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化工行业标准(HG) >>
- HG 2297-1992 耐热输送带

【化工行业标准(HG)】 耐热输送带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08:02:20
- HG2297-1992
- 现行
标准号:
HG 2297-1992
标准名称:
耐热输送带
标准类别:
化工行业标准(HG)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06-01 -
实施日期:
1993-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1.38 KB
替代情况:
原标准号GB 523-1997采标情况:
4195/1-87 NEQ 4195/2-88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翰送带(以下简称附热带)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帆布芯耐热翰送带。 HG 2297-1992 耐热输送带 HG2297-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耐热输讠
HG 2297—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4195/1-1987输送带耐热性试验方法》及ISO4195/2~-1988《输送带耐热性规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输送带(以下简称耐热带)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帆布芯耐热输送带。2引用标准
GB526织物芯输送带外观质量规定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 528
GB 1689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GB/T 2941
GB 3512
GB3690
GB 4490
GB5752
GB6031
GB6757
GB6758
GB 6759
GB7983
GB7984
3规格型号
3.1规格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平型胶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运输带尺寸
输送带标志
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
帆布芯输送带布层接头规定
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方法输送带成槽性试验方法
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
耐热带的规格按全厚度拉伸强度和宽度区分。3.1.1耐热带的全厚度拉伸强度系列如表1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2-06-01批准.332
常规试验方法
1993-10-01实施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HG 2297-—92
注:①表中数值可按R1优先数系向高值和低值扩展。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②对横向拉伸强度的规定不适用于棉帆布芯耐热带,也不适用于500N/mm以上拉伸强度规格的耐热带。耐热带的宽度系列按GB4490执行。3. 1.2
3.2型号
耐热带按试验温度不同分为三种型号:1型:可耐不大于100℃试验温度,代号T1,2型:可耐不大于125℃试验温度,代号T2;3型:可不大于150℃试验温度,代号T3。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耐热带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526的规定。4.2尺寸偏差
耐热带的宽度、长度、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 GB 4490 的规定。4.3布层接头
耐热带带芯布层的纵向和横向接头数目及位置应符合GB6758的规定。4.4物理性能
4.4.1覆盖层耐热试验后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
老化后与老化前之(IRHD)
老化后的最大值(IRHD)
性能变化率降低,%
老化后的最低值,MPa
性能变化率,%
老化后的最低值,%Www.bzxZ.net
变化范围
4.4.2覆盖层磨耗量
HG 2297—92
不同等级的耐热带覆盖层磨耗量应符合表3规定。表3
合格品
4.4.3全厚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4.4.3.1耐热带的纵向和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4.4.3.2耐热带全厚度纵向伸长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全厚度纵向参考力伸长率
全厚度纵向拉断伸长率
不大于
不小于
注:参考力等于带的标称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基本值所得的力。4.4.4层间粘合强度
按带芯采用不同材质的层间粘合强度不同,将耐热带分为一等品和合格品,见表5。表5
覆盖层与布层间
织物芯
及其他
织物芯
4.5直线度
纵向试样平均值
纵向试样最低峰值
纵向试样平均值
纵向试样最低峰值
纵向试样平均值
纵向试样最低峰值
耐热带的直线度应符合GB7984的规定。4.6成槽度
耐热带的成槽度应符合GB7984的规定。5试验方法
耐热带的尺寸测量,按GB4490执行。5.1
布层间
益层厚度
覆盘层厚度 >1.5mm
5.2覆盖层硬度试验,按GB6031执行。HG 2297—92
5.3覆盖层拉伸强度和批断伸长率试验,按GB528执行,采用2型试样。5.4覆盖层耐磨耗性能试验,按GB3690执行。5.5耐热带的全厚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试验,按GB3690执行,对化纤长丝织物芯耐热带推荐采用B型试样,对其它织物芯耐热带推荐采用C型试样。5.6耐热带的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按GB6759执行。5.7耐热带的老化性能试验,按附录A及GB3512执行。5.8耐热带的直线度测量,按GB7984执行。5.9耐热带的成槽度测量,按 GB 7983执行。6检验规则
6.1出检验
6.1.1外观质量和尺寸应逐条检验。6.1.2物理性能检验每季度不少于1次。6.2型式检验
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6.3判定规则
全部项目都符合一等品要求,则该批产品判为一等品,如有一一项性能不符合一等品要求,但仍能达到合格品要求,则该批产品应判为合格品,如有一项性能不符合合格品要求,则允许对该项性能复试一次,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标志、贮存和运输
7.1耐热带的标志,按GB5752执行。7.2耐热带的贮存和运输,按GB6757执行。7.3除有7.1的标志内容外,每条耐热带还应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商标、质量等级等。335
A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HG 2297—92
附录A
输送带耐热性试验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了耐热输送带耐热性能试验方法。本附录只适用于覆盖层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耐热带。A2试验内容
试样在热空气老化前后,测定其覆盖层的国际硬度(IRHD硬度);覆盖层的拉伸强度;覆盖层的扯断伸长率。
A3试验程序
A3.1试样制备
A3.1.1热空气老化用试样的制备试样为正方形,边长为400mm,取自距带边至少100mm具有完整厚度的耐热带。置于符合GB3512要求的热空气老化箱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温度(100、125、150℃)各老化168h。将试样从老化箱中取出,置于室温中冷却16~~144h。A3.1.2物理性能用试样的制备
先将经过A3.1.1条处理过试样的覆盖层切下,再将两面磨光,处理成2mm的薄片,在该薄片上裁取GB528及GB6301所规定的标准试样。并在23士2℃温度及60%~~70%湿度的环境中放置24h。A3.2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按GB/T 2941执行。A3.3覆盖层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按GB528执行。采用2型试样(狭小平行部分为4.00士0.10mm)。A3.4覆盖层的IRHD硬度
按GB6301执行。
A4试验结果
耐热带覆盖层试样在热空气老化前后,需测定和计算以下三项性能:老化前后IRHD硬度的测定值和变化量;通、
b.老化前后拉伸强度的测定值(MPa)和变化率(%);老化前后扯断伸长率的测定值(%)和变化率(%)。C
A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耐热带的规格、型号、批号及制造厂名;试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
老化条件;
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试验者。
附加说明:
HG2297—9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沈阳胶带总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秀香、庄焱、韩德深、丁尚文、宋岩。33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耐热输讠
HG 2297—92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4195/1-1987输送带耐热性试验方法》及ISO4195/2~-1988《输送带耐热性规范》。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热输送带(以下简称耐热带)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帆布芯耐热输送带。2引用标准
GB526织物芯输送带外观质量规定硫化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
GB 528
GB 1689
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机)GB/T 2941
GB 3512
GB3690
GB 4490
GB5752
GB6031
GB6757
GB6758
GB 6759
GB7983
GB7984
3规格型号
3.1规格
橡胶试样环境调节和试验的标准温度、湿度及时间橡胶热空气老化试验方法
平型胶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运输带尺寸
输送带标志
硫化橡胶国际硬度的测定(30~85IRHD)输送带贮存和搬运通则
帆布芯输送带布层接头规定
输送带的层间粘合强度测定方法输送带成槽性试验方法
普通用途织物芯输送带
耐热带的规格按全厚度拉伸强度和宽度区分。3.1.1耐热带的全厚度拉伸强度系列如表1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992-06-01批准.332
常规试验方法
1993-10-01实施
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HG 2297-—92
注:①表中数值可按R1优先数系向高值和低值扩展。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
②对横向拉伸强度的规定不适用于棉帆布芯耐热带,也不适用于500N/mm以上拉伸强度规格的耐热带。耐热带的宽度系列按GB4490执行。3. 1.2
3.2型号
耐热带按试验温度不同分为三种型号:1型:可耐不大于100℃试验温度,代号T1,2型:可耐不大于125℃试验温度,代号T2;3型:可不大于150℃试验温度,代号T3。4技术要求
4.1外观质量
耐热带的外观质量应符合GB526的规定。4.2尺寸偏差
耐热带的宽度、长度、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极限偏差应符合 GB 4490 的规定。4.3布层接头
耐热带带芯布层的纵向和横向接头数目及位置应符合GB6758的规定。4.4物理性能
4.4.1覆盖层耐热试验后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表2
拉伸强度
扯断伸长率
老化后与老化前之(IRHD)
老化后的最大值(IRHD)
性能变化率降低,%
老化后的最低值,MPa
性能变化率,%
老化后的最低值,%Www.bzxZ.net
变化范围
4.4.2覆盖层磨耗量
HG 2297—92
不同等级的耐热带覆盖层磨耗量应符合表3规定。表3
合格品
4.4.3全厚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
4.4.3.1耐热带的纵向和横向全厚度拉伸强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4.4.3.2耐热带全厚度纵向伸长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
全厚度纵向参考力伸长率
全厚度纵向拉断伸长率
不大于
不小于
注:参考力等于带的标称纵向全厚度拉伸强度的10%,乘以试样中部宽度基本值所得的力。4.4.4层间粘合强度
按带芯采用不同材质的层间粘合强度不同,将耐热带分为一等品和合格品,见表5。表5
覆盖层与布层间
织物芯
及其他
织物芯
4.5直线度
纵向试样平均值
纵向试样最低峰值
纵向试样平均值
纵向试样最低峰值
纵向试样平均值
纵向试样最低峰值
耐热带的直线度应符合GB7984的规定。4.6成槽度
耐热带的成槽度应符合GB7984的规定。5试验方法
耐热带的尺寸测量,按GB4490执行。5.1
布层间
益层厚度
覆盘层厚度 >1.5mm
5.2覆盖层硬度试验,按GB6031执行。HG 2297—92
5.3覆盖层拉伸强度和批断伸长率试验,按GB528执行,采用2型试样。5.4覆盖层耐磨耗性能试验,按GB3690执行。5.5耐热带的全厚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试验,按GB3690执行,对化纤长丝织物芯耐热带推荐采用B型试样,对其它织物芯耐热带推荐采用C型试样。5.6耐热带的层间粘合强度试验,按GB6759执行。5.7耐热带的老化性能试验,按附录A及GB3512执行。5.8耐热带的直线度测量,按GB7984执行。5.9耐热带的成槽度测量,按 GB 7983执行。6检验规则
6.1出检验
6.1.1外观质量和尺寸应逐条检验。6.1.2物理性能检验每季度不少于1次。6.2型式检验
对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6.3判定规则
全部项目都符合一等品要求,则该批产品判为一等品,如有一一项性能不符合一等品要求,但仍能达到合格品要求,则该批产品应判为合格品,如有一项性能不符合合格品要求,则允许对该项性能复试一次,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7标志、贮存和运输
7.1耐热带的标志,按GB5752执行。7.2耐热带的贮存和运输,按GB6757执行。7.3除有7.1的标志内容外,每条耐热带还应有产品名称、标准编号、商标、质量等级等。335
A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HG 2297—92
附录A
输送带耐热性试验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规定了耐热输送带耐热性能试验方法。本附录只适用于覆盖层厚度大于或等于4mm的耐热带。A2试验内容
试样在热空气老化前后,测定其覆盖层的国际硬度(IRHD硬度);覆盖层的拉伸强度;覆盖层的扯断伸长率。
A3试验程序
A3.1试样制备
A3.1.1热空气老化用试样的制备试样为正方形,边长为400mm,取自距带边至少100mm具有完整厚度的耐热带。置于符合GB3512要求的热空气老化箱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温度(100、125、150℃)各老化168h。将试样从老化箱中取出,置于室温中冷却16~~144h。A3.1.2物理性能用试样的制备
先将经过A3.1.1条处理过试样的覆盖层切下,再将两面磨光,处理成2mm的薄片,在该薄片上裁取GB528及GB6301所规定的标准试样。并在23士2℃温度及60%~~70%湿度的环境中放置24h。A3.2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按GB/T 2941执行。A3.3覆盖层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按GB528执行。采用2型试样(狭小平行部分为4.00士0.10mm)。A3.4覆盖层的IRHD硬度
按GB6301执行。
A4试验结果
耐热带覆盖层试样在热空气老化前后,需测定和计算以下三项性能:老化前后IRHD硬度的测定值和变化量;通、
b.老化前后拉伸强度的测定值(MPa)和变化率(%);老化前后扯断伸长率的测定值(%)和变化率(%)。C
A5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耐热带的规格、型号、批号及制造厂名;试验室温度和相对湿度;
老化条件;
试验结果;
试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
试验日期;
试验者。
附加说明:
HG2297—92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司提出。本标准由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青岛橡胶工业研究所,沈阳胶带总厂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秀香、庄焱、韩德深、丁尚文、宋岩。33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化工行业标准(HG)标准计划
- HG/T4059-2008 还原橄榄 T(C.I. 还原黑 25)
- HG/T3482-2003 化学试剂 氯化锂
- HG/T2066-2020 代替 HG/T 2066-2009 旋转辊筒式磨耗机
- HG/T3482-2003 化学试剂 氯化锂
- HG/T2073-2020 代替 HG/T 2073-2009 阿克隆磨耗试验机
- HG/T2778-2020 代替HG/T 2778-2009 高纯盐酸
- HG/T2306-2020 代替 HG/T 2306-2007 1-苯基-3-甲基-5-吡唑酮
- HG/T3569-2001 成色剂光吸收的测定
- HG/T2674-1995 黄磷用磷矿石
- HG/T3796.12-2005 锚框式搅拌器
- HG/T2571-2006 抛光膏
- HG/T3510-2000 乳化剂 T-80
- HG/T20678-2000 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
- HG2205-1991 杀虫脒水剂
- HG20506-1992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