331为色特征级标准级。
4.9.3色特征图
色特征级的分布和范围由色特征图表示,见图1。>0.80
4.9.4色特征级的确定
黄色深度(+b)→
图1棉花色特征图
GB1103—2007
棉花样品表面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的测试结果,在棉花色特征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色特征级,即为该棉花样品的色特征级。
5抽样
5.1抽样原则
5.1.1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5.1.2抽样分籽棉抽样和成包皮棉抽样。5.2籽棉抽样
5.2.1收购籽棉每500kg(不足500kg的按500kg计)抽样数量不少于1.5kg。5.2.2籽棉大垛以垛为单位抽样,抽样数量:10t及以下大垛抽样10kg:10t以上,50t及以下大垛抽样20kg:50t以上大垛抽样25kg。5.2.3收购籽棉采取多点随机取样方法。5.2.4籽棉大垛采取在不同方位、多点、多层随机取样方法,取样深度不低于30cm。5.3成包皮棉抽样
成包皮棉抽样分按批检验抽样和逐包检验抽样。6
5.3.1按批检验抽样
GB1103—2007
5.3.1.1成包皮棉抽样:每10包(不足10包的按10包计)抽1包。从每个取样棉包包身上部开包后去掉棉包表层棉花,抽取完整成块样品约300g,形成批样。抽完批样样品后,再往棉包内层于距棉包外层10~15cm处,抽取回潮率检验样品约100g,装入取样筒内密封,形成回潮率检验批样。严禁在包头取样。
5.3.1.2皮棉滑道抽样:棉花加工单位可以从皮棉滑道上抽样。在整批棉花的成包过程中,每10包(不足10包的按10包计)抽样一次。每次随机抽取约300g样品,形成批样,供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和含杂率检验:每次随机抽取约100g样品供回潮率检验;每次随机抽取约2kg样品,全部样品合并作为该批棉花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批样。5.3.2逐包检验抽样
5.3.2.1逐包检验抽样仅适用于包重为(227土10)kg的棉包。5.3.2.2使用专用取样装置,在每个棉包两侧面中部分别切取长260mm、宽105mm或124mm、重量不少于125g的切割样品。
5.3.2.3取样时,将每个切割样品按层平均分成两半,其中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外侧的一半和另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内侧的一半合并形成一个检验用样品,剩余的两半合并形成备用样品。棉花样品应保持原切取的形状、尺寸,即样品为长方形且平整不乱。5.3.2.4检验用样品供品级、含杂率检验和HVI的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5.3.2.5异性纤维抽样:棉花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对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从皮棉滑道上每10包随机一次抽取约2kg样品,全部样品合并作为相应棉包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批样。
5.3.3,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6检验方法
6.1品质检验
6.1.1品级检验
6.1.1.1检验品级,以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确定。6.1.1.2品级检验应在棉花分级室进行,分级室应符合GB/T13786标准或具备北窗光线,6.1.1.3逐样检验品级。检验时,手持棉样,压平、握紧,使棉样密度与品级实物标准密度相近,在实物标准旁进行对照确定品级,逐样记录检验结果。6.1.1.4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品级的百分比(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有主体品级的,要确定主体品级,检验结果按主体品级和各相邻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无主体品级的,按各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
6.1.1.5逐包检验时,逐包出具品级检验结果。6.1.2长度检验
6.1.2.1棉花长度检验分手扯尺量法检验和HVI检验,以HVI检验为准6.1.2.2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作为校准手扯尺量长度的依据。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时,应经常采用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进行校准。6.1.2.3按批检验时,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或HVI逐样检验,分别按GB/T19617或GB/T20392执行。计算批样中各试样长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各长度级的百分比。长度平均值对应的长度级定为该批棉花的长度级
6.1.2.4逐包检验时,长度采用HVI检验,按GB/T20392执行。逐包出具长度和长度级检验结果。6.1.2.5长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
6.1.3马克隆值检验
GB11032007
6.1.3.1按批检验时,马克隆值按GB/T6498或GB/T20392进行检验。按GB/T6498检验时,随机抽取批样数量的30%作为马克隆值试验样品,逐样测试马克隆值:按GB/T20392检验时,逐样测试马克隆值。各个试验样品,根据马克隆值分别确定其马克隆值级及档次。计算批样中各马克隆值级所占的百分比,其中百分比最大的马克隆值级定为该批棉花的主体马克隆值级:计算批样中各档百分比及各档平均马克隆值。检验结果按主体马克隆值级及各级、各档所占百分比和各档的平均马克隆值出证6.1.3.2逐包检验时,马克隆值采用HVI检验,按GB/T20392执行。逐包出具马克隆值及相应值级及档次检验结果。
6.1.3.3马克隆值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4异性纤维含量检验
6.1.4.1异性纤维含量检验仅适用于成包皮棉,采用手工挑方法。6.1.4.2棉花加工单位对从皮棉滑道上抽取的异性纤维检验批样进行检验,其结果作为该批样所对应棉包的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6.1.4.3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1.5断裂比强度检验
6.1.5.1断裂比强度按GB/T20392逐样进行检验6.1.5.2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档百分比及各档平均值,检验结果按各档所占百分比和各档的平均值出证。
6.1.5.3逐包检验时,逐包出具断裂比强度和档次检验结果。6.1.5.4断裂比强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6长度整齐度指数检验
6.1.6.1长度整齐度指数按GB/T20392逐样进行检验。6.1.6.2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档百分比及各档平均值,检验结果按各档所占百分比和各档的平均值出证。
6.1.6.3逐包检验时,逐包给出长度整齐度指数检验结果和档次6.1.6.4长度整齐度指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7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6.1.7.1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仅适用于逐包检验,执行GB/T20392,逐样给出检验结果,6.1.7.2反射率、黄色深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2重量检验
6.2.1含杂率检验
6.2.1.1收购时可机检或估验,估验结果应经常与GB/T6499检验结果对照。对估验结果有异议时,以GB/T6499检验结果为准
6.2.1.2按批检验时,成包皮棉含杂率检验方法执行GB/T64996.2.1.3逐包检验时,以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含杂率检验方法执行GB/T6499。6.2.1.4含杂率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2.2回潮率检验
6.2.2.1回潮率批样取样后即验或密封后待验,待验须在24h内完成。回潮率检验按GB/T6102.1或GB/T6102.2执行,以烘箱法为准。6.2.2.2皮棉成包时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由该装置确定每包棉花的回潮率,以烘箱法为准。
6.2.2.3回潮率检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2.3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检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103—2007
代替GB1103-1999
棉花细绒棉
Cotton-Upland cotton
2007-6-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9-1实施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质量要求
5抽样..
6检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检验证书.
9包装及标志,
10储存与运输
图1棉花色特征图
表1品级条件
表2品级条件参考指标,
表3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表
表4断裂比强度分档表..
表5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表
表6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表目
GB1103—2007
本标准4.9.2、4.9.3、4.9.4条款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本标准与GB1103-1999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重新修订了“主体品级、准重、公定重量、危害性杂物”的定义。增加了“异性纤维、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色特征级”的定义。GB1103—2007
明确将成包皮棉的抽样及检验分为“按批检验”和“逐包检验”两种情况。明确棉花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或大容量快速棉纤维测试仪(以下简称“HVI”)检验HVI检验采用上半部平均长度。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根据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定值。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时,应经常采用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进行校准。将马克隆值级由三级修订为三级五档。增加了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内容。明确了棉花加工单位对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的抽样、检验方法和质量标识的要求。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明确成包皮棉按批检验可采用HVI检验。增加了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的分档内容明确了本标准所涉及的断裂比强度均采用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的校准水平。
增加了成包皮棉逐包检验的抽样方法、数量和检验顺序。明确了逐包检验的成包皮棉在加工后先行顺序堆放,取得检验结果后,棉花加工单位可按检验结果和买方需求组批销售。取消了“七级以下为级外棉”的规定。取消了“五级棉花长度大于27mm,按27毫米级计”的限制。增加了“32毫米”长度级。
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由10.5%改为10.0%。明确了皮棉成包时可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测定回潮率。明确了采用“逐包检验”的棉花的杂质检验,按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作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纤维检验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纤维检验局、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中国棉花协会、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水波、杨照良、何永政、于小新、熊宗伟、王丹涛、刘孝峰、康玉国、程隆、唐淑荣、江风。
本标准历次版本:GB1103一1972,GB1103一1999。I
GB11032007
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质检总局、财政部、供销总社和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发改经贸(2003)2225号)国务院批准的《方案》确定,由专业纤检机构对棉花加工企业生产大包型棉花逐包实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并要求抓紧研制中国棉花色特征图,制定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从2004棉花年度开始在改革试点中试用和验证,在试用和进一步扩大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发布实施。据此,中国纤维检验局牵头成立仪器化检验国家标准起草小组,制定了《仪器化检验棉花质量标准(草案)》,并在2004棉花年度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试点期间进行验证。针对验证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有关情况,有关部门联合制定发布了《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从2005棉花年度开始,在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推行中试行,并扩大了验证范围和覆盖面。
因此,当前我国棉花流通中同时实施两套棉花质量标准:一是GB1103-1999《棉花细绒棉》(以下简称GB1103),其适用范围是按现行体制要主产的小包型棉花:二是《棉花质量仪器化公证检验技术规范(试行)》,其适用范围是按新体制要求加工生产的大包型棉花。与此相对应,对加工成包皮棉质量有两种检验方法:一种是依据GB1103标准,以目测手扯感官为主,辅之以常规仪器的检验方法,并按批检验出证;另一种是依据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采用棉花大容量快速测试仪(简称HVI)的检验方法,并逐包检验出证,
在目前GB1103与仪器化检验技术规范并行中,暴露出两套质量评价体系之间不统一,存在一些不相衔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V检验的棉花色特征级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棉花品级不一致,VI检验的上半部平均长度与现行感官检验的手扯长度不一致等,由此给棉花市场交易、贸易结价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有关部门要求尽快对GB1103棉花标准进行修订。要求修订后的标准既适用于感官检验,又适用于仪器化检验;既要符合中国国情现实可行,又能体现仪器化检验作为棉花标准改革的方向。修订后的棉花标准是适用于棉花流通的唯一标准,适用于棉花流通各个不同环节,适用于符合规定的不同包型。本标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修订的。1范围
棉花细绒棉
GB11032007
本标准规定了细绒棉的质量要求、分级规定、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检验证书、包装及标志、储存与运输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收购、加工、贸易、仓储和使用的细绒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6102.1
GB/T6102.2
GB/T6498
GB/T6499
GB/T8170
GB/T13786
GB/T19617
GB/T20392
3术语和定义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烘箱法
原棉回潮率试验方法电测器法
棉纤维“马克隆值”试验方法
原棉含杂率试验方法
数值修约规则
棉花分级室的模拟昼光照明
棉花长度试验方法手扯尺量法
HVI棉纤维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主体品级cottonmodalgrade
按批检验时,占80%及以上的品级,其余品级仅与其相邻。3.2毛重grossweight
棉花及其包装物重量之和。
3.3净重netweight
毛重扣减包装物重量后的重量。3.4准重conventionalweight
净重按棉花实际含杂率折算成标准含杂率后的重量。3.5公定重量conditionedweight准重按棉花实际回潮率折算成公定回潮率后的重量。3.6籽棉准重衣分率conventional lintpercentageofseedcotton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准重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3.7籽棉公定衣分率conditionedlintpercentageof seedcotton从籽棉上轧出的皮棉公定重量占相应籽棉重量的百分率。3.8异性纤维foreignfiber
混入棉花中的非棉纤维和非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
3.9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thecontentofforeignfiberinabaledcotton1
GB11032007
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是指从样品中挑抹出的异性纤维的重量与被挑样品重量之比,用克/吨(g/t)表示。
3.10危害性杂物dangerousforeignmatters混入棉花中的硬杂物和软杂物,如金属、砖石及异性纤维等。3.11色特征级cottoncolorgrade依据棉花色特征划分的级别。棉花样品的反射率(Rd)和黄色深度(+b)测试值在棉花色特征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级别。
4质量要求
4.1品级
根据棉花的成熟程度、色泽特征、轧工质量,棉花品级分为7个级,即一至七级。三级为品级标准级。
4.1.1品级条件
棉花品级条件见表1。
表1品级条件
早、中期优质白棉,棉
瓣肥大,有少量一般白
棉和带淡黄尖、黄线的
棉瓣,杂质很少
早、中期好白棉,棉瓣
大,有少量轻雨锈棉和
个别半僵棉瓣,杂质少
早、中期一般白棉和晚
期好白棉,棉瓣大小都
有,有少量雨锈棉和个
别僵瓣棉,杂质稍多
早、中期较差的白棉和
晚期白棉,棉瓣小,有
少量僵瓣或轻霜、淡灰
棉,杂质较多
晚期较差的白棉和早、
中期僵瓣棉,杂质多
各种僵瓣棉和部分晚期
次白棉,杂质很多
各种僵瓣棉、污染棉和
部分烂桃棉,杂质很多
4.1.2品级条件参考指标
品级条件参考指标见表2。
色洁白或乳
白,丝光好,
稍有淡黄染
色洁白或乳
白,有丝光,
有少量淡黄染
色白或乳白,
稍见阴黄,稍
有丝光,淡黄
染、黄染稍多
色白略带灰、
黄,有少量污
色灰白带阴
黄,污染棉较
多,有糟绒
色灰黄,略带
灰白,各种污
染棉、糟绒多
色灰暗,各种
污染棉、糟绒
黄根、
杂质很
黄根、杂成熟
黄根、
杂质稍
黄根、
杂质较
黄根、
杂质多
杂质很
杂质很
锯齿棉
色洁白或乳
白,丝光好,
微有淡黄染
色洁白或乳
白,有丝光,
稍有淡黄染
色白或乳白,
稍有丝光,有
少量淡黄染
色白略带阴
黄,有淡灰、
色灰白有阴
黄,有污染棉
和糟绒
色灰白或阴
黄,污染棉、
糟绒较多
色灰黄,污染
棉、糟绒多
索丝、棉bZxz.net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索丝、棉
结、杂质
成熟系数
断裂比强度
cN/tex
品级条件参考指标
皮辊棉
黄根率
毛头率
轧工质量
粒/100g
锯齿棉
毛头率
1、疵点包括:破籽、不孕籽、索丝、软籽表皮、僵片、带纤维籽屑及棉结七种。2、轧工质量指标也是对皮棉的质量要求。3、断裂比强度为3.2mm隔距,HVI校准棉花标准(HVICC)校准水平。GB1103—2007
不孕籽
含棉率
20~30
20~30
20~30
4.1.3根据品级条件和品级条件参考指标,制作品级实物标准。品级条件也是籽棉“四分”(分摘、分晒、分存、分售)的依据。
4.1.4品级实物标准
4.1.4.1品级实物标准分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4.1.4.2同级籽棉在正常轧工条件下轧出的皮棉产生同级皮辑辊棉、锯齿棉基本标准。注:
符合表2轧工质量参考指标要求,视为正常轧工条件。4.1.4.3基本标准分保存本、副本、校准本。保存本为基本标准每年更新的依据:副本为品级实物标准仿制的依据;校准本用于仿制标准损坏、变异等情况下的修复、校对。4.1.4.4
皮辑棉、锯齿棉仿制标准根据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进行仿制4.1.4.5皮辊棉、锯齿棉仿制标准是评定棉花品级的依据。各级实物标准都是底线。4.1.4.6黄棉、灰棉、拔杆剥桃棉,由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基本标准副本的品级程度制作参考棉样。最高品级不高于四级。4.1.4.7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应每年更新,并保持各级程度的稳定。4.1.4.8基本标准和仿制标准使用期限为一年(自当年九月一日至次年八月三十一日)4.2长度
4.2.1长度以1mm为级距,分级如下:25毫米,包括25.9mm及以下;
26毫米,包括26.0~26.9mm;
27毫米,包括27.0~27.9mm;
28毫米,包括28.0~28.9mm;
29毫米,包括29.0~29.9mm;
30毫米,包括30.0~30.9mm
31毫米,包括31.0~31.9mm;
32毫米,32.0mm及以上。
4.2.2长度规定
4.2.2.128毫米为长度标准级
4.2.2.2六、七级棉花的长度均按25毫米计,记为25.0mm。4.2.3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
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根据HVI测定的棉花上半部平均长度结果定值。4.3马克隆值
GB1103—2007
4.3.1马克隆值分三个级,即A、B、C级。B级分为B1、B2两档,C级分为C1、C2两档。B级为马克隆值标准级。
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范围见表3。
3马克隆值分级分档表
4.4回潮率
棉花公定回潮率为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0%。4.5含杂率
棉花标准含杂率,皮辊棉为3.0%,锯齿棉为2.5%。4.6断裂比强度
断裂比强度分档见表4。
表4断裂比强度分档表
断裂比强度范围
cN/tex
24.0~25.9
26.0~28.9
29.0~30.9
注:断裂比强度为3.2mm隔距,HVICC校准水平。4.7长度整齐度指数
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见表5。
表5长度整齐度指数分档表
长度整齐度指数范围
77.0~79.9
3.4及以下
5.0及以上
4.8危害性杂物
83.0~85.9
4.8.1采摘、交售、收购和加工棉花中的要求4.8.1.1在棉花采摘、交售、收购和加工中严禁混入危害性杂物。高
GB11032007
4.8.1.2采摘、交售棉花,禁止使用易产生异性纤维的非棉布口袋,禁止用有色的或非棉线、绳扎口。4.8.1.3收购、加工棉花时,发现混有金属、砖石、异性纤维及其它危害性杂物的,必须挑栋干净后方可收购、加工。
4.8.2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见表6。表6成包皮棉异性纤维含量分档及代号表含量范围
4.9色特征
4.9.1反射率和黄色深度
0.10~0.39
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用于反映棉花的色特征。4.9.2色特征级
0.40~0.80
棉花按色特征分为白棉、淡黄染棉、黄染棉3种类型,共13个色特征级。色特征级用两位数字表示,第一位是级别,第二位是类型。白棉分6个色特征级,代号分别为:11、21、31、41、51、61:淡黄染棉分4个色特征级,代号分别为:12、22、32、42:黄染棉分3个色特征级,代号分别为:13、23、3331为色特征级标准级。
4.9.3色特征图
色特征级的分布和范围由色特征图表示,见图1。>0.80
4.9.4色特征级的确定
黄色深度(+b)→
图1棉花色特征图
GB1103—2007
棉花样品表面反射率和黄色深度的测试结果,在棉花色特征图上的位置所对应的色特征级,即为该棉花样品的色特征级。
5抽样
5.1抽样原则
5.1.1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5.1.2抽样分籽棉抽样和成包皮棉抽样。5.2籽棉抽样
5.2.1收购籽棉每500kg(不足500kg的按500kg计)抽样数量不少于1.5kg。5.2.2籽棉大垛以垛为单位抽样,抽样数量:10t及以下大垛抽样10kg:10t以上,50t及以下大垛抽样20kg:50t以上大垛抽样25kg。5.2.3收购籽棉采取多点随机取样方法。5.2.4籽棉大垛采取在不同方位、多点、多层随机取样方法,取样深度不低于30cm。5.3成包皮棉抽样
成包皮棉抽样分按批检验抽样和逐包检验抽样。6
5.3.1按批检验抽样
GB1103—2007
5.3.1.1成包皮棉抽样:每10包(不足10包的按10包计)抽1包。从每个取样棉包包身上部开包后去掉棉包表层棉花,抽取完整成块样品约300g,形成批样。抽完批样样品后,再往棉包内层于距棉包外层10~15cm处,抽取回潮率检验样品约100g,装入取样筒内密封,形成回潮率检验批样。严禁在包头取样。
5.3.1.2皮棉滑道抽样:棉花加工单位可以从皮棉滑道上抽样。在整批棉花的成包过程中,每10包(不足10包的按10包计)抽样一次。每次随机抽取约300g样品,形成批样,供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和含杂率检验:每次随机抽取约100g样品供回潮率检验;每次随机抽取约2kg样品,全部样品合并作为该批棉花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批样。5.3.2逐包检验抽样
5.3.2.1逐包检验抽样仅适用于包重为(227土10)kg的棉包。5.3.2.2使用专用取样装置,在每个棉包两侧面中部分别切取长260mm、宽105mm或124mm、重量不少于125g的切割样品。
5.3.2.3取样时,将每个切割样品按层平均分成两半,其中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外侧的一半和另一个切割样品中对应棉包内侧的一半合并形成一个检验用样品,剩余的两半合并形成备用样品。棉花样品应保持原切取的形状、尺寸,即样品为长方形且平整不乱。5.3.2.4检验用样品供品级、含杂率检验和HVI的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5.3.2.5异性纤维抽样:棉花加工单位在加工过程中,对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从皮棉滑道上每10包随机一次抽取约2kg样品,全部样品合并作为相应棉包异性纤维含量的检验批样。
5.3.3,棉花交易时,要求对批量交易成包皮棉异性纤维进行定量或定性检验的,可由交易有关方面协商确定具体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数量。6检验方法
6.1品质检验
6.1.1品级检验
6.1.1.1检验品级,以品级实物标准结合品级条件确定。6.1.1.2品级检验应在棉花分级室进行,分级室应符合GB/T13786标准或具备北窗光线,6.1.1.3逐样检验品级。检验时,手持棉样,压平、握紧,使棉样密度与品级实物标准密度相近,在实物标准旁进行对照确定品级,逐样记录检验结果。6.1.1.4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品级的百分比(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有主体品级的,要确定主体品级,检验结果按主体品级和各相邻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无主体品级的,按各品级所占百分比出证。
6.1.1.5逐包检验时,逐包出具品级检验结果。6.1.2长度检验
6.1.2.1棉花长度检验分手扯尺量法检验和HVI检验,以HVI检验为准6.1.2.2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作为校准手扯尺量长度的依据。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时,应经常采用棉花手扯长度实物标准进行校准。6.1.2.3按批检验时,长度采用手扯尺量法检验或HVI逐样检验,分别按GB/T19617或GB/T20392执行。计算批样中各试样长度的算术平均值及各长度级的百分比。长度平均值对应的长度级定为该批棉花的长度级
6.1.2.4逐包检验时,长度采用HVI检验,按GB/T20392执行。逐包出具长度和长度级检验结果。6.1.2.5长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7
6.1.3马克隆值检验
GB11032007
6.1.3.1按批检验时,马克隆值按GB/T6498或GB/T20392进行检验。按GB/T6498检验时,随机抽取批样数量的30%作为马克隆值试验样品,逐样测试马克隆值:按GB/T20392检验时,逐样测试马克隆值。各个试验样品,根据马克隆值分别确定其马克隆值级及档次。计算批样中各马克隆值级所占的百分比,其中百分比最大的马克隆值级定为该批棉花的主体马克隆值级:计算批样中各档百分比及各档平均马克隆值。检验结果按主体马克隆值级及各级、各档所占百分比和各档的平均马克隆值出证6.1.3.2逐包检验时,马克隆值采用HVI检验,按GB/T20392执行。逐包出具马克隆值及相应值级及档次检验结果。
6.1.3.3马克隆值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4异性纤维含量检验
6.1.4.1异性纤维含量检验仅适用于成包皮棉,采用手工挑方法。6.1.4.2棉花加工单位对从皮棉滑道上抽取的异性纤维检验批样进行检验,其结果作为该批样所对应棉包的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6.1.4.3异性纤维含量检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1.5断裂比强度检验
6.1.5.1断裂比强度按GB/T20392逐样进行检验6.1.5.2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档百分比及各档平均值,检验结果按各档所占百分比和各档的平均值出证。
6.1.5.3逐包检验时,逐包出具断裂比强度和档次检验结果。6.1.5.4断裂比强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6长度整齐度指数检验
6.1.6.1长度整齐度指数按GB/T20392逐样进行检验。6.1.6.2按批检验时,计算批样中各档百分比及各档平均值,检验结果按各档所占百分比和各档的平均值出证。
6.1.6.3逐包检验时,逐包给出长度整齐度指数检验结果和档次6.1.6.4长度整齐度指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1.7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6.1.7.1反射率、黄色深度和色特征级检验仅适用于逐包检验,执行GB/T20392,逐样给出检验结果,6.1.7.2反射率、黄色深度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2重量检验
6.2.1含杂率检验
6.2.1.1收购时可机检或估验,估验结果应经常与GB/T6499检验结果对照。对估验结果有异议时,以GB/T6499检验结果为准
6.2.1.2按批检验时,成包皮棉含杂率检验方法执行GB/T64996.2.1.3逐包检验时,以同一籽棉大垛、同一天、同一条生产线加工的棉包为一个含杂率检验单元,检验结果作为该单元每包棉花的含杂率。含杂率检验方法执行GB/T6499。6.2.1.4含杂率检验结果保留一位小数。6.2.2回潮率检验
6.2.2.1回潮率批样取样后即验或密封后待验,待验须在24h内完成。回潮率检验按GB/T6102.1或GB/T6102.2执行,以烘箱法为准。6.2.2.2皮棉成包时使用回潮率在线自动检测装置的,由该装置确定每包棉花的回潮率,以烘箱法为准。
6.2.2.3回潮率检验结果保留两位小数,6.2.3籽棉折合皮棉的公定重量检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6174-2023 厨房纸巾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