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0217-2006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国家标准(GB)】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08:05:22
- GB/T20217-2006
- 现行
标准号:
GB/T 20217-2006
标准名称: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3-14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68.99 KB
标准ICS号: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17.100力、重力和压力的测量中标分类号: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N11温度与压力仪表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清洁程序、清洁度检验程序和确保装置的清洁度维持到安装阶段的保证程序。 GB/T 20217-2006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GB/T20217-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17.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
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ensuring the cleanliness of 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in oxygen service(IEC60877:1999,IDT)
2006-03-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0-01实施
ikAoNikAca-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0877:1999《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力仪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娟、王辉。1范围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
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本标准提出了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清洁程序、清洁度检验程序和确保装置的清洁度维持到安装阶段的保证程序
本标准不适用焊接用的测量和控制装置,因此类装置已由ISO5171包括。氧用装置的定义是指与富含氧气的气体混合物和其他氧化物(如一氧化二碳)接触的装置和部件。油脂、矿物油、螺纹润滑油、污垢、水、金属屑、油漆、清漆、锈垢、粉末等均应清除干净,因为这些物质大多能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尤其是矿物油和碳氢化合物油脂更具危险性。本标准包括了氧用装置、附件或备件在准备、装配、检查、运输、储存、搬运及安装保护过程中的清洁程序。
注: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氧气存在时的反应。这些因素是a)氧气压力较高,
b)温度较高;
c)氧气流动或者以静压存在于装置或部件内。2规范性引用文件免费标准bzxz.ne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5171:1995焊接、切割及类似用压力表3程序
在预备、清洗和装配氧用装置、附件或配件时,应遵守下列程序。3.1氧用装置的订购单
每份订购单应该详细说明氧用装置(或附件)必须按氧用的要求进行清洁、装调、标志和包装。与氧用装置(或附件)订购单分开发出的配件订购单也必须按氧用的要求进行清洁、装调、标志和包装。3.2清洁
清洁前,应检查氧用装置、附件及配件使用的材料和其表面的状况,以确定合适的清洁方式和清洁剂。清洁时,应清除氧化皮、污垢、金属屑、固态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所有杂质。清洁时可使用磨削、钢丝刷、喷丸、清扫、真空吸尘和擦洗等清理方法。磨削和钢丝刷清理后产生的微粒应彻底清除。3.2.1机械清理
包括喷丸清理、钢丝剧清理和磨削清理。3.2.1.1喷丸清理
喷丸清理是利用喷嘴喷出的丸状磨料喷射被清洁的管件、接头和空腔的表面,清除氧化皮、锈斑、清漆、油漆或其他杂质。喷丸清理应作为制造工艺的一个工序。推进丸状磨料的介质不得含油,否则应在喷丸清理后加以清除。喷丸清理应使用合适的磨料,避免产生无法清除的污物杂质沉淀。喷丸清理要适度,以免伤及被清洁物本体。喷丸介质和残留物应清除,以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氧用装置、附件、配件的GB/T20217—2006/IEC60877:1999清洁度等级。
3.2.1.2钢丝刷清理或磨削清理
KAoNiKAca-
可触及的表面可以用钢丝刷清洁,焊缝可经过磨削清理,并用钢丝刷清除焊渣、金属屑或多余的焊接材料。碳钢钢丝刷不得用来清洁铝或不锈钢件的表面。已清洁过碳钢件的钢丝刷不得用于清洁铝件和不锈钢件。
3.2.1.3振动抛光清理
抛光清理是将一定量的硬质磨料放置在一个空腔内,使空腔和磨料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清洁空腔的内表面。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清洁放在容器内的小型零部件的外表面,也可不加磨料。抛光清理应成为制造工艺的一个工序。
3.2.1.4擦洗和真空吸尘清理
在机械清理之后,可用真空吸尘器来清除散落在氧用装置、附件和配件上的微粒、污垢和熔渣。如果无法使用真空吸尘器,也可用不掉棉绒的干净抹布沾合适的溶剂擦洗以清除散落的污垢和熔渣。3.2.1.5热水和蒸气清理
用热水和蒸气清理的方法可以进行初步的油污清除。但鉴于此方法清除油污的效率低,且清理后的干燥缓慢和困难,因此建议不采用此方法。3.2.1.6吹干
在对氧用装置及其零部件和管道系统进行了机械清理并清除了残余磨料后,装配好的管道系统应用干燥、无尘、无油的空气或氮气吹除微小尘粒。3.2.2除油方法
3.2.2.1程序的选择
除油程序(包括清洗剂的清除)的选择取决下述因素:污染物的性质;
b)污染部位和污染程度;
根据冲洗和排泄能力配置的通道;d)
清洁剂清除污染物的效率;
清洁剂和污染物、金属及相关材料的相容性;清洁剂和清洗方法的可行性和费用及操作人员的经验;f)
清洗的速度和效率及预期的效果。典型的除油程序包括:
a)溶剂洗涤和蒸气除油;
b)其他清理方法:
机械清理(喷丸清理、钢丝刷清理等);·清洗;
·酸洗;
·碱(苛性)洗。
应注意根据清洗剂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并适当地考虑极限值,确定合适的清理和除油方法,制定一个满足氧用装置的制造商和用户要求的详细清洗程序,并在整个清理过程中都遵守这个程序。3.2.2.2溶剂洗涤
溶剂洗涤就是通过使用合适的溶剂或清洗剂来去除有机污染物。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超声波清理的方法,即把零部件浸人溶剂或清洗剂中,在高频振动能量的作用下,使金属表面的油、油脂或其他污物脱落。操作场所必须保证空气通畅,以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特定的溶剂时,与溶剂蒸气的接触不超出国家规定的暴露限制要求。
3.2.2.3溶剂
应根据需要,在表1和表2给出的溶剂中进行选择。GB/T20217—2006/IEC60877:1999溶剂中不能有可溶解的碳氢化合物污染物(对于溶剂的回收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溶剂的供应商应给使用者提供使用说明及相关的安全信息的数据表。使用者应遵守国家规定的特定溶剂暴露限制要求。表1工业溶剂
分子式
沸点温度/℃(在0.1013MPa时)蒸气压力/hPa(在20℃时)
溶解能力
溶剂溶解系数(注1)
暴露限制(注2)
(8hTWA)
蒸发率
乙醚=1
闪点/℃
最低燃点温度/℃(注3在0.1013MPa时)在空气中的可燃性极限/%容积
注1:此系数越高,溶剂的作用就越大。三氯乙烯
容积率
100X10°(MFL)
8.0(爆炸下限)
10.5(爆炸上限)
注2:给定的暴露限制是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8h加权平均值(TWA)溶
四氯乙烯
容积率
50X10°(OES)
二氯甲烷
容积率
100X10°(MEL)
14.0(爆炸下限)
22.0(爆炸上限)
暴露极限(MEL)是指一-种空气传播物质在一个参考时间段里,操作人员可能接触(或吸人)到的平a2
均最大浓度。
职业暴露标准(OES)是指-种空气传播物质在一个参考时间段里,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有害影响的b)
平均浓度。
注3:最低点燃温度是空气或氧气混合物的最易燃温度。表2溶剂分级
蒸发率(减小)
二氯甲烷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3.2.2.4清洗设备
燃烧能力(增大)
四氮乙烯
二氯甲烧
三氯乙烯
清洗设备可以由一个溶剂再循环系统组成,或由个用于浸人零件的封闭容器组成。对于一些特定的溶剂,清洗设备应遵从溶剂制造商的推荐。辅助的控制和检验设备可包括:加热炉、卤化检测器、温度计、通风管和过滤器、依姆霍夫圆锥体、干燥无油的空气或其他情性气体、虹吸泵。对丁超声清洗,可用高频声波发生器和容器代替再循环系统。注意:有些塑料管如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可能会被溶剂析出,并沉积在被清洗物的表面。由于相同的原因,在3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KAONiKAca-
清洗氧用装置时,橡胶管和氯丁橡胶管不能与这些溶剂同时使用。尼龙管和聚四氟乙烯管可用于这些常用的溶剂。
3.2.2.5清洗程序
首先应取一份新的清洗剂作为对照样品。当清洗剂在设备中循环一个预定的周期后,通过对使用过的清洗剂样品与新的清洗剂样品进行对比,就能确定其清洁度等级。当两个样品间无明显的色差时,就可以认为容器被清洗干净了。但要达到期望的清洁度等级,则需再用新溶剂进行清洗,然后将溶剂排入一个容器内,并通过出口处的温度和浓度监测技术确保气体净化。也可以采用浸泡清洗方式。如果要求对溶剂进行监测,可以测量所收集的使用过的溶剂,取典型溶剂样品,确定其污染等级,对比出原始溶剂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若清洗后仍达不到预期的清洁度,则此种溶剂应废弃不用或回收。在使用稳定剂时,必须遵守制造商提出的溶剂回收方法的建议,尤其是在同新溶剂相比,溶剂严重变色的情况下,制造商的建议更为董要。
注意:溶剂的储运应使用合适的、无密封垫的容器(洁净的玻璃或金属容器),因为密封垫有可能被溶剂溶解。3.2.2.6蒸气除油
蒸气除油就是利用溶剂蒸气的连续凝聚及其产生的清洗作用清除设备表面的可溶性有机物质。蒸气除油装置主要由一个从循环使用的溶剂中产生清洁蒸气的蒸馏器和个盛放接受蒸气除油部件的容器组成。有关合适系统的详情可向制造商咨询。清洗低温或超低温设备时,容器的温度应在溶剂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以便使溶剂蒸气冷凝并依靠重力从设备表面脱落达到清洗目的。上述清洗方法要求溶剂在蒸馏器内加热沸腾形成溶剂蒸气。溶剂蒸气通过管道送入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容器内,蒸气在低温容器的表面凝聚。设备的放置位置及连接方式应保证能使凝聚物彻底地从系统中排出。凝聚物的连续排出、输送回蒸馏器,杂物在蒸馏器中分解,而新的纯净的蒸气不断地释放出来进行连续地除油。
当送回蒸馏器的凝聚物与未使用过的溶剂一样清洁时,就可认为清洗工作已完成。注:当容器的温度达到溶剂的沸点,蒸气除油过程将停止。3.2.2.7溶剂的清除
在油或油脂污染物被清除或溶解以及溶剂被排出后,用干燥不含油的空气吹扫管道以清除液体。然后吹扫整个系统直至清除所有的残留溶剂。当从被清洗的容器排出的气体中探测不到溶剂时,就可认为溶剂的清除工作完成。
容器经过适当清洗后可使用卤素检漏器测定氯化物溶剂。如果在排出的清洗气体中检测到溶剂蒸气,则设备应再次清洗。检测方法出制造商和用户共同商定。3.3清洁度的检查
3.3.1目视检查(白光)
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用来检查下述污染物:防腐剂、湿气、腐蚀物、焊渣、金属碎片及其他异物。在强烈的白光下用肉眼观察有无污染物和棉绒纤维等残余物。这种方法可检测50μm以上的微粒和湿气、残留的油或油脂等。
3.3.2目视检查(紫外光)
紫外光会使许多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或有机油和油脂发出荧光,而这些物质采用其他目视检查方法是无法检测到的。因此紫外光检测是检查碳氢化合物或有机油和油脂存在的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利用波长在0.32μm~0.37μm的紫外光,在暗处或微弱光下观察设备表面,清洁过的表面在紫外光(黑光)检查时应无任何碳氢化合物荧光。在黑光下看到的棉绒或灰尘堆积物应用干燥不含油的气体或氮气吹除,或用清洁不含棉绒的布擦拭,或用真空吸尘器清除。并非所有的有机油类都能发出荧光,有些物质如棉绒只有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才可发出荧光。如4
果荧光显示出斑点、污渍、油膜,就要重新清洗发出荧光的表面。GB/T20217--2006/1EC60877:1999警告:紫外光能伤害人的眼晴和裸露的皮肤,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光下。3.3.3擦拭检验
该检验是上述目视检查的补充,用来检验不能直接看到的污染物。用清洁的白纸或不含棉绒的自布轻轻擦拭经上述目视检查过的设备表面。擦拭时用力不能过大,以免擦掉氧化膜而误认为是通常的表面污染物。
3.3.4水膜残迹检验
该检验是检测用其他方法没有发现的油性残余物质。将表面用雾状的洁净水喷湿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至少要保持5s不破。若有水珠形成则表明有油污。此方法一般只限于水平表面的检验。3.3.5溶剂萃取检验
该检验是提取溶剂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查,是目视检验方法的补充,以检查目视检验达不到的表面。
将表面进行冲洗、漂净或浸入低残余物的溶剂中。溶剂的提取受到溶剂接触和溶解污染物的能力的限制。被检验设备的部件也可能包含有会受到济剂腐蚀的材料而得出错误的结果。检查用过的溶剂以确定非挥发残余物的数量。提取定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已用过的溶剂样品,经过过滤蒸发到几乎干燥,然后转移到一个小的量杯进行最后的蒸发·注意不要过分加热。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等量清洁溶剂的残余物的重量,以两个残余物重量差和所用溶剂的量来计算每平方米被清洗的表面提取的污染物的量。
用相同的方法,将一定量的、未经过滤的、用过的溶剂样品放入依姆崔圆锥体便之蒸发至干燥。然后直接测量残余物的体积,根据体积计算每平方米被清洗的表面提取的污染物的量。通过用同样的依姆霍夫圆锥体连续蒸发一定量的溶剂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另一种方法是取一定量的用过的溶剂样品与相似的新溶剂的样品,比较光线透射过这两个样品的情况,两者间的色差应极小并很少有微粒存在。通过检验确定的碳氢化合物或微粒残余物应不超过用户规定的数量。
对于所使用的溶剂,使用者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该溶剂暴露限制值的规定。3.4干燥
部件应自然通风干燥或用干燥的洁净的不含油的氮气或空气干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使用气动仪表使用的普通压缩空气进行干燥。普通压缩空气可能含有微量的油或其他污染物。不应在封闭室或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对于所使用的溶剂,使用者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该溶剂暴露限制值的规定。3.5在制造厂内的搬运和装配
3.5.1在清洁工作完成后,就要一直戴上干净的手套搬运这些部件,以防止将与氧气接触的表面与手直接接触后再次受到污染
3.5.2除油和装配应在专用的、单独的房间进行:或在同一专用房间的不同专用区域进行。应限制专用房间或区域的人员进出,并且保持无尘、无油雾或蒸气,符合清洁度标准的要求。3.5.3在除油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有接触氧气的表面.邯么这些工具和设备在使用中要分别存放,并应满足与氧用设备相同的清洁度标准。3.5.4装配工作台要十净、无油、无油脂。T作台上应铺设易于清洗或替换的覆盖物(如聚乙烯薄膜)。3.5.5所有带螺纹接头、缩口接头或压配合接头以及溶剂难以到达的地方的部件,要在装配前进行清洗。应去除出现在接触氧气的表面上的气孔及其孔洞(例如:磨削或焊合)。3.5.6应确保元件和/或组件不会受到再次污染(例如,在指定的房间和区域内外搬运和长期储存这些元件和组件)。
3.5.7清洁及装配后,所有的部件要封闭以防止其内部污染。装配件上的所有开孔要用洁净合适的塞5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子堵塞。所有的法兰盘的两个面要用干净平整的材料覆盖。有关包装的详细说明见3.11。3.6油漆和标记
TKAoNKAca-
3.6.1与氧气接触的部件或表面不得上漆。如果已经上漆,则应在清洗和除油之前将油漆全部祛除。3.6.2部件的标记可以用金属模具打印、蚀刻或电镀等方法。标记工作要在清洁程序之前进行。3.7润滑油和密封
首先应尽量避免使用润滑油
如确需使用润滑油,则接触氧气的螺纹件的装配应采用在规定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惰氧的化合物(润滑油)中进行。它们的适宜性应由主管部门鉴定。接触氧气的O形圈和其他的密封垫及润滑采用在规定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的情氧的材料制造。它们的适宜性应由主管部门鉴定3.8检验和校准
3.8.1检验和校准工作应在临时或长期供氧用装置专用的场所内进行,并应满足本标准3.5的规定。3.8.2校准应使用预先净化的无油氮气或空气。在用气体校准之前,可能需要先用不含油的蒸馏水进行压力试验(例如在200kPa以上压力下进行试验),检查设备的耐压性,以保证执行校准的操作人员不受因缺陷部件而引起的故障的伤害。用蒸馏水进行压力试验的装置其表面被浸湿后,要加以干燥。3.9.检查
检查应在临时或长期供氧用装置专用的场所内进行。检验设备和场所均应遵守在制造厂内搬运和装配时所采取的保证清洁度措施。3.10注意事项
按本标准清洁过的所有部件或配件应牢固地附上一个标签,标签内容如下:重要提示:本装置已由制造厂按氧用装置的要求进行过清洁。在未查明装置的清洁度是否保持不变时,请勿用于氧用设备。
在小型附件上(如压力表),可在表盘标上“O,\标记以代替标签。用户如有要求,可在装置、附件或部件上标上由用户选择的色标。氧用设备一般为天蓝色。3.11运输、储存和搬运时的保护性包装和用于识别的标记3.11.1所有的设备,附件或部件都应用洁净的聚乙烯管或袋独立包装,内放干燥剂,并且用热封管口或袋口。如果设备、附件或部件的体积太大,可以用防潮纸包装。所有的开口要用合适的密封塞或无孔法兰盖加以密封。包装应附本标准3.10规定的标签。3.11.2包装应在临时或长期供氧用装置专用的场所内进行,并应符合3.5保持氧用装置清洁度的规定。
3.12安装
氧用设备、附件或部件应在专用的场所启封以防止与其他用途的设备、附件或部件混淆。在启封和安装时同样要求遵守在制造厂内搬运和装配时所采取的保证清洁度措施,以保证装置的氧用清洁度符合3.5的规定。
GB/T20217-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
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6年10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3千字
2006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8087
定价10.00元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
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Procedures for ensuring the cleanliness of industrial-proces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equipment in oxygen service(IEC60877:1999,IDT)
2006-03-1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6-10-01实施
ikAoNikAca-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本标准等同采用IEC60877:1999《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压力仪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娟、王辉。1范围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
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本标准提出了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装置的清洁程序、清洁度检验程序和确保装置的清洁度维持到安装阶段的保证程序
本标准不适用焊接用的测量和控制装置,因此类装置已由ISO5171包括。氧用装置的定义是指与富含氧气的气体混合物和其他氧化物(如一氧化二碳)接触的装置和部件。油脂、矿物油、螺纹润滑油、污垢、水、金属屑、油漆、清漆、锈垢、粉末等均应清除干净,因为这些物质大多能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火灾和爆炸,尤其是矿物油和碳氢化合物油脂更具危险性。本标准包括了氧用装置、附件或备件在准备、装配、检查、运输、储存、搬运及安装保护过程中的清洁程序。
注: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氧气存在时的反应。这些因素是a)氧气压力较高,
b)温度较高;
c)氧气流动或者以静压存在于装置或部件内。2规范性引用文件免费标准bzxz.net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ISO5171:1995焊接、切割及类似用压力表3程序
在预备、清洗和装配氧用装置、附件或配件时,应遵守下列程序。3.1氧用装置的订购单
每份订购单应该详细说明氧用装置(或附件)必须按氧用的要求进行清洁、装调、标志和包装。与氧用装置(或附件)订购单分开发出的配件订购单也必须按氧用的要求进行清洁、装调、标志和包装。3.2清洁
清洁前,应检查氧用装置、附件及配件使用的材料和其表面的状况,以确定合适的清洁方式和清洁剂。清洁时,应清除氧化皮、污垢、金属屑、固态物和碳氢化合物等所有杂质。清洁时可使用磨削、钢丝刷、喷丸、清扫、真空吸尘和擦洗等清理方法。磨削和钢丝刷清理后产生的微粒应彻底清除。3.2.1机械清理
包括喷丸清理、钢丝剧清理和磨削清理。3.2.1.1喷丸清理
喷丸清理是利用喷嘴喷出的丸状磨料喷射被清洁的管件、接头和空腔的表面,清除氧化皮、锈斑、清漆、油漆或其他杂质。喷丸清理应作为制造工艺的一个工序。推进丸状磨料的介质不得含油,否则应在喷丸清理后加以清除。喷丸清理应使用合适的磨料,避免产生无法清除的污物杂质沉淀。喷丸清理要适度,以免伤及被清洁物本体。喷丸介质和残留物应清除,以达到本标准规定的氧用装置、附件、配件的GB/T20217—2006/IEC60877:1999清洁度等级。
3.2.1.2钢丝刷清理或磨削清理
KAoNiKAca-
可触及的表面可以用钢丝刷清洁,焊缝可经过磨削清理,并用钢丝刷清除焊渣、金属屑或多余的焊接材料。碳钢钢丝刷不得用来清洁铝或不锈钢件的表面。已清洁过碳钢件的钢丝刷不得用于清洁铝件和不锈钢件。
3.2.1.3振动抛光清理
抛光清理是将一定量的硬质磨料放置在一个空腔内,使空腔和磨料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清洁空腔的内表面。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清洁放在容器内的小型零部件的外表面,也可不加磨料。抛光清理应成为制造工艺的一个工序。
3.2.1.4擦洗和真空吸尘清理
在机械清理之后,可用真空吸尘器来清除散落在氧用装置、附件和配件上的微粒、污垢和熔渣。如果无法使用真空吸尘器,也可用不掉棉绒的干净抹布沾合适的溶剂擦洗以清除散落的污垢和熔渣。3.2.1.5热水和蒸气清理
用热水和蒸气清理的方法可以进行初步的油污清除。但鉴于此方法清除油污的效率低,且清理后的干燥缓慢和困难,因此建议不采用此方法。3.2.1.6吹干
在对氧用装置及其零部件和管道系统进行了机械清理并清除了残余磨料后,装配好的管道系统应用干燥、无尘、无油的空气或氮气吹除微小尘粒。3.2.2除油方法
3.2.2.1程序的选择
除油程序(包括清洗剂的清除)的选择取决下述因素:污染物的性质;
b)污染部位和污染程度;
根据冲洗和排泄能力配置的通道;d)
清洁剂清除污染物的效率;
清洁剂和污染物、金属及相关材料的相容性;清洁剂和清洗方法的可行性和费用及操作人员的经验;f)
清洗的速度和效率及预期的效果。典型的除油程序包括:
a)溶剂洗涤和蒸气除油;
b)其他清理方法:
机械清理(喷丸清理、钢丝刷清理等);·清洗;
·酸洗;
·碱(苛性)洗。
应注意根据清洗剂供应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并适当地考虑极限值,确定合适的清理和除油方法,制定一个满足氧用装置的制造商和用户要求的详细清洗程序,并在整个清理过程中都遵守这个程序。3.2.2.2溶剂洗涤
溶剂洗涤就是通过使用合适的溶剂或清洗剂来去除有机污染物。为了提高效率,可以采用超声波清理的方法,即把零部件浸人溶剂或清洗剂中,在高频振动能量的作用下,使金属表面的油、油脂或其他污物脱落。操作场所必须保证空气通畅,以确保操作人员在使用特定的溶剂时,与溶剂蒸气的接触不超出国家规定的暴露限制要求。
3.2.2.3溶剂
应根据需要,在表1和表2给出的溶剂中进行选择。GB/T20217—2006/IEC60877:1999溶剂中不能有可溶解的碳氢化合物污染物(对于溶剂的回收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溶剂的供应商应给使用者提供使用说明及相关的安全信息的数据表。使用者应遵守国家规定的特定溶剂暴露限制要求。表1工业溶剂
分子式
沸点温度/℃(在0.1013MPa时)蒸气压力/hPa(在20℃时)
溶解能力
溶剂溶解系数(注1)
暴露限制(注2)
(8hTWA)
蒸发率
乙醚=1
闪点/℃
最低燃点温度/℃(注3在0.1013MPa时)在空气中的可燃性极限/%容积
注1:此系数越高,溶剂的作用就越大。三氯乙烯
容积率
100X10°(MFL)
8.0(爆炸下限)
10.5(爆炸上限)
注2:给定的暴露限制是国际卫生组织推荐的8h加权平均值(TWA)溶
四氯乙烯
容积率
50X10°(OES)
二氯甲烷
容积率
100X10°(MEL)
14.0(爆炸下限)
22.0(爆炸上限)
暴露极限(MEL)是指一-种空气传播物质在一个参考时间段里,操作人员可能接触(或吸人)到的平a2
均最大浓度。
职业暴露标准(OES)是指-种空气传播物质在一个参考时间段里,不会对操作人员产生有害影响的b)
平均浓度。
注3:最低点燃温度是空气或氧气混合物的最易燃温度。表2溶剂分级
蒸发率(减小)
二氯甲烷
三氯乙烯
四氯乙烯
3.2.2.4清洗设备
燃烧能力(增大)
四氮乙烯
二氯甲烧
三氯乙烯
清洗设备可以由一个溶剂再循环系统组成,或由个用于浸人零件的封闭容器组成。对于一些特定的溶剂,清洗设备应遵从溶剂制造商的推荐。辅助的控制和检验设备可包括:加热炉、卤化检测器、温度计、通风管和过滤器、依姆霍夫圆锥体、干燥无油的空气或其他情性气体、虹吸泵。对丁超声清洗,可用高频声波发生器和容器代替再循环系统。注意:有些塑料管如聚氯乙烯(PVC)的增塑剂可能会被溶剂析出,并沉积在被清洗物的表面。由于相同的原因,在3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KAONiKAca-
清洗氧用装置时,橡胶管和氯丁橡胶管不能与这些溶剂同时使用。尼龙管和聚四氟乙烯管可用于这些常用的溶剂。
3.2.2.5清洗程序
首先应取一份新的清洗剂作为对照样品。当清洗剂在设备中循环一个预定的周期后,通过对使用过的清洗剂样品与新的清洗剂样品进行对比,就能确定其清洁度等级。当两个样品间无明显的色差时,就可以认为容器被清洗干净了。但要达到期望的清洁度等级,则需再用新溶剂进行清洗,然后将溶剂排入一个容器内,并通过出口处的温度和浓度监测技术确保气体净化。也可以采用浸泡清洗方式。如果要求对溶剂进行监测,可以测量所收集的使用过的溶剂,取典型溶剂样品,确定其污染等级,对比出原始溶剂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若清洗后仍达不到预期的清洁度,则此种溶剂应废弃不用或回收。在使用稳定剂时,必须遵守制造商提出的溶剂回收方法的建议,尤其是在同新溶剂相比,溶剂严重变色的情况下,制造商的建议更为董要。
注意:溶剂的储运应使用合适的、无密封垫的容器(洁净的玻璃或金属容器),因为密封垫有可能被溶剂溶解。3.2.2.6蒸气除油
蒸气除油就是利用溶剂蒸气的连续凝聚及其产生的清洗作用清除设备表面的可溶性有机物质。蒸气除油装置主要由一个从循环使用的溶剂中产生清洁蒸气的蒸馏器和个盛放接受蒸气除油部件的容器组成。有关合适系统的详情可向制造商咨询。清洗低温或超低温设备时,容器的温度应在溶剂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以便使溶剂蒸气冷凝并依靠重力从设备表面脱落达到清洗目的。上述清洗方法要求溶剂在蒸馏器内加热沸腾形成溶剂蒸气。溶剂蒸气通过管道送入一个温度相对较低的容器内,蒸气在低温容器的表面凝聚。设备的放置位置及连接方式应保证能使凝聚物彻底地从系统中排出。凝聚物的连续排出、输送回蒸馏器,杂物在蒸馏器中分解,而新的纯净的蒸气不断地释放出来进行连续地除油。
当送回蒸馏器的凝聚物与未使用过的溶剂一样清洁时,就可认为清洗工作已完成。注:当容器的温度达到溶剂的沸点,蒸气除油过程将停止。3.2.2.7溶剂的清除
在油或油脂污染物被清除或溶解以及溶剂被排出后,用干燥不含油的空气吹扫管道以清除液体。然后吹扫整个系统直至清除所有的残留溶剂。当从被清洗的容器排出的气体中探测不到溶剂时,就可认为溶剂的清除工作完成。
容器经过适当清洗后可使用卤素检漏器测定氯化物溶剂。如果在排出的清洗气体中检测到溶剂蒸气,则设备应再次清洗。检测方法出制造商和用户共同商定。3.3清洁度的检查
3.3.1目视检查(白光)
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用来检查下述污染物:防腐剂、湿气、腐蚀物、焊渣、金属碎片及其他异物。在强烈的白光下用肉眼观察有无污染物和棉绒纤维等残余物。这种方法可检测50μm以上的微粒和湿气、残留的油或油脂等。
3.3.2目视检查(紫外光)
紫外光会使许多常见的碳氢化合物或有机油和油脂发出荧光,而这些物质采用其他目视检查方法是无法检测到的。因此紫外光检测是检查碳氢化合物或有机油和油脂存在的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利用波长在0.32μm~0.37μm的紫外光,在暗处或微弱光下观察设备表面,清洁过的表面在紫外光(黑光)检查时应无任何碳氢化合物荧光。在黑光下看到的棉绒或灰尘堆积物应用干燥不含油的气体或氮气吹除,或用清洁不含棉绒的布擦拭,或用真空吸尘器清除。并非所有的有机油类都能发出荧光,有些物质如棉绒只有在大量存在的情况下才可发出荧光。如4
果荧光显示出斑点、污渍、油膜,就要重新清洗发出荧光的表面。GB/T20217--2006/1EC60877:1999警告:紫外光能伤害人的眼晴和裸露的皮肤,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紫外光下。3.3.3擦拭检验
该检验是上述目视检查的补充,用来检验不能直接看到的污染物。用清洁的白纸或不含棉绒的自布轻轻擦拭经上述目视检查过的设备表面。擦拭时用力不能过大,以免擦掉氧化膜而误认为是通常的表面污染物。
3.3.4水膜残迹检验
该检验是检测用其他方法没有发现的油性残余物质。将表面用雾状的洁净水喷湿形成一层水膜,这层水膜至少要保持5s不破。若有水珠形成则表明有油污。此方法一般只限于水平表面的检验。3.3.5溶剂萃取检验
该检验是提取溶剂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查,是目视检验方法的补充,以检查目视检验达不到的表面。
将表面进行冲洗、漂净或浸入低残余物的溶剂中。溶剂的提取受到溶剂接触和溶解污染物的能力的限制。被检验设备的部件也可能包含有会受到济剂腐蚀的材料而得出错误的结果。检查用过的溶剂以确定非挥发残余物的数量。提取定量的具有代表性的已用过的溶剂样品,经过过滤蒸发到几乎干燥,然后转移到一个小的量杯进行最后的蒸发·注意不要过分加热。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等量清洁溶剂的残余物的重量,以两个残余物重量差和所用溶剂的量来计算每平方米被清洗的表面提取的污染物的量。
用相同的方法,将一定量的、未经过滤的、用过的溶剂样品放入依姆崔圆锥体便之蒸发至干燥。然后直接测量残余物的体积,根据体积计算每平方米被清洗的表面提取的污染物的量。通过用同样的依姆霍夫圆锥体连续蒸发一定量的溶剂可以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另一种方法是取一定量的用过的溶剂样品与相似的新溶剂的样品,比较光线透射过这两个样品的情况,两者间的色差应极小并很少有微粒存在。通过检验确定的碳氢化合物或微粒残余物应不超过用户规定的数量。
对于所使用的溶剂,使用者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该溶剂暴露限制值的规定。3.4干燥
部件应自然通风干燥或用干燥的洁净的不含油的氮气或空气干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使用气动仪表使用的普通压缩空气进行干燥。普通压缩空气可能含有微量的油或其他污染物。不应在封闭室或干燥箱内进行干燥。对于所使用的溶剂,使用者应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该溶剂暴露限制值的规定。3.5在制造厂内的搬运和装配
3.5.1在清洁工作完成后,就要一直戴上干净的手套搬运这些部件,以防止将与氧气接触的表面与手直接接触后再次受到污染
3.5.2除油和装配应在专用的、单独的房间进行:或在同一专用房间的不同专用区域进行。应限制专用房间或区域的人员进出,并且保持无尘、无油雾或蒸气,符合清洁度标准的要求。3.5.3在除油和装配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有接触氧气的表面.邯么这些工具和设备在使用中要分别存放,并应满足与氧用设备相同的清洁度标准。3.5.4装配工作台要十净、无油、无油脂。T作台上应铺设易于清洗或替换的覆盖物(如聚乙烯薄膜)。3.5.5所有带螺纹接头、缩口接头或压配合接头以及溶剂难以到达的地方的部件,要在装配前进行清洗。应去除出现在接触氧气的表面上的气孔及其孔洞(例如:磨削或焊合)。3.5.6应确保元件和/或组件不会受到再次污染(例如,在指定的房间和区域内外搬运和长期储存这些元件和组件)。
3.5.7清洁及装配后,所有的部件要封闭以防止其内部污染。装配件上的所有开孔要用洁净合适的塞5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子堵塞。所有的法兰盘的两个面要用干净平整的材料覆盖。有关包装的详细说明见3.11。3.6油漆和标记
TKAoNKAca-
3.6.1与氧气接触的部件或表面不得上漆。如果已经上漆,则应在清洗和除油之前将油漆全部祛除。3.6.2部件的标记可以用金属模具打印、蚀刻或电镀等方法。标记工作要在清洁程序之前进行。3.7润滑油和密封
首先应尽量避免使用润滑油
如确需使用润滑油,则接触氧气的螺纹件的装配应采用在规定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惰氧的化合物(润滑油)中进行。它们的适宜性应由主管部门鉴定。接触氧气的O形圈和其他的密封垫及润滑采用在规定的最高温度和压力下的情氧的材料制造。它们的适宜性应由主管部门鉴定3.8检验和校准
3.8.1检验和校准工作应在临时或长期供氧用装置专用的场所内进行,并应满足本标准3.5的规定。3.8.2校准应使用预先净化的无油氮气或空气。在用气体校准之前,可能需要先用不含油的蒸馏水进行压力试验(例如在200kPa以上压力下进行试验),检查设备的耐压性,以保证执行校准的操作人员不受因缺陷部件而引起的故障的伤害。用蒸馏水进行压力试验的装置其表面被浸湿后,要加以干燥。3.9.检查
检查应在临时或长期供氧用装置专用的场所内进行。检验设备和场所均应遵守在制造厂内搬运和装配时所采取的保证清洁度措施。3.10注意事项
按本标准清洁过的所有部件或配件应牢固地附上一个标签,标签内容如下:重要提示:本装置已由制造厂按氧用装置的要求进行过清洁。在未查明装置的清洁度是否保持不变时,请勿用于氧用设备。
在小型附件上(如压力表),可在表盘标上“O,\标记以代替标签。用户如有要求,可在装置、附件或部件上标上由用户选择的色标。氧用设备一般为天蓝色。3.11运输、储存和搬运时的保护性包装和用于识别的标记3.11.1所有的设备,附件或部件都应用洁净的聚乙烯管或袋独立包装,内放干燥剂,并且用热封管口或袋口。如果设备、附件或部件的体积太大,可以用防潮纸包装。所有的开口要用合适的密封塞或无孔法兰盖加以密封。包装应附本标准3.10规定的标签。3.11.2包装应在临时或长期供氧用装置专用的场所内进行,并应符合3.5保持氧用装置清洁度的规定。
3.12安装
氧用设备、附件或部件应在专用的场所启封以防止与其他用途的设备、附件或部件混淆。在启封和安装时同样要求遵守在制造厂内搬运和装配时所采取的保证清洁度措施,以保证装置的氧用清洁度符合3.5的规定。
GB/T20217-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保证氧用工业过程测量和
控制装置清洁度的程序
GB/T20217—2006/IEC60877.1999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6年10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3千字
2006年10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28087
定价10.00元
告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19719—2005 首饰镍释放量的测定光谱法
- GB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100-2015 陶瓷砖
- GB/T22264.3-2022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