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图集 >>
- 建筑 >>
- 17CJ40-30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17CJ40-30】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 17CJ40-30
- 现行
图集号:
17CJ40-30
图集名称: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图集类别:
建筑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23-08-02 -
实施日期:
2017-12-01 -
作废日期:
2023-07-01 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代替标准号:23CJ40-30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参考图集是以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有的FS101砂浆防水剂、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防水材料在地下工程总的构造做法和应用技术为依据编制的。图集内容主要包括:说明、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及其防水构造,明挖现浇地下综合管廊、明挖预制地下综合管廊、明挖地铁车站、隧道、洞库、都够发工程、顶管与箱涵顶进法工程防水构造示意图和国内外工程案例。图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的新建、改扩建项目的防水工程;适用于防护工程、桥梁、隧道、高铁、地铁车站及区间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防水工程。也适用于水池、水处理设施及景观工程等防水工程。

部分标准内容: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参考图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17CJ40-30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参考图集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计划出版社
图书在版编目(CTP)数据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17CJ40-3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一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7.12
ISBN978-7-5182-0784-8
I.①国...Ⅱ.@中...Ⅲ.@建筑设计一中国一图集②建筑防水一建筑构造一中国一图集IV.①TU206②TU57-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316363号郑重声明:本图集已授权“全
国律师知识产权保护协作网”对著作权(包括专有出版权)在全国范围予以保护,盗版必究。
举报盗版电话:010-63906404
010-68318822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17CJ4030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编制(邮政编码:100048电话:010-68799100)☆
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梯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3层)北京强华印刷厂印刷
787mm×1092mm1/162.5印张10千字2017年12月第1版2017年12月第1次印刷☆
ISBN 978 75182 0784 8
定价:28.00元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十)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参考图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日期二0一七年十二月一日
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
防水构造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索引示意图
底板、侧墙、种植顶板防水构造做法(一)底板、侧墙、种植顶板防水构造做法(二)防水砂浆甩、接槎及转角构造
窗井、穿墙螺栓、收头防水构造做法施工缝防水构造做法..
地下室坑槽、预留通道防水构造做法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一)
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二)
统一编号GJCT-146
图集号
17CJ40-30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s
技术审定人源
设计负责人拖文唐景坤
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三)
后浇带防水构造做法(一)
后浇带防水构造做法(二)
穿墙管防水构造做法
桩头防水构造做法(一)
桩头防水构造做法(二)
地下管沟、水池防水构造
明挖现浇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构造索引示意图.....25明挖预制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构造示意图明挖地铁车站防水构造示意图
隧道、洞库防水构造做法示意图盾构法工程防水构造示意图
顶管与箱涵顶进法工程防水构造示意图..目录
审核李刚校对许玥涛办s设计唐景坤康景坤..26
图集号
17CJ40-30
1概述
本图集提供了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应用于防水工程中的产品、构造做法和应用技术。
2编制依据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程》《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GB50108
GB50208
GB50838
GB50119
《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规程》QB/BUCC/002-2007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3适用范围
3.1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的新建、改扩建项目的防水工程。
3.2适用于防护工程、桥梁、隧道、高铁、地铁车站及区间和地下综合管廊等防水工程
3.3适用于水池、水处理设施及景观工程等防水工程。4产品介绍
4.1主要产品
4.1.1FS101砂浆防水剂
FS101砂浆防水剂与水泥砂浆拌合而成FS101防水砂浆。FS101砂浆防水剂与水泥拌合而成FS101水泥素浆。4.1.2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
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与混凝土拌合而成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4.2FS101砂浆防水剂及FS101防水砂浆4.2.1FS101砂浆防水剂是由增强组分与催化组分反应复合而成的橙色无机溶液。与水泥水化析出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凝胶体和结晶体,填充水泥石毛细孔隙。是可提高砂浆密实性、抗渗性的砂浆防水剂。FS101砂浆防水剂匀质性指标见表1。表1FS101砂浆防水剂匀质性指标序号
检验项目
密度(g/cm)
氯高子含量(%)
总碱量(%)
固体含量(%)
释放氨的量(%)
1.01
1)无机水溶性材料。掺量低、分散性好。2)适应性好。与水充分融合,可提高砂浆防水层的稳定性。
3)抗渗性好。可提高防水砂浆抗渗性能。4)抗裂性好。可减少防水砂浆收缩及开裂,满足建筑物、构筑物耐久性要求。
5)绿色环保。无毒害,无污染。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对饮用水输配水设备的要求。
4.2.3FS101防水砂浆主要性能指标见表2。4.3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及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4.3.1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是橙色无机溶液。与水泥水化析出物发生化学反应,能够填充混凝土内部毛细孔隙,减少说明
审核李刚校对许玥涛办设计唐景坤角景坤图集号
17CJ40-30
安定性
表2FS101防水砂浆主要性能指标检验项目
凝结时间
抗压强度比(%)>
初凝(min)>
终凝(h)<
渗透压力比(%)>
吸水量比(48h)(%)<
收缩率比(%)<
减水率(%)<
抗氟离子渗透率(%)>
(密实度提升率%)
粘结强度(MPa)
抗渗性(MPa)
吸水率(%)
冻融循环(次)
耐碱性
10%NaOH溶液浸泡14d无变化
本表根据企业标准《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规程》QB/BUCC/002-2007及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编制。混凝土透水性,使混凝土组织更密实。是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有效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无机类混凝土特种外加剂。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匀质性指标见表3。4.3.2产品特点
1)水溶性材料。掺量低、分散性好2)耐久性好。无机材料,与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相同。序号
表3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匀质性指标检验项目
密度(g/cm2)
氯离子含量(%)
总碱量(%)
固体含量(%)
释放氨的量(%)
1.01
4)抗裂性好。可减少混凝土早期收缩所产生的裂缝。在一定条件下可减少伸缩缝的数量。5)抗腐蚀性强。可降低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率13%~18%,抗腐蚀,对钢筋无锈蚀。
6)适应性好。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增加稠度,改善保水性。降低混凝土泌水率,减少大落度混凝土的离析。
7)绿色环保。无毒害,无污染。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对饮用水输配水设备的要求。
4.4.3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见表4。4.4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体系由FS101砂浆防水层、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及细部构造的柔性密封材料构成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体系。
4.4.1技术特点
1)提高地下防水体系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采用该技术,说明
审核李刚布校对许玥涛办州设计唐景坤唐景坤图集号
17CJ40-30
表4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主要性能指标检验项目
安定性
泌水率(%)<
凝结时间差(min)>
收缩率比(%)<
抗压强度比(%)>
渗透高度比(%)《
吸水量比(48h)(%)<
减水率(%)<
含气量差(%)>
抗氯离子渗透率(%)>
(密实度提升率%)
注:本表根据企业标准《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规程》QB/BUCC/002-2007编制。可在强化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基础上,提升混凝土密实性和抗裂性。
2)缩短施工工期。省去找平层及保护层施工。弱化防水施工对防水基层干燥度的要求。3)防水工程与混凝土工程同步施工。4)降低地下防水工程成本,
5)绿色环保。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弃物,对环境、土壤均无污染。6)有完善的防水混凝土生产、施工、维护等服务体系做为质量保证。
4.4.2防水标准
1)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与FS101防水砂浆复合使用可满足“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的防水标准。2)采用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可满足“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1/1000;任意100m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1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m;其中,隧道工程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的防水标准。
5设计与施工质量控制
5.1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5.1.1水泥砂浆的品种和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防水工程要求确定5.1.2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应与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主体结构粘结牢固,无空鼓。不应在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与FS101防水砂浆之间设置柔性防水层或普通水泥砂浆层。5.1.3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厚度:1)FS101水泥素浆厚度宜>2mm。2)FS101防水砂浆厚度宜为18~20mm。5.1.4FS101砂浆防水剂按砂浆中水泥材料质量的0.22%掺入。5.1.5FS101防水砂浆施工前基层应满足下列要求:1)基层应平整、坚实、洁净、不起砂、不疏松,并应充分湿润。
2)基层表面的孔洞、缝隙,应采用FS101水泥素浆或FS101防水砂浆堵塞并抹平
3)用钢丝刷、板刷将基层浮灰、杂质及混凝土接口上的脱模剂清理干净。抹灰前冲洗、湿润基层表面、4)预埋件、桩头预留凹槽、管根等部位应先嵌填柔性密封材料。
审核李刚布校对许玥涛办州设计唐景坤唐景坤图集号
17CJ40-30
5.1.6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应分层铺抹或喷射。铺抹后应压实、抹平,最后一层表面应提浆压光。各层之间应紧密结合。5.1.7FS101防水砂浆拌合后应在初凝前用完,施工中不应加水。5.1.8平面施工:湿润基层后涂刷(抹)2mm厚FS101水泥素浆,并涂抹均匀。素浆初凝前(如用手指按压,可压入素浆层1/4~1/2),抹压20mm厚FS101防水砂浆,压实压光。5.1.9立面施工:施工操作顺序与平面施工相同,如需要,可按实际情况挂网施工。立面不宜留竖向施工缝。5.1.10施工缝应留置为阶梯坡形槎,接槎宽度>150mm,并距阴阳角或管线>250mm。接槎应依层次序操作,层层搭接紧密。5.1.11FS101防水砂浆终凝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温度宜>5℃,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养护期间应保持砂浆表面湿润。5.2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5.2.1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使用环境温度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2.2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应>250mm5.2.3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2.4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按照混凝土中胶凝材料质量的0.21%掺入。后浇带处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按照混凝土中胶凝材料质量的0.25%掺入。
5.2.5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配料计量允许偏差为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每盘计量误差±8%,累计计量误差±5%。5.2.6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应进行二次搅拌。当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采用FS102稀释液配制的原水灰比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同品种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5.2.7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6~8h)。不能满足要求的,应临时设置施工缝。继续浇筑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时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
5.2.8应有专业人员在搅拌站按确定的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添加量添加到混凝土中。施工现场由专业人员监督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5.3施工前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5.3.1产品说明书。
5.3.2产品合格证。
5.3.3FS101砂浆防水剂和FS102混凝土防水密实剂产品检验报告。
5.4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验收。
6其他
6.1本图集主要提供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系列产品在地下建筑不同部位应用的防水构造,其他相关建筑构造见相关国家标准图集。6.2本图集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均为毫米(mm)。6.3本图集是以北京龙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FS101、FS102地下刚性(复合)防水技术”的技术资料为依据编制,有关技术间题由该公司负责解释。6.4未尽事宜,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执行。6.5为了查看方便,本图集采用:表示FS101砂浆防水层
表示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6.6图集的索引方法:
节点编号
17CJ40-30
图集号
6.7本图集构造图中所涉及的防水层,均采用蓝色表示说明
图集号
审核李刚校对许涛办设计唐景坤危是坤页17CJ40-30
底板1
底板2
底板3
迎水面
迎水面
迎水面
背水面内防内抹
地下室底板、侧墙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构造做法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底板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随捣随抹
5.地基土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底板
2.>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3.地基土
面层(见具体设计)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底板
>100厚C15混凝土垫层
地基土
侧墙1
侧墙2
侧墙3
迎水面
迎水面
迎水面
背水面内防内抹)
构造做法
回填土分层夯实
保温层(见具体工程设计)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5.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侧墙
回填土分层夯实
保温层(见具体工程设计)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侧墙
回填土分层夯实
保温层(见具体工程设计)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侧墙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面层(见具体设计)
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
审核李刚校对许玥涛办设计唐景坤康景坤图集号
17CJ40-30
侧墙4
侧墙5
顶板1
迎水面
迎水面
迎水面
(有保温)
地下室侧墙、顶板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构造做法
挡墙(材料、厚度见具体工
程设计)
找平层(材料、厚度见具体工
程设计)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侧墙
挡墙(材料、厚度见具体工
程设计)
找平层(材料、厚度见具体工
程设计)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侧墙
面层见具体工程
覆土或面层
50~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找平层及找坡层(见具体工程设计)保温层(见具体工程设计)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剧(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随揭随抹
顶板2
顶板3
顶板3a
顶板4
迎水面
(有保温)
迎水面下载图集就来标准下载网
(无保温)
迎水面
背水面内防内抹)
构造做法
覆土或面层(见具体工程设计)50~70厚C20细石混土
保护层(配筋见具体工程设计)找平层及找坡层(见具体工程设计)保温层(见具体工程设计)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顶板3
顶板3a
覆土或面层(见具体工程设计)20厚FS101砂浆
防水层
涂刷(刮)2厚
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顶板上部构造做法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面层(见具体设计)
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
审核李刚校对许涛 办设计唐景坤唐景坤图集号
17CJ40-30
种顶1
种顶2
迎水面
(有保温)
迎水面
(无保温)
地下室种植顶板、水池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构造做法
种植土及种植构造层
50~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隔离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
找平层及找坡层(见具体工程设计)5.
保温层(材料、厚度见具体工程)6.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随捣随抹
种植土及种植构造层
50~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隔离层
耐根穿刺防水层
找平层及找坡层(见具体工程设计)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随捣随抹
种顶3
迎水面
(无保温)
迎水面
水池底板及池壁
构造做法
种植土及种植构造层
(厚度>3000覆土)
50~70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
找平层及找坡层(见具体工程设计)3.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顶板
随捣随抹
面层(材料、做法见具体工程设计)1.
保护层及粘结层(见具体工程设计)2.
20厚FS101防水砂浆防水层
涂刷(刮)2厚FS101水泥素浆
FS102密实型防水混凝土
水池底板及池壁
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
审核李刚校对许玥涛办设计唐景坤焦景坤图集号
17CJ40-30
小提示:此图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图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图集包。

标准图片预览:






图集目录:
17CJ40-30
目录
说明
防水构造做法选用表
防水构造
地下建筑防水构造索引示意图
底板、侧墙、种植顶板防水构造做法(一)
底板、侧墙、种植顶板防水构造做法(二)
防水砂浆甩、接槎及转角构造
窗井、穿墙螺栓、收头防水构造做法
施工缝防水构造做法
地下室坑槽、预留通道防水构造做法
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一)
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二)
变形缝防水构造做法(三)
后浇带防水构造做法(一)
后浇带防水构造做法(二)
穿墙管防水构造做法
桩头防水构造做法(一)
桩头防水构造做法(二)
地下管沟、水池防水构造
明挖现浇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构造索引示意图
明挖预制地下综合管廊防水构造示意图
明挖地铁车站防水构造示意图
隧道、洞库防水构造做法示意图
盾构法工程防水构造示意图
顶管与箱涵顶进法工程防水构造示意图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建筑工业化系列标准应用实施指南(木结构建筑)
- 下一篇: 建筑防水系统构造(三)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
- GB11120-2011 涡轮机油
- GB8527-1987 电动软轴偏心插入式混凝土振动器
- GB50034-19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 GB/T8893-1988 矩形和方形铜及铜合金波导管
- GB/T5009.21-2003 粮、油、菜中甲萘威残留量的测定
- GB16663-1996 醇基液体燃料
- 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40826—2021 分梳山羊绒手排长度试验方法图板电子扫描仪法
- GBZ18-2002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 GB/T4504-1998 轿车无内胎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方法
- GB/T462-2023 纸、纸板和纸浆 分析试样水分的测定
- GB/T5009.93-2003 食品中硒的测定
- GB/T50328-2001 建筑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 GB/T5009.41-2003 食醋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3-2003 搪瓷制食具容器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