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23:09:00
  • GB/T8927-2008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8927-2008

  • 标准名称: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2008-02-13
  • 实施日期:

    2008-09-01
  • 作废日期:

    1900-09-02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7.45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设备>>75.180.30容积测量和容积设备
  • 中标分类号:

    石油>>石油产品>>E30石油产品综合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1179
  • 页数:

    32页
  • 标准价格:

    26.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4-01
  • 计划单号:

    20064706-T-513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8-03-24
  • 起草人:

    薄艳红、魏进祥、张安军、胡志敏、陈龙、吴立颖
  • 起草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等
  • 归口单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提出单位: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相关标签:

    石油 液体 产品 温度 测量 手工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手工测量储罐内石油和石油产品温度的方法、步骤和设备。本标准规定优先选用4.1中给出的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同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4268:2000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英文版),同时也参照采用了《美国石油计量标准手册 第7章———温度测量》的技术内容。 本标准根据ISO4268:2000重新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8927—19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本标准与GB/T8927—1988相比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照标准由API2543《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变为ISO426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技术内容包括测温仪器、技术规格、仪器检验、测量方法、测量工况等更详实具体;———将便携式电子温度计作为首选温度计测量油品温度;———固定式平均温度计测量油品温度和管线手工测温不再作为本标准的内容;———补充了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检验固定式温度计的技术内容;———调整了油罐内油品的测温位置及其选择方式;———提高了测温仪器的分辨力和准确度,改进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准确至0.1℃。 GB/T 8927-200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手工法 GB/T8927-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18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927—2008
代警GB/T8927-—1988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
Petroleum and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Temperature measurement-Manual methods(ISO4268:2000.MOD)
2008-0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手工法
2008-09-01实施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措施
3.1概述
3.2测量措施
3.3安全措施
4设备
4.1便携式电子温度计(PET)
液体玻璃温度计
油罐取样法测温装置
4.4蒸气闭锁取样器及配套温度计4.5固定式单点温度计
带刻度盘的双金属驱动温度计
读数与报告:
6测量方法”
6.1压力罐中的液体
6.2蒸气密闭罐中的液体
常压罐中接近环境温度的液体
6.4常压裸罐中与环境温度相差超过15C的液体7固定式油罐温度计的校验方法
7.1概述
7.2标准温度计的规格
7.3立式圆简形罐的校验步骤
7.4垂向横截面积不一致油罐的检验8固定式单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固定式单点温度计的位置
8.3温度计的规格·bzxZ.net
8.4测量数据的代表性检验
使用固定式单点温度计的方法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4268:2000章条编号对照环境温度的测定
固定杆管温度计的保护套
典型的杯盒温度计
图3典型的充溢盒温度计
GB/T8927—2008
GB/T8927—2008
经蒸气闭锁使用的特殊取样器示例图5
典型的角杆温度计
温度计的建议温度范围
表2不同油深下的温度测量位置和最少数目表3杯盒温度计的建议浸没时间
GB/T8927—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4268:2000《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一一手工法》(英文版),同时也参照采用了美国石油计量标准手册第7章一一温度测量》的技术内容。本标准根据ISO4268:2000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ISO4268:2000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在采用ISO4268:2000时,本标准做了一些技术性修改。本标准与ISO4268:2000的主要差异为:
一在适用范围中,补充了“在取样法中应优先使用充溢盒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内容:作为引用文件,ISO4266已经分为六个部分,本标准也作出了相应修改。其中的第4部分用GB/T21451.4代替,其他五个部分尚未制定国家标准,仍引用国际标准:将引用标准ISO386:1977、ISO3170:1988和ISO4512分别用GB/T514,GB/T4756和GB/T13894代替,同时增加GB/T19779作为引用标准:在特殊安全措施关于苯的条款中增加对于有毒有害的其他液体石化产品,也应采取同样的措施。”;
一对于玻璃温度计的准确度和分辨力,本标准直接在正文中明确“玻璃温度计的分辩力不低于0.2℃\
一明确温度计应按国家规定的校准周期进行校准,以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国际标准中7.5.4d》中的当指示温度稳定在0.1%达30s时,则平衡建立。”改为“当指示温度的变化稳定在0.1℃以内达到30s时,则平衡建立。”:将国际标准7.5.6h)中在计算平均值以前,应在中间液深位置获得附加的温度测量数据。”改为“否则,应在相邻两点中间的液深位置再依次补测温度,而后再计算平均温度。”:参照美国石油计量标准手册,对玻璃温度计露出液柱的修正理由进行了补充说明;增加“读数与报告”作为本标准的第5章,将国际标准各章条有关温度计的读数和平均温度的报告作为本章的内容:
将表3中的\15℃密度”改为“20℃密度”,同时去掉所在条款中“木背杯盒温度计”的“木背”两字;
参照美国石油计量标准手册,对于常温常压下铁路罐车的温度测量,增加了如何选择部分罐车进行温度测量的内容:
对于常温常压下的油船测量,参照美国石油计量标准手册,增加了船舱底油或残油的测温方法;
参照美国石油计量标准手册,增加了“附录B环境温度的测定”。本标准代替GB/T8927—198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本标准与GB/T8927—1988相比的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参照标准由API2543(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法》变为ISO4268《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
技术内容包括测温仪器,技术规格、仪器检验,测量方法、测量工况等更详实具体一将便携式电子温度计作为首选温度计测量油品温度;一固定式平均温度计测量油品温度和管线手工测温不再作为本标准的内容:补充了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检验固定式温度计的技术内容:GB/T89272008
调整了油罐内油品的测温位置及其选择方式提高了测温仪器的分辨力和准确度,改进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准确至0.1C。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炼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管道牵京输油气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薄艳红、种进祥、张安军、胡志橄、陈龙、吴立颖、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8
GB/T89272008
在涉及石油和石油产品数量的所有计算中,无论用标准温度下的体积表示,还是用质量或空气中的表观质量表示,都需要确定油品的平均温度。本标准提出的储罐中油品温度的测量方法有助于测量已知条件下最可靠的平均温度,相关的储罐也包括了公路罐车,铁路油罐和油船舱温度测量误差构成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数量测量总误差的较大部分,这一点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因此在温度测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中应该特别仔细。如果要使最终的计量结果具有最小的误差,则应认真按标准的规定去做,
在本标准的应用中,应对测量温度的计量员进行全面培训,指导他们报告无法避免的任何偏差1范围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温度测量手工法本标准规定了手工测量储罐内石油和石油产品温度的方法,步案和设备。GB/T8927—2008
本标准规定优先选用4.1中给出的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测量温度,同时也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用固定式单点温度计测量温度和通过取样法使用杯盒温度计、充溢盒温度计以及按GB/T4756采样后放人样品瓶内的温度计测量温度,但在取样法中应优先使用充溢盒温度计测量温度。
本标准只包括了测量温度的手工法,不包括构成自动计量系统一部分的平均温度计。用固定式自动平均温度计量常压内油品温度的内容见GBT21451.4,漫量油贴抢内和带压罩内油品温度的内容见ISO4266的相应部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ISO3170:1988,MOD)GB/T1389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液位测量法(手工法)GB/T19779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油量计算静态计量GB/T21451.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第4部分:常压罐中的温度测量(GB/T21451.4-—2008,ISO4266-4:2002,MOD)ISO4266-1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第1部分:常压罐中的液位测量
ISO4266-2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第2部分:油船舱中的液位测量
ISO4266-3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一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第3部分:带压罐中的液位测量
ISO4266-5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
温度测量
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一第5部分:油船舱中的ISO4266-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一储罐中液位和温度自动测量法一一第6部分:带压罐中的温度测量
3措施
3.1概述
本章给出了测量储油容器内油品温度应该采取的一般性措施。为强调重点,将测量措施和安全措施分开陈述,既确保了测量温度的可靠性,又确保了计量人员和油库的安全。采用规定设备所必需采取的特殊措施在与该设备有关的条款中作出规定。1)ISO4266的其他部分即将转化为国家标准,转化后可直接引用。GB/T8927—2008
3.2测量措施
a)在油品输转前后,应采用相同的方法测量罐内液体温度。注1:为减小测量的不确定度,建议输转前后采用相同的计量设备。当温度测量数据用于参比目的时,应该有经验丰富的计量人员现场监督。在计量员和计量设b
备离开储油容器前,需要得到相关各方的确认,并立即记录读数。9
读数时,应立即记录在罐内液位各测量点上获得的温度计读数、日期和时间。计量口(包括检尺口或蒸气闭锁阀)的位置和每次测温的液位(或采集样品的位置)也应清晰记录在记录本上。温度测量应通过可直接接触罐内散装油品的计量口进行。除非是本标准规定,否则不使用导向管或温度套管。
注2:如果通过导向管测量温度,则必须在导向管的整个工作长度上打孔,以确保测量温度能代表罐内液体的温度。在温度量前,应首先按GB/T13894测量罐内液体(包括罐内游离水)高度,按照扣除游离水高度后的实际油高确定测量温度的正确液位(见表2)。如果液体温度计使用了金属护套[见4.2.6,图1a)和图1b)计量员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充分接触油品,并为观察刻度作好充分准备。对此,温度计在读数前必须在油品内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测量具有代表性的油品温度。CHD
a)普通型
软木塞;
温度计的纽扣顶:
标准油罐温度计:
温度计固定夹:
保护温度计感温泡的弹簧:
开口端。
b)顶部悬挂型
图1固定杆管温度计的保护套
GB/T8927—2008
g)如果油罐配备了不止一个计量口,则每个计量口应具有一个数字编码或其他识别码,并且清晰标记在其上或附近。在所有温度测量记录中,应清楚记录获得温度数据的计量口。注3:为避免外界温度的影响,不应在立式圆简形油罐内距罐500mm以内的区域测量温度。对于建造时间较长的立式圆简罐,计量口和项部人孔可能定位在罐壁附近。对于这种情况,应考虑在一个更好的位置建立新的计量口,对于新建罐,建议将计量口定位在离罐壁不小于500mm的位置,并远离罐底附件。注4:当可以从不止一个计量口获得温度测量数据时,缓内减位应只从与罐容表相关的计量口进行副量。3.3安全措施
3.3.1概述
在3.3.2和3.3.3中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但还应结合与石化行业有关的安全法规进行领会理解。在本标准与国家或行业的安全法规发生冲突时,应遵循后者否则,应遵守本标准的安全措施。
3.3.2一般安全措施
a)严格遵守进人危险区域的所有规定。b)
通往计量口的扶梯和平台应牢固可靠。油库及其所属设备要经常维护,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计量员应配备工具箱,以便能空出一只手扶住梯子。d
e)手提灯和电筒应符合确认的防爆类型。D
在易然装气可能出现的区域,不能穿可能产生火花的鞋,鞋卓和衣服(例如尼龙工作服)注1:鞋罩和手套应充分导电,以安全消除静电。g)
打开油端计量口,对于可能带压的蒸气密闭罐,要特别小心,如果使用密闭或限制性的使携式电子温度计或某种取样法测量油品温度,在打开阀门前,本设备应提前连接到蒸气闭锁阀上。如果需要打开计量口进行计量,则应放松卡在计量口上的夹子但应保持在该位置,直到完全泄压。罐顶人员应远离蒸气排泄的位置或在上风头处站立。h)在打开计量口前,测量期间并直到计量口关闭,小心谨慎,确保作为计量设备的金属部件能有效接地。如果使用绳子将测温设备放人罐内,则这根绳子应由天然纤维而不是合成材料制成,目的是降低静电危害。
为使人体上的静电接地,计量员在计量操作前应预先接触罐体的接地部分。)当进行检尺,取样或测温操作时,一次只能打开一个计量口。在雷雨期间,不应进行此项操作,应关闭所有计量口。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能够点燃石油蒸气的放电在各种并非雷雨的气候条件下也可能发生,这可能与打开的计量口有关,注2:对于活动罐内有静电积的油品,当罐内温度高于油品闪点时,强烈建议在油品输人罐内时以及输送停止后至少30min以内,不应进行油罐计量。这需要为可能出现在液体表面的静电荷的消散和油面静止留出一定时间。如果通过固定焊接接到罐壁的导向管(计量管)进行计量,则不受这种情况的限制。注3:强烈建议对计量员进行全面的气体安全培训,包括教援设备的使用和限制。注4:对装有非挥发性产品的油理,建议在罐顶的检尺口附近提供收集器或其他容器来保存使用后的设备,防止测温设各附带的油品流活在罐顶上。k)在易燃气体中可能使用的测温设备不应由铝或铝合金制成(预防铝热反应导致易燃蒸气燃烧所带来的风险)。
1)计量人员在冬季上罐时要采取防滑措施。3.3.3特殊安全措施
3.3.3.1含铅燃料
严格遵守关于含铅燃料处理的有关规定。GB/T8927—2008
3.3.3.2液化石油气
液化石油气能造成人身的严重冻伤,因此应小心谨慎,防止液体与皮肤接触。3.3.3.3压力罐和蒸气密闭罐
a)在设计用于压力罐上的所有计量设备时,其承受压力等于工作压力加足够的安全余量(通常为最大工作压力设计值的1.5倍)。b)只能通过蒸气闭锁阅或蒸气闭锁进行测量。这种系统可用于各种范国的操作压力,但测量设备不能用于高于设计压力的油罐。3.3.3.4浮顶罐
浮顶罐通常在检尺台进行计量,但对于例外情况,可能必须下到浮顶上。有毒且易燃的蒸气可能案集到浮项上部,如果计量员必须要下到浮项上,则应由项部检尺台的另一位操作员对他进行现场监护。计量员下到浮顶之前,必须先对浮顶区域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配备安全带和安全绳。在如下情况下,计量员和监护人应该备有呼吸器械:a)罐内产品可能含有挥发性硫醇或硫化氢:b)浮顶静止在支架上或位于油罐浮顶的起浮临界区间:c)浮顶不圆或已知浮顶密封失效:d)有危险浓度蒸气存在的其他情况。3.3.3.5苯
苯是已知的致癌物。因此,当对含有苯的油罐进行测量或取样时,应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或密闭测量和取样设备来降低蒸气吸人和(或)皮肤接触的风险。对于有毒有害的其他液体石化产品,也应采取同样的防护措施。
4设备
4.1便携式电子温度计(PET)
4.1.1概述
有多种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将其传感元件通过现有的计量口放人罐内,可用来测量罐内任何位置的温度。电阻式和半导体式的感应元件适合作为电子温度计的传感元件,但也可使用满足准确度要求的其他传感元件。
4.1.2准确度和分辨力
PET的最低分辨力应为0.1C。
电子温度计应比对标准温度计进行校准(见4.1.5.3),确保在一10℃35C范围内的准确度在士0.2℃以内,在一25℃~一10℃以及35℃~100℃范围内的准确度在士0.3℃以内(应用标准温度计的校准修正值),标准温度计应由具有资质的实验室校准合格。4.1.3传感元件
4.1.3.1电阻温度计
绕镍电阻传感元件的有效范围为一200℃~350C,绕铂电阻传感元件的有效范国为一200℃~600℃。绕钢电阻元件也可使用,但有效范围限制在一40℃~175℃。为保护传感元件,应为其提供合适的保护套,并仔细密封连接导线,防止水气侵人。必须确保电阻的有效变化只发生在温度敏感元件上。通常用电路对其进行调整。该电路可以对电组温度计所有其他部分的电妞变化进行精确平衡和自动补偿。在不引人读数误差的情说下,刻量仪器可以定位在离传感元件足够远的位置。注:通常使用缩写词RTD(电阻式逛度传感器),它与术语“电阻温度计”具有相同的意思,销RTDs也通常称为Pt100s,表明其在冰点下的电阻为100n4
4.1.3.2半导体温度计
GB/T8927—2008
对于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可以将半导体温度计作为电阻温度计的替代产品。半导体温度计可能存在零点源移,误差可能会由半导体自动发热引起。因此,基于半导体的便携式电子温度计通常配有零点调整装置。
4.1.4电气安全
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应该适用于所使用的危险区域,具有本质安全或防爆特性,可以通过计量口或蒸气闭锁阅接地。
4.1.5便携式电子温度计的选用
4.1.5.1概述
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可以作为精确的测量装置使用,测量罐内一个或几个点的油品温度。它也可作为标准温度计使用,检验其他温度测量装置(固定安装的)的准确度。4.1.5.2规格
4.1.5.2.1范围
温度计应该具备合适的测温范围,覆盖预期测量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为温度计提供一个双度盘和范围变化开关,可以使其能够覆盖预期测量的最大范围。4.1.5.2.2准确度
便携式电子温度计的准确度应符合4.1.2的规定。4.1.5.2.3分辨力
如果是数字式显示,其最低分辨力应为0.1C。显示器的数学应清晰醒目,即使存在光线散射的局部故障或其他原因,也不至于误判读数。4.1.5.2.4仪器箱
为保护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应该将它装在一个配套的仪器箱里。仪器箱应坚固耐用,并具有足够轻的重量,计量员在提运时不至手过度劳案,4.1.5.2.5电缆/卷尺
感温元件到测量仪器的连接电缆或尺带应该可以长期浸泡在石油产品中,长度足以覆盖可能使用温度计的整个油罐深度。它可以按每米间隔标记或按毫米刻度,有助于降落到需要测温的液深位置。注:为方便起见,电范或尺带应绕在一个线轴上。4.1.5.2.6校验装置
校准电阻可用于校验PET的电子电路。通过校验插头可以把它们并人设备或接人电路,对于其他类型的便携式电子温度计,也可以用其他替代装置进行检查。4.1.5.2.7充电器
如果使用充电电池,则应该提供一个适合于使用电压的电池充电器,而且必须在安全区域为电池充电。
4.1.5.3初始校准
便携式电子温度计在使用前,应该由有资质的校准实验室校准合格。校准完成后,为其签发校准证书。在校准证书上应注明测量的不确定度以及到国家基准的可溯源性,同时还应注明校准日期和便携式电子温度计的唯一系列号。
校准实验室应在期望测量范围内的几个不同的温度对使携式电子温度计进行整体校准(即传感器,电缆/尺带,电子电路和显示器)。当两个传感器都浸在恒温水浴的相同位置时,通过与标准温度计直接对比进行校准。要使便携式电子温度计获得0.2C的不确定度,与之比较的标准温度计至少要精确到5
GB/T89272008
0.05℃,分辨力不低于0.02℃,并且可以溯源到国家基准。注:如果便携式电子温度计使用电阻式温度元件,校准实验室也可以通过具有精确电阻值的电阻箱检查传感元件的电子电路和显示器的运行情况。标准电阻的不确定度至少应好于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所需不确定度的5借。4.1.5.4启用检查
在便携式电子温度计首次使用前,应进行如下检验a)检查便携式电子温度计是否符合温度计的规格要求,表面有无损伤。检查电池状态,必要时应更换电池或重新充电。b
用已经校准过的标准温度计检查PET。如果PET配备了校验装置,按下校验按钮或插人校准c
电阻。
d)检查温度计的响应时间,当指示温度的变化稳定在0.1C达30s时,则平衡建立。检查温度计的实际响应时间,即温度计响应已知温度梯度变化所用的秒数。注:考虑到对油罐计量的适用应时间通常应少于155。4.1.5.5存放措施
为避免电缆/尺带的红和折弯,应将它们缠绕在卷线轴上寸,充电文器应进行及时充电。非充电仪器在长期储存之前,应卸靠电池注:当暂时不用时
4.1.5.6操作步骤
应按如下步骤进行测量
当使用PET时
a)在打开计
#只或蒸气闭锁润之前,将PET的壳体放到罐体上接地。S
b)在每次用
接计量前后检查电池的电量。
在可能的
下,使用随机配带的校验装置检查电子电路和显示器。把传感探落到第一个预定的液深位置,见6.1.41和表2。重要的是将PET传感器浸人到正确深回通过观察尺带或电缆上的刻度可以简化操作。计算。
预定液深应该按照6.1.4进行
在预定液来大约0.3m的区间高度内,上下缓慢提拉传感器,使传感器与周围液体迅速达e
到温度平德
注1:当指示温度的0元定到0.1C达到30时,就应该建立了平衡状态全因的变化不超过01宅时,就可认为温度计与周国范体达到疗平衡!注2:当指示温度在
后取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作为该点的测量温度!f
在确保读数稳定
其他液深位置重复上面的步骤d)~Dg)
如果需要多点温龙,
如果测量记录了多一报代度而且最高和最低的温度之差在1.0以内,则可直接计算平均h)
温度;否则,应在相邻两点中间的液深位置再依次补测温度,而后再计算平均温度。在用PET校验一套固定式油错平均温度计时,应该将固定式平均温度计的读数直接与PETD
在多个液位测量的平均温度进行比较(见第7章)在用PET校验固定式单传感器的油罐温度计时,应按相同的方式评价其提供油罐平均温度的适用性,但同时还应将PET传感器浸人到尽可能接近固定式油罐温度计传感器的相同深度和位置,作进一步的比较(见第7章和第8章)4.1.5.7准确度的期间核查
4.1.5.7.1工作核查
工作核查是PET与标准温度计进行的直接比对。将两个温度传感器浸人到液体温度约为PET预计测量温度的恒温浴内,并放在相同的液深位置,PE工的读数和标准温度计的读数在通过校准证书进行必要的修正后,二者之差不应超过0.3℃。核查内容也包括随温度计提供的校验系统。对用于交接计量的PET,最好每天进行一次工作核查,如果不是经常使用,可在每次测量前进行一次工作核查。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