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 HJ/T 83-2001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21:30:53
- HJ/T83-2001
- 现行
标准号:
HJ/T 83-2001
标准名称:
水质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12-19 -
实施日期:
2002-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81.07 KB
中标分类号: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采样、分析测试方法>>Z16水环境有毒物质分析方法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 83—2001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
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2001-12-19发布
2002-04-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83—2001
本标规定的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将吸附上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高温炉中燃烧、分解转化为无机卤化物)和ISO9562:1989及GB/T15959-1995《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基本相同,但检测方法不同。本标准规定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有机卤素转化生成的无机卤素离子,不但可以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总量(以氯计),也可以同时测定水中的可吸附有机氯(AOCI),有机氟(AOF)和有机溴(AOBr)。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本标准此次为首次发布,自290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贵解释。904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团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紊(AOX)的离子色谱法。1.2适用范围
HJ/T 83-2001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和污水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包括可吸附有机氯(AOCI)、有机氟(AOF)和有机溴(AOBr)。
当取样体积为50~200mL时,可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氯(AOCl)的浓度范围为15~600μg/L,可吸附有机氟(AOF)的浓度范围为5~300μg/L,可吸附有机溴(AOBr)的浓度范围为9~1 200μg/L。1.3干扰及排除
1.3.1水中的无机卤素离子,在样品富集过程中,也能部分残留在活性炭上,干扰测定。用20mL酸性硝酸钠洗涤液(4,12)淋洗活性炭吸附柱,可完全去除其干扰。1.3.2当水样中存在难溶的氯化物、生物细胞(如微生物、藻类)等时,使测定结果偏高,用硝酸(4.9)调节水样的pH值在 1.5~2. 0之间,放置 8 h 后分析。1.3.3当水样中存在活性氯时,AOCI的测定结果偏高。采样后立即在100mL水样中加人5ml亚硫酸钠溶液(4.8)。
2定义
2.1可吸附有机卤素(AOX)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卤族元素(包括氟、氯和溴)的总量(以CI计)。
2.2可吸附有机氟(AOCI)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氯元紊的总量。2.3可吸附有机氟(AOF)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氟元素的总量。2.4可吸附有机澳(AOBr)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漠元素的总量。3方法原理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卤素化合物,然后将吸附上有机物的活性炭放人高温炉中燃烧、分解、转化为卤化氢(氟、氯和溴的氢化物),经碱性水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4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4.1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去离子水过活性炭(4.2)柱后用全玻璃蒸馏器蒸馏,临用前现蒸馏。905
HJ/T 83—2001
4.2活性炭:分析纯,20~60目。4.3吸附用纯化活性炭(附录A)。4.4 氧气(O,)(V/V):99.9%。
4.55%高锰酸钾溶液(m/V)。
4.610%氢氧化钠溶液(m/V)。
4.7 高纯氮(N,)(V/V);99.99%。4.8亚硫酸钠溶液c(NazSO:)=0.2mol/1。4.9硝酸(HNO.)。
4.10硝酸溶液,c(HNO.)=1 mo1/l。4.11
硝酸钠(NaNO.)储备液,17g(NaNO;)/L:称17g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25 mL硝酸溶液(4.10),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4.12硝酸钠洗涤液:将硝酸钠储备液(4.11)用水稀释20倍。4.13 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c(NazCO)=0.18 mol/L;c(NaHCO,)=0.17 mol/L。4.14离子色谱淋洗使用液,c(NazCO:)=0.0018mol/L;c(NaHCO3)=0.001 7mol/L。4.15氟离子标准储备液,1000mg(F))/L;称取2.2100g氟化钠(105C烘2h)溶于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4.16氯离子标准储备液,1000mg(Cl)/L:称取1.6484g氟化钠(105C烘2h)溶于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4.17溴离子标准储备液,1000mg(Br)/L:称取1.2879g溴化钠(105C烘2h)溶于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4.18混合标准使用液:根据被测离子的浓度范围配制混合标准使用液。如分别取氯离子标准储备液(4.16)5.00mL、氟离子标准储备液(4.15)2.50mL和溴离子标准储备液(4.17)10.0mL于500mL容量瓶中,加人5.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中氯、氟和溴离子的浓度分别为10.0、5.0和20.0mg/L。
4.19硼砂吸收液,c(NazB.O,)=0.0025mol/L。4.20对氯苯酚校准溶液
4.20.1对氯苯酚校准储备液,20.0mg(Cl)/L:用水溶解72.5mg对氟苯酚于1000mL容量瓶中,混匀。
4.20.2对氯苯酚校准使用液,0.5mg(Cl)/L:临用时将对氯苯酚校准储备液(4.20.1)用水稀释40倍。5仪器和设备
5.1离子色谱仪
5.2燃烧装置(附录A)
5.2.1管式炉:可加热至1000℃,在500~1000℃范围内任意调节,温控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5.2.2燃烧管:由石英套管、高纯氧化铝舟和样品输人装置三部分组成。5.3氧气净化装置:个内装50mL2.5%高锰酸钾溶液与两个内装50mL10%氢氧化钠溶液的气泡式洗气瓶(图3)依次串联。
5.4吸附装置
5.4.1氮气加压吸附装置(图1)吸附装置由活性炭吸附柱和样品管两部分组成。活性炭吸附柱为长40~~50mm、内径2.0~~3.0mm的玻璃管。出口端内径稍细(0.9~1.0mm),内装40~~~50mg活性炭(4.3),两端塞少许石英棉。906
HJ/T83-2001
样品管为体积110~~120mL的玻璃管。吸附柱人口端与样品管的出口端连接,样品管进气口与氮气瓶(4.7)相连。靠调节氮气压力控制水流速度。5.4.2简易吸附装置
由活性炭吸附柱、用一段硅胶管套在吸附柱上的硅胶塞和带9号针头的25mL或50mL玻璃注射器组成。
5.5过滤装置
5.5.1微孔滤膜过滤器。
5.5.2微孔滤膜,孔径:0.45um。5.5.3水抽泵或真空泵。
5.6气泡式吸收管(图4).5mL。5.7多孔玻板吸收瓶(图2),50ml。5.8气泡式洗气瓶(图3)。
5.9平顶针头,外径0.9mm,长7~8cm。heat
样品管
活性炭吸附柱
图 1N2加压吸附装置
6样品采集与保存
图2多孔玻板吸
收瓶(50 ml.)
图3气泡式洗
气瓶(50mL)
图4气泡式吸
收管(5 mL)
6.1采样、运输和储存样品时均使用玻璃器血。样品瓶内应装满水样不得留有气泡。6.2采样后应尽快分析。如必须贮存,用硝酸(4.9)调节水样的pH值在1.5~2.0,于冰箱中冷藏。不得超过7d。
7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混合标准使用液/mL(4.18)
离子色谱淋洗使用液/mL(4.14)Cl-浓度/(mg/L)
F-浓度/(mg/L)
Br-浓度/(mg/L)
CI、F 和Br标准系列
HJ/T 83—2001
各管混匀,用离子色谱仪分离各组分,测量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峰高,以峰高对应浓度(mg/L),分别绘制C-、F-和 Br-的标准曲线。7.2样品的测定
7.2.1挥发性有机卤素的测定
若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卤素化合物的含量少于有机卤素化合物总量的50%,该步骤可以忽略。预先给燃烧炉升温,并保持在(950士10)℃。连接内装3.00mL硼砂吸收液(4.19)的气泡式吸收管(5.6)于燃烧管出口端,用右棉布包裹连接处,防止结露。
取水样50mL于多孔玻板吸收瓶(5.7)中,连接氧气(4.4)到该吸收瓶的进气口端,连接该吸收瓶的出气口端到燃烧管外套管的氧气入口端,调节氧气压力和流量计,使向燃烧管内套管吹氧的速度为40~~60mL/min,向外管吹氧的速度为150mL/min。从洗气瓶进气口端通氧气进人已预热至(950士10)C的燃烧室中,至少吹气10min。从燃烧系统上一并取下吸收管和连接管,用吸耳球从吸收管出口端轻轻吹气(注意勿将吸收液从瓶中吹出)反复冲洗,使吸收管入口端和连接管中的雾滴进入吸收管中。用离子色谱测量吸收瓶中的Cl、F-和Br-的含量。7.2.2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测定
7.2.2. 1吸附
按5.4.1条,填装活性炭吸附柱,连接吸附装置,根据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取25~200mL经过预处理的水样(6),每100mL水样中加人5mL硝酸钠贮备液(4.11)。此时水样的pH值应小于2。否则加硝酸(4.9)调节。然后将水样移人吸附装置的样品管中,加盖密封,调节氮气压力,使水样以2~3mL/min的速度流过吸附柱。然后加20mL硝酸钠洗涤液(4.12)以2~~3mL/min的流速洗涤吸附柱。也可用简易吸附装置(5.4.2)替代上述操作。7.2.2.2燃烧
预先给燃烧炉升温,并保持在(950土10)℃。调节氧气压力和流量计,使向燃烧管内套管吹氧的速度为120~150mL/min。向外管吹氧的速度为40~~60 mL/min。
连接内装3.00mL硼砂吸收液(4.19)的气泡式吸收管(5.6)于燃烧管出口端,用石棉布包裹连接处,防止结露。
打开燃烧管样品人口的硅胶塞,用平顶针头(5.9)将活性炭吸附柱内吸附了样品的湿活性炭全部移人氧化铝舟中,加塞。
将氧化铝舟推人燃烧管预热区(炉口处),停留2min,然后慢慢将氧化铝舟推人高温区,3min后将其拉出到样品入口。继续吹氧4~5min。7. 2. 2. 3 测量
从燃烧系统上一并取下吸收管和连接管,用吸耳球从吸收管出口端轻轻吹气(注意勿将吸收液从管中吹出)反复冲洗,使吸收管人口端和连接管中的雾滴进人吸收管中。用离子色谱测量吸收管中的Cl-、F-和Br-的含量。7.3全程序空白样品的测定
用蒸馏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做全程序空白试验。7.4全分析步骤的验证
分别取50mL对氟苯酚校准工作液(4.20.2),按与测定样品相同步骤(7.2)测定校准样品的浓度。908
8计算和结果表示
8.1水中可吸附有机氟(AOCI)浓度计算:C(AOCI)
式中:
C(AOC)
- Coci)V,D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氯(AOCI)的浓度,ug/L;由标准曲线(7.1)上查得的样品中Cl-的浓度,m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样品(7.3)中C1-的浓度,mg/L;吸附水样的体积,L;
吸收管中吸收液的总体积,mL;吸附前水样的稀释倍数。
8.2水中可吸附有机氟(AOF)浓度的计算:C(AOF)
式中:
C(AOF)
(CF CoF)V,D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氟(AOF)的浓度,μ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中F-的浓度,m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样品(7.3)中F-的浓度,mg/L;8.3水中可吸附有机溴(AOBr)浓度计算:C(AOBr
式中:
C(AOBr)
(CBr - CoBr)V,D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溴(AOBr)的浓度,μg/LCB由标推曲线上查得的样品中Br的浓度,m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样品(7.3)中Br-的浓度,mg/L;CoBr
8.4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浓度计算:C(AOX) = C(AOCI) + 1. 866c(AOF) + 0. 444C(AOBr)式中:
C(AOX)
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浓度(以氯计),g/L;从氟元素换算为氯元素的系数,从溴元素换算为氯元素的系数。0.444
8.5水中挥发性有机卤素浓度计算:HJ/T83--2001
C(VOx) C(vOCh) + 1. 866c(vOF) + 0. 444c(vOBt)=[(ccl Cocl) + 1. 866(cg — CoF) + 0. 444(cBr, - CoBr)JDV2/V式中:
c(vox)
c(vocl)
C(VOF)
C(VOBr)
水中挥发性有机卤素的浓度(以氯计):ug/L;水中挥发性有机氯的浓度,ug/L;水中挥发性有机氟的浓度,ug/L;水中挥发性有机溴的浓度,ug/L;吹扫水样的体积,L。
HJ/T 83-—2001
9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9.1统一样品的测定
六个实验室分别测定四个浓度水平的统一样品(重复测定次数n=4),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推确度数据列于表2。
表2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测定项目
水平范围/
(μg/L)
9.2实际样品的测定
定结果
(μg/L)
重现性
再现性
相对误差/%
6个实验室分别测定了饮用水、地表水或废水两种不同浓度范围的实际水样和加标回收率。AOCI的平均回收率在79%~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2%:A0E实际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2%~7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AOBr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10说明
10.1纯化后的活性炭开封后,仅限当日使用。当日剩余的活性炭,应按4.3条,在氮气流保护下活化后密封保存。
10.2普通氧和医用氧气中含有微量杂质,干扰测定,使全程序空白值偏高且不稳定。必须通过净化装置(5.3)净化后方可使用。
10.3每批样品至少做两个全程序空白实验(7.3)和全分析步骤的验证实验(7.4)。可吸附有机(A0CI)的回收值与期望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期望值的15%。否则检查水、试剂、燃烧系统及整个分析步骤。
10.4用氮气加压吸附装置吸附水样时,应先打开排气阀调节氮气流量为0.1~0.2mL/min,待气流平稳后再关闭排气阀给水样加压。避免压力过高,吸附管脱落。10.5用活性炭吸附未知浓度的水样时,可取不同体积的水样(例如:50mL和100mL)分别吸附,检查吸附是否完全。若体积较小的样品的实测浓度值比体积较大的样品高15%以上,应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吸附。
10.6使用过的气泡式吸收管,须用(1十2)硝酸浸泡过夜,用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A.1燃烧装置示意图
磨口连接管
A.2燃烧管示意图
磨口接头
样品舟
氧化铝舟
电流表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燃烧装置
预热区
高滙区
商温区
燃烧管
温控表
燃烧管内套管
HJ/T 83-—2001
样品入口
流管计
样品入口
样品舟推拉杆
HJ/T 83--2001
B.1制备方法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纯化活性炭的制备
研磨筛取孔网直径为125~177μm(80~~120目)分析纯活性炭,用1mol/L硝酸溶液(5.10)浸泡12h以上,移人微孔滤膜过滤器(5.5)中,用水洗涤至无硝酸根离子(用二苯胺的硫酸溶液检查至无深蓝色物质生成),烘干,在氮气流保护下,于450~500℃加热3h以上,冷却至室温。在清洁且无有机卤素化合物污染的室内筛取孔网直径为105~149μm(100~140目)纯化活性炭,分别取当天用量装至小玻璃瓶(2~5 mL)中,密封包存。临用前拆封。B.2纯度检验
按本标准规定的步骤(7.3)测定纯化处理后活性炭的全程序空白值,可吸附有机氯(AOCI)测定值小于35μg/L,四个实验室重复测定(m4,n一4)的批内标准偏差小于5μg/L。AOF的全程序空白值小于11μg/L,六个实验室重复测定(m=4,n=4)的批内标准偏差小于2ug/L。AOBr的全程序空白测定值为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可吸附有机卤素(AOX)
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adsorbable organic halogenIon chromatography method
2001-12-19发布
2002-04-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
HJ/T83—2001
本标规定的水样的预处理方法(将吸附上有机物的活性炭放入高温炉中燃烧、分解转化为无机卤化物)和ISO9562:1989及GB/T15959-1995《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微库仑法》基本相同,但检测方法不同。本标准规定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有机卤素转化生成的无机卤素离子,不但可以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总量(以氯计),也可以同时测定水中的可吸附有机氯(AOCI),有机氟(AOF)和有机溴(AOBr)。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沈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起草。本标准此次为首次发布,自2902.年4.月1日起开始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贵解释。904
水质可吸附有机卤素(AOX)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团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紊(AOX)的离子色谱法。1.2适用范围
HJ/T 83-2001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和污水中的可吸附有机卤素(AOX),包括可吸附有机氯(AOCI)、有机氟(AOF)和有机溴(AOBr)。
当取样体积为50~200mL时,可测定水中可吸附有机氯(AOCl)的浓度范围为15~600μg/L,可吸附有机氟(AOF)的浓度范围为5~300μg/L,可吸附有机溴(AOBr)的浓度范围为9~1 200μg/L。1.3干扰及排除
1.3.1水中的无机卤素离子,在样品富集过程中,也能部分残留在活性炭上,干扰测定。用20mL酸性硝酸钠洗涤液(4,12)淋洗活性炭吸附柱,可完全去除其干扰。1.3.2当水样中存在难溶的氯化物、生物细胞(如微生物、藻类)等时,使测定结果偏高,用硝酸(4.9)调节水样的pH值在 1.5~2. 0之间,放置 8 h 后分析。1.3.3当水样中存在活性氯时,AOCI的测定结果偏高。采样后立即在100mL水样中加人5ml亚硫酸钠溶液(4.8)。
2定义
2.1可吸附有机卤素(AOX)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卤族元素(包括氟、氯和溴)的总量(以CI计)。
2.2可吸附有机氟(AOCI)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氯元紊的总量。2.3可吸附有机氟(AOF)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氟元素的总量。2.4可吸附有机澳(AOBr)
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可被活性炭吸附的结合在有机化合物上的漠元素的总量。3方法原理
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有机卤素化合物,然后将吸附上有机物的活性炭放人高温炉中燃烧、分解、转化为卤化氢(氟、氯和溴的氢化物),经碱性水溶液吸收,用离子色谱法分离测定。4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和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4.1不含有机物的蒸馏水去离子水过活性炭(4.2)柱后用全玻璃蒸馏器蒸馏,临用前现蒸馏。905
HJ/T 83—2001
4.2活性炭:分析纯,20~60目。4.3吸附用纯化活性炭(附录A)。4.4 氧气(O,)(V/V):99.9%。
4.55%高锰酸钾溶液(m/V)。
4.610%氢氧化钠溶液(m/V)。
4.7 高纯氮(N,)(V/V);99.99%。4.8亚硫酸钠溶液c(NazSO:)=0.2mol/1。4.9硝酸(HNO.)。
4.10硝酸溶液,c(HNO.)=1 mo1/l。4.11
硝酸钠(NaNO.)储备液,17g(NaNO;)/L:称17g硝酸钠溶于水中,加入25 mL硝酸溶液(4.10),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4.12硝酸钠洗涤液:将硝酸钠储备液(4.11)用水稀释20倍。4.13 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c(NazCO)=0.18 mol/L;c(NaHCO,)=0.17 mol/L。4.14离子色谱淋洗使用液,c(NazCO:)=0.0018mol/L;c(NaHCO3)=0.001 7mol/L。4.15氟离子标准储备液,1000mg(F))/L;称取2.2100g氟化钠(105C烘2h)溶于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4.16氯离子标准储备液,1000mg(Cl)/L:称取1.6484g氟化钠(105C烘2h)溶于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4.17溴离子标准储备液,1000mg(Br)/L:称取1.2879g溴化钠(105C烘2h)溶于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加人1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冷藏。
4.18混合标准使用液:根据被测离子的浓度范围配制混合标准使用液。如分别取氯离子标准储备液(4.16)5.00mL、氟离子标准储备液(4.15)2.50mL和溴离子标准储备液(4.17)10.0mL于500mL容量瓶中,加人5.00mL离子色谱淋洗储备液(4.13),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中氯、氟和溴离子的浓度分别为10.0、5.0和20.0mg/L。
4.19硼砂吸收液,c(NazB.O,)=0.0025mol/L。4.20对氯苯酚校准溶液
4.20.1对氯苯酚校准储备液,20.0mg(Cl)/L:用水溶解72.5mg对氟苯酚于1000mL容量瓶中,混匀。
4.20.2对氯苯酚校准使用液,0.5mg(Cl)/L:临用时将对氯苯酚校准储备液(4.20.1)用水稀释40倍。5仪器和设备
5.1离子色谱仪
5.2燃烧装置(附录A)
5.2.1管式炉:可加热至1000℃,在500~1000℃范围内任意调节,温控误差小于满量程的2%。5.2.2燃烧管:由石英套管、高纯氧化铝舟和样品输人装置三部分组成。5.3氧气净化装置:个内装50mL2.5%高锰酸钾溶液与两个内装50mL10%氢氧化钠溶液的气泡式洗气瓶(图3)依次串联。
5.4吸附装置
5.4.1氮气加压吸附装置(图1)吸附装置由活性炭吸附柱和样品管两部分组成。活性炭吸附柱为长40~~50mm、内径2.0~~3.0mm的玻璃管。出口端内径稍细(0.9~1.0mm),内装40~~~50mg活性炭(4.3),两端塞少许石英棉。906
HJ/T83-2001
样品管为体积110~~120mL的玻璃管。吸附柱人口端与样品管的出口端连接,样品管进气口与氮气瓶(4.7)相连。靠调节氮气压力控制水流速度。5.4.2简易吸附装置
由活性炭吸附柱、用一段硅胶管套在吸附柱上的硅胶塞和带9号针头的25mL或50mL玻璃注射器组成。
5.5过滤装置
5.5.1微孔滤膜过滤器。
5.5.2微孔滤膜,孔径:0.45um。5.5.3水抽泵或真空泵。
5.6气泡式吸收管(图4).5mL。5.7多孔玻板吸收瓶(图2),50ml。5.8气泡式洗气瓶(图3)。
5.9平顶针头,外径0.9mm,长7~8cm。heat
样品管
活性炭吸附柱
图 1N2加压吸附装置
6样品采集与保存
图2多孔玻板吸
收瓶(50 ml.)
图3气泡式洗
气瓶(50mL)
图4气泡式吸
收管(5 mL)
6.1采样、运输和储存样品时均使用玻璃器血。样品瓶内应装满水样不得留有气泡。6.2采样后应尽快分析。如必须贮存,用硝酸(4.9)调节水样的pH值在1.5~2.0,于冰箱中冷藏。不得超过7d。
7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混合标准使用液/mL(4.18)
离子色谱淋洗使用液/mL(4.14)Cl-浓度/(mg/L)
F-浓度/(mg/L)
Br-浓度/(mg/L)
CI、F 和Br标准系列
HJ/T 83—2001
各管混匀,用离子色谱仪分离各组分,测量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峰高,以峰高对应浓度(mg/L),分别绘制C-、F-和 Br-的标准曲线。7.2样品的测定
7.2.1挥发性有机卤素的测定
若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卤素化合物的含量少于有机卤素化合物总量的50%,该步骤可以忽略。预先给燃烧炉升温,并保持在(950士10)℃。连接内装3.00mL硼砂吸收液(4.19)的气泡式吸收管(5.6)于燃烧管出口端,用右棉布包裹连接处,防止结露。
取水样50mL于多孔玻板吸收瓶(5.7)中,连接氧气(4.4)到该吸收瓶的进气口端,连接该吸收瓶的出气口端到燃烧管外套管的氧气入口端,调节氧气压力和流量计,使向燃烧管内套管吹氧的速度为40~~60mL/min,向外管吹氧的速度为150mL/min。从洗气瓶进气口端通氧气进人已预热至(950士10)C的燃烧室中,至少吹气10min。从燃烧系统上一并取下吸收管和连接管,用吸耳球从吸收管出口端轻轻吹气(注意勿将吸收液从瓶中吹出)反复冲洗,使吸收管入口端和连接管中的雾滴进入吸收管中。用离子色谱测量吸收瓶中的Cl、F-和Br-的含量。7.2.2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测定
7.2.2. 1吸附
按5.4.1条,填装活性炭吸附柱,连接吸附装置,根据样品中有机物的含量取25~200mL经过预处理的水样(6),每100mL水样中加人5mL硝酸钠贮备液(4.11)。此时水样的pH值应小于2。否则加硝酸(4.9)调节。然后将水样移人吸附装置的样品管中,加盖密封,调节氮气压力,使水样以2~3mL/min的速度流过吸附柱。然后加20mL硝酸钠洗涤液(4.12)以2~~3mL/min的流速洗涤吸附柱。也可用简易吸附装置(5.4.2)替代上述操作。7.2.2.2燃烧
预先给燃烧炉升温,并保持在(950土10)℃。调节氧气压力和流量计,使向燃烧管内套管吹氧的速度为120~150mL/min。向外管吹氧的速度为40~~60 mL/min。
连接内装3.00mL硼砂吸收液(4.19)的气泡式吸收管(5.6)于燃烧管出口端,用石棉布包裹连接处,防止结露。
打开燃烧管样品人口的硅胶塞,用平顶针头(5.9)将活性炭吸附柱内吸附了样品的湿活性炭全部移人氧化铝舟中,加塞。
将氧化铝舟推人燃烧管预热区(炉口处),停留2min,然后慢慢将氧化铝舟推人高温区,3min后将其拉出到样品入口。继续吹氧4~5min。7. 2. 2. 3 测量
从燃烧系统上一并取下吸收管和连接管,用吸耳球从吸收管出口端轻轻吹气(注意勿将吸收液从管中吹出)反复冲洗,使吸收管人口端和连接管中的雾滴进人吸收管中。用离子色谱测量吸收管中的Cl-、F-和Br-的含量。7.3全程序空白样品的测定
用蒸馏水代替样品,按与样品测定相同步骤做全程序空白试验。7.4全分析步骤的验证
分别取50mL对氟苯酚校准工作液(4.20.2),按与测定样品相同步骤(7.2)测定校准样品的浓度。908
8计算和结果表示
8.1水中可吸附有机氟(AOCI)浓度计算:C(AOCI)
式中:
C(AOC)
- Coci)V,D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氯(AOCI)的浓度,ug/L;由标准曲线(7.1)上查得的样品中Cl-的浓度,m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样品(7.3)中C1-的浓度,mg/L;吸附水样的体积,L;
吸收管中吸收液的总体积,mL;吸附前水样的稀释倍数。
8.2水中可吸附有机氟(AOF)浓度的计算:C(AOF)
式中:
C(AOF)
(CF CoF)V,D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氟(AOF)的浓度,μ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中F-的浓度,m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样品(7.3)中F-的浓度,mg/L;8.3水中可吸附有机溴(AOBr)浓度计算:C(AOBr
式中:
C(AOBr)
(CBr - CoBr)V,D
水样中可吸附有机溴(AOBr)的浓度,μg/LCB由标推曲线上查得的样品中Br的浓度,mg/L,-由标准曲线上查得的空白样品(7.3)中Br-的浓度,mg/L;CoBr
8.4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AOX)浓度计算:C(AOX) = C(AOCI) + 1. 866c(AOF) + 0. 444C(AOBr)式中:
C(AOX)
水中可吸附有机卤素的浓度(以氯计),g/L;从氟元素换算为氯元素的系数,从溴元素换算为氯元素的系数。0.444
8.5水中挥发性有机卤素浓度计算:HJ/T83--2001
C(VOx) C(vOCh) + 1. 866c(vOF) + 0. 444c(vOBt)=[(ccl Cocl) + 1. 866(cg — CoF) + 0. 444(cBr, - CoBr)JDV2/V式中:
c(vox)
c(vocl)
C(VOF)
C(VOBr)
水中挥发性有机卤素的浓度(以氯计):ug/L;水中挥发性有机氯的浓度,ug/L;水中挥发性有机氟的浓度,ug/L;水中挥发性有机溴的浓度,ug/L;吹扫水样的体积,L。
HJ/T 83-—2001
9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9.1统一样品的测定
六个实验室分别测定四个浓度水平的统一样品(重复测定次数n=4),得到方法的精密度和推确度数据列于表2。
表2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测定项目
水平范围/
(μg/L)
9.2实际样品的测定
定结果
(μg/L)
重现性
再现性
相对误差/%
6个实验室分别测定了饮用水、地表水或废水两种不同浓度范围的实际水样和加标回收率。AOCI的平均回收率在79%~10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2%:A0E实际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62%~7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AOBr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10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10说明
10.1纯化后的活性炭开封后,仅限当日使用。当日剩余的活性炭,应按4.3条,在氮气流保护下活化后密封保存。
10.2普通氧和医用氧气中含有微量杂质,干扰测定,使全程序空白值偏高且不稳定。必须通过净化装置(5.3)净化后方可使用。
10.3每批样品至少做两个全程序空白实验(7.3)和全分析步骤的验证实验(7.4)。可吸附有机(A0CI)的回收值与期望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期望值的15%。否则检查水、试剂、燃烧系统及整个分析步骤。
10.4用氮气加压吸附装置吸附水样时,应先打开排气阀调节氮气流量为0.1~0.2mL/min,待气流平稳后再关闭排气阀给水样加压。避免压力过高,吸附管脱落。10.5用活性炭吸附未知浓度的水样时,可取不同体积的水样(例如:50mL和100mL)分别吸附,检查吸附是否完全。若体积较小的样品的实测浓度值比体积较大的样品高15%以上,应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吸附。
10.6使用过的气泡式吸收管,须用(1十2)硝酸浸泡过夜,用水冲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A.1燃烧装置示意图
磨口连接管
A.2燃烧管示意图
磨口接头
样品舟
氧化铝舟
电流表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燃烧装置
预热区
高滙区
商温区
燃烧管
温控表
燃烧管内套管
HJ/T 83-—2001
样品入口
流管计
样品入口
样品舟推拉杆
HJ/T 83--2001
B.1制备方法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纯化活性炭的制备
研磨筛取孔网直径为125~177μm(80~~120目)分析纯活性炭,用1mol/L硝酸溶液(5.10)浸泡12h以上,移人微孔滤膜过滤器(5.5)中,用水洗涤至无硝酸根离子(用二苯胺的硫酸溶液检查至无深蓝色物质生成),烘干,在氮气流保护下,于450~500℃加热3h以上,冷却至室温。在清洁且无有机卤素化合物污染的室内筛取孔网直径为105~149μm(100~140目)纯化活性炭,分别取当天用量装至小玻璃瓶(2~5 mL)中,密封包存。临用前拆封。B.2纯度检验
按本标准规定的步骤(7.3)测定纯化处理后活性炭的全程序空白值,可吸附有机氯(AOCI)测定值小于35μg/L,四个实验室重复测定(m4,n一4)的批内标准偏差小于5μg/L。AOF的全程序空白值小于11μg/L,六个实验室重复测定(m=4,n=4)的批内标准偏差小于2ug/L。AOBr的全程序空白测定值为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 HJ585-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
- HJ573-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喷墨盒
- HJ572-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文具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 HJ/T327-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
- HJ/T419-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 HJ731-2014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T369-2007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 HJ/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 HJ113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945.3-2020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