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6680-1986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国家标准(GB)】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07:25:43
- GB/T6680-1986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6680-1986
标准名称: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86-08-13 -
实施日期:
1987-07-01 -
作废日期:
2004-05-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95.29 KB
替代情况:
被GB/T 6680-2003代替采标情况:
BS 5309-1976 NEQ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sampling
liquid chemical products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化工产品采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推荐了部分采样设备。1概述
1.1液体化工产品的分类
UDC 661 : 543.05
GB 6680—86
由于液体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状态各异,一般可按常温下物理状态分为以下几类:1.1.1常温下为流动态的液体,
1.1.2稍加热即成为流动态的化工产品,1.1.3粘稠液体,
1.1.4多相液体,
1.1.5液化气体。
1.2采样目的
采样的目的是为检测提供代表性样品,以确定一批产品的质量特性平均值和该值的置信界限及物料特性值的变异性等情况;从而判断该批产品质避是否符合规格要求。1.3预检
采样前必须进行预检,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采样方案,按此方案采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由于液体化工产品一般是用容器包装后存和运输。所以必须根据容器情况和物料的种类来选择采样工具,确定采样方法。
预检内容如下:
1.3.1了解被采样物料的容器大小、类型、数量、结构和附属设备情况。1.3.2检查被采样物料的容器是否受损、腐蚀、渗漏并核对标志。1.3.3观察容器内物料的颜色,粘度是否正常,表面或底部是否有杂质、分层、沉淀、结块等现象;判断物料的类型和均匀性。
如预检中发现可疑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在双方未达成协议前不能进行采样。1.4制定采样方案
采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采样单元数-(按GB6678一86《化工产品采样总则》的6.6和第10章规定),样品类型及样品,采样时间、地点、位置,采样方法、步骤和使用的工具等。1.5样品的类型和采取方法
1.5.1部位样品从物料的特定部位或在物料流的特定部位和时间采得的一定数量或大小的样品 它是代表瞬时或局部环境的一种样品。1.5.2表面样品在物料表面采得的样品,以获得关于此物料表面的资料。对浅容器用表面采样勺(附录A.1.1)。把勺放人被采容器中,使勺的锯齿上缘和液面保持同一水平,从锯齿间流人勺中的液体为表面样品。对深贮槽用采样瓶。把开口的采样瓶放入容器中,使瓶口上沿刚刚低于液面,流入瓶中液体为表面样品。
底部样品在物料的最低点采得的样品,以获得关于此物料在该部位的资料。1.5.3
国家标准局198608-13发布
1987-07-01实施
GB 6680--86
对中小型容器用开口采样管或带底阀的采样管或罐,从容器底部采得样品。对大型容器则从排空口采得底部样品。1.5.4上部样品在液面下相当于~定体积(总体积的1/6)的深处采得的一种部位样品。用和所采物料粘度相适应的采样管(附录A.2)或采样瓶、采样罐(附录A.3)封闭后放入容器中,到所需位置,打开管口、瓶塞或采样罐底阀,充满后取出。1.5.5中部样品在液面下相当于总体积一半的深处采得的一种部位样品。采样方法同1.5.4。
1.5.6下部样品“在液面下相当于一定体积(总体积的5/6)的深处采得的种部位样品。采样方法同1.5.4。
1.5.7全液位样品从容器内全液位采得的样品。用和被采物料粘度相适应的采样管(附录A.2)两端开口慢慢放人液体中,使管内外液面保持同一水平,到达底部时封闭上端或下端,提出采样管,把所采得的样品放人样品瓶中。b.用玻璃瓶加铅锤或者把玻璃瓶置于加重笼罐中,蔽口放人容器内,降到底部后以适当速度上提,使露出液面时瓶灌满四分之三。1.5.8平均样品把采得的一组部位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样品。1.5.9混合样品把容器中物料混匀后随机采得的样品。1.5.10批混合样品把随机抽取的几个容器中采得的全液位样品混合后所得的样品。1.6采取代表性样品:、
1.6.1如被采容器内物料已混合均匀,采取混合样品(见1.5.9)作为代表性样品。1.6.2如被采容器内物料未混合均匀,可采部位样品(见1.5.1)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平均样品(见1.5.8)作为代表性样品。
1.6.3物料的混匀
1.6.3.1对于单相低粘度液体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混匀:a.小容器(如瓶、)用手摇晃进行混匀。b.中等容器(如桶、昕)用滚动、倒置或手工搅拌器进行混匀。大容器(如贮罐、槽车、船舱)用机械搅拌器、喷射环泵进行混匀。c.
1.6.3:2对于多相液体可用1.6.3.1中所述各种方法使其混合成不会很快分离的均匀相后采样。如不易混匀,就分别采各层部位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作为代表性样品。1.7其他
1.7.1采样注意事项
样品容器必须清洁、干燥、严密。a.
采样设备必须清洁、干燥、不能用与被采取物料起化学作用的材料制造。b.
采样过程中防止被采物料受到环境污染和变质。c.
d.采样者必须熟悉被采产品的特性、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参见GB3723-8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的安全通则》)。1.7.2样品的缩分
一般原始样品量大于实验室样品需要量,因而必须把原始样品量缩分成二到三份小样。一份送试验室检测,一份保留,在必要时封送一份给买方。1.7.3样品标签和采样报告
样品装入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在必要时写出采样报告随同样品一起提供。其内容按GB6678—86中的有关规定。
1.7.4样品的贮存
在买卖双方协商的规定日期内妥善保存样品。a,对易挥发物质,样品容器必须有预留空间,需密封,并定期检查是否泄漏。439
GB6680—86
对光敏物质,样品应装人棕色玻璃瓶中并置于避光处。b.
对温度敏感物质,样品应贮存在规定的温度之下。c.
对易和周围环境物起作用的物质,应隔绝氧气、二氧化碳、水。d.
对高纯物质应防止受潮和灰尘浸入。e.
对危险品,特别是剧毒物品应贮放在特定场所,并由专人保管。f.
2常温下为流动态的液体
这是在常温下易于流动的单相均匀液体。但要验证其均匀性还需从容器的各个部位采样进行检验。为了保证所采得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而这些措施取决于被采物料的种类、包装、贮运工具及运用的采样方法。2.1件装容器采样
2.1.1小瓶装产品(25~500毫升)按采样方案随机采得若干瓶产品,各瓶摇匀后分别倒出等最液体混合均匀作为代表样品。也可分别测得各瓶物料的某特性值以考查物料特性值的变异性和均值。2.1.2大瓶装产品(1~10升)和小桶装产品(~19升)。被采样的瓶或桶用人工搅拌或摇匀后,用适当的采样管(附录A.2)采得混合样品。2.1.3大桶装产品(~200升)
在静止情况下用开口采样管(附录A.2)采全液位样品或采部位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在滚动或搅拌均匀后,用适当的采样管采得混合样品。如需知表面或底部情况时,可分别采得表面样品或底部样品。2.2贮罐采样
2.2.1立式圆形贮罐采样
2.2.1.1从周定采样口采样
在立式贮罐侧壁安装上、中、下采样口并配上阀门。当贮装满物料时,从各采样口分别采得部位样品。由于截面一样,所以按等体积混合三个部位样品成为平均样品。如罐内液面高度达不到上部或中部采样口时,建议按下列方法采得样品:如果上部采样口比中部采样口更接近液面,则从中部采样口采三分之二样品,而从下部采样口采三分之一样品。如果中部采样口比上部采样口更接近液面,从中部采样口采二分之一样品,从下部采样口采二分之一样品。如果液面低于中部采样口,则从下部采样口采全部样品。如贮罐无采样口而只有一个排料口,则先把物料混匀,再从排料口采样。2.2.1.2从顶部进口采样
把采样瓶或采样罐(附录A3)从顶部进口放入,降到所需位置,分别采上、中、下部位样品,等体积混合成平均样品或采全液位样品。也可用长金属采样管采部位样品或全液位样品。2.2.2卧式圆柱形贮罐来样
在卧式贮罐一端安装上、中、下采样管,外口配阀门。采样管伸进罐内一定深度,管壁上钻直径2~3毫米的均匀小孔。当罐装满物料时,从各采样口采上,中、下部位样品并按一定比例(参见表1)混合成平均样品。当罐内液面低于满罐时液面,建议根据表1-所示的液体深度用采样瓶、罐、金属采样管等从顶部进口放入,降到表1上规定的采样液面位置采得上、中、下部位样品,按表1所示比例混合成为平均样品。
当贮罐没有安装上、中、下采样管时,也可以从顶部进口采得全液位样品。贮罐采样要防止静电危险,罐顶部要安装牢固的平台和梯子(参见GB3723一83)。2.3槽车和船舱采样
2.3.1槽车采样(火车和汽车槽车)440
GB 6680--86
2.3.1.1从排料口采样在顶部无法采样而物料又较为均匀时,可用采样瓶在槽车的排料口采样。2.3.1.2从顶部进口采样
用采样瓶、罐(附录A.3)或金属采样管(附录A.2)从顶部进口放入槽车内,放到所需位置采上、中、下部位样品并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平均样品。由于槽车罐是卧式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所以采样位置和混合比例按表1所示进行。也可采全液位样品。
表1卧式圆柱形贮罐采样部位和比例采样液位(离底直径百分比)
液体深度(直径百分比)
2.3.1.3,对列槽车采样
混合样品时相应的比例
按2.3.1.1或2.3.1.2对每辆槽车采得的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作为一列车的代表性样品。2.3.2船舱采样
把采样瓶放人船舱内降到所需位置采上、中、下部位样品,以等体积混合成平均样品。对装载相同产品的整船货物采样时,可把每个舱采得的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当舱内物料比较均勾时可采一个混合样或全液位样作为该舱的代表性样品。以上采样都要防静电危险,用铜制采样设备或让被采样容器接地泄放静电后采样。2.4从输送管道采样
2.4.1从管道出口端采样
周期性地在管道出口端放置一个样品容器,容器上放只漏斗以防外溢。采样时间间隔和流速成反比,混合体积和流速成正比。
2.4.2探头采样
如管道直径较大,可在管内装一个合适的采样探头。探头应尽量减小分层效应和被采液体中较重组分下沉。良好的探头需具备以下条件:a,
均相和随机不均勾液体常用孔径约12毫米的管安装在管壁上,伸进管中心弯曲90°,管口面对液流,45°斜口。
b,非均相和不均匀液体采样时探头应安放在雷诺数为2000以上的紊流面上,探头的前方放一个阻流混合装置。
2.4.3自动管线采样器采样
当管线内流速变化大,难以用人工调整探头流速接近管内线速度时,可采用自动管线采样器采样。2.4.4管道采样分为与流量成比例的试样和与时间成比例的试样。441
GB 6680—86
流速变化大于平均流速10%时,按流量比采样,如表2所示。流速较平稳时,按时间比采样,如表3所示。表2与流量成比例的采样规定
输送数量,米3
不超过1000
超过1000~10000
超过10000
在输送开始和结束时各一次
开始一次,以后每隔1000米3一次开始一次,以后每隔2000米3一次表3与时间成比例的采样规定
输送时间,小时
不超过1
超过1 ~ 2
超过2~24
超过24
稍加热即成为流动态的化工产品采
样规定
在输送开始时和结束时各一次
在输送开始、中间、结束时各一次在输送开始时一次,以后每隔一小时一次在输送开始时一次,以后每隔二小时一次这是一些在常温下为固体,当受热时就易变成流动的液体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产品。3.1采样方法
对于这类产品从交货容器中采样是很困难的,最好在生产厂的交货容器灌装后立即采取液体样品。当必须从交货容器中采样时,一种是把容器放入热熔室中使产品全部熔化后采液体样品,另一种是劈开包装采固体样品。
3.1.1在生产厂采样
在生产厂的交货容器装后立即用采样勺采出样,倒人不锈钢盘或不与物料起反应的器血中,冷却后敲碎装人样品瓶中,也可把采得的液体趁热装认样品瓶中。3.1.2在件装交货容器中采样
把件装交货容器放入热熔室内,待容器内物料全部液化后,用开口采样管插人搅拌,然后采混合样或用采样管采全液位样。
劈开包装采样见固体采样部分。3.2采样设备及注意事项
采样设备应是耐热材料制成并不和物料起化学作用。采样器应慢慢放入热液体中,在其中停留一下使其达到温度平衡后采样。b.
在加热交货容器时注排气,防止容器破漏。c.
在采热液体时,防止溅出引起烧伤。4粘稠液体
这是有流动性但又不易流动的液体。其流动性能达到使它们从容器中完全流出的程度。如树脂、密封胶和胶泥等粘稠物质和由一种或多种固相物质与少液相组成的厚浆状物质。4.1采样方法
由于这类产品在容器中采样难以混匀,最好在生产厂的交货容器灌装过程中采样。当必须从交货442
GB 6680—86
容器中采样时,应按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采样方法或按双方协定的采样方法进行。4.1.1在制造厂的最终容器中采样如果产品外观上均匀,则用采样管、勺或其他适宜的采样器从容器的各个部位采样。采样方法按2.2进行。
4.1.2在制造厂的产品装桶时采样在产品分装到交货容器的过程中,以有规律的时间间隔从放料口采得相同数量的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
4.1.3在交货容器中采样
这类产品通常是以大口容器交货。采样前先检查所有容器的状况,然后根据供货数量确定并随机选取适当数量的容器供采样用。打开每个选定的容器,除去保护性包装后检查产品的均一性及相分离情况。如果产品呈均匀状态或通过搅拌能达到均匀状态时,用金属采样管(附录A,2.1.2)或其他合适的采样器(附录A.2.2)从容器内不同部位采得部位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4.2采样设备及注意事项
a.采样器及样品容器应当选用不使样品变质,对物料不造成污染的材料制成。b。采样器的形状应考虑到使用和清洗的方便。如无棱角,无槽沟,无不能接触和不能直接观察的部位。
采样管应选用底阀型的(附录A.2.2)。样品从采样器中倒出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外挂液c.bZxz.net
体流净,也可以用其他强制设施刮净外部液体。如用附录A.2.1.2图A18上的清洁器。5多相液体
这是含有可分离液相或固相的液体。如乳液、悬浮液、浆状液等和一种或两种液相与一种或多种固相所组成的流体产品。
根据性质可以按照常温下为流动态的液体采样程序进行采样。但是因为产品中有可分离相,可能呈现悬浮状态,也可能迅速沉降形成沉淀层,对这类产品来说是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不能使这种沉淀重新悬浮就不可能按正常的液体采样进行。5.1采样方法
多相液的采样可以按2.1进行。但根据其特性应按下列事项进行预检查后采样。5.1.1表皮
产品制成后经过一段时间贮存,其表面是否结皮是关系到买卖双方能否达成协议的个问题。采样前应首先检查表面情况,记录表皮厚度和性质,在搅拌之前先除去表皮,必要时还需过筛。5.1.2沉淀层
在搅拌及采样之前应先探查沉淀层,记录沉淀的程度和沉淀层的性质。如软、硬、干硬,如果沉积物干硬不易再分散,应按1.3中规定提出货物可疑报告。5.1.3胶凝作用
如果发现产品成为不可逆性凝胶,即不得进行采样操作。须注意不可将胶凝作用和产品的触变性相混淆。
5.1.4搅拌混匀(再分散)
由于产品使用前必须混匀,因此这类产品经常以不超过20升的容器供货。如果物料在大贮槽中;则贮槽经常装有机械混合设备或其他混合工具。采样前需用一个机械搅拌器或尺寸适宜的刮铲(附录A.5)搅拌,使沉淀再分散,并记录再分散的难易程度及确认已经完全混合均匀所需要的时间。对于较小的容器或产生严重沉淀的产品也可以将上层液体全部倒人一个清洁的容器内,破碎沉淀的固体,搅成均匀的糊状物,再将液体倒回慢慢搅匀。回注时应连续地用小流量缓缓注人。在采代表性样品时必须在采样操作的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搅拌。在固相物质的沉降速度快时,最443
GB 6680--86
好使用机械搅拌。如果不可能连续搅拌,应在停止搅拌后当液体还处于运动状态时快速采样。5.2采样设备及注意事项
a。为了适应快速采样的要求,采样瓶、罐的进口部分不应狭窄。b。为了防止所采样品的固相物质减少而影响到样品液固比例的代表性,必须选用能关闭的采样器(附录A.2.1.2,A.2.2,A.3.3.4等介绍的采样器),确保在采样操作完毕时采样器能-直保持密闭状态。
6液化气体
这是指气体产品通过加压或降温加压转化为液体后,再经精馏分离而制得可作为液体一样贮运和处理的各种液化气体产品。
加压状态的液化气体样品根据贮运条件的不同,可分别从成品贮罐、装车管线、卸车管线或钢瓶中采取。在成品贮罐、装车管线和卸车管线上选定采样点部位的首要因素是必须能在此点采得代表性的液体样品。由于各种液化气体成品贮罐结构不同,当遇到有的成品贮罐难以使内装的液化气体产品达到完全均匀时,可按供需双方达成协议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采取样品。几种不同类型液化气体产品的采样方法分述如下:
6.1石油化工低碳烃类液化气体产品采样用待采物料冲洗采样钢瓶后,采取液体样品约至采样钢瓶容积的80%。6.1.1采样设备
采样钢瓶用不锈钢制成,有单阀型、双阀型、非预留容积管型和预留容积管型。双阀预留容积管型采样钢瓶应在连通预留容积管的阀门上作有标志。根据检验需要的试样量,选用不同规格型号的采样钢瓶,常用的石油化工低碳烃类液化气产品的采样钢瓶如附录A中图A13、图A14所示。采样钢瓶经检验符合规定压力的水压试验和规定压力的气密性试验后方准使用,采样钢瓶应保持清洁干燥,对于非预留容积管型的采样钢瓶应在采样前称定其皮重。6.1.2采样方法
a.冲洗导管和采样器
将采样钢瓶连接到采样口的管线上,如图1所示。各连接处须严密不漏。通过打开或关闭控制阀和排出阀用待采物料充分冲洗导管。通过开或关控制阀、排出阀和进人阀充分冲洗单阀型采样钢瓶,单阀型采样钢瓶在冲洗前,可经连接在排出阀上的真空抽气系统进行适当的减压,以利冲洗顺利进行。同样冲洗双阀型采样钢瓶。
b.采取样品
冲洗后的单阀采样钢瓶经连接在排出阀上的真空抽气系统进行适当减压后,通过打开或关闭控制阀和进人阀采满液体样品。冲洗后的双阀型采样钢瓶通过打开或关闭控制阀、进入阀和出口阀采满液体样品。
c.调整采样量
取下采满液体样品的钢瓶,按下法调整采样量。对于非预留容积管型采样钢瓶,放出过多的液体样品,用称重法调整液体样品约为采样钢瓶容积的80%。对于预留容积管型采样钢瓶,将钢瓶垂直竖立,使预留容积管在上面,轻轻地打开连通预留容积管的阀门,排出过多的液体样品,当排出量达到规定的预留容积量时,观察到排出的液体变成气体时,立即关闭阀门。444
控制阀
6.2有毒化工液化气体产品采样
GB 6680—86
出口阀
排出阀
控制阀
双阀预留容积
管型采样钢瓶
进人阀
进人阀
排出阀
有毒化工液化气体产品(以液氯为例)的采样方法,使用带有一长一短双内管连通双阀门瓶头的。液氯钢瓶,根据计算好的短内管的长度可采得预留容积为液氯钢瓶容积12~15%的液氯样品。6.2.1采样设备
液氯钢瓶由适宜的钢材制成,容积可为1~10升,带有一长一短双内管连通双阀门的瓶头,在瓶头上对应于长管和短管的各阀门上应作好标志。液氯钢瓶经检验符合规定压力的水压试验和规定压力的气密性试验后方准使用。
6.2.2采样方法
GB6680—86
装车管线采样方法和卸车管线采样方法。6.2.2.1装车管线采样方法
清洁干燥的液氯钢瓶按图2连接好,各连接处须严密不漏,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的,打开连接在液氯贮罐与槽车之间的阀门.A,打开阀门2和3,然后打开阀门1和4,液氯沿图2箭头标示的方向流动。在装车过程中用阀门1调节液氯流速,当液氯液面到达短内管最低点后,继续使液氯流经液氯钢瓶至少10分钟,顺序关闭阀门1、2、3、4,并立即打开阀门5和6,使管线中的液氯蒸发掉。关闭阀门5和6,取下液氯钢瓶。
液氯贮罐
毒气橱或含氢氧化钠
的洗气器
液氯钢瓶
6.2.2.2卸车管线采样方法
清洁干燥的液氯钢瓶按图3连接好,各连接处经检查须严密不漏,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的。打开连接在槽车与液氯贮罐之间的阀门A,打开阀门3和2,然后打开阀门4和1,液氯沿图3箭头标示的方向流动,在卸车过程中用阀门4调节液氯流速,当液氯液面到达短内管最低点后,继续使液氯流经液氯钢瓶至少10分钟。顺序关闭阀门4、3、2和1,并立即打开阀门5和6,使管线中的液氯蒸发掉,关闭阀门5和6,取下液氯钢瓶。446
液氨贮雄
GB.6680—86
毒气橱或含氢氧化钠
的洗气器
液氟钢瓶
6.3低温液化气体产品采样
使用隔热良好的金属杜瓦瓶通过延伸轴阀门从贮罐中采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氮、液氧和液氩等)的液体样品。
6.3.1采样设备
安装在隔热良好的贮罐上的采样点如图4所示,采样阀门使用闸阀或球形阀,此阀门须装有轴密封盘根,把轴从液体中延伸出来以防冻结。在采样管线靠近液体处安装一个鹅颈液封,当阀门关闭后此鹅颈液封可防止液体进入阀门。阀门的末端安装一个接头供连接采样器用。隔热材料
鹅颈液封
延伸轴阀门
连接采样
器的接头
容器外墅
绝热材料
GB6680-—86
采样用的金属杜瓦瓶如附录A中图A16所示,使用前应保持清洁于燥。6.3.2采样方法
根据对样品要求的不同,可使用下述方法之一采取液体样品。6.3.2.1直接注入法
允许样品可与大气接触的可使用此采样方法。由于注入速度快,样品中易挥发组分蒸发损失很少。首先卸下金属杜瓦瓶上的盖帽,把连接在采样口上的采样管放人金属杜瓦瓶中,充分打开延伸轴阀门,当收集到足够的液体样品后,立即关闭延伸轴阀门,取出采样管,把已经打开排气阀的螺旋口盖帽旋紧在金属杜瓦瓶上,立即送去检验。6.3.2.2通过盖帽注人法
不允许样品与大气接触的可使用此采样方法,因注人速度慢,由于蒸发造成易挥发组分损失较大。把旋紧在金属杜瓦瓶盖帽上的所有阀门都关闭好,将注人阀连接在采样口接头上,顺序打开排气阀、注人阀和采样点上的延伸轴阀门。在注入样品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排气阀出口是否被凝结物堵塞,以确保排气阀通畅。当所需体积的液体样品收集完毕后,关闭延伸轴阀门和注入阀,取下金属杜瓦瓶,立即送去检验。除了为排出液体样品用于检验时关闭排气阀外,自采得液体样品后,排气阀是始终打开着的,以防金属杜瓦瓶中压力增大造成危险。6.4注意事项
a.采样员必须熟悉GB3723一83的各项规定,懂得各种液化气的潜在危险及安全技术。采样时严防爆炸、火灾、室息、中毒、腐蚀、冻伤等事故发生。b。采样瓶必须按照国家劳动总局发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定期地进行技术检验。经检验符合规定压力的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后,方准使用。c。:采样时,采样钢瓶不能装满,通常只装至其容积的80%,严防试样中低沸点组分挥发和外界杂质进人样品中。
d.采样区应有良好通风,远离火源。装有样品的采样器应防止高温、曝晒,存放在阴凉处。e对极低温液化气体液氢、液的采样,需用特殊采样器。'448
A.1采样勺
GB 6680--86
附录A
液体采样设备
(参考件)
用不和被采物发生化学作用的金属或塑料制成。A.1.1表面样品采样勺
边沿成锯齿形,齿高10毫米,齿底角60°,大小视样品量及能否进人容器而定。如图A1(a)所示。
A.1.2混合样品采样勺和采样杯
物料混匀后用它随机采样,如图A1(b)、(c)所示。A.2采样管
A.2.1开口采样管
A.2.1.1玻璃制或塑料制采样管
对大多数桶装物料用管长750毫米为宜,对其他容器可增长或缩短。管上端的口径收缩到母指能按紧,一般为6毫米,下端的口径视被采物料粘度而定,粘度近似于丙酮和水的物料用口径3毫米,粘度较小的用1.5毫米,较大的用5毫米。如图A2(a)、(b)、(c)所示。A.2.1.2金属制采样管
铝制或不锈钢制采样管如图3所示,适用于采贮罐和槽车中低粘度液体样品。铜制或不锈钢制双套筒采样管如图A4所示,适用于采桶装粘度较大的液体和粘稠液,多相液。配有电动搅拌器和清洁器如图A18所示。A.2.2底阀型采样管
金属制带底阀型采样管如图A5所示,适用于采桶、罐、槽车底部的样品。A.3采样瓶、罐
A.3.1玻璃采样瓶
-般为500毫升具塞玻璃瓶,套上加重铅锤。如图A6(c)所示。A.3.2采样笼罐
把具塞金属瓶或具塞玻璃瓶放人加重金属笼罐中固定而成。如图A6(a)、(c)所示。A.3.3金属制采样瓶、罐
A.3.3.1铜制采样瓶如图A6(b)所示,体积500毫升,带软木塞,适用于贮罐、槽车采样。A.3.3.2可卸式采样器
它便于清洗,适用于贮罐、槽车、船舱采样。如图A7、图A8所示。A.3.3.3加重型采样瓶
适用于贮罐、槽车、船舱采样。如图A9、图A10(b)所示。A.3.3.4底阀型采样器
适用于贮罐、槽车、船舱底部采样。如图A10(a)、图A11(a)、(b)和图A12所示。A.4采样钢瓶
适用于液化气体采样。
A.4.1单阀型钢瓶如图A13(a)、(b)所示。44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sampling
liquid chemical products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化工产品采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推荐了部分采样设备。1概述
1.1液体化工产品的分类
UDC 661 : 543.05
GB 6680—86
由于液体化工产品种类繁多,状态各异,一般可按常温下物理状态分为以下几类:1.1.1常温下为流动态的液体,
1.1.2稍加热即成为流动态的化工产品,1.1.3粘稠液体,
1.1.4多相液体,
1.1.5液化气体。
1.2采样目的
采样的目的是为检测提供代表性样品,以确定一批产品的质量特性平均值和该值的置信界限及物料特性值的变异性等情况;从而判断该批产品质避是否符合规格要求。1.3预检
采样前必须进行预检,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采样方案,按此方案采得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由于液体化工产品一般是用容器包装后存和运输。所以必须根据容器情况和物料的种类来选择采样工具,确定采样方法。
预检内容如下:
1.3.1了解被采样物料的容器大小、类型、数量、结构和附属设备情况。1.3.2检查被采样物料的容器是否受损、腐蚀、渗漏并核对标志。1.3.3观察容器内物料的颜色,粘度是否正常,表面或底部是否有杂质、分层、沉淀、结块等现象;判断物料的类型和均匀性。
如预检中发现可疑或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在双方未达成协议前不能进行采样。1.4制定采样方案
采样方案包括以下内容:采样单元数-(按GB6678一86《化工产品采样总则》的6.6和第10章规定),样品类型及样品,采样时间、地点、位置,采样方法、步骤和使用的工具等。1.5样品的类型和采取方法
1.5.1部位样品从物料的特定部位或在物料流的特定部位和时间采得的一定数量或大小的样品 它是代表瞬时或局部环境的一种样品。1.5.2表面样品在物料表面采得的样品,以获得关于此物料表面的资料。对浅容器用表面采样勺(附录A.1.1)。把勺放人被采容器中,使勺的锯齿上缘和液面保持同一水平,从锯齿间流人勺中的液体为表面样品。对深贮槽用采样瓶。把开口的采样瓶放入容器中,使瓶口上沿刚刚低于液面,流入瓶中液体为表面样品。
底部样品在物料的最低点采得的样品,以获得关于此物料在该部位的资料。1.5.3
国家标准局198608-13发布
1987-07-01实施
GB 6680--86
对中小型容器用开口采样管或带底阀的采样管或罐,从容器底部采得样品。对大型容器则从排空口采得底部样品。1.5.4上部样品在液面下相当于~定体积(总体积的1/6)的深处采得的一种部位样品。用和所采物料粘度相适应的采样管(附录A.2)或采样瓶、采样罐(附录A.3)封闭后放入容器中,到所需位置,打开管口、瓶塞或采样罐底阀,充满后取出。1.5.5中部样品在液面下相当于总体积一半的深处采得的一种部位样品。采样方法同1.5.4。
1.5.6下部样品“在液面下相当于一定体积(总体积的5/6)的深处采得的种部位样品。采样方法同1.5.4。
1.5.7全液位样品从容器内全液位采得的样品。用和被采物料粘度相适应的采样管(附录A.2)两端开口慢慢放人液体中,使管内外液面保持同一水平,到达底部时封闭上端或下端,提出采样管,把所采得的样品放人样品瓶中。b.用玻璃瓶加铅锤或者把玻璃瓶置于加重笼罐中,蔽口放人容器内,降到底部后以适当速度上提,使露出液面时瓶灌满四分之三。1.5.8平均样品把采得的一组部位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的样品。1.5.9混合样品把容器中物料混匀后随机采得的样品。1.5.10批混合样品把随机抽取的几个容器中采得的全液位样品混合后所得的样品。1.6采取代表性样品:、
1.6.1如被采容器内物料已混合均匀,采取混合样品(见1.5.9)作为代表性样品。1.6.2如被采容器内物料未混合均匀,可采部位样品(见1.5.1)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平均样品(见1.5.8)作为代表性样品。
1.6.3物料的混匀
1.6.3.1对于单相低粘度液体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混匀:a.小容器(如瓶、)用手摇晃进行混匀。b.中等容器(如桶、昕)用滚动、倒置或手工搅拌器进行混匀。大容器(如贮罐、槽车、船舱)用机械搅拌器、喷射环泵进行混匀。c.
1.6.3:2对于多相液体可用1.6.3.1中所述各种方法使其混合成不会很快分离的均匀相后采样。如不易混匀,就分别采各层部位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作为代表性样品。1.7其他
1.7.1采样注意事项
样品容器必须清洁、干燥、严密。a.
采样设备必须清洁、干燥、不能用与被采取物料起化学作用的材料制造。b.
采样过程中防止被采物料受到环境污染和变质。c.
d.采样者必须熟悉被采产品的特性、安全操作的有关知识及处理方法(参见GB3723-83《工业用化学产品采样的安全通则》)。1.7.2样品的缩分
一般原始样品量大于实验室样品需要量,因而必须把原始样品量缩分成二到三份小样。一份送试验室检测,一份保留,在必要时封送一份给买方。1.7.3样品标签和采样报告
样品装入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在必要时写出采样报告随同样品一起提供。其内容按GB6678—86中的有关规定。
1.7.4样品的贮存
在买卖双方协商的规定日期内妥善保存样品。a,对易挥发物质,样品容器必须有预留空间,需密封,并定期检查是否泄漏。439
GB6680—86
对光敏物质,样品应装人棕色玻璃瓶中并置于避光处。b.
对温度敏感物质,样品应贮存在规定的温度之下。c.
对易和周围环境物起作用的物质,应隔绝氧气、二氧化碳、水。d.
对高纯物质应防止受潮和灰尘浸入。e.
对危险品,特别是剧毒物品应贮放在特定场所,并由专人保管。f.
2常温下为流动态的液体
这是在常温下易于流动的单相均匀液体。但要验证其均匀性还需从容器的各个部位采样进行检验。为了保证所采得的样品具有代表性,必须采取一些具体措施,而这些措施取决于被采物料的种类、包装、贮运工具及运用的采样方法。2.1件装容器采样
2.1.1小瓶装产品(25~500毫升)按采样方案随机采得若干瓶产品,各瓶摇匀后分别倒出等最液体混合均匀作为代表样品。也可分别测得各瓶物料的某特性值以考查物料特性值的变异性和均值。2.1.2大瓶装产品(1~10升)和小桶装产品(~19升)。被采样的瓶或桶用人工搅拌或摇匀后,用适当的采样管(附录A.2)采得混合样品。2.1.3大桶装产品(~200升)
在静止情况下用开口采样管(附录A.2)采全液位样品或采部位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在滚动或搅拌均匀后,用适当的采样管采得混合样品。如需知表面或底部情况时,可分别采得表面样品或底部样品。2.2贮罐采样
2.2.1立式圆形贮罐采样
2.2.1.1从周定采样口采样
在立式贮罐侧壁安装上、中、下采样口并配上阀门。当贮装满物料时,从各采样口分别采得部位样品。由于截面一样,所以按等体积混合三个部位样品成为平均样品。如罐内液面高度达不到上部或中部采样口时,建议按下列方法采得样品:如果上部采样口比中部采样口更接近液面,则从中部采样口采三分之二样品,而从下部采样口采三分之一样品。如果中部采样口比上部采样口更接近液面,从中部采样口采二分之一样品,从下部采样口采二分之一样品。如果液面低于中部采样口,则从下部采样口采全部样品。如贮罐无采样口而只有一个排料口,则先把物料混匀,再从排料口采样。2.2.1.2从顶部进口采样
把采样瓶或采样罐(附录A3)从顶部进口放入,降到所需位置,分别采上、中、下部位样品,等体积混合成平均样品或采全液位样品。也可用长金属采样管采部位样品或全液位样品。2.2.2卧式圆柱形贮罐来样
在卧式贮罐一端安装上、中、下采样管,外口配阀门。采样管伸进罐内一定深度,管壁上钻直径2~3毫米的均匀小孔。当罐装满物料时,从各采样口采上,中、下部位样品并按一定比例(参见表1)混合成平均样品。当罐内液面低于满罐时液面,建议根据表1-所示的液体深度用采样瓶、罐、金属采样管等从顶部进口放入,降到表1上规定的采样液面位置采得上、中、下部位样品,按表1所示比例混合成为平均样品。
当贮罐没有安装上、中、下采样管时,也可以从顶部进口采得全液位样品。贮罐采样要防止静电危险,罐顶部要安装牢固的平台和梯子(参见GB3723一83)。2.3槽车和船舱采样
2.3.1槽车采样(火车和汽车槽车)440
GB 6680--86
2.3.1.1从排料口采样在顶部无法采样而物料又较为均匀时,可用采样瓶在槽车的排料口采样。2.3.1.2从顶部进口采样
用采样瓶、罐(附录A.3)或金属采样管(附录A.2)从顶部进口放入槽车内,放到所需位置采上、中、下部位样品并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平均样品。由于槽车罐是卧式圆柱形或椭圆柱形,所以采样位置和混合比例按表1所示进行。也可采全液位样品。
表1卧式圆柱形贮罐采样部位和比例采样液位(离底直径百分比)
液体深度(直径百分比)
2.3.1.3,对列槽车采样
混合样品时相应的比例
按2.3.1.1或2.3.1.2对每辆槽车采得的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作为一列车的代表性样品。2.3.2船舱采样
把采样瓶放人船舱内降到所需位置采上、中、下部位样品,以等体积混合成平均样品。对装载相同产品的整船货物采样时,可把每个舱采得的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当舱内物料比较均勾时可采一个混合样或全液位样作为该舱的代表性样品。以上采样都要防静电危险,用铜制采样设备或让被采样容器接地泄放静电后采样。2.4从输送管道采样
2.4.1从管道出口端采样
周期性地在管道出口端放置一个样品容器,容器上放只漏斗以防外溢。采样时间间隔和流速成反比,混合体积和流速成正比。
2.4.2探头采样
如管道直径较大,可在管内装一个合适的采样探头。探头应尽量减小分层效应和被采液体中较重组分下沉。良好的探头需具备以下条件:a,
均相和随机不均勾液体常用孔径约12毫米的管安装在管壁上,伸进管中心弯曲90°,管口面对液流,45°斜口。
b,非均相和不均匀液体采样时探头应安放在雷诺数为2000以上的紊流面上,探头的前方放一个阻流混合装置。
2.4.3自动管线采样器采样
当管线内流速变化大,难以用人工调整探头流速接近管内线速度时,可采用自动管线采样器采样。2.4.4管道采样分为与流量成比例的试样和与时间成比例的试样。441
GB 6680—86
流速变化大于平均流速10%时,按流量比采样,如表2所示。流速较平稳时,按时间比采样,如表3所示。表2与流量成比例的采样规定
输送数量,米3
不超过1000
超过1000~10000
超过10000
在输送开始和结束时各一次
开始一次,以后每隔1000米3一次开始一次,以后每隔2000米3一次表3与时间成比例的采样规定
输送时间,小时
不超过1
超过1 ~ 2
超过2~24
超过24
稍加热即成为流动态的化工产品采
样规定
在输送开始时和结束时各一次
在输送开始、中间、结束时各一次在输送开始时一次,以后每隔一小时一次在输送开始时一次,以后每隔二小时一次这是一些在常温下为固体,当受热时就易变成流动的液体而不改变其化学性质的产品。3.1采样方法
对于这类产品从交货容器中采样是很困难的,最好在生产厂的交货容器灌装后立即采取液体样品。当必须从交货容器中采样时,一种是把容器放入热熔室中使产品全部熔化后采液体样品,另一种是劈开包装采固体样品。
3.1.1在生产厂采样
在生产厂的交货容器装后立即用采样勺采出样,倒人不锈钢盘或不与物料起反应的器血中,冷却后敲碎装人样品瓶中,也可把采得的液体趁热装认样品瓶中。3.1.2在件装交货容器中采样
把件装交货容器放入热熔室内,待容器内物料全部液化后,用开口采样管插人搅拌,然后采混合样或用采样管采全液位样。
劈开包装采样见固体采样部分。3.2采样设备及注意事项
采样设备应是耐热材料制成并不和物料起化学作用。采样器应慢慢放入热液体中,在其中停留一下使其达到温度平衡后采样。b.
在加热交货容器时注排气,防止容器破漏。c.
在采热液体时,防止溅出引起烧伤。4粘稠液体
这是有流动性但又不易流动的液体。其流动性能达到使它们从容器中完全流出的程度。如树脂、密封胶和胶泥等粘稠物质和由一种或多种固相物质与少液相组成的厚浆状物质。4.1采样方法
由于这类产品在容器中采样难以混匀,最好在生产厂的交货容器灌装过程中采样。当必须从交货442
GB 6680—86
容器中采样时,应按有关标准中规定的采样方法或按双方协定的采样方法进行。4.1.1在制造厂的最终容器中采样如果产品外观上均匀,则用采样管、勺或其他适宜的采样器从容器的各个部位采样。采样方法按2.2进行。
4.1.2在制造厂的产品装桶时采样在产品分装到交货容器的过程中,以有规律的时间间隔从放料口采得相同数量的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
4.1.3在交货容器中采样
这类产品通常是以大口容器交货。采样前先检查所有容器的状况,然后根据供货数量确定并随机选取适当数量的容器供采样用。打开每个选定的容器,除去保护性包装后检查产品的均一性及相分离情况。如果产品呈均匀状态或通过搅拌能达到均匀状态时,用金属采样管(附录A,2.1.2)或其他合适的采样器(附录A.2.2)从容器内不同部位采得部位样品,混合成平均样品。4.2采样设备及注意事项
a.采样器及样品容器应当选用不使样品变质,对物料不造成污染的材料制成。b。采样器的形状应考虑到使用和清洗的方便。如无棱角,无槽沟,无不能接触和不能直接观察的部位。
采样管应选用底阀型的(附录A.2.2)。样品从采样器中倒出之前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外挂液c.bZxz.net
体流净,也可以用其他强制设施刮净外部液体。如用附录A.2.1.2图A18上的清洁器。5多相液体
这是含有可分离液相或固相的液体。如乳液、悬浮液、浆状液等和一种或两种液相与一种或多种固相所组成的流体产品。
根据性质可以按照常温下为流动态的液体采样程序进行采样。但是因为产品中有可分离相,可能呈现悬浮状态,也可能迅速沉降形成沉淀层,对这类产品来说是属于正常情况。如果不能使这种沉淀重新悬浮就不可能按正常的液体采样进行。5.1采样方法
多相液的采样可以按2.1进行。但根据其特性应按下列事项进行预检查后采样。5.1.1表皮
产品制成后经过一段时间贮存,其表面是否结皮是关系到买卖双方能否达成协议的个问题。采样前应首先检查表面情况,记录表皮厚度和性质,在搅拌之前先除去表皮,必要时还需过筛。5.1.2沉淀层
在搅拌及采样之前应先探查沉淀层,记录沉淀的程度和沉淀层的性质。如软、硬、干硬,如果沉积物干硬不易再分散,应按1.3中规定提出货物可疑报告。5.1.3胶凝作用
如果发现产品成为不可逆性凝胶,即不得进行采样操作。须注意不可将胶凝作用和产品的触变性相混淆。
5.1.4搅拌混匀(再分散)
由于产品使用前必须混匀,因此这类产品经常以不超过20升的容器供货。如果物料在大贮槽中;则贮槽经常装有机械混合设备或其他混合工具。采样前需用一个机械搅拌器或尺寸适宜的刮铲(附录A.5)搅拌,使沉淀再分散,并记录再分散的难易程度及确认已经完全混合均匀所需要的时间。对于较小的容器或产生严重沉淀的产品也可以将上层液体全部倒人一个清洁的容器内,破碎沉淀的固体,搅成均匀的糊状物,再将液体倒回慢慢搅匀。回注时应连续地用小流量缓缓注人。在采代表性样品时必须在采样操作的全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搅拌。在固相物质的沉降速度快时,最443
GB 6680--86
好使用机械搅拌。如果不可能连续搅拌,应在停止搅拌后当液体还处于运动状态时快速采样。5.2采样设备及注意事项
a。为了适应快速采样的要求,采样瓶、罐的进口部分不应狭窄。b。为了防止所采样品的固相物质减少而影响到样品液固比例的代表性,必须选用能关闭的采样器(附录A.2.1.2,A.2.2,A.3.3.4等介绍的采样器),确保在采样操作完毕时采样器能-直保持密闭状态。
6液化气体
这是指气体产品通过加压或降温加压转化为液体后,再经精馏分离而制得可作为液体一样贮运和处理的各种液化气体产品。
加压状态的液化气体样品根据贮运条件的不同,可分别从成品贮罐、装车管线、卸车管线或钢瓶中采取。在成品贮罐、装车管线和卸车管线上选定采样点部位的首要因素是必须能在此点采得代表性的液体样品。由于各种液化气体成品贮罐结构不同,当遇到有的成品贮罐难以使内装的液化气体产品达到完全均匀时,可按供需双方达成协议的采样方法和采样点采取样品。几种不同类型液化气体产品的采样方法分述如下:
6.1石油化工低碳烃类液化气体产品采样用待采物料冲洗采样钢瓶后,采取液体样品约至采样钢瓶容积的80%。6.1.1采样设备
采样钢瓶用不锈钢制成,有单阀型、双阀型、非预留容积管型和预留容积管型。双阀预留容积管型采样钢瓶应在连通预留容积管的阀门上作有标志。根据检验需要的试样量,选用不同规格型号的采样钢瓶,常用的石油化工低碳烃类液化气产品的采样钢瓶如附录A中图A13、图A14所示。采样钢瓶经检验符合规定压力的水压试验和规定压力的气密性试验后方准使用,采样钢瓶应保持清洁干燥,对于非预留容积管型的采样钢瓶应在采样前称定其皮重。6.1.2采样方法
a.冲洗导管和采样器
将采样钢瓶连接到采样口的管线上,如图1所示。各连接处须严密不漏。通过打开或关闭控制阀和排出阀用待采物料充分冲洗导管。通过开或关控制阀、排出阀和进人阀充分冲洗单阀型采样钢瓶,单阀型采样钢瓶在冲洗前,可经连接在排出阀上的真空抽气系统进行适当的减压,以利冲洗顺利进行。同样冲洗双阀型采样钢瓶。
b.采取样品
冲洗后的单阀采样钢瓶经连接在排出阀上的真空抽气系统进行适当减压后,通过打开或关闭控制阀和进人阀采满液体样品。冲洗后的双阀型采样钢瓶通过打开或关闭控制阀、进入阀和出口阀采满液体样品。
c.调整采样量
取下采满液体样品的钢瓶,按下法调整采样量。对于非预留容积管型采样钢瓶,放出过多的液体样品,用称重法调整液体样品约为采样钢瓶容积的80%。对于预留容积管型采样钢瓶,将钢瓶垂直竖立,使预留容积管在上面,轻轻地打开连通预留容积管的阀门,排出过多的液体样品,当排出量达到规定的预留容积量时,观察到排出的液体变成气体时,立即关闭阀门。444
控制阀
6.2有毒化工液化气体产品采样
GB 6680—86
出口阀
排出阀
控制阀
双阀预留容积
管型采样钢瓶
进人阀
进人阀
排出阀
有毒化工液化气体产品(以液氯为例)的采样方法,使用带有一长一短双内管连通双阀门瓶头的。液氯钢瓶,根据计算好的短内管的长度可采得预留容积为液氯钢瓶容积12~15%的液氯样品。6.2.1采样设备
液氯钢瓶由适宜的钢材制成,容积可为1~10升,带有一长一短双内管连通双阀门的瓶头,在瓶头上对应于长管和短管的各阀门上应作好标志。液氯钢瓶经检验符合规定压力的水压试验和规定压力的气密性试验后方准使用。
6.2.2采样方法
GB6680—86
装车管线采样方法和卸车管线采样方法。6.2.2.1装车管线采样方法
清洁干燥的液氯钢瓶按图2连接好,各连接处须严密不漏,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的,打开连接在液氯贮罐与槽车之间的阀门.A,打开阀门2和3,然后打开阀门1和4,液氯沿图2箭头标示的方向流动。在装车过程中用阀门1调节液氯流速,当液氯液面到达短内管最低点后,继续使液氯流经液氯钢瓶至少10分钟,顺序关闭阀门1、2、3、4,并立即打开阀门5和6,使管线中的液氯蒸发掉。关闭阀门5和6,取下液氯钢瓶。
液氯贮罐
毒气橱或含氢氧化钠
的洗气器
液氯钢瓶
6.2.2.2卸车管线采样方法
清洁干燥的液氯钢瓶按图3连接好,各连接处经检查须严密不漏,所有阀门都是关闭的。打开连接在槽车与液氯贮罐之间的阀门A,打开阀门3和2,然后打开阀门4和1,液氯沿图3箭头标示的方向流动,在卸车过程中用阀门4调节液氯流速,当液氯液面到达短内管最低点后,继续使液氯流经液氯钢瓶至少10分钟。顺序关闭阀门4、3、2和1,并立即打开阀门5和6,使管线中的液氯蒸发掉,关闭阀门5和6,取下液氯钢瓶。446
液氨贮雄
GB.6680—86
毒气橱或含氢氧化钠
的洗气器
液氟钢瓶
6.3低温液化气体产品采样
使用隔热良好的金属杜瓦瓶通过延伸轴阀门从贮罐中采取低温液化气体(例如液氮、液氧和液氩等)的液体样品。
6.3.1采样设备
安装在隔热良好的贮罐上的采样点如图4所示,采样阀门使用闸阀或球形阀,此阀门须装有轴密封盘根,把轴从液体中延伸出来以防冻结。在采样管线靠近液体处安装一个鹅颈液封,当阀门关闭后此鹅颈液封可防止液体进入阀门。阀门的末端安装一个接头供连接采样器用。隔热材料
鹅颈液封
延伸轴阀门
连接采样
器的接头
容器外墅
绝热材料
GB6680-—86
采样用的金属杜瓦瓶如附录A中图A16所示,使用前应保持清洁于燥。6.3.2采样方法
根据对样品要求的不同,可使用下述方法之一采取液体样品。6.3.2.1直接注入法
允许样品可与大气接触的可使用此采样方法。由于注入速度快,样品中易挥发组分蒸发损失很少。首先卸下金属杜瓦瓶上的盖帽,把连接在采样口上的采样管放人金属杜瓦瓶中,充分打开延伸轴阀门,当收集到足够的液体样品后,立即关闭延伸轴阀门,取出采样管,把已经打开排气阀的螺旋口盖帽旋紧在金属杜瓦瓶上,立即送去检验。6.3.2.2通过盖帽注人法
不允许样品与大气接触的可使用此采样方法,因注人速度慢,由于蒸发造成易挥发组分损失较大。把旋紧在金属杜瓦瓶盖帽上的所有阀门都关闭好,将注人阀连接在采样口接头上,顺序打开排气阀、注人阀和采样点上的延伸轴阀门。在注入样品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排气阀出口是否被凝结物堵塞,以确保排气阀通畅。当所需体积的液体样品收集完毕后,关闭延伸轴阀门和注入阀,取下金属杜瓦瓶,立即送去检验。除了为排出液体样品用于检验时关闭排气阀外,自采得液体样品后,排气阀是始终打开着的,以防金属杜瓦瓶中压力增大造成危险。6.4注意事项
a.采样员必须熟悉GB3723一83的各项规定,懂得各种液化气的潜在危险及安全技术。采样时严防爆炸、火灾、室息、中毒、腐蚀、冻伤等事故发生。b。采样瓶必须按照国家劳动总局发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定期地进行技术检验。经检验符合规定压力的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后,方准使用。c。:采样时,采样钢瓶不能装满,通常只装至其容积的80%,严防试样中低沸点组分挥发和外界杂质进人样品中。
d.采样区应有良好通风,远离火源。装有样品的采样器应防止高温、曝晒,存放在阴凉处。e对极低温液化气体液氢、液的采样,需用特殊采样器。'448
A.1采样勺
GB 6680--86
附录A
液体采样设备
(参考件)
用不和被采物发生化学作用的金属或塑料制成。A.1.1表面样品采样勺
边沿成锯齿形,齿高10毫米,齿底角60°,大小视样品量及能否进人容器而定。如图A1(a)所示。
A.1.2混合样品采样勺和采样杯
物料混匀后用它随机采样,如图A1(b)、(c)所示。A.2采样管
A.2.1开口采样管
A.2.1.1玻璃制或塑料制采样管
对大多数桶装物料用管长750毫米为宜,对其他容器可增长或缩短。管上端的口径收缩到母指能按紧,一般为6毫米,下端的口径视被采物料粘度而定,粘度近似于丙酮和水的物料用口径3毫米,粘度较小的用1.5毫米,较大的用5毫米。如图A2(a)、(b)、(c)所示。A.2.1.2金属制采样管
铝制或不锈钢制采样管如图3所示,适用于采贮罐和槽车中低粘度液体样品。铜制或不锈钢制双套筒采样管如图A4所示,适用于采桶装粘度较大的液体和粘稠液,多相液。配有电动搅拌器和清洁器如图A18所示。A.2.2底阀型采样管
金属制带底阀型采样管如图A5所示,适用于采桶、罐、槽车底部的样品。A.3采样瓶、罐
A.3.1玻璃采样瓶
-般为500毫升具塞玻璃瓶,套上加重铅锤。如图A6(c)所示。A.3.2采样笼罐
把具塞金属瓶或具塞玻璃瓶放人加重金属笼罐中固定而成。如图A6(a)、(c)所示。A.3.3金属制采样瓶、罐
A.3.3.1铜制采样瓶如图A6(b)所示,体积500毫升,带软木塞,适用于贮罐、槽车采样。A.3.3.2可卸式采样器
它便于清洗,适用于贮罐、槽车、船舱采样。如图A7、图A8所示。A.3.3.3加重型采样瓶
适用于贮罐、槽车、船舱采样。如图A9、图A10(b)所示。A.3.3.4底阀型采样器
适用于贮罐、槽车、船舱底部采样。如图A10(a)、图A11(a)、(b)和图A12所示。A.4采样钢瓶
适用于液化气体采样。
A.4.1单阀型钢瓶如图A13(a)、(b)所示。44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27840-2011 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
- GB/T2794-2013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 GB/T42394-2023 电气装置用电缆夹具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 GB18030-2000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 GB19151-2003 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
- GB/T5211.1-2003 颜料水溶物测定 冷萃取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