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001-2004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6:39:51
- DL/T5001-2004
- 现行
标准号:
DL/T 5001-2004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4-10-20 -
实施日期:
2005-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16 MB
替代情况:
DL 5001-1991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工程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新建、改建、扩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的工程测量工作。运行阶段的工程测量工作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DL/T 5001-2004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DL/T5001-2004

部分标准内容:
ICS 93.020
备案号:J377—-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001 2004
代替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of fossil fuelpowerplant
2004-10-20 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平面控制测量
般规定
搜集资料、图上设计、选点与埋石水平角测量
距离测量
GPS 测量
观测成果的记录、计算
高程控制测量
般规定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程测量
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地物测绘
地貌测绘
水下地形测量
电厂总平面图测量
般规定
建筑坐标系统的恢复与建立·
细部测量
DL/T 5001 2004
DL/T 5001 — 2004
7.4电厂总平面图的汇编及应提供的成果图(表)8其他测量
勘探点定粒测量
拟建管线测量
8.3水文测量
计算机辅助成图
-般规定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与图形处理
成果输出
GIS前端数据采集
施工测量
般规定
施工方格网·
放样检测
沉降观测
资料提交
检查验收及测量成果
检查验收·
11.2测量成果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补充图例
坐标联系测量
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标志、埋石
类型及要求
经纬仪系列分级和基本技术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GPS 测量手簿记录格式
.......
..... 85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I(规范性附录)
附录(规范性附录)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附录L(规范性附录)
附录M(资料性附录)
附录N(资料性附录)
附录0(资料性附录)
附录P(资料性附录)
附求Q(资料性附求)
附录R(资料性附录)
附录S(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DL / T 5001 2004
水准仪系列分级及基本技术
各等级高程控制点标志、埋石
类型及要求
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垂直角观测方法及四等三角高程观测要求
地形图分蝠和编号
由主厂房建立建筑坐标系统
铁路道岔号码的测定
施工测量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过程曲线阁样
测量技术报告参考提纲
全国高程系统互换表
大地坐标系的相关参数
DL/T5001—2004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2000170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月的通知》的要求,对DL5(01一1991《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进行修订而成的。
与DLT5001一1991相比,本标推有以下主要变化1)删除了原规程的微波通信站测量部分的不适用条义;:2)删除了原规程的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部分的不适用条文;3)增加了全球定位系统GPS:
4)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5)增加了计算机辅助成图、施工测量等技术规定。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5001一1991。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让院,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帆、徐健、邓旭娜、姚麒麟、王圣祖、张国杰。
1范围
DL/T 5001 2004
本标推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工程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包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毁的工程测量工作。运行阶段的工程测量工作可参照本标推热行。1
DL /T 5001 2004
2规范性引用艾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雅的引用而成为本标雅的条款,凡是注明山期的弓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然而,鼓励通过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12897
GB 12898
国家一、一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GB 14804
GB 50026
亚程测量规范
9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
GB/T5791
GB/T 1392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国七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6819-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
GB/T 171601997
GB/T 17942
GB/118314
GB/T 18316
CH/T 2002
CH/T 2004
CH/T 2005
CH/T 2006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宁化规范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数学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测绘外业电子记求基本规定
三角测量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水准测量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DL / T 5001 — 2004
3.0.1为了统一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工程测量的技术标推,及时应用测绘先进技术,提交合格的测绘成果,以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3.0.2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3.0.3测绘仪器应定期检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用于作业的测绘仪器、工具应在作业前进行检视,检视的记录应作为原始资料提交。
3.0.4设计阶段测图的基本比例尺应符合表3.0.4的规定。表3.0.4测图基本比例尺的要求
设计阶段
可行性研究
彻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测区内容
厂区、生活区、坝、变电所
贮灰场、天然冷却池
地下水水源地
基本比例尺
1 : 10000
1 : 1000
1 : 5000
1 : 10000
注1: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拽集已有地形图或利用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注2: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测图比例尺亦可根据设计人员要求的测图比例尺施测
3.0.5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导线(网)依次分为四等、级、二级和图根,全球定位系统(GPS)网按GB/T 18314一2001的规定分为C、D、三级。各等级平面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电厂建设规划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首级平面控制导线网不应低于一级。
各等级首级控制网控制面积可按表3.0.5的规定执行。3
DL / T 5001 2004
表3.0.5各级导线网控制面积的规定导线网等级
测图比例尺
10~30
1 : 2om
3.0.6地形图图式接GB/T7929及GB/T5791和补充图例(补充图例可参照附录A)绘示。
3.0.7对于各类国内测绘专用计算机软件,需经鉴定以后方可使用。简单外业数据转换、计算程序需经不少于两名测量专业员校核后方可使用。对于随机软件(如GPS基线处理软件等)应慎重使用。所有各类软件版本宜及时升级。3.0.8接受测量任务后应根据项目要求搜集、整理相关测绘资料,编制含有质量目标,所热行的技术标准、采用技术方案等内容的作业大纲:作业过程中严禁修(涂)改各种外业记录的原始数据,并应严格执行过程检查制度:1.作结束后应编写测量技术报告并组织成品验收工作。
3.0.9测量工作宜推广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航牢摄影、地面摄影、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成图等新技术,但必须满足本标准规定的精度要求。
3.0.10测量工作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推的规定。
DL/T5001 — 2004
4平面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经济合埋、考虑发展
4.1.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GPS测量、导线量等方法。在满足本标推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越等级布设或同等级护展。4.1.3评面挖制网的坐标系统,主测区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2.5cmkm。在此前提下,坐标系统可作如下选择,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采用城建、地方坐标系统。
3小测区可采用磁北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4厂区内测量宜采用建筑坐标系统。视需要应进行坐标联系测量,坐标联系测量的方法按附录E的要求执行:
4.1.4乎面控制网精度的基本要求:四等及一级二级宁线中最别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10cm;总平面图的平控制,上述点中误差不应超过5cm点位巾误差可按式(4.1.4)计算,即m,=+ya, +b =±/m+m,www.bzxz.net
式中:
mp—点位中误差,cm;
ap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轴,cm:
bp点位误差椭圆的短半轴,cm;mx
点位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cm
DL/T 5001 2004
一点位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cm。4.1.5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中误差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位角
闭合差
±12Vn
±24yn
测距中
测距相对
中误差
1/80000
1/16000
1/8000
测回数
最大相
对闭合
1730000
1/10000
1/5000
注1:为测站数:
注 2:当要求四等及一级、二级导线最弱点朴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5cm时,导线长度应缩短I控,H他精度指标适当提高。注3t结点与结点或结点与高级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现定导线长度的0.7倍。注4: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25cm。当要求四等及·级、二级导线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1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13cm注5,在不降低点位精度的前提下,级,二级附合导绒的长度可适当放长。在总平面图测量中,平均边长可缩短。个别短边,一级导线边不应小于30m,二级导线边不应小于40m,测中误差应适当提高四等及一级、二级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4.1.6
1导线级别可根据测区面积、高级控制点的密度,地物疏程度等其体条件,适当选用。
2导线用作首级控制时,宜布设成整体环形网,用作加密时,可布设为单一附合导线、结点网战环形网。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的条数不超过12条,否则应提高测角精度。
4.17图根控制测量可使用GPS 测量、图根导线、极坐标法和交会等方法布设。在高级点下加密的图根导线可次附合。特殊6
地区布设支导线:
DL/T5001—2004
4.1.8图根光电测距导线应按附合或闭合环形布设。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8的现定。表4.1.8
1 : 500
1 : 1000
1 : 2000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最大相
对闭合
1/2000
注1:n为测站数,
TE级测距仪考见4.4.1
測角中误差
(\)
方位角闭合差
土60元
注3:用于测定细部点的图根导线: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太于25cm:当附合线长度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4.1.9布设图根光电测距支导线时,如使用DJ6光学经纬仪,应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测站的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使用DJ6级电子经纬仪(或电子全站仪)时,水平角观测一测回。使用II级光中测距仪测距时,可单程观测一测回。导线总长、平均边长及边数不应超过表4.19的规定,表4.1,9图根光电测距支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的要求测图比例尺
1 : 500
1:1000
1:2000
导线总长
最大边长
导线边数
4.1.10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布设图根控制点时,应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距离应使用II级光电测距仪单程观测一测国,所测点应校核,测距较差不应超过图上0.1mm:边长不应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J377—-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5001 2004
代替 DL 5001—1991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of fossil fuelpowerplant
2004-10-20 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平面控制测量
般规定
搜集资料、图上设计、选点与埋石水平角测量
距离测量
GPS 测量
观测成果的记录、计算
高程控制测量
般规定
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全球定位系统(GPS)高程测量
地形测量
一般规定
地物测绘
地貌测绘
水下地形测量
电厂总平面图测量
般规定
建筑坐标系统的恢复与建立·
细部测量
DL/T 5001 2004
DL/T 5001 — 2004
7.4电厂总平面图的汇编及应提供的成果图(表)8其他测量
勘探点定粒测量
拟建管线测量
8.3水文测量
计算机辅助成图
-般规定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与图形处理
成果输出
GIS前端数据采集
施工测量
般规定
施工方格网·
放样检测
沉降观测
资料提交
检查验收及测量成果
检查验收·
11.2测量成果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附录C(规范性附录)
附录D(规范性附录)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补充图例
坐标联系测量
各等级平面控制点标志、埋石
类型及要求
经纬仪系列分级和基本技术
水平角的观测方法
GPS 测量手簿记录格式
.......
..... 85
附录G(资料性附录)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I(规范性附录)
附录(规范性附录)
附录K(规范性附录)
附录L(规范性附录)
附录M(资料性附录)
附录N(资料性附录)
附录0(资料性附录)
附录P(资料性附录)
附求Q(资料性附求)
附录R(资料性附录)
附录S(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DL / T 5001 2004
水准仪系列分级及基本技术
各等级高程控制点标志、埋石
类型及要求
水准测量观测方法·
垂直角观测方法及四等三角高程观测要求
地形图分蝠和编号
由主厂房建立建筑坐标系统
铁路道岔号码的测定
施工测量记录
沉降观测记录
沉降过程曲线阁样
测量技术报告参考提纲
全国高程系统互换表
大地坐标系的相关参数
DL/T5001—2004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电力[2000170号《关于下达2000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月的通知》的要求,对DL5(01一1991《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进行修订而成的。
与DLT5001一1991相比,本标推有以下主要变化1)删除了原规程的微波通信站测量部分的不适用条义;:2)删除了原规程的三角测量和三边测量部分的不适用条文;3)增加了全球定位系统GPS:
4)增加了地理信息系统GIS:
5)增加了计算机辅助成图、施工测量等技术规定。本标准实施后,代替DL5001一1991。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华东电力设计院、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让院,国电华北电力设计院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帆、徐健、邓旭娜、姚麒麟、王圣祖、张国杰。
1范围
DL/T 5001 2004
本标推规定了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工程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包新建、改建和扩建)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毁的工程测量工作。运行阶段的工程测量工作可参照本标推热行。1
DL /T 5001 2004
2规范性引用艾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雅的引用而成为本标雅的条款,凡是注明山期的弓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然而,鼓励通过本标推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12897
GB 12898
国家一、一等水准测量规范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4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GB 14804
GB 50026
亚程测量规范
9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
GB/T5791
GB/T 1392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国七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GB/T16819-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规范
GB/T 171601997
GB/T 17942
GB/118314
GB/T 18316
CH/T 2002
CH/T 2004
CH/T 2005
CH/T 2006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宁化规范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数学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测绘外业电子记求基本规定
三角测量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水准测量电子记录基本规定
DL / T 5001 — 2004
3.0.1为了统一火力发电厂、变电所及其附属设施工程测量的技术标推,及时应用测绘先进技术,提交合格的测绘成果,以适应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3.0.2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为极限误差。
3.0.3测绘仪器应定期检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用于作业的测绘仪器、工具应在作业前进行检视,检视的记录应作为原始资料提交。
3.0.4设计阶段测图的基本比例尺应符合表3.0.4的规定。表3.0.4测图基本比例尺的要求
设计阶段
可行性研究
彻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测区内容
厂区、生活区、坝、变电所
贮灰场、天然冷却池
地下水水源地
基本比例尺
1 : 10000
1 : 1000
1 : 5000
1 : 10000
注1:可行性研究阶段一般拽集已有地形图或利用小比例尺地形图放大成图。注2: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测图比例尺亦可根据设计人员要求的测图比例尺施测
3.0.5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划分,导线(网)依次分为四等、级、二级和图根,全球定位系统(GPS)网按GB/T 18314一2001的规定分为C、D、三级。各等级平面控制网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电厂建设规划容量为200MW及以上时,首级平面控制导线网不应低于一级。
各等级首级控制网控制面积可按表3.0.5的规定执行。3
DL / T 5001 2004
表3.0.5各级导线网控制面积的规定导线网等级
测图比例尺
10~30
1 : 2om
3.0.6地形图图式接GB/T7929及GB/T5791和补充图例(补充图例可参照附录A)绘示。
3.0.7对于各类国内测绘专用计算机软件,需经鉴定以后方可使用。简单外业数据转换、计算程序需经不少于两名测量专业员校核后方可使用。对于随机软件(如GPS基线处理软件等)应慎重使用。所有各类软件版本宜及时升级。3.0.8接受测量任务后应根据项目要求搜集、整理相关测绘资料,编制含有质量目标,所热行的技术标准、采用技术方案等内容的作业大纲:作业过程中严禁修(涂)改各种外业记录的原始数据,并应严格执行过程检查制度:1.作结束后应编写测量技术报告并组织成品验收工作。
3.0.9测量工作宜推广应用全球定位系统、航牢摄影、地面摄影、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成图等新技术,但必须满足本标准规定的精度要求。
3.0.10测量工作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推的规定。
DL/T5001 — 2004
4平面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经济合埋、考虑发展
4.1.2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GPS测量、导线量等方法。在满足本标推精度指标的前提下,可越等级布设或同等级护展。4.1.3评面挖制网的坐标系统,主测区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宜大于2.5cmkm。在此前提下,坐标系统可作如下选择,1采用统一的高斯正形投影3°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采用城建、地方坐标系统。
3小测区可采用磁北定向,建立独立坐标系统。4厂区内测量宜采用建筑坐标系统。视需要应进行坐标联系测量,坐标联系测量的方法按附录E的要求执行:
4.1.4乎面控制网精度的基本要求:四等及一级二级宁线中最别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10cm;总平面图的平控制,上述点中误差不应超过5cm点位巾误差可按式(4.1.4)计算,即m,=+ya, +b =±/m+m,www.bzxz.net
式中:
mp—点位中误差,cm;
ap点位误差椭圆的长半轴,cm:
bp点位误差椭圆的短半轴,cm;mx
点位在X轴方向上的误差,cm
DL/T 5001 2004
一点位在Y轴方向上的误差,cm。4.1.5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5的规定。
中误差
光电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
方位角
闭合差
±12Vn
±24yn
测距中
测距相对
中误差
1/80000
1/16000
1/8000
测回数
最大相
对闭合
1730000
1/10000
1/5000
注1:为测站数:
注 2:当要求四等及一级、二级导线最弱点朴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 5cm时,导线长度应缩短I控,H他精度指标适当提高。注3t结点与结点或结点与高级点间的导线长度,不应大于现定导线长度的0.7倍。注4: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25cm。当要求四等及·级、二级导线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51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应超过13cm注5,在不降低点位精度的前提下,级,二级附合导绒的长度可适当放长。在总平面图测量中,平均边长可缩短。个别短边,一级导线边不应小于30m,二级导线边不应小于40m,测中误差应适当提高四等及一级、二级光电测距导线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要4.1.6
1导线级别可根据测区面积、高级控制点的密度,地物疏程度等其体条件,适当选用。
2导线用作首级控制时,宜布设成整体环形网,用作加密时,可布设为单一附合导线、结点网战环形网。相邻边长之比不宜超过1:3:
3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的条数不超过12条,否则应提高测角精度。
4.17图根控制测量可使用GPS 测量、图根导线、极坐标法和交会等方法布设。在高级点下加密的图根导线可次附合。特殊6
地区布设支导线:
DL/T5001—2004
4.1.8图根光电测距导线应按附合或闭合环形布设。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8的现定。表4.1.8
1 : 500
1 : 1000
1 : 2000
图根光电测距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最大相
对闭合
1/2000
注1:n为测站数,
TE级测距仪考见4.4.1
測角中误差
(\)
方位角闭合差
土60元
注3:用于测定细部点的图根导线: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太于25cm:当附合线长度小于200m时,其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4.1.9布设图根光电测距支导线时,如使用DJ6光学经纬仪,应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测站的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40”;使用DJ6级电子经纬仪(或电子全站仪)时,水平角观测一测回。使用II级光中测距仪测距时,可单程观测一测回。导线总长、平均边长及边数不应超过表4.19的规定,表4.1,9图根光电测距支导线平均边长及边数的要求测图比例尺
1 : 500
1:1000
1:2000
导线总长
最大边长
导线边数
4.1.10采用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布设图根控制点时,应使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一测回:距离应使用II级光电测距仪单程观测一测国,所测点应校核,测距较差不应超过图上0.1mm:边长不应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 DL/T5466-2013 火力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