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机械行业标准(JB)】 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09 21:45:40
  • JB/ZQ4000.6-1986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ZQ 4000.6-1986

  • 标准名称:

    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实施日期:

    1999-04-05
  • 作废日期:

    1996-12-3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6.06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机械>>加工工艺>>J33焊接与切割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5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JB/ZQ 4000.6-1986 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要求 JB/ZQ4000.6-198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重型机械局企业标准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条件
JB/ZQ4000.6-86
共5页
1总则
1.1本标准适用于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包括高锰纲)铸钢件缺陷的手工电弧补焊。1.2铸钢件缺陷的补焊,一股应在铸件消除铸造应力后进行。1.3机械加工过程中发现的缺陷,一般应在精加工前进行补焊。第1页
1.4 缺陷允许修补范围,应按图样或订货技术条件等有关规定执行。若超出规定时,在确保质量条件下,经订货单位同意后,依照本标准或专用工艺规程进行补焊。2焊前准备
2.1缺陷清理和坡口型式
2.1.1补焊前必须将缺陷彻底清除,坡口面应修得平整圆滑不得有尖角存在。2.1.2根据铸件缺陷情况,对补焊区可采用铲挖、磨削、碳弧气刨、气割、或机械加工等方法清除。
2.1.3彻底清除补焊区及坡口周围20mm以内的粘砂、油、水、锈等脏物。2.1.4在保证彻底清除缺陷和便于施焊的前提下,不要扩大铲挖面积。2.1.5对裂纹性缺陷,为防止裂纹扩展。可在裂纹两端钻直径不小于10mm的孔后再开坡口。2.1.6焊接性差的铸钢件,在采用气割或碳弧气刨清理缺陷时,也应同补焊一样,按表2进行预热。
2.1.7在补焊前,为了证实缺陷确已完全除掉,可采用磁粉探伤法或液体渗透法,对铸件进行检验。
2.1.8缺陷件补焊的坡口型式可按表1选择。2.2焊前预热
2.2.1焊前预热应根据铸钢件的钢号参照表2确定。批准
机械委重型机械局
1986年12月20日
共5页第2页
未穿透性裂纹
或孔穴
穿透性裂纹
穿透性裂纹或
孔穴、玻口间
隙太大
尺寸较大的穿
透性缺陷
焊缝名称
U形或方、圆形
钝边V形或
钝边X形
U形或双U形
带垫板钝边V形
带镶块的钝边
V形或钝边X形
JB/ZQ4000.6-86
表1补焊坡口型式
坡口型式
α=10°~15°
R=6~8mm
α=60°±5°
P=2~4mm
8>70mm
α=10°~15°
P=2~4mm
R=6~8mm
8≥70
α=55°±5°
P=2~4mm
垫板为同材质或低碳钢板
α=60°±5°
P=2~4mm
镶块采用同材质铸件
2.2.2预热可采用整体或局部预热。当采用局部预热时无论缺陷有多大,缺陷处每边预热范围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补焊部位金属厚度的两倍并不得小于75mm。2.2.3在补焊的全过程中,预热温度应不低于规定的下限。2.3焊条的选择与使用
2.3.1根据补焊铸件的材质和焊缝强度的要求,参照表3选择焊条。碳
铸钢牌号
ZG200-400
ZG230—450
ZG270—500
ZG310-570
ZG340-640
ZG20SiMn
ZG35SiMn
ZG35CrMo
ZG45SiMn
ZG5CrMnMo
ZGMn13
铸钢牌号
ZG200-400
ZG230-450
ZG270-500
ZG310-570
ZG340-640
ZG20SiMn
ZG35SiMn
ZG45SiMn
ZG35CrMo
ZG5CrMnMo
ZGMn13
JB/ZQ4000.6-86
表2铸钢件补焊的预热温度
预热温度
不预热
100~150
200~350
250~850
350~450
共5页第3页
一般不预热。形状复杂,缺陷大刚度大时须预热。裂纹倾向大,严格控制温度。
一般不用预热bzxZ.net
裂纹倾向大,严格控制温度
焊接性能低劣,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不预热,在水韧处理后补焊
表3铸钢件补焊用焊条
不要求等强度
T42-2,T42-7
T42-2,T42-7,T50-6,T50-7
T42-2,T42-7,T50-6,T50-7
T42-2,T42-7
T50-6,T50-7
T50-6,T60-6
TDRa-7
TDMna-6,TDMnb-6
要求等强度
T42-2,T42-7
T50-6,T50-7
T55-6,T55-7
T60-,T60-7
T50-6,T50-7
T60-6,T60-7
TDRa-7
TDMna-6,TDMnb-6
2.3.2用于铸钢缺陷件补焊之焊条,应符合下列标准规定。GB981-76《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GB982-76《钼和铬铝耐热钢焊条》;GB984-85《堆焊焊条》
2.3.3电焊条使用前要烘干。采用低氢型焊条时,要经过250~350℃,烘干1~2小时(或按焊条说明书烘干),随用随取。
2.4一般禁止在空气对流的场所进行补焊,室温一般不低于10℃。2.5补焊的铸钢件应具有证明其化学成分及机械性能的合格证。共5页第4页
3补焊
JB/ZQ4000.6-86
3.1承担补焊工作的焊工,应取得考试合格证后,方能进行操作。3.2补焊时,一般尽可能在水平位置施焊,焊缝与母材要熔合好,防止未焊透及弧坑裂纹现象产生。3.3补焊工作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连续进行。若在不得已中断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再次补焊时应待合(2.2.1)的规定。
3.4补焊时,焊条不应作过大的横向摆动,摆动不得超过焊条直径的3倍宽度。对长度大的焊缝应分段、交错焊接,减少变形应力产生。3.5补焊过程中,若发现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等影响补焊质量的缺陷时。应予以彻底清除;对裂纹一类的缺陷,经检查人员检验,确认已除净,方可继续补焊。3.6铸件表面堆焊时,焊道之间的重叠量,应不小于1/3焊道宽度。3.7补焊刚度大或多层的焊件时,除第一层和最后一层外,其余各层的每道焊缝,应用风铲(圆平头)进行锤击,以消除部分焊接应力。3.8同一部位的补焊次数不应多于三次,调质处理后的铸件同一部位的补焊次数不应多于两次,著超过上述规定,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补焊。4焊后热处理
当铸件补焊处的焊缝深度超过壁厚20%或25mm时,补焊后均应进行适当的消除应力或热处理。并应符合附录A的有关规定。
5检验
5.1检验人员应按本标准的规定,对补焊区缺陷的清理及坡口的开制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补焊。
5.2补焊部位的质量检验,应分为外观质量检验和内部质量检验。5.2.1外观质量检验,用目测即可进行检验。要求焊缝应符合图样尺寸;不允许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焊瘤和密集性气孔等缺陷;但允许局部有深度不大于1mm,连续长度不大于100mm,总长度不超过焊缝周长的10%的咬边存在。5.2.2焊后不再进行机械加工的焊缝表面,要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整达到与铸件同等要求的表面质量。
5.2.3对内部质量检验,应采用与铸钢件相同的无损探伤方法和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5.3对重大铸钢件缺陷的补焊,除按本标准和图样或订货技术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外,并应做必要的补焊技术记录。
A.1预热温度的选择
JB/ZQ4000.6-86
附录A
预热及焊后热处理的有关规定
(补充件)
A.1.1碳钢及低合金钢常用(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碳当量预热计算公式如下:碳当量C(%)=C+Mn/6+(Cr+Mo+V)/5+(Ni+Cu))/15预热温度(经验公式)T(℃)=Cg×360共5页第5页
A.1.2碳当量小于0.4%的钢一般不须热焊,但当补焊重要的与刚度很大的铸钢件和车间作业环境的温度低于5℃时,应预热到100~150℃后,再进行补焊为宜。A.1.3温度测定在距补焊区75100mm处进行。A.2热处理(消除焊缝应力)
A.2.1补焊大型缺陷时,焊缝金属量大,有必要时可在焊接到坡口的1/3~1/2处时进行一次中间退火。消除应力后再继续焊满坡口,最后再作一次消除应力热处理。A.2.2补焊大型或碳当量超过0.4%的铸钢件的缺陷时,在补焊后应立即入炉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