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748.3-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19 17:55:06
- DL/T748.3-2001
- 现行
标准号:
DL/T 748.3-2001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1-02-12 -
实施日期:
2001-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2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的检修项目、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适用于100MW级及以上容量的蒸汽锅炉主要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本标准未列出的其他阀门及汽水管道请参照执行。 DL/T 748.3-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 DL/T748.3-2001

部分标准内容:
ICS 27.060.30
备案号:837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48.3—2001
20020725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Guide of maintenance of boiler unit for thermal power stationPart 3: The maintenance of valve and steam-water system2001-02-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7-01实施
DL/T748.3-200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电力行业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安排制订的。当前我国火力发电以大容量、高参数的锅炉机组为主,对锅炉及其附属系统设备检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急需有一个锅炉检修的电力行业标准,以规范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检修工作。由于我国火电机组锅炉型式十分繁多,因此,制订《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对指导现场的锅炉检修,加强检修管理,提高锅炉设备的可靠性,延长锅炉设备的寿命,确保锅炉设备的检修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是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随着火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对高压阀门与汽水管道检修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由于阀门的种类繁多,为了规范锅炉机组范围内的阀门与汽水管道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制定电力行业标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导则是很有必要的。本标准主要依据电力行业有关的技术规范、检修安装导则,结合电厂实际检修情况,并参照有关阀门制造厂家的标准进行编制。
DL/T748是一个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系列标准,标准编写的格式,除第1部分外,其它9部分以表格形式为主,表头分为四栏,即:设备名称、检修项目、工艺要点、质量要求。采用一。对应的形式,便于检索和应用。DL/T748系列标准由下列10部分组成:第1部分:总则
DL/T748.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2*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32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4
DL/T748.52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6
DL/T748.7
DL/T748.8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
第5部分:烟风系统检修
第6部分:除尘器检修
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DL/T748.9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
DL/T748.10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
本标准是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令文、郝亮、郭林、刘全山、梁煜琨、唐圭章、欧丽秋、刘洪亮。本标准电力行业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748.3—2001
2引用标准
3总则
4阀门检修
5汽水管道检修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阀座与阀瓣密封面的处理
阀门的研磨工艺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DL/T748.3-2001
Guideof maintenance of boilerunitforthermal power stationPart3:Themaintenanceof valveandsteam-watersystem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的检修项目、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适用于100MW级及以上容量的蒸汽锅炉主要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本标准未列出的其他阀门及汽水管道请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DL438--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41一1991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616一1997、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647—199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规程DL/T748.1一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DL5007一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3总则
锅炉本体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应按照DL/T748.1进行。3.2检修工作中应按照电安生[1994】227号规定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4
阀门检修
设备名称
4.1闸阀
检修项目
外部检查
阀门的解
工艺要点
清除脏物,拆除保温。
检查阀体外部缺陷
解体前做好配合记号。
解体时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
注意拆卸顺序。
不要损伤零部件。
清洗卸下的螺栓及零件。
对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
进行光谱复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2-12发布1
质量要求
阀体无砂眼、无裂纹
螺栓及零部件均应完好。
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经光
谱检查合格
2001-07-01实施
设备名称
4.1闸阀
检修项目
阀杆检查
闸板、阀
座和阀体的检查修
4.1.5阀盖检查
4.1.6支架的检
查修理
4.1.7四合环(六
合环)垫圈等的修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清理于净阀杆表面污垢,检
查阀杆缺陷。
“必要时进行校直或更换。
视情况进行表面氮化处理
检查闸板、阀座和阀体有无
裂纹、沟槽等缺陷。
2用红丹粉检查密封面吻合度,
根据检查情况,确定修复方式。研磨工艺参见附录B。
质量要求
阀杆弯曲度不大于阀杆全长
的1%,不圆度小于0.05mm。
2阀杆应光滑,无麻点、无划
痕、无裂纹。阀杆与填料接触部位的均匀点蚀深度不大于
0.3mm,其它部位无缺陷。
3阀杆螺纹完好,当磨损超过
原厚度1/3时应更换
1闸板、阀座、阀体无裂纹和
沟槽。
2密封面的粗糙度R应小于
0.10um,密封面应平直,径向
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
3.打磨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的结
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
合面。
检查阀座与阀体结合是否牢
清理填料箱并打磨填料箱内
壁、填料压盖及座圈。
2打磨阀盖与封垫圈结合面
清洗止推轴承并检查轴承有
无磨损、锈蚀和破碎。
2检查支架上的阀杆螺母。
3检查支架有无损伤。
4打磨阀体结合面
打磨四合环、垫圈。
检查四合环材质、硬度
3阀体内部无异物及其他缺陷。
4,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结合面处
光滑,无沟槽。
5阀座与阀体结合牢固,无松
动现象
1填料箱内壁、填料压盖及座
圈光洁。
2阀盖与自密封垫圈结合面平
整、光洁
-1轴承质量符合要求,否则必
须更换。
2阀杆螺母完好。
3支架无损伤。
4阀体结合面光平整
1四合环、垫圈光滑,无锈蚀。
四合环厚度均匀,无破损、无变形现象。垫圈无变形、无裂纹等缺陷。
2四合环材质、硬度符合要求
设备名称
4.1:闸阀
检修项目
4.1.8组装
4.1.9·开关试验
更换新阀
查修理
阀体外观
阀门的解
阀杆的检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阀门组装时,阀门应处于开
启状态。
2按配合顺序组装。
3.补充润滑剂。
4更换填料。
5调整闸板与阀座的接触面积。
6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7均匀紧固各部连接件。
8检查各部间隙
校对开关开度指示,检查开关
除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外,
都要进行解体检查及光谱复查。2对焊口进行100%探伤检查。
3必要时按规程要求做水压试
1清除脏物,拆除保温。
检查阀体表面有无重皮、裂
纹、砂眼
质量要求
阀门在关闭状态下,闸板中
心应比阀座中心高(单闸板为
2/3密封面高度,双闸板为1/2
密封面高度)。
2闸杆与闸板连接牢靠,阀杆
吻合良好。
3各部间隙如下:
a)垫圈与阀体阀盖间隙为
0.10mm~0.30mm。
b)阀杆与压盖间隙为0.10mm
~0.30mm。
c)填料与压盖间隙为0.10mm
~0.15mm。
d)阀杆与座圈的间隙为
0.10mm~0.20mm。
e)座圈与填料箱的间隙为
0.10mm~0.15mm。
4附件及标牌齐全。
5阀体保温良好
阀门在开关全行程无卡涩和虚
1各零部件完好,材质及闸门
质量合乎要求。
2焊口质量合格。
3水压试验时各结合面、密封
面无泄漏
阀体表面无重皮,无裂纹,无
设备名称
式调节阀
检修项目
阀座、阀
体与阀瓣的修理
查修理
阀盖的检
4.2.6支架的检
查、修理
四合环六
合环)、垫圈等的修
阀门的组
阀体外部
状况检查
阀门的解
4.3.3:阀杆的检
查修理
阀座、阀
体与阀瓣的检查修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检查阀座、阀体、阀瓣有无
裂纹、沟槽。
2用红丹粉检查密封面的吻合
度,根据检查情况确定修复工
艺,研磨方法参见附录B。
3打磨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结合
面,对无法修复的可卸式阀座应更换
清除脏物,拆除保温
1解体前做好配合记号。
2注意拆卸顺序。
3不要损伤部件。
清洗卸下的零件
打磨阀座套筒内壁,检查内
孔有无损坏、变形。
2检查阀瓣吹损情况及其不圆
3检查阀座与阀瓣磨损情况
质量要求
阀座、阀体、阀瓣无裂纹,
无沟槽。
密封面应平直,密封面的粗
糙度Ra应小于0.20μum,径向
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
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
3阀体内部无异物及其他缺陷。
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结合面处
光滑,无沟槽。
5阀瓣与阀座密封面的焊补参
见附录A
同4.1.8。
填料及密封垫圈的质量符合
要求。
附件及标牌齐全,阀体保温
阀体无砂眼、无裂纹
各零部件完好
阀座套筒内壁光洁,无毛刺。
阀瓣汽蚀、冲刷深度小于
0.01mm,表面光洁,不圆度Ra
<0.15mm。
3,阀瓣在阀座套筒内转动灵活,间隙为0.10mm~0.30mm,间
隙超过1mm时要更换新阀门
设备名称
式调节阀
检修项目
查修理
阀盖的检
支架的检
查修理
四合环、
垫圈的检查修理
4.3.8组装
4.3.9试验
4.3.10更换新阀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清理填料箱,打磨填料箱内
2打磨阀盖与自密封垫圈的结
合面,必要时进行探伤
清理支架,检查有无损伤,打
磨与阀体的结合面
将四合环、垫圈打磨
1按配合顺序组装。
补充润滑剂。
3更换填料。
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5均匀紧固各连接件。
6调整好各部间隙。
7·注意阀瓣与阀座套筒上的流
量释放孔对齐
1校对开关开度指示,检查开
关情况。
2阀门投运前,做好流量特性
曲线试验
除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外,
都要进行解体检查及光谱复查。2对焊口进行100%探伤。
3注意安装方向。
4必要时按规程要求做水压试
质量要求
填料箱内壁光洁。
阀盖结合面平整光洁,无裂
纹、无砂眼
支架无损伤,结合面光洁平整
1四合环光洁无锈蚀,厚度均
2垫圈无变形、断裂,内外径
不圆度R<0.30mm。
3四合环的中心应对准阀体上
的小孔
组装顺序正确。
润滑剂质量合格,补充适量。
填料质量符合要求。
四合环中心应对准阀体上的
小孔。
5各连接件紧固完好。
6·阀杆与阀瓣连接处间隙符合
要求。
阀瓣与阀座导筒上的流量释
放孔对齐
1开关位置指示正确。阀门在
开关全行程无卡涩,无虚行程和松动现象。
2流量特性曲线应符合要求
新换阀门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焊口探伤合格。
安装方向正确无误。
4水压试验时,各结合面密封
面无泄漏,漏流量及调节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名称
式调节阀
检修项目
阀体外部
阀门的解
4.4.3检查、修
理阀杆
4.4.4检查、修
理阀座(套筒)、
阀瓣与阀体
阀盖的检
查、修理
四合环、
垫圈等的修理
阀门的组
4.4.8开关试验
·更换新阀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解体前做好配合记号。
注意拆卸顺序。
注意不要损伤部件。
清洗卸下的零件。
对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
进行光谱复查
检查阀座、阀瓣冲刷损坏情
检查阀座与阀瓣的间隙。
检查阀座与阀瓣无裂纹,必
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4打磨阀体与阀盖的结合面。
5对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进行
阀门组装时,阀门应处于开
启状态。
按配合顺序组装。
补充润滑剂。
更换填料。
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均匀紧固各部连接件。
各部间隙符合要求
同4.1.10
1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应光洁,
无伤痕。表面粗糙度R。<
2阀瓣与阀座的间隙在0.10mm
0.30mm,大于1.0mm时换新阀门。3
阀座与阀瓣无裂纹。
阀体与阀盖结合面光洁平整。
阀体内部无异物
组装顺序正确。
润滑剂质量合格,补充适量。
填料质量符合要求。
附件及标牌齐全。
阀杆与阀瓣连接良好。
6各部连接件紧固完好。
7各部间隙要求同闸阀
同4.1.10
设备名称
4.6·弹簧
式安全阀
检修项目www.bzxz.net
4.5.1阀体外部
状况检查
4.5.2.阀门解体
4.5.3检查阀杆、
检查阀瓣
与阀座密封面
4.5.5:检查阀体
及其连接焊缝
4.5.6检查翻板
式止回阀旋转轴
阀盖的检
查、修理
检查导向
轴、四合环
阀门的组
开关试验
更换新阀
检查弹簧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检查阀杆、弹簧有无裂纹、变
形和腐蚀
密封面可用粗、中、细研磨
膏、砂纸研磨。研磨时要用研磨胎或研磨棒分别研磨阀瓣与阀
座,不可对研。也可用专用研磨工具研磨。阀门研磨工艺参见附录B
检查阀体及其连接焊缝有无砂
眼、裂纹
检查旋转轴变形、裂纹、磨
损和腐蚀情况。
检查翻板开关情况
检查导向轴变形、裂纹、磨
损和腐蚀情况
按配合顺序组装。
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均匀紧固各部连接件
同4.1.10
测量弹簧工作长度,做好标
记和记录。
2标记和记录各定位尺寸和位
3检查弹簧有无裂纹、严重锈
蚀和变形,弹簧性能是否良好
质量要求
阀杆、弹簧无裂纹、无变形、
无腐蚀
密封面表面粗糙度R。应小于
阀体及其连接焊缝无砂眼,无
裂纹等缺陷
1·旋转轴无变形、裂纹、磨损
和腐蚀等缺陷。
2翻板开关灵活
同4.1.7。
导向轴无变形、裂纹等缺陷
1组装顺序正确。
各部连接件紧固完好
同4.1.10
1、弹簧无裂纹,无锈蚀和变形,1
弹性良好。
2弹簧与弹簧座吻合良好
设备名称
式安全阀
检修项目
检查阀瓣、
检查阀杆
检查螺栓、
4.6.5检查阀体
及与阀门连接管座
检查弹簧
阀门组装
4.6.8.安全门动
作试验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密封面如有表面损坏,深度
不超过1.40mm,或微小裂纹,
且深度不超过1.40mm,可先用
车削办法修复后再研磨。
2.微小缺陷或有必要时,可用
着色等无损探伤方法进行确认。3密封面深度小于0.4mm的微
小缺陷可用研磨方法消除。
4阀门的研磨工艺参见附录B
检查螺栓、螺母的螺纹。装配
灵活,无松动现象
检查弹簧提杆应完好
1按配合顺序、解体的标记和
定值尺寸进行装复。
2内轴承、螺栓顶端等活动部
位应涂上润滑油。
3注意不要损伤密封面,不要将
连接轴倒装。
4调整弹簧长度
质量要求
密封面损坏深度超过1.4mm
时应更换。
密封面的粗糙度R,应小于
0.10um,密封面应平直,径向
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
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
螺栓、螺母完好,无裂纹,无
组装顺序正确。
密封面完好,连接轴安装方
向正确。
3弹簧长度与检修前长度一致
阀瓣起跳高度符合设计规定
(全启式高度不小于喉径的1/4)。2安全门校验时起跳压力允许
误差为±0.6%,回座压力为起
座压力的93%~96%,最低不
低于起跳压力的9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8377—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48.3—2001
20020725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Guide of maintenance of boiler unit for thermal power stationPart 3: The maintenance of valve and steam-water system2001-02-1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7-01实施
DL/T748.3-200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综科教[1998】28号文《关于下达1997年电力行业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安排制订的。当前我国火力发电以大容量、高参数的锅炉机组为主,对锅炉及其附属系统设备检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急需有一个锅炉检修的电力行业标准,以规范火力发电厂的锅炉检修工作。由于我国火电机组锅炉型式十分繁多,因此,制订《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对指导现场的锅炉检修,加强检修管理,提高锅炉设备的可靠性,延长锅炉设备的寿命,确保锅炉设备的检修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和紧迫的。
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是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锅炉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随着火力发电机组容量的增大,对高压阀门与汽水管道检修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由于阀门的种类繁多,为了规范锅炉机组范围内的阀门与汽水管道检修工艺和质量要求,制定电力行业标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导则是很有必要的。本标准主要依据电力行业有关的技术规范、检修安装导则,结合电厂实际检修情况,并参照有关阀门制造厂家的标准进行编制。
DL/T748是一个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系列标准,标准编写的格式,除第1部分外,其它9部分以表格形式为主,表头分为四栏,即:设备名称、检修项目、工艺要点、质量要求。采用一。对应的形式,便于检索和应用。DL/T748系列标准由下列10部分组成:第1部分:总则
DL/T748.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DL/T748.2*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32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4
DL/T748.52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DL/T748.6
DL/T748.7
DL/T748.8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2部分:锅炉本体检修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第4部分:制粉系统检修
第5部分:烟风系统检修
第6部分:除尘器检修
第7部分:除灰渣系统检修
第8部分:空气预热器检修
DL/T748.9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9部分:干输灰系统检修
DL/T748.10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
本标准是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本标准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行业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华中电力集团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令文、郝亮、郭林、刘全山、梁煜琨、唐圭章、欧丽秋、刘洪亮。本标准电力行业锅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DL/T748.3—2001
2引用标准
3总则
4阀门检修
5汽水管道检修
附录A(提示的附录)
附录B.(提示的附录)
阀座与阀瓣密封面的处理
阀门的研磨工艺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
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系统检修
DL/T748.3-2001
Guideof maintenance of boilerunitforthermal power stationPart3:Themaintenanceof valveandsteam-watersystem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的检修项目、工艺要点和质量要求。适用于100MW级及以上容量的蒸汽锅炉主要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本标准未列出的其他阀门及汽水管道请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DL438--199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441一1991火力发电厂高温高压蒸汽管道蠕变监督导则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T616一1997、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647—199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性能检验规程DL/T748.1一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部分:总则DL5007一199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DL5031—19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管道篇)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3总则
锅炉本体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应按照DL/T748.1进行。3.2检修工作中应按照电安生[1994】227号规定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4
阀门检修
设备名称
4.1闸阀
检修项目
外部检查
阀门的解
工艺要点
清除脏物,拆除保温。
检查阀体外部缺陷
解体前做好配合记号。
解体时阀门应处于开启状态。
注意拆卸顺序。
不要损伤零部件。
清洗卸下的螺栓及零件。
对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
进行光谱复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1-02-12发布1
质量要求
阀体无砂眼、无裂纹
螺栓及零部件均应完好。
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经光
谱检查合格
2001-07-01实施
设备名称
4.1闸阀
检修项目
阀杆检查
闸板、阀
座和阀体的检查修
4.1.5阀盖检查
4.1.6支架的检
查修理
4.1.7四合环(六
合环)垫圈等的修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清理于净阀杆表面污垢,检
查阀杆缺陷。
“必要时进行校直或更换。
视情况进行表面氮化处理
检查闸板、阀座和阀体有无
裂纹、沟槽等缺陷。
2用红丹粉检查密封面吻合度,
根据检查情况,确定修复方式。研磨工艺参见附录B。
质量要求
阀杆弯曲度不大于阀杆全长
的1%,不圆度小于0.05mm。
2阀杆应光滑,无麻点、无划
痕、无裂纹。阀杆与填料接触部位的均匀点蚀深度不大于
0.3mm,其它部位无缺陷。
3阀杆螺纹完好,当磨损超过
原厚度1/3时应更换
1闸板、阀座、阀体无裂纹和
沟槽。
2密封面的粗糙度R应小于
0.10um,密封面应平直,径向
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
3.打磨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的结
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
合面。
检查阀座与阀体结合是否牢
清理填料箱并打磨填料箱内
壁、填料压盖及座圈。
2打磨阀盖与封垫圈结合面
清洗止推轴承并检查轴承有
无磨损、锈蚀和破碎。
2检查支架上的阀杆螺母。
3检查支架有无损伤。
4打磨阀体结合面
打磨四合环、垫圈。
检查四合环材质、硬度
3阀体内部无异物及其他缺陷。
4,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结合面处
光滑,无沟槽。
5阀座与阀体结合牢固,无松
动现象
1填料箱内壁、填料压盖及座
圈光洁。
2阀盖与自密封垫圈结合面平
整、光洁
-1轴承质量符合要求,否则必
须更换。
2阀杆螺母完好。
3支架无损伤。
4阀体结合面光平整
1四合环、垫圈光滑,无锈蚀。
四合环厚度均匀,无破损、无变形现象。垫圈无变形、无裂纹等缺陷。
2四合环材质、硬度符合要求
设备名称
4.1:闸阀
检修项目
4.1.8组装
4.1.9·开关试验
更换新阀
查修理
阀体外观
阀门的解
阀杆的检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阀门组装时,阀门应处于开
启状态。
2按配合顺序组装。
3.补充润滑剂。
4更换填料。
5调整闸板与阀座的接触面积。
6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7均匀紧固各部连接件。
8检查各部间隙
校对开关开度指示,检查开关
除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外,
都要进行解体检查及光谱复查。2对焊口进行100%探伤检查。
3必要时按规程要求做水压试
1清除脏物,拆除保温。
检查阀体表面有无重皮、裂
纹、砂眼
质量要求
阀门在关闭状态下,闸板中
心应比阀座中心高(单闸板为
2/3密封面高度,双闸板为1/2
密封面高度)。
2闸杆与闸板连接牢靠,阀杆
吻合良好。
3各部间隙如下:
a)垫圈与阀体阀盖间隙为
0.10mm~0.30mm。
b)阀杆与压盖间隙为0.10mm
~0.30mm。
c)填料与压盖间隙为0.10mm
~0.15mm。
d)阀杆与座圈的间隙为
0.10mm~0.20mm。
e)座圈与填料箱的间隙为
0.10mm~0.15mm。
4附件及标牌齐全。
5阀体保温良好
阀门在开关全行程无卡涩和虚
1各零部件完好,材质及闸门
质量合乎要求。
2焊口质量合格。
3水压试验时各结合面、密封
面无泄漏
阀体表面无重皮,无裂纹,无
设备名称
式调节阀
检修项目
阀座、阀
体与阀瓣的修理
查修理
阀盖的检
4.2.6支架的检
查、修理
四合环六
合环)、垫圈等的修
阀门的组
阀体外部
状况检查
阀门的解
4.3.3:阀杆的检
查修理
阀座、阀
体与阀瓣的检查修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检查阀座、阀体、阀瓣有无
裂纹、沟槽。
2用红丹粉检查密封面的吻合
度,根据检查情况确定修复工
艺,研磨方法参见附录B。
3打磨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结合
面,对无法修复的可卸式阀座应更换
清除脏物,拆除保温
1解体前做好配合记号。
2注意拆卸顺序。
3不要损伤部件。
清洗卸下的零件
打磨阀座套筒内壁,检查内
孔有无损坏、变形。
2检查阀瓣吹损情况及其不圆
3检查阀座与阀瓣磨损情况
质量要求
阀座、阀体、阀瓣无裂纹,
无沟槽。
密封面应平直,密封面的粗
糙度Ra应小于0.20μum,径向
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
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
3阀体内部无异物及其他缺陷。
阀体与自密封垫圈结合面处
光滑,无沟槽。
5阀瓣与阀座密封面的焊补参
见附录A
同4.1.8。
填料及密封垫圈的质量符合
要求。
附件及标牌齐全,阀体保温
阀体无砂眼、无裂纹
各零部件完好
阀座套筒内壁光洁,无毛刺。
阀瓣汽蚀、冲刷深度小于
0.01mm,表面光洁,不圆度Ra
<0.15mm。
3,阀瓣在阀座套筒内转动灵活,间隙为0.10mm~0.30mm,间
隙超过1mm时要更换新阀门
设备名称
式调节阀
检修项目
查修理
阀盖的检
支架的检
查修理
四合环、
垫圈的检查修理
4.3.8组装
4.3.9试验
4.3.10更换新阀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清理填料箱,打磨填料箱内
2打磨阀盖与自密封垫圈的结
合面,必要时进行探伤
清理支架,检查有无损伤,打
磨与阀体的结合面
将四合环、垫圈打磨
1按配合顺序组装。
补充润滑剂。
3更换填料。
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5均匀紧固各连接件。
6调整好各部间隙。
7·注意阀瓣与阀座套筒上的流
量释放孔对齐
1校对开关开度指示,检查开
关情况。
2阀门投运前,做好流量特性
曲线试验
除生产厂家有特殊要求外,
都要进行解体检查及光谱复查。2对焊口进行100%探伤。
3注意安装方向。
4必要时按规程要求做水压试
质量要求
填料箱内壁光洁。
阀盖结合面平整光洁,无裂
纹、无砂眼
支架无损伤,结合面光洁平整
1四合环光洁无锈蚀,厚度均
2垫圈无变形、断裂,内外径
不圆度R<0.30mm。
3四合环的中心应对准阀体上
的小孔
组装顺序正确。
润滑剂质量合格,补充适量。
填料质量符合要求。
四合环中心应对准阀体上的
小孔。
5各连接件紧固完好。
6·阀杆与阀瓣连接处间隙符合
要求。
阀瓣与阀座导筒上的流量释
放孔对齐
1开关位置指示正确。阀门在
开关全行程无卡涩,无虚行程和松动现象。
2流量特性曲线应符合要求
新换阀门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焊口探伤合格。
安装方向正确无误。
4水压试验时,各结合面密封
面无泄漏,漏流量及调节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名称
式调节阀
检修项目
阀体外部
阀门的解
4.4.3检查、修
理阀杆
4.4.4检查、修
理阀座(套筒)、
阀瓣与阀体
阀盖的检
查、修理
四合环、
垫圈等的修理
阀门的组
4.4.8开关试验
·更换新阀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解体前做好配合记号。
注意拆卸顺序。
注意不要损伤部件。
清洗卸下的零件。
对合金钢阀门的内部零件应
进行光谱复查
检查阀座、阀瓣冲刷损坏情
检查阀座与阀瓣的间隙。
检查阀座与阀瓣无裂纹,必
要时进行探伤检查。
4打磨阀体与阀盖的结合面。
5对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进行
阀门组装时,阀门应处于开
启状态。
按配合顺序组装。
补充润滑剂。
更换填料。
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均匀紧固各部连接件。
各部间隙符合要求
同4.1.10
1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应光洁,
无伤痕。表面粗糙度R。<
2阀瓣与阀座的间隙在0.10mm
0.30mm,大于1.0mm时换新阀门。3
阀座与阀瓣无裂纹。
阀体与阀盖结合面光洁平整。
阀体内部无异物
组装顺序正确。
润滑剂质量合格,补充适量。
填料质量符合要求。
附件及标牌齐全。
阀杆与阀瓣连接良好。
6各部连接件紧固完好。
7各部间隙要求同闸阀
同4.1.10
设备名称
4.6·弹簧
式安全阀
检修项目www.bzxz.net
4.5.1阀体外部
状况检查
4.5.2.阀门解体
4.5.3检查阀杆、
检查阀瓣
与阀座密封面
4.5.5:检查阀体
及其连接焊缝
4.5.6检查翻板
式止回阀旋转轴
阀盖的检
查、修理
检查导向
轴、四合环
阀门的组
开关试验
更换新阀
检查弹簧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检查阀杆、弹簧有无裂纹、变
形和腐蚀
密封面可用粗、中、细研磨
膏、砂纸研磨。研磨时要用研磨胎或研磨棒分别研磨阀瓣与阀
座,不可对研。也可用专用研磨工具研磨。阀门研磨工艺参见附录B
检查阀体及其连接焊缝有无砂
眼、裂纹
检查旋转轴变形、裂纹、磨
损和腐蚀情况。
检查翻板开关情况
检查导向轴变形、裂纹、磨
损和腐蚀情况
按配合顺序组装。
按顺序装入四合环。
均匀紧固各部连接件
同4.1.10
测量弹簧工作长度,做好标
记和记录。
2标记和记录各定位尺寸和位
3检查弹簧有无裂纹、严重锈
蚀和变形,弹簧性能是否良好
质量要求
阀杆、弹簧无裂纹、无变形、
无腐蚀
密封面表面粗糙度R。应小于
阀体及其连接焊缝无砂眼,无
裂纹等缺陷
1·旋转轴无变形、裂纹、磨损
和腐蚀等缺陷。
2翻板开关灵活
同4.1.7。
导向轴无变形、裂纹等缺陷
1组装顺序正确。
各部连接件紧固完好
同4.1.10
1、弹簧无裂纹,无锈蚀和变形,1
弹性良好。
2弹簧与弹簧座吻合良好
设备名称
式安全阀
检修项目
检查阀瓣、
检查阀杆
检查螺栓、
4.6.5检查阀体
及与阀门连接管座
检查弹簧
阀门组装
4.6.8.安全门动
作试验
DL/T748.3—2001
表 (续)
工艺要点
1密封面如有表面损坏,深度
不超过1.40mm,或微小裂纹,
且深度不超过1.40mm,可先用
车削办法修复后再研磨。
2.微小缺陷或有必要时,可用
着色等无损探伤方法进行确认。3密封面深度小于0.4mm的微
小缺陷可用研磨方法消除。
4阀门的研磨工艺参见附录B
检查螺栓、螺母的螺纹。装配
灵活,无松动现象
检查弹簧提杆应完好
1按配合顺序、解体的标记和
定值尺寸进行装复。
2内轴承、螺栓顶端等活动部
位应涂上润滑油。
3注意不要损伤密封面,不要将
连接轴倒装。
4调整弹簧长度
质量要求
密封面损坏深度超过1.4mm
时应更换。
密封面的粗糙度R,应小于
0.10um,密封面应平直,径向
吻合度不低于80%,且密封面
周圈接触均匀,无断线现象
螺栓、螺母完好,无裂纹,无
组装顺序正确。
密封面完好,连接轴安装方
向正确。
3弹簧长度与检修前长度一致
阀瓣起跳高度符合设计规定
(全启式高度不小于喉径的1/4)。2安全门校验时起跳压力允许
误差为±0.6%,回座压力为起
座压力的93%~96%,最低不
低于起跳压力的9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5442-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
- DL/T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