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3780.2-2007 炭黑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国家标准(GB)】 炭黑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3:19:41
- GB/T3780.2-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3780.2-2007
标准名称:
炭黑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2-13 -
实施日期:
2008-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604.81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3780.2-2003;GB/T 7046-2003采标情况:
ASTM D2414-05a MOD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仪器法(A法)和手工法(B法)测定炭黑吸油值的方法,A法为仲裁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橡胶用炭黑和色素炭黑。 GB/T 3780.2-2007 炭黑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GB/T3780.2-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04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80.2—2007
代替GB/T3780.2—2003,GB/T7046—2003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Carbon black--Part 2:Determination of oil absorption number2007-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实施
GB/T3780《炭黑》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吸碘值试验方法;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第4部分:吸油值的测定和试样制备(压缩试样);第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CTAB法;-一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测定;-第7部分:pH值的测定;
第8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第10部分:灰分的测定;
第12部分:杂质的检查;
第1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甲苯抽出物透光率的测定;第17部分粒径的间接测定反射率法;第18部分:在天然橡胶(NR)中的鉴定方法;第21部分:筛余物的测定水冲洗法。本部分是GB/T378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D2414:2005a《炭黑吸油值(OAN)标准测试方法》。GB/T3780.2-2007
本部分根据ASTMD2414:2005a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E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ASTM标准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国情,为方便标准使用者,在采用ASTMD2414:2005a时做了一些修改。本部分与ASTMD2414:2005a的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手工法(B法)测定炭黑吸油值的方法”(本部分第1章),适应我国国情;引用文件中采用了与ASTMD1765、ASTMD1799、ASTMD1900、ASTMD4483、ASTMD482无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本部分第2章);一删除了采用SI制的说明,因标准中采用的均为SI制(ASTM2414:2005a中1.2);删除造粒炭黑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石蜡”的叙述(ASTM2414:2005a中3.2);将“A法用试剂和材料”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液体石蜡”的性能要求修改为“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同时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定为仲裁试验用试剂(本部分4.2、4.3,ASTM2414:2005a中6.2、6.3),因不同批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石蜡的性能可能存在较显著差异;删除ASTMSRB6系列标准参比炭黑(本部分4.4),ASTMSRB系列标准参比炭黑均可采用;
一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增加了“试剂和仪器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温度下保持至少24h。”(本部分的7.2);
增加“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的要求,这是由于试剂对测试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本部分8.1);
—增加测试软质炭黑时,样品处理的方法(本部分8.4注2,ASTM2414:2005a中9.2);I
GB/T3780.2—2007
—增加对密度大的试样的称量要求(本部分8.4注3,ASTM2414:2005a中9.2);-以“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测试前仪器的准备工作”,替代ASTM2414:2005a中9.5~9.7的描述,(本部分8.6.1);
增加使用干炭黑辅佐清理混合槽的规定(本部分8.6.5);一一增加数据处理的要求(本部分的15.2),规范数据的修约方法;-增加B法(手工法),并要求用SRB6系列炭黑校正测试结果,提高手工法的准确度(本部分B法),适应我国国情;
一一删除精密度的说明和精密度数据表,精密度另有国家标准进行规定(ASTM2414:2005a中12.1~12.4);
修改消耗的油体积及炭黑质量符号为V和m(本部分的15.1,ASTM2414:2005a中第10章);
增加了多次测试结果的取值方法(本部分15.2),方便标准使用者;-A法的精密度改为相对误差。这是由于相对误差更科学,且该规定严于ASTMD2414:2005a并在我国已实行多年(本部分16.1,ASTM2414:2005a中12.5、12.6);删除偏差的说明(ASTM2414:2005a中12.7),我国标准目前暂无此要求;删除第13章“主题词”,符合我国标准内容格式,为了方便标准使用,对于ASTMD2414:2005a,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增加资料性附录E\本部分章条编号与ASTMD2414:2005a章条编号对照”。本部分是将GB/T3780.2—2003《炭黑第2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和GB/T7046--2003《色紫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进行整合。本部分同时代替GB/T3780.2—2003《炭黑第2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GB/T7046—2003《色素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本部分与GB/T3780.2--2003和GB/T7046—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
b)范围中增加色素炭黑(本版第1章);规定A法为仲裁方法(GB/T3780.2一2003的第1章,本版第1章);c)
增加GB/T7044—2003(本版第2章);d)
试剂未规定具体技术条件,改为要求其测试结果应符合附录C中表C.1(GB/T3780.2—2003e)
的4.1,GB/T7046—2003的第4章,本版4.1、4.2、10.1、10.2);增加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仲裁试验用试剂(本版4.1);f)
g)增加液体石蜡(本版的4.2、10.2);增加“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的要求(本版8.1、14.1);h)
试验条件改为(23±5)℃(GB/T3780.2—2003的7.1、18.1,GB/T7046—2003的第7章,本i)
版7.1、13.1);
删除SRB5、SRB6系列标准参比炭黑(GB/T3780.2—2003的4.2,本版的4.3、10.3);k)增加混合槽温度对测试结果重要性的提示(本版8.5注1、注2);将“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为0.02cm”,修改为“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为0.01cm3”1
(GB/T3780.2—2003的6.1.GB/T7046—2003的5.1,本版的11.1);m)增加对试验结果的报出形式的要求[第17章e)];n)增加对N100系列炭黑手工法终点判断的注意事项及完成时间的规定(本版14.7注,14.9注);
o)增加规范性附录C吸油计及其校准与标准化”。I
GB/T3780.2--2007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5)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天津海豚炭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艳、王彦文、聂素青。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780.2—1983、GB/T3780.3—1983.GB/T3780.2—1994.GB/T3780.2—-2003;--GB/T7046--1986.GB/T7046-1995、GB/T7046--2003m
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GB/T3780.2—2007
警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仪器法(A法)和手工法(B法)测定炭黑吸油值的方法,A法为仲裁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橡胶用炭黑和色素炭黑。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78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3778橡胶用炭黑
GB/T3780.8炭黑加热减量的测定(GB/T3780.8—2002,eqv,ISO1126:1992,Rubbercompounding ingredients-Carbon blackDetcrmination of loss on heating)GB/T7044色素炭黑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10723用ASTM参比炭黑改善炭黑试验再现性的标准方法3A法原理
3.1炭黑粒子的聚集程度影响炭黑混炼胶的工艺过程、硫化胶的使用性能。炭黑聚集体的空隙容积取决于炭黑粒子的聚集程度,这种空隙容积可以从炭黑吸收的油的体积来得到。因而炭黑吸油值可作为炭黑粒子聚集程度的度量。
3.2用恒速滴定器将油加入到吸油计混合槽内的炭黑试样上,随着试样吸油量的增加,混合物料从自由流动状态变成一种半塑性的团聚物,且混合物的黏度不断增加。该黏度被传送到吸油计的扭矩传感系统,当混合物的黏度达到预定的扭矩值时,吸油计和滴定器同时自动关闭。从读数滴定管中直接读出加入的油的体积,每单位质量炭黑吸收油的体积数即为炭黑吸油值。4A法用试剂和材料
4.1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4.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本试剂为仲裁试验用试剂。4.3液体石蜡,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
4.4ASTMD24系列标准参比炭黑。5A法用仪器和设备
5.1天平,精度0.01g。
烘箱,重力对流型,可控温度为(125土5)℃。5.3司
刮刀,橡胶质,长度100mm。
GB/T3780.2-2007
5.4炭黑吸油计,装备一台滴定速度为(4士0.024)cm2/min的恒速滴定仪。5.5手燥器。
6A法采样
按GB3778或GB/T7044中的规定进行。7A法试验条件
7.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23土5)℃。7.2试剂和仪器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温度下保持至少24h。8A法分析步骤
8.1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8.2按GB/T3780.8的规定,用合适的容器将足够量的炭黑试样在(125土5)℃烘箱(5.2)中进行干燥,取出放在干爆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8.3炭黑吸油计的物理校准及标准化按附录C进行,不锈钢试样槽抛光程序按附录D进行,恒速滴定仪的校推、检查应按附录A进行。8.4试样量
按表1所列的炭黑类型及其试样量,称取炭黑试样(8.1)(精确至0.01g)。表1炭黑类型及试样量
炭黑类型
N630,N642和N700系列(N765除外)N800和N900系列
其他类型炭黑
试样量/g
注1:粒状炭黑在测试前应破碎(可用家用粉碎机破碎几秒或用研钵将炭黑颗粒破碎,但不允许采用高速率的超微粉碎机和空气射流粉碎机,因为这样可能会降低炭黑的结构)。注2:N550、N650、N660、N683和N765在接近终点时产生不稳定扭矩,甚至有时始终得不到终点,建议在干燥或试验前将这些炭黑进行粉碎,或按附录B重新设定扭矩。注3:密度大的炭黑试样不能填满混合槽(C.2),可适当增大称样量,以产生足够大的扭矩来驱动扭矩限位开关。8.5测试时推荐用有热电偶的混合槽注1:混合槽保持起始温度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吸油计没有使用温度可控的混合槽,两个试样测试之间宜间隔5min以上。
注2:混合槽的温度增高会导致吸油值测定结果偏大,面且混合的温度频繁变化将导致测试结果不稳定。混合檀的温度应与仪器校正时的温度保持一致。8.6测定
8.6.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测试前仪器的准备工作。8.6.2将称好的试样移入吸油计的混合槽中,盖好盖子。8.6.3把滴定仪输油管口定位在混合槽盖孔口上方,并设置滴定仪数字计数器为零。8.6.4启动炭黑吸油计,仪器开始运转并滴加油(4.1或4.2)。当滴加的油使半塑体的炭黑试样达到预调扭矩水平时,则吸油计和滴定仪自动关闭。记录所消耗油的体积数。8.6.5向混合槽内加入额外适量的于炭黑来辅助混合植的清理。8.6.6卸下混合槽,用刮刀(5.3)小心清理转子叶片和混合槽。注:不能用水清洗混合槽,也不需用溶剂清洗或擦拭混合叶片或混合腔。8.6.7重新装上混合槽,以便进行下一个试样的测定。2
9B法原理
GB/T3780.2—2007
把油以一定的速度滴加到一定量的炭黑试样上,用玻璃棒在玻璃板上调和、搅拌、滚压,使混合物由自由流动的粉末变为半塑性的物体。以炭黑全部成为规定的形状、并可全部滚卷至玻璃棒上,且在玻璃板上不出现油迹为终点。
10B法用试剂
10.1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10.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10.3液体石蜡,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
10.4ASTMD24系列标准参比炭黑。11B法用仪器和设备
11.1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为0.01cm2。11.2分析天平,精度1mg。
11.3玻璃板,170mm×140mm×4mm11.4玻璃棒,(7~8)mm,长约300mm。11.5烘箱,重力对流型,可控温度为(125士5)℃。11.6干燥器。
B法菜样
按GB3778或GB/T7044中的规定进行。13B法试验条件
13.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23士5)℃。13.2试剂和设备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温度下保持至少24h。14B法分析步骤
14.1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14.2按GB/T3780.8的规定,用合适的容器将适量的炭黑试样在(125士5)℃的烘箱(11.5)中进行干燥,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备用。14.3定期用标准参比炭黑(10.3)对测试条件进行校正。如果仅测定硬质炭黑或仅测定软质炭黑,可选取相应的3种硬质炭黑(如A6、B6、C6)或3种软质炭黑(如D6、E6、F6)进行校正。每种标准参比炭黑应进行4次以上的测定,以得到稳定的测量值,若从4次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的2倍值计算得到相对偏差不超过2.7%,则4次测定结果均为有效值,若所测数值在表C.1规定的范围之外,可按GB/T10723的规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将测定值回归为标准值。14.4准确称取(1.0士0.001)g干燥炭黑试样(14.2),盛于合适的器皿中。14.5把称好的试样(14.4)置于玻璃板(11.3)上,粒状炭黑应先破碎。以每秒2~4滴的较快速度滴加油于炭黑试样上,边滴加边用玻璃棒(11.4)搅拌。14.6当滴加到相当于炭黑吸油值约三分之二量(依据所测炭黑品种的吸油值预计)时,用玻璃棒轻轻调和,使油与炭黑浸润均勾。
GB/T3780.2—2007
14.7再以较慢速度滴加油,并不断搅拌、滚压。当炭黑与油的混合物出现特征形状(硬质炭黑、色素炭黑出现细条状,软质炭黑出现小块状,且无细粉和颗粒炭黑)后,即将炭黑全部滚卷至玻璃棒上,同时玻璃板上不出现油迹,即为终点。注:N100系列炭黑在出现细小条状,且无炭黑细粉时,应加大力量并延长时间进行搅择、滚压。14.8记录滴定管读数,读至0.001cm2。14.914.5~14.8的操作应在(4~6)min内完成。注:N100系列炭黑应在(8~10)min内完成。15A、B法结果表示
15.1炭黑的吸油值D以单位质量试样的吸油体积计,数值以10-5m/kg(橡胶用炭黑)或mL/100g(色素炭黑)表示,用式(1)计算:式中:
D=x100
V一消耗的油体积的数值,单位为立方厘米(cm\);m-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1)
15.2计算结果比GB3778或GB/T7044中规定的有效位数增加一位,如有多次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然后按GB/T8170进行数值修约。16精密度wwW.bzxz.Net
16.1A法:
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1.2%;重复性
再现性一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5%。16.2B法:
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2.7%。1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试样名称及标识;
b)本试验依据的标准;
试样质量;
滴加的试剂种类;
A法终点判定的方法(在附录C中的方法A、方法B或方法C);B法试验结果(均值或中位数、e)
测试次数);
所用试验步骤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f)
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A.1概述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恒速滴定管的校准
GB/T3780.2—2007
恒速滴定仪是吸油值测量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附录规定了检查恒速滴定仪输送速率的一种方法。滴定仪管道内及其接口处有空气将导致测试结果出现错误。因此在测试前就首先检查并排除这些空气。
A.2设备
A.2.1秒表。
A.2.2烧杯,容量150cm。
A.2.3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A.2.4密度计。
A.3步骤
在实验室温度下用密度计测量油的密度。保证所有密封垫和管道状态良好。用油充满滴定仪和输送管线,并保证全部空气从系统中被排除。在滴定仪完全充满油的情况下,置旋塞阀于“开”的位置,滴定仪在“开”的状态下运转直到油勺速流出为止。
滴定仪停止运转并调置数字计数器为零A.3.5
将一只已称量过的150cm的烧杯置于滴定仪的出口处。同时启动滴定仪和秒表。
A.3.82min之后滴定仪停止并记录数字计数器的读数。称量并记录已流出的油的质量,精确至0.1mg。A.3.9
再次将油注满滴定仪。
重复A.3.4~A.3.10的步骤,改变A.3.8中放出的时间为4min和8min。检查结果的评定
用式(A.1)计算放出的油的体积V。,以cm表示。V.me
式中:
输出油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油的实测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恒速滴定管放出油的实际体积与计数器读数之差应满足表A.1的要求。表A.1恒速滴定管的技术条件
排出的油的体积与计数器读数允许差cm
.(A.1)
GB/T3780.2-—2007
B.1适用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最大扭矩的确定
B.1.1对某些仪器,测定ASTMDSRBF5(N683)或ASTMDSRBF6(N683)有可能不能产生足够大的扭矩,不能达到满意的测试精密度。这说明测试同类炭黑时也有可能使测定的精密度降低。B.1.2此时若要得到满意的精密度就需对吸油计进行机械方法或电子方法调整,直至SRBF5或SRBF6至少能在全标尺的70%处产生最大扭矩。本操作程序提供了确定最大扭矩的方法。B.2步骤
B.2.1将扭矩指针调至扭矩标尺(SctScale)10位置上,对于E型吸油计调整报警设置点到最大处,这使得整个扭矩测量范围都可以使用。注:扭矩范国开关的调整必须是在仪器停机和混合腔空置的情况下。B.2.2按8.6的操作步骤对SRBF5或SRBF6进行测定。B.2.3当试样开始产生黏度,扭矩增加时,指针会向标尺的零方向移动。样品产生的最大扭矩百分数Tmax按式(B.1)计算:
Tmx = (10-Nmin)X10
式中:
Nmin——指针的最低读数。
............
C.1类型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吸油计及其校准与标准化
GB/T3780.2—2007
现在主要有两大类吸油计:一种是以弹簧和机械式扭矩指示器为基础的(A型和B型),另一种是装备有载荷传感器和数字式扭矩显示器的(E型和H型)。影响吸油计校准的组件有:测力计的扭矩弹簧或载荷传感器、扭矩范围转换开关或显示器的设定端、制动器(油制动器或电子制动器),及包括二个相反旋转的叶片和一个混合槽的混合装置。所有这些组件必须处于良好状态,并经调试达到测量标准的要求。
C.2混合槽
混合槽为光滑不锈钢材质。类似于铝的经不同程度的阳极(氧)化处理的其他腔体材料,使用前经校准,用SRBF6做试验可得到正确的读数,也是可以使用的。混合槽的表面光洁度是保持正确校准的关键,不应通过修正来送到标准值。注:若不锈钢腔体的加工粗糙度值(Ra)是(2.5土0.4)μm,且没有单次的测量结果比3.6μm更大或比1.5μm更小时,即满足本试验要求。与吸油计一同购买的不锈钢槽已经预先经过16h的抛光。新调换的不锈钢槽建议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预地光(见附录D)。C.3校准
C.3.1旋转叶片
带动旋转叶片的马达速度,A型和B型是固定的,E型和H型是被设置到125r/min,由于齿轮带动,个叶片转速为125r/min,另一个叶片为250r/min。C.3.2弹簧应力(A型和B型)
弹簧扭矩调节到用SRBF6测定时的最大扭矩在70%和满刻度之间。可按照仪器说明书通过选用适当的弹簧强度和调节弹簧的弹力得到。注:E型和H型吸油计由制造厂校正并给定了一个扭矩的直接读数,单位为mN·m(毫牛米),本校准不应当进行修正。若制造商仅给出了建议,则仪器必须进行校准。这里测试仪扭矩校准不应当与C.3.4中叙述的扭矩范围转换开关相混。
C.3.3制动器
A型吸油计制动器是完全密闭的,B型吸油计阀门被调整到可提供一个满刻度回复(3士0.5)s处E型吸油计是一个电子制动方案,H型有一个合适的软件制动方案,应确保这些制动器灵活。C.3.4扭矩范围转换开关或显示设定端如果试验的终点是在一个固定的扭矩范围测定时,扭矩范围转换开关(也称为显示器设定端)确定,可选择使用下列三种方法中的一种:C.3.4.1方法A:在固定扭矩值下的终点适用于硬质炭黑,用该方法调节扭矩范围转换开关至SRBF6的结果为(133.6士3.3)cm2/100g的位置。
C.3.4.2方法B:在最大扭矩70%下的终点某些软质炭黑和热裂炭黑,可能由于扭矩水平不恰当而无法得到终点。因此对于软质炭黑试验,优先选用的方法是使用一台图形记录仪记录扭矩曲线,或用数据采集系统来读取达到最大扭矩70%时的GB/T3780.2—2007
终点值。为了不使吸油计自动关闭,设置扭矩范围转换开关或显示器设置端到满刻度值。C.3.4.3方法C:减小扭矩值的固定终点SRBF6减小的扭矩值仍然需要确定,如采用C法,应使用SRBs系列标准样品。C.3.5恒速滴定仪
滴定仪的输出速率是4cm/min,恒速滴定仪的校准检验方法见附录A。C.4标准化
C.4.1吸油计各部件的校准,按C.3的规定进行。C.4.2用6个标准参比炭黑(SRBs)对吸油计进行校准。每一种标准参比炭黑应至少测定4次,以便得到稳定的测量值,如果两两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1.2%,这4次结果便作为有效测量值。取其平均值。
C.4.3如果仪器按C.3的规定进行调整后,所测数值仍在表C.1的规定范围之外,可按GB/T10723的规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将测定值回归为标准值。另一方法是把测定值对标准值作一曲线,被测试样的测定值应该用上述回归方程或曲线进行校准。注:当只测试胎面炭黑或胎体炭黑时,校准可仅使用A-6、B-6、C-6三个硬质炭黑标准样品,或D-6、E-6、F-6三个软质炭黑标准样品。但即使只进行硬质炭照测试,必须使用F-6来设置扭矩范围转换开关。C.4.4试样的校准值按下式计算:校准值三测定值×斜率十截距
C.4.5若SRBs的测定值始终超过表C.1的规定范围,吸油计应按C.3重新校准。C.4.6当吸油计校准值发生变化时,则需按C.3和C.4的要求重新校准。C.4.7需不定期地用标准参比炭黑校准吸油计,建议每月至少校准一次。并重新计算回归方程或绘制新曲线。
C.4.8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用C.3或C.4.2C.4.5步骤不能达到正确的校准,则应更换一个表面重新抛光的混合槽。
表C.1标准参比炭黑吸油值
标准参比炭黑
A-5N135
B-5N330
C-5N220
D-5N762
E-5N660
F-5N683
G-5N990
吸油值
10-5m/kg
136.7±1.32
99.6±1.08
113.5±1.17
64.1±1.59
89.5±1.35
129.5±1.53
36.2±0.75
标准参比炭黑
A-6N134
B-6N220
C-6N326
D-6N762
E-6N660
F-6N683
G-6N990
吸油值
10-sm/kg
123.7±1.83
114.3±1.11
70.3±1.05
67.4±1.50
88.2±1.80
133.6±3.33
36.2±0.75
标准参比炭黑
A-7N326
B-7N134
C-7(HS-Tread)
D-7(LS-Carcass)
E-7N660
F-7N683
G-7N990
吸油值
10-5m2/kg
72.6±1.05
124.2±1.26
172.0±1.89
39.3±0.99
88.1±1.47
129.4±1.74
36.2±0.7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780.2—2007
代替GB/T3780.2—2003,GB/T7046—2003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Carbon black--Part 2:Determination of oil absorption number2007-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7-01实施
GB/T3780《炭黑》分为如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吸碘值试验方法;
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第4部分:吸油值的测定和试样制备(压缩试样);第5部分:比表面积的测定CTAB法;-一第6部分:着色强度的测定;-第7部分:pH值的测定;
第8部分:加热减量的测定:
-第10部分:灰分的测定;
第12部分:杂质的检查;
第14部分:硫含量的测定;
第15部分:甲苯抽出物透光率的测定;第17部分粒径的间接测定反射率法;第18部分:在天然橡胶(NR)中的鉴定方法;第21部分:筛余物的测定水冲洗法。本部分是GB/T3780的第2部分。
本部分修改采用ASTMD2414:2005a《炭黑吸油值(OAN)标准测试方法》。GB/T3780.2-2007
本部分根据ASTMD2414:2005a重新起草。为了方便比较,在资料性附录E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ASTM标准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考虑到我国国情,为方便标准使用者,在采用ASTMD2414:2005a时做了一些修改。本部分与ASTMD2414:2005a的主要差异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手工法(B法)测定炭黑吸油值的方法”(本部分第1章),适应我国国情;引用文件中采用了与ASTMD1765、ASTMD1799、ASTMD1900、ASTMD4483、ASTMD482无对应关系的我国标准(本部分第2章);一删除了采用SI制的说明,因标准中采用的均为SI制(ASTM2414:2005a中1.2);删除造粒炭黑使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石蜡”的叙述(ASTM2414:2005a中3.2);将“A法用试剂和材料”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液体石蜡”的性能要求修改为“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同时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定为仲裁试验用试剂(本部分4.2、4.3,ASTM2414:2005a中6.2、6.3),因不同批次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石蜡的性能可能存在较显著差异;删除ASTMSRB6系列标准参比炭黑(本部分4.4),ASTMSRB系列标准参比炭黑均可采用;
一为了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增加了“试剂和仪器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温度下保持至少24h。”(本部分的7.2);
增加“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的要求,这是由于试剂对测试结果有较明显的影响(本部分8.1);
—增加测试软质炭黑时,样品处理的方法(本部分8.4注2,ASTM2414:2005a中9.2);I
GB/T3780.2—2007
—增加对密度大的试样的称量要求(本部分8.4注3,ASTM2414:2005a中9.2);-以“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测试前仪器的准备工作”,替代ASTM2414:2005a中9.5~9.7的描述,(本部分8.6.1);
增加使用干炭黑辅佐清理混合槽的规定(本部分8.6.5);一一增加数据处理的要求(本部分的15.2),规范数据的修约方法;-增加B法(手工法),并要求用SRB6系列炭黑校正测试结果,提高手工法的准确度(本部分B法),适应我国国情;
一一删除精密度的说明和精密度数据表,精密度另有国家标准进行规定(ASTM2414:2005a中12.1~12.4);
修改消耗的油体积及炭黑质量符号为V和m(本部分的15.1,ASTM2414:2005a中第10章);
增加了多次测试结果的取值方法(本部分15.2),方便标准使用者;-A法的精密度改为相对误差。这是由于相对误差更科学,且该规定严于ASTMD2414:2005a并在我国已实行多年(本部分16.1,ASTM2414:2005a中12.5、12.6);删除偏差的说明(ASTM2414:2005a中12.7),我国标准目前暂无此要求;删除第13章“主题词”,符合我国标准内容格式,为了方便标准使用,对于ASTMD2414:2005a,本部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标准”一词改为“本部分”b)增加资料性附录E\本部分章条编号与ASTMD2414:2005a章条编号对照”。本部分是将GB/T3780.2—2003《炭黑第2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和GB/T7046--2003《色紫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进行整合。本部分同时代替GB/T3780.2—2003《炭黑第2部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GB/T7046—2003《色素炭黑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吸收值的测定》。本部分与GB/T3780.2--2003和GB/T7046—200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
b)范围中增加色素炭黑(本版第1章);规定A法为仲裁方法(GB/T3780.2一2003的第1章,本版第1章);c)
增加GB/T7044—2003(本版第2章);d)
试剂未规定具体技术条件,改为要求其测试结果应符合附录C中表C.1(GB/T3780.2—2003e)
的4.1,GB/T7046—2003的第4章,本版4.1、4.2、10.1、10.2);增加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仲裁试验用试剂(本版4.1);f)
g)增加液体石蜡(本版的4.2、10.2);增加“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的要求(本版8.1、14.1);h)
试验条件改为(23±5)℃(GB/T3780.2—2003的7.1、18.1,GB/T7046—2003的第7章,本i)
版7.1、13.1);
删除SRB5、SRB6系列标准参比炭黑(GB/T3780.2—2003的4.2,本版的4.3、10.3);k)增加混合槽温度对测试结果重要性的提示(本版8.5注1、注2);将“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为0.02cm”,修改为“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为0.01cm3”1
(GB/T3780.2—2003的6.1.GB/T7046—2003的5.1,本版的11.1);m)增加对试验结果的报出形式的要求[第17章e)];n)增加对N100系列炭黑手工法终点判断的注意事项及完成时间的规定(本版14.7注,14.9注);
o)增加规范性附录C吸油计及其校准与标准化”。I
GB/T3780.2--2007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炭黑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5)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天津海豚炭黑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余艳、王彦文、聂素青。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3780.2—1983、GB/T3780.3—1983.GB/T3780.2—1994.GB/T3780.2—-2003;--GB/T7046--1986.GB/T7046-1995、GB/T7046--2003m
炭黑第2部分:吸油值的测定
GB/T3780.2—2007
警告: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仪器法(A法)和手工法(B法)测定炭黑吸油值的方法,A法为仲裁方法。本部分适用于橡胶用炭黑和色素炭黑。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3780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3778橡胶用炭黑
GB/T3780.8炭黑加热减量的测定(GB/T3780.8—2002,eqv,ISO1126:1992,Rubbercompounding ingredients-Carbon blackDetcrmination of loss on heating)GB/T7044色素炭黑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10723用ASTM参比炭黑改善炭黑试验再现性的标准方法3A法原理
3.1炭黑粒子的聚集程度影响炭黑混炼胶的工艺过程、硫化胶的使用性能。炭黑聚集体的空隙容积取决于炭黑粒子的聚集程度,这种空隙容积可以从炭黑吸收的油的体积来得到。因而炭黑吸油值可作为炭黑粒子聚集程度的度量。
3.2用恒速滴定器将油加入到吸油计混合槽内的炭黑试样上,随着试样吸油量的增加,混合物料从自由流动状态变成一种半塑性的团聚物,且混合物的黏度不断增加。该黏度被传送到吸油计的扭矩传感系统,当混合物的黏度达到预定的扭矩值时,吸油计和滴定器同时自动关闭。从读数滴定管中直接读出加入的油的体积,每单位质量炭黑吸收油的体积数即为炭黑吸油值。4A法用试剂和材料
4.1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4.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本试剂为仲裁试验用试剂。4.3液体石蜡,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
4.4ASTMD24系列标准参比炭黑。5A法用仪器和设备
5.1天平,精度0.01g。
烘箱,重力对流型,可控温度为(125土5)℃。5.3司
刮刀,橡胶质,长度100mm。
GB/T3780.2-2007
5.4炭黑吸油计,装备一台滴定速度为(4士0.024)cm2/min的恒速滴定仪。5.5手燥器。
6A法采样
按GB3778或GB/T7044中的规定进行。7A法试验条件
7.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23土5)℃。7.2试剂和仪器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温度下保持至少24h。8A法分析步骤
8.1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8.2按GB/T3780.8的规定,用合适的容器将足够量的炭黑试样在(125土5)℃烘箱(5.2)中进行干燥,取出放在干爆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8.3炭黑吸油计的物理校准及标准化按附录C进行,不锈钢试样槽抛光程序按附录D进行,恒速滴定仪的校推、检查应按附录A进行。8.4试样量
按表1所列的炭黑类型及其试样量,称取炭黑试样(8.1)(精确至0.01g)。表1炭黑类型及试样量
炭黑类型
N630,N642和N700系列(N765除外)N800和N900系列
其他类型炭黑
试样量/g
注1:粒状炭黑在测试前应破碎(可用家用粉碎机破碎几秒或用研钵将炭黑颗粒破碎,但不允许采用高速率的超微粉碎机和空气射流粉碎机,因为这样可能会降低炭黑的结构)。注2:N550、N650、N660、N683和N765在接近终点时产生不稳定扭矩,甚至有时始终得不到终点,建议在干燥或试验前将这些炭黑进行粉碎,或按附录B重新设定扭矩。注3:密度大的炭黑试样不能填满混合槽(C.2),可适当增大称样量,以产生足够大的扭矩来驱动扭矩限位开关。8.5测试时推荐用有热电偶的混合槽注1:混合槽保持起始温度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吸油计没有使用温度可控的混合槽,两个试样测试之间宜间隔5min以上。
注2:混合槽的温度增高会导致吸油值测定结果偏大,面且混合的温度频繁变化将导致测试结果不稳定。混合檀的温度应与仪器校正时的温度保持一致。8.6测定
8.6.1按仪器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做好测试前仪器的准备工作。8.6.2将称好的试样移入吸油计的混合槽中,盖好盖子。8.6.3把滴定仪输油管口定位在混合槽盖孔口上方,并设置滴定仪数字计数器为零。8.6.4启动炭黑吸油计,仪器开始运转并滴加油(4.1或4.2)。当滴加的油使半塑体的炭黑试样达到预调扭矩水平时,则吸油计和滴定仪自动关闭。记录所消耗油的体积数。8.6.5向混合槽内加入额外适量的于炭黑来辅助混合植的清理。8.6.6卸下混合槽,用刮刀(5.3)小心清理转子叶片和混合槽。注:不能用水清洗混合槽,也不需用溶剂清洗或擦拭混合叶片或混合腔。8.6.7重新装上混合槽,以便进行下一个试样的测定。2
9B法原理
GB/T3780.2—2007
把油以一定的速度滴加到一定量的炭黑试样上,用玻璃棒在玻璃板上调和、搅拌、滚压,使混合物由自由流动的粉末变为半塑性的物体。以炭黑全部成为规定的形状、并可全部滚卷至玻璃棒上,且在玻璃板上不出现油迹为终点。
10B法用试剂
10.1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10.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10.3液体石蜡,其性能应满足对标准参比炭黑(如ASTMSRB系列)进行测试时,测试结果符合附录C中表C.1的要求。
10.4ASTMD24系列标准参比炭黑。11B法用仪器和设备
11.1微量滴定管,最小分度值为0.01cm2。11.2分析天平,精度1mg。
11.3玻璃板,170mm×140mm×4mm11.4玻璃棒,(7~8)mm,长约300mm。11.5烘箱,重力对流型,可控温度为(125士5)℃。11.6干燥器。
B法菜样
按GB3778或GB/T7044中的规定进行。13B法试验条件
13.1试验在下列条件下进行:温度(23士5)℃。13.2试剂和设备使用前应在实验室温度下保持至少24h。14B法分析步骤
14.1测试样品与测试标准参比炭黑应用同一批次的试剂。14.2按GB/T3780.8的规定,用合适的容器将适量的炭黑试样在(125士5)℃的烘箱(11.5)中进行干燥,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备用。14.3定期用标准参比炭黑(10.3)对测试条件进行校正。如果仅测定硬质炭黑或仅测定软质炭黑,可选取相应的3种硬质炭黑(如A6、B6、C6)或3种软质炭黑(如D6、E6、F6)进行校正。每种标准参比炭黑应进行4次以上的测定,以得到稳定的测量值,若从4次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的2倍值计算得到相对偏差不超过2.7%,则4次测定结果均为有效值,若所测数值在表C.1规定的范围之外,可按GB/T10723的规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将测定值回归为标准值。14.4准确称取(1.0士0.001)g干燥炭黑试样(14.2),盛于合适的器皿中。14.5把称好的试样(14.4)置于玻璃板(11.3)上,粒状炭黑应先破碎。以每秒2~4滴的较快速度滴加油于炭黑试样上,边滴加边用玻璃棒(11.4)搅拌。14.6当滴加到相当于炭黑吸油值约三分之二量(依据所测炭黑品种的吸油值预计)时,用玻璃棒轻轻调和,使油与炭黑浸润均勾。
GB/T3780.2—2007
14.7再以较慢速度滴加油,并不断搅拌、滚压。当炭黑与油的混合物出现特征形状(硬质炭黑、色素炭黑出现细条状,软质炭黑出现小块状,且无细粉和颗粒炭黑)后,即将炭黑全部滚卷至玻璃棒上,同时玻璃板上不出现油迹,即为终点。注:N100系列炭黑在出现细小条状,且无炭黑细粉时,应加大力量并延长时间进行搅择、滚压。14.8记录滴定管读数,读至0.001cm2。14.914.5~14.8的操作应在(4~6)min内完成。注:N100系列炭黑应在(8~10)min内完成。15A、B法结果表示
15.1炭黑的吸油值D以单位质量试样的吸油体积计,数值以10-5m/kg(橡胶用炭黑)或mL/100g(色素炭黑)表示,用式(1)计算:式中:
D=x100
V一消耗的油体积的数值,单位为立方厘米(cm\);m-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1)
15.2计算结果比GB3778或GB/T7044中规定的有效位数增加一位,如有多次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然后按GB/T8170进行数值修约。16精密度wwW.bzxz.Net
16.1A法:
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1.2%;重复性
再现性一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3.5%。16.2B法:
两次测试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2.7%。1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试样名称及标识;
b)本试验依据的标准;
试样质量;
滴加的试剂种类;
A法终点判定的方法(在附录C中的方法A、方法B或方法C);B法试验结果(均值或中位数、e)
测试次数);
所用试验步骤与基本分析步骤的差异;f)
试验中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A.1概述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恒速滴定管的校准
GB/T3780.2—2007
恒速滴定仪是吸油值测量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附录规定了检查恒速滴定仪输送速率的一种方法。滴定仪管道内及其接口处有空气将导致测试结果出现错误。因此在测试前就首先检查并排除这些空气。
A.2设备
A.2.1秒表。
A.2.2烧杯,容量150cm。
A.2.3分析天平,精度为0.1mg。A.2.4密度计。
A.3步骤
在实验室温度下用密度计测量油的密度。保证所有密封垫和管道状态良好。用油充满滴定仪和输送管线,并保证全部空气从系统中被排除。在滴定仪完全充满油的情况下,置旋塞阀于“开”的位置,滴定仪在“开”的状态下运转直到油勺速流出为止。
滴定仪停止运转并调置数字计数器为零A.3.5
将一只已称量过的150cm的烧杯置于滴定仪的出口处。同时启动滴定仪和秒表。
A.3.82min之后滴定仪停止并记录数字计数器的读数。称量并记录已流出的油的质量,精确至0.1mg。A.3.9
再次将油注满滴定仪。
重复A.3.4~A.3.10的步骤,改变A.3.8中放出的时间为4min和8min。检查结果的评定
用式(A.1)计算放出的油的体积V。,以cm表示。V.me
式中:
输出油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油的实测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恒速滴定管放出油的实际体积与计数器读数之差应满足表A.1的要求。表A.1恒速滴定管的技术条件
排出的油的体积与计数器读数允许差cm
.(A.1)
GB/T3780.2-—2007
B.1适用范围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最大扭矩的确定
B.1.1对某些仪器,测定ASTMDSRBF5(N683)或ASTMDSRBF6(N683)有可能不能产生足够大的扭矩,不能达到满意的测试精密度。这说明测试同类炭黑时也有可能使测定的精密度降低。B.1.2此时若要得到满意的精密度就需对吸油计进行机械方法或电子方法调整,直至SRBF5或SRBF6至少能在全标尺的70%处产生最大扭矩。本操作程序提供了确定最大扭矩的方法。B.2步骤
B.2.1将扭矩指针调至扭矩标尺(SctScale)10位置上,对于E型吸油计调整报警设置点到最大处,这使得整个扭矩测量范围都可以使用。注:扭矩范国开关的调整必须是在仪器停机和混合腔空置的情况下。B.2.2按8.6的操作步骤对SRBF5或SRBF6进行测定。B.2.3当试样开始产生黏度,扭矩增加时,指针会向标尺的零方向移动。样品产生的最大扭矩百分数Tmax按式(B.1)计算:
Tmx = (10-Nmin)X10
式中:
Nmin——指针的最低读数。
............
C.1类型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吸油计及其校准与标准化
GB/T3780.2—2007
现在主要有两大类吸油计:一种是以弹簧和机械式扭矩指示器为基础的(A型和B型),另一种是装备有载荷传感器和数字式扭矩显示器的(E型和H型)。影响吸油计校准的组件有:测力计的扭矩弹簧或载荷传感器、扭矩范围转换开关或显示器的设定端、制动器(油制动器或电子制动器),及包括二个相反旋转的叶片和一个混合槽的混合装置。所有这些组件必须处于良好状态,并经调试达到测量标准的要求。
C.2混合槽
混合槽为光滑不锈钢材质。类似于铝的经不同程度的阳极(氧)化处理的其他腔体材料,使用前经校准,用SRBF6做试验可得到正确的读数,也是可以使用的。混合槽的表面光洁度是保持正确校准的关键,不应通过修正来送到标准值。注:若不锈钢腔体的加工粗糙度值(Ra)是(2.5土0.4)μm,且没有单次的测量结果比3.6μm更大或比1.5μm更小时,即满足本试验要求。与吸油计一同购买的不锈钢槽已经预先经过16h的抛光。新调换的不锈钢槽建议也应该用同样的方法预地光(见附录D)。C.3校准
C.3.1旋转叶片
带动旋转叶片的马达速度,A型和B型是固定的,E型和H型是被设置到125r/min,由于齿轮带动,个叶片转速为125r/min,另一个叶片为250r/min。C.3.2弹簧应力(A型和B型)
弹簧扭矩调节到用SRBF6测定时的最大扭矩在70%和满刻度之间。可按照仪器说明书通过选用适当的弹簧强度和调节弹簧的弹力得到。注:E型和H型吸油计由制造厂校正并给定了一个扭矩的直接读数,单位为mN·m(毫牛米),本校准不应当进行修正。若制造商仅给出了建议,则仪器必须进行校准。这里测试仪扭矩校准不应当与C.3.4中叙述的扭矩范围转换开关相混。
C.3.3制动器
A型吸油计制动器是完全密闭的,B型吸油计阀门被调整到可提供一个满刻度回复(3士0.5)s处E型吸油计是一个电子制动方案,H型有一个合适的软件制动方案,应确保这些制动器灵活。C.3.4扭矩范围转换开关或显示设定端如果试验的终点是在一个固定的扭矩范围测定时,扭矩范围转换开关(也称为显示器设定端)确定,可选择使用下列三种方法中的一种:C.3.4.1方法A:在固定扭矩值下的终点适用于硬质炭黑,用该方法调节扭矩范围转换开关至SRBF6的结果为(133.6士3.3)cm2/100g的位置。
C.3.4.2方法B:在最大扭矩70%下的终点某些软质炭黑和热裂炭黑,可能由于扭矩水平不恰当而无法得到终点。因此对于软质炭黑试验,优先选用的方法是使用一台图形记录仪记录扭矩曲线,或用数据采集系统来读取达到最大扭矩70%时的GB/T3780.2—2007
终点值。为了不使吸油计自动关闭,设置扭矩范围转换开关或显示器设置端到满刻度值。C.3.4.3方法C:减小扭矩值的固定终点SRBF6减小的扭矩值仍然需要确定,如采用C法,应使用SRBs系列标准样品。C.3.5恒速滴定仪
滴定仪的输出速率是4cm/min,恒速滴定仪的校准检验方法见附录A。C.4标准化
C.4.1吸油计各部件的校准,按C.3的规定进行。C.4.2用6个标准参比炭黑(SRBs)对吸油计进行校准。每一种标准参比炭黑应至少测定4次,以便得到稳定的测量值,如果两两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其平均值的1.2%,这4次结果便作为有效测量值。取其平均值。
C.4.3如果仪器按C.3的规定进行调整后,所测数值仍在表C.1的规定范围之外,可按GB/T10723的规定,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计算,将测定值回归为标准值。另一方法是把测定值对标准值作一曲线,被测试样的测定值应该用上述回归方程或曲线进行校准。注:当只测试胎面炭黑或胎体炭黑时,校准可仅使用A-6、B-6、C-6三个硬质炭黑标准样品,或D-6、E-6、F-6三个软质炭黑标准样品。但即使只进行硬质炭照测试,必须使用F-6来设置扭矩范围转换开关。C.4.4试样的校准值按下式计算:校准值三测定值×斜率十截距
C.4.5若SRBs的测定值始终超过表C.1的规定范围,吸油计应按C.3重新校准。C.4.6当吸油计校准值发生变化时,则需按C.3和C.4的要求重新校准。C.4.7需不定期地用标准参比炭黑校准吸油计,建议每月至少校准一次。并重新计算回归方程或绘制新曲线。
C.4.8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用C.3或C.4.2C.4.5步骤不能达到正确的校准,则应更换一个表面重新抛光的混合槽。
表C.1标准参比炭黑吸油值
标准参比炭黑
A-5N135
B-5N330
C-5N220
D-5N762
E-5N660
F-5N683
G-5N990
吸油值
10-5m/kg
136.7±1.32
99.6±1.08
113.5±1.17
64.1±1.59
89.5±1.35
129.5±1.53
36.2±0.75
标准参比炭黑
A-6N134
B-6N220
C-6N326
D-6N762
E-6N660
F-6N683
G-6N990
吸油值
10-sm/kg
123.7±1.83
114.3±1.11
70.3±1.05
67.4±1.50
88.2±1.80
133.6±3.33
36.2±0.75
标准参比炭黑
A-7N326
B-7N134
C-7(HS-Tread)
D-7(LS-Carcass)
E-7N660
F-7N683
G-7N990
吸油值
10-5m2/kg
72.6±1.05
124.2±1.26
172.0±1.89
39.3±0.99
88.1±1.47
129.4±1.74
36.2±0.7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44027.1-2024 炭材料测定方法 第1部分: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不同倍率放电容量保持率的测定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11120-2011 涡轮机油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14048.2-202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2794-2013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