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5032-2005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电力行业标准(DL)】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07:18:37
- DL/T5032-2005
- 现行
标准号:
DL/T 5032-2005
标准名称: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5-02-14 -
实施日期:
2005-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3.77 MB
替代情况:
DL/T 5032-1994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包括:范围、前言、总则、全厂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管线综合布置、交通运输、绿化布置、技术经济指标及六个资料性的附录(附录A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附录B机车车辆限界、附录C厂矿道路建筑限界、附录D错车道、附录E厂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附录F厂区总平面布置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方法。还附有条文说明。 DL/T 5032-2005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 DL/T5032-2005

部分标准内容:
ICS 27.100
备案号:J415—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DL/ T 5032 -- 2005
代替 DL/ T 5032 — 1994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general plan transportation designfor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2005-02-1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政革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全厂总体规划,
厂区总平面布置
竖向布置,
管线综合布置
交通运输,
绿化布置
10技术经济指标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泵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DL / T 5032 --- 2005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
错车道
广矿道路建筑限界
厂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厂广区总平面布各项技术经济
指标的计算方法,
DL/T5032-2005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的安排,对DLT5032一1994进行修订的。本次对DL/T5032一-1994的修订,贯彻了电力建设的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和控制工程造价,积极推广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设计技术,注重节地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本标准与DLT5032--1994相比进行了如下修改:(1)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之间的距离作了修改:(2)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与屋外配电装置的间距进行了修改(3)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与主厂房间距进行了修改:(4)增加了码头设计的要求:
(5)取消了微波站、油处理室和露天油库等。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代替DL/T50321994。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都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用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玲玲、刘俊义、马团生、武一琦、赵玉章、刘开华、陶黎峰、王榕、陈效清、杨栋、周明清、潘大文、朱自峰、牛兵。
1范围
DL/T5032—2005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600MW级机组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也适用于50MW级以上的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设计。600MW级及以上的机组可参照使用。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电厂的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使用。
DL/ T 5032 2005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惑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送成功设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标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T 146.2
GB/T 1246
GB 50028
GB 50074
GB 50091
GB 50187
GB 50192
GBJ 12
GBJ 139
GBJ 201
CJ/T 59
DL5000
铁路道岔号数系列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石油库设计规范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标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内河通航标准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柔性路面设让参数测定方法
火发电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74
JTGD 40
JTJ 211
JTGB 01
TB 1000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3总则
DL/T5032~2005
3.0.1火力发电厂(简称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和明确建设标,保证新建、扩建的发电厂安全可、经济适用。3.0.2总图运输设计必领树立全局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满足市场需求,依靠技术进步,精心设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填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布置,并应具备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和协议文件。发电广总图运输的规划和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运输和计量设备,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运行费用和缩短建设周期,并为文明施工创造条件。3.0.3本标准根据现行的DL5000和GB50187的原则进行编制。总图运输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在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以上的地震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永冻士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的发电厂,应遵守现行相应规范的有关规定。3.0.4总图运输设计,必须节约用地,合理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设计中尚应减少场地开拓工程量和既有建筑的拆迁。3.0.5在扩建和改建发电厂的总图运输设计中,应结合原有总平面布置、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结构和运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特点,全面考虑,统一协调。3.0.6总图运输设计,必须遵守我国的有关法令和规定,要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发电厂排出的废气、废水、灰渣、噪声和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各项有害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环境保护以及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有关规定。
DL/T50322005
4全厂总体规划
4.1一般规定
4.1.1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与城镇或工业区总体规划相协调,宜与邻近工矿企业或其他单位协作,联合建设部分公用工程设施。煤电联营或煤电体化的发电厂,应扩大联合建设项目。4.1.2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根据发电厂的生产、施工和生活需要,结合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建设计划,按批的规划容量,对厂区、施工区、水源地和供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贮灰场和灰管线、灰渣综合利用、供热管网、厂外交通、出线走廊、防洪挂涝人工构筑物等,从近期出发,考虑远景发展,统筹规划。4.1.3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热行国家规定的士地使用审批程序,优先利用荒地,劣地及非耕地,原则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全厂生产用地和施工用地的面积,应遵守现行的国家和行收有关标推的规。发电厂用地范围应根据建设和施工的需要,按规划容量确定,应分期征用。
4.1.4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满足下列原则:1
以厂区为中心,广内外工艺流程合理,尽量缩短各种管线厂内外铁路、道路、港口的连接,应尽量使工程量最小处理好广内与厂外、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施工之间的关系4
方便施工,有利扩建:
5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质条件,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减少场地的开拓工程量:
6符合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要求。4.1.5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4
DL 1 5032 -- 2005
规、法令的规定。应根据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减少发电厂排放的粉尘、废气、废水、灰渣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发电厂厂区的规划,也宜避免受邻近工矿企业散发的有害物质的影响。4.1.6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作好发电厂的防排洪(涝)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排洪(涝)设施。当必须新建时,经比选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防洪(涝)堤、排洪(涝)沟和挡水围墙等构筑物。同时,要防止破坏山体,注意水土保持。防排洪(涝)设施,宜在初期工程中按规划的规模一次建成。4.1.7在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的铁路专用线、厂外道路、港口码头等项目,应由发电厂主体设计单位对其建设标准,平面布置,路径和主要高程等技术条件的相互衔接进行统一协调和归口。
4.2全广规划
4.2.1厂区方位,应结合城镇规划和建厂地区的外部条件及厂址的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厂区外形不宜强求方正。厂区位置应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段,并与活动性大断裂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2.2厂区应按功能要求分区。例如:主厂房区、配电装置区、燃料设施区、辅助及附属生产设施区(包括供水、化水处理、污水处理、油罐区、检修、材料、车库等)、生产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区域等。从整体出发,广区建、构筑物要注意空间的组合和群体的协调,为美化环境创造条件。4.2.3循环水管线的路径,应结合工艺要求和沿途自然条件合理选择,并力求缩短管线长度,减少水头损失,避免循环水排水对附近水域的有害影响。
近期循环水管线的规划走向,应统筹规划,不影响扩建补给水管线的路径,宜沿厂外现有道路敷设。远离厂区的水泵房应考患必要的通信、交通和生活设施。5
DL/T50322005
4.2.4灰渣处理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贮灰场宜适当靠近广区,应利用附近的沟谷、荒地,劣地和地矿采空惑塌陷区;
2当利用水域岸旁滩、洼地或海涂堆存灰渣时,不得污染水体、阻塞航道和影响河流泄洪:3,采用山谷灰场时,应考虑其泄洪构筑物对下游的影响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当地规划的防排洪设施:4灰管线宜沿现有道路或河网边缘敷设,并宜避免影响农业耕作:
当用汽车或船舶输送灰渣时,应充分考虑公路或河道通过能力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宜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条件,综合利用场地的位置,应按灰渣运输方式、成品外运和环境保护等要求确定。
425发电厂出线走廊的规划,应根据系统规划、输电线出线方向、电压等级与回路数、广址附近的地形、地貌和障碍物等条件,按规划容量统一安排,并宜避免交义。高压输串线应避开重要设施,当不可避开时,相互间应有是够的防扩距离。
4.2.6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屋外配电装置,宜结合电力系统布局,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脱离厂区布置或与附近地区的枢纽变电所合并建设。
4.2.7热电厂应靠近供热负荷:厂外供热母管宜采用多管共架敷设,并与广区总平面置相协调。4.2.8燃机电厂当米用油品为燃料时,要根据油品的运输要求,合理布置厂区:当采用燃气为燃料时,要根据燃气的输送方式尽量靠近气源。
4.2.9发电厂的施工区应按规划容量统筹规划,要根据厂区地形、施工流程要求,要吾安排好生产性悔时建筑、材料设备堆场6
和施工作业场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置紧淡,分区明确,节省用地DL /T 5032—2005
2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场地平整土石方量,并应避免场地表层大面积破坏,防止水土流失:,3施工场地应设独立的排水系统:4充分利用厂区永久性铁路、道路和建、构筑物:5施工场地和通道的布置应减少对生产的干扰,并不影响发电厂的扩建:
6对有施工基地的建设单位,应适当减少施工现场的生活建筑设施。
DL / T 5032 2005
5厂区总平面布置
5.1一般规定
5.1.1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按批准的规划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免费标准bzxz.net
改建、扩建发电厂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及原有建筑设施的拆迁。5.1.2建、构筑物的平面和空间组合,应做到区分明确、合理紧捧,生产方便、造型协调、整体性好。有条件时,辅助厂房和附属建筑宜来用联合布置,多层建筑和成组布置,开应与现有和规划建筑群体相适应
5.1.3总平面布置应以士厂房为中心,以工艺流程合理为原则注荒到厂区地形、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
主要建、构筑物的长轴宜沿自然等高线柜置。在地形复杂地段,可结合地形特征、适当改变建、构筑物的外形,将建,构筑物合并或分散布置。
5.1.4主广房、冷却塔、烟窗等荷重较大的丰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土层均,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段。地下设施较深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或需填土的低洼地段。
需要抗震设防的发电厂,建筑场地宜选择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
5.1.5主要建筑物和有特殊要求的主要车间的朝向,应为自然通风利自然来光提供良好条样。
汽机房、办公楼等建筑物,宜避免西晒。有风沙、积雪的地8
区,宜取措施减少有害影,
DL/T5032—2005
5.1.6建、构筑物和露天堆场、作业场场地,宜按生产类别成组衔罩,建构剪物边界线宜规整。5.1.7生产过程中有易燃或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和贮存易燃、可燃材料的仓库等,宜布置在广区的边缘地带。5.1.8厂区备公用配电间位置的确定,应根据电源和负荷要求,使电力电缆短捷,并布置在相关的生产分区内,宜与其他车间合并建设。
5.1.9生产区主要通道宽度,应按规划容量并根据通道两侧建、构筑物防火和卫生要求、工艺布置、人流和车流、各类管线敷设宽度、绿化美化设施布置、竖问布置以及预留发展用地等经计算确定。
5.1.10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防爆、防振、防噪声。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使防振、防噪声要求高的建筑物远离振动源和噪声源。
5.2主要建、构筑物的布重
5.2.1主厂房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适应电力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为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和检修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道路通畅,与外部管线连接短捷:2全厂房位置应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考患扩建条件:3应注意到厂区地形地质、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的影响,合理安排:
如工期要求有两台及以上机组同时施工时,主厂房布置应具有平行连续施工的条件:
当采用直流供水时,主厂房宜靠近取排水口:4
适定端宜朝向发电厂主人流方何:宜使高压输电线出线方便:
炎热地区宜使汽机房面向夏季盛行风向。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J415—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
DL/ T 5032 -- 2005
代替 DL/ T 5032 — 1994
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
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general plan transportation designfor fossil fuel power plants2005-02-1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政革委员会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全厂总体规划,
厂区总平面布置
竖向布置,
管线综合布置
交通运输,
绿化布置
10技术经济指标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附录D(资料性附录)
附泵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条文说明
DL / T 5032 --- 2005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机车车辆限界.
错车道
广矿道路建筑限界
厂址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
厂广区总平面布各项技术经济
指标的计算方法,
DL/T5032-2005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确认1998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电力[1999」40号)的安排,对DLT5032一1994进行修订的。本次对DL/T5032一-1994的修订,贯彻了电力建设的基本方针,认真落实“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原则和控制工程造价,积极推广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的设计技术,注重节地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本标准与DLT5032--1994相比进行了如下修改:(1)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之间的距离作了修改:(2)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与屋外配电装置的间距进行了修改(3)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与主厂房间距进行了修改:(4)增加了码头设计的要求:
(5)取消了微波站、油处理室和露天油库等。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代替DL/T50321994。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都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用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东北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南电力设计院、中南电力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玲玲、刘俊义、马团生、武一琦、赵玉章、刘开华、陶黎峰、王榕、陈效清、杨栋、周明清、潘大文、朱自峰、牛兵。
1范围
DL/T5032—2005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的基本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25MW600MW级机组的凝汽式火力发电厂,也适用于50MW级以上的供热式机组的热电厂设计。600MW级及以上的机组可参照使用。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扩建电厂的设计,改建工程的设计可参照使用。
DL/ T 5032 2005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惑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推,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送成功设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标轨距铁路建筑限界
GB/T 146.2
GB/T 1246
GB 50028
GB 50074
GB 50091
GB 50187
GB 50192
GBJ 12
GBJ 139
GBJ 201
CJ/T 59
DL5000
铁路道岔号数系列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石油库设计规范
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企业标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内河通航标准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柔性路面设让参数测定方法
火发电广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74
JTGD 40
JTJ 211
JTGB 01
TB 10001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规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3总则
DL/T5032~2005
3.0.1火力发电厂(简称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必须全面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统一和明确建设标,保证新建、扩建的发电厂安全可、经济适用。3.0.2总图运输设计必领树立全局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满足市场需求,依靠技术进步,精心设计,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填重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因地制宜地采用成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布置,并应具备可靠的设计基础资料和协议文件。发电广总图运输的规划和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运输和计量设备,降低工程造价,节省运行费用和缩短建设周期,并为文明施工创造条件。3.0.3本标准根据现行的DL5000和GB50187的原则进行编制。总图运输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在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以上的地震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永冻士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的发电厂,应遵守现行相应规范的有关规定。3.0.4总图运输设计,必须节约用地,合理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设计中尚应减少场地开拓工程量和既有建筑的拆迁。3.0.5在扩建和改建发电厂的总图运输设计中,应结合原有总平面布置、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结构和运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特点,全面考虑,统一协调。3.0.6总图运输设计,必须遵守我国的有关法令和规定,要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发电厂排出的废气、废水、灰渣、噪声和排水对环境的影响。各项有害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环境保护以及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有关规定。
DL/T50322005
4全厂总体规划
4.1一般规定
4.1.1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与城镇或工业区总体规划相协调,宜与邻近工矿企业或其他单位协作,联合建设部分公用工程设施。煤电联营或煤电体化的发电厂,应扩大联合建设项目。4.1.2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根据发电厂的生产、施工和生活需要,结合建厂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建设计划,按批的规划容量,对厂区、施工区、水源地和供排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贮灰场和灰管线、灰渣综合利用、供热管网、厂外交通、出线走廊、防洪挂涝人工构筑物等,从近期出发,考虑远景发展,统筹规划。4.1.3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必须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热行国家规定的士地使用审批程序,优先利用荒地,劣地及非耕地,原则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全厂生产用地和施工用地的面积,应遵守现行的国家和行收有关标推的规。发电厂用地范围应根据建设和施工的需要,按规划容量确定,应分期征用。
4.1.4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满足下列原则:1
以厂区为中心,广内外工艺流程合理,尽量缩短各种管线厂内外铁路、道路、港口的连接,应尽量使工程量最小处理好广内与厂外、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施工之间的关系4
方便施工,有利扩建:
5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质条件,避免高填深挖,尽量减少场地的开拓工程量:
6符合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要求。4.1.5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4
DL 1 5032 -- 2005
规、法令的规定。应根据气象和地形等因素,减少发电厂排放的粉尘、废气、废水、灰渣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发电厂厂区的规划,也宜避免受邻近工矿企业散发的有害物质的影响。4.1.6应结合工程具体条件,作好发电厂的防排洪(涝)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排洪(涝)设施。当必须新建时,经比选可因地制宜地采用防洪(涝)堤、排洪(涝)沟和挡水围墙等构筑物。同时,要防止破坏山体,注意水土保持。防排洪(涝)设施,宜在初期工程中按规划的规模一次建成。4.1.7在满足全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建设单位另行委托设计的铁路专用线、厂外道路、港口码头等项目,应由发电厂主体设计单位对其建设标准,平面布置,路径和主要高程等技术条件的相互衔接进行统一协调和归口。
4.2全广规划
4.2.1厂区方位,应结合城镇规划和建厂地区的外部条件及厂址的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厂区外形不宜强求方正。厂区位置应处于地质构造相对稳定的地段,并与活动性大断裂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2.2厂区应按功能要求分区。例如:主厂房区、配电装置区、燃料设施区、辅助及附属生产设施区(包括供水、化水处理、污水处理、油罐区、检修、材料、车库等)、生产行政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区域等。从整体出发,广区建、构筑物要注意空间的组合和群体的协调,为美化环境创造条件。4.2.3循环水管线的路径,应结合工艺要求和沿途自然条件合理选择,并力求缩短管线长度,减少水头损失,避免循环水排水对附近水域的有害影响。
近期循环水管线的规划走向,应统筹规划,不影响扩建补给水管线的路径,宜沿厂外现有道路敷设。远离厂区的水泵房应考患必要的通信、交通和生活设施。5
DL/T50322005
4.2.4灰渣处理设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贮灰场宜适当靠近广区,应利用附近的沟谷、荒地,劣地和地矿采空惑塌陷区;
2当利用水域岸旁滩、洼地或海涂堆存灰渣时,不得污染水体、阻塞航道和影响河流泄洪:3,采用山谷灰场时,应考虑其泄洪构筑物对下游的影响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或当地规划的防排洪设施:4灰管线宜沿现有道路或河网边缘敷设,并宜避免影响农业耕作:
当用汽车或船舶输送灰渣时,应充分考虑公路或河道通过能力和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5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宜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条件,综合利用场地的位置,应按灰渣运输方式、成品外运和环境保护等要求确定。
425发电厂出线走廊的规划,应根据系统规划、输电线出线方向、电压等级与回路数、广址附近的地形、地貌和障碍物等条件,按规划容量统一安排,并宜避免交义。高压输串线应避开重要设施,当不可避开时,相互间应有是够的防扩距离。
4.2.6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屋外配电装置,宜结合电力系统布局,当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脱离厂区布置或与附近地区的枢纽变电所合并建设。
4.2.7热电厂应靠近供热负荷:厂外供热母管宜采用多管共架敷设,并与广区总平面置相协调。4.2.8燃机电厂当米用油品为燃料时,要根据油品的运输要求,合理布置厂区:当采用燃气为燃料时,要根据燃气的输送方式尽量靠近气源。
4.2.9发电厂的施工区应按规划容量统筹规划,要根据厂区地形、施工流程要求,要吾安排好生产性悔时建筑、材料设备堆场6
和施工作业场所。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布置紧淡,分区明确,节省用地DL /T 5032—2005
2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场地平整土石方量,并应避免场地表层大面积破坏,防止水土流失:,3施工场地应设独立的排水系统:4充分利用厂区永久性铁路、道路和建、构筑物:5施工场地和通道的布置应减少对生产的干扰,并不影响发电厂的扩建:
6对有施工基地的建设单位,应适当减少施工现场的生活建筑设施。
DL / T 5032 2005
5厂区总平面布置
5.1一般规定
5.1.1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按批准的规划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免费标准bzxz.net
改建、扩建发电厂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及原有建筑设施的拆迁。5.1.2建、构筑物的平面和空间组合,应做到区分明确、合理紧捧,生产方便、造型协调、整体性好。有条件时,辅助厂房和附属建筑宜来用联合布置,多层建筑和成组布置,开应与现有和规划建筑群体相适应
5.1.3总平面布置应以士厂房为中心,以工艺流程合理为原则注荒到厂区地形、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进行布置。
主要建、构筑物的长轴宜沿自然等高线柜置。在地形复杂地段,可结合地形特征、适当改变建、构筑物的外形,将建,构筑物合并或分散布置。
5.1.4主广房、冷却塔、烟窗等荷重较大的丰要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土层均,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段。地下设施较深的建、构筑物,宜布置在地下水位较低或需填土的低洼地段。
需要抗震设防的发电厂,建筑场地宜选择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地段。
5.1.5主要建筑物和有特殊要求的主要车间的朝向,应为自然通风利自然来光提供良好条样。
汽机房、办公楼等建筑物,宜避免西晒。有风沙、积雪的地8
区,宜取措施减少有害影,
DL/T5032—2005
5.1.6建、构筑物和露天堆场、作业场场地,宜按生产类别成组衔罩,建构剪物边界线宜规整。5.1.7生产过程中有易燃或爆炸危险的建、构筑物和贮存易燃、可燃材料的仓库等,宜布置在广区的边缘地带。5.1.8厂区备公用配电间位置的确定,应根据电源和负荷要求,使电力电缆短捷,并布置在相关的生产分区内,宜与其他车间合并建设。
5.1.9生产区主要通道宽度,应按规划容量并根据通道两侧建、构筑物防火和卫生要求、工艺布置、人流和车流、各类管线敷设宽度、绿化美化设施布置、竖问布置以及预留发展用地等经计算确定。
5.1.10厂区总平面布置应考虑防爆、防振、防噪声。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使防振、防噪声要求高的建筑物远离振动源和噪声源。
5.2主要建、构筑物的布重
5.2.1主厂房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适应电力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为发电厂的安全运行和检修维护创造良好的条件,道路通畅,与外部管线连接短捷:2全厂房位置应根据总体规划要求,考患扩建条件:3应注意到厂区地形地质、设备特点和施工条件等的影响,合理安排:
如工期要求有两台及以上机组同时施工时,主厂房布置应具有平行连续施工的条件:
当采用直流供水时,主厂房宜靠近取排水口:4
适定端宜朝向发电厂主人流方何:宜使高压输电线出线方便:
炎热地区宜使汽机房面向夏季盛行风向。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218-2005 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53-2013 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287-2013 煤灰比电阻的试验室测定方法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 DL/T5556-2019 火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设计规范
- DL/T1298-2013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运行规程
- DL/T1214-2013 9FA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维修规程
- DL/T1703-2017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状态评价导则
- DL/T5343-2018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导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