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标准(GB)】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9:20:52
- GB/T18430.1-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18430.1-2007
标准名称: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1-05 -
实施日期:
2008-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33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8430.1-2001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应用于工业或商业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本部分适用于制冷量为50kW以上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冷水的机组,也适用于为防止因室外气温降低而引起冻结、在水中溶解化学药剂作载冷(热)的机组。以发动机(柴油机或燃气机)或透平发动机(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机组可参照执行。本部分不适用于饮用水、饮料及不以水作载冷(热)剂的工业专用的机组。 GB/T 18430.1-2007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T18430.1-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27.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430.1—2007
代替GB/T18430.1—2001
标准分享网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Water chilling (heat pump) packages using the vapor compression cycle-Part 1: Water chilling(heat pump) packages forindustrial & commercial and similar application2007-11-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2-01实施
GB/T 18430.1—2007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机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取样法)机组水侧压力损失的测量
模拟机组水侧污垢系数修正温差的确定冷却水水质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计算示例
GB/T18430《蒸气压缩循坏冷水(热泵)组》分为两部分:一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一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本部分为GB/T18130的第1部分。GB/T 18430.1—2007
本部分修订GB/T18430.1—2001,与GB/T18430.1—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名称改为: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一增加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NPLV的定义(见3.2);一名义.1况调整为规定蒸发器的出口水温和流量、冷凝器的进口水温和流量(2001年版3.3.2,本版的4.3.2,1);
一污垢系数修订为: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为0.018m2.℃/kW,冷凝器水测污垢系数为0.044m*,℃/kW(2001年版3.3.3,本版的4.3.2.2);增加部分负荷工况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见4.3.2.3、4.3.3.1),: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改为不低于GB19577的限定值(2001年版3.3.4,本版的4.3.3.1);
-增加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5、6.3.3);一增加接地电阻的要求和接地电阻测试方法(见5.8.9.6.3.7.8);:一调整了绝缘电阻试验、耐电乐试验和淋水试验方法的内容(2001年版5.3.7.3、5.3.7.4、5. 3.7.7,本版 5.8. 3、5.8. 4,5.8.7)。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8430.1—2001。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山。本部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可、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育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大金空调(F海)有限公司、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样华、戴世龙、张维加、李建军、杜娟。本部分参加起草人:杜英芬、霍正齐、吴杰生、谭建明、汤成忠、舒为民、张晓兰、崔景潭、史剑春、周鸿钩、易新文、董云达、陈振乾、韩树衡、姚宏雷、刘一民、贝正其。本部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430.1--2001.
1范围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T 18430.1-—2007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应用于工业或商业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本部分适用于制冷量为50kW以上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冷水的机组,也适用于为防正因室外气温降低而引起冻结、在水中溶解化学药剂作载冷(热)的机组。以发动机(柴油机或燃气机)或透平发动机(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机组可参照执行。本部分不适用于饮用水、饮料及不以水作载冷(热)剂的工业专用的机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4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义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08—1993外防护等级(IP代码)(cqVIEC529:1989)GB4343.2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婴求第2部分:抗扰度品类标准(CB4343.21999,idt CISPR14-2:1997)GB/T10870—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13306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I3/T 17758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JB/I4330
制冷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IB/T4750
JB/T7249
制冷设备术语
JB8654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机组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
B/T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lofperformance(CoP)在表2规定的名义工况下,机组以间一单位表示的制冷(热)量除以总输人电功率得出的比值。3.2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partloadyalue(PLV)用一个单-数值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计算得出。1
GB/T18430.1—2007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ntegratedpartloadvalue(IPLV)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基于表3规定的I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机组在特定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式(1)获得。IPLV(或NPLV) =2.3%XA+41.5% XB +46.1%XC+10.1% XD .......(1)式中:
A——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B-
-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C—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D
-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最指名义制冷量。
注1:部分负荷百分数计算基准最注2:部分负荷性能系数PL代了平均的单台机组的运行工况,可能不代表一个等有的工程安装实例。3.2.2
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non-standard part load value(NPLV)用一个单一数值
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基于表3规定的N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费值,按机组在特定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式(1获得。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制冷压缩机型式分类:
开扇式
半封闭
全封闭式
按制冷压缩机头型分类:
往复活塞式口
离心式;
螺杆式;
涡旋式。
按机组功能分类
单冷式:
制冷及电加热制热兼用式
制冷及热泵制热兼用式(包活热泵制热和电加热制热同时使用的机组及热泵制热和电加热装置切换使用的机组)。
4.1.4按制冷运行放热侧热交换方式分类:水冷式(水热源);
风冷式(空气热源);
蒸发冷却式。
4.2型号
机组型号的编制方法,可由制造商自行编制,但型号中应体现本部分名义工况下机组的制冷量。4.3基本参数
4.3.1机组名称及功能
机组相关的名称及功能见表1。
4. 3.2工况
机组名称
水冷式
水-水热泵
风玲式
空气-水热泵
蒸发拎却式
4.3.2.1名义工况
机组的名义T说见表 2。
机组名称及相应功能
GB/T 18430.12007
机组功能
水冷单冷式
水冷式制冷及水热源热泵制热
风冷单冷式
风冷式制冷及空气热源热泵制热蒸发冷却单冷式
名义工况时的温度/流量条件
使用侧
热浆制热
冷、热水
水蔬盘/
[m*/(h .kw)]
出口水温/进口水温/
4.3.2.2名文工况的其他规定
水冷式
热源侧(或放热测)
风冷式
水流量/
[m\/(h·kW)]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蒸发冷却式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机组名义T况时的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为0.018m2,亡/kW,冷凝器水侧污垢系数为电
0.044m。℃/kW.新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水侧应被认为是清洁的,测试时污垢系数应考虑为()m2·C/kW,性能测试时应按附录C模拟污垢系数。附录心为模拟机组名义工况下水侧污圻系数修正温差的计算方法。b)火气压力为101kPa。
4.3.2.3部分负荷工况
部分负荷下说的温度条件见表3。表 3部分负荷工况。
100%负荷出水温度/℃
蒸发器
水冷式冷凝器
0%负荷出水温度/℃
流皇/[m/(hkW)』
污垢系数/(m*/kW)
100%负荷进水温度/
75%负荷进水温度/℃
50%负荷进水温度/C
25%负荷进水温度/C
流量/m*/(h·kW)
污垢系数/0, 044
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选定的出水温度
同100%负荷的出水温度
选定的流量
指定的污垢系数
选定的进水温度
选定的流盘
指延的污垢系数
GB/T18430.1—2007
100%负荷干球温度/℃
75%负荷干球温度/℃
风冷式冷凝器
50%负荷干球温度/℃
25%负荷干球温度/℃
污垢系数/(m2.℃/kw)
表3(续)
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875%和50%负荷的进水温度必须在15.5%至选定的100%负荷进水温度之问按负荷百分比线形变化,保留位小数。
4.3.3制冷性能系数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不应低于表1的数值。表4制冷性能系数
机组类型
风冷式
水冷式
蒸发冷却式
机组制冷量/上W
>528-1
性能系数COP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不低手GB19577的限定值
注:蒸发器和冷凝器水侧的污垢系数按附录C进行修正。不能们组不适用 IPLV数据,但必领明示4.3.3.2
5要求
5.1一般规定
和本部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机组应符合JB865
的协议制造
5.2气密性、真空试验和压力试验5.2.1气密性
机组采用电子卤素检漏仪或氨氮检漏仪时,机组单点泄漏率应低于14g/a,并充分保证机组在应用周期中的气密性。
5.2.2真空试验
机组进行真空试验时,制冷系统的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且压力回升不得超过0.15kPa。5.2.3压力试验
机组试验时,水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泄漏。5.3运转
机组出厂前应进行运转试验,机组应无异常。若试验条件不完备或对于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的机组,可在使用现场进行运转试验。5.4名义工况性能
机组在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进行试验时,其最大偏差应不超过以下规定:4
制冷鼠和热泵制热量应不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5%;a)
GB/T18430.1—2007
机组消耗总电功率应不大于机组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10%(热泵制热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b)
助电加热消耗功率);
c)名义工况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表1的要求,并应不低于机组的明示值(当机组明示值的92%商于表4规定的值时)的92%;d)带有辅助电加热热泵制热机组的辅助电加热功率消耗应不大于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05%;e)玲(热)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应不大于机组名义规定值的115%。5.5部分负荷性能
5.5.1综合部分负荷性能
5.5.1.1冷水机组应按表3规定的IPLV部分负荷工况测定100%、75%、50为和25%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按式(1)计算其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5.5.1.2若机组不能按5.5.1.1或表3规定的IPLV工况正常运行,则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5.5.1.2.1若机组不能在75%,50%或25%名义制冷录运行时,可以使机组在按表3规定的IPLV工况条件下的其他部分负荷点运行,测量的各个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在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绘出部分负荷曲线图。此时可从曲线图通过内插汰来计算机组的75%、50%或25%负荷效率,但不得使用外插法。
5.5.1.2.2若机组不能卸载到25%、50%或75%,按以下规定进行:a)若机组无法卸载到25%但低于50%,则其75%和50%的C0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按表3规定的25%的IPL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然后按式(2)计算25%负载的 COP。
b)若机组无法卸载到50%但低于75%,则其75%的CO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分别按表3规定的50%.25%的IPI.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按式(2)计算50%和25%的COP。
武中;
Q—实测制冷量,单位为T瓦(kW);P..—.实测输人总功率,单位为干瓦(kW);C—衰碱系数,是由于机组无法达到最小负荷,压缩机循环停机引起。山式(3)计算。Cs = (—. 13 ? LF) + 1. 13
式中:
LF.-负荷系数;
LD—一表3中规定的4个IPLV的负数;QFL——满负荷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QpL—部分负荷制冷量,单位为千(kW)。(100)
5.5.1.3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与明示值的偏差(2)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应符合表4的规定,并应不低于明示值的92%(当机组明示值的92%高于表4规定的值时)。
5.5.2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
必要时应进行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试验5.5.2.1按表3规定的NPLV部分负荷工况测定100%、75%、50%和25%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按5
GB/T 18430.1-2007
式(1)计算其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NPLV。5. 5. 2, 2 若机组不能按 5. 5. 2. 1 或表 3 规定的 NPLV T况正常运行,则可以按以F规定进行。5. 5. 2. 2. 1 若机组不能在 75%,50%或 25%名义制冷量运行时,可以使机组在按表 3 规定的 NPLV T条件的其他部分负荷点运行,测量的各个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在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绘出部分负荷曲线图。此时可从曲线图通过内插法来计算机组的75%、50%或25%负荷效率,但不得使用外插法。5.5.2.2.2若机组不能卸载到25%、50%或75%,按以下规定进行:a)若机组无法卸载到25%但低于50%,则其75%和50%的CO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按表 3 规定的 25%的 NPL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然后按式(2)计算 25%负载的 COP.
b)若机组无法卸载到50%但低于75%负载,则其75%的CO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分别按表3规定的50%,25为的NPL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按式(2)计算50%和 25%的 COP.
5.5.2.3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与明示值偏差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应不低于机组明示值的92%。5.6设计和使用条件
机组应在表5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表 5机组设计温度/流量条件
使用侧
名义工况
最大负荷工况
低温工况
名义上说
最人负荷工况
融霜工况
冷、热水
水流量
补充水温度为32℃。
出口水温
水玲式
进口水温
b 补充水温度为 15 ℃.
注:表中温度单位为,流量单位为m/(h·kW)。5.6.1最大负荷工况
热源侧(或效热侧)
风冷式
燕发冷却式
于球温度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悬球温度
机组按表5最人负荷工况运行时,电动机、电器元件、连接接线及其他部件应正常工作。5.6.2低温工况
机组按表5低温工况运行时应正常工作。5.6.3融霜工况
装有自动融霜机构的空气源热泵机组按表5融箱工况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安全保护元器件不应动作而停止运行;融霜应白动进行:
融霜时的融化水及制热运行时室外侧(热源侧)换热器的避凝结水应能正常排放或处理,24
在最初融霜结束后的连续运行中,融霜所需的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两个以上独立制冷循环的机组,各独立循坏融箱时间的总和不应超过各独立循环总运转时间的20%。
5.6.4变工况性能
机组变工况性能温度条件如表6所示。表6变工况性能温度范围
热泵制热
冷、热水
进口水温
5.7噪声和振动
出口水温
水冷式
进口水温
出口水温
热源侧(或放热侧)
干球温度
-7~21
凝球温度
GB/T18430.1—2007
单位为摄氏度
蒸发玲却式
于球温度
5.7.1机组应按JB/T4330的规定测量机组的噪声声压级,实测值应不大于机组的明示值。5.7.2机组应进行振动测,实测值应不大于机组的明示值。5.8电器安全
5.8.1电压变化性能
湿球温度
机组在表5规定的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运行,收变电压时,安全保护机构不动作。带有辅助电加热的热泵制热机组其防过热保护器亦不应动作,机组无异常现象并能连续运行。注:电动机,电器元件及安全保护机构等内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测并提供报告则可不进行此项测试。5.8.2电动机绕组温度
机组在表5制冷和热录制热名义工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绕组温度应符合JB8654的规定。5.8.3绝缘电阻
机组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额定电压单相交流220V、三相交流380V时应不小于1Ma: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000V、6000V时应不小于5MQ额定电压三相交流10000V时应不小于10M0。
5.8.4耐电压
在绝缘电阻试验后,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加工:6.3.7.1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和闪络。
5.8.5启动性能
做启动试验时,启动电流值应小于规定启动电流值的115%,且电动机的启动试验应和电动机转子停止位置无关。
5.8.6耐湿性能
机组应进行耐湿试验。试验后其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应分别符合5.8.3和5.8.4规定,5.8.7淋水绝缘性能
对室外机组应进行淋水试验。试验后其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应分别符合5.8.3和5.8.4规定。5.8.8抗干扰性能
采用微处理器的机组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无线电或其他通讯干扰信号的性能。按GB4343.2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有关限制产生干扰影响的要求。5.8.9接地电阻
机组应有符合JB8651规定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0.1Q。5.9外观
机组外表面应清洁,涂漆表面应光滑。管路附件安装一般应横平竖直、美观人方。充装制冷剂前,机组内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洁净、干燥。5.10保用期
用户在遵守机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或开A
GB/T 18430.1—2007
机调试运行后12个月内(以两者巾先到者为准),机组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止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修理或更换:
6试验方法
6. 1测量仪表准确度和测量规定6.1.1测量仪表、仪器准确度按GB/T10870·2001中附录A的规定并经校验或校准合格。6. 1. 2
测量按以下规定进行: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接GB/T10870的规定;a)
b)机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采用取样法测最。取样器按附录人的要求。6.2安装和试验规定
6.2.1测试时,应符合以下规定的条件:机组的水温及空气干、湿球温度偏差按表7的规定;-被试机红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运行,其频率偏差值不应大于0.5H2、电压偏差不应大于土5%。
6.2.2被试机组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方法逊行安装,并且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的构造改装。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测试环境应充分宽,机附近的风速应减小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机组的性能。
6. 2. 3机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6.2.4
机组测试时,温度和流量偏差应符合表7和表8规定。表 7机组测试温度和流量偏差
使用测
名义工记
最大负荷工.况
低温工况
名义工况
墩大负荷工
融霜工说
冷、热水
水流量/
水冷式
出口水温/进水温
[m*/(h·kW)]
补充水温度偏差为士2℃
水流罩/
热源侧(或放热侧)
风冷式
蒸发冷却式
干球温度凝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Lm/(hkw))
融籍工况为融醋运行前的条件,开始融霜时表7和表8规定的温度条件均可,表8
融无时的温度偏差
热泵制热睡霜
6.3试验要求
6.3.1气密性、真空和压力试验
出口水禮
单位为摄氏度
热源侧
干球温度
气密性试验:机组制冷剂侧在设计压力下,按JB/T4750中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分5. 2. 1 的规定。
GB/T18430.1-2007
—真空试验:机组制冷剂侧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抽真空至0.3kPa,至少保压30min.应符合5.2.2的规定。
一压力试验:机组水侧在1.25倍设计压力(液压)或在1.15倍设计压力(气压)下,按JB/I4750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2.3的规定。6.3.2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3.2.1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卸裁机构等能量调节暨于最大制冷量位置,在表2和表5规定的制冷名义工况下,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冷量与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5.4a)和5.4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功率因数。
a)水冷式机组:制冷量按CB/T10870—2001的规定,主要试验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消耗总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输人总电功率。
b)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制冷量按GB/T10870--2001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放热侧采用GB/T17758的空气焙差法中的室内空调装置使其达到放热侧环境温度条件。消耗总电功率除6.3.2.1a)中包括项目外,风冷式还应包括放热侧冷却风机消耗的电功率,蒸发冷却式还应包括水泵和风机消耗的电功率。6.3.2.2热泵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的卸载机构等能量调节置于最大制热堂的位置,在表2和表5规定的制热名义工况下,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热量与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5.4a)和5.4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功率因数。
a)水冷式机组:制热量按GI3/T108702001的规定,主要试验采用液体载冷剂法(实为使用冷凝器裁热剂)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实为热源侧蒸发器)。消耗总电功率同6.3.2.1a的内容,们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
b)风冷式机组:制热量按GB/T10870--2001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实为使用侧冷凝器载热剂)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热源侧同6.3.2.1b)的规定,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6.3.2.3辅助电加热消耗的电功率带有辅助电加热的机组按6.3.2.2进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当热束制热量的测定稳定后,给辅助电加热通电,并测定消耗的电功率,应符合5.4d)的规定,6.3.2.4名义工况性能系数
由6.3.2.1和6.3.2.2求得的制冷量(制热量)Q(kW)和消耗总电功率N。(kW)按式(5)计算,计算结果应符合表4和5.1c)的规定。6.3.2.5水侧压力损失
在进行上述试验时,按附录B的方法测量冷、热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应符合5.4c>的规定。6.3.3机组部分负荷性能试验
在表3规定的部分负荷工况下,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并按式(5)计算性能系数,按式(1)计算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或NPLV,IPLV应符合表4和5.5.1.3的规定,NPI.V应符合5.5.2.3的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430.1—2007
代替GB/T18430.1—2001
标准分享网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
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Water chilling (heat pump) packages using the vapor compression cycle-Part 1: Water chilling(heat pump) packages forindustrial & commercial and similar application2007-11-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2-01实施
GB/T 18430.1—2007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机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取样法)机组水侧压力损失的测量
模拟机组水侧污垢系数修正温差的确定冷却水水质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计算示例
GB/T18430《蒸气压缩循坏冷水(热泵)组》分为两部分:一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一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本部分为GB/T18130的第1部分。GB/T 18430.1—2007
本部分修订GB/T18430.1—2001,与GB/T18430.1—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名称改为: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一增加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NPLV的定义(见3.2);一名义.1况调整为规定蒸发器的出口水温和流量、冷凝器的进口水温和流量(2001年版3.3.2,本版的4.3.2,1);
一污垢系数修订为: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为0.018m2.℃/kW,冷凝器水测污垢系数为0.044m*,℃/kW(2001年版3.3.3,本版的4.3.2.2);增加部分负荷工况及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见4.3.2.3、4.3.3.1),: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改为不低于GB19577的限定值(2001年版3.3.4,本版的4.3.3.1);
-增加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5、6.3.3);一增加接地电阻的要求和接地电阻测试方法(见5.8.9.6.3.7.8);:一调整了绝缘电阻试验、耐电乐试验和淋水试验方法的内容(2001年版5.3.7.3、5.3.7.4、5. 3.7.7,本版 5.8. 3、5.8. 4,5.8.7)。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18430.1—2001。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D、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山。本部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8)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约克(无锡)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特灵空调系统(江苏)有限公可、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吉荣空调设备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一冷开利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育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丹佛斯(上海)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大金空调(F海)有限公司、深圳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劳特斯空调(江苏)有限公司、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昆山台佳机电有限公司、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样华、戴世龙、张维加、李建军、杜娟。本部分参加起草人:杜英芬、霍正齐、吴杰生、谭建明、汤成忠、舒为民、张晓兰、崔景潭、史剑春、周鸿钩、易新文、董云达、陈振乾、韩树衡、姚宏雷、刘一民、贝正其。本部分由全国冷冻空调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8430.1--2001.
1范围
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
GB/T 18430.1-—2007
本部分规定了电动机驱动的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应用于工业或商业及类似用途的冷水(热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型式与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本部分适用于制冷量为50kW以上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冷水的机组,也适用于为防正因室外气温降低而引起冻结、在水中溶解化学药剂作载冷(热)的机组。以发动机(柴油机或燃气机)或透平发动机(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机组可参照执行。本部分不适用于饮用水、饮料及不以水作载冷(热)剂的工业专用的机组。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84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义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08—1993外防护等级(IP代码)(cqVIEC529:1989)GB4343.2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婴求第2部分:抗扰度品类标准(CB4343.21999,idt CISPR14-2:1997)GB/T10870—2001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泵)机组性能试验方法GB/T13306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3单元式空气调节机
GI3/T 17758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JB/I4330
制冷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IB/T4750
JB/T7249
制冷设备术语
JB8654容积式和离心式冷水(热)机组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
B/T7249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coefficienlofperformance(CoP)在表2规定的名义工况下,机组以间一单位表示的制冷(热)量除以总输人电功率得出的比值。3.2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partloadyalue(PLV)用一个单-数值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计算得出。1
GB/T18430.1—2007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ntegratedpartloadvalue(IPLV)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基于表3规定的I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数值,按机组在特定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式(1)获得。IPLV(或NPLV) =2.3%XA+41.5% XB +46.1%XC+10.1% XD .......(1)式中:
A——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B-
-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C—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D
-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kW/kW)。最指名义制冷量。
注1:部分负荷百分数计算基准最注2:部分负荷性能系数PL代了平均的单台机组的运行工况,可能不代表一个等有的工程安装实例。3.2.2
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non-standard part load value(NPLV)用一个单一数值
表示的空气调节用冷水机组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基于表3规定的NPLV工况下机组部分负荷的性能系费值,按机组在特定负荷下运行时间的加权因素,通过式(1获得。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制冷压缩机型式分类:
开扇式
半封闭
全封闭式
按制冷压缩机头型分类:
往复活塞式口
离心式;
螺杆式;
涡旋式。
按机组功能分类
单冷式:
制冷及电加热制热兼用式
制冷及热泵制热兼用式(包活热泵制热和电加热制热同时使用的机组及热泵制热和电加热装置切换使用的机组)。
4.1.4按制冷运行放热侧热交换方式分类:水冷式(水热源);
风冷式(空气热源);
蒸发冷却式。
4.2型号
机组型号的编制方法,可由制造商自行编制,但型号中应体现本部分名义工况下机组的制冷量。4.3基本参数
4.3.1机组名称及功能
机组相关的名称及功能见表1。
4. 3.2工况
机组名称
水冷式
水-水热泵
风玲式
空气-水热泵
蒸发拎却式
4.3.2.1名义工况
机组的名义T说见表 2。
机组名称及相应功能
GB/T 18430.12007
机组功能
水冷单冷式
水冷式制冷及水热源热泵制热
风冷单冷式
风冷式制冷及空气热源热泵制热蒸发冷却单冷式
名义工况时的温度/流量条件
使用侧
热浆制热
冷、热水
水蔬盘/
[m*/(h .kw)]
出口水温/进口水温/
4.3.2.2名文工况的其他规定
水冷式
热源侧(或放热测)
风冷式
水流量/
[m\/(h·kW)]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蒸发冷却式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
机组名义T况时的蒸发器水侧污垢系数为0.018m2,亡/kW,冷凝器水侧污垢系数为电
0.044m。℃/kW.新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水侧应被认为是清洁的,测试时污垢系数应考虑为()m2·C/kW,性能测试时应按附录C模拟污垢系数。附录心为模拟机组名义工况下水侧污圻系数修正温差的计算方法。b)火气压力为101kPa。
4.3.2.3部分负荷工况
部分负荷下说的温度条件见表3。表 3部分负荷工况。
100%负荷出水温度/℃
蒸发器
水冷式冷凝器
0%负荷出水温度/℃
流皇/[m/(hkW)』
污垢系数/(m*/kW)
100%负荷进水温度/
75%负荷进水温度/℃
50%负荷进水温度/C
25%负荷进水温度/C
流量/m*/(h·kW)
污垢系数/
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选定的出水温度
同100%负荷的出水温度
选定的流量
指定的污垢系数
选定的进水温度
选定的流盘
指延的污垢系数
GB/T18430.1—2007
100%负荷干球温度/℃
75%负荷干球温度/℃
风冷式冷凝器
50%负荷干球温度/℃
25%负荷干球温度/℃
污垢系数/(m2.℃/kw)
表3(续)
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875%和50%负荷的进水温度必须在15.5%至选定的100%负荷进水温度之问按负荷百分比线形变化,保留位小数。
4.3.3制冷性能系数
机组名义工况时的制冷性能系数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不应低于表1的数值。表4制冷性能系数
机组类型
风冷式
水冷式
蒸发冷却式
机组制冷量/上W
>528-1
性能系数COP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不低手GB19577的限定值
注:蒸发器和冷凝器水侧的污垢系数按附录C进行修正。不能们组不适用 IPLV数据,但必领明示4.3.3.2
5要求
5.1一般规定
和本部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机组应符合JB865
的协议制造
5.2气密性、真空试验和压力试验5.2.1气密性
机组采用电子卤素检漏仪或氨氮检漏仪时,机组单点泄漏率应低于14g/a,并充分保证机组在应用周期中的气密性。
5.2.2真空试验
机组进行真空试验时,制冷系统的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且压力回升不得超过0.15kPa。5.2.3压力试验
机组试验时,水侧各部位应无异常变形和泄漏。5.3运转
机组出厂前应进行运转试验,机组应无异常。若试验条件不完备或对于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的机组,可在使用现场进行运转试验。5.4名义工况性能
机组在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进行试验时,其最大偏差应不超过以下规定:4
制冷鼠和热泵制热量应不小于名义规定值的95%;a)
GB/T18430.1—2007
机组消耗总电功率应不大于机组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10%(热泵制热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b)
助电加热消耗功率);
c)名义工况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表1的要求,并应不低于机组的明示值(当机组明示值的92%商于表4规定的值时)的92%;d)带有辅助电加热热泵制热机组的辅助电加热功率消耗应不大于名义消耗电功率的105%;e)玲(热)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应不大于机组名义规定值的115%。5.5部分负荷性能
5.5.1综合部分负荷性能
5.5.1.1冷水机组应按表3规定的IPLV部分负荷工况测定100%、75%、50为和25%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按式(1)计算其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5.5.1.2若机组不能按5.5.1.1或表3规定的IPLV工况正常运行,则可以按以下规定进行,5.5.1.2.1若机组不能在75%,50%或25%名义制冷录运行时,可以使机组在按表3规定的IPLV工况条件下的其他部分负荷点运行,测量的各个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在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绘出部分负荷曲线图。此时可从曲线图通过内插汰来计算机组的75%、50%或25%负荷效率,但不得使用外插法。
5.5.1.2.2若机组不能卸载到25%、50%或75%,按以下规定进行:a)若机组无法卸载到25%但低于50%,则其75%和50%的C0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按表3规定的25%的IPL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然后按式(2)计算25%负载的 COP。
b)若机组无法卸载到50%但低于75%,则其75%的CO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分别按表3规定的50%.25%的IPI.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按式(2)计算50%和25%的COP。
武中;
Q—实测制冷量,单位为T瓦(kW);P..—.实测输人总功率,单位为干瓦(kW);C—衰碱系数,是由于机组无法达到最小负荷,压缩机循环停机引起。山式(3)计算。Cs = (—. 13 ? LF) + 1. 13
式中:
LF.-负荷系数;
LD—一表3中规定的4个IPLV的负数;QFL——满负荷制冷量,单位为千瓦(kW);QpL—部分负荷制冷量,单位为千(kW)。(100)
5.5.1.3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与明示值的偏差(2)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应符合表4的规定,并应不低于明示值的92%(当机组明示值的92%高于表4规定的值时)。
5.5.2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
必要时应进行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试验5.5.2.1按表3规定的NPLV部分负荷工况测定100%、75%、50%和25%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并按5
GB/T 18430.1-2007
式(1)计算其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NPLV。5. 5. 2, 2 若机组不能按 5. 5. 2. 1 或表 3 规定的 NPLV T况正常运行,则可以按以F规定进行。5. 5. 2. 2. 1 若机组不能在 75%,50%或 25%名义制冷量运行时,可以使机组在按表 3 规定的 NPLV T条件的其他部分负荷点运行,测量的各个负荷点的性能系数,在点与点之间用直线连接,绘出部分负荷曲线图。此时可从曲线图通过内插法来计算机组的75%、50%或25%负荷效率,但不得使用外插法。5.5.2.2.2若机组不能卸载到25%、50%或75%,按以下规定进行:a)若机组无法卸载到25%但低于50%,则其75%和50%的CO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按表 3 规定的 25%的 NPL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然后按式(2)计算 25%负载的 COP.
b)若机组无法卸载到50%但低于75%负载,则其75%的COP按5.5.1.2.1,机组在最小负荷运行,分别按表3规定的50%,25为的NPLV工况条件,测试制冷性能系数,按式(2)计算50%和 25%的 COP.
5.5.2.3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与明示值偏差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应不低于机组明示值的92%。5.6设计和使用条件
机组应在表5规定的条件下正常工作,表 5机组设计温度/流量条件
使用侧
名义工况
最大负荷工况
低温工况
名义上说
最人负荷工况
融霜工况
冷、热水
水流量
补充水温度为32℃。
出口水温
水玲式
进口水温
b 补充水温度为 15 ℃.
注:表中温度单位为,流量单位为m/(h·kW)。5.6.1最大负荷工况
热源侧(或效热侧)
风冷式
燕发冷却式
于球温度湿球温度
干球温度悬球温度
机组按表5最人负荷工况运行时,电动机、电器元件、连接接线及其他部件应正常工作。5.6.2低温工况
机组按表5低温工况运行时应正常工作。5.6.3融霜工况
装有自动融霜机构的空气源热泵机组按表5融箱工况运行时应符合以下要求:安全保护元器件不应动作而停止运行;融霜应白动进行:
融霜时的融化水及制热运行时室外侧(热源侧)换热器的避凝结水应能正常排放或处理,24
在最初融霜结束后的连续运行中,融霜所需的时间总和不应超过运行周期时间的20%,两个以上独立制冷循环的机组,各独立循坏融箱时间的总和不应超过各独立循环总运转时间的20%。
5.6.4变工况性能
机组变工况性能温度条件如表6所示。表6变工况性能温度范围
热泵制热
冷、热水
进口水温
5.7噪声和振动
出口水温
水冷式
进口水温
出口水温
热源侧(或放热侧)
干球温度
-7~21
凝球温度
GB/T18430.1—2007
单位为摄氏度
蒸发玲却式
于球温度
5.7.1机组应按JB/T4330的规定测量机组的噪声声压级,实测值应不大于机组的明示值。5.7.2机组应进行振动测,实测值应不大于机组的明示值。5.8电器安全
5.8.1电压变化性能
湿球温度
机组在表5规定的制冷和热泵制热名义工况下运行,收变电压时,安全保护机构不动作。带有辅助电加热的热泵制热机组其防过热保护器亦不应动作,机组无异常现象并能连续运行。注:电动机,电器元件及安全保护机构等内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测并提供报告则可不进行此项测试。5.8.2电动机绕组温度
机组在表5制冷和热录制热名义工况下运行时,电动机绕组温度应符合JB8654的规定。5.8.3绝缘电阻
机组带电部位和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值.额定电压单相交流220V、三相交流380V时应不小于1Ma:额定电压三相交流3000V、6000V时应不小于5MQ额定电压三相交流10000V时应不小于10M0。
5.8.4耐电压
在绝缘电阻试验后,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部位之间加工:6.3.7.1规定的试验电压时,应无击穿和闪络。
5.8.5启动性能
做启动试验时,启动电流值应小于规定启动电流值的115%,且电动机的启动试验应和电动机转子停止位置无关。
5.8.6耐湿性能
机组应进行耐湿试验。试验后其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应分别符合5.8.3和5.8.4规定,5.8.7淋水绝缘性能
对室外机组应进行淋水试验。试验后其绝缘电阻和耐电压应分别符合5.8.3和5.8.4规定。5.8.8抗干扰性能
采用微处理器的机组控制系统,应具有抑制无线电或其他通讯干扰信号的性能。按GB4343.2进行测试,应符合标准中有关限制产生干扰影响的要求。5.8.9接地电阻
机组应有符合JB8651规定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0.1Q。5.9外观
机组外表面应清洁,涂漆表面应光滑。管路附件安装一般应横平竖直、美观人方。充装制冷剂前,机组内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洁净、干燥。5.10保用期
用户在遵守机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或开A
GB/T 18430.1—2007
机调试运行后12个月内(以两者巾先到者为准),机组因制造质量不良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止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修理或更换:
6试验方法
6. 1测量仪表准确度和测量规定6.1.1测量仪表、仪器准确度按GB/T10870·2001中附录A的规定并经校验或校准合格。6. 1. 2
测量按以下规定进行: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接GB/T10870的规定;a)
b)机组空气干、湿球温度的测量采用取样法测最。取样器按附录人的要求。6.2安装和试验规定
6.2.1测试时,应符合以下规定的条件:机组的水温及空气干、湿球温度偏差按表7的规定;-被试机红应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下运行,其频率偏差值不应大于0.5H2、电压偏差不应大于土5%。
6.2.2被试机组应按生产厂规定的方法逊行安装,并且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的构造改装。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测试环境应充分宽,机附近的风速应减小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机组的性能。
6. 2. 3机组使用的水质应符合附录 D 的规定。6.2.4
机组测试时,温度和流量偏差应符合表7和表8规定。表 7机组测试温度和流量偏差
使用测
名义工记
最大负荷工.况
低温工况
名义工况
墩大负荷工
融霜工说
冷、热水
水流量/
水冷式
出口水温/进水温
[m*/(h·kW)]
补充水温度偏差为士2℃
水流罩/
热源侧(或放热侧)
风冷式
蒸发冷却式
干球温度凝球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Lm/(hkw))
融籍工况为融醋运行前的条件,开始融霜时表7和表8规定的温度条件均可,表8
融无时的温度偏差
热泵制热睡霜
6.3试验要求
6.3.1气密性、真空和压力试验
出口水禮
单位为摄氏度
热源侧
干球温度
气密性试验:机组制冷剂侧在设计压力下,按JB/T4750中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分5. 2. 1 的规定。
GB/T18430.1-2007
—真空试验:机组制冷剂侧进行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抽真空至0.3kPa,至少保压30min.应符合5.2.2的规定。
一压力试验:机组水侧在1.25倍设计压力(液压)或在1.15倍设计压力(气压)下,按JB/I4750中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2.3的规定。6.3.2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3.2.1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卸裁机构等能量调节暨于最大制冷量位置,在表2和表5规定的制冷名义工况下,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冷量与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5.4a)和5.4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功率因数。
a)水冷式机组:制冷量按CB/T10870—2001的规定,主要试验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消耗总电功率包括压缩机电动机、油泵电动机和操作控制电路等的输人总电功率。
b)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制冷量按GB/T10870--2001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放热侧采用GB/T17758的空气焙差法中的室内空调装置使其达到放热侧环境温度条件。消耗总电功率除6.3.2.1a)中包括项目外,风冷式还应包括放热侧冷却风机消耗的电功率,蒸发冷却式还应包括水泵和风机消耗的电功率。6.3.2.2热泵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的卸载机构等能量调节置于最大制热堂的位置,在表2和表5规定的制热名义工况下,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热量与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5.4a)和5.4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行电流和功率因数。
a)水冷式机组:制热量按GI3/T108702001的规定,主要试验采用液体载冷剂法(实为使用冷凝器裁热剂)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实为热源侧蒸发器)。消耗总电功率同6.3.2.1a的内容,们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
b)风冷式机组:制热量按GB/T10870--2001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实为使用侧冷凝器载热剂)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热源侧同6.3.2.1b)的规定,制热量和消耗总电功率不包括辅助电加热的制热量和电功率消耗。6.3.2.3辅助电加热消耗的电功率带有辅助电加热的机组按6.3.2.2进行热泵制热量试验时,当热束制热量的测定稳定后,给辅助电加热通电,并测定消耗的电功率,应符合5.4d)的规定,6.3.2.4名义工况性能系数
由6.3.2.1和6.3.2.2求得的制冷量(制热量)Q(kW)和消耗总电功率N。(kW)按式(5)计算,计算结果应符合表4和5.1c)的规定。6.3.2.5水侧压力损失
在进行上述试验时,按附录B的方法测量冷、热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应符合5.4c>的规定。6.3.3机组部分负荷性能试验
在表3规定的部分负荷工况下,按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并按式(5)计算性能系数,按式(1)计算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或NPLV,IPLV应符合表4和5.5.1.3的规定,NPI.V应符合5.5.2.3的规定。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