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煤炭行业标准(MT)】 悬臂式掘进机 检修规范 第2部分:机械部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02 16:13:25
  • MT/T541.2-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MT/T 541.2-2007

  • 标准名称:

    悬臂式掘进机 检修规范 第2部分:机械部分

  •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10-22
  • 实施日期:

    2008-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20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采矿和矿产品>>采矿设备>>73.100.10巷道掘进和敷设管道设备
  • 中标分类号:

    矿业>>矿山机械设备>>D92采掘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 书号:

    15 5020·319
  • 页数:

    10页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1-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汪昌龄、杨玉和、刘建平
  • 起草单位:

    淮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
  • 发布部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 相关标签:

    悬臂 掘进机 检修 规范 机械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悬臂式掘进机机械部分检修质量的一般要求,各系统中元部件的检修方法和要求。本部发适用于悬臂式掘进机机械部分检修质量的评定和控制。 MT/T 541.2-2007 悬臂式掘进机 检修规范 第2部分:机械部分 MT/T541.2-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3.100.10
备案号:2217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T541.2—2007
代替MT/T541.2--1996
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
第2部分:机械部分
Boom type roadheader overhaul criterionPart 2: Mechanism part
2007-10-22发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2008-01-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一般要求
切割机构
装运机构
行走机构
回转台及机架
液压系统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粗牙螺栓拧紧力矩表
细牙螺栓拧紧力矩表
MT/T541.2—2007
MT/T541.2—2007
MT/T541《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整机部分;
第2部分:机械部分;
第3部分:电控部分。
本部分为MT/T541《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的第.2部分。本部分是对MT/T541.21996《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机械部分》的修订,本部分代替MT/T541.21996。本部分与MT/T541.2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齿轮副装配后的接触斑点和间隙要求(1996年版的表1和表2;本版的表1和表2);修改了齿轮齿条副装配后的接触斑点要求(1996年版的表3;本版的表3);修改了对重要轴弯曲挠度的要求(1996.年版的3.3..1;本版的3.3.1);增加了浮动密封的检修要求(见3.5);增加了耙爪或拨盘与铲板表面之间的间隙要求(见5.7);取消了链轮检修要求(1996年版的6.7);修改了对液压缸缸体内孔表面粗糙度的要求(1996年版的8.3.2;本版的8.3.2);删除了圆弧齿轮的精度要求(1996年版的表1;本版的表1);修改了螺栓拧紧力矩(1996年版的附录A和附录B;本版的附录A和附录B)。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提出。本部分由煤炭行业煤矿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准南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汪昌龄杨玉和刘建平。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MT/T541.2—1996。
1范围
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
第2部分:机械部分
MT/T541.2-—2007
本部分规定了悬臂式掘进机(以下简称掘进机)机械部分检修质量的一般要求,各系统中元部件的检修方法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悬臂式掘进机机械部分检修质量的评定和控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MT/T.54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3766: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766—2001,eqvISO4413:1998)GB/T7935,液压元件通用技术条件(GB/T79351987,neqNFPAT310.3).GB/T10095.1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1-2001,idtISO1328-1:1997)GB/T.10095.2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GB/T10095.2—-2001,idtISO1328-2:1997)GB/T10096齿条精度(GB/T10096—1988,neqrocT10242:1973)GB/T113654
锥齿轮和准双曲面齿轮精度
MT/T291.1悬臂式掘进机‘齿轮箱检验规范MT/T291.2.悬臂式掘进机液压缸检验规范3般要求
3.1检修原则
3.1.1掘进机各零部件检修后应满足原设计及工艺要求,装配应按照工艺规程进行。3.1.2将整机进行解体清洗于净,对零部件进行技术鉴定,视各零部件损坏情况确定修复的具体方案。修复后的零部件应符合原设计规定的配合、强度、刚度等功能要求,否则应予以更换。3.1.3.更换的外购件、标准件需有合格证。3.1.4装配过程中,不得划伤、碰坏零件的接合面、配合面。3.1.5重要合箱面、法兰、胀套、回转支承等处的连接螺栓应按对角线顺序逐级紧固,紧固的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参照附录A、附录B的规定。3.1.6掘进机组装完毕后应进行整机检验,其技术指标应符合MT/T238的规定。3.2齿轮及传动齿轮箱
3.2.1齿轮啮合部位若有裂纹、折断、剥落及严重磨损、胶合、点蚀等现象应更换。齿轮的失效判断应根据MT/T291.1规定。
3.2.2齿轮箱体与箱盖上定位销与销孔的配合应满足设计要求。齿轮箱体与箱盖的接合面不应划伤,若有局部划伤,在长度不超过接合面宽的1/3,深度不大于0.5mm时,可研平修复。1
MT/T541.2-2007
齿轮箱体不应有变形、裂纹等;箱体允许补焊修复,但应有防变形消除内应力措施。3.2.3
齿轮箱装配后,转动应灵活无卡阻。齿轮箱装配后,应按原设计要求进行空载试验,空载试验应运转平稳,无异声、无渗漏现象,其噪3.2.5
声、温升均不得超过MT/T291.1规定。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及侧隙应符合原设计要求或分别符合表1、表2的要求。3.2.6
齿轮齿条副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应符合表3的要求,侧隙应符合原设计要求。锥齿轮副若损坏,应成对更换,更换锥齿轮副时,应调整大、小锥齿轮的轴向位置,其接触斑点和齿侧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1齿轮副接触斑点
齿轮类型
渐开线圆柱齿轮
圆锥齿轮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接触斑点
按齿高不少于/%
按齿长不少于/%
按齿高不少于/%
按齿长不少于/%
注:括号内数值,适用轴向重合度>0.8的斜齿轮。7
表2齿轮副侧隙
齿轮副中心距/
>80~125
>125~180
>180~250
>250~315
>315~400
>400~500
>500~630
>630~800
>800~1000
接触斑点
按齿高不少于/%
按齿长不少于/%
注:齿条应符合GB/T10096的规定。精度等级
侧隙/
齿轮齿条副接触斑点
精度等级
3.3轴及轴孔
3.3.1轴不允许有影响配合要求和强度要求的伤痕。重要轴弯曲挠度不大于1/2轴颈公差,否则需配新轴。
3.3.2轴孔磨损后,在整体强度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镶套或焊补修复。3.4轴承
3.4.1滑动轴承的磨损间隙,不应超过表4规定,否则应更换。3.4.2滑动轴承应无严重烧伤、磨损或脱落现象。MT/T541.2—2007
3.4.3对于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应注人符合规定的润滑脂,注脂量为空腔体积的1/2~1/3。3.4.4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不得有裂痕、脱皮、锈蚀。保持架应完整无损,转动应灵活、无异常噪声。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不应超过表5的规定,否则应更换。表4滑动轴承最大磨损间隙
轴承直径
≤30~50
>50~80
>80~120
>120~180
轴承内径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配合间隙
0.05~0.11
0.07~0.14
0.08~0.16
0.10~0.20
滚动轴承径向游隙
单位为毫米
最大磨损间隙
单位为毫米
允许游隙
0.05~0.13
0.06~0.15
:0.07~0.18
0.10~0.25
0.12~0.30
3.4.6回转支承滚道淬火软带(外部标记“S\或堵塞孔处)应置于轻负荷区。3.5浮动密封
3.5.1密封面亮带应均匀、连续,不得有划伤、拉毛、微裂纹等缺陷,其周边不得有碰伤和缺口。3.5.2浮封环应配对使用,不得单独更换。3.5.3两浮封座端面之间间隙应调整至(3士0.5)mm。3.6链轮
3.6.1链轮齿面应无裂纹、无严重咬伤,禁止用焊补修复。3.6.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出原设计要求;若原设计未规定,一般应不大于两轴中心距的千分之二3.6.3链轮与链条啮合时,应保证啮合平稳,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3.7联接件、紧固件、密封件及油脂3.7.1键槽磨损后允许加宽量为原槽宽的5%,键与键槽之间不允许加垫,损坏键应严格按装配工艺规定重新配制。
3.7.2各种联轴器的联接配合面不得严重磨损,否则应更换损坏件。联轴器两轴同轴度、端面间隙应符合原设计要求或按表6的规定。各联轴器要调节正确,以保证各轴运转平稳。MT/T541.2—2007
弹性柱销联轴器
齿轮联轴器
表6联轴器同轴度、端面间隙
外形直径/mm
≤160
>160~220
>221~410
≤160
>160~220
>221~410
两轴同轴度
径向位移/mm
角位移/(°)
端面间隙/mm
最大轴向窜
动量加1~2
3.7.3.螺钉、螺栓、螺母的螺纹部分如有损伤应更换,主要承力部位(有要求说明的)的螺栓、螺母应全部更换。紧固后其支承面应贴合完好。3.7.4检修时,所有橡胶密封圈、橡胶石棉垫及纸垫等密封件均应更换。3.7.5传动系统使用的润滑油脂应符合原设计规定。4切割机构
4.1耐磨板损坏严重应更换,耐磨层(网)磨平应按原设计要求用耐磨焊条或焊丝堆焊修复。4.2截齿座严重磨损,影响其强度或内孔变形过大,影响使用时应予以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不得损伤切割头的其他部件。
4.3更换齿座时应保证与原设计的几何位置相同,采用预热和保护焊等特殊工艺。4.4截齿尖不得损坏,截齿体磨损严重应更换。4.5拆卸或装配无键过盈连接的齿轮与轴,应使用专用工具和特殊工艺。4.6喷嘴若堵塞应修复畅通,否则应更换。4.7.托梁器开焊、变形应修复,达到原设计要求。4.8外喷雾架开焊、变形应修复,修复后应保证水道畅通。内喷雾配水装置中易损件、密封件应更换,两金属零件密封面磨损后应成对更换。4.9.
切割速度可变的掘进机,其变速器应灵活,手把固定应可靠。4.10
切割臂可伸缩的掘进机,其滑动表面不得锈蚀、损伤,伸缩应灵活、平稳。4.11
5装运机构
5.1装载减速器及其他部位的耐磨板磨损严重应更换。5.2安全防撞板中耐磨棒磨损后应补焊修复至原设计要求。5.3铆接式大锥齿轮若更换时,不得使锥齿轮变形或损伤齿面。5.4修复后刮板输送机体应无变形、开焊及严重损伤,刮板弯曲变形不大于5mm,中板和底板磨损量一般不大于原厚度的20%。
5.5安全摩擦离合器的打滑扭矩值,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5.6装载部回转机构应灵活,不得有卡阻现象。5.7
耙爪或拨盘与铲板表面之间间隙应为2.0mm~5.5mm,且不允许有局部摩擦。6‘行走机构
6.1行走减速器与机架的结合面应完好,若有划伤、凸边等应修平。6.2履带架若有局部变形应整形,对裂纹、严重磨损等缺陷可焊补修复。4
MT/T541.2—2007
6.3张紧装置中张紧油缸柱塞镀铬层若有锈蚀、划伤、剥脱等现象应修复或更换;机械张紧装置修复后应灵活可靠。
6.4履带板、履带销轴损坏应更换。6.5履带板表面上的履刺磨损后,其高度不得低于原高度的40%,否则应更换。6.6履带板销孔磨损量不得大于直径的10%,否则应更换。6.7、履带支重轮内易损件、密封件应更换;无支重轮的履带滑动耐磨板磨损后应用耐磨材料焊补修复。7
回转台及机架
回转台回转应灵活,回转的角度应符合原设计要求。回转台、机架等大型机件若出现裂纹可焊补修复,但其强度和刚度应符合原设计及使用要求。7.2
机架与回转台、铲板连接的销轴孔、螺孔应完好。若变形、损坏应修复至设计要求。8
液压系统
系统要求
液压元件及各种管件在装配前应清洗干净。按系统原理图要求将系统中各回路的溢流阀调至设计规定值。8.1.2
8.1.3油箱中应按设计规定的牌号加足液压油。8.1.4检修时应更换过滤器滤芯。8.1.5检修时高压胶管应更换,硬管做耐压试验合格后仍可使用。系统管件应齐全,敷设整齐,固定可靠。
8.1.6液压系统修复后的质量应符合GB/T3766的规定。8.2液压泵、液压马达要求
8.2.1各种液压泵和液压马达检修后,应经检验合格方可装机使用。8.2.2液压泵若由于密封件损坏达不到性能要求时,可更换密封件。检修后应进行性能测试。压力应达到原液压泵指标,流量不低于系统设计要求。液压泵主要零件损坏,应整体更换。8.3液压缸要求
8.3.1液压缸活塞杆镀铬层出现轻微锈斑,整体上不多于3处,每处面积不小于35mm2,可用油石修复到所要求的粗糙度后,方允许使用;否则应重新镀铬。修复后尺寸应符合原设计要求。8.3.2.液压缸活塞杆及缸体内孔表面粗糙度Ra均不得大于1.6μm。8.3.3液压缸修复后应作耐压试验,当额定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时,试验压力为其1.5倍,当额定压力大于16MPa时,试验压力为其1.25倍,保压均不少于3min。8.4·液压阀要求
8.4.1各种阀类密封件应更换。元件损坏应更换新件,修复后应能满足液压系统要求。8.4.2阀体上各种配合孔道表面、阀芯表面以及其他镀层表面不得剥落和出现锈蚀。8.4.3阀用弹簧不得有锈迹、腐蚀斑点等,否则应更换。8.4.4方向控制阀检修后,应保证其动作灵活,作1.5倍额定压力的耐压试验5min,应符合GB/T7935的规定。
8.5管件及其他辅助件要求
8.5.1各种管件不得有裂痕、皱折、压扁等现象,硬管弯曲处应圆滑,软管不得有扭转现象。8.5.2管路应排列整齐,装夹牢固,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8.5.3各冷却器、冷却水管应作1.5倍额定压力耐压试验5min,不得有外泄漏。8.5.4各种仪表应准确、可靠。
MT/T541.2--2007
螺纹公称
直径d/mm
螺距P/mm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粗牙螺栓拧紧力矩表
性能等级
拧紧力矩/N·m
注:本表是本色(未电镀)螺栓的扭矩近似值,这些值是通过等于螺栓材料的保证载荷的70%导出的。12.9
螺纹公称
螺距/mm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细牙螺栓拧紧力矩表
·等级
拧紧力矩/N·m
MT/T541.2—2007
注:本表是本色(未电镀)螺栓的扭矩近似值,这些值是通过等于螺栓材料的保证载荷的70%导出的。MT/T541.2—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
行业标准
悬臂式掘进机检修规范
第2部分:机械部分
MT/T541.2—2007
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药药居35号100029)网址:www.cciph.com.cn
北京房山宏伟印刷厂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开本880mm×1230mm1/16
印张3/4
字数13千字
·印数1—350
2008年1月第1版
:2008年1月第1次印刷
155020·319
社内编号6053
定价13.00元
版权所有
违者必究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本社负责调换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