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1948-1981 2CZ(DZ)90D~J、91D~J、92D~J型硅高频整流二极管

【电子行业标准(SJ)】 2CZ(DZ)90D~J、91D~J、92D~J型硅高频整流二极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3 20:46:21
- SJ1948-1981
- 现行
标准号:
SJ 1948-1981
标准名称:
2CZ(DZ)90D~J、91D~J、92D~J型硅高频整流二极管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1-01-03 -
实施日期:
1982-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18.04 K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部标准SZ90 D~90J、2z91D~91J、2Z92D~92J型硅高频整流二极管
SJ1948--81
SZ90D~90J2Gz91D~91J、2号Z92~92J型塑料封装功率二极管。本标准适用于2
该产品主要用于各种电视机作高频整流。1。该产品除按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SJ908--74《半导体二极管(二类总技术条件》的规定。
2。产品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部标SJ206一81《半导体二极管外形尺寸》EL-4型的规定。
3.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1产品电参数应符合规范表的规定。3.2产品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见附录一)。3.3高温反向平均电流试验方法
3.3.1高温反向平均电流试验方法I产品在温度为100士2℃下,恒温20分钟后,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及规定的正向平均电流(按温度负荷曲线规定的比例值),工作1分钟时,测试反向平均电流。3.3.2高温反向平均电流方法
产品在最高结温TiM下,恒温20分钟后,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工作10分钟时,测试反向平均电流。
注:交收试验时应采取与之相应的试方法。3.4浪涌电流(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试验方法产品在室温下,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和正向平均电流工作10分钟后,施以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其条件为参数规范表所规定。3.5环境试验项目及顺序:
测试Lx类参数
振动强度试验
机械冲击试验
变频振动试验
《半导体二极管(二类)
总技术条件》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1982-01-03发布本标准条款
3.1、3.2
1982-07-01实施
热冲击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
高温性能试验
低温性能试验
接端强度试验
易焊性试验
SJ1948-81
4(1)(3)
上述9、10的试验项目,允许用同一批电参数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试验。环境试验后考核标准见SJ908—74第24、25条。
3.5.1振动强度试验、机械冲击试验、变频振动试验、热冲击试验后,测量JS类电参数,以不超过参数规范表的规定值为合格。3.5.2交变湿热试验后,测量室温反向平均电流IR1,其值以不大于20uA为合格。3.5.3高温性能试验按本标准3.3.1或3.3.2条高温反向平均电流试验方法I或1工作30分钟后,测量反向平均电流IR2,其值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50%为合格。3.5.4低温(-40℃)性能试验后,测量低温正向平均电压VF,其值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20%为合格。
3.5.5接端强度试验按SJ908一74第4条(1)款中注②及③款的规定进行,3.5.6易焊性试验后,检查引线上沾锡面积应不小于90%。3.6短期寿命试验按SJ908一74第16、26条的规定进行。产品在室温下,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及正向平均电流,试验后测量JS类电参数。Vr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的规定值,IR2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50%为合格。3.7高温贮存试验后,测量JS类电参数。VF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20%,R2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50%为合格。3.8浪涌电流(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验试按本标准第3.4条进行。随机抽取经成品检验合格的产品10只,进行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试验。试验后,产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然后按规定条件测量JS类电参数,其值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的规定值为合格。该试验每半年进行1次。试验后,允许有2只不合格。若该试验不合格时,应另抽取加倍数量产品进行该项试验,若仍有2只以上产品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3.9硅功率二极管温度负荷特性曲线应符合图1。0or
图1塑封二极管温度负荷曲线
3.10产品标志
SJ1948—-81
3.10.1塑封二极管打印型号并在负极端标志色环,如图2所示
电压等级(V):
SJ1948—81
r062gz
a062gz
附录—,
SJ1948-81
电视机用半导体功率二极管测试方法(推荐)1.对测试仪表的要求:
1.1.直流电表的误差
1.1.1:电参数指示用电表(包括电阻扩展量程后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误差应不大于±2%。
1.1.2.工作点指示用电表的误差应不大于士2.5%。1.1.3.测试10μA以下直流电流时,允许采用误差不大于士4%的电表。1.2测试用电压表的内阻应足够大,使通过的分流电流小于被测管工作电流的1%。活:上速各类测试电表的误差均指满刻度而言。2.对电源的要求:
交流电源的波形失真系数应不大于10%。测试环境条件:
电参数的测试均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特殊要求者在相应的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规定。
正常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为:15~35℃
相对湿度为:45%~80%
大气压力为:650mmHg~800mmHg
正向平均电压(VF)的测试
4.1.定义:
二极管通过现定的正向平均电流时,在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平均值)。4.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1。Y
图中:R-限流电阻
4.3.测试步骤:
4.3.1.调节电源,使正向平均电流(其导通角≥170°)IF为规定值。4.3.2。电压表的读数即为所测的正向平均电压值。5
反向平均电流IR的测试
5.1.定义:
SJ1948—81
二极管在正弦半波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下的漏电流值(平均值)。5.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2。R
正弦辛波
主被测管
辫值电表
图中:R一限流电阻
5.3.测试步骤:
5.3.1:调节电源,使反向峰值电压值(其导通角≥170°)VRRM为规定值。5.3.2。电流表的读数即为所测的反向平均电流值。6。反向恢复时间trr的测试
6.1定义:
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急骤转到截止状态,从输出脉冲下降到零线开始到反向电流恢复到最大反向电流的10%所需的时间。6.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3。
被湖管
军冲发生器
直流电源
图中:C-耦合隔直电容
歌样示波器
R1-匹配电阻,R2-限流电阻,R3取样电阻6.3.
测试步骤:
调节直流电源和脉冲发生器使正向电流和反向恢复电流(电压)的峰值为规定6.3.1.
由取样示波器按定义读出trr的值。6.3.2.
7.贮存电荷Qs的测试
SJ1948-81
7.1.定义:
二极管电导通转到截止状态后,从规定的电流值到规定的反向条件时所恢复的总电荷。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
图4。
测试步骤:
条件。
校准规范表规定的
由取样电阻取电流
波形送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如图
5所示。
把R2上取得的电
压值转换为电流值并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所测得的贮存电荷值。
被测管
接示波器
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
图中:RI一限流电阻,R2-取样电阻:R3-负载电班触发脉冲D=20μS,T=10mS
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浪电流)IFSM的测试8.1.定义:
二极管能承受的比正向平均电流大若干倍的瞬时过载电流。
8.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6。
要求过载电流波形和额定正向半波电流波形应保持同相位,如图7所示。
8.3,测试步骤:
8.3.1.调节电源:加
上反向重复峰值电压(硅堆
不加)和正向平均电流,使
结温稳定。
8.3.2.开启控制器,
调节电源使正向不重复峰值
电流到达规定值。
正弦半波
被测管
正弦辛政
图中:R,R2—负裁电阻,R3—取样用图7
图中:IFSM正向不重峰值电流
IPM频定正向半波峰值电流
附录二:
1.击穿电压(VBR)
SJ1948-—81
参数名称、符号、定义
二极管反向为硬特性时,伏安特性曲线急剧弯曲点的电压值。如为软特性时,其值为给定的反向漏电流下的电压值。2.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
其值VRRM≤2/3(VBR)。
3.反向平均电流IR
二极管在正弦半波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下的漏电流值(平均值)。4.正向平均电流IF
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在电阻性负荷的正弦半波整流电路中允许连续通过二极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导通角≥170°)。
5.正向平均电压Vr
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平均电流时,在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平均值)。6.反向恢复时间tr
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急骤转到截止状态,从输出脉冲下降到零线开始到反向电流恢复至最大反向电流的10%所需要的时间。7.贮存电荷Qs
二极管由导通转到截止状态反向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值。8,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浪涌电流)IFSM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比正向平均电流大若干倍的瞬时过载电流。最离结温TjM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允许的最高PN结温度,此时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不应低于额定值。
附录三:
新型号
2% L20
5L30~33
25L40~43
SJ1948—81
新旧型号参考对照表www.bzxz.net
LG12.2DGL3
2G15,2DGL31
2gLG1B,2CLGH
2DGL15/0.005
G20,2DGLJ
2LGIC,2CLG51
2DGL20/0.005
BS—9-12~20
2DGL5/8~20
DH21/12~20
2CLG815
DH26/8~20
2CS85,DH7,
2CN1,1A,1B,BS-5
新型号
28ND.I、
28.91D、
G、H、、J
G、H、J
2CN11A、1B
2CN85、BS-4
DH5、2DND~H
DH4.2CN83、2CGA~F
2DG300、2DG900
2DGD~H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1948--81
SZ90D~90J2Gz91D~91J、2号Z92~92J型塑料封装功率二极管。本标准适用于2
该产品主要用于各种电视机作高频整流。1。该产品除按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SJ908--74《半导体二极管(二类总技术条件》的规定。
2。产品的外形尺寸应符合部标SJ206一81《半导体二极管外形尺寸》EL-4型的规定。
3.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1产品电参数应符合规范表的规定。3.2产品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见附录一)。3.3高温反向平均电流试验方法
3.3.1高温反向平均电流试验方法I产品在温度为100士2℃下,恒温20分钟后,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及规定的正向平均电流(按温度负荷曲线规定的比例值),工作1分钟时,测试反向平均电流。3.3.2高温反向平均电流方法
产品在最高结温TiM下,恒温20分钟后,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工作10分钟时,测试反向平均电流。
注:交收试验时应采取与之相应的试方法。3.4浪涌电流(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试验方法产品在室温下,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和正向平均电流工作10分钟后,施以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其条件为参数规范表所规定。3.5环境试验项目及顺序:
测试Lx类参数
振动强度试验
机械冲击试验
变频振动试验
《半导体二极管(二类)
总技术条件》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机械工业部1982-01-03发布本标准条款
3.1、3.2
1982-07-01实施
热冲击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
高温性能试验
低温性能试验
接端强度试验
易焊性试验
SJ1948-81
4(1)(3)
上述9、10的试验项目,允许用同一批电参数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试验。环境试验后考核标准见SJ908—74第24、25条。
3.5.1振动强度试验、机械冲击试验、变频振动试验、热冲击试验后,测量JS类电参数,以不超过参数规范表的规定值为合格。3.5.2交变湿热试验后,测量室温反向平均电流IR1,其值以不大于20uA为合格。3.5.3高温性能试验按本标准3.3.1或3.3.2条高温反向平均电流试验方法I或1工作30分钟后,测量反向平均电流IR2,其值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50%为合格。3.5.4低温(-40℃)性能试验后,测量低温正向平均电压VF,其值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20%为合格。
3.5.5接端强度试验按SJ908一74第4条(1)款中注②及③款的规定进行,3.5.6易焊性试验后,检查引线上沾锡面积应不小于90%。3.6短期寿命试验按SJ908一74第16、26条的规定进行。产品在室温下,加反向重复峰值电压及正向平均电流,试验后测量JS类电参数。Vr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的规定值,IR2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50%为合格。3.7高温贮存试验后,测量JS类电参数。VF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20%,R2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规定值的150%为合格。3.8浪涌电流(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验试按本标准第3.4条进行。随机抽取经成品检验合格的产品10只,进行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试验。试验后,产品在室温下放置2小时,然后按规定条件测量JS类电参数,其值以不大于参数规范表的规定值为合格。该试验每半年进行1次。试验后,允许有2只不合格。若该试验不合格时,应另抽取加倍数量产品进行该项试验,若仍有2只以上产品不合格时,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3.9硅功率二极管温度负荷特性曲线应符合图1。0or
图1塑封二极管温度负荷曲线
3.10产品标志
SJ1948—-81
3.10.1塑封二极管打印型号并在负极端标志色环,如图2所示
电压等级(V):
SJ1948—81
r062gz
a062gz
附录—,
SJ1948-81
电视机用半导体功率二极管测试方法(推荐)1.对测试仪表的要求:
1.1.直流电表的误差
1.1.1:电参数指示用电表(包括电阻扩展量程后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误差应不大于±2%。
1.1.2.工作点指示用电表的误差应不大于士2.5%。1.1.3.测试10μA以下直流电流时,允许采用误差不大于士4%的电表。1.2测试用电压表的内阻应足够大,使通过的分流电流小于被测管工作电流的1%。活:上速各类测试电表的误差均指满刻度而言。2.对电源的要求:
交流电源的波形失真系数应不大于10%。测试环境条件:
电参数的测试均应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进行。特殊要求者在相应的产品标准或技术条件中规定。
正常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为:15~35℃
相对湿度为:45%~80%
大气压力为:650mmHg~800mmHg
正向平均电压(VF)的测试
4.1.定义:
二极管通过现定的正向平均电流时,在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平均值)。4.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1。Y
图中:R-限流电阻
4.3.测试步骤:
4.3.1.调节电源,使正向平均电流(其导通角≥170°)IF为规定值。4.3.2。电压表的读数即为所测的正向平均电压值。5
反向平均电流IR的测试
5.1.定义:
SJ1948—81
二极管在正弦半波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下的漏电流值(平均值)。5.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2。R
正弦辛波
主被测管
辫值电表
图中:R一限流电阻
5.3.测试步骤:
5.3.1:调节电源,使反向峰值电压值(其导通角≥170°)VRRM为规定值。5.3.2。电流表的读数即为所测的反向平均电流值。6。反向恢复时间trr的测试
6.1定义:
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急骤转到截止状态,从输出脉冲下降到零线开始到反向电流恢复到最大反向电流的10%所需的时间。6.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3。
被湖管
军冲发生器
直流电源
图中:C-耦合隔直电容
歌样示波器
R1-匹配电阻,R2-限流电阻,R3取样电阻6.3.
测试步骤:
调节直流电源和脉冲发生器使正向电流和反向恢复电流(电压)的峰值为规定6.3.1.
由取样示波器按定义读出trr的值。6.3.2.
7.贮存电荷Qs的测试
SJ1948-81
7.1.定义:
二极管电导通转到截止状态后,从规定的电流值到规定的反向条件时所恢复的总电荷。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
图4。
测试步骤:
条件。
校准规范表规定的
由取样电阻取电流
波形送示波器观察其波形如图
5所示。
把R2上取得的电
压值转换为电流值并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所测得的贮存电荷值。
被测管
接示波器
直流电源
直流电源
图中:RI一限流电阻,R2-取样电阻:R3-负载电班触发脉冲D=20μS,T=10mS
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浪电流)IFSM的测试8.1.定义:
二极管能承受的比正向平均电流大若干倍的瞬时过载电流。
8.2测试电原理图应符合图6。
要求过载电流波形和额定正向半波电流波形应保持同相位,如图7所示。
8.3,测试步骤:
8.3.1.调节电源:加
上反向重复峰值电压(硅堆
不加)和正向平均电流,使
结温稳定。
8.3.2.开启控制器,
调节电源使正向不重复峰值
电流到达规定值。
正弦半波
被测管
正弦辛政
图中:R,R2—负裁电阻,R3—取样用图7
图中:IFSM正向不重峰值电流
IPM频定正向半波峰值电流
附录二:
1.击穿电压(VBR)
SJ1948-—81
参数名称、符号、定义
二极管反向为硬特性时,伏安特性曲线急剧弯曲点的电压值。如为软特性时,其值为给定的反向漏电流下的电压值。2.反向重复峰值电压VRRM
其值VRRM≤2/3(VBR)。
3.反向平均电流IR
二极管在正弦半波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下的漏电流值(平均值)。4.正向平均电流IF
在规定使用条件下,在电阻性负荷的正弦半波整流电路中允许连续通过二极管的最大工作电流(导通角≥170°)。
5.正向平均电压Vr
二极管通过额定正向平均电流时,在极间所产生的电压降(平均值)。6.反向恢复时间tr
二极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急骤转到截止状态,从输出脉冲下降到零线开始到反向电流恢复至最大反向电流的10%所需要的时间。7.贮存电荷Qs
二极管由导通转到截止状态反向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值。8,正向不重复峰值电流(浪涌电流)IFSM二极管所能承受的比正向平均电流大若干倍的瞬时过载电流。最离结温TjM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允许的最高PN结温度,此时反向重复峰值电压不应低于额定值。
附录三:
新型号
2% L20
5L30~33
25L40~43
SJ1948—81
新旧型号参考对照表www.bzxz.net
LG12.2DGL3
2G15,2DGL31
2gLG1B,2CLGH
2DGL15/0.005
G20,2DGLJ
2LGIC,2CLG51
2DGL20/0.005
BS—9-12~20
2DGL5/8~20
DH21/12~20
2CLG815
DH26/8~20
2CS85,DH7,
2CN1,1A,1B,BS-5
新型号
28ND.I、
28.91D、
G、H、、J
G、H、J
2CN11A、1B
2CN85、BS-4
DH5、2DND~H
DH4.2CN83、2CGA~F
2DG300、2DG900
2DGD~H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T11403-2009 通信用激光二极管模块可靠性评定方法
- SJ/T11399-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测试方法
- SJ2242-1982 散热器强制风冷热阻测试方法
- SJ/T11400-2009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小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空白详细规范
- SJ/T11401-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
- SJ/T11396-2009 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蓝宝石衬底片
- SJ/T11397-2009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用萤光粉
- SJ20965-2006 光电器件用氧化铍陶瓷载体规范
- SJ/T11410-2009 九针点阵式打印机芯通用规范
- SJ/T11407.1-2009 数字接口内容保护系统技术规范 第1部分:系统结构
- SJ/T11395-2009 半导体照明术语
- SJ/T11398-2009 功率半导体发光二极管芯片技术规范
- SJ/T11402-2009 光纤通信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技术规范
- SJ/T10631-1995 工艺文件的编号
- SJ51919/5-2002 JGL30-2.5-01型舰用两芯多模光缆连接器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