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8311-2002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国家标准(GB)】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10 09:56:36
- GB/T8311-2002
- 现行
标准号:
GB/T 8311-2002
标准名称: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Determination of tea powder and broken tea content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2-06-17 -
实施日期:
2002-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3.66 KB
标准ICS号:
食品技术>>茶、咖啡、可可>>67.140.10茶中标分类号:
食品>>食品综合>>X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替代情况:
GB/T 8311-1987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的仪器和用具、试样制备、测定方法及结果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中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测定。 GB/T 8311-2002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8311-2002

部分标准内容:
GB/T 8311---2002
本标准是对GB/T83111987《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的修订。本标准与GB/T8311—1987的主要差异是:1.增加了“第1章范围”和“第2章引用标准”;2.原标准中“第1章原理”改为“第3章定义”;3.原标准中“第3章操作方法”改为“第5章试样制备和第6章测定方法”,增加了“5.1取样”和“5.2分样”的规定;
4.增加了*7.4修约方法”的规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311—1987。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玉香、肖菊琴。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负责解释。14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Tea --- Determination of dust and broken tea contentGB/T 8311—2002
代替GB/T83111987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的仪器和用具、试样制备、测定方法及结果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中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GB/T8302—2002茶取样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粉末和碎茶dust and broken tea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规定的转速和孔径筛,筛分出各种茶叶试样中的筛下物。4仪器和用具
4.1分样器和分样板或分样盘(盘两对角开有缺口)。4.2电动筛分机
4.2.1转速200r/min,回旋幅度50mm(用于毛茶)。4.2.2转速200r/min,回旋幅度60mm(用于精茶)。4.3检验筛:铜丝编织的方孔标准筛,具筛底和筛盖。4.3.1毛茶碎末茶筛:筛子直径280mm。a)孔径1.25 mm;
b)孔径1.12mm。
4.3.2精制茶粉末碎茶筛:筛子直径200mm。4.3.2.1粉末筛
a)孔径0.63mm(用于条、圆形茶);b)孔径0.45mm(用于碎形茶和粗形茶);c)孔径0.23mm(用于片形茶);d)孔径0.18mm(用于末形茶)。4.3.2.2碎茶筛
a)孔径1.25mm(用于条、圆形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7批准2002-12-01实施
b)孔径1.60mm(用于粗形茶)。注
GB/T 8311—2002
!条、圆形茶系指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中的叶茶、珍眉、贡熙、珠茶、雨茶和花茶。2粗形茶系指铁观音、色种、乌龙、水仙、奇种、白牡丹、贡眉、普洱散茶。5试样制备
5.1取样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按GB/T8302的规定取样。
5.2分样
可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分样。
5.2.1四分法:将试样置于分样盘中,来回倾倒,每次倒时应使试样均匀洒落盘中,呈宽、高基本相等的样堆。将茶堆十字分割,取对角两堆样,充分混勾后,即成两份试样。5.2.2分样器分样:将试样均勾倒入分样斗中,使其厚度基本一致,并不超过分样斗边沿。打开隔板,使茶样经多格分隔槽,自然洒落于两边的接茶器中。6测定方法
6.1毛茶
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人孔径1.25mm筛网上,下套孔径1.12mm筛,盖上筛盖,套好筛底,按下起动按钮,筛动150转。待自动停机后,取孔径1.12mm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碎末茶含量。
6.2精制茶
6.2.1条、圆形茶: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人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筛内,盖上筛盖,按下起动按钮,筛动100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粉末含量。移去碎茶筛的筛上物,再将粉末筛筛面上的碎茶重新倒人下接筛底的碎茶筛内,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分机上,筛动50转。将筛下物称量(推确至0.1g),即为碎茶含量。6.2.2粗形茶:称取充分混勾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入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筛内,盖上筛盖,筛动100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粉末含量。再将粉末筛面上的碎茶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碎茶含量。6.2.3碎、片、末形茶:称取充分混勾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人规定的粉末筛内,筛动100转。将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粉末含量。7 结果计算
7.1计算公式
茶叶碎末茶含量分数按式(1)计算:碎末茶(%)三
茶叶粉末含量分数按式(2)计算:粉末(%)
茶叶碎茶含量分数按式(3)计算:式中:M.--筛下碎末茶质量·g;筛下粉末质量,g;
碎茶(%)=
Ma×100
(1)
(2)
(3)
Ms-筛下碎茶质量,g;
M—试样质量,g。
7.2重复性
GB/T 8311---2002
7.2.1当测定值小于或等于3%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2%;若超过,需重新分样检测。
当测定值在大于3%,小于或等于5%时,同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3%,否则需重新分样检测。
7.2.3当测定值大于5%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5%,否则,需重新分样检测7.3平均值计算
将未超过误差范围的两测定值平均后,再按数值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即为该试样的实际碎茶、粉末或碎末茶含量。
7.4修约方法
按GB/T8170规定执行。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使用的方法;
b)测定的结果;
c)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d)试样的名称和编号;
e)试验日期、检验人员。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是对GB/T83111987《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的修订。本标准与GB/T8311—1987的主要差异是:1.增加了“第1章范围”和“第2章引用标准”;2.原标准中“第1章原理”改为“第3章定义”;3.原标准中“第3章操作方法”改为“第5章试样制备和第6章测定方法”,增加了“5.1取样”和“5.2分样”的规定;
4.增加了*7.4修约方法”的规定。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8311—1987。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玉香、肖菊琴。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负责解释。140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Tea --- Determination of dust and broken tea contentGB/T 8311—2002
代替GB/T83111987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的仪器和用具、试样制备、测定方法及结果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中粉末和碎茶含量的测定。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
GB/T8302—2002茶取样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粉末和碎茶dust and broken tea按一定的操作规程,用规定的转速和孔径筛,筛分出各种茶叶试样中的筛下物。4仪器和用具
4.1分样器和分样板或分样盘(盘两对角开有缺口)。4.2电动筛分机
4.2.1转速200r/min,回旋幅度50mm(用于毛茶)。4.2.2转速200r/min,回旋幅度60mm(用于精茶)。4.3检验筛:铜丝编织的方孔标准筛,具筛底和筛盖。4.3.1毛茶碎末茶筛:筛子直径280mm。a)孔径1.25 mm;
b)孔径1.12mm。
4.3.2精制茶粉末碎茶筛:筛子直径200mm。4.3.2.1粉末筛
a)孔径0.63mm(用于条、圆形茶);b)孔径0.45mm(用于碎形茶和粗形茶);c)孔径0.23mm(用于片形茶);d)孔径0.18mm(用于末形茶)。4.3.2.2碎茶筛
a)孔径1.25mm(用于条、圆形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6-17批准2002-12-01实施
b)孔径1.60mm(用于粗形茶)。注
GB/T 8311—2002
!条、圆形茶系指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红碎茶中的叶茶、珍眉、贡熙、珠茶、雨茶和花茶。2粗形茶系指铁观音、色种、乌龙、水仙、奇种、白牡丹、贡眉、普洱散茶。5试样制备
5.1取样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按GB/T8302的规定取样。
5.2分样
可采用四分法或分样器分样。
5.2.1四分法:将试样置于分样盘中,来回倾倒,每次倒时应使试样均匀洒落盘中,呈宽、高基本相等的样堆。将茶堆十字分割,取对角两堆样,充分混勾后,即成两份试样。5.2.2分样器分样:将试样均勾倒入分样斗中,使其厚度基本一致,并不超过分样斗边沿。打开隔板,使茶样经多格分隔槽,自然洒落于两边的接茶器中。6测定方法
6.1毛茶
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人孔径1.25mm筛网上,下套孔径1.12mm筛,盖上筛盖,套好筛底,按下起动按钮,筛动150转。待自动停机后,取孔径1.12mm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碎末茶含量。
6.2精制茶
6.2.1条、圆形茶:称取充分混匀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人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筛内,盖上筛盖,按下起动按钮,筛动100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粉末含量。移去碎茶筛的筛上物,再将粉末筛筛面上的碎茶重新倒人下接筛底的碎茶筛内,盖上筛盖,放在电动筛分机上,筛动50转。将筛下物称量(推确至0.1g),即为碎茶含量。6.2.2粗形茶:称取充分混勾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入规定的碎茶筛和粉末筛的检验套筛内,盖上筛盖,筛动100转。将粉末筛的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粉末含量。再将粉末筛面上的碎茶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碎茶含量。6.2.3碎、片、末形茶:称取充分混勾的试样100g(准确至0.1g),倒人规定的粉末筛内,筛动100转。将筛下物称量(准确至0.1g),即为粉末含量。7 结果计算
7.1计算公式
茶叶碎末茶含量分数按式(1)计算:碎末茶(%)三
茶叶粉末含量分数按式(2)计算:粉末(%)
茶叶碎茶含量分数按式(3)计算:式中:M.--筛下碎末茶质量·g;筛下粉末质量,g;
碎茶(%)=
Ma×100
(1)
(2)
(3)
Ms-筛下碎茶质量,g;
M—试样质量,g。
7.2重复性
GB/T 8311---2002
7.2.1当测定值小于或等于3%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2%;若超过,需重新分样检测。
当测定值在大于3%,小于或等于5%时,同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3%,否则需重新分样检测。
7.2.3当测定值大于5%时,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0.5%,否则,需重新分样检测7.3平均值计算
将未超过误差范围的两测定值平均后,再按数值修约规则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数,即为该试样的实际碎茶、粉末或碎末茶含量。
7.4修约方法
按GB/T8170规定执行。
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使用的方法;
b)测定的结果;
c)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d)试样的名称和编号;
e)试验日期、检验人员。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T 8310-2002 茶 粗纤维测定
- 下一篇: GB/T 8312-2002 茶 咖啡碱测定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