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 SY/T 5416.3-2007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15:06:56
- SY/T5416.3-2007
- 现行
标准号:
SY/T 5416.3-2007
标准名称: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标准类别: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0-08 -
实施日期:
2008-03-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29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75.020
备案号:2202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416.3—2007
代替SY/T5472—1992,SY/T 6091—1994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Measurement and inspection regulation of directional surveying instrunents--Part 3: Gyro
2007—10—08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03—01实施
2SRO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
2.2推备与检查
2.3测量前的准备
2. 4现场组装与调试
2.5测量.·
2.6仪器回收*-
2.7维护保养
2.8检验与校准
3Keeper白寻北陀螺测斜仪
3.1配备
准备与检查
测量前的准备
3.4现场组装与调试
仪器回收
3.7维护保养
3. 8检验与校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仪器配备清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陀螺共用设备、工具配备清单
陀螺测量相关信息收集表
SY/T 5416.3-2007
SY/T 5416.3—2007
SY/T5416《定向并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无线随钻类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第3部分:陀螺类:
第4部分:有线随钻类。
本部分为SY/T541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由SY/T5472—1992《电了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及SY/T6091—1994《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整合修订而成的。本部分与SY/T5472—1992,SY/T 609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Keeper自寻北陀螺的测量、检验及校准方法。-BOSSI型陀螺仪器已被淘汰,删除了有关该仪器的相关内容。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石油钻升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大港油目集团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景旺、刘健壮、雷艳平、任爱卿。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472—1992;
-SY/T 6091—1994.
1范围
定向并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SY/T 5416. 3—2007
SY/T5416的本部分规定了陀螺类定向井测量仪器的测量,检验及校准方法。本部分适用于SRO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和Keeper自寻北陀螺测斜仪的测量,检验及校推,2SRO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
2.1配备
2.2.1仪器配备见附录A
2. 1. 2设备及T具配备见附录B。2.1.3按清单逐项清点,达到齐全完好。2.2准备与检查
2.2.1陀螺的准备与检查包括:
a)陀螺预热箱的直流电压为26V~32V。b陀螺置于预热台进行T作,其交流电压为80V-95V。c)预热20min后,在垂直状态下,其漂移率不大于6°/h,在倾斜45\状态下,其漂移率不人于12°/h
d)“T”型电池,每节工作电流均大丁5.5^.2.2.2探管和地面仪器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探管无外伤,无变形。
b)记录揉管、订算机和打印机号。e)连接地面仪器,用试验电缆将计算机与探管连接,检查无误斥接通电源:预热探管10min,d)仪器能按键的指令工作。
2.2.3保护简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探管连线接头焊接牢固,触点清洁,绝缘电阻无穷人(万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b)保护筒无弯曲变形和损伤,两端螺纹无磨损,内壁清洁;测试陀螺座的绝缘电阻无穷大(万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c)扶正器外径尺寸与钻具或套管的内径相匹配,弹性良好,无变形,挡环齐全,固定螺栓完好。2.2.4电缆头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本体无裂纹,电缆根部无断丝,并有保护套。b)螺纹、密封圈完好,触点清洁。c)内部连接牢固,绝缘良好。
2.2.5滑轮、深度计数的推备与检查包括:a)滑轮转动灵活。
b)本体、提环无变形,无损伤。c)销轴止推销完好:
l)计数器能够实现清零,且记数准确:2.3测量前的准备
2.3.1现场对仪、设备、工具按2.1的要求再次进行清点。1
SY/T 5416.32007
2.3.2将电缆绞车摆在井架人门前,距井口25m以远平整、安全的地方,垫好枕木,接好地线。2.3.3天,地滑轮的安装位置与电缆绞车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2.3.4收集相关信息见附录C。
2.3.5按以下原则选择参照物:
R)距开口50m以外的位置选择固定的参照物,并门和参照物之间没有视线障碍。b)在并口和参照物之间或其延长线上必须有可放置罗盘支撑架的位置,且周围5m以内无磁干扰。
c)海洋钻井平台作业则根据船方位选择参照物。2.3.6测量参照物的方位角:在井口和参照物之间或参照物以远测取个方位角读数,算出平均值,作为参照物的磁性方位角,并记录。2.3.7在雨、雾、雪、沙尘及夜晚环境下不能施T.。2.4现场组装与调试
2.4.1将18节“D”型电池正极朗下装人电池筒。2.4.2连接陀螺座与电池筒,将负载电插人陀螺座,用万用表测量直电压,其值应在26V~28V范围内。
2.4.3将陀螺座的刻度线与定向引鞋的键槽对止,安装扶正器,戴上提环护丝。2.4.4将陀螺放置于预热台,然后与预热箱连接,开启电源,观察陀螺运行情况,两指示灯交替闪亮代表陀螺运转正常。预热陀螺20min后,检查其漂移率,应不大于6°/h。2.4.5组装定向架。
2.4.6连接升下仪器,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为:电缆头+电缆头过渡接头+保扩筒(探管)+陀螺座短节+电池简+加重棒+引鞋。
2.4.7开机预热探管20min后,仪器的显示、键盘指令的输人和打印机的打印均正常,然后按\W\键输人基本数据。
2.4.8将定向架坐在转盘上,电池筒及陀螺座吊人井口并坐入定向架,排上保险弹簧。2.4.9安装“C型卡子,并使陀螺座上的刻度线面向参照物方间,安装望远镜,并对准参照物,2.4.10将已预热的陀螺捕人陀螺座,将瞄准仪套在陀螺外壳上,并对正参照物,测量陀螺交流电压值应在85V~105V范用内:并记录。2.4.11设置陀螺初始方位角:
a)井斜角小于10°时,陀螺初始方位角与参照物方位角相同。bh)井斜角大于10°时:
并眼闭合方位角在1象限、4象限,即并斜方位角为0~90°或270°~360°时,初始方位角等于参照物方位角与并眼闭合方位角之差;并眼闭合方位角在2象限、3象限,即升斜方位角为90°~270°时,初始方位角等于参照物方位角与井眼闭合方位角之差再加上:180c)陀螺方位角调整至上述确定的初始方位角值。d)将望远镜与瞄准仪同时对准参照物,观察陀螺初始方位角并记录。2.4.12用内六方扳手将陀螺座上的固定螺栓上紧,并用铅笔在陀螺与陀螺座之间画一道竖线。2.4.13再将望远镜与瞄准同时对准参照物,观察陀螺初始方位角,如有变化再次瞄准调整。2.4.14卸下瞄准仪及望远镜,将探管与陀螺连接后,使外筒与下部仪器总成连接,并用普钳上累。2.4.15再次安装望远镜并使其对准参照物。2.4.16按“O”键进入SRO测量状态,按“W”链输人待测并基本数据。2.4.17按“A”键进行初始对正。2.4.18深度计数器调零。
2.4.19卸下望远镜,“C”型卡子及定向架。2. 5 测量
SY/T 5416. 32007
2.5.1启动电缆滚简,缓慢下放电缆,将仪器下人井内,仪器测量点至测量基准面时,深度计数器清零。
2.5.2仪器下过并口之后,以不超过1m/s的速度平稳下放。2.5.3仪器下至升深200m~240m时,缓慢停车,计算机显示的测量数据稳定后按“D”键,等待3min,做首次漂移检查。然后每陷15min做次漂移检查,每次漂移率不大于12°/h。否则,同时按下“CTRI”和“D”键,董新进行漂移检查。2.5.4在进行多点和定向测量时,分别如下操作,a)多点测量时,仪器下至距测点3m时减缓下放速度,至测点位置时停止下放,观察陀螺方位角变化,待稳定后,按“S”键输人测点深度,记录测量数据。b)定向测量时,仪器下至距定向接头5(m时,减缓下放速度,观察指重表和工具面显示。距定向接头10m时,以小于0.2m/s的速度下放仪器,平稳坐键,重复一次,三次工其面角偏差小于2°,证明坐键成功。
2.5.5调整工具面角至所需要的角度,按“S”键输入测点深度,记录测量数据。2.5.6仪器在下测过程中,随时观察探管温度,达到125℃时,应停止测量。2.5.7以不大于1m/s的速度上起电缆,在川门安装电缆刮泥器。每15min做次漂移检查,最后
一次漂移检查在离井口200m~240tn处进行。2.5.8仪器离井1II30m时逐渐放慢上起速度,缓慢将仪器起出并口,清洗十净后坐人定向架。2.5.9安装“C”型卡子及望远镜。2.5.10将望远镜对准参照物
2.5.11按“F”键打印山陀螺平均漂移率和漂移修正值。2.5.12按“P键打印出所有数据。2.6仪器回收
2.6.1关闭计算机和打印机电源。2.6.2卸开仪器保护筒,分离探管与陀螺,并将操管推入保护简内,安装护丝。下放出缆,将保护筒及探管一并放下钻台,取出并清洁探管,放人箱内。2.6.3观察陀螺与陀螺座上铅笔画线的相对位置,如有错位重新测量。检查并记录陀螺交流电压。
2.6.5取下陀螺,将陀螺套上塑料套,插人预热台上,使其自行停止。测量电池简直流电压并记录:
卸下望远镜、“C”型卡-于,擦净、包装后放人箱内。2.6.7
2.6.8旋紧提环,提起电池简,收回定向架,将电池简放下钻台并取出电池。2.6.9
卸下天、地滑轮,回收电缆。
2.6.10填写电缆绞车和仪器运行记录。2.6.11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垂直放置,防震、防尘、防潮、防高温。陀螺由施工员随身携带。2.7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及附件的维护保养见表1。2.8检验与校准
2.8.1陀螺、探管和地面仪器检验,执行2.2.12.2.2。2.8.2陀螺、探管校准。
2.8.2.1校准测试架的测量范围和测量允许误差见表23
SY/T5416.3—2007
SRO陀螺
SROA-1计算机
SROT1打印机
SRO探管
C型卡子、望远镜
外筒和接头
扶正器和卡环
天地滑轮
排绳器
液压管线
滚筒链条
滚简传动箱
滚筒控制台
SRO仪器、设备及附件维护保养明细部位及内容
清洁本体,触点,安装防护帽
清洁面板、背面插座及相应插头清洁键盘、接口及插座
清洁本体、插座及捕头
清洁本体和镜片
螺纹处涂密封脂
清洗并涂密封脂
清洗,轴承、销轴加注润滑脂
涂机油
注润滑脂
注润滑脂
检查是否漏油、磨损和变形
检查有无过度磨损
检查齿轮箱油面
更换齿轮油
检查各种连接件、控制手柄和开关深度计、指重表、压力表
发电机组
液压系统
清洁、校对
清洗空气滤清器,更换机油、
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
更换液压油滤清器
更换液压油
保养周期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组装前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600hwww.bzxz.net
每工作100h
每工作100h
每工作200h
每工作200h
每工作600h
表2SRO测试架测量范围和测量充许误差测试架名称
磁场测试架
高边测试架
2.8.2.2校准环境要求:
a)环境温度:20℃±5℃。
b)相对湿度:≤75%。
磁性工具面角
并斜角
高边工具面角
测量范国
0,90°,180°,270°
0,15°
0,90°,180°270°
润滑脂种类
铜质密封脂
钙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
0号~10号机油
钙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
15号双曲线齿轮油
中增压柴油机机油
68号液压油
测量允许误差
c)磁场要求:校验间内的仪器设备摆放位置固定,距校验架2.5m范围内无磁性物质。2.8.2.3校准技术要求见表3。
2.8.2.4校准方法。
2.8.2.4.1探管校准方法如下:
a)探管与相关检测设备连接,通电预热探管15min。SY/T5416.3—2007
b)将探管置于磁场测试架上,测试0°,90°,180,270°四个位置的磁性工具面角并打印结果。c)将高边测试架底座用水平仪调整水平后,将探管置于高边测试架上,测试0°,90°,180°,270°四个位置的井斜角及高边工具面角并打印结果。d)根据打印数据,计算井斜角、磁性工具面角、高边工具面角的最大误差值并填写校准报告,各参数的最大误差值取各位置偏差值的绝对值中最大值为仪器最大误差值。若结果满足表3要求,则探管合格:若不满足,则需维修。表3陀螺仪校准技术要求
陀螺仪名称
井斜角
磁性工具面角
高边工具面角
漂移率
2.8.2.4.2陀螺校准方法如下:
0°15°
0°~~350°
0~360°
井斜角0°
井斜角45°
测量参数
测量允许误差
± 2. 0°
a)转动陀螺外框架及内框架,观察其平衡,不得有卡滞现象b)陀螺测试架接入28V土1V直流电源,将陀螺插入陀螺测试架启动陀螺,待工作平稳后,检测直流电流应为500mA±100mA,陀螺电压应为85V~105V,预热陀螺15min。c)陀螺置垂直位置,内框架调水平。置陀螺的标度盘0与游标0位置对齐,每隔20min检查一次源移,连续检查三次,并记录。d)将陀螺倾斜45°,马达轴与方位平行。置陀螺的标度盘0与游标0位置对齐,每隔20min检查一次漂移,连续检查三次,并记录。e)将陀螺倾斜45°,马达轴与方位垂直。置陀螺的标度盘0与游标0位置对齐,每隔20min检查一次漂移,连续检查三次,并记录。f)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并用最大漂移率填写校准报告。若结果满足表3要求,则陀螺合格;若不满足,则需调整或修理。调整后的陀螺,应重新执行2.8.2.4.2的a)~e)。3Keeper自寻北陀螺测斜仪
3.1配备
3.1.1仪器配备见附录A。
3.1.2设备及工具配备见附录B。3.1.3按清单逐项消点,达到齐全完好。3.2准备与检查
3.2.1陀螺、探管和地面仪器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陀螺、探管清洁,无损伤,无变形,“O”型密封圈齐全完好。b)探管与陀螺连接部分无损伤,清洁、导通正常。c)陀螺下部的导线包扎紧密。
d)连接Keeper地面仪器,确定所接电源为交流110V土5V后,运行KDAC程序,计算机执行指令正常,启动陀螺,陀螺运行状态正常。探管连接地面接口箱,接通多功能电源箱,显示5
SY/T 5416. 3--2007
电压应为95V~110V,电流350mA~500mA。c)将仪器标定架调整为垂直状态,斜度小于3°,运行白导北指令,待寻北结束,调标定架姿态,斜度为45°,力位分别为U°,50°,180°,270°,记录仪器在不同姿态的量值,各测量值应在其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3.2.2保护筒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探管连线接头焊接牢固,触点清洁,绝缘电阻无穿大(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b)保护筒无弯曲变形和损伤,两端螺纹无磨摄,内壁清洁,测试陀螺座的绝缘电阻无穷大(厅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c)扶正器外轻尺寸与钻具或套管的内径相匹配,弹性良好,无变形,挡环齐全,固定螺栓完好。3.23电缆头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本体无裂纹,电缆根部尤断丝,并有保护套。b)螺纹、密封圈完好,触点清洁。c)内部连接牢固,绝缘良好。
3.2.4滑轮、深度计数器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滑轮转动灵活。
b)本体、提环无变形,无损伤。c)销轴止推销完好。
d)计数器能够实现清零,且记数谁确。3.3测量前的准备
3.3.1现场对仪器、设备、工其按2.1的要求再次进行清点:3.3.2将电缆绞车摆在井架大门前,距并口25m以远平整、安全的地方,垫好枕木,接好地线。3.3.3天、地滑轮的安装位置与电缆绞车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3.3.4收集相关信息见附录C。
3.4现场组装与调试
3.4.1井下仪器连接,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为:a)定向测量并下仪器串:电缆头+电缆头过渡接头+供电短节+悬挂短节+上部扶正器1保护简(陀螺+操管)+底部扶正器+加重梓+引鞋。b)多点测量井下仪器申:电缆头1电缆头过渡接头+供电短节+上部扶正器+保护筒(陀螺探管)一底部扶正器+加重棒+减衰总成。3.4.2如果井底温度高于125℃,探管、陀爆部位加装隔热套。3.4.3各螺纹处用摩擦管销上紧。3.4.4将陀螺外筒用支架架起,使陀螺杆件指向东方:用水平尺测量,调节两端高度,确保外简水平。
3.4.5打开电源,启动计算机,插人带陀螺参数的计算机软盘进人KDAC程序。3.4.6按顺序执行下拉菜单;肩动陀螺,先启动X陀螺,后启动2陀螺,此时供电箱显示交流电压135V~~148V,电流350mA~420mA;陀螺启动后进入标定程序。3.4.7进人诊断程序,观察陀螺定转子状态;Communicate(通信)回答程序的提示。3.4.8预热陀螺及探管,陀螺温度高于31℃后进行陀螺标定。3.4.9陀螺标定:按F8键,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8/5。3.4.10将陀螺转动181°,即将方向从东调向西:重复以上操作,即调平,启动陀螺,然后进行井斜方位测量。经过以工数据整理,算出标定值“di\,\ds\,“asf\,“slsf\,\bias\,存入A盘。3.4.11进行定问测量时,执行以下操作。3. 4. 11. 1 仪器工具面偏差的测量;6
a)将陀螺仪器井下管中水平放置:定向引鞋槽口水平向{b)测量出陀螺探管与定向引鞋槽口的工具面偏差,并存人计算机。c)按F8链,设置Sc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2/3:SY/T 5416. 32007
d)执行“Muleshoc(引鞋)/SighiLineAlignmcnt(刻线瞄准)”和“AlignMulesho(瞄准引斜)”指令。
e)待“HighSideToolFace(高边工具面)”和“MuleshoeOffsel(引斜差值)”输出值显示后,按F8键确定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5/5。3.4.11.21.具面的地面检查与要求:a)执行“VerifyAlignment(瞄准确认)”指令。b)根据软件提示,分别将仪器的高边工具面转到90°,180°,270°和360°,并进行检查。c)工具面偏差值获取以后会白动存入计算机,关机以后将自动丢失,因此,应将数据记录下来,下次开机测时,直接输入记录的工具面偏差值:3. 5测量
3.5.1定向测量
3.5.1.1KADC软件启动:
a)运行 Setup(设置)菜单。
b)准确输人测量并井口的地埋纬度。c)软盘中的陀螺ID文件应与入井陀螺导对应。3.5.1.2陀蝶的启动:
a)执行SutveyToolStartup(启动测量工具)”指令。b)观察多功能电源箱上的电压与电流显示,电流应达到350mA,电压值应在100V~150V以内并H稳定。
3.5.1.3陀螺运行状态检查:
a)依次执行以下指令:
-Diagnostics(诊断)。
-Data Dump(数据导出)。
WarmUp(预热)。
CollectDala(收集数据)。
b)检查陀螺运行温度,成在31℃~82℃范围内,否则需等待陀螺预热。3.5.1.4陀螺标定值输人:
a)执行“FieldCal(磁场标定)”和“EnterManual FCData(输入校验间标定值)”指令。b)输人标定值“di\,“ds\,“asf\和“stsf\。c)现场获取的标定值与校验间获取的标定值偏差范围为:-di:±1.00;
-ds: ±1. 00;
-asf:±0.0100
-stsf:±0.0100。
d)如果现场获取的标定值与校验间获取的标定值偏差超山范围,现场重新标定或更换仪器。3.5.1.5深度设置:
a)设置陀螺仪测点深度时,应侬次执行以下指令:F9或SurveyOption(测量选项i);—Depth(深度):
-SetDepth Value(设定深度值)。7
SY/T5416.3—2007
b)输入以下参数:
Depth(当前深度):
ScaleFactor(计数因子);
一下放时测量间距;
上提时测量间距。
c)ScaleFactor(计数因子)应为每单位长度所产生的脉冲数,深度传感器每转一周产生400个脉冲。
3.5.1.6定向测量按如下进行:
a)陀螺仪下放在井斜角小于3°的直井段停止,并保持静止状态。b)按F8键,设置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2/3。c)依次执行以下指令:
Steer/Oricntation(定向);
GyroCompass(自动寻北);
(S)SingleReading(单一读值)或(M)MultiReading(多组读值)。d)读取几组数据以后,依次执行以下指令:(ESC)Toquit(退出);
(P)PickForAverage(取值):(T)TagReading(选择几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T)Tune(陀螺漂移检查);
(L)LowAngleHighSpeed(进人低角高速测量模式)(P)Print(打印几组数据进行检查,测量数据应稳定);(S)SetInterval(设定测量时间间隔)。e)下放仪器,坐键成功后进行定向。)定向坐键时,重复坐键3次,每次陀螺工具面测量值偏差不超过2°g)定向完成后,在保持钻具不动的情况下重复执行3.5.1.6的a)~d),进行自动寻北1次。3.5.1.7出并后地面标定:
a)仪器杆水平放置于东西方向,将Settle(设定)/Fetch(取值)设定为Auto,依次执行以下指令:
Survey(测量)
FieldCal(磁场标定);
PostSurvey(上组测量);
Get(E)EastData(东向数据);(M)MultipleReading(多点读值);(ESC)ForCancelReading(取消读值);(P)PickForAverage(取值);
(T)TagReading(选择几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b)在不移动支点的情况下,把仪器杆调头,西东放置,依次执行以下指令:Get(W)WestData(西向数据);(M)MultipleReading(多点读值);(ESC)ForCancelReading(取消读值);(P)PickForAvcrage(取值);
(T)TagReading(选择几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C)CalculateOffset(计算差值)。SY/T5416.3—2007
c)记录标定结果“di\,“ds”,“asf”和“stsf”,如果标定值与校验间获取的标定值偏差超出范围,重新测量。
3.5.1.8执行“Alt-X”指令存盘退出。3.5.2多点测量
3.5.2.1启动KADC软件,方法同3.5.1.1。3.5.2.2启动陀螺,方法同3.5.1.2。3.5.2.3陀螺运行状态检查,方法同3.5.1.33.5.2.4输人陀螺标定值,方法同3.5.1.4。3.5.2.5深度设置,方法同3.5.15。3.5.2.6运行高速低角模式,包括以下内容:a)陀螺仪处于井斜小于3°的井段,保持静止状态,进行寻北,执行以下操作指令:LowAngleHighSpeed(低角高速模式);-InitLowAngleHighSpced(低角高速初始化);设定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8/5。b)自动寻北,等待结果。输出结果应满足:0.2(ESC)(退出):
(P)PickForAverage(取值):(T)TagReading(选择儿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T)Tue(陀螺漂移检查)。
d)计算机显示ResolverAngle值,三组数据偏差不大于0.001,执行以下指令:(L)LowAngleHighSpeed(低角高速模式);(P)Print(打印)。
e)测量前需读取三组数据,并斜、陀螺工具面偏差分别不大于0.2°,方可继续测量。3.5.2.7并眼轨迹测量:按规定的测量深度和测量间距进行轨迹测量,测量时输人(D)指令,输人当前井深,当陀螺运行15min或并斜变化15°或方位变化15°时,做一次漂移检查。3.5.2.8运行高速高角模式:
a)并斜增至20°时,)
应转入高速高角模式。
b)输入指令:
(H)HighSpeed(高速);
(T)Tune(陀螺漂移检查)。
c)输人StartingAzimuth低角模式最后方位,等待9组数据输出后,输入下列指令:(H)HighSpeed【高速);
(P)Print(打印)。
d)读取数据,确认并斜、方位稳定后,下放仪器进行测量。3.5.2.9加速度计偏差补偿:并斜每增加20°,需做一次加速度计偏差补偿,当系统获取加速度计偏差补偿值后,返回高角模式测量。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2025—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416.3—2007
代替SY/T5472—1992,SY/T 6091—1994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Measurement and inspection regulation of directional surveying instrunents--Part 3: Gyro
2007—10—08发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03—01实施
2SRO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
2.2推备与检查
2.3测量前的准备
2. 4现场组装与调试
2.5测量.·
2.6仪器回收*-
2.7维护保养
2.8检验与校准
3Keeper白寻北陀螺测斜仪
3.1配备
准备与检查
测量前的准备
3.4现场组装与调试
仪器回收
3.7维护保养
3. 8检验与校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仪器配备清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陀螺共用设备、工具配备清单
陀螺测量相关信息收集表
SY/T 5416.3-2007
SY/T 5416.3—2007
SY/T5416《定向并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无线随钻类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第3部分:陀螺类:
第4部分:有线随钻类。
本部分为SY/T5416的第3部分。
本部分是由SY/T5472—1992《电了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及SY/T6091—1994《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测量规程》整合修订而成的。本部分与SY/T5472—1992,SY/T 6091—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Keeper自寻北陀螺的测量、检验及校准方法。-BOSSI型陀螺仪器已被淘汰,删除了有关该仪器的相关内容。本部分的附录 A,附录B、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石油钻升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大港油目集团定向井技术服务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景旺、刘健壮、雷艳平、任爱卿。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472—1992;
-SY/T 6091—1994.
1范围
定向并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3部分;陀螺类
SY/T 5416. 3—2007
SY/T5416的本部分规定了陀螺类定向井测量仪器的测量,检验及校准方法。本部分适用于SRO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和Keeper自寻北陀螺测斜仪的测量,检验及校推,2SRO地面记录陀螺测斜仪
2.1配备
2.2.1仪器配备见附录A
2. 1. 2设备及T具配备见附录B。2.1.3按清单逐项清点,达到齐全完好。2.2准备与检查
2.2.1陀螺的准备与检查包括:
a)陀螺预热箱的直流电压为26V~32V。b陀螺置于预热台进行T作,其交流电压为80V-95V。c)预热20min后,在垂直状态下,其漂移率不大于6°/h,在倾斜45\状态下,其漂移率不人于12°/h
d)“T”型电池,每节工作电流均大丁5.5^.2.2.2探管和地面仪器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探管无外伤,无变形。
b)记录揉管、订算机和打印机号。e)连接地面仪器,用试验电缆将计算机与探管连接,检查无误斥接通电源:预热探管10min,d)仪器能按键的指令工作。
2.2.3保护简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探管连线接头焊接牢固,触点清洁,绝缘电阻无穷人(万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b)保护筒无弯曲变形和损伤,两端螺纹无磨损,内壁清洁;测试陀螺座的绝缘电阻无穷大(万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c)扶正器外径尺寸与钻具或套管的内径相匹配,弹性良好,无变形,挡环齐全,固定螺栓完好。2.2.4电缆头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本体无裂纹,电缆根部无断丝,并有保护套。b)螺纹、密封圈完好,触点清洁。c)内部连接牢固,绝缘良好。
2.2.5滑轮、深度计数的推备与检查包括:a)滑轮转动灵活。
b)本体、提环无变形,无损伤。c)销轴止推销完好:
l)计数器能够实现清零,且记数准确:2.3测量前的准备
2.3.1现场对仪、设备、工具按2.1的要求再次进行清点。1
SY/T 5416.32007
2.3.2将电缆绞车摆在井架人门前,距井口25m以远平整、安全的地方,垫好枕木,接好地线。2.3.3天,地滑轮的安装位置与电缆绞车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2.3.4收集相关信息见附录C。
2.3.5按以下原则选择参照物:
R)距开口50m以外的位置选择固定的参照物,并门和参照物之间没有视线障碍。b)在并口和参照物之间或其延长线上必须有可放置罗盘支撑架的位置,且周围5m以内无磁干扰。
c)海洋钻井平台作业则根据船方位选择参照物。2.3.6测量参照物的方位角:在井口和参照物之间或参照物以远测取个方位角读数,算出平均值,作为参照物的磁性方位角,并记录。2.3.7在雨、雾、雪、沙尘及夜晚环境下不能施T.。2.4现场组装与调试
2.4.1将18节“D”型电池正极朗下装人电池筒。2.4.2连接陀螺座与电池筒,将负载电插人陀螺座,用万用表测量直电压,其值应在26V~28V范围内。
2.4.3将陀螺座的刻度线与定向引鞋的键槽对止,安装扶正器,戴上提环护丝。2.4.4将陀螺放置于预热台,然后与预热箱连接,开启电源,观察陀螺运行情况,两指示灯交替闪亮代表陀螺运转正常。预热陀螺20min后,检查其漂移率,应不大于6°/h。2.4.5组装定向架。
2.4.6连接升下仪器,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为:电缆头+电缆头过渡接头+保扩筒(探管)+陀螺座短节+电池简+加重棒+引鞋。
2.4.7开机预热探管20min后,仪器的显示、键盘指令的输人和打印机的打印均正常,然后按\W\键输人基本数据。
2.4.8将定向架坐在转盘上,电池筒及陀螺座吊人井口并坐入定向架,排上保险弹簧。2.4.9安装“C型卡子,并使陀螺座上的刻度线面向参照物方间,安装望远镜,并对准参照物,2.4.10将已预热的陀螺捕人陀螺座,将瞄准仪套在陀螺外壳上,并对正参照物,测量陀螺交流电压值应在85V~105V范用内:并记录。2.4.11设置陀螺初始方位角:
a)井斜角小于10°时,陀螺初始方位角与参照物方位角相同。bh)井斜角大于10°时:
并眼闭合方位角在1象限、4象限,即并斜方位角为0~90°或270°~360°时,初始方位角等于参照物方位角与并眼闭合方位角之差;并眼闭合方位角在2象限、3象限,即升斜方位角为90°~270°时,初始方位角等于参照物方位角与井眼闭合方位角之差再加上:180c)陀螺方位角调整至上述确定的初始方位角值。d)将望远镜与瞄准仪同时对准参照物,观察陀螺初始方位角并记录。2.4.12用内六方扳手将陀螺座上的固定螺栓上紧,并用铅笔在陀螺与陀螺座之间画一道竖线。2.4.13再将望远镜与瞄准同时对准参照物,观察陀螺初始方位角,如有变化再次瞄准调整。2.4.14卸下瞄准仪及望远镜,将探管与陀螺连接后,使外筒与下部仪器总成连接,并用普钳上累。2.4.15再次安装望远镜并使其对准参照物。2.4.16按“O”键进入SRO测量状态,按“W”链输人待测并基本数据。2.4.17按“A”键进行初始对正。2.4.18深度计数器调零。
2.4.19卸下望远镜,“C”型卡子及定向架。2. 5 测量
SY/T 5416. 32007
2.5.1启动电缆滚简,缓慢下放电缆,将仪器下人井内,仪器测量点至测量基准面时,深度计数器清零。
2.5.2仪器下过并口之后,以不超过1m/s的速度平稳下放。2.5.3仪器下至升深200m~240m时,缓慢停车,计算机显示的测量数据稳定后按“D”键,等待3min,做首次漂移检查。然后每陷15min做次漂移检查,每次漂移率不大于12°/h。否则,同时按下“CTRI”和“D”键,董新进行漂移检查。2.5.4在进行多点和定向测量时,分别如下操作,a)多点测量时,仪器下至距测点3m时减缓下放速度,至测点位置时停止下放,观察陀螺方位角变化,待稳定后,按“S”键输人测点深度,记录测量数据。b)定向测量时,仪器下至距定向接头5(m时,减缓下放速度,观察指重表和工具面显示。距定向接头10m时,以小于0.2m/s的速度下放仪器,平稳坐键,重复一次,三次工其面角偏差小于2°,证明坐键成功。
2.5.5调整工具面角至所需要的角度,按“S”键输入测点深度,记录测量数据。2.5.6仪器在下测过程中,随时观察探管温度,达到125℃时,应停止测量。2.5.7以不大于1m/s的速度上起电缆,在川门安装电缆刮泥器。每15min做次漂移检查,最后
一次漂移检查在离井口200m~240tn处进行。2.5.8仪器离井1II30m时逐渐放慢上起速度,缓慢将仪器起出并口,清洗十净后坐人定向架。2.5.9安装“C”型卡子及望远镜。2.5.10将望远镜对准参照物
2.5.11按“F”键打印山陀螺平均漂移率和漂移修正值。2.5.12按“P键打印出所有数据。2.6仪器回收
2.6.1关闭计算机和打印机电源。2.6.2卸开仪器保护筒,分离探管与陀螺,并将操管推入保护简内,安装护丝。下放出缆,将保护筒及探管一并放下钻台,取出并清洁探管,放人箱内。2.6.3观察陀螺与陀螺座上铅笔画线的相对位置,如有错位重新测量。检查并记录陀螺交流电压。
2.6.5取下陀螺,将陀螺套上塑料套,插人预热台上,使其自行停止。测量电池简直流电压并记录:
卸下望远镜、“C”型卡-于,擦净、包装后放人箱内。2.6.7
2.6.8旋紧提环,提起电池简,收回定向架,将电池简放下钻台并取出电池。2.6.9
卸下天、地滑轮,回收电缆。
2.6.10填写电缆绞车和仪器运行记录。2.6.11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垂直放置,防震、防尘、防潮、防高温。陀螺由施工员随身携带。2.7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及附件的维护保养见表1。2.8检验与校准
2.8.1陀螺、探管和地面仪器检验,执行2.2.12.2.2。2.8.2陀螺、探管校准。
2.8.2.1校准测试架的测量范围和测量允许误差见表23
SY/T5416.3—2007
SRO陀螺
SROA-1计算机
SROT1打印机
SRO探管
C型卡子、望远镜
外筒和接头
扶正器和卡环
天地滑轮
排绳器
液压管线
滚筒链条
滚简传动箱
滚筒控制台
SRO仪器、设备及附件维护保养明细部位及内容
清洁本体,触点,安装防护帽
清洁面板、背面插座及相应插头清洁键盘、接口及插座
清洁本体、插座及捕头
清洁本体和镜片
螺纹处涂密封脂
清洗并涂密封脂
清洗,轴承、销轴加注润滑脂
涂机油
注润滑脂
注润滑脂
检查是否漏油、磨损和变形
检查有无过度磨损
检查齿轮箱油面
更换齿轮油
检查各种连接件、控制手柄和开关深度计、指重表、压力表
发电机组
液压系统
清洁、校对
清洗空气滤清器,更换机油、
机油滤清器和柴油滤清器
更换液压油滤清器
更换液压油
保养周期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组装前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次工作完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50h
每工作600hwww.bzxz.net
每工作100h
每工作100h
每工作200h
每工作200h
每工作600h
表2SRO测试架测量范围和测量充许误差测试架名称
磁场测试架
高边测试架
2.8.2.2校准环境要求:
a)环境温度:20℃±5℃。
b)相对湿度:≤75%。
磁性工具面角
并斜角
高边工具面角
测量范国
0,90°,180°,270°
0,15°
0,90°,180°270°
润滑脂种类
铜质密封脂
钙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
0号~10号机油
钙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
15号双曲线齿轮油
中增压柴油机机油
68号液压油
测量允许误差
c)磁场要求:校验间内的仪器设备摆放位置固定,距校验架2.5m范围内无磁性物质。2.8.2.3校准技术要求见表3。
2.8.2.4校准方法。
2.8.2.4.1探管校准方法如下:
a)探管与相关检测设备连接,通电预热探管15min。SY/T5416.3—2007
b)将探管置于磁场测试架上,测试0°,90°,180,270°四个位置的磁性工具面角并打印结果。c)将高边测试架底座用水平仪调整水平后,将探管置于高边测试架上,测试0°,90°,180°,270°四个位置的井斜角及高边工具面角并打印结果。d)根据打印数据,计算井斜角、磁性工具面角、高边工具面角的最大误差值并填写校准报告,各参数的最大误差值取各位置偏差值的绝对值中最大值为仪器最大误差值。若结果满足表3要求,则探管合格:若不满足,则需维修。表3陀螺仪校准技术要求
陀螺仪名称
井斜角
磁性工具面角
高边工具面角
漂移率
2.8.2.4.2陀螺校准方法如下:
0°15°
0°~~350°
0~360°
井斜角0°
井斜角45°
测量参数
测量允许误差
± 2. 0°
a)转动陀螺外框架及内框架,观察其平衡,不得有卡滞现象b)陀螺测试架接入28V土1V直流电源,将陀螺插入陀螺测试架启动陀螺,待工作平稳后,检测直流电流应为500mA±100mA,陀螺电压应为85V~105V,预热陀螺15min。c)陀螺置垂直位置,内框架调水平。置陀螺的标度盘0与游标0位置对齐,每隔20min检查一次源移,连续检查三次,并记录。d)将陀螺倾斜45°,马达轴与方位平行。置陀螺的标度盘0与游标0位置对齐,每隔20min检查一次漂移,连续检查三次,并记录。e)将陀螺倾斜45°,马达轴与方位垂直。置陀螺的标度盘0与游标0位置对齐,每隔20min检查一次漂移,连续检查三次,并记录。f)根据记录数据,计算并用最大漂移率填写校准报告。若结果满足表3要求,则陀螺合格;若不满足,则需调整或修理。调整后的陀螺,应重新执行2.8.2.4.2的a)~e)。3Keeper自寻北陀螺测斜仪
3.1配备
3.1.1仪器配备见附录A。
3.1.2设备及工具配备见附录B。3.1.3按清单逐项消点,达到齐全完好。3.2准备与检查
3.2.1陀螺、探管和地面仪器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陀螺、探管清洁,无损伤,无变形,“O”型密封圈齐全完好。b)探管与陀螺连接部分无损伤,清洁、导通正常。c)陀螺下部的导线包扎紧密。
d)连接Keeper地面仪器,确定所接电源为交流110V土5V后,运行KDAC程序,计算机执行指令正常,启动陀螺,陀螺运行状态正常。探管连接地面接口箱,接通多功能电源箱,显示5
SY/T 5416. 3--2007
电压应为95V~110V,电流350mA~500mA。c)将仪器标定架调整为垂直状态,斜度小于3°,运行白导北指令,待寻北结束,调标定架姿态,斜度为45°,力位分别为U°,50°,180°,270°,记录仪器在不同姿态的量值,各测量值应在其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3.2.2保护筒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探管连线接头焊接牢固,触点清洁,绝缘电阻无穿大(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b)保护筒无弯曲变形和损伤,两端螺纹无磨摄,内壁清洁,测试陀螺座的绝缘电阻无穷大(厅用表R×10000挡),密封圈完好。c)扶正器外轻尺寸与钻具或套管的内径相匹配,弹性良好,无变形,挡环齐全,固定螺栓完好。3.23电缆头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本体无裂纹,电缆根部尤断丝,并有保护套。b)螺纹、密封圈完好,触点清洁。c)内部连接牢固,绝缘良好。
3.2.4滑轮、深度计数器的准备与检查包括a)滑轮转动灵活。
b)本体、提环无变形,无损伤。c)销轴止推销完好。
d)计数器能够实现清零,且记数谁确。3.3测量前的准备
3.3.1现场对仪器、设备、工其按2.1的要求再次进行清点:3.3.2将电缆绞车摆在井架大门前,距并口25m以远平整、安全的地方,垫好枕木,接好地线。3.3.3天、地滑轮的安装位置与电缆绞车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平面内。3.3.4收集相关信息见附录C。
3.4现场组装与调试
3.4.1井下仪器连接,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为:a)定向测量并下仪器串:电缆头+电缆头过渡接头+供电短节+悬挂短节+上部扶正器1保护简(陀螺+操管)+底部扶正器+加重梓+引鞋。b)多点测量井下仪器申:电缆头1电缆头过渡接头+供电短节+上部扶正器+保护筒(陀螺探管)一底部扶正器+加重棒+减衰总成。3.4.2如果井底温度高于125℃,探管、陀爆部位加装隔热套。3.4.3各螺纹处用摩擦管销上紧。3.4.4将陀螺外筒用支架架起,使陀螺杆件指向东方:用水平尺测量,调节两端高度,确保外简水平。
3.4.5打开电源,启动计算机,插人带陀螺参数的计算机软盘进人KDAC程序。3.4.6按顺序执行下拉菜单;肩动陀螺,先启动X陀螺,后启动2陀螺,此时供电箱显示交流电压135V~~148V,电流350mA~420mA;陀螺启动后进入标定程序。3.4.7进人诊断程序,观察陀螺定转子状态;Communicate(通信)回答程序的提示。3.4.8预热陀螺及探管,陀螺温度高于31℃后进行陀螺标定。3.4.9陀螺标定:按F8键,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8/5。3.4.10将陀螺转动181°,即将方向从东调向西:重复以上操作,即调平,启动陀螺,然后进行井斜方位测量。经过以工数据整理,算出标定值“di\,\ds\,“asf\,“slsf\,\bias\,存入A盘。3.4.11进行定问测量时,执行以下操作。3. 4. 11. 1 仪器工具面偏差的测量;6
a)将陀螺仪器井下管中水平放置:定向引鞋槽口水平向{b)测量出陀螺探管与定向引鞋槽口的工具面偏差,并存人计算机。c)按F8链,设置Sc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2/3:SY/T 5416. 32007
d)执行“Muleshoc(引鞋)/SighiLineAlignmcnt(刻线瞄准)”和“AlignMulesho(瞄准引斜)”指令。
e)待“HighSideToolFace(高边工具面)”和“MuleshoeOffsel(引斜差值)”输出值显示后,按F8键确定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5/5。3.4.11.21.具面的地面检查与要求:a)执行“VerifyAlignment(瞄准确认)”指令。b)根据软件提示,分别将仪器的高边工具面转到90°,180°,270°和360°,并进行检查。c)工具面偏差值获取以后会白动存入计算机,关机以后将自动丢失,因此,应将数据记录下来,下次开机测时,直接输入记录的工具面偏差值:3. 5测量
3.5.1定向测量
3.5.1.1KADC软件启动:
a)运行 Setup(设置)菜单。
b)准确输人测量并井口的地埋纬度。c)软盘中的陀螺ID文件应与入井陀螺导对应。3.5.1.2陀蝶的启动:
a)执行SutveyToolStartup(启动测量工具)”指令。b)观察多功能电源箱上的电压与电流显示,电流应达到350mA,电压值应在100V~150V以内并H稳定。
3.5.1.3陀螺运行状态检查:
a)依次执行以下指令:
-Diagnostics(诊断)。
-Data Dump(数据导出)。
WarmUp(预热)。
CollectDala(收集数据)。
b)检查陀螺运行温度,成在31℃~82℃范围内,否则需等待陀螺预热。3.5.1.4陀螺标定值输人:
a)执行“FieldCal(磁场标定)”和“EnterManual FCData(输入校验间标定值)”指令。b)输人标定值“di\,“ds\,“asf\和“stsf\。c)现场获取的标定值与校验间获取的标定值偏差范围为:-di:±1.00;
-ds: ±1. 00;
-asf:±0.0100
-stsf:±0.0100。
d)如果现场获取的标定值与校验间获取的标定值偏差超山范围,现场重新标定或更换仪器。3.5.1.5深度设置:
a)设置陀螺仪测点深度时,应侬次执行以下指令:F9或SurveyOption(测量选项i);—Depth(深度):
-SetDepth Value(设定深度值)。7
SY/T5416.3—2007
b)输入以下参数:
Depth(当前深度):
ScaleFactor(计数因子);
一下放时测量间距;
上提时测量间距。
c)ScaleFactor(计数因子)应为每单位长度所产生的脉冲数,深度传感器每转一周产生400个脉冲。
3.5.1.6定向测量按如下进行:
a)陀螺仪下放在井斜角小于3°的直井段停止,并保持静止状态。b)按F8键,设置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2/3。c)依次执行以下指令:
Steer/Oricntation(定向);
GyroCompass(自动寻北);
(S)SingleReading(单一读值)或(M)MultiReading(多组读值)。d)读取几组数据以后,依次执行以下指令:(ESC)Toquit(退出);
(P)PickForAverage(取值):(T)TagReading(选择几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T)Tune(陀螺漂移检查);
(L)LowAngleHighSpeed(进人低角高速测量模式)(P)Print(打印几组数据进行检查,测量数据应稳定);(S)SetInterval(设定测量时间间隔)。e)下放仪器,坐键成功后进行定向。)定向坐键时,重复坐键3次,每次陀螺工具面测量值偏差不超过2°g)定向完成后,在保持钻具不动的情况下重复执行3.5.1.6的a)~d),进行自动寻北1次。3.5.1.7出并后地面标定:
a)仪器杆水平放置于东西方向,将Settle(设定)/Fetch(取值)设定为Auto,依次执行以下指令:
Survey(测量)
FieldCal(磁场标定);
PostSurvey(上组测量);
Get(E)EastData(东向数据);(M)MultipleReading(多点读值);(ESC)ForCancelReading(取消读值);(P)PickForAverage(取值);
(T)TagReading(选择几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b)在不移动支点的情况下,把仪器杆调头,西东放置,依次执行以下指令:Get(W)WestData(西向数据);(M)MultipleReading(多点读值);(ESC)ForCancelReading(取消读值);(P)PickForAvcrage(取值);
(T)TagReading(选择几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C)CalculateOffset(计算差值)。SY/T5416.3—2007
c)记录标定结果“di\,“ds”,“asf”和“stsf”,如果标定值与校验间获取的标定值偏差超出范围,重新测量。
3.5.1.8执行“Alt-X”指令存盘退出。3.5.2多点测量
3.5.2.1启动KADC软件,方法同3.5.1.1。3.5.2.2启动陀螺,方法同3.5.1.2。3.5.2.3陀螺运行状态检查,方法同3.5.1.33.5.2.4输人陀螺标定值,方法同3.5.1.4。3.5.2.5深度设置,方法同3.5.15。3.5.2.6运行高速低角模式,包括以下内容:a)陀螺仪处于井斜小于3°的井段,保持静止状态,进行寻北,执行以下操作指令:LowAngleHighSpeed(低角高速模式);-InitLowAngleHighSpced(低角高速初始化);设定Settle(设定)/Fetch(取值)为18/5。b)自动寻北,等待结果。输出结果应满足:0.2
(P)PickForAverage(取值):(T)TagReading(选择儿组自寻北数据:取其平均值)(S)Save(存盘):
(T)Tue(陀螺漂移检查)。
d)计算机显示ResolverAngle值,三组数据偏差不大于0.001,执行以下指令:(L)LowAngleHighSpeed(低角高速模式);(P)Print(打印)。
e)测量前需读取三组数据,并斜、陀螺工具面偏差分别不大于0.2°,方可继续测量。3.5.2.7并眼轨迹测量:按规定的测量深度和测量间距进行轨迹测量,测量时输人(D)指令,输人当前井深,当陀螺运行15min或并斜变化15°或方位变化15°时,做一次漂移检查。3.5.2.8运行高速高角模式:
a)并斜增至20°时,)
应转入高速高角模式。
b)输入指令:
(H)HighSpeed(高速);
(T)Tune(陀螺漂移检查)。
c)输人StartingAzimuth低角模式最后方位,等待9组数据输出后,输入下列指令:(H)HighSpeed【高速);
(P)Print(打印)。
d)读取数据,确认并斜、方位稳定后,下放仪器进行测量。3.5.2.9加速度计偏差补偿:并斜每增加20°,需做一次加速度计偏差补偿,当系统获取加速度计偏差补偿值后,返回高角模式测量。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标准计划
- SY/T6578-2003 输油管道减阻剂效果室内测试方法
- SY/T7039-2016 油气厂站钢管架结构设计规范
- SY/T6372-1998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
- SY/T6231-2006 电子式井下压力计
- SY6349-2008 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
- SY/T5435-2012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 SY/T6218-2010 套管段铣和定向开窗作业方法
- SY/T0051-20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格式规范
- SY/T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 SY/T6980-2014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的废弃处置
- SY/T0077-2008 天然气凝液回收设计规范
- SY/T5921-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 SY5411-1991 固井施工设计格式
- SY/T5382-2009 钻井液固相含量测定仪
- SY/T5037-2000 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