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煤炭行业标准(MT)】 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2 22:13:55
  • MT350-1994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MT 350-1994

  • 标准名称:

    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煤炭行业标准(MT)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4-05-12
  • 实施日期:

    1994-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22.66 K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仪器、仪表>>其他仪器仪表>>N91地球科学仪器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9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

    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通风与设备分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MT 350-1994 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MT350-1994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通用技术条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MT350—94
本标准规定了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的类别、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适用于矿山风速仪表检定装置(俗称风洞),该装置主要用于风速表、皮托管的检定,也可用于其他测量气体流速仪表的检定。2引用标准
MT155矿用机械式风速表通用技术条件MT156矿用风速表校验规程
3术语
3.1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
为检定风速表及其他通风仪表专门设计的一种计量装置,该装置包括风洞和检测仪器。3.2气流均匀性
工作段断面上各点的气流速度与平均气流速度相对偏差的均方根值,以百分数表示。3.3气流稳定性
工作段气流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相对偏差的均方根值,以百分数表示。3.4气流均匀区域
在工作段断面上的风速等于平均风速90%时的区城。3.5收缩比
收缩段气流进口断面积与出口断面积之比。3.6风速比
后一工作段气流速度与相邻前一工作段气流速度之比。4产品类别
4.1矿用风速仪表检定装置按风洞结构形式分为以下三类:闭口直路式风洞,结构如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4-05-12批准1994-12-01实施
MT350-94
图1闭口直路式风洞示意图
1—集风口;2—稳定段(包括蜂窝器、阻尼网),3-第收缩段;4--第一工作段5—第二收缩段:6—第二工作段;7—扩压段;8一动力段(风机);9自由扩压段;10—电动机b..闭口单回流式风洞,结构如图2。3
图2闭口单回流式风洞示意图
1一蜂窝器2一阻尼网;3一稳定段;4一第一收缩段;5一第一工作段;6一第二收缩段;7一第二工作段;8扩压段;9一第一拐角;10一第一回流段;11一第二拐角;12一动力段(风机),13-第二回流段;14—第三拐角;15-第三回流段,16—第四拐角开式风洞,结构如图3。
图3开式风洞示意图
1—风机;2—进口段;3收缩段,4—节流装置;5—扩压段;6—稳定段7喷管
5技术要求
5.1风洞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应按规定程序审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5.2外购件应附有产品合格证。
MT 350 - 94
5.3风洞在环境激度为5~35℃、不受外界气流影响的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5.4外观
5.4.1外表应整洁、美观;内整应光滑、无凹不平。5.4.2洞体允许分段连接,观测窗、孔及各段连接处应封闭严密、不漏气。5.5风润的基本儿何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5.5.1闭口式风工作段入口直径或水力直径D(以下通称直径),应等于或大于250mm。5.5.2开式风洞喷口直径,应等于或大于150mm。5.5.3用于检定皮托管的风洞,其性能应符合JJG518《皮托静压管检定规程》的规定。5.5.4闭口式风洞总收缩比应等于或大于10.0;开式风洞收缩比应等于或大于4.0。5.5.5*检测仪器
a、微差压计:测量范翻不小于500Pa;准确度第二等。b.皮托管:校准系数为0.998~1.004;准确度二等。5.6风洞基本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5.6.1诚验风速范围
5.6.1.1适用于检定高、中、低风速表和皮托管的风洞风速范围;w0.2~30m/s
5.6.1.2适用于检定中、低风速表的风洞风速范围:w0.2~20m/s
5.6.2气流均匀区域和气流均匀性5.6.2.1气流均匀区域A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闭口式风洞A应不小于80%开式风洞应不小于75%。5.6.2.2气流均勾性,应不大于1.50%。5.6.3气流稳定性应不大于0.50%。5.6.4风速比相对偏差0应不大于1.20%。5.6.5风洞工作,最大环境噪声应不大于85dB(A)。6试验方法
6.1仪器
6.1.1微差压计:测量范圖不小于500Pa;准确度二等。6.1.2皮托管:校准系数为0.9981.004;准确度二等。6.1.3大气压力表:最小分度值为10Pa,误差士40Pa。6.1.4精密温度计:测量范围0~50℃。6.1.5秒表:最小分度值为0.1s。6.1.6卡规和钢板尺:钢板尺最小分度值为1mm6.1.7风速计:允许误差应不大于2%;测量范围0.05~5.0m/s:探头直径应不大于15m。6.1.8级计:1型。
6.2试验条件
6.2.1风洞安装在试验室内,闭口单回流式风洞与四周墙壁的距离应不小于1m闭口直璐式风洞进、出风口与前、后墙的距离应不小于集风口直径,两侧与墙壁的距离应不小于1m,开式风洞的喷口与壁的距离应不小于1.5m,两侧及入风口与墙壁的距离应不小于1m。在上述范围内应无障搏物。6.2.2测量一组数据时,测量前、后环境气压变化应不大于50Pa,温度变化应不大于1℃。6.3仪器的安装和调整
6.3.1调整微差压计呈水平状态和零位。207
MT350—94
6.3.2皮托管测头应迎风正对气流,测头与气流轴向允许最大偏角土3。并将皮托管牢固地安装在专用支架上。
6.3.3用软导管将皮托管的全压管、静压管与微差压计的“十”“一”接头正确连接。6.3.4调整风速计的零位和满度,将探头迎风正对气流。6.4外观检查
本标准5.4.1条用目测方法检查;5.4.2条用烟雾法检查。6.5工作段断面测量
用卡规、钢板尺连续测量断面尺寸3次,取其平均值。6.6试验风速范围测量
6.6.1闭口式风洞
距工作段入口0.3~0.8D、距风洞内壁大于1/8D的风速均匀区安装风速计或皮托管,分别测量最低风速和最高风速,每间隔1min测量1次。连续测量3次,求其平均值。6.6.2开式风洞
在喷口后0.5D处的自由射流区中心,用风速计测量最低风速,在喷口后1.0D处的自由射流区中心,用皮托管测量最高风速。每间隔1min测1次,连续测量3次,求其平均值。6.6.3皮托管测量风速时,实际风速值按下式计算:2P
p = 3. 483 × 10-
273. 15 →+ t
式中:—
工作段风速,m/s,
一实测动压值,Pa;
E——皮托管系数;
p———空气密度,kg/m2,
P--风洞试验室大气压力,Pa ,
t—风洞试验室环境温度,℃。
6.7气流均匀区域和气流均匀性测量6.7.1气流均匀区域测量
6.7.1.1闭口式风洞
(1)
在工作段入口0.3~0.8D的任一横断面上,沿水平和铅垂两个方向以5mm的间距布置测点。在0.5、2.0和5.0m/s左右的风速条件下,用风速计逐点测量。探头插入风洞内壁能测出风速时为第1测点。以测量出等于上述风速90%时两对称测点的间距作为直径计算的断面积即为气流均匀区域。6.7.1.2开式风洞
在距喷口出口0.5倍或1.0倍喷口直径的断面上,沿水平和铅垂两个直径方向以5mm的间距布置测点,用风速计测量风速。距喷口出口0.5倍喷口直径的断面上,在0.2,0.3和0.4m/s的风速条件下逐点测量,距喷口出口1.0倍喷口直径的断面上,在0.5,2.0,5.0m/s左右的风速条件下逐点测量,以测量出等于上述风速90%时两对称测点的间距作为直径计算的断面积即为气流均匀区域。6.7.2气流均匀性
6.7.2.1工作断面测点的布置
采用等面积圆环法布置测点。设圆半径或内切圆半径为R,测点所在圆的半径为ri。r;与R的比值见表1。
MT 350—94
表1r与R的比值
等面积圆环数(A)
等面积圆环数与测点数按表2确定。表2
工作段直径(D)mm
等面积圆环数(A)
水平和铅垂方向直径数(B)
测点总数n=2AB+1
等面积圆环数与测点数
:600
6.7.2.2在工作段风速为2.0,5.0,10.0,20.0和30.0m/s左右的条件下,用皮托管进行测量,每个点测3次,取平均风速为该测点的风速。6.7.2.3气流均匀性,按下式计算:(AU)2
× 100
式中:
气流均匀性,m/s;
工作段测试断面各测点平均风速,m/s;第i测点风速,m/s
第i测点风速与平均风速之差,m/s;测点数。
6.8气流稳定性的测量
(3)
(4)
MT 350—94
6.8.1在工作段风速为2.0,5.0,10.0,20.0和30.0m/s左右的条件下,距风洞内壁大于或等于1/8D处用皮托管测量动压,每种风速在3min内测10次,并计算出每次测得的风速。6.8.2气流稳定性,按下式计算:(: →)2
式中:。——气流稳定性,%;
Av一第i次测定的风速,与平均风速之差,m/s;工作段n次测量的平均风速,m/s。(5)
6.9风速比测量
6.9.1在闭口式风洞的第一、第二工作段入口断面上,距风洞内壁大于或等于1/8D处,安装仪器测量风速。每种风速值在2min内连续测6次。6.9.2风速测量按表3的规定进行。表3
第一工作段风速范
>5. 0~15.0
>15. 0~30. 0
测量点风速
0.5,2.0,4.0
6.0,9.0,14. 0
15.0,20.0,28.0
测量仪器
风速计
皮托管
皮托管
6.9.3按以下公式计算第二与第一工作段平均风速比N和风速比的最大相对偏差n:ZN:
IN:-Nlm* × 100
第二、第一工作段各对应风速的比值;式中:N,—
U2iVii
第二、第一工作段对应实际风速值,m/s。m/s
·(6)
(7)
·(8)
6.10环境噪声测量
当风洞工作至最大风速时,在检测人员工作位置距地面高1.2m处,无工作人员的条件下进行噪声测定。连续测量3次,取其最大值。检验规则
风洞应进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1出厂检验
7.1.1风洞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1.2每台风洞安装调试后,应按本标准的5.4、5.5.1、(或5.5.2)、5.6.1、5.6.2、5.6.3和5.6.4条的要求进行出厂检验。
7.2型式检验
7.2.7按本标准的5.4、5.5.1(或5.5.2)、5.6.1、5.6.2、5.6.3、5.6.4和5.6.5条的要求进行检验。7.2.2风洞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210
MT350-94
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5年应进行1次;停产2年后,恢复生产时;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2.3抽样方法
应在出厂检验合格的风洞中随机抽取1台。7.2.4判定规则
凡产品不符合本标准5.5.1(或5.5.2)、5.6.1、5.6.2、5.6.3、5.6.4和5.6.5条中任意一条规定时,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8标志、包装、运输和存
8.1标志
每台风洞均应有铭牌固定在风洞洞体的醒目位置并标明下列内容,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a.制造厂名称;
b.产品名称和型号;
主要技术参数;
制造日期与出厂编号。
8.2包装和运输
8.2.1风洞应用包装箱分段包装,包装箱应防雨和便于搬运测量仪器应分箱包装,并符合该仪器包装、运输的规定。
风洞包装箱的外表面,应有明显的文字和符号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和型号,
制造厂名称;
毛重和净重;
箱体尺寸(长×宽×高),
箱体外壁应有“勿倒置”“防雨”等标志。包装箱内应附有下列文件:
装箱单;
产品合格证书和使用说明书。
8.2.4产品包装应符合铁路、公路等运输的有关规定。8.3贮存
风洞应贮存在不含有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库房内。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矿通风与设备分会归口。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起草。本标准起草人胡宗雄、杨光宇、王耀明、邓德君。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解释。2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煤炭行业标准(MT)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