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若采用抛石挤淤的方法处理软基,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 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 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 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 m,最大挖深21.2 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请指出材料中的不妥之处,并改正。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1工程,洞1r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左线隧道按长度划分属于哪一种?说明理由。
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关键点的控制内容包括哪些? 总承包单位在编制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某桥梁工程的施工项目经理部对投入施工现场的劳动力采用专业分工作业组合形式;在选择施工材料供应商时,采用对竞标供应商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选择了两家合格的材料供应商;在选择钻孔设备时选择了冲击钻孔,水泥混凝土在运送时采用水泥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公路工程施工常用的劳动力组合方式有哪几种?请简述专业分工作业组合形式的含义。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南方一座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施工,隧道穿越的地层有:石灰岩、页岩、泥灰岩,局部夹有煤层,该隧道穿越一向斜构造。隧道进出口围岩为V级,洞内Ⅲ级和Ⅳ级呈间隔分布,局部为V级。其中左线隧道进口桩号为K15+27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隧道出口桩号为K16+050,设计控制标高为240.0m。施工单位结合该隧道的特点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1)采用新奥法施工,尤其是在围岩软弱地段,按照“短进尺,弱爆破,紧封闭”的原则稳步推进。(2)为防止地表水危及隧道施工安全,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1工程,洞1支护时,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3)若遇不良地质情况,必须进行超前地质预报,以便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有哪些?
项目经理在未检查的情况下指示继续施工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补充表列⑦~⑨项工作的内容。 西湖中桥是一座15m的钢筋混凝土整体式简支梁桥,桥宽9.5m,重力式桥台。桥位处地质覆盖层为厚2m的强风化泥岩,桥台持力层为中风化泥岩。桥梁顶面距自然地面线的平均高度为8m。在距桥位3km处有一个大型水泥厂,混凝土所需用的砂石级配良好。施工单位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直接支撑在地面,为防止支架变形,整个钢管支架设置了多道斜撑和横撑。此外,为确保梁体的外观质量,选用了优质钢模,采取多种固定模板的措施。由于浇筑混凝土时正值高温,采用了水灰比大的混凝土,以延缓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多时段直接洒水养护。拆模后发现梁体外观光整,但在梁底和桥面出现了许多不规则的裂缝,梁底有横向裂缝。问题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什么? 背景东北平原某高速公路位于地下水丰富地区,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了多种排水设施如下:<br>(1)在填方路基边坡坡脚3m外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br>(2)为降低地下水位,设置管式渗沟,并在长100~300m管式渗沟末端设横向泄水管;<br>(3)低填方路段设边沟,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采用浆砌片石铺砌加固;<br>(4)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在路肩上设拦水缘石,在拦水带开口处设急流槽引离路基,与高路堤急流槽连接处设喇叭口。<br>为保证浆砌片石排水沟正常使用,应在什么位置增设哪些设施?
某桥为20m+3×25m+20m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现浇。通常处理地基的方法有哪些? 背景东北平原某高速公路位于地下水丰富地区,为保证路基稳定,采用了多种排水设施如下:<br>(1)在填方路基边坡坡脚3m外设置浆砌片石排水沟;<br>(2)为降低地下水位,设置管式渗沟,并在长100~300m管式渗沟末端设横向泄水管;<br>(3)低填方路段设边沟,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采用浆砌片石铺砌加固;<br>(4)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在路肩上设拦水缘石,在拦水带开口处设急流槽引离路基,与高路堤急流槽连接处设喇叭口。<br>管式渗沟长度大于100m时,施工应如何处理?管式渗沟和填石渗沟能否互相替代?为什么? 施工单位A采用的模板是否合理?对模板有何要求或规定? 若出厂的混合料出现白花料,请问在混合料拌合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CopyRight 2024 www.bzxz.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3016450号-1
标准下载网温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戏,拒绝盗版游戏,注意自我保护,谨防受骗上当,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