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国家标准(GB)】 茶 粗纤维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04:18:54
- GB/T8310-1987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8310-1987
标准名称:
茶 粗纤维测定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7-11-19 -
实施日期:
1988-07-01 -
作废日期:
2002-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1.19 KB
替代情况:
被GB/T 8310-2002代替采标情况:
ISO 3720-1981 MOD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茶粗纤维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crudefibrecontent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GB/T8310-87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3720一1981《红茶一规格》的附录“茶叶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1原理
用一定浓度的酸、碱消化处理试样,留下的残留物,再经灰化,称量。由灰化时的质量损失计算粗纤维含量。
2仪器和用具
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2.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2吸滤漏斗:用直径70mm三角漏斗,蒙上一层9um(185目)的尼龙布,并扎紧。使用时用真空抽气皮管接在连接于真空泵的吸滤瓶上。2.3石棉埚:具盖瓷质古氏埚,容量30mL,含有一层薄而致密的石棉。2.4高温炉:温控525土25℃。
2.5干燥器:盛有效干燥剂。
3试剂和溶液
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3.1硫酸(GB625—77):1.25%溶液;3.2氢氧化钠(GB629—81):1.25%溶液;3.3盐酸(GB622—77):1%溶液;3.495%乙醇(GB679—80);
3.5乙醚(HG3—1002—76)。
4操作方法
4.1取样
按照GB8303—87《茶叶取样》的规定取样。4.2试样的制备
按照GB8304一87《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的规定,制备试样。4.3石棉埚的准备
将调成糊状的酸洗石棉倒入古氏埚(2.3)中,减压抽滤至紧结,移入525士25℃的高温炉(2.4)内,灼烧1h,置于干燥器(2.5)中待用。4.4测定步骤
4.4.1酸消化
称取试样(4.2)2.5g(准确至0.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入热的1.25%硫酸溶液(3.1)200mL,放在电炉上加热(在1min内煮沸)。正确微沸30min,并随时补加热水,以保持原溶液的体积。移去热源,加水100mL,用吸滤漏斗*(2.2)减压抽滤至干。反复用水洗涤烧杯中的残留物,直至中性。
4.4.2碱消化
将漏斗上粘着残留物转移至原烧杯中,加入热的1.25%氢氧化钠溶液(3.2)200mL,放在电炉上加热(在1min内煮沸)。正确微沸30min,并随时补加热水,以保持原溶液的体积。立即倒入石棉(2.3)中.减压过滤.用沸水洗涤残留物多次,接着用盐酸溶液(3.3)洗涤1次,再用沸水洗涤至中性,最后依次用乙醇(3.4)30mL左右和乙醚(3.5)30mL左右洗涤残留物,并抽滤至干,除去溶剂。4.4.3干燥
将上述埚及残留物移入干燥箱中,120℃烘4h。放在干燥器(2.5)中冷却,称量(准确至0.001g)。Www.bzxZ.net
4.4.4:灰化
将已称量的埚,放在高温电炉(2.4)中525土25℃灰化4h。降温至300℃以下后,放入干燥器(2.5)中冷却,称量(准确至0.001g)。5结果计算
5.1计算方法和公式
茶叶中粗纤维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100(M1-M2)
粗纤维(%)=
式中:M0试样的质量,g;
M1一—灰化前、石棉及粗纤维的质量,gM2——灰化后埚、石棉及灰分的质量,g;m
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率,%。
如果符合重复性(5.2)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5.2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5g。6结果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使用的方法;
b.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c.
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d.试样的名称和产地;
e.试验日期,操作人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月根、钟萝、严家辉、阮宇成、郭妻飞、主济安。*国际标准IS03720-81中采用细亚麻布常压过滤,本标准改为用180目尼龙布减压抽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7-11-19批准1988-07-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茶粗纤维测定
TeaDetermination of crudefibrecontent本标准适用于茶叶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GB/T8310-87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03720一1981《红茶一规格》的附录“茶叶粗纤维的测定方法”。
1原理
用一定浓度的酸、碱消化处理试样,留下的残留物,再经灰化,称量。由灰化时的质量损失计算粗纤维含量。
2仪器和用具
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
2.1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2吸滤漏斗:用直径70mm三角漏斗,蒙上一层9um(185目)的尼龙布,并扎紧。使用时用真空抽气皮管接在连接于真空泵的吸滤瓶上。2.3石棉埚:具盖瓷质古氏埚,容量30mL,含有一层薄而致密的石棉。2.4高温炉:温控525土25℃。
2.5干燥器:盛有效干燥剂。
3试剂和溶液
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3.1硫酸(GB625—77):1.25%溶液;3.2氢氧化钠(GB629—81):1.25%溶液;3.3盐酸(GB622—77):1%溶液;3.495%乙醇(GB679—80);
3.5乙醚(HG3—1002—76)。
4操作方法
4.1取样
按照GB8303—87《茶叶取样》的规定取样。4.2试样的制备
按照GB8304一87《茶磨碎试样的制备及其干物质含量测定》的规定,制备试样。4.3石棉埚的准备
将调成糊状的酸洗石棉倒入古氏埚(2.3)中,减压抽滤至紧结,移入525士25℃的高温炉(2.4)内,灼烧1h,置于干燥器(2.5)中待用。4.4测定步骤
4.4.1酸消化
称取试样(4.2)2.5g(准确至0.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入热的1.25%硫酸溶液(3.1)200mL,放在电炉上加热(在1min内煮沸)。正确微沸30min,并随时补加热水,以保持原溶液的体积。移去热源,加水100mL,用吸滤漏斗*(2.2)减压抽滤至干。反复用水洗涤烧杯中的残留物,直至中性。
4.4.2碱消化
将漏斗上粘着残留物转移至原烧杯中,加入热的1.25%氢氧化钠溶液(3.2)200mL,放在电炉上加热(在1min内煮沸)。正确微沸30min,并随时补加热水,以保持原溶液的体积。立即倒入石棉(2.3)中.减压过滤.用沸水洗涤残留物多次,接着用盐酸溶液(3.3)洗涤1次,再用沸水洗涤至中性,最后依次用乙醇(3.4)30mL左右和乙醚(3.5)30mL左右洗涤残留物,并抽滤至干,除去溶剂。4.4.3干燥
将上述埚及残留物移入干燥箱中,120℃烘4h。放在干燥器(2.5)中冷却,称量(准确至0.001g)。Www.bzxZ.net
4.4.4:灰化
将已称量的埚,放在高温电炉(2.4)中525土25℃灰化4h。降温至300℃以下后,放入干燥器(2.5)中冷却,称量(准确至0.001g)。5结果计算
5.1计算方法和公式
茶叶中粗纤维含量,以干态质量百分率表示,按下式计算:100(M1-M2)
粗纤维(%)=
式中:M0试样的质量,g;
M1一—灰化前、石棉及粗纤维的质量,gM2——灰化后埚、石棉及灰分的质量,g;m
试样干物质含量百分率,%。
如果符合重复性(5.2)的要求,取两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5.2重复性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每100g试样不得超过0.5g。6结果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使用的方法;
b.测定的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c.
本标准中未规定的或另加的操作;d.试样的名称和产地;
e.试验日期,操作人员。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月根、钟萝、严家辉、阮宇成、郭妻飞、主济安。*国际标准IS03720-81中采用细亚麻布常压过滤,本标准改为用180目尼龙布减压抽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1987-11-19批准1988-07-01实施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9124.1-2019 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 系列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GB/T2794-2013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