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国家标准(GB)】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2:10:23
- GB5085.5-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 5085.5-2007
标准名称: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4-25 -
实施日期:
2007-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84.17 KB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废物>>13.030.50回收中标分类号:
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标准>>Z70有毒害固体废弃物控制标准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性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反应性鉴别。 GB 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GB5085.5-2007

部分标准内容: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IC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IdentificationstandardsforhazardouswastesIdentification for reactivity(发布稿)
2007-04-25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鉴别标准
实验方法
标准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七个标准组成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急性毒性初筛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反应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本标准为新增部分。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3月27日批准。本标准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I
1范围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性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反应性鉴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5085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452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19455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民用爆炸品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4-2004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12
HJ/T298
3术语和定义
爆炸explosion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的现象。
爆轰detonation
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通常能达到上千到数千米每秒,且外界条件对爆速的影响较小。4鉴别标准
符合下列任何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反应性危险废物。4.1具有爆炸性质
GB5085.5-200X
4.1.1常温常压下不稳定,在无引爆条件下,易发生剧烈变化。4.1.2标准温度和压力下(25℃,101.3kPa),易发生爆轰或爆炸性分解反应,4.1.3受强起爆剂作用或在封闭条件下加热,能发生爆轰或爆炸反应。4.2与水或酸接触产生易燃气体或有毒气体4.2.1与水混合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4.2.2与水混合能产生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有毒气体、蒸气或烟雾。4.2.3在酸性条件下,每千克含氰化物废物分解产生>250mg氰化氢气体,或者每千克含硫化物废物分解产生≥500mg硫化氢气体。4.3废弃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
4.3.1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废弃氧化剂。4.3.2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的含过氧基的废弃有机过氧化物,5实验方法
5.1采样点和采样方法按照HJ/T298规定进行。5.2第4.1条爆炸性危险废物的鉴别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在必要时可按照GB19455中第6.2和6.4条规定进行试验和判定。
5.3第4.2.1条按照GB19521.4-2004第5.5.1和5.5.2条规定进行试验和判定5.4第4.2.2条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5.5第4.2.3条按照本部分的附录1进行。5.6第4.3.1条按照GB19452规定进行。5.7第4.3.2条按照GB19521.12规定进行。6标准实施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4
1范围
固体废物遇水反应性的测定
SolidWaste-DeterminationoftheReactivitywithWater本方法规定了与酸溶液接触后氢氰酸和硫化氢的比释放率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遇酸后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所有废物。本方法只检测在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氢氰酸和硫化氢。2原理
在装有定量废物的封闭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将产生的气体吹入洗气瓶,测定被分析物。3试剂和材料
3.1试剂水,不含有机物的去离子水。3.2硫酸(0.005mol/L),加2.8ml浓H2SO4于试剂水中,稀释至1L。取100ml此溶液稀释至1L,制得0.005mol/LH2SO4。
3.3氰化物参比溶液(1000mg/L),溶解约2.5gKOH和2.51gKCN于1L试剂水中,用0.0192mol/LAgNO,标定,此溶液中氰化物的浓度应为1mg/ml。3.4NaOH溶液(1.25mol/L),溶解50gNaOH于试剂水中,稀释至1L。3.5NaOH溶液(0.25mol/L),用试剂水将200ml1.25mol/LNaOH溶液(3.4)稀释至1L。3.6硝酸银溶液(0.0192mol/L),研碎约5gAgNO晶体,于40℃干至恒重。称取3.265g干燥过得AgNO3用试剂水溶解并稀释至1L。
3.7硫化物参比溶液(1000mg/L),溶解4.02gNa2S-9H20于1L试剂水中,此溶液中H2S浓度为570mg/L根据要求的分析范围(100-570mg/L)用稀释此溶液。4仪器、装置
4.1圆底烧瓶,500ml,三颈,带24/40磨口玻璃接头。4.2洗气瓶,50ml刻度洗气瓶。
4.3搅拌装置,转速可达到约30r/min,可以将磁转子与搅拌棒联合使用,也可以使用顶置马达驱动的螺旋搅拌器。
GB5085.5200X
4.4等压分液漏斗,带均压管、24/40磨口玻璃接头和聚四氟乙烯套管。4.5软管,用于连接氮气源与设备。4.6氮气:贮于带减压阀的气瓶中。4.7流量计:用于监测氮气流量。4.8分析天平:可称重至0.001g
实验装置图见图1。
搅拌器
流量计
N2入口
0.05MH2S04
洗气瓶
反应瓶
废物样品
图1测定废物中氰化物或硫化物释放的实验装置5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采集含有或怀疑含有硫化物或硫化物与氰化物混合物的废物样品时,应尽量避免将样品暴露于空气。样品瓶应完全装满,顶部不留任何空间,盖紧瓶盖。样品应在暗处冷藏保存,并尽快进行分析。对于含氰化物的废物样品,建议尽快进行分析。尽管可以用强碱将样品调至pH12进行保存,但这样会使样品稀释,提高离子强度,并有可能改变废物的其它理化性质,影响氢氰酸的释放速率。样品应在暗处冷藏保存。
对于含硫化物的废物样品,建议尽快进行分析。尽管可以用强碱将样品调至pH12并在样品中加入醋酸锌进行保存,但这样会使样品稀释,提高离子强度,并有可能改变废物的其它理化性质,影响硫化氢的释放速率。样品应在暗处冷藏保存。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6分析步骤
6.1加50ml0.25mol/L的NaOH溶液于刻度洗气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液面高度。6.2封闭测量系统,用转子流量计调节氮气流量,流量应为60ml/min。6.3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g待测废物。6.4保持氮气流量,加入足量硫酸使烧瓶半满,同时开始30min的实验过程。6.5在酸进入圆底烧瓶的同时开始搅拌,搅拌速度在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不变注意:搅拌速度以不产生旋涡为宜。6.630min后,关闭氮气,卸下洗气瓶,分别测定洗气瓶中氰化物和硫化物的含量7结果计算
固体废物试样中氰化物或硫化物含量由下式计算:R=比释放率(mg/kg·s)
总有效HCN/H2S(mg/kg)=RXS
式中:
X洗气瓶中HCN的浓度(mg/L),洗气瓶中H,S的浓度(mg/L):L—洗气瓶中溶液的体积(L):
W-—取用的废物重量(kg);
S—测量时间(s)=关掉氮气的时间一通入氮气的时间。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IdentificationstandardsforhazardouswastesIdentification for reactivity(发布稿)
2007-04-25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7-10-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鉴别标准
实验方法
标准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防治危险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组成部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规定了固体废物危险特性技术指标,危险特性符合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的固体废物属于危险废物,须依法按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由以下七个标准组成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2、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急性毒性初筛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4、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5、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
反应性鉴别
6、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本标准为新增部分。
按有关法律规定,本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3月27日批准。本标准自2007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I
1范围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
本标准规定了反应性危险废物的鉴别标准。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的反应性鉴别。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5085的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452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GB19455
氧化性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民用爆炸品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4-2004遇水放出易燃气体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GB19521.12
HJ/T298
3术语和定义
爆炸explosion
有机过氧化物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的现象。
爆轰detonation
以冲击波为特征,以超音速传播的爆炸。冲击波传播速度通常能达到上千到数千米每秒,且外界条件对爆速的影响较小。4鉴别标准
符合下列任何条件之一的固体废物,属于反应性危险废物。4.1具有爆炸性质
GB5085.5-200X
4.1.1常温常压下不稳定,在无引爆条件下,易发生剧烈变化。4.1.2标准温度和压力下(25℃,101.3kPa),易发生爆轰或爆炸性分解反应,4.1.3受强起爆剂作用或在封闭条件下加热,能发生爆轰或爆炸反应。4.2与水或酸接触产生易燃气体或有毒气体4.2.1与水混合发生剧烈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4.2.2与水混合能产生足以危害人体健康或环境的有毒气体、蒸气或烟雾。4.2.3在酸性条件下,每千克含氰化物废物分解产生>250mg氰化氢气体,或者每千克含硫化物废物分解产生≥500mg硫化氢气体。4.3废弃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
4.3.1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废弃氧化剂。4.3.2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的含过氧基的废弃有机过氧化物,5实验方法
5.1采样点和采样方法按照HJ/T298规定进行。5.2第4.1条爆炸性危险废物的鉴别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在必要时可按照GB19455中第6.2和6.4条规定进行试验和判定。
5.3第4.2.1条按照GB19521.4-2004第5.5.1和5.5.2条规定进行试验和判定5.4第4.2.2条主要依据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判断。5.5第4.2.3条按照本部分的附录1进行。5.6第4.3.1条按照GB19452规定进行。5.7第4.3.2条按照GB19521.12规定进行。6标准实施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4
1范围
固体废物遇水反应性的测定
SolidWaste-DeterminationoftheReactivitywithWater本方法规定了与酸溶液接触后氢氰酸和硫化氢的比释放率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遇酸后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所有废物。本方法只检测在实验条件下产生的氢氰酸和硫化氢。2原理
在装有定量废物的封闭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将产生的气体吹入洗气瓶,测定被分析物。3试剂和材料
3.1试剂水,不含有机物的去离子水。3.2硫酸(0.005mol/L),加2.8ml浓H2SO4于试剂水中,稀释至1L。取100ml此溶液稀释至1L,制得0.005mol/LH2SO4。
3.3氰化物参比溶液(1000mg/L),溶解约2.5gKOH和2.51gKCN于1L试剂水中,用0.0192mol/LAgNO,标定,此溶液中氰化物的浓度应为1mg/ml。3.4NaOH溶液(1.25mol/L),溶解50gNaOH于试剂水中,稀释至1L。3.5NaOH溶液(0.25mol/L),用试剂水将200ml1.25mol/LNaOH溶液(3.4)稀释至1L。3.6硝酸银溶液(0.0192mol/L),研碎约5gAgNO晶体,于40℃干至恒重。称取3.265g干燥过得AgNO3用试剂水溶解并稀释至1L。
3.7硫化物参比溶液(1000mg/L),溶解4.02gNa2S-9H20于1L试剂水中,此溶液中H2S浓度为570mg/L根据要求的分析范围(100-570mg/L)用稀释此溶液。4仪器、装置
4.1圆底烧瓶,500ml,三颈,带24/40磨口玻璃接头。4.2洗气瓶,50ml刻度洗气瓶。
4.3搅拌装置,转速可达到约30r/min,可以将磁转子与搅拌棒联合使用,也可以使用顶置马达驱动的螺旋搅拌器。
GB5085.5200X
4.4等压分液漏斗,带均压管、24/40磨口玻璃接头和聚四氟乙烯套管。4.5软管,用于连接氮气源与设备。4.6氮气:贮于带减压阀的气瓶中。4.7流量计:用于监测氮气流量。4.8分析天平:可称重至0.001g
实验装置图见图1。
搅拌器
流量计
N2入口
0.05MH2S04
洗气瓶
反应瓶
废物样品
图1测定废物中氰化物或硫化物释放的实验装置5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采集含有或怀疑含有硫化物或硫化物与氰化物混合物的废物样品时,应尽量避免将样品暴露于空气。样品瓶应完全装满,顶部不留任何空间,盖紧瓶盖。样品应在暗处冷藏保存,并尽快进行分析。对于含氰化物的废物样品,建议尽快进行分析。尽管可以用强碱将样品调至pH12进行保存,但这样会使样品稀释,提高离子强度,并有可能改变废物的其它理化性质,影响氢氰酸的释放速率。样品应在暗处冷藏保存。
对于含硫化物的废物样品,建议尽快进行分析。尽管可以用强碱将样品调至pH12并在样品中加入醋酸锌进行保存,但这样会使样品稀释,提高离子强度,并有可能改变废物的其它理化性质,影响硫化氢的释放速率。样品应在暗处冷藏保存。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6分析步骤
6.1加50ml0.25mol/L的NaOH溶液于刻度洗气瓶中,用试剂水稀释至液面高度。6.2封闭测量系统,用转子流量计调节氮气流量,流量应为60ml/min。6.3向圆底烧瓶中加入10g待测废物。6.4保持氮气流量,加入足量硫酸使烧瓶半满,同时开始30min的实验过程。6.5在酸进入圆底烧瓶的同时开始搅拌,搅拌速度在整个实验过程应保持不变注意:搅拌速度以不产生旋涡为宜。6.630min后,关闭氮气,卸下洗气瓶,分别测定洗气瓶中氰化物和硫化物的含量7结果计算
固体废物试样中氰化物或硫化物含量由下式计算:R=比释放率(mg/kg·s)
总有效HCN/H2S(mg/kg)=RXS
式中:
X洗气瓶中HCN的浓度(mg/L),洗气瓶中H,S的浓度(mg/L):L—洗气瓶中溶液的体积(L):
W-—取用的废物重量(kg);
S—测量时间(s)=关掉氮气的时间一通入氮气的时间。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174-2023 厨房纸巾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14268-199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