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通信行业标准(YD)】 接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9 10:26:38
  • YD/T1007-199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007-1999

  • 标准名称:

    接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9-03-19
  • 实施日期:

    1999-07-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40.31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ITU-T G.821 NEQ ITU-T G.823 NEQ ITU-T G.824 NEQ ITU-T G.825 NEQ ITU-T G.826 NEQ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页数:

    9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1999-07-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刘谦、牛中允
  • 起草单位:

    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归口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提出单位:

    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 相关标签:

    传输 性能指标 分配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的误码性能指标适用于接入网中Nx64kbit/s数字连接和基群速率或基群速率以上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本标准规定的误码性能指标主要用于网络性能规划。本标准规定了接入网中STM-N输入输出口的抖动和漂移特性、接入网中SDH设备的PDH接口的输出抖动以及接入网中PDH输入输出口的抖动和漂移。 YD/T 1007-1999 接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 YD/T1007-199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YD/T1007—1999
本标准主要是依据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建议G.821、G.823、G.824、G.825以及G.826编制的,部分技术内容与该国际建议等效。本标准对接人网中N×64kbit/s数字连接和基群速率或基群速率以上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分配进行了规定。本标准还对接人网中STM-N输入输出口的抖动和漂移特性、接人网中SDH 设备的PDH 接口的输出抖动以及接入网中PDH输人输出口的抖动和漂移进行了规定。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刘谦、牛中允。709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接入网中传输性能指标的分配
Allocation of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bjectivesin access network
YD/T 1007--.1999
本标准规定的误码性能指标适用于接入网中NX64bit/s数字连接和基群速率或基群速率以上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本标准规定的误码性能指标主要用于网络性能规划。本标准规定了接人网中STM-N输人输出口的抖动和漂移特性、接人网中SDH设备的PDH接口的输出抖动以及接人网中PDH输入输出口的抖动和漂移。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YDN061--1997接入网技术体制(暂行规定)YDN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ITU-TG.783(1997)同步数字体系(SDH)复用设备功能块的特性构成ISDN部分的国际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ITU-T G. 821(1980)
ITU-TG.823(1993)基于2048kbit/s体系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G.824(1993)基于1554kbit/s体系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 G.825(1993)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 G.826(1993)
基群和基群以上速率国际恒定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参数和指标3接入网误码性能指标的分配
3.1度量参数
3.1.1N×64kbit/s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参数a)误码秒比(ESR)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内出现的误码秒数与总可用时间秒数之比。b)严重误码秒比(SESR)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内出现的严重误码秒(SES)与总可用时间秒数之比,SES表示BER≥1X10-3s。3.1.2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参数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是以“块”为基础的一组参数,所谓“块”指一系列与通道有关的连续比特,每一“块”由一种固有的差错监测码(EDC)所监视。当块内的任意比特发生差错时,就称该块是误块(EB)。进而,误码性能参数的评价只有在通道处于可用状态时才有意义。a)误块秒比(ESR)
当某1s具有1个或多个误块或至少出现个异常或缺陷时称为误块秒(ES)。在规定测量时间间隔内出现的误块秒数与总的可用时间之比称为误块秒比(ESR)。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1999-03-19批准710
1999-07-01实施
b)严重误块秒比(SESR)
YD/T 1007--1999
当某1s内包含有不少于30%的误块或者至少出现一个缺陷时称该秒为严重误块秒(SES)。SES是ES的子集。
在规定测量时间内出现的SES数与总的可用时间之比称为严重误块秒比(SESR)c)背景误块比(BBER)
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出现的误块以后所剩下的误块为背景误块(BBE)。BBE数与扣除不可用时间和SES期间所有块数后的总块数之比称BBER。3.2接人网误码性能指标分配原则根据YDN099—1998和YDN061—1997中对我国国内标准最长假设参考通道(HRP)组成的规定接人网的HRP为50km,接人网的HRP的组成见图1。其中灵活点(FP)和分配点(DP)大致对应传统铜线用户线的交接箱和分线盒。在实际网络中,接人网大部分通道的长度都短于50km;对于50~~100km的通道,考虑到接人网中误码性能指标与距离的依赖关系不大,因此仍按50km(HRP)的指标。V参考点
接入网
SN:业务节点
FP:灵活点
DP:分配点
CPN:用户驻地网
图1接人网假设参考通道
引人线
T参考点
由于接人网在实际建设中,长度差异大,各种接入技术可能串接使用,结构复杂程度各异,所以不能以距离平均分配误码指标。接人网误码性能指标的分配应当采用按段分配的原则,即把分给接入网的误码性能指标分到接人网的各段,而不考虑各段的实际长度。具体的分配原则是:馈线部分分得1/6接人网的误码性能指标,配线部分分得1/3接人网的误码性能指标,引入线部分分得1/2接人网的误码性能指标。
在实际接人网建设中,对物理上不存在的图1的部分的误码性能指标应预留,以备今后接入网扩容时使用。
在接人网中使用了无线接人时应适当放宽上述原则使其总误码性能指标达到7.5%的27500km全程指标。
3.3接人网误码性能指标的分配
以下误码性能指标不能直接用于维护和工程验收等场合。误码维护指标和工程验收指标可基于误码性能指标导出。
3.3.1N×64kbit/s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接人网系统中各部分的N×64kbit/s数字连接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1的要求。表1接人网N×64kbit/s数字连接的误码性能指标馈线部分
2×10~3
2.5×10~5
配线部分
4×10-3
5×10-5
引人线部分
6x10~3
7.5×10-5
3.3.2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
YD/T 1007--1999
3.3.2.1馈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馈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2的要求。误码性能主要适用于不中断业务测量,也可用于中断业务测量。
馈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速
2 048kbit/s/VC-12
8448kbit/s
34 368kbit/s/VC-3
44 734kbit/s(注)
139 264kbit/s/VC-4
VC-4-4c
4×10-+
5×10~4
7.5×10-4
7.5×10-4
1.6×10-3
注: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3.2.2.2配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SESR
2×10-s
2×10-5
2×10-5
2×10-5
2×10-5
2×10-5
2×10-6
2×10-6
2×10-6
2×10-6
2×10-6
2×10-6
配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3的要求。误码性能主要适用于不中断业务测量,也可用于中断业务测量。
表3配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速
2 048kbit/s/VC-12
8 448kbit/s
34 368kbit/s/VC-3
44736kbit/s(注)
139 264kbit/s/VC-4
VC-4-4c
8×10-4
1×10~3
1.5×10~3
1.5×10~3
3.2×10~3
注: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3.3.2.3引人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SESR
4×105
4×10-s
4×10-5
4×10-5
4×10-5
4×10-5
4×10-6
4×10-6
4×10-6
4×10-6
4×10-6
4×10-6
引人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应满足表4的要求。误码性能主要适用于不中断业务测量,也可用于中断业务测量。
表4引人线部分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指标速
2 048kbit/s/VC-12
8448kbit/s
34 368kbit/s/VC-3
44 736kbit/s(注)
139 264kbit/s/VC-4
VC-4-4c
1.2×10-3
1.5×10-3
2.25×10-3
2.25×10-3
4.8×10-3
注: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712
6X10-5
6×10-5
6×10-5
6×10-5
6×10-5
6×10-5
6×10-6
6×10-6
6×10-6
6×10-6
6×10-6
6×10-6
接入网抖动和移特性
YD/T1007-1999
抖动和漂移性能应满足G.823、G.824和G.825的要求。4.1STM-N输人口的抖动和漂移容限STM-N输人口应能承受按图2的模框所施加的正弦输人抖动和漂移,其各项参数值如表5所示。AN
(电)
(光)
(18μs)
斜率20dB/dec
图2STM-N输人口的抖动和漂移容限频率(对数)
表5STM-N输人口抖动和漂移容限的参数幅度,UI(p--p)
(2μs)
[(0.25μs)
11 2001 244
4.2STM-N输出口的抖动
15.60.125
o.12519.3
STM-N输出口的抖动应不超过表6中所规定的数值,括弧中数值为输入无抖动时的输出抖动要求。
表6SDH网络接口抖动限值
最大输出抖动峰—峰值
STM等级
STM-1(电)
STM-1(光)
STM-4(光)
B,UI(p-p)
fi~fa
1.5(0.75)
1.5(0.75)
1.5(0.75)
4.3SDH设备的PDH接口输出抖动
B,,UI(p-p)
0. 075(0. 075)
0.15(0.15)
0.15(0.15)
测量滤波器参数
fs,kHz
fa,MHz
SDH设备在PDH接口规范的抖动产生分别用映射抖动和结合抖动(含指针调整抖动)来度量,其值应满足表7和表8的要求,测试序列应遵循ITU-TG.783规定。713
G.703接口
2 048kbit/s
34 368kbit/s
44 736kbit/s
(注2)
139 264kbit/s
暂定0.3UI。
20 dB/dec
20 dB/dec
200 Hz
20dB/dec
YD/T1007—1999
表7映射抖动指标
滤波器特性
18 kHz
20 dB/dec
20 dB/dec
10 kHz
20 dB/dec
2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f.
100kHz
-- 20 dB/dec
800kHz
-20 dB/dec
400kHz
-20dB/decWww.bzxZ.net
3500kHz
-20dB/dec
表8结合抖动指标
滤波器特性
G.703接口
2 048kbit/s
34368kbit/s
44736kbit/s
(注4)
139 264kbit/s
20 dB/dec
20 dB/dec
20 dB/dec
20 dB/dec
20 dB/dec
10 kHz
20 dB/dec
100kHz
- 20 dB/dec
800kHz
- 20 dB/dec
400kHz
—20 dB/dec
3500kHz
- 20 dB/dec
这些限值对应图3中a),b),c)三种指针序列。T2≥0.75s,T:==2ms。最大峰蜂料动
映射抖动
(注1)
(注1)
(注1)
最大峰一峰抖动
结合科动
(注1)
(注2)
(注3)
(注1)
(注2)
(注3)
20.4UI 和 0.075UI限值对应图 3中a),b),c)三种指针序列,0.75UI限值对应图 3中 d)指针序列。T2和T:待将来国际标准确定(目前暂用 T2 34ms,T:=0.5ms),假设相反极性的指针调整在时间上很好地扩散,即调整周期大于解同步器的时间常数。
这些值为暂时建议值,同注2。
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F业务及图像业务。714
极性相反的
单指针
规则单指针加
一个双指针
漏掉一个指针
的规则单指针
极性相反的
双指针
4.4PDH/SDH边界的抖动性能要求YD/T1007—1999
图3指针测试序列
经SDH网传送的PDH信号在PDH/SDH边界处仍需满足原有PDH网络的抖动性能要求,详见4.5和4.6。
4.5PDH输入口抖动和漂移容限
2048kbit/s、8448kbit/s,34368kbit/s和139264kbit/s支路输人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应符合图4模板,44736kbit/s支路输入口的正弦调制抖动容限和漂移容限应符合图5模板,图4和图5的模板参数见表9。
的业的
斜率20dB/dec
f频率(对数)
图42048kbit/s系列输人口抖动和漂移特性715
kbit/s
34 368
139264
(18us)
(18μs)
(18us)
(18μs)
()程
YD/T1007—1999
斜率20dB/dec
f频率(对数)
图544763kbit/s输人口的抖动和漂移容限表9PDH输人口抖动和漂移容限
幅度,UI(p—p)
*值由供货商提供具体数值。
22048kbit/s速率下fe、f。和fio的数值指不携带同步信号的2048kbit/s接口特性。3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4.6PDH网络接口容许的最大输出抖动f
PDH网络接口最大允许抖动应不超过表10中所规定的数值。滤波器频响按20dB/dec滚降。表10PDH网络接口的最大允许输出抖动速率
kbit/s
139 264
网络接口限值
B,UI(p-p)
B2,Ul(p--p)
注;44736kbit/s接口主要用作传送IP业务及图像业务。716
测量滤波器参数
YD/T 1007—1999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接入网假设参考通道中灵活点和分配点的说明在3.2图1中的灵活点(FP)和分配点(DP)的位置见图A1。G.902 AN
用户谢设备
局测设备
数字段
灵活点和分配点的位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