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4011-1996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国家标准(GB)】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02:04:01
- GB/T24011-1996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24011-1996
标准名称:
环境审核指南 审核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6-12-20 -
实施日期:
1997-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8.06 KB
替代情况:
被GB/T 19011-2003代替采标情况:
ISO 14011-1996 IDT

部分标准内容:
GB/T24011--1996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并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社会公众的期望,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已的环境表现(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规范其环境管理活动,满足法律的要求和它们自身的环境方针,求得生存和发展。九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成功经验的启发下,率先开展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活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随之也在一些成员国家的推动下,着手从事这项工作,并于1993年6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正式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了国际标准化的轨道。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的。ISO/TC207分别于1996年9月1日和10月1日发布了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和ISO14012等五个国际标准。本系列中的其他标准也在制定和拟议中。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提出,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技术监督局管理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局、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推主要起草人:范与华、伍小秦、周扬胜、张字春、黄进。294
GB/T 24011—1996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他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国际标准ISO14011是由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审核与有关的环境调查分技术委员会(SC2)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仅供参考。
GB/T 24011-1996
各类组织都可能有证实环境责任的需要。环境管理体系(EMS)[注了概念和相应的环境审核实践,为满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种途径。建立这些体系,旨在帮助组织制定并持续满足其环境方针、目标、标准和其他要求
本标准提供了进行EMS审核的程序,它对实施EMS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都是适用的。注:EMS是英文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环境管理体系)的缩写。以下直接采用时,不再加注。29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wwW.bzxz.Net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auditing-Audit procedures-Auditing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GB/T24011—1996
idt ISO 14011:1996
本标准规定了一套用于计划和实施EMS 审核的程序,以判定体系是否符合EMS审核准则。2引用标准
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都将修订,因此,鼓励依据GB/T24011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IEC和ISO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2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3定义
GB/T24010和GB/T24001中的定义与下列定义均适用于本标准。注:关于环境管理的术语与定义在ISO14050中给出。3.1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GB/T24001一1996)。3.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3.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audit criteria审核员用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到的关于该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如GB/T24001中提到的要求,以及其他适用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EMS审核的目的、作用与职责
4.1审核自的
每一次EMS 审核都应明确其目的,审核目的典型实例如下:a)对照EMS审核准则,确定受审核方EMS的符合情况;b)判定受审核方的EMS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与保持;c)确定受审核方EMS中可予改进的领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20批准1997-04-01实施
GB/T 24011---1996
d)对内部管理评审在确保EMS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效能的评估;e)对一个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如一个可能成为供方的组织,或合资经营伙伴)的EMS进行评价。
4.2作用、职责与活动
4.2.1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的职责是确保审核根据委托方认可的审核范围和计划有效地实施与完成。此外,审核组长的职责与活动还应包括:a)与委托方(必要时并与受审核方)商定审核准则和范围:b)获取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背景材料,如受审核方的活动、产品、服务、工作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此前审核的详情等;
c)判定GB/T24010中规定的环境审核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d)组建审核组。在人员的选用上,应对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予以考虑。其最后组成应与委托方达成致;
e)根据GB/T24010和GB/T24011两个指南指导审核组的活动;f)制定审核计划,必要时应与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组成员进行商;g)将最终审核计划传达到审核组、委托方和受审核方,h)协调工作文件和详细程序的准备,并下达审核组;i)设法解决审核中出现的问题;j)当审核目的无法实现时予以确认,并向委托方和受审核方通报原因;k)在审核期间及其前后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进行商谈;1)及时向受审核方通知关于严重不符合的审核发现;m)在审核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向委托方清晰明确地通报审核情况,n)若审核范围内有所约定,则对EMS的改进提出建议。4.2.2审核员
审核员的职责和活动应包括:
a)根据审核组长的指导,支持审核组长开展工作;b)在审核范圃内客观地、高效地、富于成果地计划与开展指定的工作,c)充分收集与分析有关的审核证据以确定审核发现,并进而作出关于.EMS的审核结论;d)在审核组长的指导下准备工作文件,e)将个人审核发现形成文件,
f)保管好与审核有关的文件,如有要求应予归还;g)协助编写审核报告。
4.2.3审核组
审核组的组建应保证其具备实施审核的全面经验与技能,此外还应考虑以下问题:a)对审核员的资格要求,例如GB/T24012中所规定的要求;b)有待审核的组织、过程、活动或职能的类型;c)人数,小组成员的语言能力和技能;d)小组成员与受审核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e)委托方、认证与认可机构的要求。审核组中可包括技术专家,此外,当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组长一致同意时,还可包括见习审核员。
4.2.4委托方
委托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
a)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审核;
GB/T 24011--- 1996
b)与受审核方接触以取得后者的充分合作,而后启动审核;c)确定审核目的;
d)避选审核组长或审核机构,必要时对审核组的组成予以审批;e)提供开展审核所需的权限与资源;与革核组长商定审核范围:
g)认可EMS审核准则;
h)批准审核计划;
i)接受审核报告并决定其分发范圖。4.2.5受审核方
受审核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a)必要时向员工传达审核的目的与范围;b)向审核组提供所需的设施以保证审核的有效进行;c)选派负贵并胜任的人员配合事核组的工作,担任现场向导,并保证审核组了解卫生、安全及其他有关要求;
d)应审核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谢查了解设施、员工、有关信息和记录的便利;e)协助事核员实现审核目的,
1)除非委托方特别禁止,可得到份审核报告的副本。5审核
5.1启动审核
5.1.1审核范围
审核范翻规定了接受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包括实际位置,或组织的活动及报告方武等。审核范围是由委托方和律核组长决定的。在决定审核范围时,通常还应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律核范围决定后,如需进行更改,须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共同认可。供审核使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5.1.2文件预审
在审核过程开始时,审核组长应审阅该组织的文件,如环境方针陈述、实施方案、记录或为实现EMS要求所制的手册。其间应充分利用关于被审核组织的背景资料。如果认为用于实施审核的文件不够充足,应通知委托方。在得到委托方的进一步指示之前,不应再进面消耗资源。5.2审核准备
5.2.1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的制定,应保证其灵活性,使之能根据审核中得到的信息调整重点,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视情况婴,计划应包括:
a)审核目的与范围,
b)审核准
c)受审核方有待审核的建制单位和职能部门名称;d)受审核方组织中对其EMS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职能部门和(或)人员名华:e)确定受审核方EMS中应子重点审核的要素;f)对受审核方EMS中有待审核的要素的审核程序;g)审核的工作语言和报告语言;h)引用文件清单;
GB/T 24011—1996
i)主要审核活动的预定时间和起止日期;j)进行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k)审核组成员名单;
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m)保密要求;
n)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审核报告的预计签发和分发日期;o)文件留存要求。
应将审核计划传达委托方、审核员和受审核方,并由委托方审阅批准。如果受审核方对审核计划中的任何内容有异议,应通知审核组长。应在实施审核之前在审核组长、受审核方和委托方之间进行商解决分歧。对审核计划的任何改动均应在开始审核前或审核过程中取得所涉及的各方的同意。
5.2.2审核组任务分配
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组成员落实其负责审核的具体EMS要素、职能或活动,并指示其所应遵循的审核程序。任务的分配应由审核组长与所涉及的审核组成员共同商定。在审核期间,为了更好地实现审核目的,审核组长可对任务分配作出变更。5.2.3工作文件
为便利审核工作的开展,所须提供的工作文件可包括:a)记录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的表格文件,b)用于评价EMS要素的程序和检查清单;c)会议记录。
工作文件至少应保留到审核结束;审核组成员应保护好机密信息和产权信息。5.3审核的实施
5.3.1首次会议
应召集首次会议,其目的是:
a)向受审核方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b)确认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表;c)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d)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e)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f)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g)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h)对审核组现场安全和应急程序的审查。5.3.2收集审核证据
应收集充足的证据,以便判定受审核方的EMS是否合乎EMS审核准则。应通过面谈,文件审阅和对活动与状况的观察来收集证据。应对不符合EMS审核准则的表现(行为)作出记录。
应利用从独立来源(如观察、记录和现有的测试结果等取得的支持信息,对来自面谈的信息加以验证。无法验证的信息应予标明。审核组应对受审核方EMS活动中采样方案的根据和确保采样与测量过程有效质量控制的程序进行审查。
5.3.3审核发现
审核组应对所有审核证据进行评审,以确定EMS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审核准则。应确保将关于不符合的审核发现清晰、明确地形成文件,并以审核证据作为依据。300
GB/T 24011--1996
应与受审核方的有关负责人共同评议审核发现,以确认所有造成不符合的事实基础。注:在商定的范围内,也可将关于符合的审核发现详细载入文件,但应注意避免绝对保证的含意。5.3.4末次会议
在收集证据阶段结束之后,编写审核报告之前,审核组应与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员举行会议,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发现,能使他们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审核发现的事实根据。
如果可能,应在审核组长签发报告之前解决意见分歧。关于审核发现的重要性和措辞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审核组长,无论委托方和受审核方是否持有异议。5.4审核报告与文件留存
5.4.1审核报告的编写
审核报告是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的,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与完备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应为审核计划中所确定的。如果编写过程中希望加以变动,应取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5.4.2报告内容
审核报告应由审核组长注明签发日期并署名。审核报告应包含审核发现或其概要,并辅以支持证据。根据审核组长和委托方的协议,报告中还可包含下列内容:a)受审核方和委托方的名称;
b)商定的审核目标、范围和计划;c)商定的审核准则,包括审核中引用文件的清单,d)审核持续的时间和进行审核的日期,e)参与审核的受审核方代表名单,f)审核组成员名单;
g)对报告内容保密性质的声明;h)审核报告分发单位名单;
i)关于审核过程的简要说明,包括所遇到的障碍;i)审核结论,如
一EMS对EMS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1一内部管理评审过程是否足以确保EMS的持续适用性与有效性。5.4.3报告的分发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提交委托方。分发范由委托方根据审核计划决定。除非委托方特别禁止,受审核方应收到一份审核报告的副本。向受审核方组织外分发须取得它的同意。委托方对审核报告拥有独家所有权,审核员和收到审核报告的其他各方都应注意保守机密。审核报告应根据审核计划在约定时限内签发。如不能按时签发,须事先将延误的原因通知委托方和受审核方,并确定新的签发日期。5.4.4文件留存
与审核有关的所有的工作文件和草稿以及最终报告都应根据委托方、审核组长和受审核方间的协议及其他有关要求予以留存。
6审核结束
审核计划规定的活动一旦完成,审核即告结束。301
[1]ISO14050\”,环境管理
1)待发布。
GB/T 24011—1996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文献目
一术语与定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环境问题已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它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并日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社会公众的期望,使各种类型的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已的环境表现(行为)和环境形象,并希望以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规范其环境管理活动,满足法律的要求和它们自身的环境方针,求得生存和发展。九十年代初,一些国家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成功经验的启发下,率先开展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活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随之也在一些成员国家的推动下,着手从事这项工作,并于1993年6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TC207,正式将环境管理工作纳入了国际标准化的轨道。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的。ISO/TC207分别于1996年9月1日和10月1日发布了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和ISO14012等五个国际标准。本系列中的其他标准也在制定和拟议中。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4011:1996《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本标准的附录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提出,由全国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国家技术监督局管理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局、冶金部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标推主要起草人:范与华、伍小秦、周扬胜、张字春、黄进。294
GB/T 24011—1996
ISO前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对某技术委员会工作感兴趣的成员团体有权参加该技术委员会。国际上的其他组织,无论是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通过与ISO的联络参加其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须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同意才能正式通过。国际标准ISO14011是由ISO/TC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环境审核与有关的环境调查分技术委员会(SC2)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仅供参考。
GB/T 24011-1996
各类组织都可能有证实环境责任的需要。环境管理体系(EMS)[注了概念和相应的环境审核实践,为满足这一需要提供了一种途径。建立这些体系,旨在帮助组织制定并持续满足其环境方针、目标、标准和其他要求
本标准提供了进行EMS审核的程序,它对实施EMS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都是适用的。注:EMS是英文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环境管理体系)的缩写。以下直接采用时,不再加注。296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环境审核指南审核程序wwW.bzxz.Net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auditing-Audit procedures-Auditing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GB/T24011—1996
idt ISO 14011:1996
本标准规定了一套用于计划和实施EMS 审核的程序,以判定体系是否符合EMS审核准则。2引用标准
本标准引用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都将修订,因此,鼓励依据GB/T24011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IEC和ISO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
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10—1996环境审核指南通用原则GB/T24012--1996环境审核指南环境审核员资格要求3定义
GB/T24010和GB/T24001中的定义与下列定义均适用于本标准。注:关于环境管理的术语与定义在ISO14050中给出。3.1 环境管理体系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整个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结构、计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GB/T24001一1996)。3.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audit客观地获取审核证据并予以评价,以判断一个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系统化验证过程,包括将这一过程的结果呈报委托方。3.3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audit criteria审核员用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到的关于该组织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方针、惯例、程序或要求,如GB/T24001中提到的要求,以及其他适用的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EMS审核的目的、作用与职责
4.1审核自的
每一次EMS 审核都应明确其目的,审核目的典型实例如下:a)对照EMS审核准则,确定受审核方EMS的符合情况;b)判定受审核方的EMS是否得到了妥善的实施与保持;c)确定受审核方EMS中可予改进的领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12-20批准1997-04-01实施
GB/T 24011---1996
d)对内部管理评审在确保EMS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方面效能的评估;e)对一个有意与之建立合同关系的组织(如一个可能成为供方的组织,或合资经营伙伴)的EMS进行评价。
4.2作用、职责与活动
4.2.1审核组长
审核组长的职责是确保审核根据委托方认可的审核范围和计划有效地实施与完成。此外,审核组长的职责与活动还应包括:a)与委托方(必要时并与受审核方)商定审核准则和范围:b)获取实现审核目的所需的背景材料,如受审核方的活动、产品、服务、工作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此前审核的详情等;
c)判定GB/T24010中规定的环境审核要求是否得到了满足;d)组建审核组。在人员的选用上,应对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予以考虑。其最后组成应与委托方达成致;
e)根据GB/T24010和GB/T24011两个指南指导审核组的活动;f)制定审核计划,必要时应与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组成员进行商;g)将最终审核计划传达到审核组、委托方和受审核方,h)协调工作文件和详细程序的准备,并下达审核组;i)设法解决审核中出现的问题;j)当审核目的无法实现时予以确认,并向委托方和受审核方通报原因;k)在审核期间及其前后代表审核组与受审核方进行商谈;1)及时向受审核方通知关于严重不符合的审核发现;m)在审核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向委托方清晰明确地通报审核情况,n)若审核范围内有所约定,则对EMS的改进提出建议。4.2.2审核员
审核员的职责和活动应包括:
a)根据审核组长的指导,支持审核组长开展工作;b)在审核范圃内客观地、高效地、富于成果地计划与开展指定的工作,c)充分收集与分析有关的审核证据以确定审核发现,并进而作出关于.EMS的审核结论;d)在审核组长的指导下准备工作文件,e)将个人审核发现形成文件,
f)保管好与审核有关的文件,如有要求应予归还;g)协助编写审核报告。
4.2.3审核组
审核组的组建应保证其具备实施审核的全面经验与技能,此外还应考虑以下问题:a)对审核员的资格要求,例如GB/T24012中所规定的要求;b)有待审核的组织、过程、活动或职能的类型;c)人数,小组成员的语言能力和技能;d)小组成员与受审核方之间可能存在的利害关系;e)委托方、认证与认可机构的要求。审核组中可包括技术专家,此外,当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组长一致同意时,还可包括见习审核员。
4.2.4委托方
委托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
a)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审核;
GB/T 24011--- 1996
b)与受审核方接触以取得后者的充分合作,而后启动审核;c)确定审核目的;
d)避选审核组长或审核机构,必要时对审核组的组成予以审批;e)提供开展审核所需的权限与资源;与革核组长商定审核范围:
g)认可EMS审核准则;
h)批准审核计划;
i)接受审核报告并决定其分发范圖。4.2.5受审核方
受审核方的责任和活动应包括:a)必要时向员工传达审核的目的与范围;b)向审核组提供所需的设施以保证审核的有效进行;c)选派负贵并胜任的人员配合事核组的工作,担任现场向导,并保证审核组了解卫生、安全及其他有关要求;
d)应审核员的要求,为他们提供谢查了解设施、员工、有关信息和记录的便利;e)协助事核员实现审核目的,
1)除非委托方特别禁止,可得到份审核报告的副本。5审核
5.1启动审核
5.1.1审核范围
审核范翻规定了接受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包括实际位置,或组织的活动及报告方武等。审核范围是由委托方和律核组长决定的。在决定审核范围时,通常还应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律核范围决定后,如需进行更改,须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共同认可。供审核使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5.1.2文件预审
在审核过程开始时,审核组长应审阅该组织的文件,如环境方针陈述、实施方案、记录或为实现EMS要求所制的手册。其间应充分利用关于被审核组织的背景资料。如果认为用于实施审核的文件不够充足,应通知委托方。在得到委托方的进一步指示之前,不应再进面消耗资源。5.2审核准备
5.2.1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的制定,应保证其灵活性,使之能根据审核中得到的信息调整重点,并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
视情况婴,计划应包括:
a)审核目的与范围,
b)审核准
c)受审核方有待审核的建制单位和职能部门名称;d)受审核方组织中对其EMS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职能部门和(或)人员名华:e)确定受审核方EMS中应子重点审核的要素;f)对受审核方EMS中有待审核的要素的审核程序;g)审核的工作语言和报告语言;h)引用文件清单;
GB/T 24011—1996
i)主要审核活动的预定时间和起止日期;j)进行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k)审核组成员名单;
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m)保密要求;
n)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审核报告的预计签发和分发日期;o)文件留存要求。
应将审核计划传达委托方、审核员和受审核方,并由委托方审阅批准。如果受审核方对审核计划中的任何内容有异议,应通知审核组长。应在实施审核之前在审核组长、受审核方和委托方之间进行商解决分歧。对审核计划的任何改动均应在开始审核前或审核过程中取得所涉及的各方的同意。
5.2.2审核组任务分配
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组成员落实其负责审核的具体EMS要素、职能或活动,并指示其所应遵循的审核程序。任务的分配应由审核组长与所涉及的审核组成员共同商定。在审核期间,为了更好地实现审核目的,审核组长可对任务分配作出变更。5.2.3工作文件
为便利审核工作的开展,所须提供的工作文件可包括:a)记录审核证据和审核发现的表格文件,b)用于评价EMS要素的程序和检查清单;c)会议记录。
工作文件至少应保留到审核结束;审核组成员应保护好机密信息和产权信息。5.3审核的实施
5.3.1首次会议
应召集首次会议,其目的是:
a)向受审核方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b)确认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表;c)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d)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e)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f)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g)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h)对审核组现场安全和应急程序的审查。5.3.2收集审核证据
应收集充足的证据,以便判定受审核方的EMS是否合乎EMS审核准则。应通过面谈,文件审阅和对活动与状况的观察来收集证据。应对不符合EMS审核准则的表现(行为)作出记录。
应利用从独立来源(如观察、记录和现有的测试结果等取得的支持信息,对来自面谈的信息加以验证。无法验证的信息应予标明。审核组应对受审核方EMS活动中采样方案的根据和确保采样与测量过程有效质量控制的程序进行审查。
5.3.3审核发现
审核组应对所有审核证据进行评审,以确定EMS在哪些方面不符合审核准则。应确保将关于不符合的审核发现清晰、明确地形成文件,并以审核证据作为依据。300
GB/T 24011--1996
应与受审核方的有关负责人共同评议审核发现,以确认所有造成不符合的事实基础。注:在商定的范围内,也可将关于符合的审核发现详细载入文件,但应注意避免绝对保证的含意。5.3.4末次会议
在收集证据阶段结束之后,编写审核报告之前,审核组应与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员举行会议,其主要目的是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发现,能使他们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审核发现的事实根据。
如果可能,应在审核组长签发报告之前解决意见分歧。关于审核发现的重要性和措辞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审核组长,无论委托方和受审核方是否持有异议。5.4审核报告与文件留存
5.4.1审核报告的编写
审核报告是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的,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与完备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应为审核计划中所确定的。如果编写过程中希望加以变动,应取得有关各方的一致同意。5.4.2报告内容
审核报告应由审核组长注明签发日期并署名。审核报告应包含审核发现或其概要,并辅以支持证据。根据审核组长和委托方的协议,报告中还可包含下列内容:a)受审核方和委托方的名称;
b)商定的审核目标、范围和计划;c)商定的审核准则,包括审核中引用文件的清单,d)审核持续的时间和进行审核的日期,e)参与审核的受审核方代表名单,f)审核组成员名单;
g)对报告内容保密性质的声明;h)审核报告分发单位名单;
i)关于审核过程的简要说明,包括所遇到的障碍;i)审核结论,如
一EMS对EMS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1一内部管理评审过程是否足以确保EMS的持续适用性与有效性。5.4.3报告的分发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提交委托方。分发范由委托方根据审核计划决定。除非委托方特别禁止,受审核方应收到一份审核报告的副本。向受审核方组织外分发须取得它的同意。委托方对审核报告拥有独家所有权,审核员和收到审核报告的其他各方都应注意保守机密。审核报告应根据审核计划在约定时限内签发。如不能按时签发,须事先将延误的原因通知委托方和受审核方,并确定新的签发日期。5.4.4文件留存
与审核有关的所有的工作文件和草稿以及最终报告都应根据委托方、审核组长和受审核方间的协议及其他有关要求予以留存。
6审核结束
审核计划规定的活动一旦完成,审核即告结束。301
[1]ISO14050\”,环境管理
1)待发布。
GB/T 24011—1996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文献目
一术语与定义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7714-2015 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50053-201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T19719—2005 首饰镍释放量的测定光谱法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7251.1-2023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22264.3-2022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3部分:功率表和无功功率表的特殊要求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