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内镶式滴灌管、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8:46:00
  • GB/T19812.3-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9812.3-2008

  • 标准名称: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内镶式滴灌管、带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1-04
  • 实施日期:

    2008-09-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78.05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流体系统和通用件>>管道部件和管道>>23.040.20塑料管
  • 中标分类号:

    化工>>合成材料>>G33塑料型材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0986
  • 页数:

    11页
  • 标准价格:

    16.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4-01
  • 计划单号:

    20021658-T-607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8-01-04
  • 起草人:

    李双全、魏健、常军、崔建伟、魏作友、陈倩、沙林望、殷培业
  • 起草单位: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国农节水工程有限公司等
  •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相关标签:

    塑料 节水 灌溉 器材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19812的本部分规定了内镶式滴灌管、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部分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5℃的灌溉水,并能适应滴灌用化肥和农药的内镶式非压力补偿滴灌管、带。本部分不适用于埋地使用的滴灌管、带。 GB/T 19812.3-2008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内镶式滴灌管、带 GB/T19812.3-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3.0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9812.3—2008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
内镶式滴灌管、带
Plastic equipment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Drip pipe and tape inlaid with emitters inside2008-01-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GB/T19812《塑料节水灌溉器材》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单翼迷宫式滴灌带;
第2部分: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第3部分:内镶式滴灌管、带。
本部分为GB/T19812的第3部分。GB/T19812.3—2008
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部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国农节水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绿源塑料有限责任公司、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山东莱芜塑料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节水器材专业委员会。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双全、魏健、常军、崔建伟、魏作友、陈倩、沙林望、殷培业。工
1范围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内镶式滴灌管、带GB/T19812.3--2008
GB/T19812的本部分规定了内镶式滴灌管、带(以下简称滴灌管、带)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标记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部分适用于输送温度不超过45℃的灌溉水,并能适应滴灌用化肥和农药的内镶式非压力补偿滴灌管、带。
本部分不适用于埋地使用的滴灌管、带。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981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828.1一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IDT)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8806—1988,ISO3126:197,EQV)GB/T8806
GB/T13021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GB/T13021—1991,neqISO6964:1986)
GB/T15819
灌溉用聚乙烯(PE)管材由插人式管件引起环境应力开裂敏感性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GB/T15819--2005,ISO8796:2004,MOD)GB/T17187农业灌溉设备滴头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17187-1997,idtISO92601991)
GB/T17188农业灌溉设备滴灌管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17188—1997,idtISO9261:1991)
GB/T18251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GB/T18251-—2000,neqISO/DIS18553:1999)
3术语和定义
GB/T17187、GB/T17188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9812的本部分。3.1
内镶式滴灌管drippipewithemittersinlaid滴水元件间歇或连续内镶于管中,并在管上加工有孔眼,管壁较厚卷盘后仍呈管状的为内镶式滴灌管。
内镶式滴灌带driptapewithemittersinlaid滴水元件间歇或连续内镶于带中,并在带上加工有孔眼,管壁较薄卷盘后压扁呈带状的为内镶式滴GB/T19812.3——2008
灌带。
流态指数(m)emittingunitexponent滴水流量随压力变化的敏感性指标,体现了滴灌产品的流态特征及流量与压力的关系。3.4
流量常数(k)flowconstant
表征滴灌产品流量特征的比例常数。4分类
按流量均勾度分A类和B类。
5标记
标记表示如下:
额定工作压力(kPa)
额定流量(L/h)
管径X滴头问距(mm)
结构特征代号(N为内镶式,F为非压力补偿式,G为管,D为带)示例:公称外径为16mm;滴水口间距为300mm;额定流量为3.0L/h;额定工作压力为100kPa的内镶式滴灌管,其型号表示为:NFG16X300-3.0-100。6材料
6.1制造滴灌管、带所用材料应能适应滴灌用化肥和农药,并能适应水温不超过45℃的灌溉用水。6.2所用材料应不利于藻类和细菌的生长、耐紫外线辐射且不透光。6.3按本部分生产滴灌管、带所产生的洁净回用料,可掺入新料中回用,其性能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7要求
7.1外观
7.1.1滴灌管、带一般为黑色,色泽应均匀一致。7.1.2滴灌管、带的内壁应光滑平整,外表面不应有未塑化物、穿透性杂质及机械损伤。7.1.3滴灌管、带内滴头镶嵌应牢固、平整、位置正确,不应有滴头漏嵌、翘曲及镶嵌不到位等缺陷。7.2规格尺寸
7.2.1滴灌管的规格尺寸及其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2
公称外径/
极限偏差/
表1滴灌管的规格尺寸及其极限偏差璧
公称压力/kPa
公称壁厚/
极限偏差/
注:其他规格尺寸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滴灌带
公称整厚/
滴灌带的公称内径及其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规定250
极限偏差/
滴灌带的公称内径及其极限偏差公称内径
极限偏差
注:其他规格尺寸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7.2.2.2
公称壁厚
极限偏差
滴灌带的壁厚及其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滴灌带的壁厚及其极限偏差
注:其他规格尺寸的产品由供需双方商定。7.2.3
滴水口间距偏差应不大于5%。
每卷段数、每段长度及每卷长度偏差应符合表4规定。表4每卷段数、每段长度及每卷长度偏差项
流量均匀度
每卷段数/个
≤1000m
流量均匀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1000m
每段长度/m
≥200
表5流量均匀度
@相对于q.的偏差(C值)/%
GB/T19812.3—2008
公称壁厚/
极限偏差/
单位为旁米
单位为旁米
每卷长度偏差/%
变异系数(CV值)/%
GB/T19812.3—2008
7.4压力与流量关系式
压力与流量关系式应与生产方提供的基本一致,流量的偏差(△g)A类应不大于5%,B类应不大于10%。
7.5耐静水压性能
7.5.1常温下耐静水压性能
滴灌管、带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试时,试样不应出现损坏现象。试验前后平均流量偏差应不大手于10%。
7.5.2滴灌管在高温下的耐静水压性能滴灌管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测试时不应出现损坏现象。试验前后的每个滴头的流量偏差应不大于10%。
7.6耐拉拔性能
7.6.1滴灌管在50℃士2℃的试验温度下,应能承受规定的载荷而不出现断裂现象,试验前后流量的变化量应不大于士5%。试验前后标线间距的变化量应不大于5%。7.6.2滴灌带试样应能承受130N试验拉力而不出现断裂现象,试验前后标线间距的变化量不大于5%。
7.7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
滴灌管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应符合GB/T15819的要求。7.8不透光性
滴灌管、带应不透光。
7.9炭黑含量
滴灌管、带(不含滴水元件)的炭黑含量(质量)应为2.25%土0.25%。7.10炭黑分散
滴灌管、带(不含滴水元件)的炭黑分散的尺寸等级应不大于3级。8试验方法
8.1试验条件
除特殊规定外,试验应在常温环境和水温10℃~30℃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用水应使用公称孔径75μm~100μm(200目~160目)的或生产方推荐的过滤器过滤后的水。试验期间,压力的变化量应不大于2%。
8.2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用肉眼观测。
8.3规格尺寸
8.3.1滴灌管外径
按GB/T8806规定进行测量并计算外径偏差。8.3.2滴灌带内径
将滴灌带试样端口剪整齐,在端口轻轻插入一个锥角不大于10°的圆锥体并在圆锥体上做一环形标记,用精度不劣于0.02mm的量具测量锥体上环形标记处的直径,并计算内径偏差。测量中应不使试样端口处扩张。
8.3.3壁厚
8.3.3.1滴灌管
按GB/T8806的规定进行测量,并计算壁厚偏差。8.3.3.2滴灌带
用精度不劣于0.01mm的测厚仪测量滴灌带同截面圆周上等间距四点的壁厚,在两个截面上重4
复进行。测量结果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壁厚偏差。8.3.4滴水口间距偏差
GB/T19812.3-2008
用精度不劣于1mm的尺测量,至少测量三个间距,取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计算滴水口间距偏差。8.3.5每卷段数、每段长度及每卷长度偏差8.3.5.1检测设备
a)倒卷机:带有记米装置,能测量产品的长度;b)放卷架:将产品放置在此架上时能自由转动。8.3.5.2检测步骤
将抽查的试样安装在放卷架上,抽出一端穿过倒卷机的记米装置后,卷到倒卷机收卷轴的空卷芯上,调整收卷速度到工作状态,在放卷过程中观察产品,如有断头,则记录断头处记米装置显示的长度,直到将整卷试样倒完,读取并记录段数和记米装置上显示的总米数,与产品标签上标注的米数比较,按式(1)计算长度偏差(△L):
式中:
AL长度偏差,%;
L—实测长度,单位为米(m);
一标注长度,单位为米(m)。
8.4流量均匀度
8.4.1仪器设备
压力表,精度0.4级;
温度计,最小刻度1℃;
c)秒表,最小指示0.1s;
集水容器、量筒。
8.4.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见图1。
1—进水管;
2—排气阀;
3—稳压装置;
4——泄水阀;
5—过滤器;
×100%
一调压阀;
7、9——压力表;
10—滴头;
11-试验台。
图1流量均匀性试验装置示意图
8.4.3试验步骤
将含有25个滴水口的试样水平悬吊在试验台架上,堵上末端,向内充水,排尽空气后逐渐(20s~40s)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稳定滴水至少3min后,用集水容器收集每个滴水口的滴水量,滴水时间应5
GB/T19812.3-2008
不少于3min。用量筒测量集水容器中的滴水量并计算成流量(L/h)。记录水温,试验压力、滴水时间、滴水口滴水量。重复上述试验,两次所得流量之偏差不得大于2%,取平均值。8.4.4试验结果计算
滴水口平均流量、变异系数、标准偏差和平均流量相对于额定流量的偏差计算分别见式(2)~式(5)。
S×100%
式中:
2-9×100%
滴水口平均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滴水口个数;
第个滴水口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滴水口流量的变异系数,%;
滴水口流量标准偏差,单位为升每小时(L/h);平均流量相对于额定流量的偏差,%;额定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8.5压力与流量关系试验
8.5.1试验装置
同8.4。
8.5.2试验步骤
..(2)
·-(3)
·(4)
(5)
8.5.2.1将8.4所测25个滴水孔的流量由小到大排列编号,从编号序列中选取第3、12、13、23号四个滴水孔作为试样。
8.5.2.2将试样水平悬吊在试验台架上,堵上末端。向试样内充水,排尽空气后,由小到大调节入口水压。以每阶段增压不大于50kPa的幅度,将压力从零增加到1.2倍的额定工作压力(至少分布八个压力点),量取四个试样在每一个压力点的滴水量,滴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然后再将压力以每阶段降低不大于50kPa的幅度,从1.2倍的最大工作压力降至零(压力分布点于升压时相同),量取四个试样在每一个压力点的滴水量,滴水时间与升压时相同。分别计算其流量(L/h),取平均值。8.5.2.3在压力调节时,人口压力增加和降低过程中,试验压力至少保持3min后再量取滴水量。并记录试验时的室温、水温、水压、滴水时间、滴水孔滴水量。8.5.2.4每个试样两次测得流量之差应不大于2%,如试样在某个压力点下两次测得流量之差大于2%时,重新测量此压力点下的流量;如在增压或降压期间,人口压力超过预定压力值10kPa以上,则应将压力回零,重新进行该试验。8.5.3试验结果计算
8.5.3.1根据试验所得多组压力和流量进行回归,求得流量常数k、流态指数m两个参数。按式(6)计算流量(Q):
式中:
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6)
k——流量常数;
b工作压力,单位为千帕(kPa);m—流态指数。
GB/T19812.3—2008
8.5.3.2将额定工作压力分别代入式(6)和生产厂提供关系式中,对比所得流量,按式(7)计算两个流量的偏差(AQ):
Ag=×100%
式中:
Aq—流量偏差,%;
Q——将额定工作压力代入式(6)回归计算后所得到的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7)
9——将额定工作压力代入生产厂提供的关系式计算所得到的流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h)。8.6耐静水压试验
8.6.1试验设备
同8.4。
8.6.2常温下耐静水压
8.6.2.1取五段滴灌管、带,每段至少含有五个滴水口,用接头连接组成试样。8.6.2.2将试样与试验装置连接,堵上末端。不断充水,彻底排气后,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稳定水至少3min后,用集水容器收集每个滴水口的滴水量,滴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用量筒测量集水容器中的滴水量,记录每个滴水口滴水量并计算成平均流量(L/h)。8.6.2.3再逐渐(10s~30s)增加水压,滴灌管增至1.8倍公称压力,滴灌带增至1.2倍公称压力,并保持60min。试验过程中压力波动不大于2%。8.6.2.4将压力降至额定工作压力,保持3min后,测量每个滴头的流量,滴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用量筒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口滴水量并计算成平均流量(L/h),与增加压力前的流量相比较,计算加压前后流量的变化率。同时,观察试验中试样有无损坏现象。8.6.3滴灌管在高温下的耐静水压8.6.3.1取三段滴灌管,每段至少含有一个滴水口,用接头连接组成试样。将试样与试验装置连接,堵上末端,不断充水,彻底排气后,加压至额定工作压力。稳定滴水至少3min后,用集水容器收集每个滴水口的滴水量,滴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用量筒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口的滴水量。8.6.3.2然后再将试样与有温控装置的试验设备连接,浸没在温度为(60士2)℃的水中。逐渐(最少10s)增加水压至额定工作压力,并保持该压力48h。卸压后将试样从水中取出,在环境温度下放置30min。然后在环境温度下给试样逐渐(10s~30s)增加水压至额定工作压力,并保持3min后,用集水容器收集每个滴水口的滴水量,滴水时间应不少于3min。用量筒测量并记录每个滴水口的滴水量。与加温前试样的流量相比较,计算试验前后流量的变化率。8.7耐拉拔试验
8.7.1滴灌管
8.7.1.1取五段滴灌管(每段包括一个滴水口且位于中间),每段至少长250mm,按8.6.3.1先测量每个滴头的流量。
8.7.1.2然后在每段试样上各做两条间距150mm的横向标线(滴水口位于中间),逐一固定于拉力试验设备的夹紧装置上,在30s内加至180N的载荷,在50℃士2℃的温度中保持15min后卸载,在环境温度下放置30min后测量标线间的距离,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间距的变化率,结果取最大值。8.7.1.3再按8.6.3.1测量拉伸后试样的流量,与拉伸前试样的流量相比较,计算试验前后流量的变化率,结果取最大值。
8.7.2滴灌带
取五段滴灌带(每段包括一个滴水口且位于中间),每段至少长300mm,各做两条间距200mm的7
GB/T19812.3—2008
横向标线(滴水孔位于中间),逐一固定于试验设备的夹紧装置上(标线与夹具的间距不应大于10mm),加足130N的载荷,保持15min后卸载,观察试样是否有损坏现象,放置30min后测量标线间的距离,计算其相对于试验前间距的变化率,结果取最大值。8.7.3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
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按GB/T15819的规定执行。8.8不透光性
随机抽取三段300mm长的滴灌管、带作为试样。将试样一端封严不透光,在试样侧面有自然光的条件下,用不透光的小棒在有光源的一面沿试样的轴向移动,从试样的另一端,用肉眼观察试样的内表面,以看不见有遮挡光源的影子为合格。8.9炭黑含量
按GB/T13021规定进行。
8.10炭黑分散
按GB/T18251规定进行。
9检验规则
9.1组批
同一原料、配方生产的同一规格的滴灌管、带为一批,每批不多于1000卷,生产7d不足1000卷时,则按7d的产量为一批。
9.2出厂检验
9.2.1出厂检验项月为7.17.2,7.3,7.5.1、7.6.2、7.8。9.2.27.1和7.2采用GB/T2828.1一2003规定的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6.5的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详见表6。也可以按合同双方协议进行检验。表6抽样检验方案
≤150
151~280
281500
501~1200
样本盘
接收数
9.2.3在计数抽样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其他项目的试验。9.3型式检验
单位为卷
拒收数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7章要求的全部项目。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进行一次。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检验要求时。9.4判定规则
若7.1、7.2中任一项不符合表6规定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其他项目中有不合格项时,应在计数抽样合格的批产品中随机抽取双倍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若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为不合格。8
10标志、包装、运输、购存
10.1标志
10.1.1产品标识
GB/T19812.3—2008
每单位包装内应附产品合格证和产品标签,产品标签的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标记、批号、长度、生产目期、本标准代号、生产厂名、厂址。10.1.2产品说明书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每交付批产品应向用户提供产品说明书,内容至少包括:额定流量、额定工作压力、压力与流量关系式、贮存期、安装、运行、使用的条件说明等。10.2包装
产品用牛皮纸、塑料薄膜等包装,也可按用户要求包装。包装应能有效地保护产品不受损伤。10.3运输
产品在装卸、运输时,严禁重压、剧烈撞击和抛摔,防止日晒。10.4贮存
产品存放地面应平整,码放整齐,码放高度不应超过3m。远离热源,不应露天曝晒。GB/T19812.3-2008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塑料节水灌溉器材内镶式滴灌管、带GB/T19812.3—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8千字2008年4月第一版2008年4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0986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