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 HJ/T 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22:48:18
- HJ/T104-2003
- 现行
标准号:
HJ/T 104-2003
标准名称: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3-03-28 -
实施日期:
2003-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79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104—2003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
分析仪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water quality automatic analyzer of total organic carbon2003-03-28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07-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等9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公告
环发【2003】5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行染防治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能力,如强环境管理,保护水环境,现批准《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等9项标准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于以发布。
标准继号、名称如下:
HJ/T96-—2003PII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2003
电导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S-2003
浊度水质白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I/T 99—2003
落解氧(IDO)水质自动分析仅技术要求高锰酸盐指效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0—2003
HUT 101—2003
氢氧水压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I/T1022003
H1/T103-—2003
总氛水质自动分析仅技术要求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仅技术要求
总有机碟(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I/T104—2003
以上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敬社出版,自2003年7片1日起实施。特此公告。
2003年3月28日
HJ/T104—2003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总有机碳(TOC)水质白动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选型使用,日案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难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贵起节。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1范围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I/T104—2003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表水,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中的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仅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该类仪器的研制生产和性能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充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193-—91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3术谱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试样
指导入白动分析仪的地表水、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3.2校正液
为了获得与试样TOC浓度相同指示值所配制的校正液,有以下儿种。3.2.1零点校正液
3.3.2量程校正液
3.3零点源移
指采用本技术要求中裁定的零点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自动分析仪的指示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大小
3.4量程漂移
指双用本标准中规定的量程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相对于自动分析仅的测定量程,仪器指示值在一定时问内变化的大小
3.5问歇式
指将除去无机碳以后的试样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导人反应检测单元的方式。3.6连续式
指将除去无机碳以后的试样以一定的流量导人反应检测单元的方式。3.7平均无故障连绩运行时间
指自动分析仪在检验期间的总运行时间(h)与发生故章次数(次)的比值,以“MTBF”表示,单位为:h/饮。
3.8响应时间(T)
从零点校正液移人量程校正液至到达量程校正液90%所需要的时间(min)。4原理
4.1干式氧化原理指填充销系,氧化铝系、钻系等催化剂的燃烧管保持在680-1000℃,将出载气导人的试样中的TOC燃烧氧化。干式氧化反应器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裁气连续通人燃1
HI/T104—2003
烧管,另一种是将燃烧管关闭一定时间,在停止通人载气的状态下,将试样中的TOC燃烧氧化。4.2湿式氧化原理指向试样中加人过硫酸钾等氧化剂、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施加外部能量将试样中的TOC氧化。
5测定范围
测定最小范围:0~50mg/L
6工作电压与频率
工作电压为单相(220±20)V,额率为(50±0.5)Hz。7性能要求
7.1当采用第9项试验时,TOC自动分析仪的性能必须满足表1的技术要求。表1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性能指标项
重复性误差
零点漂移
量程漾移
直线性
响应时间(T.)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
电压稳定性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绝绿阻抗
歌式:5mim以内
连续式:15.min以内
720h次
20MO以上
试验方法
系统具有设定,校对和显示时间功能。包措年,月,日和时。分。7.2
7.3当系统意外断电且再度上电时,系统能自动排出断电前正在测定的试样和试剂、自动清洗各通道、自动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扰态:7.4当试样或试剂不能导入反应器时,系统能通过蜂鸣器报警并显示故障内容。同时,停止运行直至系统被重新启动
仪器构造
8.1一般构造
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8.1.1结构合理,机箱外壳表面及装饰无裂纹、变形、划痕、污浊、毛刺等现象,表面涂层均匀,无腐蚀、生锈、脱落及磨摄现象。产品组装坚固,零部件紧固无松动,按键、开关门锁等配合适度,控制灵活可靠。
8.1.2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可平稳工作,无安全危险。8.1.3各部件不易产生机械、电路故障,构造无安全危险。8.1.4其有不因水的浸湿、结露等而影响自动分析仪运行的性能。8.1.5燃烧器等发热结合部分,具有不因加热而发生变形及机能改变的性能。8.1.6便于维护、检查作业,无安全危险。8.1.7显示器无污点、损伤。显示部分的字符笔画亮度均匀、清晰;无暗角、黑斑、彩虹、气泡、2
暗显示。隐划,不急亲、内烁等现象。ELJ/T104-2003
8.18说期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应符合本标准“10标识”的规定8.2构、TCC自动分折仪的构成应包括:试样导人单元、无机碳除去单元、反应器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显小记录,数据处理、信导传输等单元83试样导人单儿指通过试样采集单元的试样导曾将试样送人反应检测单元的连接部分,并可与试样导替连接
8.31采样部分有完整密闭的来群系统,83、2试伴行人管山不被试样侵浊的料,玻,橡胶等材质构成,为了准确地将试样守入计单器,试样导人管应备有象或试样贮槽(端)。8.3.3试剂导入智,由吸璃或性能优良、耐试剂慢的塑料、橡胶等材质构或,为了准确地将试剂导人计量器,试剂导人件应务有录8.3.4试样计量器
由不被试样侵纯的吸璃,塑料等材质构成,能准确计量进入反应单元的试样量8.3.5试剂计量器由玻璃或性能优良,耐试剂受蚀的翻料等材质构成,的准计量试剂加入量8.4无机碳除去单元指以CO形式除去试样中的无机碳部分,由加入定量的酸,搅拌,噪气等装受结构组成,
8.5反应检测单元指将除去机碳后的试样以一定量或一定流量导入,将TOC转化成CO定量测定的部分。再裁气供给器,注人器,氧化反应器,气液分奥器以及检测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组底。
8.5.1载气供给器实施载气的供给和控制。主变用于输进除去无机碳后的试样的氧化产物以及供给试样中T(反立所需的必要量的氧气:载气采用空气或氮气(纯度在叫.99%以上)。备待:以空气为载气时,源具有用于除去(X)的室气精制装置,以风气为载气所,在洗陷器和氧化反应器之间设胃复气课人机构
8.5.2注人器分问歇式和理续式两种8.5.21采用间款式进样时,先升量一定量除去无机碳后的试样,用载气送人氧化反应器。例如川采用具有计量督的流阅
B.5.2.2采用连续式进样时,以一定的流量将除夫无机碳后的试样送人氧化反应器。例如:可采用定量架。
备注:为「只进行2应检测单元的性能检,上达在一种进详方式,空县有可利用该单元导入零点校正液、量程校王皱等的构造
8.5.3氧化反应器分为十式或湿式两种。8.5.3.1下式氧化反应器:指填充铂系、氧化铝系、钻系等催化剂的燃烧管保持680-1000将山载气导人的试样中的TOC继锐装置。干式氧化反应器常来用的方式商种,一种是将载气连续道人燃烧智,另一种是将燃烧管关闭一定时间,在停止通人载气的状态下,将试痒中的TOC燃烧氧化
B.5.3.2湿式氧化反应器:指向试样中加人过硫酸钾等氧化剂,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施加外部能最将TOC氧化:
8.5.4气液分离器指用于将从氧化反应器送京的气体,经冷却以除去气体中的水分的装置,由冷却器,冷凝管以及排水阱构成。8.5.5检测器如: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等。8.6显小记乘单元具将TO值以等分形式显示记录下米的助能。数据传输装置有完整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87
8.8附属装胃根需要,TOC自动分析仪可配置以下附同装置。8.8.1数据处理装冒将TOC值以数字形式表示,具有打印及计算等数据处理功能:8.8.2白动校正器具有在一定周期内,自动进行分析仪的零点及量程校正功能3
HI/T104—2003
9检验方法
9.1试验条件
9.1.1环境温度在0-40℃之间,温度变化幅度在±5r/d以内。91.2湿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下。
9.1.3大气压在86~106kPa压力下,其变化幅度在±5%以内。9.1.4电压规定的电压(220±20)V。9.1.5电源频率规定的题率(50±0.5)Hx9.1.6仪器预热时间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9.2试剂
按GB13193—91方法获得不含CO,的蒸馏水(以下筒简称“水\)。9.2.1蒸馏水
9.22零点校正液采用9.2.1的水。9.2.3量翟校正原液(10002mg/L)将邻蒸二甲酸款钾于100C干爆约30min,置于保干器中冷却后,称取2.125g,用零点校正液溶解后全量转人1000ml容量瓶中,加零点校正液至刻度标线9.2.4呈程中间校正液取适量量程校正原波(配制溶液的TOC值约为所用量羞的50%)于容量瓶中,加零点校正液至刻度标线。使用时配制9.2.5量程校正液采用80%量程的溶液。在使用时配制。9.2.6无机碳残留率试验液取适量无机碳残留率试验原液(配制溶液的TOC值约为所用量程的80%以上)于容量瓶中,加零点校正液至刻度标线。9.3试验准备及校正
9.3.1仪器预热运行接通电源后,按操作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进行自动分析仪的预热运行,以使各部分功能及显示记录单元稳定。93.2校正按仪器说明书的校正方法,用9.2.2和9.2.3校正液进行仪器零点校正和量程校正。9.4性能试验方法
9.4.1重复性误差在9.1的试验条件下,测定零点校正液6次,各次指示值的平均值作为零点值在相同条件下,测定量程校正液6次,计算6次量程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9.4.2零点漂移:采用零点校正液,连续测定24h,利用该段时间内的初期零值(最初的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计算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率。9.4.3量程漂移在零点漂移试验中,于零点漂移试验的前后采用量程校正液代替零点校正液,分别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由减去零点漂移成分后闪初期量程值的变化幅度,求出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率。
9.4.4直线性将分析议校正零点和量理后,导入量程中间校正液。在指示值稳定后,读取量程中间值。求出该量程中间值对应的TOC浓度与量程中间校正液的TOC涨度之差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
9.4.5响应时间从试样导人口导人客点校正减,在指示值稳定后,导人量程校正液,求出从开始导人量程校正液至到达量程校正液最终指示值的90%所需要的时间(min)9.4.6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采用实际水样,违续运行2个月,记录总运行时间(h)和故障次数(次),计算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BF)签720h/次(此项指标可在现场进行考核):9.4.7实际水样比对实验选择5种或5种以上实际水样,分别以自动监测仪器与国标方法(GB11894—89)对每种水样的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进行比对实验,每种水样在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下的比对实验次数应分别不少于15次,计算该种水样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A)。比对实验过程应保证自动分析仪与国标方法测试水样的一致性。SIX.-B
第次测量值:
水样以国标方法(GB13193—91)测定所得测量值;为比对实验次数。
94:程对于电压波动的稳定性
HJ/T104—2003
采用量程校正液,加上高于或低于规定电压10%的电源电压时,读放指不聋,分别进行3次测定,计算各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率949绝缘阻抗
在正常环境下,在关闭自动分析仪电路状态时,采用国家规定的阻抗计测量(育流500绝缘阻抗计)电源相与机壳(接地端)之间的绝缘阻抗。10标识
在仪器上,必须在醒目处端正地表示以下有关事项,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101
名称及型号。
10.2测定对象。
10.3测定浓度范围。
10.4使月温度范围。
10.5电源类别及容量。
10.6制造商名称。
10.7生产日期和批号
10.8信号输出种类(必要时):10.9危险提示(高温部。强光钱等)(必要时)。11操作说明书
操作说明书中,至少必须说明以下有关事项。安装场所的选择以及试样的采集方法。11.1
11.2试样的前处理方法
11.3试样流量。
11.4配管及配线。
11.5预热时间。
11.6使用方法
11.6.1测定的准备及校正方法
11.6.2校正液的配制方法
11:6.3测定操作方法
11.6.4测定停止时的处置
11.7排出废液的处理
11.8维护检查。
11:8.1日常检查方法
11.8.2定期检查方法。
11.8.3流路系统的清洗。
11.8.4故障时的对策
11:9其他使用上应注意的事项
12校验
重现性、漂移和响应时间校准周期为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校验,可自动校准或手12.1日常校验
工校准。
HI/T1042003
安装的连续监测系统须定期进行校验,并将定期校验结果报送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12.2监督校验
主管部门。定期校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承担。定期校验主要包括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现场比对测试、对运行数据和日常运行记录审核检查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
分析仪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forwater quality automatic analyzer of total organic carbon2003-03-28发布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07-01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发布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等9项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公告
环发【2003】57号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行染防治法》,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能力,如强环境管理,保护水环境,现批准《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等9项标准为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并于以发布。
标准继号、名称如下:
HJ/T96-—2003PII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7—2003
电导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9S-2003
浊度水质白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I/T 99—2003
落解氧(IDO)水质自动分析仅技术要求高锰酸盐指效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00—2003
HUT 101—2003
氢氧水压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I/T1022003
H1/T103-—2003
总氛水质自动分析仅技术要求
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仅技术要求
总有机碟(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I/T104—2003
以上标准为推荐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敬社出版,自2003年7片1日起实施。特此公告。
2003年3月28日
HJ/T104—2003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提高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实现水质监测的自动化和现代化,以期达到地表水水质预警监测、污染源总量监测与控制的目的,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总有机碳(TOC)水质白动分析仪的研制生产以及性能检验、选型使用,日案校核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难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贵起节。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1范围
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I/T104—2003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表水,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中的总有机碳(TOC)水质自动分析仅的技术性能要求和性能试验方法,适用于该类仪器的研制生产和性能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面,鼓励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充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193-—91水质总有机碳(TOC)的测定非分散红外线吸收法3术谱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试样
指导入白动分析仪的地表水、工业污水和市政污水。3.2校正液
为了获得与试样TOC浓度相同指示值所配制的校正液,有以下儿种。3.2.1零点校正液
3.3.2量程校正液
3.3零点源移
指采用本技术要求中裁定的零点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自动分析仪的指示值在一定时间内变化的大小
3.4量程漂移
指双用本标准中规定的量程校正液为试样连续测试,相对于自动分析仅的测定量程,仪器指示值在一定时问内变化的大小
3.5问歇式
指将除去无机碳以后的试样以一定的时间间隔导人反应检测单元的方式。3.6连续式
指将除去无机碳以后的试样以一定的流量导人反应检测单元的方式。3.7平均无故障连绩运行时间
指自动分析仪在检验期间的总运行时间(h)与发生故章次数(次)的比值,以“MTBF”表示,单位为:h/饮。
3.8响应时间(T)
从零点校正液移人量程校正液至到达量程校正液90%所需要的时间(min)。4原理
4.1干式氧化原理指填充销系,氧化铝系、钻系等催化剂的燃烧管保持在680-1000℃,将出载气导人的试样中的TOC燃烧氧化。干式氧化反应器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裁气连续通人燃1
HI/T104—2003
烧管,另一种是将燃烧管关闭一定时间,在停止通人载气的状态下,将试样中的TOC燃烧氧化。4.2湿式氧化原理指向试样中加人过硫酸钾等氧化剂、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施加外部能量将试样中的TOC氧化。
5测定范围
测定最小范围:0~50mg/L
6工作电压与频率
工作电压为单相(220±20)V,额率为(50±0.5)Hz。7性能要求
7.1当采用第9项试验时,TOC自动分析仪的性能必须满足表1的技术要求。表1TOC水质自动分析仪的性能指标项
重复性误差
零点漂移
量程漾移
直线性
响应时间(T.)
实际水样比对试验
电压稳定性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绝绿阻抗
歌式:5mim以内
连续式:15.min以内
720h次
20MO以上
试验方法
系统具有设定,校对和显示时间功能。包措年,月,日和时。分。7.2
7.3当系统意外断电且再度上电时,系统能自动排出断电前正在测定的试样和试剂、自动清洗各通道、自动复位到重新开始测定的扰态:7.4当试样或试剂不能导入反应器时,系统能通过蜂鸣器报警并显示故障内容。同时,停止运行直至系统被重新启动
仪器构造
8.1一般构造
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要求
8.1.1结构合理,机箱外壳表面及装饰无裂纹、变形、划痕、污浊、毛刺等现象,表面涂层均匀,无腐蚀、生锈、脱落及磨摄现象。产品组装坚固,零部件紧固无松动,按键、开关门锁等配合适度,控制灵活可靠。
8.1.2在正常的运行状态下,可平稳工作,无安全危险。8.1.3各部件不易产生机械、电路故障,构造无安全危险。8.1.4其有不因水的浸湿、结露等而影响自动分析仪运行的性能。8.1.5燃烧器等发热结合部分,具有不因加热而发生变形及机能改变的性能。8.1.6便于维护、检查作业,无安全危险。8.1.7显示器无污点、损伤。显示部分的字符笔画亮度均匀、清晰;无暗角、黑斑、彩虹、气泡、2
暗显示。隐划,不急亲、内烁等现象。ELJ/T104-2003
8.18说期功能的文字、符号、标志应符合本标准“10标识”的规定8.2构、TCC自动分折仪的构成应包括:试样导人单元、无机碳除去单元、反应器单元、检测单元,以及显小记录,数据处理、信导传输等单元83试样导人单儿指通过试样采集单元的试样导曾将试样送人反应检测单元的连接部分,并可与试样导替连接
8.31采样部分有完整密闭的来群系统,83、2试伴行人管山不被试样侵浊的料,玻,橡胶等材质构成,为了准确地将试样守入计单器,试样导人管应备有象或试样贮槽(端)。8.3.3试剂导入智,由吸璃或性能优良、耐试剂慢的塑料、橡胶等材质构或,为了准确地将试剂导人计量器,试剂导人件应务有录8.3.4试样计量器
由不被试样侵纯的吸璃,塑料等材质构成,能准确计量进入反应单元的试样量8.3.5试剂计量器由玻璃或性能优良,耐试剂受蚀的翻料等材质构成,的准计量试剂加入量8.4无机碳除去单元指以CO形式除去试样中的无机碳部分,由加入定量的酸,搅拌,噪气等装受结构组成,
8.5反应检测单元指将除去机碳后的试样以一定量或一定流量导入,将TOC转化成CO定量测定的部分。再裁气供给器,注人器,氧化反应器,气液分奥器以及检测器(红外线气体分析仪)组底。
8.5.1载气供给器实施载气的供给和控制。主变用于输进除去无机碳后的试样的氧化产物以及供给试样中T(反立所需的必要量的氧气:载气采用空气或氮气(纯度在叫.99%以上)。备待:以空气为载气时,源具有用于除去(X)的室气精制装置,以风气为载气所,在洗陷器和氧化反应器之间设胃复气课人机构
8.5.2注人器分问歇式和理续式两种8.5.21采用间款式进样时,先升量一定量除去无机碳后的试样,用载气送人氧化反应器。例如川采用具有计量督的流阅
B.5.2.2采用连续式进样时,以一定的流量将除夫无机碳后的试样送人氧化反应器。例如:可采用定量架。
备注:为「只进行2应检测单元的性能检,上达在一种进详方式,空县有可利用该单元导入零点校正液、量程校王皱等的构造
8.5.3氧化反应器分为十式或湿式两种。8.5.3.1下式氧化反应器:指填充铂系、氧化铝系、钻系等催化剂的燃烧管保持680-1000将山载气导人的试样中的TOC继锐装置。干式氧化反应器常来用的方式商种,一种是将载气连续道人燃烧智,另一种是将燃烧管关闭一定时间,在停止通人载气的状态下,将试痒中的TOC燃烧氧化
B.5.3.2湿式氧化反应器:指向试样中加人过硫酸钾等氧化剂,采用紫外线照射等方式施加外部能最将TOC氧化:
8.5.4气液分离器指用于将从氧化反应器送京的气体,经冷却以除去气体中的水分的装置,由冷却器,冷凝管以及排水阱构成。8.5.5检测器如:非分散红外气体分析仪等。8.6显小记乘单元具将TO值以等分形式显示记录下米的助能。数据传输装置有完整的数据采集、传输系统。87
8.8附属装胃根需要,TOC自动分析仪可配置以下附同装置。8.8.1数据处理装冒将TOC值以数字形式表示,具有打印及计算等数据处理功能:8.8.2白动校正器具有在一定周期内,自动进行分析仪的零点及量程校正功能3
HI/T104—2003
9检验方法
9.1试验条件
9.1.1环境温度在0-40℃之间,温度变化幅度在±5r/d以内。91.2湿度相对湿度在90%以下。
9.1.3大气压在86~106kPa压力下,其变化幅度在±5%以内。9.1.4电压规定的电压(220±20)V。9.1.5电源频率规定的题率(50±0.5)Hx9.1.6仪器预热时间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9.2试剂
按GB13193—91方法获得不含CO,的蒸馏水(以下筒简称“水\)。9.2.1蒸馏水
9.22零点校正液采用9.2.1的水。9.2.3量翟校正原液(10002mg/L)将邻蒸二甲酸款钾于100C干爆约30min,置于保干器中冷却后,称取2.125g,用零点校正液溶解后全量转人1000ml容量瓶中,加零点校正液至刻度标线9.2.4呈程中间校正液取适量量程校正原波(配制溶液的TOC值约为所用量羞的50%)于容量瓶中,加零点校正液至刻度标线。使用时配制9.2.5量程校正液采用80%量程的溶液。在使用时配制。9.2.6无机碳残留率试验液取适量无机碳残留率试验原液(配制溶液的TOC值约为所用量程的80%以上)于容量瓶中,加零点校正液至刻度标线。9.3试验准备及校正
9.3.1仪器预热运行接通电源后,按操作说明书规定的预热时间进行自动分析仪的预热运行,以使各部分功能及显示记录单元稳定。93.2校正按仪器说明书的校正方法,用9.2.2和9.2.3校正液进行仪器零点校正和量程校正。9.4性能试验方法
9.4.1重复性误差在9.1的试验条件下,测定零点校正液6次,各次指示值的平均值作为零点值在相同条件下,测定量程校正液6次,计算6次量程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9.4.2零点漂移:采用零点校正液,连续测定24h,利用该段时间内的初期零值(最初的3次测定值的平均值),计算最大变化幅度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率。9.4.3量程漂移在零点漂移试验中,于零点漂移试验的前后采用量程校正液代替零点校正液,分别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由减去零点漂移成分后闪初期量程值的变化幅度,求出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率。
9.4.4直线性将分析议校正零点和量理后,导入量程中间校正液。在指示值稳定后,读取量程中间值。求出该量程中间值对应的TOC浓度与量程中间校正液的TOC涨度之差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
9.4.5响应时间从试样导人口导人客点校正减,在指示值稳定后,导人量程校正液,求出从开始导人量程校正液至到达量程校正液最终指示值的90%所需要的时间(min)9.4.6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采用实际水样,违续运行2个月,记录总运行时间(h)和故障次数(次),计算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MTBF)签720h/次(此项指标可在现场进行考核):9.4.7实际水样比对实验选择5种或5种以上实际水样,分别以自动监测仪器与国标方法(GB11894—89)对每种水样的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进行比对实验,每种水样在高、中、低三种浓度水平下的比对实验次数应分别不少于15次,计算该种水样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A)。比对实验过程应保证自动分析仪与国标方法测试水样的一致性。SIX.-B
第次测量值:
水样以国标方法(GB13193—91)测定所得测量值;为比对实验次数。
94:程对于电压波动的稳定性
HJ/T104—2003
采用量程校正液,加上高于或低于规定电压10%的电源电压时,读放指不聋,分别进行3次测定,计算各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相对于量程值的百分率949绝缘阻抗
在正常环境下,在关闭自动分析仪电路状态时,采用国家规定的阻抗计测量(育流500绝缘阻抗计)电源相与机壳(接地端)之间的绝缘阻抗。10标识
在仪器上,必须在醒目处端正地表示以下有关事项,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101
名称及型号。
10.2测定对象。
10.3测定浓度范围。
10.4使月温度范围。
10.5电源类别及容量。
10.6制造商名称。
10.7生产日期和批号
10.8信号输出种类(必要时):10.9危险提示(高温部。强光钱等)(必要时)。11操作说明书
操作说明书中,至少必须说明以下有关事项。安装场所的选择以及试样的采集方法。11.1
11.2试样的前处理方法
11.3试样流量。
11.4配管及配线。
11.5预热时间。
11.6使用方法
11.6.1测定的准备及校正方法
11.6.2校正液的配制方法
11:6.3测定操作方法
11.6.4测定停止时的处置
11.7排出废液的处理
11.8维护检查。
11:8.1日常检查方法
11.8.2定期检查方法。
11.8.3流路系统的清洗。
11.8.4故障时的对策
11:9其他使用上应注意的事项
12校验
重现性、漂移和响应时间校准周期为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校验,可自动校准或手12.1日常校验
工校准。
HI/T1042003
安装的连续监测系统须定期进行校验,并将定期校验结果报送相应的环境保护行政12.2监督校验
主管部门。定期校验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机构承担。定期校验主要包括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现场比对测试、对运行数据和日常运行记录审核检查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71-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人造板及其制品
- HJ585-2010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 HJ573-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喷墨盒
- HJ569-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箱包
- HJ572-2010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文具
- HJ568-2010 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
- HJ581-2010 清洁生产标准 酒精制造业
- HJ/T327-2006 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 袋式除尘器滤袋
- HJ/T419-2007 环境数据库设计与运行管理规范
- HJ731-2014 近岸海域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规范
- HJ/T290-2006 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
- HJ1132-2020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
- HJ945.3-2020 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 HJ1099-2020 环境空气臭氧监测一级校准技术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