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机械行业标准(JB)】 液压二通插装阀 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17 18:55:39
  • JB/T10414-2004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10414-2004

  • 标准名称:

    液压二通插装阀 试验方法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4-10-20
  • 实施日期:

    2005-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20.16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23.100.30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零部件>>J20液压与气动装置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书号:

    15111.7434
  • 页数:

    18页
  • 标准价格:

    15.0 元
  • 出版日期:

    2005-03-24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李文钧、彭力
  • 起草单位:

    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液压气动标委会
  • 提出单位:

    中国机械联合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二通插装阀的试验方法。 JB/T 10414-2004 液压二通插装阀 试验方法 JB/T10414-2004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23.10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414—2004
液压二通插装阀
试验方法
Hydraulic two-port slip-cartridge valve--Test methods2004~10-20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量、单位和符号、
试验装置与试验条件..
试验装置,
5.2试验条件,
6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耐压试验。
出广试验,
型式试验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试验回路
特性曲线
试验回路和特性曲线
梭阀试验回路原理图
液控单向阀阀试验回路原理图
压力阀、减压阀、节流阀试验回路原理图.方向阀、单向阀阀试验回路原理图,压力阀、减压阀稳态压力一流量特性曲线,节流阀稳态流量一压力特性曲线..瞬态响应特性曲线
建压、卸压特性曲线
阀芯位移、压力一时间关系曲线量、单位和符号
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
梭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液控单向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压力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减压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节流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方向阀、单向阀的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梭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
液控单向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压力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
减压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
节流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
方向阀、单向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表15
JB/T 10414—2004
JB/T10414—-2004
本标准是首次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液压气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钧、彭力。I1
液压二通插装阀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二通插装阀的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或性能相当的其他流体为工作介质的液压二通插装阀,2规范性引用文件
JB/T 10414—2004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4039--2002液压传动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eqvISO4406:1999)GB/T17446流体传动系统及元件术语(GB/T17446—1998,idtISO5598:1985)3术语和定义
GB/T17446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www.bzxz.net
公称流量
nominalflow
液压二通插装阀名义上规定的流量。3.2
额定流量
rated flow
在压力损失0.3MPa时,通过液压二通插装阀的流量。3.3
试验流量
test flow
测试被试阀时规定的流量。
量、单位和符号
量、单位和符号见表1。
表1量、单位和符号
阀的公称通径
压力、压差
体积流量
运动黏度
管道内径
油液质量密度
等摘体积弹性模量
注:M
质量:L-
长度:T 
P、Ap
-时间:?
-温度。
ML\'T-2
ML3T-2
ML-IT-2
s(min)
JB/T 10414--2004
5试验装置与试验条件
5.1试验装置
5.1.1试验装置是应具有符合附录A中图A.1至图A.4所示试验回路的试验台。5.1.2油源的流量及压力:
油源流量应大于被试阀的公称流量,并可调节。油源的压力应能短时间超过被试阀公称压力20%~30%5.1.3允许在给定的试验回路中增设调节压力、流量或保证试验系统安全工作的元件,但不应影响到被试阀的性能。
5.1.4与被试阀连接的管道和管接头的内径应与被试阀的实际通径相一致。5.1.5压力测量点的位置:
5.1.5.1进口测压点应设置在扰动源(如阀、弯头)的下游和被试阀上游之间,距扰动源的距离应大于10d(d为管道内径),与被试阀的距离为5d。5.1.5.2出口测压点应设置在被试阀下游10d处。5.1.5.3按C级精度测试时,若测压点的位置与上述要求不符,应给出相应的修正值。5.1.6测压孔:
测压孔直径应不小于1mm不大于6mm。测压孔长度应不小于测压孔实际直径的2倍。5.1.6.3
测压孔轴线和管道轴线垂直。管道内表面与测压孔交角处应保持锐边,不得有毛刺、测压点与测量仪表之间连接管道的内径不得小于3mm。5.1.6.4
5.1.6.5测压点与测量仪表连接时,应排除连接管道中的空气。5.1.7温度测量点的位置:
温度测量点应设置在被试阀进口侧,位于测压点的上游15d处。5.2试验条件
5.2.1试验介质
5.2.1.1试验介质为一般液压油。5.2.1.2试验介质的温度:除明确规定外,型式试验应在50℃土2℃下进行,出厂试验应在50℃土4℃下进行。
5.2.1.3试验介质的黏度:
试验介质40℃时的运动黏度为42mm2/s~74mm2/s(特殊要求另行规定)。5.2.1.4试验介质的清洁度:
试验系统用油液的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不得高于GB/T14039--2002中规定的等级一/19/16。5.2.2稳态工况
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的变化范围不超过表2的规定值时为稳态工况。在稳态工况下记录试验参数的测量值。
表2被控参量平均显示值允许变化范围测量参量
流量%
压力%
温度℃
黏度%
测量准确度等级
注:型式试验不得低于B级测量准确度,出厂试验不得低于C级测量准确度。2
5.2.3瞬态工况
JB/T10414—2004
5.2.3.1被试阀和试验回路相关部分组成油腔的表观容积刚度,应保证被试阀进口压力变化率在600MPa/s~800MPa/s范围内。
注:进口压力变化率系指进口压力从最终稳态压力值与起始压力值之差的10%上升到90%的压力变化量与相应时间之比。
5.2.3.2阶跃加载阀与被试阀之间的相对位置,可用控制其间的压力梯度,限制油液可压缩性的影响来确定。其间的压力梯度可用公式估算。算得的压力梯度至少应为被试阀实测的进口压力梯度的10倍,式中gv取设定被试阀的稳态流量:K,是油液的等熵体积弹性模量:V分别是图A3、A4中被试阀与阶跃加载阀之间的油路连通容积。
压力梯度-_9
5.2.3.3试验系统中,阶跃加载阀的动作时间不应超过被试阀响应时间的10%、最大不应超过10ms:5.2.4测量准确度
测量准确度等级分为A、B、C三级,型式试验不应低于B级,出厂试验不应低于C级。测量系统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
测量参量
流量%
压力(表压力p<0.2MPa)kPa
压力(表压力p≥0.2MPa)%
温度℃
5.2.5被试阀的电磁铁
出厂试验时,电磁铁的工作电压应为其额定电压的85%。测量准确度等级
型式试验时,应在电磁铁的额定电压下,对电磁铁进行连续激磁至其规定的最高稳定温度之后将电磁铁降至其额定电压的85%,再对被试阀进行试验。5.2.6试验流量
5.2.6.1当规定的被试阀额定流量小于或等于200L/min时,试验流量应为额定流量。5.2.6.2当规定的被试阀额定流量大于200L/min时,允许试验流量按200L/min进行试验。但必须经工况考核,被试阀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工况的要求。5.2.6.3出厂试验允许降流量进行。但对测得的性能指标,应进行修正。6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
6.1耐压试验
6.1.1耐压试验时,对各承压油口施加耐压试验压力。耐压试验的压力应为该油口最高工作压力的1.5倍,试验压力以不大于每秒2%耐压试验压力的速率递增,至耐压试验压力时保持5min,不得有外渗漏及零件损坏等现象。
6.1.2耐压试验时,各泄油口与油箱连通。6.2出厂试验
6.2.1二通插装阀先导阀的出广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6.2.1.1梭阀的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4的规定。试验回路见图A.1。
JB/T 10414—2004
试验项目
内泄漏
压力损失
表4梭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试验方法
打开截止阀5-1,调节溢流阀3至被试阀9的公称压力,打开截止阀5-5关闭截止阀5-3,用量杯8-2测量被试阀9的X油口的泄漏量关闭截止阀5-1、5-5。打开截止阀5-2,将电磁换向阀4换向,使压力油作用在X口,打开截止阀5-4,用量杯8-1测量被试阀9的Y油口的泄漏量
打开截止阀5-1、5-3,调节溢流阀3和节流阀6,使通过被试阀9的Y-C油口的流量从零至公称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表2-2、2-4测量被试阀9的Y-C油口之间的压力损失
关闭截止阀5-1,打开截止阀5-2。将电磁换向阀4换向,然后调节溢流阀3和节流阀6,使通过被试阀9的X-C油口的流量从零至公称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表2-3、2-4测量被试阀9的X-C油口之间的压力损失。绘制gv-Ap特性曲线
6.2.1.2液控单向阀的出广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5的规定。试验回路见图A.2
表5液控单向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先导控制腔
的内泄漏
内泄漏
试验方法
试验类型
试验类型备注
启动液压泵1-1。电磁换向阀5-1换向,调节溢流阀2-1至被试阀8的公称压力,打开截止阀6-1,用量杯4测量被试阀8的X一Y油口之间的泄漏量
X-Y油口之
间的内泄漏
压力损失
最小控制压力
启动泵1-2。调节溢流阀2-2至被试阀8的公称压力。打开截止阀6-1,用量杯4测量被试阀8的X-Y油口之间的泄漏量启动液压泵1-1、1-2。打开截止阀6-2。电磁换向阀5-1换向,使通过被试阀8的流量从零至公称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表7-2、7-3测量被试阀8的压力损失
绘制q-p特性曲线
启动液压泵1-2。调节溢流阀2-2至被试阀8的公称压力启动液压泵1-1。电磁换向阀5-1换向,调节溢流阀2-1,使被试阀8的X,腔压力从零逐渐升高,并使通过被试阀8的流量为公称流量,用压力表7-1测量被试阀8的最小控制压力必试
6.2.2二通插装式压力阀的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6的规定。不带先导电磁阀的二通插装式压力阀,除卸荷压力不做试验外,其余均按表6项目要求进行试验。注:不含减压阀。
试验回路见图A.3。
二通插装式减压阀的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7的规定。试验回路见图A.3。
试验项目
表6压力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试验方法
JB/T10414—-2004
试验类型备注
电液换向阀5换向至左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将系统压力调到比被试阀7的最高调节压力高10%,并使被试阀7通过试验流量调压范围及:
压力稳定性
内泄漏
压力损失
卸荷压力
试验项目
调压范围及
压力稳定性
进口压力变
化引起出口压
力的变化
外泄漏
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其从全开至全闭,再从全闭至全开,通过压力表4-3观察压力的上升或下降情况,记录调压范围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将压力调至调压范围最高值:用压力表4-3测量压力振摆值。同时,测量1min内的压力偏移值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将系统压力调到被试阀7的调压范围内各压力值。然后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被试阀7关闭,通过试验流量,电磁阀13.通电3min后,打开截止阀8,关闭节流阀10,用量杯9测量被试阀7的泄漏量。绘制-g特性曲线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至全开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节流阀10.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在零至试验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表4-3、4-4测量被试阀7的压力损失。绘制g-Ap特性曲线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通过被试阀7的先导控制电磁阀或引人外控油,使被试阀7卸荷,调节电磁溢流阀2,节流阀10,使通过被试阀10的流量在零至试验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表4-3、4-4测量被试阀7的卸荷压力。绘制9v-Ap特性曲线
表7减压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试验方法
电液换向阀5换向至左边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和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进口压力为公称压力,并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为试验流量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之从全开至全闭。再从全闭至全开:通过!压力表4-4观察压力的上升或下降情况,并记录调压范围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为调压范围最高值,用压力表4-4测量压力摆振值
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为调压范围最低值调压范围为0.6MPa~8MPa时,其出口压力调至1.5MPa).用压力表4-4测量1min内的压力偏移值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和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压力为调压范围最低值(调压范围为0.6MPa8MPa时,其出口压力调至1.5MPa),并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为试验流量调节电磁溢流阀2,使被试阀7的进口压力在比调压范围最低值高2MPa至公称压力的范围内变化,用压力表4-4测量被试阀7出口压力的变化量绘制pI-P2特性曲线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为调压范围最低值(调节范围为0.6MPa~8MPa 时,其出口压力调至1.5MPa)。调节电磁溢流阀2,使被试阀7的进口压力为公称压力范围内各压力值。由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的泄漏口测量外泄漏量绘制pI-P2~Ag特性曲线
试验类型备注
JB/T10414—2004
二通插装式节流阀的出厂广试验项回与试验方法按表8的规定6.2.4
试验回路见图A.3。
表8节流阀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
试验项目
流量调节范
试验方法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和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进、出口压差为最低工作压力调节被试阀7,使其从全闭至全开,随着开度大小变化,用流量计11观察围及流量变化流量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流量调节范围及手柄转动圈数的对应的流量值率
内泄漏
压力损失
每隔5min测量一次流量,试验半小时内的流量变化率:流量变化率=流量最大值-流量最小值×100%流量平均值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电磁阀13通电,调节被试阀7至全闭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至被试阀7的公称压力,打开截止阀8,用量杯9测垫被试阀7的泄漏量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位置调节被试阀7至金开位置,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为试验流量。用压力表4-3、4-4测量被试阀的压力损失二通插装式方向阀、单向阀的出厂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按表9的规定。试验回路见图A.4。
表9方向阀、单向阀的出厂试验项目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内泄漏
压力损失
开启压力
6.3型式试验
(1)A→B时:
试验方法
关闭被试阀9.关闭截止阀7-3、调节溢流阀2-1.使系统压力从零至公称压力范围内变化
打开截止阀7-2,用量杯5-2测量被试阀9的出口处的泄漏量(2)BA时:
电液换向阀6换向,打开截止阀7-1,关闭截止阀7-4,用量杯测量被试阀9的进口处的泄漏量或把被试阀9的插人零件装入试验块体内:用盖板紧固后,在B口通以0.3MPa的压缩空气,然后漫人水中,观察1min.在A口不得发生冒泡现象
绘制p-Ag特性曲线
操作被试阀9的先导控制电磁阀.使被试阀9.完全开启,適过的流量从零至试验流量,用压力表3-2、3-3测量被试阀9的压力损失绘制q-p特性曲线
调节溢流阀2-2的手柄至全松位置,再调节溢流阀2-1,使被试阀9的进口压力从零逐渐升高,当被试阀9的出口有油液流出时,用压力表3-2测量被试阀9的开启压力
6.3.1二通插装阀先导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试验类型备注
试验类型
只对单
向阀进行
6.3.1.1梭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除按6.2.1.1完成出广试验项目外,还应进行表10的试验,6
试验项目
耐久性
表10梭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
试验方法
JB/T 10414—2004
打开截止阀5-1、5-2、5-3,调节溢流阀3和节流阀6。使系统压力调至被试阀9的公称压力,并使通过被试阀9的流量为公称流量使电磁换向阀4反复换向,记录被试阀9的动作次数,并检查其主要零件和内泄漏每个换向周期内,在公称压力下保压时间应大于或等于1/3周期6.3.1.2液控单向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除按6.2.1.2的规定完成出厂试验项目外,还应进行表11 规定的试验。
表11液控单向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开启压力
耐久性
试验方法
启动液压泵1-2。打开截止阀6-2.电磁换向阀5-2换向,调节溢流阀2-2使系统压力从零逐渐升高,并观察被试阀8有流量通过时,用压力表7-2和流量计3测量被试阀8的开启压力
启动液压泵1-1、1-2。调节溢流阀2-1至被试阀8的控制压力、调节溢流阀2-2至被试阀8的公称压力,电磁换向阀5-1通电,使通过被试阀8的流量为公称流量使电磁换向阀5-1反复换向,记录被试阀8的动作次数,并检查其主要零件和内泄漏每换向周期内,在公称压力下保压时间应大于或等于1/3周期,电磁换向阀5-1断电时,X口压力应低于公称压力的10%备注
6.3.2二通插装式压力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除按6.2.2的规定完成出厂试验项目外,还应进行表12规定的试验。
表12压力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试验方法
电液换向阀5换至右边位置,电磁溢流阀2通电,将系统压力调至被试阀7公称压!力的1.3倍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将其压力调至调压范稳态压力-围各测压值,调节节流阀14,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为试验流量流量特性
响应特性
调节电磁溢流阀2或节流阀14,使系统压力降至零压,再从零调至各测压值。从而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从零至试验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传感器6-1、流量计11和X-Y记录仪测量被试阀7的稳态压力与流量特性绘制稳态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至被试阀7公称压力,并通过试验流量:电磁溢流阀2调至被试阀7公称压力的1.3倍,分别进行下列试验:(1)流量阶跃压力响应特性
电磁溢流阀2断电,使试验系统压力下降到起始压力(被试阀进口处的起始压力值不得大于最终稳态压力值的10%)。然后迅速关闭电磁溢流阀2、使被试阀进口处产生个满足瞬态条件的压力梯度
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仪记录被试阀7进口的压力变化过程和压力超调量2,建压、御压特性
操作被试阀7的先导电磁阀使之回路建压、卸压,在被试阀进口处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仪记录建成压、卸压过程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至被试阀7的公称压力.并使该阀通过试验流量
「耐久性试验|将被试阀7的先导控制电磁阀反复换向,记录被试阀7的动作次数,并检查其主要零件和主要性能
每换向周期内,在公称压力下被试阀保压时间应大于或等于1/3周期。卸荷压力应低于公称压力的10%
JB/T 10414--2004
6.3.3二通插装式减压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除按6.2.3的规定完成出厂试验项目外,还应进行表13规定的试验。
表13减压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
稳态压
力-流量特
试验方法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被试阀7的控制盖板手柄。使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为调压范围各压力值(调压范围为0.6MPa~8MPa时。其出口压力调至1.5MPa),调节电磁溢流阀2和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进口压力为公称压力,并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在零至试验流量范围内变化。用压力传感器6-2、流量计11和X-Y记录仪测量被试阀7的稳态压力与流量特性
绘制稳态压力-流量特性曲线
调节电磁溢流阀2至被试阀7的公称压力。调节被试阀7和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为调压范围最低值(调压范围0.6MPa~-8MPa时,其出口压力调至1.5MPa)并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为试验流量,分别进行下列试验:(1)进口压力阶跃响应特性试验电磁溢流阀2断电,使被试阀的进口压力下降到起始压力(不得超过被试阀7出口调定压力的50%.用以保证被试阀7的主阀芯在全开度位置):并不得超过被试阀7进口响应特调定压力的20%。然后操纵电磁溢流阀2通、断电。使被试阀7的进口产生一个满足瞬性
态条件的压力梯度,通过压力传感器6-1、6-2,用记录仪记录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变化的过程,测出被试阀7的出口调定压力瞬态恢复时间和压力超调量(2)流量阶跃变化时出口压力响应特性电磁阀13通电。操作液控单向阀12,被试阀7的油路切断,使被试阀7出口流量为零,从而使被试阀7的进口产生一个满足瞬态条件的压力梯度,通过压力传感器、记录仪记录被试阀7出口压力的变化过程,得出被试阀7出口压力的瞬态恢复时间、响应时间及压力超调量
调节电磁溢流阀2、使被试阀7的进口压力为公称压力。调节被试阀7和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出口压力为调压范围最低值(调压范围为0.6MPa~8MPa时其出口压力调耐久性
至1.5MPa)。并使通过被试阀7的流量为试验流量将电液换向阀5反复换向,记录被试阀7的动作次数,并检查其主要零件和主要性能在公称压力下保压时间应大于或等于1/3周期,卸荷压力不应大于公称压力的10%备注
二通插装式节流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除按6.2.4的规定完成出厂试验项目外,还应进行6.3.4
表14规定的试验。
表14节流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序号
试验项目
调节力矩
(操纵力)
试验方法
电液换向阀5换至左边位置。调节电磁溢流阀2至被试阀7公称压力的10%,用测力计测量被试阀7的调节力矩(操纵力)调节被试阀7至各流量指示点(阀的开度包括最大开度和最小开度)调节电磁溢稳态流量流阀2,节流阀10,使被试阀7的出口流量从零到试验流量,然后再从试验流量至压差特性
零变化。用压力表4-3和4-4测出在每-一开度下,压差随流量变化的相关特性。绘制稳态流量-压差特性曲线
5二通插装阀式方向阀、单向阀的型式试验项目与试验方法除按6.2.5的规定完成出试验项目外6.3.5
还应进行表15规定的试验。
序号试验项目
反向压
力损失
表15方向阀、单向阀型式试验项目和方法试验方法
JB/T 10414---2004
电液换向阀6换向。使被试阀9完全开启,并使反向通过被试阀9的流量从零至试验流量。用压力表3-3、3-2测量被试阀9的反向压力损失。绘制 qv-Ap特性曲线
调节溢流阀2-1至被试阀9的公称压力,使通过被试阀9的流量为试验流量,调节溢流阀2-2使被试阀9的背压为零或比公称压力低2MPa响应特
耐久性
将被试阀9的先导控制电磁阀换向。使被试阀9开启和关闭。用压力传感器8(压力只对方向
阀进行试验
法)或位移传感器(位移法)和记录仪记录被试阀9的开启和关闭过程,测出被试阀9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开启滞后时间和关闭滞后时间调节溢流阀2-1至被试阀9的公称压力。使被试阀9通过试验流量将被试阀9的先导控制电磁阀(试验单向阀时用电液换向阀6)反复换向。记录被试阀9的动作次数,并检查主要零件和主要性能在公称压力下保压时间应大于或等于1/3周期,卸荷压力不应大于公称压力的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