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6:38:57
  • DL/T774-2004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DL/T 774-2004

  •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4-10-20
  • 实施日期:

    2005-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7.99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100电站综合
  • 中标分类号:

    能源、核技术>>电力>>F23电站、电力系统运行检修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页数:

    188页
  • 标准价格:

    45.0 元
  • 出版日期:

    2005-04-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孙长生、朱北恒等
  • 起草单位: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台州发电厂等
  • 归口单位:

    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已投产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 DL/T 774-2004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 DL/T774-2004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27.100
备案号:14620-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行业标准
DL/T 774—2004
代替 DI. 1 T 774 — 2001
火力发电厂
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Overhaul & operate of thermodynamic automatic systemin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2004-10-20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政革委员会发布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计算机控制系统
4.1基本检项目及质量要求
4.2试验项目与技术标准*
4.3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维扩
5检测仪表及装置
5.1基本检替与校准
通用检测仪表检修与校准
温度捡测仪表检修与校准
压力测量仪表检偿与校准·
液位测量仪表检修与校准
流望测其仪表检懿与校准
5.7分析仪表检与校准
机械量仪表检修与校准
5.9特殊仪表及装置检修与校准
5.10称重议表检修与校准
6过程控制仪表及设备
6.1控制器单元检与校准*
6.2计算单元检修与较准·
6.3操作和执行单元检修与校准
了共用系统、电气线路与测量管路.1共用系统检修与试验.
7.2取源部件检修
7.3机柜、电气线路、测量管路检修与试验8数据采集系统
8.1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8.2校准项目与技术标准
8.3运行维护
9模拟量控制系统·
基本检修项目及要求
9.2给水控制系统
9.3汽温控制系统
燃烧控制系统
辅助设备控制系统
9.6机炉协调控制系统
DL/T774—2004
DL/ T 774 - 2004
10炉膛安仑监控系统
10.1基本检修项日与质量要求
10.2: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
10.3检修验收与运行维护
II热工信号与热工保护系统
,11.1系统检查、试及一般要求-11.2系统试验项日与要求
11.3运行维护
12顺序控制系统
12.1基本检修项目效要求
12.2热力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
12.3发电机变压器组和!用电系统试验项目与要求!12.4运行维护
13汽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13.1基本检整项目与质量要求
13.2系统拟运前的试验项目改质量要求13.3系统各功能投运过程及质量要求..13,4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与质量指标13.5DEH系统运行维护
14汽动给水泵控制系统
14.t基本检修项目与质量要求
14.2系统疫运前的试验项日及质量要求14.3系统功能投运过程试验与质量要求144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质量指标14.5汽动给水系控制系统运行维护15高低压旁路控制系绕
15.1基本捡项月和质量要求
15.2试验项目与技术要求
15.3系统运行维护
16热工技术管理
16.1热工门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管理16.2计算机控制系统软件、硬件管理-16.3技术规程、制度与技术档案管理16.4热工指标考核、统计指标
16.5备品备件的保存与管理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热工设备检修项日管理
考核项月、误差定义与计算、名词解释抗共模差模扰能力测试
热工技术管理表格
DL/T 774— 2004
根据原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编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2000)70号」安排,组织编制本标。本标推以采分散控制系统的机组为主,兼顾采用单元仪表构成控制系统的机组,包括了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单体测量仪表、过程控制仪表,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模拟控制系统、顺序控制系统、锅炉安全监控系统、机组热工保护系统、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等所涉及到的现有热1.自动化设备的检修、试验、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应达到的技术标准,并纳入了化学分析仪表、电气厂用电和发电机变压器的检修运行及热下技术管理工作内容,是机组热工白动化设备检修运行维护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自发布实施之月起,代替DLT74一200I。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山。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雅起草单位: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所、台州发电!、嘉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华电半正发电有限公司、北仑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长生、朱北恒、干淼婺、夏克显、吴孚辉、章真、李广、书定波。I
1范围
火力发电厂
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 T 774 — 2004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的内容、方法和技术管理应达到的标准。本标准适用丁火力发电」已投产机组热工自动化系统的检修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参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谁,然而,鼓励根据本标送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GB2887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
GB4830工业自动化仪表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DL435火力发电厂煤粉锅炉燃烧室防爆规程火力发电厂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T 655
DL/T 65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广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JT65T
DLT 658
DLT659
火力发电厂开关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DL5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T500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试验室设计标摊DLT5190.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第5部分:热工自动化JJG650电子皮带秤试行检定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讲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ated Control System(DCs)采用计算机、通信和屏幕显示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等功能,利用通倍技术实现数据共享的多计算机监控系统,其主要特点是功能分散,操作显示集中,数据共享,可靠性高。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是硬件布置上的分散。3.2
数据采集系统DateAcqutsitlonSystem(DAS)采用数学计算机系统对工艺系统和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进行捡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处理、记录、显示和报警,对机组的运行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并提出运行指导的监视系统。3.3
模拟量控制系统ModulationControlSystem(MCS)实现锅炉,汽轮机及辅助系统参数白动控制的总称,在这种系统中,常包含参数自动控制及偏差报警功能,对前者,其输出量为输入量的连续函数,1
DL/T774—2004
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CCS)将锅炉_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协调锅炉与汽轮机组在白动状态的工作,给钢炉、汽轮机的自动控制系统发出指令,以适应负变化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发挥机组调频,调峰的能力,它直接作用的执行级是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和汽轮机控制系统。3.5
自动发电控制AutomgticGeneratianControl(AGC)根据电网负荷指含控制发电功率的自动控制。3.6
顺序控制系统SequenceContralSysten(SCS)对机组的某一工艺系统或主要辅机按一定规律(输入信号条件顺序、动作顺序或时间顺序)逊行控制的控制系统。
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SafeguardSupervisorySystem(FSss)对锅炉点火,燃烧器和油枪进行程序自动控制,防止锅炉炉膜由于燃烧熄火,过压等原因引起炉膛爆炸(外爆或内爆)而采取的监视和控制措施的自动系统。FSSS包括燃烧器控制系统(BumerControiSystem,简称BCS)和炉膛安全系统(FurnaceSafetySystem:简称FSS)。3.8
总燃料跳闸MasterFuel Trip(MFT)由人操作或保信号自动动作,快速切除进入锅炉炉膛的所有燃料而采取的控制措施。3.9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ltalElectro-HydrauliceControl(DEH)按电气原理设计的敏感元件、数宁电路(计算机),按液压原理设计的放人元件及液压伺服机构构成的汽轮机控制系统。
汽轮机自启停系统AutomaticTurbineStartuporShutdownControlSystem(ATC)根据汽轮机的热应力或其他设定参数,指挥汽轮机控制系统完成汽轮机的启动、并网带负荷或停止运行的自动控制系统。
超速保护控制Over-speedProtectionControl(OPC)种抑制超速的控制功能,有采用加速度限制方法实现,也有采川双位控制方式实现。前者当汽轮机转速出现加速度时,发出超驰指令,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加速度为零时由正常转速控制回路维持止常转速。后者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额定转速的103%时,白动关闭高、中压调节汽门;当转速快复正常时再开启这些调节汽门,如此反复,直到正常转速控制回路可以维持额定转速:或者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汽轮机监视仪表TurbineSupervisoryInstrument(TsI)监视汽轮机运行状态(转速、振动、膨帐、位移等机械参数)的仪表。3.1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ieldbiusControlSystem(FCS)一种利用现场总线技术,构成集成式的全分散控制系统。把现场测量,控制设备连接成网络系统,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企位于现场的具有多种测控计算功能的设备之间,以及现场仪表与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2
4计算机控制系统
4.1基本检修项目及质量要求
4.1.1停运前检查
DL /T 774 - 2004
4.1.1.1全面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状况,将异常情况做好记录,并列入检修项目。4.1.1.1.1检查各散热风离的运转状况4.1.1.1.2检查不间断电源(UPS)供电电压、各机柜供电电压、各类直流电源电压及各电源模件的运行状态。
4.1.1.1.3检查机柜内各模件工作状态、各通道的强制(或退出扫描状况)和损坏情况、各操作员站、控制站、服务站、通信网络的运行状况等。4.1.1.1.4检查报警系统,对重要异常信息(如穴余尖去、异常切换、重要信号丢失、数据溢山、总线颊繁切换等)作好详细记录。4.1.1.1.5格查各类打印记录和硬拷贝记录。4.1.1.1.6测量控制室、丁程师室和电子设备室的温度及湿度。4.1.1.1.7检查计算机控制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运行报警日志。4.1.1.1.8检查计算机自诊断系统,汇总系统自诊断结果中的异常记录4.1.1.1.9检查计算机设备和系统日常维护消缺记录,汇总需停机消缺项目。4.1.1.1.10对于现场总线和远程输入/输出(I0)就地机柜,进行温度等坏境条件的检查记录。4.1.1.2做好计算机控制系统较件和数据的完全备份工作。对于储存在易失存储器(如RAM)内的数据和文件,应及时上传并备份。4.1.2停运后检修
4.1.2.1一般规定
4.1.2.1.1检修前,应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正常停电程序(见第4.3.3.1条)停运设备,关闭电源,拨下待检修设备电源插头:
4.1.2.1.2电子设备室、工程师室和控制室内的气调节系统应有足够容量,调温调湿性能应良好:其环境温度、湿度、洁度,应符合GB2887或制造厂的规定。4.1.2.1.3所有电源回路的熔丝和模件的通道熔丝,应符合使用设备的要求,如有损坏应作好记录,查明原因后更换相同容量与型号的熔丝。4.1.2.1.4计算机设备外观应完好,无缺件、锈蚀、变形和明显的损伤。4.1.2.1.5检查各计算机设备应摆放整齐,名种标识应齐全、清断、明确。4.1.2.1.6在系统或设备停电后进行设备的清扫,4.1.2.1.7对于有防静电要求的设备,检修时必须做好防静电措施,工作人员必须带好防静电接地腕带,并尽可能不触及电路部分:拆卸的设备应放在防静电板上,扫用压缩空气抢应接地。4.1.2.1.8吹扫用的压缩空气须干燥无水,无油污,压力宜控制在0.05MPa左右:清洁用吸尘器须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便及时吸走扬起的灰尘:设备消洗须使用专用清洗剂。4.1.2.1.9所有机柜的内外部件应安装牢固,螺钉齐全:各接线端子板螺钉、接地母线螺钉应无松动。4.1.2.1.10计第机设备间连接电缆、导线垃连接可靠,敷设及捆扎整齐、美观,各种标志齐全、清晰4.1.2.2操作员站、T程师站、服务站硬件检修:4.1.2.2.1确认待检修设备已与供电电源可靠分离后,打开机箱外壳。4.1.2.2.2检查线路板应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线路板.1.各元器件应无脱焊;内部各连线或连接电缆应无断线,各部件设备、板卡及连接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安装螺钉齐全。4.1.2.2.3清扫机壳内、外部件及散热风扇。清扫后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散热风扇转动灵活。4.1.2.2.4装好机箱外壳,检查设备电源电压等级应设定正确。3
DL/T 774 2004
4.1.2.2.5接通电源启动后,设备应无异音、异味等兄常现象发生,能正常地启动并进入操作系统,白检过程无出错信息,各状态指示灯及界面显示正常:检查散热风扇转动应正常无卡,方向正确对于止常工作时不带显示或操作设备(键盘或鼠标)的服务站,可接土显示或操作设备进行检查4.1.2.3控制站检修:
4.1.2.3.1机组及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相关的各系统设备停运,控制系统退出运行:停运待检修的子系统和设备电源。
4.1.2.3.2对每个需清扫的模件的机柜和插槽编号、跳线设置作好详细、确的记录。4.1.2.3.3清扫模件、散热风扇等部件:检查其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无明显损伤和烧焦痕迹插无锈蚀、插针或金手指无弯曲、断裂;模件上的各部件应安装牢固,跳线和插针等设置正确、接插可靠:熔丝完好,型号和容量准确无误:所有模件标识应正确晰。4.1.2.3.4检查控制站模件的掉电保护开关或跳线设置应正确。带有后备电池的模件,其后备电池应按照制造厂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查更换:更换新电池时,应确保失电时间在允许范围内。4.1.2.3.5模件检查完毕,机、机架和槽位清扫干净后,按照模件上的机柜和插槽编号将模件逐个装回到相应槽位中,就位必须准确无误,可靠。4.1.2.3.6模件就位后,存细检查模件的各连接电缆(如扁平连接电缆等)应接插到位且牢固无松动有固定螺丝和/或卡锁,则应紧固固定螺丝并将卡锁入扣。4.1.2.3.7模件通电前,对带有熔丝的模件,应核对熔丝齐全,容量正确;模件通电后,各指示灯应指示正确,散热风扇运转正常。4.1.2.3.8配有显示器和或键盘/鼠标接口的控制站,若有必要则连接显示和操作设备(键盘、鼠标)进行检查。
4.1.2.4计算机外设检修。
4.1.2.4.1显示器检修内容包括:a)停电,断开显示器的电源连接。b)显示器内、外清扫,用专用清洗液清洁显示屏:检修后外观应清洁无灰,无污渍,内部检查电路板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插头、连线应正确、无断线、无松动,并紧固各部件:外部检查显示器信号电缴应无短路、破损断裂等缺陷:测量设备绝缘应符合要求。)显示器检修复原后上电检查,显示器画面应清晰,无闪烁、抖动和不正常色调;亮度、对比度、色温、聚焦、定位等按纽功能正常:仔细调整大屏幕显示器,整个画面亮度色彩应均勾。d)检查人屏幕显示器散热风扇运转应正常。4.1.2.4.2打印机、硬拷贝机检修内容为:a)打印机停电,断开打印机电源插头与电源的连接。b)清扫打印机,消除打印机内纸屑,清洁送纸器和送纸通道,外观检查应消洁无灰、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无异常现象,各连接件或连接线的连接应正确,无松动、断线现象,并紧固各部件:测试绝缘应符合要求;对打印机的机械转动部分上油,油量不宣过多。c)复原打印机,检查打印机各开关、跳线和各有关参数设置正确。d)针打打印机应根据打印纸厚度重新调节纸厚调节杆:接通电源后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断针现象,否则应更换打印头或色带。e)喷墨打印机。接通电源后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查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字符变形、缺线或滴墨现象:更换墨盒时,墨盒的型号与机型须对应。f)激光打印机,上电执行打印机自检程序,检香打印内容应字符正确,字迹清楚,无字符变形、黑线或墨粉黏着不中现象。
名)硬拷贝机接通电源后进行总体测试,拷贝一贞彩色面面进行检查,画面和色彩应正确无异常,字迹清楚。
4.1.2.4.3轨迹球和鼠标检修内容为:a)关闭计算机电源,拔下轨迹球或鼠标与计算机的连接接头。DL/T 774 — 2004
b)清洁轨迹球和鼠标,仔细清洁球体、滑轮、光电鼠标反光板,清洁后应无灰、无污物。c)检查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连线应无断线破损,连接应正确无松动,紧固各安装螺丝。d)恢复与系统的连接,上电后操作轨迹球和鼠标,应灵活无滞涩,响应正确。4.1.2.4.4键盘检修内容为
a)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操作每个键,如发现无反应、不灵活或输入错误的键,记录其位置。b)关闭计算机电源,拨下键盘与计算机连接的接头:清洁键盘,清除键盘内部异常现象,重点检修已有缺陷记录的按键:检修后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常,各连接线或电缆应无松动断线,键盘的触点及与计算机的接口应完好,外观应无灰、无污渍。c)恢复与系统的连接,上电新检查测试键盘的每个键,各键应反应灵嫩、响应正确。4.1.2.5网络及接口设备检修:
4.1.2.5.1通信网络检修内察为:a)系统退出运行。
b)更换故障电缆和/或光缆;检修后通信电缆应无破损、断线,光缆布线应无弯折:电缆或光缆应绑扎整齐、固定良好。
c)检查通信电缆金属保护套管(现场安装部分应使用金属保护套管)的接地应良好。d)测量绝缘电阻、终端匹配器阻抗,应符合规定要求。e)紧固所有连接接头(或连接头固定螺丝)、各接插仆:(如RJ45、AUI、BNC等连接器)和端子接线:检修后手轻拉各连接接头、接插件和端子连线,应牢固无松动。f)通电后,检查模件指示灯状态或通过系统诊断功能,确认通信模件状态和通信总线系统应工作正常,无异常报警。亢余总线应处于几余工作状态,交换机、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总线模件等通电后指示灯均应显示正常。g)通过系统诊断工具/功能或其他由制造广提供的方法,查看每个控制子系统,所有O通道及其通信指示均应正常。
4.1.2.5.2网络接口设备检查内容为:a)检查前应关闭设备电源,连接电缆和光缆做好标记,然后拆开各电缆和光缆连接,并及时包把好拆开的光缆连接头,以免受污染:b)对交换机、集线器、耦合器、转发器、光端机等网络设备内、外进行清扫、检修,紧固接线:检修后投备外观必清洁无尘、无污渍。内部电路板上各元件应无异带,各连接线或电缆的连接应正确、无松动、无断线:各接插头完好无损,接触炭好:测试风扇和设备的绝缘应符合要求。c)存细检查各光缆接口、RJ45接口和/或BNC接口等,应无断裂、断线利破碎、变形,连接正常可靠。
d)装好外壳:上电检查,应无异音、异味,风扇转向正确;白检无出错,指示灯指示正常。4.1.2.6电源设备检修:
4.1.2.6.1自备不间断电源(UPS)检惨内容为:a)机组停运,系统退出运行。正常停运热控自备UPS电源所供电的用电设备,然后关掉UPS的开关,拨掉UPS的连接插头。
b)UPS清扫检修后,外观检查应清洁无灰、无污渍:输出侧电源分配盘电源开关、熔丝及插座应完好:紧固各接线:UPS蓄电池应无漏液,否则应更换蓄电池。c)接通电源,热控自备UPS启动白检正常,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无出错报警;测量UPS电源各参数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4.1.2.6.2模件电源、系统电源和机柜电源检修内容为:5
DL/ T 774 2004
a)清扫与一般检查:
1)停用相关系统,对各电源插头或连线做好标记后拨出。2)清扫电源设备和风扇,小心拆下电源内部配件,仔细检查内部印刷线路板上应无烧焦痕迹,客元件应无异常,各连线、连接电缆,信号线、电源线,接地线虚无断线或松动,并重新紧固:电源内部大电容应无膨胀变形或漏液现象,否则应更换为相同型号规格的电容:检查熔丝,若有损坏应查明原因后换上符合型号规格要求的熔丝。3)测量变压器一次侧、二次侧之间和一次侧端子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规定4)复原电源内部配件,检修后设备应清洁无炭,无污渍:根据记录标记插好所有插头井确认正确后上电。
b)上电检查试验:
1)通电前检查电源电压等级设置应止确:通电后电源装置应光异音、异味,溢升应正常:风扇转动应正常、无卡涩、方向正确。2)根据要求测量各输出电压应符合要求。3)启动整个子系统,工作应正常无故障报警,电源上的各指示灯应指示正常。4)对于亢余配置的电源,关闭其中任何一路,检查相应的控制器应能正常工作,否则应进行处理或更换相应电源。
4.1.2.7主时钟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标准时钟装置:4.1.2.7.1切断主时钟系统电源,清清主时钟或GPS标准时钟装置,清洁后外观应无灰、无污渍。4.1.2.7.2检查主时钟各通信接口连接应正确,通信电缆完好无损:启动王时钟,进行主时钟与标时间的同步校准。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4.1.2.7.3检查GPS天线安装应垂直,四周应无建筑物或黎物遮挡;天线插头应接插可靠、牢固无松动,馈线应无破损断裂。
4.1.2.7.4检查GPS标准时钟装置各通信接口应连接止确,通信电缆完好无损;开启电源,装置进行初始化和自检,应无出错:初始化和自检结束后,GPS卫星锁定指示应正常:若GPS失步,则装置内部守时时钟应工作正带
4.1.2.7.5启动各站的时钟校正功能,校正各站时间的显示,使其卡时钟或GPS标推时钟装置同步。4.1.2.8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4.1.2.8.1PLC系统退出运行;关闭电源。4.1.2.8.2清扫检修PLC机柜、机架、PLC模件及散热风扇:清扫后设备应清洁无灰、无污溃:风扇转动正常无卡涩。
4.1.2.8.3检查PLC后备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新电池。4.1.2.8.4检查带有熔丝的模件通道,其熔丝容量应符合要求:若熔丝已损坏,应查明原因后再予以更换。
4.1.2.8.5松开各模件接线端子排固定螺丝,披出接线端子,检查:a)端子排中与模件插头对应的卡簧应无变形、松动:各接线端广的接线号应齐全,接线应整齐美观,无棵露线。
b)PLC各模件中的电子元器件应无烧痕、破损、焊点松动现象;元件间连接插针应无变形、磨损:对模件安装底板各变形的插针进行矫正,插针断裂的底板应进行更换:检修后要求底板固定车固、插针完整、无变形和断裂。c)检查所有PLC的IO柜及中间柜的通信电缆接、分离器和分支器等应莲接良好,特别是接头内的屏敲线须固周定扎实。
d)快复系统,检查各T/O模件、回路接线和插件应紧固无松动,各设置开关(DIP开关)和跳线设置正确。
DL/ T 774 2004
4.1.2.8.6确认电缆接线正确后,恢复供电:检查风扇转向正确,各模件指示灯指示正常,并在显示器上确认所有PLC就地柜通信正常,无报警和出错信息。4.1.2.8.7检查站点间、站点与计算机间以及各I/O模件和中央处理单元(CPU)之间的通信应正常。4.1.2.8.8检查远程I/O子系统和控制器间、主机和控制站间的通信应正常。4.1.3软件检查
4.1.3.1操作系统检查:
4.1.3.1.1通电启动客计算机,启动显示画面及自检过程应无出错信息提示,否则予以处理。4.1.3.1.2通常操作系统上电白启过程应无异常或出错信息提示:若出现提示错误并自动修复,应重新正常停机启再次肩动操作系统一次,检查错误应完全修复,否则应考虑备份恢复或重新安装。4.1.3.1.3启动操作系统后,宜关闭所有应用文件,启动磁盘检测和修复程序,对磁盘错误进行检测修复。
4.1.3.1.4检查并校正系统日期和时间。4.1.3.1.5搜索并删除系统中的临时文件,清空回收站:对于不具备数据文件白动清除功能的务计机站,应对无用的数据件进行手工清理。4.1.3.1.6检查各用户权限,账号口令、审核委托关系,域和组等设置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检查各设备和/或文件、文件爽的共享或存取权限设置应正确,符合系统要求,4.1.3.1.7检查硬盘剩余空间大小,应留有一定的空余容量:宜启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优化硬盘。4.1.3.2应用软件及其完整性检查:4.1.3.2.1计算机控制系统逻辑组态修改等工作完成后,须再次进行软件备份。4.1.3.2.2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软件列表,检食核对应用软件应完整。4.1.3.2.3根据系统启动情况检查,确认软件系统完整。4.1.3.2.4启动应用系统软件过程应无异常,无山错信息提示(对于上电自启的系统,此过程在操作系统启动后自动进行)。
4.1.3.2.5分别启动许操作员站、T程师站和服务站的其他应用软件,应无出错报警。4.1.3.2.6使用提供的实用程序工具,扫描并检查软件系统完整性4.1.3.2.7启动计算机控制系统自身监控、查错、自诊断软件,检其功能应符合制造厂规定。4.1.3.3权限设置检查:
4.1.3.3.1检查各操作员站、T程师站和服务站的用户权限设置,应符合管理和安会要求。4.1.3.3.2检查各网络接口站或网关的用权限设置,应符分管理和安全要求。4.1.3.3.3检各网络接口站或网关的端口服务设置:关闭不使用的端口服务。4.1.3.4数据库检查:
4.1.3.4.1数据库访问权限设置应正确,符合管理和数据安金要求。4.1.3.4.2对数据库进行探导,各数据库或表的相信息应正确。4.1.3.4.3数据库日志记录若已满,应立即备份后清除。4.2试验项目与技术标准
4.2.1控制系统基本性能试验
4.2.1.1元余性能试验:
4.2.1.1.1操作员站和服务站余切换试验:a)对于并行工作的设备,如操作员站等,停用其中一个或部分设备,应不影响整个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b)对于亢余切换的设备,当通过停电或停运应用软件等手段使运行设备停运后,从运行设备应立即自启或切换至主运行状态。心)接同样方法进行反向切换试验。7
DL/T774—2004
d)将系统快复正常。
e)上述试验过程中,除发生与该试验设备相关的热工设备故障报警外,系统不得发生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故障诊断显示应正确。4.2.1.1.2控制站主控制器和模件元余切换试验:a)主控制器和模件通电前,检查熔丝应齐全、容量正确。6)主控制器和模件通电后,检客指示灯显示应与正带的实际状况相符。c)选择下列方法进行主控制器和模件的亢余切换试验:1)取出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的熔丝;2)复位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3)将主运行的主控制器和模件拔出(模件可带电插拔时),)按同样方法进行反向切换试验。e)将主控制器和模件恢复正常。f)试验过程中,系统应能正常、无扰动、快速的切换到从运行主控制器和模件运行或将从运行主控制器和模件改为主运行状态,故障诊断显示应止确,除模件故障和元余失去等相关报警外,系统应无任何异常发尘
4.2.1.1.3通总线亢余切换诚验:a)试验前进行下列检查:
具)总线电缆应无破损、断绒:2)接插件接插应牢固、接触良好,端了接绒正确、牢固:3)检查总线终端电阻值正常,接线牢固,交换机、集线器、总线模件指示灯显示正常:4)通过诊断系统或总线模件工作指示灯检查总线系统工作正常:亢余总线应处于亢余工作状态
b)投切通信网络上任意节点的设备,总线通信应止常。c)在通信刚任意节点F.轮流切断节点设备与总线间的某一通信莲接线,系统应无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
d)选择下列方法,进行通信总线余切换试验:1)切断主运行总线模件的电源:2)拔出主运行总线的插头:
3)断开主运行总线电缆或终端匹配器:4)模拟其他条件。
)同样方法进行)d)的反向切换试验。f)将系统恢复正常。
g)试验过程中,通信总线应自动切换至允余总线运行:指示灯指示和系统工作应正常;检查系统数据不得丢失、通信不得中断、热工设备故障报警正确、诊断画面显示应与试验实际相符。4.2.1.1.4模件、系统或机柜供电穴余切换试验:a)模件、控制系统及机柜的白投供电或+1完余供电系统,成逐进行以下元余切换试验:1)切断工作电源回路,检查备用供电须白动投入:2)对丁+1几余供电系统,切断任一路供电:3)按同样方法对1)~-2)进行反向切换试验。b)将系统恢复正常。
c)上述试验过程中,控制系统应工正常,中间数据及累计数据不得丢失,故障诊断显示应正确,除发生与该试验设备相关的热工设备故障报警外,系统不得发生出错、死机或其他异常现象。4.2.1.1.5控制回路穴余切换试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