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1052-1976 K-20反射速调管

【电子行业标准(SJ)】 K-20反射速调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1 07:36:38
- SJ1052-1976
- 已作废
标准号:
SJ 1052-1976
标准名称:
K-20反射速调管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76-11-24 -
实施日期:
1977-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15.49 KB
相关标签:
反射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部
K-20型反射速调管
SJ1052-76
本标准适用于K-20型反射速调管(以下简称“速调管”),该管系三公分波段金属外壳内腔式同轴输出,并带有机裁调谐机构,用于微波仪器作讯号源。
本标准是SJ347-73《反射速调管总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总技”)的补充,除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外,其它均按总技的有关规定执行。1.速调管的外形尺寸与电极接线(SJ34773第2条)应符合图1规定。2.速调管的参数规范应符合表1规定。3。报动稳定性试验(SJ347-73第8条第(2)款):试验时,在12~30Hz频率间任选一个频率,报幅1mm。在频率为25~30Hz时允许减小其振幅,但加速度不能超过2.5g。试验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各振2~8分钟。
4.冲击试验(SJ347—73第8条第(3)款):试验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各冲1000次。5.小球冲击试验(SJ347-73第8条第(4)款):试验冲击部位为速调管上管壳圆盘下方12.5mm处。6。同轴引线上绝缘管的牢固性试验:在速调管同轴引线的绝缘管上加力1kgf,将管子平稳地提起1分钟,试验后绝缘管不应从同轴引线上脱落。属于“LX”类试验。
7.抗负载变化特性(SJ371-73):速调管的抗负载变化特性考核标准为,在f、f。、f.处不允许有双跨。频率在f。处,要求振荡模高颊端离f。6MHz处以内无断线。8.频率温度系数(SJ381-73):频率温度系数是指速调管腔体每单位温度的变化引起其振荡领率的变化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发布1877年1月1日实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共8页第2页
SJ1052-—76
试验时,将由调至中频稳定工作后再冷却到环境温度的速调管,放在恒温箱内进行。
测环境温度的温度计置于速调管电极帽的项上方使其测量端距电极帽为20~40mm处。测管壳温度的温度计置于管颈根部。测量从速调管加上各极电压时起10分钟时速调管腔体温度,和工作频率,然后以每分钟不大于3°C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规定的环境温度(恒温箱内的温度要均与),维持10分钟再测速调管相应的腔体温度t,和工作频率fs。9.频率稳定特性:
频率稳定特性是指速调管各极电压同时加上后第30分钟至45分钟之间的频率最大变化量不应大于1MHz。
试验在恒温箱内进行。
对电源的要求:反射极和加速极电压稳定度应不低于0.01%。额率计的精度不低于5×10*\。试验环境温度应符合SJ362—73第5条。属于“LX”类试验。
10,高温稳定性试验(SJ347—73第11条):试验后其数值应符合表1规定,对于试验前输出功率临界的管子,试验后输出功率允许低于10mW但不得低于起始值的90%。11,机械调谐重调试验(SJ347一73第13条第(1)款):试验时转动调谐螺钉,使其在速调管频带内从一个极端频率旋转到另一个极端为一次调谐。调谐螺钉的转动速率每分钟不超过4次。试验后速调管频率范围应符合表1规定。
12灯丝通断试验(SJ34773第14条):将速调管灯丝接通2分钟,断开2分钟为1次。试验后,速调管灯丝电流值应符合表1规定。
13,速调管电参数的测量在专用的固定激励器(见图2)上进行。14.速调管工作时管壳最高温度不超过170°C。15.总技中8、6、12、13(2)、(3)、(4)条、款不适用于K-20型反射速调管。
中26.5量大
SJ1052-76
共8页第3页
谐振腔(管壳)
同轴线
反射极(管)
管脚分布位置和连结尺寸应符合GB787—74中J8-1H4的规定。管媚应符合SJ1049—76中MY6.5的规定。图1外形尺寸和电极接线图
共8页第4页
验类剔与倾目
数与试验名称
射极总电
射极离子
反射极电压范围
灯丝电压改变时阴极
子调港斜
率温度系
率稳定特
抗负载变化特性
阴极与谱报腔闻漏电流
灯丝与谱报腔间漏电流
灯丝与阴极间漏电流
SJ1052—76
df/durMHz/V
MHz/°C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fh,f。
SJ7052—76
动额串
击巅率
次/分
试验方法
共8页第5页
验收规则
349--73
363-73
363-73
364--73
367-73
369-73
365-73
370---73
372-73
381--73
9(17)8
9(16)9380-73
374-7323
9(13)7
(2)
共8页第6页
试融类别与项目
参数与试验名称
2012LX
2113LX
2214LX
摄动强度试验
振动稳定性试验
机械调谐重调试验
计致单位
SJ1052—76
灯丝电压
反射电
-40~-200
40~-200
-40~-200
SJ1052—76
使用极限值
计画路
最大值
最小值
6.8330-30050
外击飘单
次/分
试验方法
13(1)11
共8页第7页
续表1
验收规则
369-73
注:①电参数的测量应在同一振区内进行。②在频率范围内的波形不允许有:a,断点超过半功率点以上,
b,国坑低于半功率点以下。
③颠率:f=8489MHz
fo=9364MHz,
f=9666MHz
共8页第8页
SJ1052-—76
图2激励器
A响视图
1.谱摄腔
2.7.灯丝
5.反射极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K-20型反射速调管
SJ1052-76
本标准适用于K-20型反射速调管(以下简称“速调管”),该管系三公分波段金属外壳内腔式同轴输出,并带有机裁调谐机构,用于微波仪器作讯号源。
本标准是SJ347-73《反射速调管总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总技”)的补充,除本标准规定的内容外,其它均按总技的有关规定执行。1.速调管的外形尺寸与电极接线(SJ34773第2条)应符合图1规定。2.速调管的参数规范应符合表1规定。3。报动稳定性试验(SJ347-73第8条第(2)款):试验时,在12~30Hz频率间任选一个频率,报幅1mm。在频率为25~30Hz时允许减小其振幅,但加速度不能超过2.5g。试验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各振2~8分钟。
4.冲击试验(SJ347—73第8条第(3)款):试验沿垂直和水平方向各冲1000次。5.小球冲击试验(SJ347-73第8条第(4)款):试验冲击部位为速调管上管壳圆盘下方12.5mm处。6。同轴引线上绝缘管的牢固性试验:在速调管同轴引线的绝缘管上加力1kgf,将管子平稳地提起1分钟,试验后绝缘管不应从同轴引线上脱落。属于“LX”类试验。
7.抗负载变化特性(SJ371-73):速调管的抗负载变化特性考核标准为,在f、f。、f.处不允许有双跨。频率在f。处,要求振荡模高颊端离f。6MHz处以内无断线。8.频率温度系数(SJ381-73):频率温度系数是指速调管腔体每单位温度的变化引起其振荡领率的变化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发布1877年1月1日实施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共8页第2页
SJ1052-—76
试验时,将由调至中频稳定工作后再冷却到环境温度的速调管,放在恒温箱内进行。
测环境温度的温度计置于速调管电极帽的项上方使其测量端距电极帽为20~40mm处。测管壳温度的温度计置于管颈根部。测量从速调管加上各极电压时起10分钟时速调管腔体温度,和工作频率,然后以每分钟不大于3°C的升温速率升温至规定的环境温度(恒温箱内的温度要均与),维持10分钟再测速调管相应的腔体温度t,和工作频率fs。9.频率稳定特性:
频率稳定特性是指速调管各极电压同时加上后第30分钟至45分钟之间的频率最大变化量不应大于1MHz。
试验在恒温箱内进行。
对电源的要求:反射极和加速极电压稳定度应不低于0.01%。额率计的精度不低于5×10*\。试验环境温度应符合SJ362—73第5条。属于“LX”类试验。
10,高温稳定性试验(SJ347—73第11条):试验后其数值应符合表1规定,对于试验前输出功率临界的管子,试验后输出功率允许低于10mW但不得低于起始值的90%。11,机械调谐重调试验(SJ347一73第13条第(1)款):试验时转动调谐螺钉,使其在速调管频带内从一个极端频率旋转到另一个极端为一次调谐。调谐螺钉的转动速率每分钟不超过4次。试验后速调管频率范围应符合表1规定。
12灯丝通断试验(SJ34773第14条):将速调管灯丝接通2分钟,断开2分钟为1次。试验后,速调管灯丝电流值应符合表1规定。
13,速调管电参数的测量在专用的固定激励器(见图2)上进行。14.速调管工作时管壳最高温度不超过170°C。15.总技中8、6、12、13(2)、(3)、(4)条、款不适用于K-20型反射速调管。
中26.5量大
SJ1052-76
共8页第3页
谐振腔(管壳)
同轴线
反射极(管)
管脚分布位置和连结尺寸应符合GB787—74中J8-1H4的规定。管媚应符合SJ1049—76中MY6.5的规定。图1外形尺寸和电极接线图
共8页第4页
验类剔与倾目
数与试验名称
射极总电
射极离子
反射极电压范围
灯丝电压改变时阴极
子调港斜
率温度系
率稳定特
抗负载变化特性
阴极与谱报腔闻漏电流
灯丝与谱报腔间漏电流
灯丝与阴极间漏电流
SJ1052—76
df/durMHz/V
MHz/°C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40~-200
fh,f。
SJ7052—76
动额串
击巅率
次/分
试验方法
共8页第5页
验收规则
349--73
363-73
363-73
364--73
367-73
369-73
365-73
370---73
372-73
381--73
9(17)8
9(16)9380-73
374-7323
9(13)7
(2)
共8页第6页
试融类别与项目
参数与试验名称
2012LX
2113LX
2214LX
摄动强度试验
振动稳定性试验
机械调谐重调试验
计致单位
SJ1052—76
灯丝电压
反射电
-40~-200
40~-200
-40~-200
SJ1052—76
使用极限值
计画路
最大值
最小值
6.8330-30050
外击飘单
次/分
试验方法
13(1)11
共8页第7页
续表1
验收规则
369-73
注:①电参数的测量应在同一振区内进行。②在频率范围内的波形不允许有:a,断点超过半功率点以上,
b,国坑低于半功率点以下。
③颠率:f=8489MHz
fo=9364MHz,
f=9666MHz
共8页第8页
SJ1052-—76
图2激励器
A响视图
1.谱摄腔
2.7.灯丝
5.反射极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SJ 1051-1976 K-19反射速调管
- 下一篇: SJ 1053-1976 K-27反射速调管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T10148.3-1991 电气简图的编制方法 系统图(框图)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