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表面活性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06:48:34
  • GB11983-198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11983-1989

  • 标准名称:

    表面活性剂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9-12-25
  • 实施日期:

    1990-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68.62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化工技术>>化工产品>>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 中标分类号:

    化工>>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G72表面活性剂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页数:6/字数:12000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1990-12-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9-12-25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马洁截、郭建平
  • 起草单位: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相关标签:

    表面 活性剂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用原棉布圆片浸没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滴湿力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浴中用作纺织润湿剂的所有表面活性剂(不管其离子特性如何)。不适用于丝光助剂(强碱性浴)或碳化助剂(强酸性浴)。 GB 11983-1989 表面活性剂 GB11983-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表面活性剂
润湿力的测定浸没法
Surface active agents--Determinationof wetting power by immersionGB 11983-89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SO 8022-—1984《表面活性剂——浸没法测定润湿力》。在许多纺织应用中,诸如处理或洗涤纺织品以及冲洗或净洗这些硬表面,所有过程都是以液相(水或有机溶剂)取代空气、油或污垢相。因此,了解所用润湿剂的润湿力以及达到完全润湿所需的时间都是有用而且重要的。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种用原棉布圆片浸没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润湿力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性、弱酸性或弱碱性浴中用作纺织润湿剂的所有表面活性剂(不管其离子特性如何)。不适用于丝光助剂(强碱性浴)或碳化助剂(强酸性浴)。2定义
润湿力(漫没法):棉布浸没于表面活性剂溶液时,溶液取代棉布中包藏的空气的能力。测定原棉布圆片浸没于被测表面活性剂溶液,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润湿剂溶液中的润湿时间,对相应的浓度绘制润湿时间浓度曲线可评价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力。3原理
将已知特性的棉布圆片夹在漫没夹内,浸没于已知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由于棉布中包藏空气,棉布圆片趋向于浮到液面,可借助特制的漫没夹,使棉布圆片保持完全浸没于溶液中。空气被取代,溶液渗透进棉布后,棉布圆片开始下沉。测量棉布圆片从浸没到开始下沉的时间间隔来测定润湿时间。分别测定两种标准(或两种已知润湿特性)的表面活性剂和被测表面活性剂五种不同浓度溶液的润湿时间。绘制“润湿时间一一浓度”曲线,比较曲线的相对位置,以确定被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力。4试剂和材料
4.1蒸馏水或纯度相当的水。
4.2两种或两种以上己知润湿特性的表面活性剂\。4.3对照原棉布2:
采用说明,
1与IS08022的差异见附录A。
2)本标准选用的对照原棉布与 IS08022推荐的 DIN 53901未漂白棉布规格相近。DIN 53901未漂白棉布
经线密度:11根/cm;
纬线密度:11根/cmz
面密度:494g/m2。
国家技术监警局1989-12-25批准164
1990-12-01实施Www.bzxZ.net
GB 1198389
使用GB2909.1—82《橡胶工业用棉帆布技术要求》中规定的202号帆布。纱号×股(英制支数/股)=28×8(21/8)×28×8(21/8);经纱密度:142根/10cm,
纬纱密度:110±4根/10cm;
面密度:560g/m2。
经在相对湿度65%、温度20℃的标准条件下调理过。注:可在玻璃干燥器隔板下盛放亚硝酸钠饱和溶液作为恒湿器,20C时相对湿度为65%。制备好的原棉布圆片置恒湿器中,于室温下平衡24h后使用。5仪器
普通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5.1烧杯,矮型,容量1000mL。
5.2浸没夹,由直径约2mm的不锈钢丝制成,尺寸见图1,又见图2(图2为-一种典型的固定式同平面三叉臂漫没夹)。
图1浸没夹子
GB11983-—89
图2浸没夹式样图
5.3冲头(打孔器),直径30mm,用挥发性溶剂(例如二氯甲烷)仔细除去油污。5.4秒表,精确度0.1 s。
6程序
6.1试验份
称量实验室样品于100mL烧杯中,准至0.1g。其量应足够配制所需浓度的五种溶液各1L。第一一种测定浓度应为1g/L。由所得润湿时间决定其他测定浓度,见 6.7节最后两段。6.2表面活性剂溶液的配制
溶解试验份(6.1)于水中,可先用40℃温水将表面活性剂调成浆状,然后用约20℃的水稀释,并定量移入 1 0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匀。取计算量的上述溶液至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并混匀,以配制所需浓度的溶液如果表面活性剂的克拉夫特(Krafft)温度高于 40 ℃,则调浆和溶解温度至少要与其克拉夫特温度相同。
将溶液保持在20士2℃,直至试验开始。试验应在溶液配制15min后至2h内进行。除上述规定的条件(水的硬度或pH值、温度、可能的助剂)外,尚可选择其他条件,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6.3对照棉布圆片的制备
用冲头(5.3)在原棉布(4.3)上截取直径30mm的圆片。为了不使棉布表面沾污脂肪和汗溃而影响测量,应避免用手指触摸棉布。6.4仪器的清洗
所用的仪器清洁与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试验能否成功。若有可能,试验前将烧杯(5.1)用铬酸洗液1浸泡过夜(铬酸洗液的配制系在缓慢搅拌下将硫酸(pzo1.84 g/mL)加到等体积的重铬酸钾饱和溶液中)。用蒸馏水(4.1)冲洗至中性,最后用少量试液冲洗。
注,1)其他清洗液也可使用,但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将浸没夹(5.2)在乙醇和三氟氯乙烯共沸混合物中清洗30min,晾干后再用少量试液冲洗。对同一产品,仅需在测量之间用新浓度的溶液冲洗仪器即可。6.5仪器的安装
GB11983—89
调节漫没夹(5.2)柄上平面三叉臂滑动支架的位置,使夹持的原棉布圆片(4.3)于液面下约40mm处。浸没夹应仅张开约6mm,以使棉布圆片保持近于垂直。6.6溶液的注入
用量筒取700mL试液(6.2)倒入测量烧杯(5.1)。为了避免产生不希望有的泡沫,操作时应使试液沿容器内壁流下。必要时,用滤纸除去测量烧杯内液面的泡沫。6.7测定
测定见图3。
测量溶液温度,准确至1℃。
图3操作图解
用浸没夹(5.2)夹住原棉布圆片(6.3),浸入试液,当布片下端一接触溶液,立即启动秒表,将同平面三叉臂放在烧杯口上,并使浸没夹张开。当布片开始自动下沉时,停止秒表。注:若溶液温度高,则应在该温度至少稳定15 min后再行测定。使用同一溶液相继重复测量九次,每次测量后弃去用过的棉布圆片。取十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所测浓度的润湿时间。对五种不同浓度溶液,应以逐次增大浓度进行测量。最低浓度溶液的润湿时间应约为300s,最高浓度溶液的润湿时间应为5士1s。
有时要用饱和溶液来确定最短的润湿时间。6.8棉布的校准
使用新的一批对照棉布或欲比较两种不同对照棉布所得结果时,可选定一种已知润湿特性的表面活性剂,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按6.7所述程序,测定五种不同浓度溶液润凝时间,绘制润湿时间一浓度曲线,进行比较。
7结果表示
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被测表面活性剂和已知润湿特性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时间一浓度曲线,见图4。
GB 1198389
比较被测表面活性剂和已知润湿特性表面活性剂的曲线的相对位置,对被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力做出评价。
(7/9)
珀酸二正已基酯磺酸钠
浇珀酸二正胰基酯磺酸钠
润阖时间,s
图4表面活性剂A、B、C与标准的润湿时间浓度关系曲线8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完全鉴别样品所需的所有资料;切取棉布圆片所用原棉布的特性;所用的参考方法;
所用水和助剂的性质;
测定时的准确温度;
结果和所用表示方法(例如:图示法);本标准未规定的或任选任何操作细节,以及会影响结果的任何情况。GB11983--89
采用说明
(补充件)
ISO8022推荐两种琥珀酸二正烷基酯磺酸钠(琥珀酸二正已基酯磺酸钠和琥珀酸二正庚基酯磺Al
酸钠)作为标准,以其润湿时间一浓度曲线与被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时间一浓度曲线作相对位置比较以评价被测表面活性剂的润力,见图4。本标准改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已知润湿特性的表面活性剂(包括ISO8022推荐的两种琥珀酸二烷基酯磺酸盐)作相对标准,比较被测样和已知样的润湿时间-~浓度曲线的相对位置,评价被测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力。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技术归口。本标准由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洁薇、郭建平。16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