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4832-2008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国家标准(GB)】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8 00:00:14
- GB/T14832-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14832-2008
标准名称: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6-04 -
实施日期:
2008-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69 MB
标准ICS号:
23.100.01;83.140.01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零部件>>J20液压与气动装置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4832-1993采标情况:
MOD ISO 6072:2002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代替GB/T14832—1993《橡胶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标准弹性体与液压液体相容性的试验方法。标准弹性体是按照规定的配方和工艺制造的,用于对液体进行基本比较。本标准与GB/T14832—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改为《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增加目次、前言、引言;———增加了一种丁腈橡胶标准配方和氢化丁腈橡胶标准配方;———删除弹性体相容性指数术语及定义;———取消了体积变化指数等相关内容。 GB/T 14832-2008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 GB/T14832-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23.100.01;83.14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832—2008
代替GB/T14832—1993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Test methods for compatibility between hydraulic fluids andstandard elastomericmaterials(ISO 6072:2002,Hydraulic fluid power-Compatibility between fluids andstandard elastomeric materials,MOD)2008-06-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GB/T14832-2008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弹性体
试验弹性体
商品橡胶
试验弹性体
标准丁腈橡胶(NBR1)
标准丁腈橡胶(NBR2)
标准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KM2)4.4
标准三元乙丙橡胶(EPDM1):
4.6标准氢化丁腈橡胶(HNBR1)..5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的测定总则
试验条件
体积变化的测定
5.4硬度变化的测定:
5.5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变化率的测定…5.6试验报告·
6标注说明(引用本标准)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信息报告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试验报告示例一
液体-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
弹性体相容性指导性指标
GB/T14832—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6072:2002《液压液体传动液体与标准弹性体材料的相容性》(英文版)。本标准根据ISO6072: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与ISO6072:2002的主要技术性差异为:名称改为《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使名称更加简洁明确;一为了便于国产材料的应用,试验弹性体的标准配方同时推荐了国产材料;一根据验证试验结果,对表4的硬度、表6中的拉断伸长率、表8中的拉断伸长率控制试验指标略作调整;
—5.5.3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试验程序的表述不同,本标准的表述更为清晰可行;一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GB/T5576,由于弹性体材料的字母代号符合GB/T5576;
一为了叙述及使用的方便,增加了5.4.4.2硬度变化公式;第2章引用文件中的GB/T1232.1一2000和GB/T1690—1992非等效对应于国际标准。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返号“,”;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4832—1993《橡胶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本标准与GB/T14832—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改为《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一增加目次、前言、引言;
一增加了一种丁腈橡胶标准配方和氢化丁腈橡胶标准配方;一删除弹性体相容性指数术语及定义;取消了体积变化指数等相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静茹、武晶、蔡佩亮、翟广阳、宫文峰。本标准所部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832—1993。
GB/T14832—2008
在液体动力系统及其他液体密封系统中,弹性体作为密封件来使用。弹性体材料是变形后具有恢复到原始尺寸和形状能力的物质。液压液体是水、油或其他液体,液压液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一个孔或一个密闭回路。如果弹性体材料和液体之间经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溶胀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则把它们定义为是相容的。
将适当的标准试验弹性体的标准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见表11)置于某种规定的液体中浸泡后,测定其体积、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变化率,从而可以确定该液体的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并可用第5章给出的格式来表示。有了ECI(宜由油品供应商提供),可不用进行延长试验就能选择适当的液体与弹性体材料的组合,并且还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之不必借助大量的筛选试验,就可完全排除不适合的弹性体/液体组合。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弹性体标准配方可用来评价液压液体对该配方的影响,并且可与实际使用的商品弹性体作比较。它们还能够帮助添加剂和液压液体的制造商开发与不同弹性体相容的液压液体。I
1范围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GB/T14832—2008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标准弹性体与液压液体相容性的试验方法,标准弹性体是按照规定的配方和工艺制造的,用于对液体进行基本比较。本标准提供了五种弹性体胶料的配方、混炼程序和硫化程序:a)丁腈橡胶(NBR1和NBR2);
b)氟橡胶(FKM2);
c)三元乙丙橡胶(EPDM1):
d)氢化丁腈橡胶(HNBR1)。
本程序通过在控制的条件下,测量浸泡前后相应的试验弹性体标准试样的物理性能来评价矿物基液压液体、阻燃液压液体和可生物降解液压液体对这种弹性体的影响。本标准不提供实际使用的弹性体材料配方,如果需要,实际使用的弹性体可采用这些相容性程序进行试验。
注:这些配方中使用的弹性体材料对液体的变化敏感,并且又具有高溶胀特性。为了达到足够的贮存寿命宜采用稳定的硫化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28—199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eqvISO37:1994)GB/T533—1991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eqvISO2781:1988)GB/T1232.1一2000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neqISO289-1:1994)
GB/T1690-1992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neqISO1817:1985)GB/T5576橡胶和乳胶命名法(GB/T5576—1997,idtISO1629:1995)GB/T6031—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idtISO48:1994)GB/T6038—2006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ISO2393—1994,MOD)GB/T7631.2—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ISO6743-41999,IDT)
GB/T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eqvISO8151991)
GB/T17446液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GB/T17446—1998,idtISO5598:1985)3术语和定义
GB/T5576和GB/T17446确定的以及下述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弹性体elastomer
橡胶类高分子材料,该类材料在弱的应力下发生变形,应力取消之后迅速恢复,接近于初始尺寸和形状。
GB/T14832-2008
试验弹性体testelastomer
已知配方的硫化橡胶,用来评价介质对橡胶的影响。注:为了使误差最小,试验弹性体配方只包括保证硫化的最基本的配合剂。3.3
商品橡胶
commercialrubber
实际使用的弹性体材料,制造商不提供其配方,为了满足加工和使用要求,其所含的配合剂比标准橡胶多。
注:由于商品橡胶通常比试验弹性体的质量误差更大,因此使用商品橡胶来进行介质的质量控制是不可取的。4试验弹性体
4.1总则
按照GB/T6038一2006的规定,这些试验弹性体的混炼和硫化工艺如下。应对试验弹性体用的每一种配合剂的每个批次都进行质量检验。4.2标准丁睛橡胶(NBR1)
4.2.1配方
以质量计算的配方见表1。
表1以质量计算的标准丁睛橡胶(NBR1)的配方材
氧化锌(优级品或一级品)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熔点75℃~100℃)(防老剂RD)FEF炭黑(ASTM名称:N550)
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含量≥97%(质量分数)合计
质量份
a结合丙烯腈含量(28土1)%(质量分数),冷聚合,门尼黏度(GB/T1232.1一2000):(45士5)ML(1十4)100℃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PerbunanNT2845,或其他相当的品种(如国产南帝2865)。b如果采用过氧化物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进口过氧化二异丙苯,其用量为3.0份,合计量相应增加。4.2.2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土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a)
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氧化锌,然后加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防老b)
剂 RD)。
从辊简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简上均匀地加大约一半的炭黑。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每端做三次3/4割刀。
加人剩余的炭黑和落到料盘中的全部粉料。均匀地在辊筒上加过氧化二异丙苯。每端做六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k)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m)准备硫化试片。
4.2.3制备标准的硫化试片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土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2.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2.3)进行表2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2NBR1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00℃22h,
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密度
质量变化率,(23±2)℃,22h,液体B中浸泡液体B:70%(体积分数)的纯2,2,4-三甲基戊烷和30%(体积分数)的纯甲苯
4.3标准丁腈橡胶(NBR2)
4.3.1配方
以质量计的配方见表3。
氧化锌(优级品或一级品)
硬脂酸
性能要求
1.23±0.02
GB/T14832-—2008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以质量计的标准丁睛橡胶(NBR2)的配方材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熔点75℃~100℃)(防老剂RD)FEF炭黑(ASTM名称:N550)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促进剂TMTD)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CZ)硫磺(优级品或一级品)
注:这一配方会产生致癌的副产品。GB/T528—1998
GB/T 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a结合丙烯腈含量(34士1)%(质量分数),门尼黏度(GB/T1232.1—2000):(56土5)ML(1+4)100℃;JSRN237,或其他相当的品种(可用20份的国产丁睛-40与80份的国产丁睛-26并用)。4.3.2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a
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氧化锌、硬脂酸,然后加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防老剂RD)。
从辊筒简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大约一半炭黑。调节辊距以保持辑辊简上有一定的堆积胶。每端做三次3/4割刀。
GB/T14832—2008
加人剩余的炭黑和落到料盘中的全部粉料。均匀地在辊简上加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促进剂TMTD)、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 CZ)和硫磺。
每端做六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k)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m)准备硫化试片。
4.3.3制备标准的硫化试片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3.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3.3)进行表4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4NBR2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00℃,22h,
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密度
质量变化,在(23士2)℃,22h,液体B中浸泡液体B:70%(体积分数)的纯2,2,4-三甲基戊烷和30%(体积分数)的纯甲苯
性能要求
1.18±0.02
4.4标准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KM2)4.4.1配方
以质量计算的配方在表5中给出。单位
IRHD(微型试验)
表5以质量计的标准氟橡胶(FKM2)的配方材
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氧化镁(高活性)
氧化钙
MT炭黑(ASTM名称:N990)
促进剂:有机磷盐
硫化剂:双酚Afe
试验方法
GB/T6031-1998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注:试验弹性体FKM2与在ISO13266中给出的SPE-FKM/2X的组分相同,并且二者具有非常相似的制造工艺。如果SPE-FKM/2X测得的结果满足控制试验(表6)的要求,SPE-FKM/2X可以用来做试验弹性体。a氟含量:(66土1)%(质量分数)。VitonA500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产品;或TecnoflonN935),Ausimont公司产品,或FluorelFC2230\,Dyneon公司产品或国产F2641。b促进剂如VitonCurativeNo20)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产品,这种促进剂的有机磷盐含量是33%(质量分数),添加量是1.33份,这样表中的合计量要增加0.9份;或采用其他相当的品种。c硫化剂如VitonCurativeNo30,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产品,这种交联剂的双酚含量是50%(质量分数),添加量是2.7份,这样表中的合计量要增加1.4份;或采用其他相当的品种。4
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a)
将全部配合剂混合在一起,以恒定的速率均勾地加在辊简上。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GB/T14832—2008
当添加完所有配合剂,包括全部落到料盘中的粉料后,每端作一次3/4割刀。每端做三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将胶料压成约2.2mm厚度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24h。将停放24h后的混合好的胶料,在辊距为0.8mm的开炼机上薄通六次,辊简表面温度为(50±5)℃。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i)
k)准备硫化试片。
4.4.3制备标准硫化试片
在18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在230℃的循环空气老化箱中进行24h的二段硫化。
4.4.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4.3)进行表6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6FKM2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50℃,22h,采用三个圆片登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
质量变化,(23士2)℃,22h,在ISO液体E中浸泡液体E:100%(体积分数)纯的甲苯4.5标准三元乙丙橡胶(EPDM1)4.5.1配方
以质量计的配方在表7中给出。
性能要求
1.85±0.03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以质量计的标准三元乙丙橡胶(EPDM1)的配方表7
FEF炭黑(ASTM名称:N550)
氧化锌(优级品或一级品)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熔点75℃~100℃)(防老剂RD)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含量≥97%)合计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a门尼黏度:(42士5)ML(1+4)100℃,乙烯含量:(54士5)%(质量分数),二烯(ENB)含量:5土2%(质量分数)。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生产的EPT3045,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BUNAGEP3440,或其他相当的品种(如国产EPDM4045)。
b如果采用过氧化物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进口过氧化二异丙苯,其用量为5.0份,合计量相应增加。5
GB/T14832--2008
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a)
将炭黑、氧化锌、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防老剂RD)混合在一起,以恒定的速率均匀地加在辊筒上。
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当添加完所有的配合剂,包括落到料盘中的粉料之后,每端作一次3/4割刀。均勾地在辊简上加过氧化二异丙苯。当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入后,每端做三次3/4割刀。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8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入开炼机,薄通六次。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准备硫化试片。
制备标准硫化试片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5.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5.3)进行表8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8EPDM1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50℃,22h,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
质量变化,23℃±2℃,22h,在甲乙丽中浸泡4.6标准氢化丁橡胶(HNBR1)
4.6.1配方
以质量计算的配方在表9中给出。性能要求
1.09±0.02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表9以质量计的氢化丁睛橡胶(HNBR1)的配方材
4,4\-(a,a\-二甲基苄基)二苯胺2-硫醇基苯并咪唑锌盐
FEF炭黑(ASTM名称:N550)
1,3-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过氧化物含量≥96%)合计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a结合丙烯睛含量(35土2)%(质量分数),门尼黏度:(75土15)ML(1+4)100℃;剩余不饱合度(质量分数):<2%。日本瑞翁公司的产品Zetpol2000,或德国拜耳公司的产品TherbanA3407。b如果采用过氧化物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进口过氧化二异丙苯,其用量为8.0份,合计量相应增加。4.6.2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a)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辑,进行塑炼。b)
GB/T14832-2008
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简上均匀地加4,4\-(α,α-二甲基基)二苯胺和2-硫醇基苯并咪唑锌盐。从辊简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约一半炭黑。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每端做三次3/4割刀。
加剩余的炭黑和全部落到料盘中的粉料。均匀地在辊筒上加1,3-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每端做六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k)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D
m)准备硫化试片。
4.6.3制备标准的硫化试片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6.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6.3)进行表10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10HNBR1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50℃,22h,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
质量变化,23℃土2℃,22h,液体B中浸泡液体B:70%(体积分数)纯的2,2,4-三甲基戊烷和30%(体积分数)纯的甲苯
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的测定
5.1总则
性能要求
1.15±0.03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对于本标准,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应由给出了以下信息的一列简单的符号表示:a)试验弹性体;
体积变化,见5.3;
硬度变化,用IRHD(微型)表示,见5.4;拉伸强度变化率,见5.5;
e)拉断伸长率变化率,见5.5。参见附录B。
5.2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温度和时间见表1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832—2008
代替GB/T14832—1993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Test methods for compatibility between hydraulic fluids andstandard elastomericmaterials(ISO 6072:2002,Hydraulic fluid power-Compatibility between fluids andstandard elastomeric materials,MOD)2008-06-0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
GB/T14832-2008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弹性体
试验弹性体
商品橡胶
试验弹性体
标准丁腈橡胶(NBR1)
标准丁腈橡胶(NBR2)
标准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KM2)4.4
标准三元乙丙橡胶(EPDM1):
4.6标准氢化丁腈橡胶(HNBR1)..5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的测定总则
试验条件
体积变化的测定
5.4硬度变化的测定:
5.5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变化率的测定…5.6试验报告·
6标注说明(引用本标准)
附录A(资料性附录)
信息报告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试验报告示例一
液体-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
弹性体相容性指导性指标
GB/T14832—2008
本标准修改采用ISO6072:2002《液压液体传动液体与标准弹性体材料的相容性》(英文版)。本标准根据ISO6072:2002重新起草。由于我国工业的特殊需要,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进行了修改,这些技术性差异用垂直单线标识在它们所涉及的条款的页边空白处。与ISO6072:2002的主要技术性差异为:名称改为《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使名称更加简洁明确;一为了便于国产材料的应用,试验弹性体的标准配方同时推荐了国产材料;一根据验证试验结果,对表4的硬度、表6中的拉断伸长率、表8中的拉断伸长率控制试验指标略作调整;
—5.5.3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试验程序的表述不同,本标准的表述更为清晰可行;一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和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GB/T5576,由于弹性体材料的字母代号符合GB/T5576;
一为了叙述及使用的方便,增加了5.4.4.2硬度变化公式;第2章引用文件中的GB/T1232.1一2000和GB/T1690—1992非等效对应于国际标准。为了便于使用,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将“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返号“,”;一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4832—1993《橡胶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本标准与GB/T14832—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名称改为《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一增加目次、前言、引言;
一增加了一种丁腈橡胶标准配方和氢化丁腈橡胶标准配方;一删除弹性体相容性指数术语及定义;取消了体积变化指数等相关内容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封制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橡胶塑料研究设计院、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静茹、武晶、蔡佩亮、翟广阳、宫文峰。本标准所部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4832—1993。
GB/T14832—2008
在液体动力系统及其他液体密封系统中,弹性体作为密封件来使用。弹性体材料是变形后具有恢复到原始尺寸和形状能力的物质。液压液体是水、油或其他液体,液压液体在压力作用下通过一个孔或一个密闭回路。如果弹性体材料和液体之间经过化学反应和物理溶胀后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则把它们定义为是相容的。
将适当的标准试验弹性体的标准试样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见表11)置于某种规定的液体中浸泡后,测定其体积、硬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变化率,从而可以确定该液体的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并可用第5章给出的格式来表示。有了ECI(宜由油品供应商提供),可不用进行延长试验就能选择适当的液体与弹性体材料的组合,并且还能提供足够的信息,使之不必借助大量的筛选试验,就可完全排除不适合的弹性体/液体组合。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弹性体标准配方可用来评价液压液体对该配方的影响,并且可与实际使用的商品弹性体作比较。它们还能够帮助添加剂和液压液体的制造商开发与不同弹性体相容的液压液体。I
1范围
标准弹性体材料与液压液体的相容性试验GB/T14832—2008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标准弹性体与液压液体相容性的试验方法,标准弹性体是按照规定的配方和工艺制造的,用于对液体进行基本比较。本标准提供了五种弹性体胶料的配方、混炼程序和硫化程序:a)丁腈橡胶(NBR1和NBR2);
b)氟橡胶(FKM2);
c)三元乙丙橡胶(EPDM1):
d)氢化丁腈橡胶(HNBR1)。
本程序通过在控制的条件下,测量浸泡前后相应的试验弹性体标准试样的物理性能来评价矿物基液压液体、阻燃液压液体和可生物降解液压液体对这种弹性体的影响。本标准不提供实际使用的弹性体材料配方,如果需要,实际使用的弹性体可采用这些相容性程序进行试验。
注:这些配方中使用的弹性体材料对液体的变化敏感,并且又具有高溶胀特性。为了达到足够的贮存寿命宜采用稳定的硫化体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28—199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eqvISO37:1994)GB/T533—1991硫化橡胶密度的测定(eqvISO2781:1988)GB/T1232.1一2000未硫化橡胶用圆盘剪切粘度计进行测定第1部分:门尼粘度的测定(neqISO289-1:1994)
GB/T1690-1992硫化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neqISO1817:1985)GB/T5576橡胶和乳胶命名法(GB/T5576—1997,idtISO1629:1995)GB/T6031—199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硬度的测定(10~100IRHD)idtISO48:1994)GB/T6038—2006橡胶试验胶料配料、混炼和硫化设备及操作程序(ISO2393—1994,MOD)GB/T7631.2—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ISO6743-41999,IDT)
GB/T7759—1996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eqvISO8151991)
GB/T17446液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GB/T17446—1998,idtISO5598:1985)3术语和定义
GB/T5576和GB/T17446确定的以及下述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弹性体elastomer
橡胶类高分子材料,该类材料在弱的应力下发生变形,应力取消之后迅速恢复,接近于初始尺寸和形状。
GB/T14832-2008
试验弹性体testelastomer
已知配方的硫化橡胶,用来评价介质对橡胶的影响。注:为了使误差最小,试验弹性体配方只包括保证硫化的最基本的配合剂。3.3
商品橡胶
commercialrubber
实际使用的弹性体材料,制造商不提供其配方,为了满足加工和使用要求,其所含的配合剂比标准橡胶多。
注:由于商品橡胶通常比试验弹性体的质量误差更大,因此使用商品橡胶来进行介质的质量控制是不可取的。4试验弹性体
4.1总则
按照GB/T6038一2006的规定,这些试验弹性体的混炼和硫化工艺如下。应对试验弹性体用的每一种配合剂的每个批次都进行质量检验。4.2标准丁睛橡胶(NBR1)
4.2.1配方
以质量计算的配方见表1。
表1以质量计算的标准丁睛橡胶(NBR1)的配方材
氧化锌(优级品或一级品)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熔点75℃~100℃)(防老剂RD)FEF炭黑(ASTM名称:N550)
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含量≥97%(质量分数)合计
质量份
a结合丙烯腈含量(28土1)%(质量分数),冷聚合,门尼黏度(GB/T1232.1一2000):(45士5)ML(1十4)100℃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PerbunanNT2845,或其他相当的品种(如国产南帝2865)。b如果采用过氧化物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进口过氧化二异丙苯,其用量为3.0份,合计量相应增加。4.2.2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土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a)
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氧化锌,然后加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防老b)
剂 RD)。
从辊简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简上均匀地加大约一半的炭黑。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每端做三次3/4割刀。
加人剩余的炭黑和落到料盘中的全部粉料。均匀地在辊筒上加过氧化二异丙苯。每端做六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k)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m)准备硫化试片。
4.2.3制备标准的硫化试片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土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2.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2.3)进行表2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2NBR1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00℃22h,
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密度
质量变化率,(23±2)℃,22h,液体B中浸泡液体B:70%(体积分数)的纯2,2,4-三甲基戊烷和30%(体积分数)的纯甲苯
4.3标准丁腈橡胶(NBR2)
4.3.1配方
以质量计的配方见表3。
氧化锌(优级品或一级品)
硬脂酸
性能要求
1.23±0.02
GB/T14832-—2008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以质量计的标准丁睛橡胶(NBR2)的配方材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熔点75℃~100℃)(防老剂RD)FEF炭黑(ASTM名称:N550)
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促进剂TMTD)N-环已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CZ)硫磺(优级品或一级品)
注:这一配方会产生致癌的副产品。GB/T528—1998
GB/T 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a结合丙烯腈含量(34士1)%(质量分数),门尼黏度(GB/T1232.1—2000):(56土5)ML(1+4)100℃;JSRN237,或其他相当的品种(可用20份的国产丁睛-40与80份的国产丁睛-26并用)。4.3.2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a
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氧化锌、硬脂酸,然后加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防老剂RD)。
从辊筒简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大约一半炭黑。调节辊距以保持辑辊简上有一定的堆积胶。每端做三次3/4割刀。
GB/T14832—2008
加人剩余的炭黑和落到料盘中的全部粉料。均匀地在辊简上加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促进剂TMTD)、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促进剂 CZ)和硫磺。
每端做六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k)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m)准备硫化试片。
4.3.3制备标准的硫化试片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3.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3.3)进行表4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4NBR2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形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00℃,22h,
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密度
质量变化,在(23士2)℃,22h,液体B中浸泡液体B:70%(体积分数)的纯2,2,4-三甲基戊烷和30%(体积分数)的纯甲苯
性能要求
1.18±0.02
4.4标准氟橡胶(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KM2)4.4.1配方
以质量计算的配方在表5中给出。单位
IRHD(微型试验)
表5以质量计的标准氟橡胶(FKM2)的配方材
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氧化镁(高活性)
氧化钙
MT炭黑(ASTM名称:N990)
促进剂:有机磷盐
硫化剂:双酚Afe
试验方法
GB/T6031-1998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注:试验弹性体FKM2与在ISO13266中给出的SPE-FKM/2X的组分相同,并且二者具有非常相似的制造工艺。如果SPE-FKM/2X测得的结果满足控制试验(表6)的要求,SPE-FKM/2X可以用来做试验弹性体。a氟含量:(66土1)%(质量分数)。VitonA500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产品;或TecnoflonN935),Ausimont公司产品,或FluorelFC2230\,Dyneon公司产品或国产F2641。b促进剂如VitonCurativeNo20)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产品,这种促进剂的有机磷盐含量是33%(质量分数),添加量是1.33份,这样表中的合计量要增加0.9份;或采用其他相当的品种。c硫化剂如VitonCurativeNo30,杜邦陶氏弹性体公司产品,这种交联剂的双酚含量是50%(质量分数),添加量是2.7份,这样表中的合计量要增加1.4份;或采用其他相当的品种。4
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a)
将全部配合剂混合在一起,以恒定的速率均勾地加在辊简上。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GB/T14832—2008
当添加完所有配合剂,包括全部落到料盘中的粉料后,每端作一次3/4割刀。每端做三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将胶料压成约2.2mm厚度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24h。将停放24h后的混合好的胶料,在辊距为0.8mm的开炼机上薄通六次,辊简表面温度为(50±5)℃。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i)
k)准备硫化试片。
4.4.3制备标准硫化试片
在18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在230℃的循环空气老化箱中进行24h的二段硫化。
4.4.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4.3)进行表6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6FKM2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50℃,22h,采用三个圆片登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
质量变化,(23士2)℃,22h,在ISO液体E中浸泡液体E:100%(体积分数)纯的甲苯4.5标准三元乙丙橡胶(EPDM1)4.5.1配方
以质量计的配方在表7中给出。
性能要求
1.85±0.03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以质量计的标准三元乙丙橡胶(EPDM1)的配方表7
FEF炭黑(ASTM名称:N550)
氧化锌(优级品或一级品)
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熔点75℃~100℃)(防老剂RD)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物含量≥97%)合计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a门尼黏度:(42士5)ML(1+4)100℃,乙烯含量:(54士5)%(质量分数),二烯(ENB)含量:5土2%(质量分数)。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生产的EPT3045,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BUNAGEP3440,或其他相当的品种(如国产EPDM4045)。
b如果采用过氧化物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进口过氧化二异丙苯,其用量为5.0份,合计量相应增加。5
GB/T14832--2008
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辊,进行塑炼。a)
将炭黑、氧化锌、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聚合物(防老剂RD)混合在一起,以恒定的速率均匀地加在辊筒上。
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当添加完所有的配合剂,包括落到料盘中的粉料之后,每端作一次3/4割刀。均勾地在辊简上加过氧化二异丙苯。当过氧化二异丙苯混入后,每端做三次3/4割刀。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8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入开炼机,薄通六次。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准备硫化试片。
制备标准硫化试片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5.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5.3)进行表8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8EPDM1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50℃,22h,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
质量变化,23℃±2℃,22h,在甲乙丽中浸泡4.6标准氢化丁橡胶(HNBR1)
4.6.1配方
以质量计算的配方在表9中给出。性能要求
1.09±0.02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表9以质量计的氢化丁睛橡胶(HNBR1)的配方材
4,4\-(a,a\-二甲基苄基)二苯胺2-硫醇基苯并咪唑锌盐
FEF炭黑(ASTM名称:N550)
1,3-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过氧化物含量≥96%)合计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质量份
a结合丙烯睛含量(35土2)%(质量分数),门尼黏度:(75土15)ML(1+4)100℃;剩余不饱合度(质量分数):<2%。日本瑞翁公司的产品Zetpol2000,或德国拜耳公司的产品TherbanA3407。b如果采用过氧化物含量为40%(质量分数)的进口过氧化二异丙苯,其用量为8.0份,合计量相应增加。4.6.2混炼工艺步骤
开炼机的辊筒表面温度应保持(50士5)℃,应按照下列程序进行混炼:a)开炼机的辊距调节到1.4mm,生胶包辑,进行塑炼。b)
GB/T14832-2008
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简上均匀地加4,4\-(α,α-二甲基基)二苯胺和2-硫醇基苯并咪唑锌盐。从辊简的一端到另一端的对角方向作3/4割刀。以恒定的速率在辊筒上均匀地加约一半炭黑。调节辊距以保持辊筒上有一定的堆积胶。每端做三次3/4割刀。
加剩余的炭黑和全部落到料盘中的粉料。均匀地在辊筒上加1,3-二-叔丁基过氧基异丙基)苯。每端做六次3/4割刀。
从辊筒上割下胶料,将辊距调到0.2mm。将打成卷的胶料竖着放人开炼机,薄通六次。k)
将胶料压成约2.2mm的胶片,然后放在平的金属表面上冷却。D
m)准备硫化试片。
4.6.3制备标准的硫化试片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在170℃下硫化20min,制成2mm士0.2mm厚的标准硫化胶试片。4.6.4控制试验
用制备好的试片(4.6.3)进行表10中规定的所有试验。表10HNBR1的控制试验
控制试验
拉伸强度,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拉断伸长率,2型哑铃状试样,最小压缩永久变形,150℃,22h,采用三个圆片叠合而成的B型试样,最大
质量变化,23℃土2℃,22h,液体B中浸泡液体B:70%(体积分数)纯的2,2,4-三甲基戊烷和30%(体积分数)纯的甲苯
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的测定
5.1总则
性能要求
1.15±0.03
试验方法
IRHD(微型试验)GB/T6031-1998MPa
GB/T528—1998
GB/T528—1998
GB/T7759—1996
GB/T533—1991
GB/T1690-—1992
对于本标准,弹性体相容性指数(ECI应由给出了以下信息的一列简单的符号表示:a)试验弹性体;
体积变化,见5.3;
硬度变化,用IRHD(微型)表示,见5.4;拉伸强度变化率,见5.5;
e)拉断伸长率变化率,见5.5。参见附录B。
5.2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温度和时间见表11。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