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6 21:37:09
  • GB/T11053-1989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1053-1989

  • 标准名称: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89-03-31
  • 实施日期:

    1990-02-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72.04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电信系统>>33.040.50线路、连接和电路
  • 中标分类号:

    通信、广播>>通信网>>M16信息传输指标

关联标准

  • 替代情况:

    作废;
  • 采标情况:

    CCITT Rec.M1020,IDT

出版信息

  • 页数:

    9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邮电部电信传输所
  • 归口单位:

    信息产业部(通信)
  • 发布部门:

    信息产业部(通信)
  • 主管部门:

    信息产业部(通信)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提出的要求指在保证一种特殊质量的电路,它可以满足比在普通的电话型电路上更高的数传速率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非电话业务,例如数据传输。满足本标准特性的电路适用于不带均衡器的调制解调器。本标准适用于点对点的租用电路。 GB/T 11053-1989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 GB/T11053-198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053—1989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quality leased circuits with specialbandwidthconditioning
1989-03-01发布
1990-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quality leased circuits with specialbandwidthconditioning
GB/T11053—1989
特定带宽特殊质量租用电路特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建议M1020《特定带宽特殊质量国际租用电路特性》。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出的要求旨在保证一种特殊质量的电路,它可以满足比在普通的电话型电路上更高的数传速率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非电话业务,例如数据传输。满足本标准特性的电路适用于不带均衡器的调制解调器。本标准适用于点对点的租用电路。2电路特性
2.1标称总衰减
对于四线电路,用户设备的接收相对电平不应低于一13dBr,则标称总衰减不应大于26dB。注:①标称总衰减的测量信号,采用800Hz正弦信号。②用户设备的发送电平应符合GB7617《在电话线路上数据传输的功率电平》的规定。2.2衰减失真
对于用户设备间的电路,相对于800Hz总衰减的衰减失真限值用图1表示。HP
显中,Hx
注:在300Hz以下和3000Hz以上的衰减不应小于0dB或不作规定。图1相对于800Hz的电路总衰减限值2.3群时延失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89-03-01批准1990-02-01实施
GB/T 11053—1989
在整个带宽内,相对于所测量最小群时延的群时延失真限值用图2表示。3.01
5C)B0(K
频患H2
图2在500~2800Hz频带内,相对于最小群时延的群时延失真限值2.4总衰减随时间的变化
2.4.1幅度突变
大于士2dB的幅度突变,在任何15min测量周期内的计数不应超过10次。2.4.2其他变化
对于所有的各类电路,800Hz标称总衰减随时间的变化(包括日和季的变化,但不包括幅度突变)应尽可能小,且不应超过士4dB。2.5电路随机噪场
用户设备收信点的杂音计噪声功率电平与电路的实际结构有关。对于使用频分复用载波系统的电路,距离大于10000km时,极限值为一38dBm0p。小于10000km的租用电路的随机噪声与距离的关系,参见附录B(参考件)。
2.6脉冲噪声
脉冲噪声极限为在15min内,峰值超过一21dBm0的脉冲噪声计数不多于18次。2.7相位抖动
在用户设备收信点测量的相位抖动,峰峰值通常不应超过10°。在必须采用复杂结构的电路情况下,峰峰值可放宽至15。
2.8总失真(包括量化失真)
在数模混合电路中,端到端的总失真包括量化失真、以及由随机电路噪声、单音干扰和谐波失真带来的影响。
使用一10dBm0正弦信号测量,信号总失真比应大于28dB。2.9单音干扰
在300~3400Hz频带内,单音干扰电平应比附录B图B1表示的电路随机噪声电平低3dB。2.10频率偏差
由电路引起的频率偏差不应超过士5Hz。2.11谐波和交调失真wwW.bzxz.Net
在点到点电路发送端发送一13dBm0、700Hz的测量信号,在接收端的任一谐波电平,至少应比基波的接收电平低25dB。
注:交调失真限值待定。
GB/T11053—1989
附录A
租用电路特性测量方法
(补充件)
本附录提供租用电路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所用仪表精度须用国家二级标准的计量仪表进行校准。被测电路系统见图A1,A点和B点分别为租用电路用户设备的发信点和收信点。图A1为租用电路的一个传输方向。
A本地电联
长:连电器
本地也路B
DTE:数据终端设备,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图Al
A1标称总衰减
A点发送一13dBm0的800Hz测试信号,在B点测量接收电平。A2衰减失真
A点用振荡器发送一13dBm0正弦信号,在B点测量相对于800Hz的相对衰减值。测试频率范围300~3400Hz。
A3群时延失真
A点用符合CCITT0.81《音频电路群时延测量设备的规范》建议的仪表发送一13dBm0的测量信号,B点用同样的仪表测量相对群时延值。A4随机电路噪声
A点终接600Q电阻,B点用符合CCITT0.41《在话路上使用的加权噪声仪的规范》建议的噪声计测量加权噪声电平(dBmp)。
A5脉冲噪声
A点终接600Q电阻,B点用符合CCITT0.71《话路脉冲噪声测量仪的规范》建议的仪表直读脉冲噪声计数。测量时间为15min,脉冲计数器门限为一21dBm0。A6相位抖动
A点发送1020Hz、一13dBm0正弦信号,B点用符合CCITT0.91《在话路上相位抖动测量用仪表的主要条款》建议的仪表测量相位抖动。3
A7单音干扰
GB/T11053—1989
A点终接600Q电阻,B点用选频表选测3003400Hz内的最大单音干扰电平(dBm)。选频带宽不大于10Hz,否则应减去带内引入的随机噪声值。A8频率偏差
A、B点分别接符合CCITT0.111《在载波电路上频率偏差测量仪的规范》建议的频偏仪。A点用频偏仪发送两个相位相关的、电平为一13dBm0的正弦信号,B点直读频偏值(Hz)。A9谐波和交调失真
A点发700Hz、一13dBm0的正弦信号,B点用数据电路测量仪或其他选频表选测二次和三次谐波,选频带宽的要求同A7。
交调失真的测量方法待定。
A10总失真(包括量化失真)
采用符合CCITT0.132《使用正弦测试信号的量化失真测量设备的规范》建议的仪表测量端到端的总失真。
A点发送1020Hz、一10dBm0的正弦信号,在B点测量总失真。若B点的信号电平为p,总失真功率电平为q,则信号总失真比为p-q,单位dB。A11幅度突变
A点用符合CCITT0.95《在话路上用于相位突变和幅度突变计数的仪表规范》建议的测量仪表发送1020Hz、一13dBm0正弦信号,幅度突变门限为2dB,测量时间为15min,在B点记录突变次数。注:当电路为金属实线时,测量项目可适当选择,如频率偏差、谐波失真、总失真等可以不测,发送功率电平≤0dBm。
附录B
电路随机噪声和总失真
(参考件)
B1电路随机噪声
图B1表示随机噪声与频分多路复用(FDM)载波系统电路长度的关系。4
GB/T11053—1989
(FDM)载波系统电路长度
图B1电路随机噪声特性
3020 00
注:目前,由采用FDM技术的卫星(地面站间)提供的电路段,产生大约10000pWOp(一50dBmOp)的噪声。所以,为了确定租用电路上维护测量用噪声极限值,由卫星提供的这一电路段长度,可考虑等效于图B1的1000km。B2总失真
表B1列出了具有不同模拟段长度和不同量化失真单位(QDU)电路的信号总失真比。在应用此表时,特别对于带有长模拟段的电路,应注意模拟段电路中QDU数增加而带来的噪声,有可能比图B1表示的噪声期望值小。
表B1以一10dBm0正弦信号测量的信号总失真比模拟传
输的距离
模拟电路
10 001
~20000
注:QDU表示量化失真单位,各种数字处理所分配的QDU数,对于8bitPCM编译码对、数字衰减器、A/μ律变换器等,QDU均为1单位,7bitPCM编译码对为4单位,32kbit/sADPCM为5~6单位,详见CCITTG.113传输损伤”建议。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邮电部电信传输研究所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柳华栋、刘广和。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