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电力行业标准(DL)】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5:57:40
- DL/T719-2000
- 现行
标准号:
DL/T 719-2000
标准名称: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0-11-03 -
实施日期:
2001-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0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累计量的传输规约,本标准适用于电量计费系统,电能累计量是在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功能的一部分,适用于高压(110 kV以上)或者中压(35 kV,10 kV)电力网。在电力公司之问传输的代表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或在一个电力公司和一个独立生产者之间传输的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而不涉及到低压(380/220 V)电力网或者电能消费表计它们自己之间的接II DL/T 719-2000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 传输规约 第102篇 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 DL/T719-2000

部分标准内容:
DL/T 719—2000
从9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及其他公用事业所需要,制定门传输规约。规约共分5篇,即: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一篇:传输顿格式IEC60870-5-1:199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二篇:链路传输规则IEC 60870-5-2:19923
IEC60870-5-3: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三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IEC60870-5-4: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四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
IEC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五篇:基本应用功能为了在兼容设备之间达到互换的日的,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技术委员会又在IEC60870-5基本系列标准的基础工,根据各种应用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制定了系列的配套标准,本配套标推是其中之一,为:
IEC60870-5-102:1996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配套标准是对IEC60870-5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意,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特殊用途或定义另外的信息体、服务规则和定义标准的参数。编制的原则是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共同用于某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套标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配套标准所定义的规则必须严格遵守。IEC60870-5-102即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配套标准,是在IFC60870-5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成的,它采用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的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许多期体的规定和定义。制定此配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满足电量计费系统的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需要,并使电力系统中传输电能累计量的数据终端之间达到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自的。如果电量计费系统中的主站通过调制解调器或者网络直接访问电能累计量表计读电能累计量时,电能累计量表计应提供本标准所规定的传输规约的接口。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IEC60870-5-102配套标推,为了使用者便于理解和使用,特将IEC60870-5-1~1EC60870-5-5的有关内容作为本标准的附录C(提示的附录),增加了一些固定顿长顿格式和站初化的描述,例如召唤1级用户数据和2级用户数据等内容,应用功能中增加了对时的功能。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本标准承担单位为华东电力集团公司。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集团公司负责起草,国调中心、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广参加。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文恕、潘勇伟、张秀莲、明祖宇、张长银、陈鼎坤、赵宗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731
DL/T719-2000
IEC 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推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目的是为了在与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的问题上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这个目的及其他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间,按两个组织间协议规定的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
2)由所有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的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1: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地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和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明确指出。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5)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任何宣称符合它的标准的设备不设标志申请程序,以示认可,也不对此负有责任
6)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于专利权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不负责去鉴别、辨明这些专利。国际标准IEC60870-5-10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国际标准草案
57/254/FDIS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于上表中的投票报告。附录A(标准的附录)、附录B(标准的附录)是一些信息。732
投票报告
57/273/RV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5:Transmission protocolSection 102:companion standar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integrated total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1范围
DL/T 719---2000
idt IEC 60870-5-102:1996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累计量的传输规约,本标准适用于电量计费系统,电能累计量是在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功能的一部分,适用于高压(110kV以上)或者中压(35kV、10kV)电力网,在电力公司之间传输的代表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或在一个电力公司和一个独立生产者之间传输的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而不涉及到低压(380/220V)电力网或者电能消费表计它们自己之间的接1。本标准是基于国际标准IEC60870-5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电力公司之间或重工业(电力大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一般是通过定期地传送电能累计量的值加以刷新,定期接收的信息可用来对电力网范围内的电能分配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为防止从源到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受到干扰,所定义的数据传输规约应特别强调安全手段·由于所交换的计费电能累计量是取决于这些信息的正确传输,因此有必要提高数据完整性的等级。此配套标准和在IEC60870-5-1到IEC60870-5-5中定义的标准兼容(见第2章)。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60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第371章:远动IEC60870-1-1:198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1篇:基本原则IEC60870-1-3: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3篇:术语IEC60870-1-4: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4篇:1EC870-5和IEC8706标准的远动数据传输和结构的基本概貌IEC 60870-5-1:199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顿格式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IEC 60870-5-2: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IFC 60870-5-3:1992
IEC 60870-5-4:1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般结构
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编码
寸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
IEC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11-03批准2001-01-01实施
DL/T 719-2000
DL/T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ncq IEC 60810-5-101:1995)
IS0/IFC8182: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扭绞双线多点互联
ITU-TV.24:199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交换电路定义表ITU-TV.28:1994非平衡双流交换电路的电特性3定义
3.1配套标准companion standard配套标准是对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义,它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一些特定的用途,或定义另外的-一些價息体、服务规则和基本标准的参数。注:配套标准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共同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标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3.2电能累计量integrated total;电能计数器读数 counter reading
对一个功率量按时间进行累计。3.3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integrated total dataterminal equipment此设备刷新在潮流传输点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并将此信息传输到远方。3.4累计时段的记录地址record address of integration period特定累计时段的标识。
3.5标准的日期date of standard配套标准的发布日期。
3.6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signature电能累计量的全部八位位组及其相应的标识域的模256算术和。3.7控制方向control direction从控制站(主站)到被控站(子站)的传输方向。3.8监视方向monitaring direction从被控站(子站)到控制站(主站)的传输方向。4规约结构
IEC60870-5规约是基于“增强性能结构”(EPA)的二层参考模型,如在IEC60870-5-3的4中所示。
物理层采用ITUT建议,这个建议在所要求的介质上提供了二进制对称和无记忆传输,并使在链路虐所定义的红编码方法下保持了高的数据完整性。链路层由者干个链路传输规则所组成,这些链路传输规则采用明确的链路规约控制信息(I.PCI),链路规约控制信息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s)作为链路用户数据,链路层采用顿格式集的·个选集,可以提供所需传输的完整性、效率和方便性。应用层包含有一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包含在介于源和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单元内。在此配套标准中,应用层不采用明确的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隐含在所采用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域和链路服务类型内。
表1所示为EPA模型和配套标
准所选用的标准的定义。
表1为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配套标准所选用的标准所选用标准
从IEC60870-5-5中所选用的应用功能从1EC60870-5-4中所选用的应用信息元素从IEC60870-5-3中所选用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从IEC60870-5-2中所选用的链路传输规则从1EC60870-5-1中所选用的传输顿格式从ITU-T建议中选用
选用内容
用户过程
应用层
(第7层)
链路屋
(第2层)
物理层(第1层)
5物理层
DL/T 719—2000
从ISO和ITU-T建议中选用,支持下述网络结构(见图1:点对点;
多个点对点;
一多点星形;
多点共线;
点对点拨号。
在5.1定义的ITU.T建议
V.24/V.28的子集有效。
点对点
多个点对点
多点星形
网络结构
多点英线
在数字传输方法中使用数字信号复接器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X.24/X.27接LI的传输速率可高达64kbit/s。
在此配套标准中,数据终接电路是从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DTE分离出来的,因为其硬件常常是分开的,因此在配套标准内有DTE/DCE(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接门的完整的技术说明、但是仅给出适用于DCE的要求说明。5.1非平衡式的V.24/V.28交换电路配套标准采用ITU-T建议V.24的子集.采用ITU-T建议V.28的信号电平(见表2)。表2从V.24/V.28的选择
交换电路号
1)可以是固定电位。
交换电路名
接地信号.公共线
发送数据
接收数据
请求发送
发送准备就绪
数传机准备就绪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数据通道接受线路信号检出器
2)不作规定,它可以用于监视传输电路,从DCE来
到DCE夫
发送和接收方向的传输速率可以分别规定,可以选用下述V.24/V.28FSK-接口的标准传输速率:100bit/s.200bit/s.300bit/s.600bit/s.1.2kbit/s。V.24/V.28M(DEM-接口的标准传输速率是:300bit/s、600bit/s、1.2kbit/s、2.1kbit/s.4. 8 kbit/s,9. 6 kbit/s.
应避免采用在给定的传输通道下提高带宽利用率的一些数据传输方法,除非能证明采用了这些方法(它通常违反所要求的无记忆通道编码原则)后,不会降低链路层中所选定的帧格式FT1.2的数据组编码方法的数据完整性。
5.2平衡式的X.24/X.27交换电路表3中给出平衡式的X.24/X.27交换电路(同步地采用)到数字信号复接器的接口,此接门如来!作在对称差分信号时,适合于64kbit/s。733
交换电路号
DL/T719—2000
表3X.24/X.27交换电路到同步数字信号复接器的接口交换电路名
接地信号,公共线
信号码元定时
从DCE来
到 ICE 去
1)如数据终端设备和数字信号复接器相连接,不需要控制和指示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于监视的目的发送和接收方向的传输速率可以分别规定。标准传输速率是:2.4kbit/s、4.8kbit/s.9.6kbit/s、19.2kbit/s.38.4kbit/s、56kbil/s、64kbit/s.5.3其他兼容接口
在制造厂和用户协商一致时,可以采用其他接口,如IS()8482和光纤等。6链路层
下列标推有效:
IEC60870-5-1;
IFC60870-5-2。
6.1选自IEC60870-5-1(传输帧格式)的选集配套标准唯--采用的顿格式为FT1.2,如在IEC60870-5-1中6.2.4.2中所定义\.2,允许采用固定帧长和可变顿长,单个控制字符也是允许的。传输顿格式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6.21EC60870-5-2(链路传输规则)的选集仅采用在IEC60870-5-2第5节所定义的非平衡传输规则,这意味着传输过程的启动仪限于某个固定点(启动站或主站),而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位于计数站,此站始终为从动站。分层系统中任何中间结点,从外站方向看它是启动站,而在控制中心方向看它是从动站,基本问答过程是采用带有功能码11的请求2级用户数据的请求/响应服务,1级数据如同IEC60870.5.2所定义的那样用请求访问位(ACD-bit)来表示,最近时段的电能累计量是2级数据,较早时段存贮起来的电能累计量和由读-应用服务数据单元请求的全部信息是1级数据,电能累计量的问答过程按7.4.3进行。链路层和服务用户之间接口没有在配套标准中定义。6.2.1链路长度域(见IEC60870-5-25.1.1和图2)链路的最大帧长是设定为…个系统参数,如果需要的话,在每.个方向的最大帧长可以不相同。
6.2.2链路控制域(见IEC608705-2和图2)采用在IEC60870-5-2表1和表2中定义的控制域的下述的功能码:从启动站发送的(PRM=1):0.3,9,10,11;从从动站发送的帧(PRM一0):0,1,8,9,11;控制域的备用位(RES:BS1[8])不使用而设置为零。1)完全遵守在6.2.4.2中定义的规则。2)FT1.2基本上是异步的,每·字符由11位组成的时序,第-位为启动位,最后一位为停止位,当用}上述3.1.2所定义同步接口时,信号定时是从数据电路设备引出且连续运行,在此种情况下,顿必须是等时地发送和按收,736
DL/T 719--2000
6.2.3链路地址域(见1EC60870-5-2的5.1.3和图2)链路地址域A(如果出现的话可以是一个或二个八位位组,这是由一个固定的系统参数所决定。可供选择的方案1(a=1)地址域:=UI8[1..8]<0..255)可供选择的方案2(a=2)地址域:=UI16[1.·16]<0.,65535)不定义组地址。
在问答式系统中基本的传输过程是采用请求/响应服务,功能码为11(请求2级用户数据)。通过请求访问位(ACD-bit)表示有1级数据,如同在IEC60870-5-2所定义的那样。外站(子站)无2级数据时将用功能码9表示无所请求的数据来响应2级数据的请求。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6.2.4重复帧传输的超时时间间隔不采用如在IEC60870-5-2的附录A中的图A2情况2所描述的匹配超时,面采用图A2的情况的超时时间间隔。超时时间间隔t。对于每一个被定义的传输速度是一一个常数,并设定为个参数以10ms为--档增减。
可变顿长顿格式
启动字符68H
启动字符68H
链路用户数据
校验和
结束字符16H
固定长赖格式
启动字符10H
校验和
结束字符16H
C控制域
A-地址域
单个字符
每个系统任选
L一赖长度一用户数据八位位组长度固定顿长顿:一CP32十8a启动字符(=10H),控制,地址,校验和,结束字符(-16H))此顿无链路用户数据。
可变帧长帧:-CP48+8L(启动字符(=68H),长度,长度,启动字符(68H),控制,地址链路川户数据、校验和,结束字符(16H))
单个符1:=BS8[1..8(E5H)
a:\地址A的八位位组是一个固定的系统参数(0,1或2)L:=用户数据八位位组数=1十a十链路用户数据八位位组数图2采用的传输顿格式(FT1.2)
7应用层和用户进程
配套标准选择了应用数据、信息域元素和应用功能的特定的结构,这些特定结构在下述标准中定义:
IEC 60870-5-3;
IEC 60870-5-4;
IEC60870-5-5
7.1EC60870-5-3(应用数据的-般结构)的选集IFC60870-5-3描述了远动系统传输顿中的基本应用数据单元,此子条款是从基本标推中所选择的特定域元索,并定义了用于配套标准中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本配套标准规定每一个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DU)只有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见图3)由数据单元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信息体所组成数据单元标识符在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常有相同的结构,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信息体737
DL/T 719
常有相同的结构和类型,它们由类型标识域所定义。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结构如下:
一个八位位组:类型标识;
一个八位位组:可变结构限定词;一个八位位组:传送原因;
两个或三个八位位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分成两部分: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和记录地址)。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的八位位组数由个固定的系统参数决定,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八位位组,电能累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是站地址。类型标识
可变结构限定词
数据单元
标识符
信息体1
传送原因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地址
信息元素集
时标ms
(时间信意
信惠体n
时标min
(时间信息a)
数据单元
电能景计量数据
终蹦设备的地址
记录地址
信息体
每个系统任选
每个应用服务数
网据单元中可变
应用服务
数据单元
公共时标
本配套标准采用两个八位位组作为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简称设备地址)。数据单元标识符:CP32十8b\(类型标识,可变结构限定词,传送原因,累计量(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记录地址!
固定系统参数b: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的八位位组数(1或2)可变参数ta”:-5(若出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时标),0(若无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时标)信息体:一CP8i+8j+8tb(信息体地址,信息元素集,时标(任意)可变参数i:一1(若信息体地址出现),0(若信息体地址不出现)可变参数:一信息元素集八位位组的数目可变参数tb:7(若信息体时标出现),0(若信息体时标不出现)*可变参数ta在数据单元标识符内不出现图3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结构无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域长度,每一顿仅有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长度*)在本配套标准后面的描述中,当谈到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地址的时候,有时会用应用服务数据单几公共地址来代表,而记录地址则单独用-一个八位位组来指明。738
DL/T 719—2000
是由顿长(即为链路规约长度域)减去一个固定的整数,此固定整数是一个系统参数(它是12、3,这依赖于固定的地址域的长度)。
时标(如果出现的话)属于单个信息体(信息体时标)或者属于整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时标)。
信息体由一个信息体标识符(如果出现的话)、一组信息元素和一个信息体时标(如果出现的话)所组成。
信息体标识符仅由信息体地址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特定系统中,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具地址连同信息体地址一起可以区分全部信息元素集,在每一个系统中这两个地址结合在起将是冕不含糊的。类型标识不是公共地址,也不是信息体地址。一组信息元素集可以是单个信息元素、一组综合元素或者一个顺序元素。7.21EC60870-5-4(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的选集按照在IEC60870-5-4中所定义的为信息元素所宣布的规则,规定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各个信息元素域的大小和内容。
7.2.1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第1个八位位组为类型标识(Typeidentificalion),它定义了后续信息体的结构、类型和格式,见图4。类型标识定义如下:
Type identification: =-Ui18[1..8]<1. . 255)信息体带或不带时标由标识类型的不同序号来区分。主站(控制站)和子站(被控站)将舍弃那些接收到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果这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类型标识未被定义,以否定认可来回答。
7.2.1.1类型标识域值的语义的定义bit&
类型标识
图4类型标识
值<0)末用,在配套标准中定义了1~127的值,128~255未定义,类型标识号128~255可以由此标准的使用者彼此独立地进行定义,仪当使用具有类型标识号在1~127范围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时,才能全部互换的工作。
表4、表5,表6给出了在监视方向和控制方向上的过程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类型标识号。Type identification: -- UI8E1.. 8]<1, . 255><1.,127):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128..255):一特殊应用(专用范围)表4类型标识的语义在监视方向上的过程信息Type identification : -- UI8[1. . 8J(0. . 69)(0)
:二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二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二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二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二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一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M_ SP.. TA...2
MII-TA2
MII. TI..2
MITTE?
M.IT-TG.?
DL/T 719—2000
:二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一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表5类型标识的语义在监视方向上的系统信息Type identification;=UI8[1..87<70.. 99)(70)
·一初始化结束
;二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制造厂和产品规范:一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表6类型标识的语义
在控制方向上的系统信息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E1..8]<100..127>CON(100)
CON(101)
CON(102)
CON(103)
CON(104)
CON<105>
CON(106)
CON(107)
CON<108)
CON<109)
CON(110)
CON<111>
CON(112)
CON(113)
CON(114)
CON(115)
CON<116)
CON(117)
CON(118)
CON<119>
CON<120)
CON(121)
CON(122)
CON<123)
(124--127)
(128.255)
:一读制造厂和产品规范
:一读带时标的单点信息的记录:一读-一个所选定时间范围的带时标的单点信息的记录:一读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和-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周期地复位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周期地复位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指定过去的累计时段的周期地复位的运行电能累计量MITTI.2
MITTM2
M_IT..TM.2
MEINA?
P..MP.NA..2
MTI TA2
C. RD NA 2
C SP..NA2
CTI_NA..2
CCINA2
C,CI.NB_2
C CI NC 2
C_CI, N?
CCINE2
C CI NG 2
C_CI_NH2
CCI NK2
C_CI_nN.2
C_cl_nP.?
: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周期地复位的运C_CI. NQ.2
行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CNR2
:读周期地复位的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CCINS2
(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CINT2
:一读周期地复位的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
:一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一专用范围[在附录C(提示的附录)中定义)注:在控制方向上标有(C()N)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被应用服务所确认后.在监视方向发送的报文和控制方向的样,只是二者的传送原因不同。这些镜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可以用于背定/否定确认(证实),其740
传送原因在7.2.3中定义。
DL/T 719--2000
7.2.2可变结构限定词(Variable structure qualifier)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第2个八位位组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见图5。7.2.2.1可变结构限定词域值语义的定义(Variable structure qualifier)数(numher=N)
单个/顺序(SQ一Singlc/sequence)<0)
SQ(0)和N<0. 127)
SQ<1)和 N(0. .127)
: =CP8(number,SQ)
: =UI(1. -71<0. .127)
: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无信息体:二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数目
:BS1[8<0..1>
·在同--种类型的些信息体中等址…个个别的元素或综台的元絮
:=在-个体中寻址一个顺序的元素:信息体的数目
: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单个信息体的信息元素的数SQ位说明后续的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寻址的方法。SQ0:每一个单个元素或综合元素由信息体地址寻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可以由个或多于--个的类似的信息体所组成。数N是一个二进制编码表示信息体的数目。SQ==1:个顺序的类似的信意元素(即同一格式的电能累计量),由信息体地址寻址见IFC60870-5-35.1.5),其信息体地址为序列信息元素中第一个信息元素的地址。后续的信息元素的地址为依次加1.数月→是一个二进制编码表示信息元素的数目,在顺序元素的情况下,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仅有个信息体
bit8765432
D 究的
\可变结构
图5可变结构限定词
7.2.3传送原因(Cause of transmission)bitB7654321
2原,因2]传送原因
图6传送原因域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3个八位位组定义为传送原因域,见图6。7.2.3.1传送原因域值的语义定义Cause of transmission: =CPg(Cause,P/N,T)原因:—UI6[1..6K0..63)
<0):=未定义
(1..63):传送原因序号
(1。.47):一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见表7。(48..63):=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P/N:=BS1[7]<0):=背定确认
<1):=否定确认
T=test :=BS1[8Ko):=木试验
(1):二试验
传送原因指导特定应用任务(程序)去处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P/N位表示对激活的肯定或否定确认,此激活是由启动的应用功能所请求的。在无关的情况下,F/N位为0。
试验位定义此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为试验条件下所产生,它用于例如测试传输和设备,并不控制过程。
Cause of transmission
DL/T 719--2000
表 7传送原因的语义
- : =U16[1. - 6](0. , 63)
:一未用
:一试验(专用范围定义)
:一周期、循环(专用范围定义):三自发(突发)
:一初始化
请求或被请求
:一激活 act
:激活确认
actcon
:一停止激活deact
:停止激活确认dcactcon
激活终止actterm
:=未用
兰未用
:一无所请求的数据记录
:一无所请求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一类型:=由主站(控制站)发送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记录序号不可知:=由主站(控制站)发送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地址说明不可知:一无所请求的信息体
:一无所请求的累计时段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未用
:一为将米兼容定义保留
:一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时间同步(专用范围定义)
7.2.4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Addressof inte-grated tot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4个和第5个(任意)八位位组定义为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简称设备地址),见图7和图8。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bit87654321
电能累计最远动数
据终端设备地址
图7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
地址(个八位位组)
备地址的长度(一个或两个八位位组)是一个系统参数,每每个系统是固定的。
Address of integrated tot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UI8[1. . 8]<0. . 255>0》:=未用
(1.·255):=站地址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UI16[1.16]0.65535)(0:业未用
《1..65535>:=站地址
电能累计量远动数据
终端地址低八位位组
电能果计量远动数据终
端设备地址高八位位组
图8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两个八位位组)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是和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全部信息体相联系的(见IEC608705-3表1)
本标准采用二个八位位组作为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7.2.5记录地址(Recordaddress-RAD)74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从90年代以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为适应电力系统及其他公用事业所需要,制定门传输规约。规约共分5篇,即: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一篇:传输顿格式IEC60870-5-1:199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二篇:链路传输规则IEC 60870-5-2:19923
IEC60870-5-3: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三篇:应用数据的一般结构IEC60870-5-4:1992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四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
IEC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五篇:基本应用功能为了在兼容设备之间达到互换的日的,国际电工委员会TC-57技术委员会又在IEC60870-5基本系列标准的基础工,根据各种应用情况下的不同要求制定了系列的配套标准,本配套标推是其中之一,为:
IEC60870-5-102:1996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配套标准是对IEC60870-5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意,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特殊用途或定义另外的信息体、服务规则和定义标准的参数。编制的原则是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共同用于某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套标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配套标准所定义的规则必须严格遵守。IEC60870-5-102即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配套标准,是在IFC60870-5基本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成的,它采用FT1.2异步式字节传输的格式,对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用户进程作了许多期体的规定和定义。制定此配套标准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电力市场,满足电量计费系统的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需要,并使电力系统中传输电能累计量的数据终端之间达到互换性和互操作性的自的。如果电量计费系统中的主站通过调制解调器或者网络直接访问电能累计量表计读电能累计量时,电能累计量表计应提供本标准所规定的传输规约的接口。
本标准是等同采用IEC60870-5-102配套标推,为了使用者便于理解和使用,特将IEC60870-5-1~1EC60870-5-5的有关内容作为本标准的附录C(提示的附录),增加了一些固定顿长顿格式和站初化的描述,例如召唤1级用户数据和2级用户数据等内容,应用功能中增加了对时的功能。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附录C、附录D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原电力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本标准承担单位为华东电力集团公司。本标准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集团公司负责起草,国调中心、东北电网调度通信中心电力自动化研究院、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广参加。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文恕、潘勇伟、张秀莲、明祖宇、张长银、陈鼎坤、赵宗强。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731
DL/T719-2000
IEC 前言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国际性标推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目的是为了在与电气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的问题上促进国际间合作。为了这个目的及其他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国际标准,标准的编制工作委托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对该题目感兴趣的国家委员会,以及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联系的国际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都可以参加编制工作。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间,按两个组织间协议规定的条件,实现了紧密合作。
2)由所有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的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涉及问题的一致意见。3)这些决议或协议以国际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作为建议供国际使用,并在此意义1:为各个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间统一,各国家委员会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在他们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中明确地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和相应国家或地区标准间任何不一致处,应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明确指出。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5)国际电工委员会对任何宣称符合它的标准的设备不设标志申请程序,以示认可,也不对此负有责任
6)本国际标准的某些部分可能属于专利权对象,国际电工委员会不负责去鉴别、辨明这些专利。国际标准IEC60870-5-102由国际电工委员会第57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控制及其通信)制定。本标准文本以下列文件为基础:国际标准草案
57/254/FDIS
本标准投票通过的情况可见于上表中的投票报告。附录A(标准的附录)、附录B(标准的附录)是一些信息。732
投票报告
57/273/RVD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部分:传输规约
第102篇:电力系统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Telecontrol equipment and systemsPart 5:Transmission protocolSection 102:companion standard for the transmission ofintegrated totals in electric power systems1范围
DL/T 719---2000
idt IEC 60870-5-102:1996
本标准规定了电能累计量的传输规约,本标准适用于电量计费系统,电能累计量是在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功能的一部分,适用于高压(110kV以上)或者中压(35kV、10kV)电力网,在电力公司之间传输的代表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或在一个电力公司和一个独立生产者之间传输的能量总数的电能累计量,而不涉及到低压(380/220V)电力网或者电能消费表计它们自己之间的接1。本标准是基于国际标准IEC60870-5系列标准的基础上的电力系统中电能累计量传输配套标准。电力公司之间或重工业(电力大用户)和电力公司之间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一般是通过定期地传送电能累计量的值加以刷新,定期接收的信息可用来对电力网范围内的电能分配情况进行监视和控制。为防止从源到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受到干扰,所定义的数据传输规约应特别强调安全手段·由于所交换的计费电能累计量是取决于这些信息的正确传输,因此有必要提高数据完整性的等级。此配套标准和在IEC60870-5-1到IEC60870-5-5中定义的标准兼容(见第2章)。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面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EC60050(371):1984国际电工词汇第371章:远动IEC60870-1-1:1988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1篇:基本原则IEC60870-1-3:1990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3篇:术语IEC60870-1-4:1994远动设备及系统第1部分:总则第4篇:1EC870-5和IEC8706标准的远动数据传输和结构的基本概貌IEC 60870-5-1:1990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篇:传输顿格式
第2篇:链路传输规则
IEC 60870-5-2:1992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IFC 60870-5-3:1992
IEC 60870-5-4:1993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3篇:应用数据的--般结构
第4篇: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编码
寸第5篇:基本应用功能
IEC60870-5-5:1995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11-03批准2001-01-01实施
DL/T 719-2000
DL/T634:1997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部分:传输规约第101篇:基本远动任务的配套标准(ncq IEC 60810-5-101:1995)
IS0/IFC8182:1993信息技术系统间通信和信息交换扭绞双线多点互联
ITU-TV.24:1994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交换电路定义表ITU-TV.28:1994非平衡双流交换电路的电特性3定义
3.1配套标准companion standard配套标准是对基本标准或功能文件集的定义增加语义,它表现在对信息体定义一些特定的用途,或定义另外的-一些價息体、服务规则和基本标准的参数。注:配套标准不得违反所引用的基本标准的规则,将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共同用于某一特定的活动范围时,配标准使得这些基本标准的规则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明确。3.2电能累计量integrated total;电能计数器读数 counter reading
对一个功率量按时间进行累计。3.3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integrated total dataterminal equipment此设备刷新在潮流传输点所交换的电能累计量并将此信息传输到远方。3.4累计时段的记录地址record address of integration period特定累计时段的标识。
3.5标准的日期date of standard配套标准的发布日期。
3.6电能累计量数据保护的校核signature电能累计量的全部八位位组及其相应的标识域的模256算术和。3.7控制方向control direction从控制站(主站)到被控站(子站)的传输方向。3.8监视方向monitaring direction从被控站(子站)到控制站(主站)的传输方向。4规约结构
IEC60870-5规约是基于“增强性能结构”(EPA)的二层参考模型,如在IEC60870-5-3的4中所示。
物理层采用ITUT建议,这个建议在所要求的介质上提供了二进制对称和无记忆传输,并使在链路虐所定义的红编码方法下保持了高的数据完整性。链路层由者干个链路传输规则所组成,这些链路传输规则采用明确的链路规约控制信息(I.PCI),链路规约控制信息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s)作为链路用户数据,链路层采用顿格式集的·个选集,可以提供所需传输的完整性、效率和方便性。应用层包含有一组应用功能,这些功能包含在介于源和宿之间传输的应用数据单元内。在此配套标准中,应用层不采用明确的应用规约控制信息(APCI),应用规约控制信息隐含在所采用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域和链路服务类型内。
表1所示为EPA模型和配套标
准所选用的标准的定义。
表1为传输电能累计量的配套标准所选用的标准所选用标准
从IEC60870-5-5中所选用的应用功能从1EC60870-5-4中所选用的应用信息元素从IEC60870-5-3中所选用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从IEC60870-5-2中所选用的链路传输规则从1EC60870-5-1中所选用的传输顿格式从ITU-T建议中选用
选用内容
用户过程
应用层
(第7层)
链路屋
(第2层)
物理层(第1层)
5物理层
DL/T 719—2000
从ISO和ITU-T建议中选用,支持下述网络结构(见图1:点对点;
多个点对点;
一多点星形;
多点共线;
点对点拨号。
在5.1定义的ITU.T建议
V.24/V.28的子集有效。
点对点
多个点对点
多点星形
网络结构
多点英线
在数字传输方法中使用数字信号复接器时,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X.24/X.27接LI的传输速率可高达64kbit/s。
在此配套标准中,数据终接电路是从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DTE分离出来的,因为其硬件常常是分开的,因此在配套标准内有DTE/DCE(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接门的完整的技术说明、但是仅给出适用于DCE的要求说明。5.1非平衡式的V.24/V.28交换电路配套标准采用ITU-T建议V.24的子集.采用ITU-T建议V.28的信号电平(见表2)。表2从V.24/V.28的选择
交换电路号
1)可以是固定电位。
交换电路名
接地信号.公共线
发送数据
接收数据
请求发送
发送准备就绪
数传机准备就绪
数据终端准备就绪
数据通道接受线路信号检出器
2)不作规定,它可以用于监视传输电路,从DCE来
到DCE夫
发送和接收方向的传输速率可以分别规定,可以选用下述V.24/V.28FSK-接口的标准传输速率:100bit/s.200bit/s.300bit/s.600bit/s.1.2kbit/s。V.24/V.28M(DEM-接口的标准传输速率是:300bit/s、600bit/s、1.2kbit/s、2.1kbit/s.4. 8 kbit/s,9. 6 kbit/s.
应避免采用在给定的传输通道下提高带宽利用率的一些数据传输方法,除非能证明采用了这些方法(它通常违反所要求的无记忆通道编码原则)后,不会降低链路层中所选定的帧格式FT1.2的数据组编码方法的数据完整性。
5.2平衡式的X.24/X.27交换电路表3中给出平衡式的X.24/X.27交换电路(同步地采用)到数字信号复接器的接口,此接门如来!作在对称差分信号时,适合于64kbit/s。733
交换电路号
DL/T719—2000
表3X.24/X.27交换电路到同步数字信号复接器的接口交换电路名
接地信号,公共线
信号码元定时
从DCE来
到 ICE 去
1)如数据终端设备和数字信号复接器相连接,不需要控制和指示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用于监视的目的发送和接收方向的传输速率可以分别规定。标准传输速率是:2.4kbit/s、4.8kbit/s.9.6kbit/s、19.2kbit/s.38.4kbit/s、56kbil/s、64kbit/s.5.3其他兼容接口
在制造厂和用户协商一致时,可以采用其他接口,如IS()8482和光纤等。6链路层
下列标推有效:
IEC60870-5-1;
IFC60870-5-2。
6.1选自IEC60870-5-1(传输帧格式)的选集配套标准唯--采用的顿格式为FT1.2,如在IEC60870-5-1中6.2.4.2中所定义\.2,允许采用固定帧长和可变顿长,单个控制字符也是允许的。传输顿格式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6.21EC60870-5-2(链路传输规则)的选集仅采用在IEC60870-5-2第5节所定义的非平衡传输规则,这意味着传输过程的启动仪限于某个固定点(启动站或主站),而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位于计数站,此站始终为从动站。分层系统中任何中间结点,从外站方向看它是启动站,而在控制中心方向看它是从动站,基本问答过程是采用带有功能码11的请求2级用户数据的请求/响应服务,1级数据如同IEC60870.5.2所定义的那样用请求访问位(ACD-bit)来表示,最近时段的电能累计量是2级数据,较早时段存贮起来的电能累计量和由读-应用服务数据单元请求的全部信息是1级数据,电能累计量的问答过程按7.4.3进行。链路层和服务用户之间接口没有在配套标准中定义。6.2.1链路长度域(见IEC60870-5-25.1.1和图2)链路的最大帧长是设定为…个系统参数,如果需要的话,在每.个方向的最大帧长可以不相同。
6.2.2链路控制域(见IEC608705-2和图2)采用在IEC60870-5-2表1和表2中定义的控制域的下述的功能码:从启动站发送的(PRM=1):0.3,9,10,11;从从动站发送的帧(PRM一0):0,1,8,9,11;控制域的备用位(RES:BS1[8])不使用而设置为零。1)完全遵守在6.2.4.2中定义的规则。2)FT1.2基本上是异步的,每·字符由11位组成的时序,第-位为启动位,最后一位为停止位,当用}上述3.1.2所定义同步接口时,信号定时是从数据电路设备引出且连续运行,在此种情况下,顿必须是等时地发送和按收,736
DL/T 719--2000
6.2.3链路地址域(见1EC60870-5-2的5.1.3和图2)链路地址域A(如果出现的话可以是一个或二个八位位组,这是由一个固定的系统参数所决定。可供选择的方案1(a=1)地址域:=UI8[1..8]<0..255)可供选择的方案2(a=2)地址域:=UI16[1.·16]<0.,65535)不定义组地址。
在问答式系统中基本的传输过程是采用请求/响应服务,功能码为11(请求2级用户数据)。通过请求访问位(ACD-bit)表示有1级数据,如同在IEC60870-5-2所定义的那样。外站(子站)无2级数据时将用功能码9表示无所请求的数据来响应2级数据的请求。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6.2.4重复帧传输的超时时间间隔不采用如在IEC60870-5-2的附录A中的图A2情况2所描述的匹配超时,面采用图A2的情况的超时时间间隔。超时时间间隔t。对于每一个被定义的传输速度是一一个常数,并设定为个参数以10ms为--档增减。
可变顿长顿格式
启动字符68H
启动字符68H
链路用户数据
校验和
结束字符16H
固定长赖格式
启动字符10H
校验和
结束字符16H
C控制域
A-地址域
单个字符
每个系统任选
L一赖长度一用户数据八位位组长度固定顿长顿:一CP32十8a启动字符(=10H),控制,地址,校验和,结束字符(-16H))此顿无链路用户数据。
可变帧长帧:-CP48+8L(启动字符(=68H),长度,长度,启动字符(68H),控制,地址链路川户数据、校验和,结束字符(16H))
单个符1:=BS8[1..8(E5H)
a:\地址A的八位位组是一个固定的系统参数(0,1或2)L:=用户数据八位位组数=1十a十链路用户数据八位位组数图2采用的传输顿格式(FT1.2)
7应用层和用户进程
配套标准选择了应用数据、信息域元素和应用功能的特定的结构,这些特定结构在下述标准中定义:
IEC 60870-5-3;
IEC 60870-5-4;
IEC60870-5-5
7.1EC60870-5-3(应用数据的-般结构)的选集IFC60870-5-3描述了远动系统传输顿中的基本应用数据单元,此子条款是从基本标推中所选择的特定域元索,并定义了用于配套标准中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本配套标准规定每一个链路规约数据单元(LPDU)只有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见图3)由数据单元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信息体所组成数据单元标识符在所有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常有相同的结构,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信息体737
DL/T 719
常有相同的结构和类型,它们由类型标识域所定义。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结构如下:
一个八位位组:类型标识;
一个八位位组:可变结构限定词;一个八位位组:传送原因;
两个或三个八位位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分成两部分: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和记录地址)。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的八位位组数由个固定的系统参数决定,可以是一个或两个八位位组,电能累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是站地址。类型标识
可变结构限定词
数据单元
标识符
信息体1
传送原因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
信息体地址
信息元素集
时标ms
(时间信意
信惠体n
时标min
(时间信息a)
数据单元
电能景计量数据
终蹦设备的地址
记录地址
信息体
每个系统任选
每个应用服务数
网据单元中可变
应用服务
数据单元
公共时标
本配套标准采用两个八位位组作为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简称设备地址)。数据单元标识符:CP32十8b\(类型标识,可变结构限定词,传送原因,累计量(电能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记录地址!
固定系统参数b: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的八位位组数(1或2)可变参数ta”:-5(若出现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时标),0(若无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时标)信息体:一CP8i+8j+8tb(信息体地址,信息元素集,时标(任意)可变参数i:一1(若信息体地址出现),0(若信息体地址不出现)可变参数:一信息元素集八位位组的数目可变参数tb:7(若信息体时标出现),0(若信息体时标不出现)*可变参数ta在数据单元标识符内不出现图3应用服务数据单元(ASDU)的结构无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域长度,每一顿仅有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长度*)在本配套标准后面的描述中,当谈到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地址的时候,有时会用应用服务数据单几公共地址来代表,而记录地址则单独用-一个八位位组来指明。738
DL/T 719—2000
是由顿长(即为链路规约长度域)减去一个固定的整数,此固定整数是一个系统参数(它是12、3,这依赖于固定的地址域的长度)。
时标(如果出现的话)属于单个信息体(信息体时标)或者属于整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时标)。
信息体由一个信息体标识符(如果出现的话)、一组信息元素和一个信息体时标(如果出现的话)所组成。
信息体标识符仅由信息体地址组成,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一个特定系统中,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具地址连同信息体地址一起可以区分全部信息元素集,在每一个系统中这两个地址结合在起将是冕不含糊的。类型标识不是公共地址,也不是信息体地址。一组信息元素集可以是单个信息元素、一组综合元素或者一个顺序元素。7.21EC60870-5-4(应用信息元素的定义和编码)的选集按照在IEC60870-5-4中所定义的为信息元素所宣布的规则,规定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各个信息元素域的大小和内容。
7.2.1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第1个八位位组为类型标识(Typeidentificalion),它定义了后续信息体的结构、类型和格式,见图4。类型标识定义如下:
Type identification: =-Ui18[1..8]<1. . 255)信息体带或不带时标由标识类型的不同序号来区分。主站(控制站)和子站(被控站)将舍弃那些接收到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如果这些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类型标识未被定义,以否定认可来回答。
7.2.1.1类型标识域值的语义的定义bit&
类型标识
图4类型标识
值<0)末用,在配套标准中定义了1~127的值,128~255未定义,类型标识号128~255可以由此标准的使用者彼此独立地进行定义,仪当使用具有类型标识号在1~127范围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时,才能全部互换的工作。
表4、表5,表6给出了在监视方向和控制方向上的过程信息和控制信息的类型标识号。Type identification: -- UI8E1.. 8]<1, . 255><1.,127):本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128..255):一特殊应用(专用范围)表4类型标识的语义在监视方向上的过程信息Type identification : -- UI8[1. . 8J(0. . 69)(0)
:二带时标的单点信息
:二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二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二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二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一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四个八位位组M_ SP.. TA...2
MII-TA2
MII. TI..2
MITTE?
M.IT-TG.?
DL/T 719—2000
:二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三个八位位组:一周期复位运行电能累计量,每个量为二个八位位组:一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表5类型标识的语义在监视方向上的系统信息Type identification;=UI8[1..87<70.. 99)(70)
·一初始化结束
;二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制造厂和产品规范:一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表6类型标识的语义
在控制方向上的系统信息
类型标识=Type identification:UI8E1..8]<100..127>CON(100)
CON(101)
CON(102)
CON(103)
CON(104)
CON<105>
CON(106)
CON(107)
CON<108)
CON<109)
CON(110)
CON<111>
CON(112)
CON(113)
CON(114)
CON(115)
CON<116)
CON(117)
CON(118)
CON<119>
CON<120)
CON(121)
CON(122)
CON<123)
(124--127)
(128.255)
:一读制造厂和产品规范
:一读带时标的单点信息的记录:一读-一个所选定时间范围的带时标的单点信息的记录:一读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当前系统时间: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和-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周期地复位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周期地复位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最早累计时段的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的运行电能累计量:一读周期地复位的最早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指定过去的累计时段的周期地复位的运行电能累计量MITTI.2
MITTM2
M_IT..TM.2
MEINA?
P..MP.NA..2
MTI TA2
C. RD NA 2
C SP..NA2
CTI_NA..2
CCINA2
C,CI.NB_2
C CI NC 2
C_CI, N?
CCINE2
C CI NG 2
C_CI_NH2
CCI NK2
C_CI_nN.2
C_cl_nP.?
:一读一个指定的过去累计时段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周期地复位的运C_CI. NQ.2
行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计费)电能累计CNR2
:读周期地复位的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记账CCINS2
(计费)电能累计量
:一读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C.CINT2
:一读周期地复位的一个选定的时间范围和一个选定的地址范围的运行电能累计量
:一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一专用范围[在附录C(提示的附录)中定义)注:在控制方向上标有(C()N)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被应用服务所确认后.在监视方向发送的报文和控制方向的样,只是二者的传送原因不同。这些镜像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可以用于背定/否定确认(证实),其740
传送原因在7.2.3中定义。
DL/T 719--2000
7.2.2可变结构限定词(Variable structure qualifier)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第2个八位位组定义为可变结构限定词,见图5。7.2.2.1可变结构限定词域值语义的定义(Variable structure qualifier)数(numher=N)
单个/顺序(SQ一Singlc/sequence)<0)
SQ(0)和N<0. 127)
SQ<1)和 N(0. .127)
: =CP8(number,SQ)
: =UI(1. -71<0. .127)
: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无信息体:二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数目
:BS1[8<0..1>
·在同--种类型的些信息体中等址…个个别的元素或综台的元絮
:=在-个体中寻址一个顺序的元素:信息体的数目
:每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单个信息体的信息元素的数SQ位说明后续的信息体或信息元素的寻址的方法。SQ0:每一个单个元素或综合元素由信息体地址寻址,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可以由个或多于--个的类似的信息体所组成。数N是一个二进制编码表示信息体的数目。SQ==1:个顺序的类似的信意元素(即同一格式的电能累计量),由信息体地址寻址见IFC60870-5-35.1.5),其信息体地址为序列信息元素中第一个信息元素的地址。后续的信息元素的地址为依次加1.数月→是一个二进制编码表示信息元素的数目,在顺序元素的情况下,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仅有个信息体
bit8765432
D 究的
\可变结构
图5可变结构限定词
7.2.3传送原因(Cause of transmission)bitB7654321
2原,因2]传送原因
图6传送原因域
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3个八位位组定义为传送原因域,见图6。7.2.3.1传送原因域值的语义定义Cause of transmission: =CPg(Cause,P/N,T)原因:—UI6[1..6K0..63)
<0):=未定义
(1..63):传送原因序号
(1。.47):一配套标准的标准定义(兼容范围),见表7。(48..63):=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P/N:=BS1[7]<0):=背定确认
<1):=否定确认
T=test :=BS1[8Ko):=木试验
(1):二试验
传送原因指导特定应用任务(程序)去处理应用服务数据单元。P/N位表示对激活的肯定或否定确认,此激活是由启动的应用功能所请求的。在无关的情况下,F/N位为0。
试验位定义此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为试验条件下所产生,它用于例如测试传输和设备,并不控制过程。
Cause of transmission
DL/T 719--2000
表 7传送原因的语义
- : =U16[1. - 6](0. , 63)
:一未用
:一试验(专用范围定义)
:一周期、循环(专用范围定义):三自发(突发)
:一初始化
请求或被请求
:一激活 act
:激活确认
actcon
:一停止激活deact
:停止激活确认dcactcon
激活终止actterm
:=未用
兰未用
:一无所请求的数据记录
:一无所请求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一类型:=由主站(控制站)发送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记录序号不可知:=由主站(控制站)发送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中的地址说明不可知:一无所请求的信息体
:一无所请求的累计时段
:为将来兼容定义保留
:=未用
:一为将米兼容定义保留
:一为特殊应用(专用范围)
:时间同步(专用范围定义)
7.2.4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Addressof inte-grated tot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单元标识符的第4个和第5个(任意)八位位组定义为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的地址(简称设备地址),见图7和图8。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bit87654321
电能累计最远动数
据终端设备地址
图7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
地址(个八位位组)
备地址的长度(一个或两个八位位组)是一个系统参数,每每个系统是固定的。
Address of integrated total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UI8[1. . 8]<0. . 255>0》:=未用
(1.·255):=站地址
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UI16[1.16]0.65535)(0:业未用
《1..65535>:=站地址
电能累计量远动数据
终端地址低八位位组
电能果计量远动数据终
端设备地址高八位位组
图8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两个八位位组)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是和一个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内全部信息体相联系的(见IEC608705-3表1)
本标准采用二个八位位组作为电能累计量数据终端设备地址。7.2.5记录地址(Recordaddress-RAD)74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5161.1-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5545-2018 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系统设计规范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294-2013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用脱离器使用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