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717-1994 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

【通信行业标准(YD)】 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05:16:45
- YD/T717-1994
- 现行
标准号:
YD/T 717-1994
标准名称:
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4-03-24 -
实施日期:
1994-08-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34.70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FC型单模单芯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以下简称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和标准连接器的图形、性能及互连尺寸。本标准对下列内容作了统一的规定:a.图形和尺寸;b.光学、机械和环境性能或参数;c.光纤、光缆参数。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转接器两部分。本标准提供的规则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 YD/T 717-1994 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 YD/T717-1994

部分标准内容:
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
YD/T 717—94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IEC874-7《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第7部分分规范FC型光纤活动连接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FC型单模单芯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以下简称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和标准连接器的图形、性能及互连尺寸。本标准对下列内容作了统一的规定:a.图形和尺寸,
b、光学、机械和环境性能或参数;C.光纤、光缆参数。
1.2适用范围
本标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转接器两部分。本标准提供的规则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2引用标准
GB12507光纤光缆连接器第部分总规范GB9771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GB 11819光纤的一般要求
GB7424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24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3技术要求
3.1名词术语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一一是按照“插头-转接器-插头”的结构形式组成的光纤光缆连接器的一个子系列。它的特点是单模单芯光纤嵌插在标称直径为2.5mm的高精度插针圆柱体(ferrule)中,插针端面为平面,两插头用M8×0.75的螺丝件与转接器进行螺纹连接。引线式插头一是指单模单芯光纤光缆的一端装置插头。跳接线式插头一一是指单模单芯光纤光缆的两端装置插头。互连一一实现光学对中和连接耦合的机械(如螺丝螺纹及转接器)方法。同轴度误差一光纤芯轴和插针圆柱体轴之间的距离。模场同心度误差—模场中心和包层中心间的距离。角对中误差一一激励光束轴线与插针圆柱体轴线之间的角偏移。3.2主要光学性能
3.2.1两插头互连后的插入损耗≤0.7dB。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4-03-24批准538免费标准bzxz.net
1994-08-01实施
YD/T 717--- 94
各种试验后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如表1所示。表1
试验项目
振动试验
冲击试验
扭转试验
拉力试验
重复插拔试验
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高低温循环试验
盐水喷雾试验
3.3图形和尺寸
3.3.1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两种形式的插头如图1及图2所示保护套
(或指定长度)
图1跳接线式插头
3.3.2互连装置的图形和尺寸
单模单芯光缆
插入损耗变化量、dB
(威摧定长座)
图2引线式插头
YD/T71794
本规范给出的互连装置要确保无实际损伤的机械互换性,并保证插头和转接器之间的精确互接。3.3.2.1插头
插头的图形如图3所示,结构尺寸由表2给出,50.000
机械基准面
图3插头
最小值
尺寸,mm
最大值
M8X0.75-6H
注:(1)在插针(ferrnle)端面上充许有最大深度为1.2mm×45°的径向倒角。(2)在完全装配好的条件下,测量尺寸H需从它的最前面的连接螺母为基准。X
(3)当推荐的1超过3.92mm时,螺母螺纹的底部(沟槽)的长度将大于0.45mm。要求螺纹长度标称值为3.50 mm。
(4)图3中标示的尺寸E表示出装配条件下,插头尾部的长度。它表明插针体是可变动的,受互连面的轴向压540
YD/T717—94
力作用而变动,因此尺寸E是可变的。装配时,指向互连面的轴向最大压力,要确保其对互连端面不受损伤。
3.3.2.2转接器
转接器的图形如图4所示,结构尺寸由表3给出。侧面图
两转接器片基准
面之间的中间光
学基准面
机糖基准面
图4转接器
最小值
尺寸,mm
M8X0.75-6g
最大值
YD/T 717--94
注:(1)FC型转接器转接器有个弹性套简,其尺寸与所用材料有关,最大值2.498mm仅作参考。弹性套简须符合标准,其弹性在插头插拔500次后,附加损耗小于0.2dB。(2)转接器销口的最小矩形周长由K和F的尺寸决定。3.4标准连接器
标准连接器是一个精密制造的连接器,它包括标准插头和转接器,用作测量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因此它的尺寸公差要求高。
3.4.1标准插头
标准插头的插针体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面要求:插针体外径:2.499±0.0005mm;插针体外径不圆度:<0.5um,
纤芯与插针圆柱体的同轴度:<0.5um,角对中误差:0.5°。
标准插头的图形和尺寸见图5及表4内数据。E
图5标准插头
3.4.2标准转接器
最小值
尺寸,mm
最大值
M8X 0. 75-6H
使用标准转接器作连接器光学性能测试时,在任意方向(位)下三次测试值相互间的最大变化量小于0.1 dB。
YD/T 717--94
标准最大转接器的图形和尺寸如图6及表5所示。测面图
机械基准面
图6标推转接器
最小值
两转接器片基推
面之间的中间光
学基准面
尺寸,mm
M8×0.75-6g
最大值
4光纤光缆参数
YD/T 717-—94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所使用的光纤及光缆参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4.1光纤
光学特性
衰减:≤1 dB/km;
截止波长:1.10≤>≤1.24μm。b.几何参数
包层直径:125士2μm;
模场直径:9~10μm,
模场同心度误差:≤0.5μm;
包层不圆度:≤1%。
c.光纤筛选张力:≥5N。
4.2光缆
所用尾部光缆外径分别为2mm和3mm两种。光缆外表光滑无眼,其特性除与光纤相同外,还应具有下面条件。
衰减:≤1.2dB/km
外径不圆度:≤10%;
抗拉强度:≥100N(外径2mm)
≥200 N(外径3mm);
最小弯曲半径:30mm;
温度特性:-25~~+70℃时,光缆附加衰减≤0.2dB/km。注:当采用其他规格光缆时,可参照上面指标。5胶合材料
制作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所使用的粘结胶必须对连接器结构无不良影响,其物理、化学及光学特性应与光纤匹配,不得有损害光学性能的情况发生。6测试
6.1测试条件
连接器的测试应在GB2421中所规定的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即:温度:15~35℃;
湿度:45%~78%;
气压:86~~106kPa。
6.2外观
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前,首先对连接器的外观进行检查,其外观必须平滑、洁净、无油污、伤痕和裂纹,各零件组合须平正,插头与转接器的接合须平顺,易于插拨,6.3光学性能测试
插入损耗测试:
6.3.1引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6.3.1.1基准法
引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基准法为截断法,其步骤如下:按照下面原理图7测量,并记录P1。a.
见图8。
稳定化光
源(单模)
>= 1.31μm
YD/T717—94
临时接点
微测连接器
光功率计
在保证P,稳定后,截断临时接点T,与插头之间的光纤,此截断点的位置L,应不少于30cm,稳定化光
源(单模)
入=1.31μm
临时接点
截断点
待系统稳定后,按图9测量并记录P。。豫定化光
源(单棋)
入=1.31μm
临时接点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α按公式(1)计算:被测连接器
光功率计
光动率计
每对连接器测试次数为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注:①为保证高价模不影响测试,在接光源的插头尾纤上打一个小圈。②光源的波长(包括总的谱线宽度)必须比光纤的截止波长长。③为减少测量误差,临时接点的接头损耗控制在0.5dB以内;测量P,及P。时,须用同一个适配器,光纤切断端面要平整、光滑并与光纤轴线垂直,使其趋向某一稳定值。6.3.1.2替代法
当连接器尾纤长度小于10㎡时,其尾纤的损耗值可忽略不计,可采用替代法。按原理图7测试,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a.
YD/T 717-94
在保证P,稳定后,按图10测量并记录P。稳定化光
源(单模)
临时接点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α按公式(1)计算。光功率计
d。:每对连接器测试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它的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注:除基准法注①、②外,由于P。与P,测量的状态不同,其插人损耗与基准法(截断法)可能有一附加值,所以在批量测试前,应作试验,若有附加值,应把其考虑进去。6.3.2跳接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跳接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采用公共标准连接器法。其步骤如下:按照下面原理图11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及P。值。a.
标准插头
稳定化单模光源
光功率计
连接器被测端插头的插入损耗按公式(1)计算。C.
7试验
标推转接器
被测插头
每端插头测试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试验条件与6.1相同,另外,进行试验前,试样应先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作预处理,试验后亦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
7.1机械性能试验
7.1.1振动试验
a.条件
频率:1060Hz,单振幅0.75mm;频率:60~5000Hz,加速度为98m/s2b.方法
任选一种条件作试验,试样放在振动台上并应在X、Y、乙三个垂直方向的每一个方向上承受振动,方向之一应与连接器的公共轴线平行。每个方向持续时间为30min。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546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a点。
7.1.2冲击试验
a.条件
冲击严酷度和波形从表6中选择。加速度,m/s2
YD/T 717—94
半正弦波
半正弦波
半正弦波
半正弦波
脉冲持续时间,ms
任选一种条件作试验,试样放在冲击台上并应在X、Y两个相互垂直的每一方向上承受冲击,每个方向冲击3次。
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b点。
7.1.3扭转试验
a.条件与方法
如图12所示,把试样上端固定,下端垂挂1000g的负载。将尾光缆扭转土180°计为两次。每分钟扭转10次,共计200次。
b.试验后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点。
7.1.4拉力试验
a.条件与方法
如图13所示,将试样上端固定,下端自然下垂加载负荷,每次1kg,逐次加至5kg后保持30min。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d点。
7.1.5重复插拔试验
a条件与方法
YD/T 717--94
固定夹具
1000g负载
图12 扭转试验
固定侧
1kg/块
图13拉力试验
如图14所示,在对方插头插入的状况下,以通常使用方法予以插入和拔出。每分钟10次。每10次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同时对插针及转接器的弹性套简进行清洗。共插拔500次,并记录50次插入损耗值。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e点。
^ = 1. 3lum
7.2温度特性试验
7.2.1高温试验
条件与方法
」试样
最高温度:十70℃。先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把其放入精度为士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每升高10℃观察并记录一次插人损耗值,直至十70℃。尔后保持恒温2h,记录其插入损耗。恢复至常温后,记录其插入损耗值。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f点。
7.2.2低温试验
a.条件与方法
最低温度:一25℃。
YD/T 717--94
高低温恒温箱或盐雾箱
稳穗定化(单模)光源
光功率计
图15温度特性试验盐水喷雾试验先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把其放入精度为土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降低温度,每降低5℃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直至一25℃。尔后保持恒温2h,记录其插入损耗。恢复至常温后,记录其插入损耗值。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g点。
7.2.3高低温循环试验
条件与做法;
温度范围:—25~+70℃;
温度变化率:1℃/min;
循环次数:3次。
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置于精度为士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接着升温,直至+70℃,尔后保持恒温30min。然后降温,直至25℃,尔后保持30min。至此为一个循环。试样取出放在常温下2h,拭净水珠,测量并记录其插入损耗。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h点。
8盐雾试验
条件与方法
盐雾浓度:5%;
严酷度:+35℃,48h。
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将试样置于图15所示的盐水喷雾箱内,加温到+35℃后恒温48h,把试样取出在常温放置2h,拭净后测试其插入损耗。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i点。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FC型单模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
YD/T 717—94
本标准参照国际标准IEC874-7《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第7部分分规范FC型光纤活动连接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的FC型单模单芯光纤光缆活动连接器(以下简称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和标准连接器的图形、性能及互连尺寸。本标准对下列内容作了统一的规定:a.图形和尺寸,
b、光学、机械和环境性能或参数;C.光纤、光缆参数。
1.2适用范围
本标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包括插头和转接器两部分。本标准提供的规则适用于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2引用标准
GB12507光纤光缆连接器第部分总规范GB9771通信用单模光纤系列
GB 11819光纤的一般要求
GB7424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
GB2421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3技术要求
3.1名词术语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一一是按照“插头-转接器-插头”的结构形式组成的光纤光缆连接器的一个子系列。它的特点是单模单芯光纤嵌插在标称直径为2.5mm的高精度插针圆柱体(ferrule)中,插针端面为平面,两插头用M8×0.75的螺丝件与转接器进行螺纹连接。引线式插头一是指单模单芯光纤光缆的一端装置插头。跳接线式插头一一是指单模单芯光纤光缆的两端装置插头。互连一一实现光学对中和连接耦合的机械(如螺丝螺纹及转接器)方法。同轴度误差一光纤芯轴和插针圆柱体轴之间的距离。模场同心度误差—模场中心和包层中心间的距离。角对中误差一一激励光束轴线与插针圆柱体轴线之间的角偏移。3.2主要光学性能
3.2.1两插头互连后的插入损耗≤0.7dB。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94-03-24批准538免费标准bzxz.net
1994-08-01实施
YD/T 717--- 94
各种试验后的插入损耗变化量如表1所示。表1
试验项目
振动试验
冲击试验
扭转试验
拉力试验
重复插拔试验
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高低温循环试验
盐水喷雾试验
3.3图形和尺寸
3.3.1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两种形式的插头如图1及图2所示保护套
(或指定长度)
图1跳接线式插头
3.3.2互连装置的图形和尺寸
单模单芯光缆
插入损耗变化量、dB
(威摧定长座)
图2引线式插头
YD/T71794
本规范给出的互连装置要确保无实际损伤的机械互换性,并保证插头和转接器之间的精确互接。3.3.2.1插头
插头的图形如图3所示,结构尺寸由表2给出,50.000
机械基准面
图3插头
最小值
尺寸,mm
最大值
M8X0.75-6H
注:(1)在插针(ferrnle)端面上充许有最大深度为1.2mm×45°的径向倒角。(2)在完全装配好的条件下,测量尺寸H需从它的最前面的连接螺母为基准。X
(3)当推荐的1超过3.92mm时,螺母螺纹的底部(沟槽)的长度将大于0.45mm。要求螺纹长度标称值为3.50 mm。
(4)图3中标示的尺寸E表示出装配条件下,插头尾部的长度。它表明插针体是可变动的,受互连面的轴向压540
YD/T717—94
力作用而变动,因此尺寸E是可变的。装配时,指向互连面的轴向最大压力,要确保其对互连端面不受损伤。
3.3.2.2转接器
转接器的图形如图4所示,结构尺寸由表3给出。侧面图
两转接器片基准
面之间的中间光
学基准面
机糖基准面
图4转接器
最小值
尺寸,mm
M8X0.75-6g
最大值
YD/T 717--94
注:(1)FC型转接器转接器有个弹性套简,其尺寸与所用材料有关,最大值2.498mm仅作参考。弹性套简须符合标准,其弹性在插头插拔500次后,附加损耗小于0.2dB。(2)转接器销口的最小矩形周长由K和F的尺寸决定。3.4标准连接器
标准连接器是一个精密制造的连接器,它包括标准插头和转接器,用作测量连接器的光学性能。因此它的尺寸公差要求高。
3.4.1标准插头
标准插头的插针体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面要求:插针体外径:2.499±0.0005mm;插针体外径不圆度:<0.5um,
纤芯与插针圆柱体的同轴度:<0.5um,角对中误差:0.5°。
标准插头的图形和尺寸见图5及表4内数据。E
图5标准插头
3.4.2标准转接器
最小值
尺寸,mm
最大值
M8X 0. 75-6H
使用标准转接器作连接器光学性能测试时,在任意方向(位)下三次测试值相互间的最大变化量小于0.1 dB。
YD/T 717--94
标准最大转接器的图形和尺寸如图6及表5所示。测面图
机械基准面
图6标推转接器
最小值
两转接器片基推
面之间的中间光
学基准面
尺寸,mm
M8×0.75-6g
最大值
4光纤光缆参数
YD/T 717-—94
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所使用的光纤及光缆参数必须符合下列条件。4.1光纤
光学特性
衰减:≤1 dB/km;
截止波长:1.10≤>≤1.24μm。b.几何参数
包层直径:125士2μm;
模场直径:9~10μm,
模场同心度误差:≤0.5μm;
包层不圆度:≤1%。
c.光纤筛选张力:≥5N。
4.2光缆
所用尾部光缆外径分别为2mm和3mm两种。光缆外表光滑无眼,其特性除与光纤相同外,还应具有下面条件。
衰减:≤1.2dB/km
外径不圆度:≤10%;
抗拉强度:≥100N(外径2mm)
≥200 N(外径3mm);
最小弯曲半径:30mm;
温度特性:-25~~+70℃时,光缆附加衰减≤0.2dB/km。注:当采用其他规格光缆时,可参照上面指标。5胶合材料
制作FC型单模光纤连接器所使用的粘结胶必须对连接器结构无不良影响,其物理、化学及光学特性应与光纤匹配,不得有损害光学性能的情况发生。6测试
6.1测试条件
连接器的测试应在GB2421中所规定的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即:温度:15~35℃;
湿度:45%~78%;
气压:86~~106kPa。
6.2外观
进行光学性能测试前,首先对连接器的外观进行检查,其外观必须平滑、洁净、无油污、伤痕和裂纹,各零件组合须平正,插头与转接器的接合须平顺,易于插拨,6.3光学性能测试
插入损耗测试:
6.3.1引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6.3.1.1基准法
引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基准法为截断法,其步骤如下:按照下面原理图7测量,并记录P1。a.
见图8。
稳定化光
源(单模)
>= 1.31μm
YD/T717—94
临时接点
微测连接器
光功率计
在保证P,稳定后,截断临时接点T,与插头之间的光纤,此截断点的位置L,应不少于30cm,稳定化光
源(单模)
入=1.31μm
临时接点
截断点
待系统稳定后,按图9测量并记录P。。豫定化光
源(单棋)
入=1.31μm
临时接点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α按公式(1)计算:被测连接器
光功率计
光动率计
每对连接器测试次数为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注:①为保证高价模不影响测试,在接光源的插头尾纤上打一个小圈。②光源的波长(包括总的谱线宽度)必须比光纤的截止波长长。③为减少测量误差,临时接点的接头损耗控制在0.5dB以内;测量P,及P。时,须用同一个适配器,光纤切断端面要平整、光滑并与光纤轴线垂直,使其趋向某一稳定值。6.3.1.2替代法
当连接器尾纤长度小于10㎡时,其尾纤的损耗值可忽略不计,可采用替代法。按原理图7测试,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a.
YD/T 717-94
在保证P,稳定后,按图10测量并记录P。稳定化光
源(单模)
临时接点
连接器的插入损耗α按公式(1)计算。光功率计
d。:每对连接器测试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它的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注:除基准法注①、②外,由于P。与P,测量的状态不同,其插人损耗与基准法(截断法)可能有一附加值,所以在批量测试前,应作试验,若有附加值,应把其考虑进去。6.3.2跳接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跳接线式连接器的插入损耗测试采用公共标准连接器法。其步骤如下:按照下面原理图11进行测量,待系统稳定后,测量并记录P1及P。值。a.
标准插头
稳定化单模光源
光功率计
连接器被测端插头的插入损耗按公式(1)计算。C.
7试验
标推转接器
被测插头
每端插头测试3次,其插入损耗取3次算术平均值。指标应符合3.2.1条要求。试验条件与6.1相同,另外,进行试验前,试样应先在正常大气条件下作预处理,试验后亦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
7.1机械性能试验
7.1.1振动试验
a.条件
频率:1060Hz,单振幅0.75mm;频率:60~5000Hz,加速度为98m/s2b.方法
任选一种条件作试验,试样放在振动台上并应在X、Y、乙三个垂直方向的每一个方向上承受振动,方向之一应与连接器的公共轴线平行。每个方向持续时间为30min。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546
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a点。
7.1.2冲击试验
a.条件
冲击严酷度和波形从表6中选择。加速度,m/s2
YD/T 717—94
半正弦波
半正弦波
半正弦波
半正弦波
脉冲持续时间,ms
任选一种条件作试验,试样放在冲击台上并应在X、Y两个相互垂直的每一方向上承受冲击,每个方向冲击3次。
c.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b点。
7.1.3扭转试验
a.条件与方法
如图12所示,把试样上端固定,下端垂挂1000g的负载。将尾光缆扭转土180°计为两次。每分钟扭转10次,共计200次。
b.试验后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点。
7.1.4拉力试验
a.条件与方法
如图13所示,将试样上端固定,下端自然下垂加载负荷,每次1kg,逐次加至5kg后保持30min。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d点。
7.1.5重复插拔试验
a条件与方法
YD/T 717--94
固定夹具
1000g负载
图12 扭转试验
固定侧
1kg/块
图13拉力试验
如图14所示,在对方插头插入的状况下,以通常使用方法予以插入和拔出。每分钟10次。每10次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同时对插针及转接器的弹性套简进行清洗。共插拔500次,并记录50次插入损耗值。
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
不得有机械损伤,插针表面无明显划痕;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e点。
^ = 1. 3lum
7.2温度特性试验
7.2.1高温试验
条件与方法
」试样
最高温度:十70℃。先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把其放入精度为士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每升高10℃观察并记录一次插人损耗值,直至十70℃。尔后保持恒温2h,记录其插入损耗。恢复至常温后,记录其插入损耗值。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f点。
7.2.2低温试验
a.条件与方法
最低温度:一25℃。
YD/T 717--94
高低温恒温箱或盐雾箱
稳穗定化(单模)光源
光功率计
图15温度特性试验盐水喷雾试验先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把其放入精度为土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降低温度,每降低5℃记录一次插入损耗值,直至一25℃。尔后保持恒温2h,记录其插入损耗。恢复至常温后,记录其插入损耗值。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g点。
7.2.3高低温循环试验
条件与做法;
温度范围:—25~+70℃;
温度变化率:1℃/min;
循环次数:3次。
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置于精度为士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见图15。接着升温,直至+70℃,尔后保持恒温30min。然后降温,直至25℃,尔后保持30min。至此为一个循环。试样取出放在常温下2h,拭净水珠,测量并记录其插入损耗。继续进行下一次循环试验。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h点。
8盐雾试验
条件与方法
盐雾浓度:5%;
严酷度:+35℃,48h。
将试样在常温下测量其插入损耗,并符合3.2.1条要求,然后将试样置于图15所示的盐水喷雾箱内,加温到+35℃后恒温48h,把试样取出在常温放置2h,拭净后测试其插入损耗。b.试验后试样应满足下面要求:不得有机械损伤,如变形、龟裂、松弛等现象;光学性能符合表1中i点。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T1847.3-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Iub接口技术要求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 YD/T1842-2009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终端设备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