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1197-200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国家标准(GB)】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8:35:20
- GB/T21197-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21197-2007
标准名称: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1-12 -
实施日期:
200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0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定义、分类、一般要求、试验与要求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感温光纤作为感温部件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他具有特殊性能的探测器,除特殊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亦应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参考了GB16280《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同时根据我国产品情况制定了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工作。 GB/T 21197-200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T21197-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2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197—200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Line-type optical fiber heat detector2007-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iiiKAoNniKAca
GB/T21197—2007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参考了GB4716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同时根据我国产品情况制定了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工作。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沈阳消防电子设备厂、深圳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首安工业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军团、丁宏军、工文青、姜德生、宋立巍、杨颖、宋珍、梅志斌、唐晓亮、孙宇、严洪、李伟良、丁国锋。
1范围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T21197—2007
本标准规定了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的定义、分类、一般要求、试验与要求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感温光纤作为感温部件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他具有特殊性能的探测器,除特殊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义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71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R 12978
GB16838
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等级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批度试验(idtIEC61000-4-2: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
1995)
GB/T17626.3—1998
61000-4-3:1995)
GB/T17626.41998
61000-4-41995)
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GB/T17626.6—1998
电磁兼容
61000-4-6:1996)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射频电磁场辑射抗扰度试验(idtIEC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逆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5: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扰抗扰度(idtIEC感温光纤hcat sensitive optical fiber用作探测器线型感温部件的光纤(缆)。探测单元detectionunit
能够使探测器可靠报警的感温光纤上的最小感温单元,最小报警长度theminimalalarmlength探测单元沿感温光纤轴向的几何长度。(nonlocalizable)localizabledetector(非)定位式探测器
(不)能确定感温光纤上报警和故障发生部位的探测器。GB/T 21197—2007
定位偏差locatingerror
-iii KAoNni KAca-
定位式探测器以感温光纤上长度位置定位时,定位测量长度值的标准偏差4分类
4.1探测器按照最小报警长度分为:a)点感温式:最小报警长度不大于15cm。b)段感温式:最小报警长度大于15um4.2探测器按感温光纤是否可恢复分为a)可恢复式:
b)不可恢复式。
4.3探测器按是否可定
a)定位式:
b)非定位式。
“一般要求
探测器若要符
标准,应首先满足本章要习
5.2构成
探测器至少厂
5.3级别
章规定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按第5量
温光纤和信导处理部分组成,还可包括光纤()的接续模快等。H
探测器应符个
探测器级别
中划分的A
型应用温度
个级别
个级别或多
探测器级别
用温店
动作温变下限值
动作温度上限值/
可道过在上述级别符号的~附加符号S或R的形式标小型或R型探测器,S型探测器还可标示其特征动作温度值(以C为单位如AS、ER、AS08等)对于S型或R型的各级别探测器,还应分别进行6.19或6.20项规定的试验并满足恶求。S型探测器对任何升温速率在达到动作温度前不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R型探测器具有差温特性,对于高升温速率,即使任何低于典型应用温度以下开始升温也能满足响应时间要求。
对于可现场设置级别探测器,在其产品标志中用P表示级别.并应标出所有可设骨的级别,其当前设置级别应能清晰识别。
5.4基本功能
5.4.1当被监视区域温度参数达到报警条件时,探测器应输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红色报警确认灯,多通道探测器还应指示出报警通道,并保持至复位。定位式探测器还应输出感温光纤上报警发生部位的信息。
GB/T21197—2007
5.4.2探测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输出故障信号,点亮黄色故障指示灯:多通道探测器应能指示出故障通道:定位式探测器还应能输出感温光纤上故障发生部位的信息5.5最小报警长度
段感温式探测器最小报警长度不应大于8m。5.6定位偏差
定位式探测器以感温光纤1长度位置定位时,定位偏差不应大于4m。5.7辅助设备连接
探测器连接其他辅助设备(例如远程确认灯、控制继电器等)时,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开路和短路不应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5.8电源性能
5.8.1探测器应设置电源接通光指示。5.8.2探测器采用真流供电时,可优先采用DC24V。探测器在110%和85%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探测器采用交流供电时,应采用AC220V/50Hz。在110%和85%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频率偏差不超过标准频率50Hz士0.5Ha应能正常工作。5.8.3自备备用电源的探测器还应满足以下要求:5.8.3.1探测器应具有主、备电源转换功能当主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应能白动转换到主电源;应有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指示。主,备电源的转换不应使探测器输出火灾报警信号。
5.8.3.2备用电源在放电至终止电压条件下,充电24h,其容量应保证探测器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8h后,在报警状态条件下工作30mine5.8.3.3探测器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输出故障信号,发出故障声,光指示开指示故障类型:a)主电源断电:
b)给备用电源充电的充电器与备用电源之间连接线断线,短路备用电源与其负载之间连接线断线、短路或由备用电源单独供电时其电压不足以保障探测器正常工作,
5.9光指示
5.9.1探测器应采用红色报警确认灯指示火灾报警状态。该确认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6m处、22.5%视角范围内、照度不超过5001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见。5.9.2探测器应采用黄色作为故障指示,绿色作为正常指示。该指示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3m处22.5°视角范围内、照度不超过5001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见。5.9.3显示字符在其正前方0.8m处、22.5视角内、照度不超过5001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读,5.9.4用一个指示灯(器)显示不同信息时,应能明确分辨。5.9.5指示灯功能应有标注,使用文字时应有中文标注。5.10声指示
5.10.1探测器有音响器件时,在110%和85%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距音响器件正前方1m处声信号的声压级(A计权)应大于65dB,小于115dB5.10.2火警声指示,故意市指示和其他声指示均应能相互明确分辩。5.11接线端子
探测器的每一接线端子上都应清晰、牢固地标注上其编号或符号,相应用途应在有关文件中说明。5.12熔断器
探测器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器件,其额定电流值一般应不大于其最大正常负载电流的2倍。当最大正常负载电流大于6A时,额定电流值可取其1.5倍。在靠近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扩器件处应清楚地标注其参数值。
GB/T 211972007
5.13开关和按键
-iii KAoNni KAca-
如探测器设置开关和按键,应在其上或靠近的位置至少用中文清楚标注出其功能。5.14操作
5.14.1探测器应能于动对其声,光信号指示部件进行功能检查。5.14.2如探测器设置信号指示部件,市信号应能手动消除。5.14.3如探测器设置于动复位操作,应仅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等特殊手段实现。5.14.4如探测器设置手动屏蔽/解除屏蔽操作,应仪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等特殊手段实现。5.14.5如探测器设置开、关电源操作,应仅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等待殊手段实现。5.15出厂设置
除非使用特殊手段(如专用工具或密码)或破坏封条·否则探测器的出厂设置不应被改变5.16现场设置
在训器或在与其相连的控制指示设备上进行现场设置,则应满足以下探测器的响应性能如果可
要求:
当制造商声明
谁的要求时
器在任意设置的条件下均应满足本标准能
的要求,且只
真、密码等于段实现现场设置
专用工
期基设置不游足本标准的要
当制造商产
且应在探
5.17标志
5. 17. 1 总则
5.17.1.1标志在
5. 17.1.2 标志
5.17.1.3标志
买求时,该设置应!
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于段实现,或有关文件中明确标明该项设置不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器安装维护
在螺丝或其
用不常用符
应清晰可见
过程中
被拆闻的部件!
或缩写应在随产品振供的文件
5.17.2产品标片
每只探测器有清晰的产品标志,包a)本标准的
b)探测器的
级别、参数
负载容量卖
最小报警长
定位偏差(仅
中做出解释
许的感温光纤长度范国和或探测单元数量范围)计
十对段量
成温子
供电方式及参数
制造商名称或商材
产品型号:
接线端子标注;
上长度位置是像的定位式换测器)Is
有关标识或编号(如序列号或生产批号),制造商通过这些至少能够确定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地和探测器软件版本号。
5.17.3质量检验标志
探测器应有质量检验合格标志。5.18使用说明书
探测器应有相应的中文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应满足GB9969.1要求,6试验与要求
6.1总则
6.1.1试验大气条件
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均在下述人气条件下进行4
温度:15~35℃;
湿度:25%RH~75%RH;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1.2试验正常监视状态
GB/T21197—2007
如试验时要求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而需配接控制和指示设备时,应按制造商的要求配接合适的、能指示试样状态的控制和指示设备。6.1.3安装方式
试验时,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指明,应将任意一探测单元按正常使用方式安装在试验设备中。6.1. 4容差
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土5%环境条件参数偏差应符合GB16838要求,
6.1.5动作性能试验准备
6.1.5.1动作性能试验前,应按6.1.3规定将试样安装在符合GB4716规定的标准温箱以下简称温箱)中,并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6.1.5.2调节温箱内气流湿度至规定的初始温度(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指明,温箱的初始温度为表1规定的相应类别探测器的典型应用温度),按制造商规定的意定时间进行稳定(如未规定,稳定10min),然后以规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从开始升温到试样动作的时间间隔)。试验过程中,保持温箱中的气流速度为℃.8m/s上0.1m/s(25C时测得),温度误差为士2℃。6.1.6试样
试伴数量应符合下述要求
=)试样为2套。其中1套试样应连接至少1个通道最大允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另一套试样应连接至少1个通道最小允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b)多通道探测器应连接实际通道数量的感温光纤。不可恢复式探测器应提供不少于试验所需的,与试样等同的备样或不可恢复部件的备件。6.1.7试验前检查
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下述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6. 1.7.1外观检查
试样应符合下述要求:
表面无腐蚀、包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豆划伤、浪、毛刺等机械损伤;a)
试样各部件间的连接应可靠牢固,不使用工具不能进行拆装操作;b
)感温光纤应有感温部分和非感温部分的明显标志;d)文字、符号标注清晰。
6.1.7.2—般要求检查
按照第5章对试样进行检查并满足要求。6.1.8试验程序
6.1.8.1试验前对试样于以编号,其中接续有最大充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的试样编号为1号:另一试样编号为2号:并对定位式试样的探测单元予以编号(或标注定位标识)。6.1.8.2对于可以现场调整级别的试样,按下述方式进行试验:a)6.46.176.20项试验应分别设置在每一级别上进行;b)其他试验应设置在任一级别进行。6.1.8.3应使用最大允许负载容量和最小允许负线容量的感温光纤分别进行6.4,6.17~-6.20项试验,应使用最大允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进行6.21项试验。6.1.8.4当6.2、6.3项试验中任一项不满足试验要求时,不应进行6.4,6.17~6.20项试验。GB/T21197—2007
ii KAoNni KAca-
不可恢复式试样在响应后应更换不可恢复部件或替代为等同的试验备样。型式试验程序见表2。
表2试验程序
6.2抗弯试验
6.2.1目的
抗弯试验
抗拉试验
响应时间试验
低温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SO.腐蚀试验
电源功能试验
试验项目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传导强扰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抗度试验
电气强度试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动作温度试验
高温响应试验
S型探测器附加试验
R型探测器附加试验
报警定位试验
振动试验
感温光纤断线故障试验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的抗弯能力6.2.2方法
探测器编号
只适用于可自电网取电
的探测器
只适用于S型探测器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只适用于R型换测器
只适用于定位式探测器
在试样的感温光纤上任意选取包含一探测单元的部分,将其弯成直径为60omm的圆图,然后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制造商规定的稳定时间进行稳定(如未规定,稳定10min)后保持10 min。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6.2.3要求
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a)
试验后,试样符合6.1.7.1的要求。b)
6.3抗拉试验
6.3.1日的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抗拉能力。6.3.2方法
GB/T 21197—2007
在试样的感温光纤上任意选取包含一探测单元的部分,使其承受100N的拉力,然后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制造商规定的稳定时间进行稳定(如未规定,稳定10min)后保持10min。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3.3要求
a)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验后,试样符合6.1.7.1的要求,6.4响应时间试验
6.4.1目的
检验探测器稳定在典型应用温度环境下时,对一定升温速率范围的响应能力6.4.2方法
按照6.1.5,分别以3C/min、2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在各升温速率下的响应时间。
6.4.3要求
试样在各升温速率下的响应时间应符合表3规定。表3探测器响应时间
升温速率/(C/min)
6.5低温试验
6.5.1目的
响应时间下限值
检验探测器信号处理部分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6.5.2方法
响应时间上限值
6.5.2.1将试样的信号处理部分放人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保持1h;然后以不大于1℃/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0℃士3℃,在此条件下稳定16h,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5.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以不大于1C/mi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环境温度,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5.3要求
a)6.5.2.1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5.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6交变湿热试验
6.6.1目的
检验探测器信号处理部分在温度循环变化、表面产生凝露的混热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GB/T21197—2007
6.6.2方法
6.6.2.1将试样的信号处理部分放人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带监视状态。按GB16838中相应条款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进行高温温度为40C士2C、2个循环周期的交变湿热(运行)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伴状态。6.6.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6.3要求
a)6.6.2.1试验期问,试伴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6.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7恒定湿热试验
6.7.1 目的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在使用环境中承受长期湿热的能力6.7.2方法
6.7.2.1将试样的感温光纤放入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以不大于1℃/min的升温速率调节试验箱温度为40℃+2℃,在此条件下保持2h,然后调节试验箱,使试样在湿度为40℃土2℃、相对湿度为93%13%的条件下持续21d。期问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6.7.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取出试样,在正常人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7.3要求
a)6.7.2.1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问应满足表3的规定:)试验后,感温光纤无包覆层脱落、起泡和开裂现象。6.7.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8SO,广蚀试验
6.8.1目的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在使用环境中承受长期腐蚀的能力。6.8.2方法
6.8.2.1将试样的感温光纤放人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试验箱温度为25℃土2℃SO,浓度为(25士5)×10-(体积比)相对湿度为93%±3%,在此条件下持续21d: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8.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8.3要求
a)6.8.2.1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e试验后·感温光纤无包覆层脱落、起泡和开裂现象。6.8.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9电源功能试验
6.9.1目的
检验探测器的电源性能。
6.9.2方法
GB/T 21197—2007
6.9.2.1按制造商提供的探测器电源供电参数上,下限值(如未规定,则上、下限参数分别为额定参数110%和85%)给试样供电:如试样采用脉动直流电压供电,将试样通过长度为1000m、截面积为1.0mm的铜质双绞导线(或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条件)与供电设备连接,分别将供电设备的输入电压调至187V(50Hz)242/V(50Hz)。
6.9.2.2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供电参数上,下值条件下分别保持1h,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9.2.3对自备备用电源的探测器试样,还应进行以下试验6.9.2.3.1美断主电源,使试栏处于备电供电工作状态。当备用电源自然放电至备电欠压时,恢复主电源额定条件供电24h
6.9.2.3.2关断主电源使试详处于备电供电工作状态持续8斤观察开无录期间的试样状态。6.9.2.3.3关断电和负可发备。然后立即将试样以备电供电工作方式,我照5.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全试栏
动记录试伴的响应
6.9.2.3.4
6.9.3要求
卓持试祥备电信
经期间,试格
电工作30m
不应发
b)6.9.23.2
式验期间,试样应仅
试样单
6.10静电放
时间应满足
试验期间,
抗度试验
观察并记录期间的试样伏态。
灭报警或
教障信号
输出主电故障信
6. 10. 1目的
确定操测器对带静电人、物体造成的静电放电的适
6.10.2方法
6. 10.2. 1 将试
常监视状态。
CB/T17626.2
6.10.2.2按GB/
干扰试验,期间观察
样状态。
放电电压/kV
放电极性
放电间隔/8
每点效电次数
主电故障信息:
并指系
规定进行试验布置,推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式样及耦合板施加表4所示条件下的表4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条件
空气股电(外竞为绝缘体试样)8接超放电(外
为导体试样和合板)6
正、负
6.10.2.3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
6.10.3要求
a)6.10.2.2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10.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21998的相关规定。GB/T21197—2007
6.1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6. 11.1目的
确定探测器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下工作的适应性。6. 11. 2 方法
6.11.2.1将试样按GB/T17626.3—1998中第7章规定进行试验布置,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11.2.2按GB/T17626.3-1998中第8章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表5所示条件下的干扰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场强/(V/m)
频率范用/MHz
扫频速率/(10oct/s)
调制模度
表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条件10
80~1000
80%(1kHz,正兹)
6.11.2.3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
6.11.3要求
a)6.11.2.2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11.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3—1998的相关规定。6.12射频场感应传导蛋扰抗扰度试验6. 12. 1目的
确定探测器对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适应性6.12.2方法
6.12.2.1将试样按GB/T17626.61998中第7章规定进行试验配置,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12.2.2按GB/T17626.6-1998中第8章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表6所示条件下的千扰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表6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条件频率范图/MH
电压/aBpy
调制幅度
we.15-1co
80%(1kHz,正弦)
6.12.2.3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
6.12.3要求
a)6.12.2.2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12.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6-1998的相关规定6.1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6. 13. 1目的
确定探测器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能力。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197—2007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Line-type optical fiber heat detector2007-12-2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iiiKAoNniKAca
GB/T21197—2007
本标准制订过程中,参考了GB4716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同时根据我国产品情况制定了本标准的技术内容,并进行了相应的试验、验证工作。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光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基地)、沈阳消防电子设备厂、深圳赋安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首安工业消防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军团、丁宏军、工文青、姜德生、宋立巍、杨颖、宋珍、梅志斌、唐晓亮、孙宇、严洪、李伟良、丁国锋。
1范围
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
GB/T21197—2007
本标准规定了线型光纤感温火灾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的定义、分类、一般要求、试验与要求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感温光纤作为感温部件的线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其他具有特殊性能的探测器,除特殊要求应由有关标准另行规定外,亦应执行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义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715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9969.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R 12978
GB16838
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
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等级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批度试验(idtIEC61000-4-2: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
1995)
GB/T17626.3—1998
61000-4-3:1995)
GB/T17626.41998
61000-4-41995)
GB/T17626.5—1999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GB/T17626.6—1998
电磁兼容
61000-4-6:1996)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射频电磁场辑射抗扰度试验(idtIEC试验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逆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tIEC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dtIEC61000-4-5: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扰抗扰度(idtIEC感温光纤hcat sensitive optical fiber用作探测器线型感温部件的光纤(缆)。探测单元detectionunit
能够使探测器可靠报警的感温光纤上的最小感温单元,最小报警长度theminimalalarmlength探测单元沿感温光纤轴向的几何长度。(nonlocalizable)localizabledetector(非)定位式探测器
(不)能确定感温光纤上报警和故障发生部位的探测器。GB/T 21197—2007
定位偏差locatingerror
-iii KAoNni KAca-
定位式探测器以感温光纤上长度位置定位时,定位测量长度值的标准偏差4分类
4.1探测器按照最小报警长度分为:a)点感温式:最小报警长度不大于15cm。b)段感温式:最小报警长度大于15um4.2探测器按感温光纤是否可恢复分为a)可恢复式:
b)不可恢复式。
4.3探测器按是否可定
a)定位式:
b)非定位式。
“一般要求
探测器若要符
标准,应首先满足本章要习
5.2构成
探测器至少厂
5.3级别
章规定进行试验,并满足试验要求。按第5量
温光纤和信导处理部分组成,还可包括光纤()的接续模快等。H
探测器应符个
探测器级别
中划分的A
型应用温度
个级别
个级别或多
探测器级别
用温店
动作温变下限值
动作温度上限值/
可道过在上述级别符号的~附加符号S或R的形式标小型或R型探测器,S型探测器还可标示其特征动作温度值(以C为单位如AS、ER、AS08等)对于S型或R型的各级别探测器,还应分别进行6.19或6.20项规定的试验并满足恶求。S型探测器对任何升温速率在达到动作温度前不能发出火灾报警信号。R型探测器具有差温特性,对于高升温速率,即使任何低于典型应用温度以下开始升温也能满足响应时间要求。
对于可现场设置级别探测器,在其产品标志中用P表示级别.并应标出所有可设骨的级别,其当前设置级别应能清晰识别。
5.4基本功能
5.4.1当被监视区域温度参数达到报警条件时,探测器应输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红色报警确认灯,多通道探测器还应指示出报警通道,并保持至复位。定位式探测器还应输出感温光纤上报警发生部位的信息。
GB/T21197—2007
5.4.2探测器不能正常工作时,应输出故障信号,点亮黄色故障指示灯:多通道探测器应能指示出故障通道:定位式探测器还应能输出感温光纤上故障发生部位的信息5.5最小报警长度
段感温式探测器最小报警长度不应大于8m。5.6定位偏差
定位式探测器以感温光纤1长度位置定位时,定位偏差不应大于4m。5.7辅助设备连接
探测器连接其他辅助设备(例如远程确认灯、控制继电器等)时,与辅助设备之间的连接线开路和短路不应影响探测器的正常工作。5.8电源性能
5.8.1探测器应设置电源接通光指示。5.8.2探测器采用真流供电时,可优先采用DC24V。探测器在110%和85%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探测器采用交流供电时,应采用AC220V/50Hz。在110%和85%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频率偏差不超过标准频率50Hz士0.5Ha应能正常工作。5.8.3自备备用电源的探测器还应满足以下要求:5.8.3.1探测器应具有主、备电源转换功能当主电源断电时,应能自动转换到备用电源:当主电源恢复时,应能白动转换到主电源;应有主、备电源的工作状态指示。主,备电源的转换不应使探测器输出火灾报警信号。
5.8.3.2备用电源在放电至终止电压条件下,充电24h,其容量应保证探测器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8h后,在报警状态条件下工作30mine5.8.3.3探测器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输出故障信号,发出故障声,光指示开指示故障类型:a)主电源断电:
b)给备用电源充电的充电器与备用电源之间连接线断线,短路备用电源与其负载之间连接线断线、短路或由备用电源单独供电时其电压不足以保障探测器正常工作,
5.9光指示
5.9.1探测器应采用红色报警确认灯指示火灾报警状态。该确认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6m处、22.5%视角范围内、照度不超过5001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见。5.9.2探测器应采用黄色作为故障指示,绿色作为正常指示。该指示灯点亮时在其正前方3m处22.5°视角范围内、照度不超过5001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见。5.9.3显示字符在其正前方0.8m处、22.5视角内、照度不超过5001x的环境条件下,应清晰可读,5.9.4用一个指示灯(器)显示不同信息时,应能明确分辨。5.9.5指示灯功能应有标注,使用文字时应有中文标注。5.10声指示
5.10.1探测器有音响器件时,在110%和85%额定工作电压条件下,距音响器件正前方1m处声信号的声压级(A计权)应大于65dB,小于115dB5.10.2火警声指示,故意市指示和其他声指示均应能相互明确分辩。5.11接线端子
探测器的每一接线端子上都应清晰、牢固地标注上其编号或符号,相应用途应在有关文件中说明。5.12熔断器
探测器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护器件,其额定电流值一般应不大于其最大正常负载电流的2倍。当最大正常负载电流大于6A时,额定电流值可取其1.5倍。在靠近熔断器或其他过流保扩器件处应清楚地标注其参数值。
GB/T 211972007
5.13开关和按键
-iii KAoNni KAca-
如探测器设置开关和按键,应在其上或靠近的位置至少用中文清楚标注出其功能。5.14操作
5.14.1探测器应能于动对其声,光信号指示部件进行功能检查。5.14.2如探测器设置信号指示部件,市信号应能手动消除。5.14.3如探测器设置于动复位操作,应仅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等特殊手段实现。5.14.4如探测器设置手动屏蔽/解除屏蔽操作,应仪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等特殊手段实现。5.14.5如探测器设置开、关电源操作,应仅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等待殊手段实现。5.15出厂设置
除非使用特殊手段(如专用工具或密码)或破坏封条·否则探测器的出厂设置不应被改变5.16现场设置
在训器或在与其相连的控制指示设备上进行现场设置,则应满足以下探测器的响应性能如果可
要求:
当制造商声明
谁的要求时
器在任意设置的条件下均应满足本标准能
的要求,且只
真、密码等于段实现现场设置
专用工
期基设置不游足本标准的要
当制造商产
且应在探
5.17标志
5. 17. 1 总则
5.17.1.1标志在
5. 17.1.2 标志
5.17.1.3标志
买求时,该设置应!
能通过专用工具、密码于段实现,或有关文件中明确标明该项设置不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器安装维护
在螺丝或其
用不常用符
应清晰可见
过程中
被拆闻的部件!
或缩写应在随产品振供的文件
5.17.2产品标片
每只探测器有清晰的产品标志,包a)本标准的
b)探测器的
级别、参数
负载容量卖
最小报警长
定位偏差(仅
中做出解释
许的感温光纤长度范国和或探测单元数量范围)计
十对段量
成温子
供电方式及参数
制造商名称或商材
产品型号:
接线端子标注;
上长度位置是像的定位式换测器)Is
有关标识或编号(如序列号或生产批号),制造商通过这些至少能够确定生产日期或批号、产地和探测器软件版本号。
5.17.3质量检验标志
探测器应有质量检验合格标志。5.18使用说明书
探测器应有相应的中文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的内容应满足GB9969.1要求,6试验与要求
6.1总则
6.1.1试验大气条件
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均在下述人气条件下进行4
温度:15~35℃;
湿度:25%RH~75%RH;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1.2试验正常监视状态
GB/T21197—2007
如试验时要求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而需配接控制和指示设备时,应按制造商的要求配接合适的、能指示试样状态的控制和指示设备。6.1.3安装方式
试验时,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指明,应将任意一探测单元按正常使用方式安装在试验设备中。6.1. 4容差
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土5%环境条件参数偏差应符合GB16838要求,
6.1.5动作性能试验准备
6.1.5.1动作性能试验前,应按6.1.3规定将试样安装在符合GB4716规定的标准温箱以下简称温箱)中,并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6.1.5.2调节温箱内气流湿度至规定的初始温度(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特殊指明,温箱的初始温度为表1规定的相应类别探测器的典型应用温度),按制造商规定的意定时间进行稳定(如未规定,稳定10min),然后以规定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从开始升温到试样动作的时间间隔)。试验过程中,保持温箱中的气流速度为℃.8m/s上0.1m/s(25C时测得),温度误差为士2℃。6.1.6试样
试伴数量应符合下述要求
=)试样为2套。其中1套试样应连接至少1个通道最大允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另一套试样应连接至少1个通道最小允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b)多通道探测器应连接实际通道数量的感温光纤。不可恢复式探测器应提供不少于试验所需的,与试样等同的备样或不可恢复部件的备件。6.1.7试验前检查
试验前应对试样进行下述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6. 1.7.1外观检查
试样应符合下述要求:
表面无腐蚀、包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豆划伤、浪、毛刺等机械损伤;a)
试样各部件间的连接应可靠牢固,不使用工具不能进行拆装操作;b
)感温光纤应有感温部分和非感温部分的明显标志;d)文字、符号标注清晰。
6.1.7.2—般要求检查
按照第5章对试样进行检查并满足要求。6.1.8试验程序
6.1.8.1试验前对试样于以编号,其中接续有最大充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的试样编号为1号:另一试样编号为2号:并对定位式试样的探测单元予以编号(或标注定位标识)。6.1.8.2对于可以现场调整级别的试样,按下述方式进行试验:a)6.46.176.20项试验应分别设置在每一级别上进行;b)其他试验应设置在任一级别进行。6.1.8.3应使用最大允许负载容量和最小允许负线容量的感温光纤分别进行6.4,6.17~-6.20项试验,应使用最大允许负载容量的感温光纤进行6.21项试验。6.1.8.4当6.2、6.3项试验中任一项不满足试验要求时,不应进行6.4,6.17~6.20项试验。GB/T21197—2007
ii KAoNni KAca-
不可恢复式试样在响应后应更换不可恢复部件或替代为等同的试验备样。型式试验程序见表2。
表2试验程序
6.2抗弯试验
6.2.1目的
抗弯试验
抗拉试验
响应时间试验
低温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
恒定湿热试验
SO.腐蚀试验
电源功能试验
试验项目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射频场感应传导强扰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抗度试验
电气强度试验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动作温度试验
高温响应试验
S型探测器附加试验
R型探测器附加试验
报警定位试验
振动试验
感温光纤断线故障试验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的抗弯能力6.2.2方法
探测器编号
只适用于可自电网取电
的探测器
只适用于S型探测器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只适用于R型换测器
只适用于定位式探测器
在试样的感温光纤上任意选取包含一探测单元的部分,将其弯成直径为60omm的圆图,然后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制造商规定的稳定时间进行稳定(如未规定,稳定10min)后保持10 min。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6.2.3要求
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a)
试验后,试样符合6.1.7.1的要求。b)
6.3抗拉试验
6.3.1日的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抗拉能力。6.3.2方法
GB/T 21197—2007
在试样的感温光纤上任意选取包含一探测单元的部分,使其承受100N的拉力,然后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按制造商规定的稳定时间进行稳定(如未规定,稳定10min)后保持10min。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3.3要求
a)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验后,试样符合6.1.7.1的要求,6.4响应时间试验
6.4.1目的
检验探测器稳定在典型应用温度环境下时,对一定升温速率范围的响应能力6.4.2方法
按照6.1.5,分别以3C/min、2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在各升温速率下的响应时间。
6.4.3要求
试样在各升温速率下的响应时间应符合表3规定。表3探测器响应时间
升温速率/(C/min)
6.5低温试验
6.5.1目的
响应时间下限值
检验探测器信号处理部分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6.5.2方法
响应时间上限值
6.5.2.1将试样的信号处理部分放人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保持1h;然后以不大于1℃/min的降温速率将温度降到0℃士3℃,在此条件下稳定16h,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5.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以不大于1C/mi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环境温度,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C/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5.3要求
a)6.5.2.1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5.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6交变湿热试验
6.6.1目的
检验探测器信号处理部分在温度循环变化、表面产生凝露的混热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GB/T21197—2007
6.6.2方法
6.6.2.1将试样的信号处理部分放人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带监视状态。按GB16838中相应条款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进行高温温度为40C士2C、2个循环周期的交变湿热(运行)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伴状态。6.6.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6.3要求
a)6.6.2.1试验期问,试伴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6.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7恒定湿热试验
6.7.1 目的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在使用环境中承受长期湿热的能力6.7.2方法
6.7.2.1将试样的感温光纤放入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以不大于1℃/min的升温速率调节试验箱温度为40℃+2℃,在此条件下保持2h,然后调节试验箱,使试样在湿度为40℃土2℃、相对湿度为93%13%的条件下持续21d。期问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6.7.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取出试样,在正常人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7.3要求
a)6.7.2.1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问应满足表3的规定:)试验后,感温光纤无包覆层脱落、起泡和开裂现象。6.7.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8SO,广蚀试验
6.8.1目的
检验探测器感温光纤在使用环境中承受长期腐蚀的能力。6.8.2方法
6.8.2.1将试样的感温光纤放人试验箱内,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调节试验箱温度为25℃土2℃SO,浓度为(25士5)×10-(体积比)相对湿度为93%±3%,在此条件下持续21d: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8.2.2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取出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h以上。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6.8.3要求
a)6.8.2.1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e试验后·感温光纤无包覆层脱落、起泡和开裂现象。6.8.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16838的相关规定。6.9电源功能试验
6.9.1目的
检验探测器的电源性能。
6.9.2方法
GB/T 21197—2007
6.9.2.1按制造商提供的探测器电源供电参数上,下限值(如未规定,则上、下限参数分别为额定参数110%和85%)给试样供电:如试样采用脉动直流电压供电,将试样通过长度为1000m、截面积为1.0mm的铜质双绞导线(或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条件)与供电设备连接,分别将供电设备的输入电压调至187V(50Hz)242/V(50Hz)。
6.9.2.2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在供电参数上,下值条件下分别保持1h,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6.9.2.3对自备备用电源的探测器试样,还应进行以下试验6.9.2.3.1美断主电源,使试栏处于备电供电工作状态。当备用电源自然放电至备电欠压时,恢复主电源额定条件供电24h
6.9.2.3.2关断主电源使试详处于备电供电工作状态持续8斤观察开无录期间的试样状态。6.9.2.3.3关断电和负可发备。然后立即将试样以备电供电工作方式,我照5.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全试栏
动记录试伴的响应
6.9.2.3.4
6.9.3要求
卓持试祥备电信
经期间,试格
电工作30m
不应发
b)6.9.23.2
式验期间,试样应仅
试样单
6.10静电放
时间应满足
试验期间,
抗度试验
观察并记录期间的试样伏态。
灭报警或
教障信号
输出主电故障信
6. 10. 1目的
确定操测器对带静电人、物体造成的静电放电的适
6.10.2方法
6. 10.2. 1 将试
常监视状态。
CB/T17626.2
6.10.2.2按GB/
干扰试验,期间观察
样状态。
放电电压/kV
放电极性
放电间隔/8
每点效电次数
主电故障信息:
并指系
规定进行试验布置,推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式样及耦合板施加表4所示条件下的表4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条件
空气股电(外竞为绝缘体试样)8接超放电(外
为导体试样和合板)6
正、负
6.10.2.3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
6.10.3要求
a)6.10.2.2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10.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21998的相关规定。GB/T21197—2007
6.11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6. 11.1目的
确定探测器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下工作的适应性。6. 11. 2 方法
6.11.2.1将试样按GB/T17626.3—1998中第7章规定进行试验布置,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11.2.2按GB/T17626.3-1998中第8章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表5所示条件下的干扰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场强/(V/m)
频率范用/MHz
扫频速率/(10oct/s)
调制模度
表5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条件10
80~1000
80%(1kHz,正兹)
6.11.2.3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
6.11.3要求
a)6.11.2.2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11.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3—1998的相关规定。6.12射频场感应传导蛋扰抗扰度试验6. 12. 1目的
确定探测器对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适应性6.12.2方法
6.12.2.1将试样按GB/T17626.61998中第7章规定进行试验配置,按6.1.2规定使试样处于正常监视状态,
6.12.2.2按GB/T17626.6-1998中第8章规定的试验方法对试样施加表6所示条件下的千扰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表6射频场感应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条件频率范图/MH
电压/aBpy
调制幅度
we.15-1co
80%(1kHz,正弦)
6.12.2.3关断电源和监视设备。按照6.1.5,以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试样动作,记录试样的响应时间。
6.12.3要求
a)6.12.2.2试验期间试样不应发出火灾报警或故障信号:b)试样的响应时间应满足表3的规定。6.12.4试验设备
试验设备应满足GB/T17626.6-1998的相关规定6.1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6. 13. 1目的
确定探测器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的能力。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