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754-2001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DL)】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08 14:09:52
- DL/T754-2001
- 现行
标准号:
DL/T 754-2001
标准名称: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2-12 -
实施日期:
2001-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4.1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规程规定了电力行业制作、安装和检修35kV及以下发电设备、500kV及以下送、配电设备各类(矩形、槽形、管形等)铝母线焊接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本规程适用于纯铝、铝镁合金、铝锰合金等材料制成的母线的焊接工作。其他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母线可参照本规程规定进行施焊。本规程仅推荐采用氢弧焊(TIG、MIG)方法进行铝母线焊接,其他方法不宜使用。 DL/T 754-2001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DL/T754-2001

部分标准内容:
备案号:839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754-2001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Code of the welding technique for aluminium bus2001-02-1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7-01实施
DL/T754-2001
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技司技综【1996】40号文的要求,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组织行业内有关单位组成标准编制组,编制了《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其格式遵从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照了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有关标准及规定。本标准为相对独立的标准。为了便于焊工技术管理的统-协调,本标准要求铝母线焊工技术考核的组织和程序以及焊工基本知识考核的内容与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一致。本标准力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行业内有关铝母线焊接及焊工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军、张信林、杨建平、周安本、武英利、尚承伟、严正、张佩良。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754—2001
引用标准
铝材和焊接材料
5焊接机具
6焊接工艺试验
焊前准备
焊接工艺
9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10技术文件
附录A(标准的附录)铝母线焊工技术考核规定附录B(标准的附录)铝母线焊接接头射线探伤规定次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Code of the welding technique for aluminium busDL/ T 754--2001
本规程规定了电力行业制作、安装和检修35kV及以下发电设备、500kV及以下送、配电设备各类(矩形、槽形、管形等)铝母线焊接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本规程适用于纯铝、铝镁合金、铝锰合金等材料制成的母线的焊接工作。其他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母线可参照本规程规定进行施焊。本规程仅推荐采用氩弧焊(TIG、MIG)方法进行铝母线焊接,其他方法不宜使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985一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3190一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323一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3880—199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4191一1984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铺电极GB4842-1995氩气
GB/T10858一1989铝及铝合金焊丝GBJ149一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79-199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5069一199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3总则
3.1铝母线正式焊接前,应首先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确认焊接接头性能符合相应技术条件后,方可组织焊工培训和技术考核。
3.2施焊前必须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对从事铝母线焊接的焊工进行考核,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后,方可参加正式施焊工作。
3.3如铝母线同引进国外发电机组一并供货时,其焊接工作除合同中另有具体规定外,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
3.4铝母线施工过程包括:对口装配、施焊、检验和质量评定等工序。3.5焊接铝金属及其合金时,焊接气氛和强弧光对人体有-定的危害,必须对焊工加强安全教育和劳动保护。3.6从事铝母线焊接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环保、防火等规程和有关规定。4铝材和焊接材料
4.1焊接前必须确认所焊铝材的牌号,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和力学性能,以便正确地选定焊接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2-12批准2001-07-01实施
和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DL/T 754--2001
4.2铝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技术条件),引进国外的铝材应符合引进国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常用铝材牌号、成分和性能见表1。成分和性能
表1常用铝材牌号、月
化学成分
(LF21)
0.2510.35
0.400.4010.10
或Cr0.15
0.100.30~0.64.8~5.5
参照标准GB/T3190、GB/T3880。注:
O拉制
H112热挤
0拉制
H112热挤
0拉制
H112热挤
0拉制
H112热挤
厚度 (管径)
>6.5~12.5
>12.5~25
所有尺寸
所有尺寸
>4.5~12.5
所有尺寸
>4.5~10.0
所有尺寸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b
≤118
≤118
≥110
≤137
≤167
≥175
≤226
≤226
≥275
≥255
伸长率8
焊接材料(焊丝、氩气、钨棒)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常用铝焊丝牌号、4.3
成分和性能见表2。
表2常用铝焊丝牌号、成分和性能统一
牌号*)
SA1—3
(丝301)
SAISi—1
(丝311)
(丝321)
(丝331)
铝硅合
金焊丝
铝锰合
金焊丝
铝镁合
金焊丝
4.70~5.70
*)参照标准GB/T10858。
化学成分
0.20~0.60
580~610
643~654
638~660
纯铝或一般铝合金
通用焊丝
铝锰及其他铝合金,
耐蚀,有强度
铝镁及其他铝合金,
耐蚀,性能好
供货商应提供铝材和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无质量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凝时,应按批号抽查4.4
试验,其质量应符合GBJ149和GB/T3880的规定。2
DL/T 754--2001
4.5焊丝的选用应根据铝材的化学成分、性能、焊接性和焊接接头的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4.5.1焊接纯铝、铝锰和铝镁等合金时,一般应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当的焊丝。4.5.2焊丝选用可参照下列方法进行:a)焊接纯铝时,一般选用纯铝焊丝(丝301)。如焊缝坡口大、深或铝母线结构的刚性大,焊后收缩量大时,可选用铝硅焊丝(丝311);b)焊接铝锰合金时,一般选用铝锰焊丝(丝321)或铝硅焊丝(丝311);c)焊接铝镁合金时,为补偿焊接过程中镁的烧损,一般选用比其母材含镁量高的铝镁焊丝或者选用与其相应的铝镁焊丝(丝331);d)异种铝金属焊接时,宜选用与材料强度级别低的一侧匹配的焊丝。4.6钨极氩弧焊的电极,应按GB41911984的规定选用耐烧损、放射剂量小的钨铈棒或钨镧棒。4.7氩弧焊用的氯气纯度应不低于99.99%,应严格控制其他杂质不得超过GB4842一1995的规定【如氮≤70×10-6(质量分数)、氧≤10×10~6(质量分数)、水分≤20×10-6(质量分数)等]。5焊接机具
5.1应选用电气性能良好、电流调节灵活、工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和绝缘性能可靠的氩孤焊机。5.2氟弧焊枪应根据采用的焊接设备选择。5.2.1钨极氩弧焊宜选用150A~500A水冷式焊枪。5.2.2熔化极氩弧焊宜选用500A自冷式或水冷式焊枪。5.3应选用指示准确、安全可靠、调节灵活的氟气减压流量计,一般宜采用指针式氩气减压流量计。5.4输送氩气和冷却水用的胶管,不得与输送其他气体的胶管混用。胶管质地应优良柔软,无裂缝、漏气和漏水现象。
5.5与焊枪连接的导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导线应接触良好,质地柔软、绝缘层耐磨、无漏电现象。5.6焊接铝母线时,焊工必须随身携带下列工具:5.6.1钨极氟弧焊时,应备有钢丝刷、手锤、木槌、扳手、扁铲和钳子等工具。5.6.2熔化极氟弧焊时,除应备有5.6.1规定的工具外,还应增备电工用尖嘴钳子。5.6.3焊口检测器和焊工钢印代号。6焊接工艺试验
6.1焊接工艺试验由企业工艺(或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焊接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选派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施焊试验。
6.2焊接工艺试验可按铝材种类和结构型式分别进行试验。焊接工艺试验的主要内容为:a)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与母材的匹配;b)焊接规范(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氩气流量、焊前预热等)的调整。6.3焊接工艺试验分板状对接和板状角接试件。试件规格见表3和图1,板状角接试件的焊缝长度1应不小于1/2L。
6.4焊接工艺试件厚度的适用焊件厚度范围为试件厚度()的0.5~2.5倍。表3焊接工艺试验试件规格
试件尺寸
焊接方法
TIG、MIG
TIG、MIG
接头型式
板对接
板角接
≥6~10
≥6~10
≥300
≥240
≥150
试验件数
板状对接
DL/T 754--2001
板状角接
图1焊接工艺试验试件图
6.5焊接工艺试验试件的试样切取及加工。6.5.1试样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方法截取,板状试样见图3。施力方向
1,2拉伸试验
图2角接接头折断面试
验的施力方向示意图
6.5.2试样的加工规格见图4,试样加工尺寸见表4。B
3,4电阻测定
图3板状试样的切取
部位示意图
图4板状对接接头电阻测定、拉伸试验试样加工图6.6焊接工艺试验的结果应进行检查和判定。在焊缝外形匀整、接头边缘平滑过渡和外形尺寸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对对接试件进行射线透照、电阻测定和拉伸试验;对角接试件进行折断面检查。表4试样加工尺寸
试样尺寸
试样类型
试样名称
直流电阻
长度B
≥200
宽度b1
厚度s
≥6~10
DL/T754—2001
6.6.1焊接接头整体状况应无明显异常和缺陷,其焊缝外形尺寸和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9.4的规定。6.6.2角接接头折断面试验的施力方向如图2所示,检查角接接头折断面,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折断面检查焊缝缺陷允许范围缺陷名称
裂纹、未熔合、未焊透
单个气孔及夹渣
分散缺陷面积
允许范围
不允许
任何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3厚度,但最大不超过8mm不大于被检面积10%
6.6.3焊接接头试件的射线检验及结果的评定,应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进行。6.6.4焊接接头直流电阻值应不大于规格尺寸均相同的原材料直流电阻值的1.05倍。6.6.5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一般不应低于原材料抗拉强度标准值的下限。经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标准值的60%。7焊前准备
般规定
7.1.1铝母线焊接接头所处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a)离支持绝缘子、母线夹板的边缘不应小于100mm;b)母线宜减少对接接头;
c)同相母线不同片上的对接焊缝,其位置应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mm。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变形和扭曲,且无内部损伤。7.1.21
7.1.3母线对口的接触面不得有氧化膜,加工必须平整,其截面减少不得超过原截面的5%。7.1.4母线应在各段全部就位并调整后,且误差值能够符合规定时,方可进行焊接。7.2坡口形式与加工
7.2.1矩形、槽形、管形母线焊接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加工。如无规定时,坡口型式和尺寸应按能保证焊接质量,便于操作、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适应无损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铝母线焊缝坡口可参照GB/T985规定确定,常用的焊接接头基本形式及尺寸参见表6。表6焊接接头基本形式及尺寸
焊件厚度?
接头结构尺寸
30~35
适用范围
板件或管件
板件或管件
DL/T 7542001
表6(续完)
焊件厚度。
接头结构尺寸
搭接长度≥28
适用范围
板件或管件
7.2.2铝母线对接焊缝,为保证焊接质量、降低焊接技术难度,一般在对口根部可放置垫板或垫圈,其形式可根据需要选用。
7.3焊件下料及加工
7.3.1焊件下料应采取机械法或等离子法切割,切割时应留有1mm~2mm的精加工余量。7.3.2焊件切口应平整和垂直,坡口制备应光滑、均匀、无毛刺。7.4焊前清理
7.4.1焊接前必须将母材焊缝坡口区和焊丝表面的油污、氧化膜和其他杂质清除干净。7.4.2焊件清理范围应包括:坡口部位和其两侧。对接和角接接头清理范围为焊缝两侧各30mm150mm;搭接接头除搭接面外还应向外延伸30mm~50mm。清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除油污:用汽油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的油污;b)除氧化膜:可用机械方法处理,即用钢丝刷或刮刀去除氧化膜或用化学处理方法,即先用火焰法加热焊件待焊区域,待其表面温度达到100℃左右后,用常温下浓度为5%~8%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15~20)min,并随即用30%稀硝酸溶液进行中和光化处理,除去残碱,最后用清水冲洗(2~3)min。冲洗干净后,用于净无油的抹布擦干,或用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干;c)清理后的焊件应立即进行焊接工作,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c7.4.3密封完好的焊丝一般不需要清洗,可直接使用。对于受污染的焊丝焊前要进行清洗。清洗的步骤和要求如下:
步骤一:除油污。若焊丝表面有油污时,应先用汽油或丙酮清除油污;步骤二:碱洗。将焊丝放在温度为50℃~60℃、浓度为.5%~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一般纯铝焊丝清洗时间为15min;铝硅焊丝清洗时间不超过5min;步骤三:中和。将碱洗处理后的焊丝,放在30%硝酸溶液中进行中和光化处理,除去残碱。最后用冷水冲洗(2~3)min;
步骤四:烘干及存放。清洗完毕的焊丝应置于100℃~150℃的烘烤装置中,烘焙0.5h,随即放进6
DL/T754-2001
干燥的焊条箱中存放。一般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h,否则应重新清洗。7.5其他要求
7.5.1铝母线焊接组对的,应将焊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焊件产生变形和开裂。7.5.2焊接场所应采取可靠的防风、防雨、防雪、防冻等措施。7.5.3持有铝母线施焊资质的焊工,正式施焊前,应进行与实际条件相当的模拟练习,经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参与铝母线的焊接。8焊接工艺
铝母线焊接场所允许的环境温度应在0以上,如环境温度过低时,应采取有效方法提高环境温度。
8.2铝母线施焊前是否需要焊前预热,应根据焊件种类、规格和采用的焊接方法确定。8.2.1预热与否及预热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考惠,一般预热温度为100℃左右,在施焊过程中应保持预热温度。采用MIG焊接方法时,可不预热。8.2.2采用火焰方法预热时,其加热点应选定在距离对口中心每侧80mm以外区域进行。8.3严禁在焊件非焊接区域引燃电弧、试验电流。8.4铝母线材料厚度不小于8mm时,应采取分层方法焊接。8.5焊件的点固焊做如下规定:
8.5.1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预热温度和焊工资格条件等应与正式施焊时要求相同。8.5.2点固焊的设置和尺寸如下:a)点固焊的点数设置:
板件:焊件长度不大于500mm时,可点固2~3点;焊件长度大于500mm时,每间隔300mm设置一个点固焊点;
管件:直径不大于300mm时,可每隔120°点固一处,一般最少不得少于3点;直径为300mm~500mm时可点固3~5点;直径大于500mm时,应沿圆周每隔60°点固一处。b)点固焊点的长度一般为30mm~50mm,特殊件可达80mm;厚度为焊件厚度的2/3,且不小于4mmo
c)点固焊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施焊时不必铲除。8.5.3点固焊处在正式施焊前可进行修理,经检查确认无缺陷后,再行施焊。8.5.4角接或搭接型式焊件点焊时,为使其接缝处严密,可采取木槌敲击方法密合后点固。8.6焊接规范应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确定,参考规范如下:8.6.1钨极氩弧焊焊接规范见表7。表7
钨极氩弧焊焊接规范
焊件厚度
焊丝直径
注:仰焊时电流应减小10%左右。钨极直径
焊接电流
180~240
240~280bZxz.net
280~340
340~380
氩气流量
10~20
喷嘴内径
10~12
焊接层数
8.6.2熔化极氩弧焊焊接规范见表8。DL/T754—2001
表8熔化极氩弧焊焊接规范
焊件厚度
焊丝直径
焊接电流
180~220
190230
200~240
注:仰焊时电流可降低10A~15A。8.7
焊接电压
送丝速度
氩气流量
为减少焊接变形和接头缺陷,直径大于300mm的管件对接接头宜采取对称焊。应尽量避免在拘束条件下进行焊接,以减少焊接应力,防止开裂。焊接层数
8.9TIG焊接时,应采用非接触法引弧。8.10焊接完毕的接头,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按规定打上焊工钢印代号或永久性标记。8.11焊接接头经检查有超出标准限制的缺陷时,应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返修。8.11.1对外观缺陷,一般可采取打磨方式修整。对出现缩小导电面积情况时应予以补焊。8.11.2对于裂纹或内部缺陷,应采取挖补方式返修。8.11.3应彻底清除缺陷,并向缺陷两端各延伸30mm~50mm,确认缺陷消除后再进行补焊。返修中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一般不超过3次。8.12焊接接头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矫正,如必须矫正时,应制定措施向质量部门申报,待批准后,方可实施。
9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9.1铝母线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贯彻自检和专检相结合的方法,做好质量验收和等级评定工作。
9.2铝母线焊接质量检查和检验工作,强调焊接全过程的监督,在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等三个阶段都有检查,并严格按检验项目和程序进行。9.3铝母线焊接接头的检查方法、范围及数量,按表9规定进行。铝母线焊接接头检验项目、范围及数量表9
检验方法及比例
发电机出口至变压器之间导体
主回路至厂用变压器之间导体
变、直流励磁导体
送变电站中导体
其他部件
1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检查;2T形接头可不做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754-2001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Code of the welding technique for aluminium bus2001-02-12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7-01实施
DL/T754-2001
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科技司技综【1996】40号文的要求,原电力工业部电力建设研究所组织行业内有关单位组成标准编制组,编制了《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其格式遵从DL/T600-1996《电力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的规定。
本标准编制过程中,参照了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国内有关标准及规定。本标准为相对独立的标准。为了便于焊工技术管理的统-协调,本标准要求铝母线焊工技术考核的组织和程序以及焊工基本知识考核的内容与DL/T67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一致。本标准力求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行业内有关铝母线焊接及焊工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推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家电力公司电力建设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电源建设部、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电力建设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军、张信林、杨建平、周安本、武英利、尚承伟、严正、张佩良。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站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754—2001
引用标准
铝材和焊接材料
5焊接机具
6焊接工艺试验
焊前准备
焊接工艺
9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10技术文件
附录A(标准的附录)铝母线焊工技术考核规定附录B(标准的附录)铝母线焊接接头射线探伤规定次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铝母线焊接技术规程
Code of the welding technique for aluminium busDL/ T 754--2001
本规程规定了电力行业制作、安装和检修35kV及以下发电设备、500kV及以下送、配电设备各类(矩形、槽形、管形等)铝母线焊接工作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本规程适用于纯铝、铝镁合金、铝锰合金等材料制成的母线的焊接工作。其他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母线可参照本规程规定进行施焊。本规程仅推荐采用氩弧焊(TIG、MIG)方法进行铝母线焊接,其他方法不宜使用。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985一1988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3190一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323一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3880—1997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4191一1984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等离子焊接、切割用钨铺电极GB4842-1995氩气
GB/T10858一1989铝及铝合金焊丝GBJ149一1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79-1999焊工技术考核规程DL/T5069一1996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焊接接头射线检验篇)3总则
3.1铝母线正式焊接前,应首先进行焊接工艺试验,确认焊接接头性能符合相应技术条件后,方可组织焊工培训和技术考核。
3.2施焊前必须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对从事铝母线焊接的焊工进行考核,取得相应资质证书后,方可参加正式施焊工作。
3.3如铝母线同引进国外发电机组一并供货时,其焊接工作除合同中另有具体规定外,应按本规程的规定进行。
3.4铝母线施工过程包括:对口装配、施焊、检验和质量评定等工序。3.5焊接铝金属及其合金时,焊接气氛和强弧光对人体有-定的危害,必须对焊工加强安全教育和劳动保护。3.6从事铝母线焊接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环保、防火等规程和有关规定。4铝材和焊接材料
4.1焊接前必须确认所焊铝材的牌号,了解其化学成分、物理和力学性能,以便正确地选定焊接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2-12批准2001-07-01实施
和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艺。
DL/T 754--2001
4.2铝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技术条件),引进国外的铝材应符合引进国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技术条件。
常用铝材牌号、成分和性能见表1。成分和性能
表1常用铝材牌号、月
化学成分
(LF21)
0.2510.35
0.400.4010.10
或Cr0.15
0.100.30~0.64.8~5.5
参照标准GB/T3190、GB/T3880。注:
O拉制
H112热挤
0拉制
H112热挤
0拉制
H112热挤
0拉制
H112热挤
厚度 (管径)
>6.5~12.5
>12.5~25
所有尺寸
所有尺寸
>4.5~12.5
所有尺寸
>4.5~10.0
所有尺寸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b
≤118
≤118
≥110
≤137
≤167
≥175
≤226
≤226
≥275
≥255
伸长率8
焊接材料(焊丝、氩气、钨棒)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常用铝焊丝牌号、4.3
成分和性能见表2。
表2常用铝焊丝牌号、成分和性能统一
牌号*)
SA1—3
(丝301)
SAISi—1
(丝311)
(丝321)
(丝331)
铝硅合
金焊丝
铝锰合
金焊丝
铝镁合
金焊丝
4.70~5.70
*)参照标准GB/T10858。
化学成分
0.20~0.60
580~610
643~654
638~660
纯铝或一般铝合金
通用焊丝
铝锰及其他铝合金,
耐蚀,有强度
铝镁及其他铝合金,
耐蚀,性能好
供货商应提供铝材和焊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无质量合格证或对其质量有怀凝时,应按批号抽查4.4
试验,其质量应符合GBJ149和GB/T3880的规定。2
DL/T 754--2001
4.5焊丝的选用应根据铝材的化学成分、性能、焊接性和焊接接头的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4.5.1焊接纯铝、铝锰和铝镁等合金时,一般应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当的焊丝。4.5.2焊丝选用可参照下列方法进行:a)焊接纯铝时,一般选用纯铝焊丝(丝301)。如焊缝坡口大、深或铝母线结构的刚性大,焊后收缩量大时,可选用铝硅焊丝(丝311);b)焊接铝锰合金时,一般选用铝锰焊丝(丝321)或铝硅焊丝(丝311);c)焊接铝镁合金时,为补偿焊接过程中镁的烧损,一般选用比其母材含镁量高的铝镁焊丝或者选用与其相应的铝镁焊丝(丝331);d)异种铝金属焊接时,宜选用与材料强度级别低的一侧匹配的焊丝。4.6钨极氩弧焊的电极,应按GB41911984的规定选用耐烧损、放射剂量小的钨铈棒或钨镧棒。4.7氩弧焊用的氯气纯度应不低于99.99%,应严格控制其他杂质不得超过GB4842一1995的规定【如氮≤70×10-6(质量分数)、氧≤10×10~6(质量分数)、水分≤20×10-6(质量分数)等]。5焊接机具
5.1应选用电气性能良好、电流调节灵活、工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和绝缘性能可靠的氩孤焊机。5.2氟弧焊枪应根据采用的焊接设备选择。5.2.1钨极氩弧焊宜选用150A~500A水冷式焊枪。5.2.2熔化极氩弧焊宜选用500A自冷式或水冷式焊枪。5.3应选用指示准确、安全可靠、调节灵活的氟气减压流量计,一般宜采用指针式氩气减压流量计。5.4输送氩气和冷却水用的胶管,不得与输送其他气体的胶管混用。胶管质地应优良柔软,无裂缝、漏气和漏水现象。
5.5与焊枪连接的导线应有足够的长度。导线应接触良好,质地柔软、绝缘层耐磨、无漏电现象。5.6焊接铝母线时,焊工必须随身携带下列工具:5.6.1钨极氟弧焊时,应备有钢丝刷、手锤、木槌、扳手、扁铲和钳子等工具。5.6.2熔化极氟弧焊时,除应备有5.6.1规定的工具外,还应增备电工用尖嘴钳子。5.6.3焊口检测器和焊工钢印代号。6焊接工艺试验
6.1焊接工艺试验由企业工艺(或技术)管理部门组织,焊接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选派有经验的焊工担任施焊试验。
6.2焊接工艺试验可按铝材种类和结构型式分别进行试验。焊接工艺试验的主要内容为:a)焊接材料的选择和与母材的匹配;b)焊接规范(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速度、氩气流量、焊前预热等)的调整。6.3焊接工艺试验分板状对接和板状角接试件。试件规格见表3和图1,板状角接试件的焊缝长度1应不小于1/2L。
6.4焊接工艺试件厚度的适用焊件厚度范围为试件厚度()的0.5~2.5倍。表3焊接工艺试验试件规格
试件尺寸
焊接方法
TIG、MIG
TIG、MIG
接头型式
板对接
板角接
≥6~10
≥6~10
≥300
≥240
≥150
试验件数
板状对接
DL/T 754--2001
板状角接
图1焊接工艺试验试件图
6.5焊接工艺试验试件的试样切取及加工。6.5.1试样应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方法截取,板状试样见图3。施力方向
1,2拉伸试验
图2角接接头折断面试
验的施力方向示意图
6.5.2试样的加工规格见图4,试样加工尺寸见表4。B
3,4电阻测定
图3板状试样的切取
部位示意图
图4板状对接接头电阻测定、拉伸试验试样加工图6.6焊接工艺试验的结果应进行检查和判定。在焊缝外形匀整、接头边缘平滑过渡和外形尺寸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对对接试件进行射线透照、电阻测定和拉伸试验;对角接试件进行折断面检查。表4试样加工尺寸
试样尺寸
试样类型
试样名称
直流电阻
长度B
≥200
宽度b1
厚度s
≥6~10
DL/T754—2001
6.6.1焊接接头整体状况应无明显异常和缺陷,其焊缝外形尺寸和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9.4的规定。6.6.2角接接头折断面试验的施力方向如图2所示,检查角接接头折断面,应符合表5的规定。表5折断面检查焊缝缺陷允许范围缺陷名称
裂纹、未熔合、未焊透
单个气孔及夹渣
分散缺陷面积
允许范围
不允许
任何方向的最大尺寸不大于1/3厚度,但最大不超过8mm不大于被检面积10%
6.6.3焊接接头试件的射线检验及结果的评定,应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要求进行。6.6.4焊接接头直流电阻值应不大于规格尺寸均相同的原材料直流电阻值的1.05倍。6.6.5焊接接头拉伸试验,其焊接接头抗拉强度一般不应低于原材料抗拉强度标准值的下限。经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其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标准值的60%。7焊前准备
般规定
7.1.1铝母线焊接接头所处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a)离支持绝缘子、母线夹板的边缘不应小于100mm;b)母线宜减少对接接头;
c)同相母线不同片上的对接焊缝,其位置应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mm。母线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纹、折皱、夹杂物、变形和扭曲,且无内部损伤。7.1.21
7.1.3母线对口的接触面不得有氧化膜,加工必须平整,其截面减少不得超过原截面的5%。7.1.4母线应在各段全部就位并调整后,且误差值能够符合规定时,方可进行焊接。7.2坡口形式与加工
7.2.1矩形、槽形、管形母线焊接的坡口形式和尺寸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加工。如无规定时,坡口型式和尺寸应按能保证焊接质量,便于操作、减少焊接应力和变形、适应无损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铝母线焊缝坡口可参照GB/T985规定确定,常用的焊接接头基本形式及尺寸参见表6。表6焊接接头基本形式及尺寸
焊件厚度?
接头结构尺寸
30~35
适用范围
板件或管件
板件或管件
DL/T 7542001
表6(续完)
焊件厚度。
接头结构尺寸
搭接长度≥28
适用范围
板件或管件
7.2.2铝母线对接焊缝,为保证焊接质量、降低焊接技术难度,一般在对口根部可放置垫板或垫圈,其形式可根据需要选用。
7.3焊件下料及加工
7.3.1焊件下料应采取机械法或等离子法切割,切割时应留有1mm~2mm的精加工余量。7.3.2焊件切口应平整和垂直,坡口制备应光滑、均匀、无毛刺。7.4焊前清理
7.4.1焊接前必须将母材焊缝坡口区和焊丝表面的油污、氧化膜和其他杂质清除干净。7.4.2焊件清理范围应包括:坡口部位和其两侧。对接和角接接头清理范围为焊缝两侧各30mm150mm;搭接接头除搭接面外还应向外延伸30mm~50mm。清理方法和要求如下:a)除油污:用汽油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清除表面的油污;b)除氧化膜:可用机械方法处理,即用钢丝刷或刮刀去除氧化膜或用化学处理方法,即先用火焰法加热焊件待焊区域,待其表面温度达到100℃左右后,用常温下浓度为5%~8%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15~20)min,并随即用30%稀硝酸溶液进行中和光化处理,除去残碱,最后用清水冲洗(2~3)min。冲洗干净后,用于净无油的抹布擦干,或用无油的压缩空气吹干;c)清理后的焊件应立即进行焊接工作,其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c7.4.3密封完好的焊丝一般不需要清洗,可直接使用。对于受污染的焊丝焊前要进行清洗。清洗的步骤和要求如下:
步骤一:除油污。若焊丝表面有油污时,应先用汽油或丙酮清除油污;步骤二:碱洗。将焊丝放在温度为50℃~60℃、浓度为.5%~8%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碱洗。一般纯铝焊丝清洗时间为15min;铝硅焊丝清洗时间不超过5min;步骤三:中和。将碱洗处理后的焊丝,放在30%硝酸溶液中进行中和光化处理,除去残碱。最后用冷水冲洗(2~3)min;
步骤四:烘干及存放。清洗完毕的焊丝应置于100℃~150℃的烘烤装置中,烘焙0.5h,随即放进6
DL/T754-2001
干燥的焊条箱中存放。一般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h,否则应重新清洗。7.5其他要求
7.5.1铝母线焊接组对的,应将焊件垫置牢固,以防止在焊接过程中,焊件产生变形和开裂。7.5.2焊接场所应采取可靠的防风、防雨、防雪、防冻等措施。7.5.3持有铝母线施焊资质的焊工,正式施焊前,应进行与实际条件相当的模拟练习,经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参与铝母线的焊接。8焊接工艺
铝母线焊接场所允许的环境温度应在0以上,如环境温度过低时,应采取有效方法提高环境温度。
8.2铝母线施焊前是否需要焊前预热,应根据焊件种类、规格和采用的焊接方法确定。8.2.1预热与否及预热温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考惠,一般预热温度为100℃左右,在施焊过程中应保持预热温度。采用MIG焊接方法时,可不预热。8.2.2采用火焰方法预热时,其加热点应选定在距离对口中心每侧80mm以外区域进行。8.3严禁在焊件非焊接区域引燃电弧、试验电流。8.4铝母线材料厚度不小于8mm时,应采取分层方法焊接。8.5焊件的点固焊做如下规定:
8.5.1选用的焊接材料、焊接工艺、预热温度和焊工资格条件等应与正式施焊时要求相同。8.5.2点固焊的设置和尺寸如下:a)点固焊的点数设置:
板件:焊件长度不大于500mm时,可点固2~3点;焊件长度大于500mm时,每间隔300mm设置一个点固焊点;
管件:直径不大于300mm时,可每隔120°点固一处,一般最少不得少于3点;直径为300mm~500mm时可点固3~5点;直径大于500mm时,应沿圆周每隔60°点固一处。b)点固焊点的长度一般为30mm~50mm,特殊件可达80mm;厚度为焊件厚度的2/3,且不小于4mmo
c)点固焊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施焊时不必铲除。8.5.3点固焊处在正式施焊前可进行修理,经检查确认无缺陷后,再行施焊。8.5.4角接或搭接型式焊件点焊时,为使其接缝处严密,可采取木槌敲击方法密合后点固。8.6焊接规范应根据焊接工艺试验确定,参考规范如下:8.6.1钨极氩弧焊焊接规范见表7。表7
钨极氩弧焊焊接规范
焊件厚度
焊丝直径
注:仰焊时电流应减小10%左右。钨极直径
焊接电流
180~240
240~280bZxz.net
280~340
340~380
氩气流量
10~20
喷嘴内径
10~12
焊接层数
8.6.2熔化极氩弧焊焊接规范见表8。DL/T754—2001
表8熔化极氩弧焊焊接规范
焊件厚度
焊丝直径
焊接电流
180~220
190230
200~240
注:仰焊时电流可降低10A~15A。8.7
焊接电压
送丝速度
氩气流量
为减少焊接变形和接头缺陷,直径大于300mm的管件对接接头宜采取对称焊。应尽量避免在拘束条件下进行焊接,以减少焊接应力,防止开裂。焊接层数
8.9TIG焊接时,应采用非接触法引弧。8.10焊接完毕的接头,经自检合格后,在焊缝附近按规定打上焊工钢印代号或永久性标记。8.11焊接接头经检查有超出标准限制的缺陷时,应查明原因,制定措施,进行返修。8.11.1对外观缺陷,一般可采取打磨方式修整。对出现缩小导电面积情况时应予以补焊。8.11.2对于裂纹或内部缺陷,应采取挖补方式返修。8.11.3应彻底清除缺陷,并向缺陷两端各延伸30mm~50mm,确认缺陷消除后再进行补焊。返修中同一位置上的挖补次数一一般不超过3次。8.12焊接接头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矫正,如必须矫正时,应制定措施向质量部门申报,待批准后,方可实施。
9质量检验和质量标准
9.1铝母线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贯彻自检和专检相结合的方法,做好质量验收和等级评定工作。
9.2铝母线焊接质量检查和检验工作,强调焊接全过程的监督,在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等三个阶段都有检查,并严格按检验项目和程序进行。9.3铝母线焊接接头的检查方法、范围及数量,按表9规定进行。铝母线焊接接头检验项目、范围及数量表9
检验方法及比例
发电机出口至变压器之间导体
主回路至厂用变压器之间导体
变、直流励磁导体
送变电站中导体
其他部件
1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不允许进行其他项目检查;2T形接头可不做射线探伤。
射线探伤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5161.1-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5442-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
- DL/T5545-2018 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系统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