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 334-1998 增产菌粉剂

【农业行业标准(NY)】 增产菌粉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10:26:43
- NY334-1998
- 现行
标准号:
NY 334-1998
标准名称:
增产菌粉剂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06-11 -
实施日期:
1999-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56.42 KB
起草人:
梅汝鸿、徐维敏、蒋慧敏起草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归口单位:
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提出单位:
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相关标签:
粉剂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增产菌芽抱杆菌(Bacillussp)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以及有效期。本标准适用于以芽抱杆菌为菌种的增产菌粉剂。 NY 334-1998 增产菌粉剂 NY334-1998

部分标准内容:
NY334—1998
本标准由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汝鸿、徐维敏、蒋慧敏46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Yield-increasing bacteria powderNY 334—1998
本标准规定了增产菌芽孢杆菌(Bacillussp.)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以及有效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芽孢杆菌为菌种的增产菌粉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HG/T3309-1983农药粉剂细度测定方法(原HG/T2-896--83)3总
增产菌属芽孢杆菌是依据植物微生态学原理研制出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增产菌粉剂选用内生共生芽孢杆菌为菌种,经过工业化生产的粉剂剂型,通过拌种和喷雾,能在植物体内定殖、繁殖、转移,起调控植物个体微生态作用,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性的效巢。4技术要求
4.1外观:灰白色或带色泽粉末。4.2增产菌粉剂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含菌量,亿个/g
悬浮度,%
细度(通过0,09mm孔经筛),%
水分、%
杂菌量,%
5检验方法
5.1含菌量的测定
5.1.1试剂
牛肉膏,生化试剂。
蛋白陈,生化试剂。
琼脂,生化试剂。
无菌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8-06-11批准466
300±30
1999-01-01实施
5.1.2仪器
超净工作台。
培养皿,直径9cm。
锥形瓶,250 mL。
量筒,100mL。
吸管,2 mL。
灭菌锅,0.25m。
电炉,1000W。
培养箱,20~45℃。
振荡器。
5.1.3培养基的配制
NY 334—1998
称取牛肉膏0.9g,蛋白陈3g,琼脂6g,加热溶解在300mL水中,以0.1mol/L氢氧化钠(NaOH)或盐酸(HCI)调pH值至7.0~7.5之间,分装在12个三角瓶中,然后用灭菌锅在0.11MPa压力下灭菌30min备用。
5.1.4操作步骤
5.1.4.1在12个三角瓶中各加入10~20个玻璃球,加棉塞,包牛皮纸封口,与培养皿、吸管(用防湿纸包好)一并放入灭菌锅内,在0.11MPa压力下灭菌30min。5.1.4.2将灭好菌的三角瓶取出,分成三组,每组四个,每个三角瓶中加无菌水99mL,并编写号码。在每组第一个三角形瓶内各加入1g样品(准确至0.1g)后,于振荡器上振荡20min。5.1.4.3将上述处理后稀释液分别准确吸取1mL,注入每组的第二个三角瓶中,再用振荡器振荡20min,直到每组的第四个三角瓶振荡完为止(此时1g菌剂稀释成10×10-9个/mL,即已稀释为1亿倍)。
5.1.4.4在超净台或灭菌室内,准确吸取1mL上述稀释液,注入灭菌的培养皿中,然后迅速倒入30mL约45℃的培养基,制成平板。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用肉眼数其长出的菌落数,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即每克样品的含菌数(亿个/g)。须同时做三个平行试验(即三个重复),取菌落数在20~200个的一组计数,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20个菌落数,计算平均值,经显著性测定,达显著者即为测定结果。
5.2悬浮率的测定
5.2.1仪器
血球计数板。
光学显微镜。
吸管,5mL、2mL。
振荡器。
5.2.2检验程序操作步骤
5.2.2.1称取样品1g(准确至0.1g)装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然后用振荡器振荡1min。5.2.2.2用吸管从三角瓶中吸取菌液1mL,注入盛有9mL水的试管中,摇勾待用。此步骤重复至显微镜下能计数的浓度为止。
5.2.2.3用吸管吸取可以计数试管内的少许菌液,从盖玻片的一端注入25×16的血球计数板,使菌液沿玻片间隙渗入,并用滤纸吸干槽中溢出的多余菌液。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使计数板与玻片间产生气泡,否则重作。制好玻片后,待查。5.2.2.4检验计数
将制好的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400倍,数四个角上的四个大格和中间的一个大格(共16×5一80个小格)中的芽孢杆菌个数。其含菌量n(亿个/g)按式(1)计算:467
式中,稀释倍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D—80个小格的芽孢菌总数:
NY 334 - 1998
X 4 X 105
4×106血球计数板每小格容积换算成1mL容积的常数。+**(1)
5.2.2、5将5.2.2.1的菌液沉淀30min后,取上部的清液,按5.2.2.2和5.2.2.3测定芽孢杆菌数n2,悬浮度X(%)按式(2)计算:
X(%)禁×100
式中:¥-菌液振荡1min的含菌量,亿个/g,2—菌液沉淀30min的含菌量,亿个/客。5.3细度的测定
按HG/T3309-1983中湿筛法测定。5.4水分的测定
5.4.1仪器
电热烘箱:80~150℃。
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
称量瓶:直径(38±2)mm,高(30±2)mm。5.4.2操作步骤
用已恒重的称量瓶称取2g样品(准确至0.0002g),置于(105±2)℃的烘箱中烘3h,冷却后取出样品称量。水分含量X(%)按式(3)计算:ml = m2 × 100
X(%) 二
式中:m称量瓶内试样干燥前质量+grz -
称量瓶内试样干燥后质量,g。
5.5杂菌量测定
5.5.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载玻片、镜头纸、吸水纸等。5.5.2试剂
香柏油、孔雀绿、晶红或藏红等。5.5.3操作步骤
5.5.3.1按5.2的程序制备菌悬液,(3)
5.5.3.2涂片:用灭菌接种环蘸取少许菌悬液加在洁净玻片上,均匀涂抹,在酒精灯上加微热,使菌液干燥。
5.5.3.3染色。染色剂1:为5%孔雀绿水溶液;染色剂1:为0.5%品红或0.5%藏红水溶液。干燥后的涂片先加染色剂1,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1min,勿使染色液沸腾或干燥,用水冲洗多余染液,再加染色剂1一滴,染色1.5mn,然后用水洗去染色液并用吸水纸吸干水分。5.5.3.4将置好的玻片加一滴香柏油在油浸镜下观察计数,芽孢杆菌的菌体为红色,芽孢为绿色,其余根据菌体形态可确定是否有杂菌,杂菌含量X:(%)按(4)计算:X(%)二
式中:芽孢杆菌总数量;
B—杂菌总数量。
6检验规则
NY 334 - 1998
6.1增产菌粉剂产品由生产厂的检测室进行检验,生产广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6.2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核验所使用的产品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6.3每罐发酵液制成的制剂为一批产品。6.4检验规则取样方法:从每批产品总数的10%中抽袋取样本,每样本箱取两个最小包装,混合均匀后待测定。
6.5将所取的试样混匀,分为两份,装入清洁、干燥、带磨口的瓶中,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等级、批号和取样日期,一瓶送交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另一瓶保存备用(保存期为3年)。6.6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重新检验,从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核验,重新核验的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仍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6.7使用单位有权在保存期内按本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如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可共同委托有关单位会同双方技术人员共同按本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或由法定检验机构按照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作出仲裁结论。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7.1标志: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其外包装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电话、批号、净重、生产日期、标准编号、微生态制剂登记号。内包装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净重、登记号、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
7.2包装:本产品装入聚乙烯袋,每小塑料袋重(20士0.5)g,每大袋装50袋,每箱装10大袋,每箱净重10 kg±100 g。
7.3运输过程中避免高温日晒、受潮、雨淋、撞击等,搬运时小心轻放。7.4贮存本产品应置于阴凉于燥处,不得与杀细菌剂混放。7.5本产品在符合以上贮运条件下保存期为3年。46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由农业部科学技术与质量标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梅汝鸿、徐维敏、蒋慧敏465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Yield-increasing bacteria powderNY 334—1998
本标准规定了增产菌芽孢杆菌(Bacillussp.)产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以及有效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芽孢杆菌为菌种的增产菌粉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HG/T3309-1983农药粉剂细度测定方法(原HG/T2-896--83)3总
增产菌属芽孢杆菌是依据植物微生态学原理研制出的一种微生态制剂。增产菌粉剂选用内生共生芽孢杆菌为菌种,经过工业化生产的粉剂剂型,通过拌种和喷雾,能在植物体内定殖、繁殖、转移,起调控植物个体微生态作用,具有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强抗性的效巢。4技术要求
4.1外观:灰白色或带色泽粉末。4.2增产菌粉剂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含菌量,亿个/g
悬浮度,%
细度(通过0,09mm孔经筛),%
水分、%
杂菌量,%
5检验方法
5.1含菌量的测定
5.1.1试剂
牛肉膏,生化试剂。
蛋白陈,生化试剂。
琼脂,生化试剂。
无菌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8-06-11批准466
300±30
1999-01-01实施
5.1.2仪器
超净工作台。
培养皿,直径9cm。
锥形瓶,250 mL。
量筒,100mL。
吸管,2 mL。
灭菌锅,0.25m。
电炉,1000W。
培养箱,20~45℃。
振荡器。
5.1.3培养基的配制
NY 334—1998
称取牛肉膏0.9g,蛋白陈3g,琼脂6g,加热溶解在300mL水中,以0.1mol/L氢氧化钠(NaOH)或盐酸(HCI)调pH值至7.0~7.5之间,分装在12个三角瓶中,然后用灭菌锅在0.11MPa压力下灭菌30min备用。
5.1.4操作步骤
5.1.4.1在12个三角瓶中各加入10~20个玻璃球,加棉塞,包牛皮纸封口,与培养皿、吸管(用防湿纸包好)一并放入灭菌锅内,在0.11MPa压力下灭菌30min。5.1.4.2将灭好菌的三角瓶取出,分成三组,每组四个,每个三角瓶中加无菌水99mL,并编写号码。在每组第一个三角形瓶内各加入1g样品(准确至0.1g)后,于振荡器上振荡20min。5.1.4.3将上述处理后稀释液分别准确吸取1mL,注入每组的第二个三角瓶中,再用振荡器振荡20min,直到每组的第四个三角瓶振荡完为止(此时1g菌剂稀释成10×10-9个/mL,即已稀释为1亿倍)。
5.1.4.4在超净台或灭菌室内,准确吸取1mL上述稀释液,注入灭菌的培养皿中,然后迅速倒入30mL约45℃的培养基,制成平板。于30~35℃培养箱中培养24h后,用肉眼数其长出的菌落数,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即每克样品的含菌数(亿个/g)。须同时做三个平行试验(即三个重复),取菌落数在20~200个的一组计数,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20个菌落数,计算平均值,经显著性测定,达显著者即为测定结果。
5.2悬浮率的测定
5.2.1仪器
血球计数板。
光学显微镜。
吸管,5mL、2mL。
振荡器。
5.2.2检验程序操作步骤
5.2.2.1称取样品1g(准确至0.1g)装入盛有99mL无菌水的三角瓶中,然后用振荡器振荡1min。5.2.2.2用吸管从三角瓶中吸取菌液1mL,注入盛有9mL水的试管中,摇勾待用。此步骤重复至显微镜下能计数的浓度为止。
5.2.2.3用吸管吸取可以计数试管内的少许菌液,从盖玻片的一端注入25×16的血球计数板,使菌液沿玻片间隙渗入,并用滤纸吸干槽中溢出的多余菌液。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不要使计数板与玻片间产生气泡,否则重作。制好玻片后,待查。5.2.2.4检验计数
将制好的玻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400倍,数四个角上的四个大格和中间的一个大格(共16×5一80个小格)中的芽孢杆菌个数。其含菌量n(亿个/g)按式(1)计算:467
式中,稀释倍数;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D—80个小格的芽孢菌总数:
NY 334 - 1998
X 4 X 105
4×106血球计数板每小格容积换算成1mL容积的常数。+**(1)
5.2.2、5将5.2.2.1的菌液沉淀30min后,取上部的清液,按5.2.2.2和5.2.2.3测定芽孢杆菌数n2,悬浮度X(%)按式(2)计算:
X(%)禁×100
式中:¥-菌液振荡1min的含菌量,亿个/g,2—菌液沉淀30min的含菌量,亿个/客。5.3细度的测定
按HG/T3309-1983中湿筛法测定。5.4水分的测定
5.4.1仪器
电热烘箱:80~150℃。
分析天平:精确至0.0001g。
称量瓶:直径(38±2)mm,高(30±2)mm。5.4.2操作步骤
用已恒重的称量瓶称取2g样品(准确至0.0002g),置于(105±2)℃的烘箱中烘3h,冷却后取出样品称量。水分含量X(%)按式(3)计算:ml = m2 × 100
X(%) 二
式中:m称量瓶内试样干燥前质量+grz -
称量瓶内试样干燥后质量,g。
5.5杂菌量测定
5.5.1仪器
显微镜、酒精灯、接种环、载玻片、镜头纸、吸水纸等。5.5.2试剂
香柏油、孔雀绿、晶红或藏红等。5.5.3操作步骤
5.5.3.1按5.2的程序制备菌悬液,(3)
5.5.3.2涂片:用灭菌接种环蘸取少许菌悬液加在洁净玻片上,均匀涂抹,在酒精灯上加微热,使菌液干燥。
5.5.3.3染色。染色剂1:为5%孔雀绿水溶液;染色剂1:为0.5%品红或0.5%藏红水溶液。干燥后的涂片先加染色剂1,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1min,勿使染色液沸腾或干燥,用水冲洗多余染液,再加染色剂1一滴,染色1.5mn,然后用水洗去染色液并用吸水纸吸干水分。5.5.3.4将置好的玻片加一滴香柏油在油浸镜下观察计数,芽孢杆菌的菌体为红色,芽孢为绿色,其余根据菌体形态可确定是否有杂菌,杂菌含量X:(%)按(4)计算:X(%)二
式中:芽孢杆菌总数量;
B—杂菌总数量。
6检验规则
NY 334 - 1998
6.1增产菌粉剂产品由生产厂的检测室进行检验,生产广应保证所有出厂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
6.2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核验所使用的产品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6.3每罐发酵液制成的制剂为一批产品。6.4检验规则取样方法:从每批产品总数的10%中抽袋取样本,每样本箱取两个最小包装,混合均匀后待测定。
6.5将所取的试样混匀,分为两份,装入清洁、干燥、带磨口的瓶中,贴上标签注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等级、批号和取样日期,一瓶送交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另一瓶保存备用(保存期为3年)。6.6如果检验结果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重新检验,从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核验,重新核验的结果,如有一项指标仍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则整批产品为不合格。6.7使用单位有权在保存期内按本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如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争议时,可共同委托有关单位会同双方技术人员共同按本标准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或由法定检验机构按照标准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作出仲裁结论。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7.1标志: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合格证,其外包装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厂址、电话、批号、净重、生产日期、标准编号、微生态制剂登记号。内包装上应印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净重、登记号、使用说明书和合格证。
7.2包装:本产品装入聚乙烯袋,每小塑料袋重(20士0.5)g,每大袋装50袋,每箱装10大袋,每箱净重10 kg±100 g。
7.3运输过程中避免高温日晒、受潮、雨淋、撞击等,搬运时小心轻放。7.4贮存本产品应置于阴凉于燥处,不得与杀细菌剂混放。7.5本产品在符合以上贮运条件下保存期为3年。46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NY 326-1997 桑蚕一代杂交种
- 下一篇: LY/T 1261-1999 森林土壤有效锌的测定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797-2004 硅肥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