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7113-1997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国家标准(GB)】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3:10:06
- GB/T17113-1997
- 已作废
标准号:
GB/T 17113-1997
标准名称: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1997-11-25 -
实施日期:
1998-08-01 -
作废日期:
2009-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06.38 KB
替代情况:
被GB/T 17113-2008代替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无绳电话机的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接入公众电话网使用的工作频率为45/48MHz的模拟无绳电话机。可作为该类话机设计、生产、使用和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 GB/T 17113-1997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17113-1997

部分标准内容:
GB/T 17113 --- 1997
本标准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并参考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试方法》,GB12193一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试方法》、YD/T696一-93《无绳电话机进网要求》制定。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完整的无绳电话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作为无绳电话机设计、生产及质量检验的依据。
无绳电话机与电话网接口的技术要求直接引用了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的相关条款,但考虑到无绳电话机的特点,对发送和接收非线性失真等一些指标作了必要的修改。本标准着重规定了无线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标准的附录 B,D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红、付莉。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ing methodsfor cordless telephone sets access to PSTN本标准规定了无绳电话机的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17113-1997
本标准适用于接人公众电话网使用的工作频率为45/48MHz的模拟无绳电话机(以下简称无绳电话机或话机)。可作为该类话机设计、生产、使用和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无绳电话机由座机(或主机)和手机(或副机)组成,座机通过用户线与交换机相连,座机与手机之间采用无绳通信方式,手机可随身携带,在有效的距离内收铃、拨号和通话。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YD/T735--94电话机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YD/T728-94电话机防雷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3术语和符号
3.1载波频率允差
在未加调制的情况下,测得的载波频率与相应的标称载波频率之差,3.2有效辐射功率
话机在未加调制情况下,实际辐射载波功率的最大值3.3标准测试调制
由1kHz正弦输入信号在定电平下产生的频偏为最大允许频偏60%的调制。调制后的信号称为标准调制信号。正弦输入信号失真应小于1%。3.4最大允许频偏
根据频道间隔规定的已调制信号瞬时频率与标称载频的最大允许差值,3.5邻道辐射功率
在规定的调制状态下(调制频率为1kHz,调制电平比产生60%最大允许频偏的电平高20dB),总输出功率中落人相邻频道接收带宽内的部分。它是调频波频谱展宽、哼声和噪声所产生的平均功率的总和,该指标常以有效辐射功率与邻频道辐射功率的比值(dB)表示。3.6杂散射频分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1-25批准232
1998-08-01实施
GB/T17113—1997
除了载波及其发射带宽附近处的调制分量以外,在离散频率点上的辐射功率,这些杂散射频分量包括谐波和非谐波分量以及其它寄生分量。3.7标准信纳比(SINAD)
测试负载上信号、噪声、失真三者功率之和与噪声、失真二者功率之和之比。(S+N+D)/(N+D)
式中:S标准测试调制产生的有用音频信号;N标准测试调制下的噪声;
D)一标准测试调制下的失真信号。它用分员(dB)表示,规定标准信纳比为12dB。3.8接收灵敏度(场强)
用标准测试调制,话机得到标准信纳比时,话机输入信号的最小场强值。该灵敏度为双1灵敏度。3.9邻频道抑制
在相邻频道十存在已调无用信号时,话机接收已调有用信号的能力。它用邻频道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邻频道抑制。3.10同频道抑制
话机抗同频道干扰的能力。它用同频道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c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同频道抑制。3.11杂散响应抑制
话机对无用信号所引起的输出端不良响应的抑制能力。它用杂散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杂散响应抑制。当存在多个杂散频率时,取其中抑制最低值(dB)表示。3.12互调响应抑制
话机对与有用信号的频率有特定关系的两个(或多个)无用信号因互调在输出端造成干扰的抑制能力。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引起互调的等量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此时任-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互调响应抑制。3.13本标准所用符号说明:
馈电桥
频率计bzxz.net
音频信号发生器
仿真嘴
射频信号发生器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
仿真耳
测量放大器
4.1.1环境温度:—10℃~40℃。4.1.2相对凝度:10%~95%。
4.1.3大气压力:86kPa~106kPa。4.1.4环境噪声:不大于 60dB(A)。4.1.5电源电压:
GB/T 17113
—1997
4.1.5.1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直流电源电压:对于镍-镉电池为标称电压的92%112%;4.1.5.2
对于其他类型的电池为话机生产厂规定的电压值。4.2基本功能
4.2.1天线
话机天线应为全向天线,且收发共用,可固定连接在座机或手机上。4.2.2指示及提示音
a)手机充电时应有充电指示。
b)在手机上应有电池低电压指示。c)座机或手机在占用外线时,应有外线占用指示,表明用户无线电频道和电话线路已经接通,正在保持或者已经结束。
d)手机上应有超距提示。
e)在手机与座机内部通话时(如有此功能),若外线来铃,应对用户有提示。4.2.3话机所用的外接交流电源断掉时,带免提通话或带有有绳手柄的座机应仍然可以收铃、拨号和通话。
4.2.4身份识别码
在手机和座机之间传输的摘、挂机及振铃信令应具有身份识别码,其变化组数不低于10000组:4.2.5信道检测
a)无绳电话机应具备信号强度检测功能,其作用是扫描无线信道以寻找可用空闲信道b)在手机与座机进行无线通信时,若射频信号小于空闲信道场强时,手机应发出超距提示音。c)在通话过程中,如果因异常情况座机与手机失掉无线电联络或射频信号小于空闲信道场强时,持续时间超过20s,被座机占用的电话线应释放,话机自动回至待机状态。4.2.6信道建立时间
a)座机收到由交换机送来的振铃信号时,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应在3s内振铃。b)手机开机呼出时,应在3s内找到空闲信道,否则,应发出不少于3s的信道忙提示音。4.2.7单信道、多信道
a)对于单信道无绳电话机,在有效通信范围内,当其信道已被占用时不能开机通话,按信道忙处理.
b)对于多信道电话机,在所有信道均空闲时,应能扫描其标称的所有信道。234
GB/T 17113
c)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在有效通信范围内当至少存在一个空闲信道时,应可靠建立无线信道当全部信道均被占用时按信道忙处,不能插入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d)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当通话信道中存在十扰时,使用于动或自动选频应能转到另…空闲信道继续通话。当我不到空闲信道时,应能返回原信道或按信道忆处理。不能插人已被占用的信道现死机现象。
4.2.8开机接通率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于机开机接通率应在98%以上。4.2.9有效距离
无绳话机在满足本标准的附录ID(标准的附录)的场地条件下,座机与手机能保持正常通话的间距应大于100m。
4.2.10信号方式
座机与手机的测控信号的推荐特性见本标准的附录A(提示的附录)。4.2.11其他
除应具有上述功能外,无绳电话机也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呼叫、内部通话、来话转移、方(多方)通话等功能。
4.3传输特性
4.3.1话机接入仿真电话网测试系统,其发送响度评定值(SLR)、接收响度评定值(RLR)、侧育掩蔽评定值(STMR)均应符合GB/T15279-91中4.2.1的有关规定。4.3.2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应符合GB/T15279--94中4.2.2的有关规定。4.3.3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应符合GB/T15279-94中4.2.3的有关规定:4.3.4有绳手柄的发送非线性失真≤7%;有绳手的接收非线性失真≤7%;无绳手机的发送非线性失真≤10%;无绳手机的接收非线性失真≤10%。话机通断电时的最大脉冲声级应符合GB/T15279--94中4.2.6的有关规定.4.3.5i
话机正常使用时应无振鸣。
4.3.7话机通话状态的直流电阻不大于35002。4.3.8话机挂机状态的直流漏电流应符合GB/T15279--94中4.2.9的有关规定。稳定平衡回损和回声平衡回损均应符合GB/T15279---94中4.2.10的有关规定,4.3.9
4.3.10对无线传输部分采用扰频或其他保密措施的话机,在其保密措施有效时,允许其音频传输特性在相关频率点上不满足4.3.2、4.3.3、4.3.4及4.3.8的指标要求、但不能有振鸣和明显的音题传输损伤现象。
4.3.11对十多信道无绳话机,所有信道的传输特性均应符合以上要求。4.4发号特性
脉冲信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3.1的有关规定。双音频信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3.2的有关规定。按键号盘应符合GB/T15279---94中4.3.4的有关规定,按键号盘的使用寿命应符合GB/T15279---9444.3.5的有关规定。4.5收铃特性
振铃声级:座机应不小于7OdB(A),手机应不小于55dB(A)。座机收铃功率灵敏度应符合GB/T15279--94中4.4.1的有关规定。收铃状态阻抗应符合GB/T15279--94中4.4.4的有关规定。4.6话机的叉簧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5的有关规定。23
GB/T 17113-1997
4.7话机绳和手柄绳(座机带有绳手柄时)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6的有关规定4.8无绳电话机的无线技术指标要求(发射性能与接收性能)4.8.1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无绳电话机使用频率的规定,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当规定有变化时应按新的规定执行。4.8.2发射性能(包括座机和于机)4.8.2.1载波频率允差≤土1.8kHz,4.8.2.2有效辐射功率≤20mW。
4.8.2.3最大允许频偏≤士5kHz。4.8.2.4邻道辐射功率:至少低于有效辐射功率30dB。4.8.2.5杂散射频分量:任·一杂散射频分量至少低于有效辐射功率30dB.4.8.3接收性能(包括座机和手机)4.8.3.1接收灵敏度≤40dBμV/m。4.8.3.2邻频道抑制≥45dB,
4.8.3.3同频道抑制一15dB。
4.8.3.4杂散响应抑制≥40dB。
4.8.3.5互调响应抑制≥40dB。
4.9电磁兼容特性
4.9.1无用辐射发射
a)座机和手机处于挂机守候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1.3.2的规定。b)座机带有绳手柄时,它与外线通话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1.3.2的规定c)无线信道建立状态下:
在0.01~30MHz的频段内,辐射发射磁场应符合YD/T73594中3.1的规定。在30~1000MHz的频段内,应符合邻道辐射功率、杂散射频分量的指标要求。4.9.2辐射抗扰度
a)在4.9.1中a状态下,应符合YD/T735一94中3.4」类电话机)的规定,在干扰条件下应能止常救铃。
b)在4.9.1中b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I类电话机)的规定。c)在4.9.1中c状态下:
在0.15~30MHz的频段内,辐射抗扰度应符合YD/T735一94中3.4(1类电话机)的规定。在301000MHz的频段内,应符合邻频道抑制、同频道抑制、杂散响应抑制、互调响应抑制的指标要求。
4.9.3传导发射
在4.9.1中a、b、c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3的规定。4.9.4传导抗扰度
在4.9.1中a、b.c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类电话机)的规定。在a状态,干扰条件下应能正常收铃。在b、c状态,干扰条件下应能正常发号、收铃。4.10无绳电话机的供电要求
4.10.1无绳电话机所用的外加交流电应通过适配器转为安全电压后接入座机。4.10.2手机电池按使用说明书充满电的条件下,应满足:a)连续待机21h以上,或者连续通话1h以上。b)通话10min,待机20min,反复10周期以上。4.10.3在电源极限测试条件下(见5.1.2.2),话机的载波频率允差应在规定的允许值内。236
4.11无绳电话机的安全要求
4.11.1耐压性能
GB/T17113-—1997
a)无绳话机采用三芯插头接人外加交流电时,在正常大气压下,电源端了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应能承受1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min试验,话机不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如果采用.芯插头接人外加交流电时,电源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应能承受30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min试验。b)话机外线端了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问应能承受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min试验,话机不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
4.11.2绝缘电阻
a)话机外加交流电源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50M2b)话机外线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Mα。4.11.3话机防雷性能要求
话机应能承受电压脉冲波形为10/700us,峰值为1000V的电压脉冲的冲击,4.12基本环境适应性
4.12.1低(高)温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1的规定,载波频率允差在规定允许值内。4.12.2低(高)温贮存温度试验后,其传输特性、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2的规定。
4.12.3湿热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1.12.3的规定。
4.12.4振动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1小4.12.1的规定。
4.12.5碰撞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1.12.5的规定。
4.12.6跌落试验后,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6的规定。4.13手柄尺寸及结构应设计合理。4.14外观结构应符合GB/T15279—94中4.9的有关规定,对于会影响发射频率、辐射功率及信噪比状况的调整点,应避免被使用者所触及。4.15可靠性要求应符合GB/T15279—94中4.15的有关规定。5测试方法
5.1.测试条件
5.1.1正常测试条件
5.1.1.1环境温度:15℃~~35℃。5.1.1.2相对湿度:45%~75%。
5.1.1.3大气压力:86kPa~~106kPa。5.1.1.4电源:交流电源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应在1h内完成测试。5.1.2极限测试条件
5.1.2.1温度:低温试验是一10℃;高温试验是40℃。
5.1.2.2电源:交流电源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手机电池电压:对于镍-镉电池为标称电压的92%和112%;对了其他类型的电池为话机生产厂规定的电压值。23
GB/T 17113---1997
5.1.3话机生产厂须提供话机中频频率。5.1.4测量设备的要求
测量设备应能重复给出高于测试要求的精度。此外,必须保证测量设备的性能以及各种设备的配置不至于影响测量结果。测试设备的推荐特性见本标准附录((提示的附录)。5.1.5测试传输特性、发号特性、收铃特性时,被测话机的位置话机座机天线应垂直水平面拉为最长:手机置于规定位置,天线拉为最长,座机均手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m
5.1.6发射性能和接收性能的测试场地测试场地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标准的附录)的要求。该附录包括辐射试验场地的要求、被测话机的位置、测量天线和辅助天线的要求等,被测话机置于木制绝缘桌和转盘上,座机或手机天线均垂直水平面拉为最长,手机按响度评定值保护环位置I.R(P固定于头型架上。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天线的中心点书被测话机天线的距离为3m)测试也可以在开放式场地以外的场地进行,如不受天气影响的特殊实验室等,只要该场地符合开放式场地衰减特性的要求即可。如果测试场地的衰减特性不符合附录ID的要求,焦其测试结果与在开放武场地所得相周,也可获得认闻5.2基本功能的测试
5.2.1天线
良测检查。
5.2.2、指示及提示音
a)手机充电时,应有充电指示。b)手机接人欠压电池,应有低压告警指示。)座机,手机处子摘机或挂机状态时,应有相应的指示。d)当超出通话范围时,手机应有超距提示音。e)内部通话时(如有此功能),若外线来铃,应对用户有提示音或指示灯。5.2.3话机所用的外接交流电源断掉,带免提通话或带有有绳手柄的座机应仍然可以收铃、拨号和通话。
5.2.4身份识别码
取身份识别码相周的手机和座机,来话、去话呼叫时应能应答。取身份认别码不同的手机种座机,来话、去话呼叫时应无应答
5.2.5信道检测
在通话过程中,使座机与手机失掉无线电联络(如:断掉外加交流电),持续时间超过20%。捡查座机是否能释放用户线路。
5.2.6信道建立时间
a)振铃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25Hz、电压为75V(ms)的振铃信号,通过用户线加至座机,手机置」待机状态,用秒表从振铃信号发出开始计时,检查下机是否在3s内接收到振铃信号。b)手机开机呼出,用秒表从振铃信号发出开始计时,检查是香在3s内找到空闲信道,否则,应发出不少于3s的借道忙提示音。
5.2.7单信道、多信道
a)对于单信道无绳电话机:
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连接·个测量天线,被测话机置于距离测量天线3m处,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被测话机的工作频率,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话机处干扰信号场强为50d13V/m话机应不能开机通话。
b)对于多信道电话机:
GB/T17113 - 1997
测试可在屏蔽案进行,被测话机应能扫描其标称的所有信道。c)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
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连接:·个测量天线,被测话机置于距离测量天线3m处,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被测话机的1作频率,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话机处扰信号场强为50dBV/m).尚至少存在一个空闲信道时,应可靠建立无线信道。当全部信道均被占用时按信道忙处理、不能插人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
d)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
被测话机处于通话状态,然后,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连接一个测量天线,被测话机置于距离测量天线3m处,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被测话机的工作频率,谢节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话机处T扰信号场强为50dBuV/m,
使用手动或自动选频应能转到另空闲信道继续通话。当找不到空闲信道时,应能返问原信道或按信道忙处理。不能插入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5.2.8开机接通率
测试可在屏蔽室进行,手机开机50次,开机不成功次数点不大于1次。5.2.9有效距离
无绳话机在满足附录D的场地条件下,测试座机与手机能保持正常通话的间距5.3传输特性、发号特性、收铃特性、叉簧特性和话机绳特性的测试方法5.3.1响度评定值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2进行。5.3.2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3.1进行5.3.3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3.2进行。5.3.4接收非线性失真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5.1进行。发送非线性失真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5.2进行。5.3.5话机通断电时的最大脉冲声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6进行。5.3.6话机的振鸣检查按GB/T15279--94中5.7进行。5.3.7话机通话状态的直流电阻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8进行,5.3.8话机挂机状态的直流漏电流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9进行。5.3.9稳定平衡回损和回声平衡回损的测试均按(GB/T15279--94中5.10进行。5.3.10对于多信道无绳话机,随机选取一个信道进行测试。5.3.11脉冲发号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1~~5.11.2进行,双音多频信号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3~~5.11.8进行。按键号盘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11~~5.11.12进行。按键号盘的使用寿命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13进行。5.3.12收铃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2进行。5.3.13话机的叉簧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3进行。5.3.14话机绳利手柄绳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4进行。5.4发射性能测试
5.4.1载波频率允差
5.4.1.1测试电路如图1所示。
5.4.1.2被测话机处于通话状态,发射信号未调制。5.4.1.3将被测话机座机(或手机)的天线靠近频率计的输入端门的测试耦合天线,读取仪表1的频率读数。
GB/T 17113
被测话机
5.4.1.4载波频率允差即为所测频率与话机标称载波频率之差。5.4.1.5对于多信道话机,应测试所有信道的工作频率。5.4.2有效辐射功率
5.4.2.1根据附录D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场地,并按图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被测话机
选频测量仪
辅助天线
测望天线
选频测量仪
测量天线
5.4.2.2被测话机在测试桌上,使话机处于通话状态,发射信号未加调制。5.4.2.3测量天线垂直极化,其输出连接到选频测量仪,调整选频测量仪的频率至其指示电平读数最大。这里的选频测量仪可以是已校准场强仪,选频电压表或频谱分析仪、其标称阻抗为50α。5.4.2.4调节测量天线的高度,使选频测量仪读数最大。5.4.2.5以话机天线为轴,沿水平方向0°~360°旋转被测话机,使选频测量仪读数最大,记录此时选频测量仪的读数Pl。
5.4.2.6在同位置用辅助天线和射频信号发生器代替被测话机,见图3。辅助天线垂直极化,调整射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等于话机的工作频率。5.4.2.7调整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使选频测量仪读数等于话机发射时记录下来的读数P,,记录射频信号发生器的电平值P,(dBm)。5.4.2.8结果表示:
考虑辅助天线的增益及射频信号发生器与辅助天线之间的电缆损耗,计算被测话机的有效辐射功率P(mW)。
式中:L:馈线损耗,dB。
G。:辅助天线增益,dB
P102-1+G1/10
5.4.3最大允许频偏
GB/T 17113--1997
5.4.3.1座机和手机最大允许频偏的测试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设备,将被测话机座机(或手机)的天线靠近调制度计的输人端口的测试耦合天线。座机测量时可从用广线端口送人音频信号,于机测量时可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仿真嘴产生音频信号。图4中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内阻为6002挫机
C-100μF
≤5100mml
5.4.3.2使话机处于工作状态。
谢制度计
调制度计
5.4.3.3调节音频信号频率为1kHz,输出电平比产生3.OkHz频偏的电平高20dB。调制度计上读取最大频偏值,即为话机的最大允许频偏。5.4.4邻道辐射功率
5.4.4.1座机和手机邻道辐射功率的测试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设备,图6中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内阻为6000。测量天线所接仪表为功率测试接收机或选频测量仪(如选频电压表、频谱分析仪等),以下测试以频谱分析仪为例。
5.4.4.2按频道间隔决定测试规定带宽Bo,如25kHz频道间隔取B。为16kHz。5.4.4.3调节频谱仪的分辨率滤波器带宽尽可能小,但不大于(B./40),不小J(B./400),记录此分辨率带宽R的数值。
调节总扫捕宽度尽可能小,但不小于Bo,记录其总扫描宽度B的数值。调节其扫描时间大于3B/R2。
5.4.4.4使话机处于工作状态,发射信号不加调制。5.4.4.5调节频谱分析仪,使其总扫描宽度内中心频率与发射机载波频率致,调节频谱分析仪的灵敏度,使显示电平为满刻度。
5.4.4.6话机用1kHz信号进行调制,调整该信号输出电平比产生3kHz频偏的电平高20dB3。3
C-100mF
测景天线
选频测盘仪
GB/T17113---1997
测然天线
选频测仪
调节频谱仪,使其总扫描宽度内的中心频率与上邻道的中心频率-致,在规定带宽B.内,确延邻道功率的频谱分量最大值是否满足至少比噪声电平;10lg(B,/R)+3dB
若满足,则记录规定带宽内的频谱分量A1、A2、A用dI3m表示,并以发射天线和射频信舒发生器标定每个分量的电平值Y1.Y2,·Y,.计算出:10
P=10lg
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使用功率测试接收机按(GB12192-90中11.2进行测试。5.4.4.7再复步骤5.4.4.6.测量下邻道功率分量,计算出Pa2。5.4.4.8结果表示:
邻道辐射功率与有效辐射功率的比值(单位:dB)为P-P.式中:P:为5.4.2.7中的电平值。P,为Pal、Paz中的较大值。
5.4.5杂散射频分量
5.4.5.1测试如图2连接。
5.4.5.2使话机处于通话状态,发射倍号未加调制。5.4.5.3测试方法与测试有效辐射功率方法基本--样,也应使用前面所用过的测量天线、辅助天线、选频测量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等。不同之处在于选频测量仪的接收频率在30~1000MHz之间改变,检测除话机工作频率和相邻频道以外的每个无用频率分量,每找到一个杂散频率时全方向旋转被测话机,直到选频测量仪指示电半最大,并以辅助天线和射频信号发生器标定每个杂散分量的电平。记录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及其频率。
考虑辅助天线的增益以及射频信号发生器和辅助天线之间的电缆损耗,计算被测话机的杂散射频分量。用杂散射频分量功率与有效辐射功率之比(dB)表示。5.5接收性能的测试
5.5.1接收灵敏度(场强)
5.5.1.1座机和手机接收灵敏度的测试分别如图8和图9连接设备,图8中座机测量时从用户线取出音频信号,测试负载R为6000的纯电阻。图9中,手机测量时利用紧贴手机受话器放置的仿真耳取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ITU-T0.41建议的噪声计加权后输人至信纳表。5.5.1.2将座机(或手机)处于通话状态,天线垂直水平面拉为最长。2.4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本标准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规定,并参考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试方法》,GB12193一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试方法》、YD/T696一-93《无绳电话机进网要求》制定。目的是为了制定一套完整的无绳电话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以作为无绳电话机设计、生产及质量检验的依据。
无绳电话机与电话网接口的技术要求直接引用了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的相关条款,但考虑到无绳电话机的特点,对发送和接收非线性失真等一些指标作了必要的修改。本标准着重规定了无线技术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标准的附录 B,D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的附录A、C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提出。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规划院归口。本标起草单位: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晓红、付莉。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无绳电话机进网技术要求
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measuring methodsfor cordless telephone sets access to PSTN本标准规定了无绳电话机的进网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GB/T17113-1997
本标准适用于接人公众电话网使用的工作频率为45/48MHz的模拟无绳电话机(以下简称无绳电话机或话机)。可作为该类话机设计、生产、使用和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无绳电话机由座机(或主机)和手机(或副机)组成,座机通过用户线与交换机相连,座机与手机之间采用无绳通信方式,手机可随身携带,在有效的距离内收铃、拨号和通话。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5279—-94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GB12192--90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YD/T735--94电话机电磁兼容限值和测量方法YD/T728-94电话机防雷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3术语和符号
3.1载波频率允差
在未加调制的情况下,测得的载波频率与相应的标称载波频率之差,3.2有效辐射功率
话机在未加调制情况下,实际辐射载波功率的最大值3.3标准测试调制
由1kHz正弦输入信号在定电平下产生的频偏为最大允许频偏60%的调制。调制后的信号称为标准调制信号。正弦输入信号失真应小于1%。3.4最大允许频偏
根据频道间隔规定的已调制信号瞬时频率与标称载频的最大允许差值,3.5邻道辐射功率
在规定的调制状态下(调制频率为1kHz,调制电平比产生60%最大允许频偏的电平高20dB),总输出功率中落人相邻频道接收带宽内的部分。它是调频波频谱展宽、哼声和噪声所产生的平均功率的总和,该指标常以有效辐射功率与邻频道辐射功率的比值(dB)表示。3.6杂散射频分量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1-25批准232
1998-08-01实施
GB/T17113—1997
除了载波及其发射带宽附近处的调制分量以外,在离散频率点上的辐射功率,这些杂散射频分量包括谐波和非谐波分量以及其它寄生分量。3.7标准信纳比(SINAD)
测试负载上信号、噪声、失真三者功率之和与噪声、失真二者功率之和之比。(S+N+D)/(N+D)
式中:S标准测试调制产生的有用音频信号;N标准测试调制下的噪声;
D)一标准测试调制下的失真信号。它用分员(dB)表示,规定标准信纳比为12dB。3.8接收灵敏度(场强)
用标准测试调制,话机得到标准信纳比时,话机输入信号的最小场强值。该灵敏度为双1灵敏度。3.9邻频道抑制
在相邻频道十存在已调无用信号时,话机接收已调有用信号的能力。它用邻频道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邻频道抑制。3.10同频道抑制
话机抗同频道干扰的能力。它用同频道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c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同频道抑制。3.11杂散响应抑制
话机对无用信号所引起的输出端不良响应的抑制能力。它用杂散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的相对电平(dB)表示,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若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则该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杂散响应抑制。当存在多个杂散频率时,取其中抑制最低值(dB)表示。3.12互调响应抑制
话机对与有用信号的频率有特定关系的两个(或多个)无用信号因互调在输出端造成干扰的抑制能力。在话机天线位置处,当输入的有用信号比接收灵敏度高3dB时,引起互调的等量无用信号的存在使话机的输出信纳比降回到12dB,此时任-无用信号与接收灵敏度之差(dB)即为互调响应抑制。3.13本标准所用符号说明:
馈电桥
频率计bzxz.net
音频信号发生器
仿真嘴
射频信号发生器
4技术要求
4.1使用环境
仿真耳
测量放大器
4.1.1环境温度:—10℃~40℃。4.1.2相对凝度:10%~95%。
4.1.3大气压力:86kPa~106kPa。4.1.4环境噪声:不大于 60dB(A)。4.1.5电源电压:
GB/T 17113
—1997
4.1.5.1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直流电源电压:对于镍-镉电池为标称电压的92%112%;4.1.5.2
对于其他类型的电池为话机生产厂规定的电压值。4.2基本功能
4.2.1天线
话机天线应为全向天线,且收发共用,可固定连接在座机或手机上。4.2.2指示及提示音
a)手机充电时应有充电指示。
b)在手机上应有电池低电压指示。c)座机或手机在占用外线时,应有外线占用指示,表明用户无线电频道和电话线路已经接通,正在保持或者已经结束。
d)手机上应有超距提示。
e)在手机与座机内部通话时(如有此功能),若外线来铃,应对用户有提示。4.2.3话机所用的外接交流电源断掉时,带免提通话或带有有绳手柄的座机应仍然可以收铃、拨号和通话。
4.2.4身份识别码
在手机和座机之间传输的摘、挂机及振铃信令应具有身份识别码,其变化组数不低于10000组:4.2.5信道检测
a)无绳电话机应具备信号强度检测功能,其作用是扫描无线信道以寻找可用空闲信道b)在手机与座机进行无线通信时,若射频信号小于空闲信道场强时,手机应发出超距提示音。c)在通话过程中,如果因异常情况座机与手机失掉无线电联络或射频信号小于空闲信道场强时,持续时间超过20s,被座机占用的电话线应释放,话机自动回至待机状态。4.2.6信道建立时间
a)座机收到由交换机送来的振铃信号时,处于待机状态的手机应在3s内振铃。b)手机开机呼出时,应在3s内找到空闲信道,否则,应发出不少于3s的信道忙提示音。4.2.7单信道、多信道
a)对于单信道无绳电话机,在有效通信范围内,当其信道已被占用时不能开机通话,按信道忙处理.
b)对于多信道电话机,在所有信道均空闲时,应能扫描其标称的所有信道。234
GB/T 17113
c)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在有效通信范围内当至少存在一个空闲信道时,应可靠建立无线信道当全部信道均被占用时按信道忙处,不能插入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d)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当通话信道中存在十扰时,使用于动或自动选频应能转到另…空闲信道继续通话。当我不到空闲信道时,应能返回原信道或按信道忆处理。不能插人已被占用的信道现死机现象。
4.2.8开机接通率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于机开机接通率应在98%以上。4.2.9有效距离
无绳话机在满足本标准的附录ID(标准的附录)的场地条件下,座机与手机能保持正常通话的间距应大于100m。
4.2.10信号方式
座机与手机的测控信号的推荐特性见本标准的附录A(提示的附录)。4.2.11其他
除应具有上述功能外,无绳电话机也可根据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呼叫、内部通话、来话转移、方(多方)通话等功能。
4.3传输特性
4.3.1话机接入仿真电话网测试系统,其发送响度评定值(SLR)、接收响度评定值(RLR)、侧育掩蔽评定值(STMR)均应符合GB/T15279-91中4.2.1的有关规定。4.3.2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应符合GB/T15279--94中4.2.2的有关规定。4.3.3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应符合GB/T15279-94中4.2.3的有关规定:4.3.4有绳手柄的发送非线性失真≤7%;有绳手的接收非线性失真≤7%;无绳手机的发送非线性失真≤10%;无绳手机的接收非线性失真≤10%。话机通断电时的最大脉冲声级应符合GB/T15279--94中4.2.6的有关规定.4.3.5i
话机正常使用时应无振鸣。
4.3.7话机通话状态的直流电阻不大于35002。4.3.8话机挂机状态的直流漏电流应符合GB/T15279--94中4.2.9的有关规定。稳定平衡回损和回声平衡回损均应符合GB/T15279---94中4.2.10的有关规定,4.3.9
4.3.10对无线传输部分采用扰频或其他保密措施的话机,在其保密措施有效时,允许其音频传输特性在相关频率点上不满足4.3.2、4.3.3、4.3.4及4.3.8的指标要求、但不能有振鸣和明显的音题传输损伤现象。
4.3.11对十多信道无绳话机,所有信道的传输特性均应符合以上要求。4.4发号特性
脉冲信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3.1的有关规定。双音频信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3.2的有关规定。按键号盘应符合GB/T15279---94中4.3.4的有关规定,按键号盘的使用寿命应符合GB/T15279---9444.3.5的有关规定。4.5收铃特性
振铃声级:座机应不小于7OdB(A),手机应不小于55dB(A)。座机收铃功率灵敏度应符合GB/T15279--94中4.4.1的有关规定。收铃状态阻抗应符合GB/T15279--94中4.4.4的有关规定。4.6话机的叉簧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5的有关规定。23
GB/T 17113-1997
4.7话机绳和手柄绳(座机带有绳手柄时)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6的有关规定4.8无绳电话机的无线技术指标要求(发射性能与接收性能)4.8.1使用频率应符合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有关无绳电话机使用频率的规定,见附录B(标准的附录),当规定有变化时应按新的规定执行。4.8.2发射性能(包括座机和于机)4.8.2.1载波频率允差≤土1.8kHz,4.8.2.2有效辐射功率≤20mW。
4.8.2.3最大允许频偏≤士5kHz。4.8.2.4邻道辐射功率:至少低于有效辐射功率30dB。4.8.2.5杂散射频分量:任·一杂散射频分量至少低于有效辐射功率30dB.4.8.3接收性能(包括座机和手机)4.8.3.1接收灵敏度≤40dBμV/m。4.8.3.2邻频道抑制≥45dB,
4.8.3.3同频道抑制一15dB。
4.8.3.4杂散响应抑制≥40dB。
4.8.3.5互调响应抑制≥40dB。
4.9电磁兼容特性
4.9.1无用辐射发射
a)座机和手机处于挂机守候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1.3.2的规定。b)座机带有绳手柄时,它与外线通话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1.3.2的规定c)无线信道建立状态下:
在0.01~30MHz的频段内,辐射发射磁场应符合YD/T73594中3.1的规定。在30~1000MHz的频段内,应符合邻道辐射功率、杂散射频分量的指标要求。4.9.2辐射抗扰度
a)在4.9.1中a状态下,应符合YD/T735一94中3.4」类电话机)的规定,在干扰条件下应能止常救铃。
b)在4.9.1中b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I类电话机)的规定。c)在4.9.1中c状态下:
在0.15~30MHz的频段内,辐射抗扰度应符合YD/T735一94中3.4(1类电话机)的规定。在301000MHz的频段内,应符合邻频道抑制、同频道抑制、杂散响应抑制、互调响应抑制的指标要求。
4.9.3传导发射
在4.9.1中a、b、c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3的规定。4.9.4传导抗扰度
在4.9.1中a、b.c状态下,应符合YD/T735—94中3.4(「类电话机)的规定。在a状态,干扰条件下应能正常收铃。在b、c状态,干扰条件下应能正常发号、收铃。4.10无绳电话机的供电要求
4.10.1无绳电话机所用的外加交流电应通过适配器转为安全电压后接入座机。4.10.2手机电池按使用说明书充满电的条件下,应满足:a)连续待机21h以上,或者连续通话1h以上。b)通话10min,待机20min,反复10周期以上。4.10.3在电源极限测试条件下(见5.1.2.2),话机的载波频率允差应在规定的允许值内。236
4.11无绳电话机的安全要求
4.11.1耐压性能
GB/T17113-—1997
a)无绳话机采用三芯插头接人外加交流电时,在正常大气压下,电源端了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应能承受1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min试验,话机不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如果采用.芯插头接人外加交流电时,电源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应能承受30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min试验。b)话机外线端了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问应能承受500V、50Hz正弦交流电压1min试验,话机不出现飞弧和击穿现象。
4.11.2绝缘电阻
a)话机外加交流电源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50M2b)话机外线端子与话机外露的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0Mα。4.11.3话机防雷性能要求
话机应能承受电压脉冲波形为10/700us,峰值为1000V的电压脉冲的冲击,4.12基本环境适应性
4.12.1低(高)温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1的规定,载波频率允差在规定允许值内。4.12.2低(高)温贮存温度试验后,其传输特性、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2的规定。
4.12.3湿热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1.12.3的规定。
4.12.4振动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1小4.12.1的规定。
4.12.5碰撞试验后,其发送、接收响度评定值、收铃特性、发号特性应符合GB/T15279-94中1.12.5的规定。
4.12.6跌落试验后,应符合GB/T15279--94中4.12.6的规定。4.13手柄尺寸及结构应设计合理。4.14外观结构应符合GB/T15279—94中4.9的有关规定,对于会影响发射频率、辐射功率及信噪比状况的调整点,应避免被使用者所触及。4.15可靠性要求应符合GB/T15279—94中4.15的有关规定。5测试方法
5.1.测试条件
5.1.1正常测试条件
5.1.1.1环境温度:15℃~~35℃。5.1.1.2相对湿度:45%~75%。
5.1.1.3大气压力:86kPa~~106kPa。5.1.1.4电源:交流电源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手机电池充满电后,应在1h内完成测试。5.1.2极限测试条件
5.1.2.1温度:低温试验是一10℃;高温试验是40℃。
5.1.2.2电源:交流电源为220V士22V,频率为50Hz士1Hz;手机电池电压:对于镍-镉电池为标称电压的92%和112%;对了其他类型的电池为话机生产厂规定的电压值。23
GB/T 17113---1997
5.1.3话机生产厂须提供话机中频频率。5.1.4测量设备的要求
测量设备应能重复给出高于测试要求的精度。此外,必须保证测量设备的性能以及各种设备的配置不至于影响测量结果。测试设备的推荐特性见本标准附录((提示的附录)。5.1.5测试传输特性、发号特性、收铃特性时,被测话机的位置话机座机天线应垂直水平面拉为最长:手机置于规定位置,天线拉为最长,座机均手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m
5.1.6发射性能和接收性能的测试场地测试场地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标准的附录)的要求。该附录包括辐射试验场地的要求、被测话机的位置、测量天线和辅助天线的要求等,被测话机置于木制绝缘桌和转盘上,座机或手机天线均垂直水平面拉为最长,手机按响度评定值保护环位置I.R(P固定于头型架上。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天线的中心点书被测话机天线的距离为3m)测试也可以在开放式场地以外的场地进行,如不受天气影响的特殊实验室等,只要该场地符合开放式场地衰减特性的要求即可。如果测试场地的衰减特性不符合附录ID的要求,焦其测试结果与在开放武场地所得相周,也可获得认闻5.2基本功能的测试
5.2.1天线
良测检查。
5.2.2、指示及提示音
a)手机充电时,应有充电指示。b)手机接人欠压电池,应有低压告警指示。)座机,手机处子摘机或挂机状态时,应有相应的指示。d)当超出通话范围时,手机应有超距提示音。e)内部通话时(如有此功能),若外线来铃,应对用户有提示音或指示灯。5.2.3话机所用的外接交流电源断掉,带免提通话或带有有绳手柄的座机应仍然可以收铃、拨号和通话。
5.2.4身份识别码
取身份识别码相周的手机和座机,来话、去话呼叫时应能应答。取身份认别码不同的手机种座机,来话、去话呼叫时应无应答
5.2.5信道检测
在通话过程中,使座机与手机失掉无线电联络(如:断掉外加交流电),持续时间超过20%。捡查座机是否能释放用户线路。
5.2.6信道建立时间
a)振铃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25Hz、电压为75V(ms)的振铃信号,通过用户线加至座机,手机置」待机状态,用秒表从振铃信号发出开始计时,检查下机是否在3s内接收到振铃信号。b)手机开机呼出,用秒表从振铃信号发出开始计时,检查是香在3s内找到空闲信道,否则,应发出不少于3s的借道忙提示音。
5.2.7单信道、多信道
a)对于单信道无绳电话机:
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连接·个测量天线,被测话机置于距离测量天线3m处,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被测话机的工作频率,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话机处干扰信号场强为50d13V/m话机应不能开机通话。
b)对于多信道电话机:
GB/T17113 - 1997
测试可在屏蔽案进行,被测话机应能扫描其标称的所有信道。c)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
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连接:·个测量天线,被测话机置于距离测量天线3m处,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被测话机的1作频率,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话机处扰信号场强为50dBV/m).尚至少存在一个空闲信道时,应可靠建立无线信道。当全部信道均被占用时按信道忙处理、不能插人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
d)对于多信道无绳电话机:
被测话机处于通话状态,然后,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连接一个测量天线,被测话机置于距离测量天线3m处,调节射频信号发生器频率为被测话机的工作频率,谢节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话机处T扰信号场强为50dBuV/m,
使用手动或自动选频应能转到另空闲信道继续通话。当找不到空闲信道时,应能返问原信道或按信道忙处理。不能插入已被占用的信道或出现死机现象。5.2.8开机接通率
测试可在屏蔽室进行,手机开机50次,开机不成功次数点不大于1次。5.2.9有效距离
无绳话机在满足附录D的场地条件下,测试座机与手机能保持正常通话的间距5.3传输特性、发号特性、收铃特性、叉簧特性和话机绳特性的测试方法5.3.1响度评定值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2进行。5.3.2发送频率响应及允差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3.1进行5.3.3接收频率响应及允差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3.2进行。5.3.4接收非线性失真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5.1进行。发送非线性失真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5.2进行。5.3.5话机通断电时的最大脉冲声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6进行。5.3.6话机的振鸣检查按GB/T15279--94中5.7进行。5.3.7话机通话状态的直流电阻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8进行,5.3.8话机挂机状态的直流漏电流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9进行。5.3.9稳定平衡回损和回声平衡回损的测试均按(GB/T15279--94中5.10进行。5.3.10对于多信道无绳话机,随机选取一个信道进行测试。5.3.11脉冲发号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1~~5.11.2进行,双音多频信号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3~~5.11.8进行。按键号盘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11~~5.11.12进行。按键号盘的使用寿命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1.13进行。5.3.12收铃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2进行。5.3.13话机的叉簧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3进行。5.3.14话机绳利手柄绳特性的测试按GB/T15279-94中5.14进行。5.4发射性能测试
5.4.1载波频率允差
5.4.1.1测试电路如图1所示。
5.4.1.2被测话机处于通话状态,发射信号未调制。5.4.1.3将被测话机座机(或手机)的天线靠近频率计的输入端门的测试耦合天线,读取仪表1的频率读数。
GB/T 17113
被测话机
5.4.1.4载波频率允差即为所测频率与话机标称载波频率之差。5.4.1.5对于多信道话机,应测试所有信道的工作频率。5.4.2有效辐射功率
5.4.2.1根据附录D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试场地,并按图2所示连接测试系统。被测话机
选频测量仪
辅助天线
测望天线
选频测量仪
测量天线
5.4.2.2被测话机在测试桌上,使话机处于通话状态,发射信号未加调制。5.4.2.3测量天线垂直极化,其输出连接到选频测量仪,调整选频测量仪的频率至其指示电平读数最大。这里的选频测量仪可以是已校准场强仪,选频电压表或频谱分析仪、其标称阻抗为50α。5.4.2.4调节测量天线的高度,使选频测量仪读数最大。5.4.2.5以话机天线为轴,沿水平方向0°~360°旋转被测话机,使选频测量仪读数最大,记录此时选频测量仪的读数Pl。
5.4.2.6在同位置用辅助天线和射频信号发生器代替被测话机,见图3。辅助天线垂直极化,调整射频信号发生器的频率等于话机的工作频率。5.4.2.7调整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使选频测量仪读数等于话机发射时记录下来的读数P,,记录射频信号发生器的电平值P,(dBm)。5.4.2.8结果表示:
考虑辅助天线的增益及射频信号发生器与辅助天线之间的电缆损耗,计算被测话机的有效辐射功率P(mW)。
式中:L:馈线损耗,dB。
G。:辅助天线增益,dB
P102-1+G1/10
5.4.3最大允许频偏
GB/T 17113--1997
5.4.3.1座机和手机最大允许频偏的测试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设备,将被测话机座机(或手机)的天线靠近调制度计的输人端口的测试耦合天线。座机测量时可从用广线端口送人音频信号,于机测量时可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仿真嘴产生音频信号。图4中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内阻为6002挫机
C-100μF
≤5100mml
5.4.3.2使话机处于工作状态。
谢制度计
调制度计
5.4.3.3调节音频信号频率为1kHz,输出电平比产生3.OkHz频偏的电平高20dB。调制度计上读取最大频偏值,即为话机的最大允许频偏。5.4.4邻道辐射功率
5.4.4.1座机和手机邻道辐射功率的测试分别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设备,图6中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内阻为6000。测量天线所接仪表为功率测试接收机或选频测量仪(如选频电压表、频谱分析仪等),以下测试以频谱分析仪为例。
5.4.4.2按频道间隔决定测试规定带宽Bo,如25kHz频道间隔取B。为16kHz。5.4.4.3调节频谱仪的分辨率滤波器带宽尽可能小,但不大于(B./40),不小J(B./400),记录此分辨率带宽R的数值。
调节总扫捕宽度尽可能小,但不小于Bo,记录其总扫描宽度B的数值。调节其扫描时间大于3B/R2。
5.4.4.4使话机处于工作状态,发射信号不加调制。5.4.4.5调节频谱分析仪,使其总扫描宽度内中心频率与发射机载波频率致,调节频谱分析仪的灵敏度,使显示电平为满刻度。
5.4.4.6话机用1kHz信号进行调制,调整该信号输出电平比产生3kHz频偏的电平高20dB3。3
C-100mF
测景天线
选频测盘仪
GB/T17113---1997
测然天线
选频测仪
调节频谱仪,使其总扫描宽度内的中心频率与上邻道的中心频率-致,在规定带宽B.内,确延邻道功率的频谱分量最大值是否满足至少比噪声电平;10lg(B,/R)+3dB
若满足,则记录规定带宽内的频谱分量A1、A2、A用dI3m表示,并以发射天线和射频信舒发生器标定每个分量的电平值Y1.Y2,·Y,.计算出:10
P=10lg
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使用功率测试接收机按(GB12192-90中11.2进行测试。5.4.4.7再复步骤5.4.4.6.测量下邻道功率分量,计算出Pa2。5.4.4.8结果表示:
邻道辐射功率与有效辐射功率的比值(单位:dB)为P-P.式中:P:为5.4.2.7中的电平值。P,为Pal、Paz中的较大值。
5.4.5杂散射频分量
5.4.5.1测试如图2连接。
5.4.5.2使话机处于通话状态,发射倍号未加调制。5.4.5.3测试方法与测试有效辐射功率方法基本--样,也应使用前面所用过的测量天线、辅助天线、选频测量仪、射频信号发生器等。不同之处在于选频测量仪的接收频率在30~1000MHz之间改变,检测除话机工作频率和相邻频道以外的每个无用频率分量,每找到一个杂散频率时全方向旋转被测话机,直到选频测量仪指示电半最大,并以辅助天线和射频信号发生器标定每个杂散分量的电平。记录射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及其频率。
考虑辅助天线的增益以及射频信号发生器和辅助天线之间的电缆损耗,计算被测话机的杂散射频分量。用杂散射频分量功率与有效辐射功率之比(dB)表示。5.5接收性能的测试
5.5.1接收灵敏度(场强)
5.5.1.1座机和手机接收灵敏度的测试分别如图8和图9连接设备,图8中座机测量时从用户线取出音频信号,测试负载R为6000的纯电阻。图9中,手机测量时利用紧贴手机受话器放置的仿真耳取出音频信号。音频信号通过ITU-T0.41建议的噪声计加权后输人至信纳表。5.5.1.2将座机(或手机)处于通话状态,天线垂直水平面拉为最长。2.4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GB/T 17109-1997 粮食销售包装
- 下一篇: GB/T 17112-1997 定心钻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