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动工具控制仪的安全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8 09:35:29
  • GB/T13956-1992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13956-1992

  • 标准名称:

    电动工具控制仪的安全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2-01-02
  • 实施日期:

    1993-06-01
  • 作废日期:

    2005-10-14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865.67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机械制造>>手持工具>>25.140.20电动工具
  • 中标分类号:

    电工>>电气设备与器具>>K64电动工具

关联标准

  • 替代情况:

    作废;
  • 采标情况:

    IEC 34-1,REF

出版信息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20, 字数:35千字
  • 标准价格:

    13.0 元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机电部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电动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工具控制仪的型号及含义、安全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动工具控制仪。也适用于软轴与动力部分组成一体的控制仪。本标准也适用于向电动工具供电的各种电源箱。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控制仪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GB/T 13956-1992 电动工具控制仪的安全 GB/T13956-1992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动工真控制仪的安全
Safety of controllers for electric tool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CB/T 13956—92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工具控制仪的型号及含义、安全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般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动工具控制仪(以下简称控制仪)。也适用于软轴与动力部分组成一体的控制仪。
本标准也适用于向电动工具供电的各种电源箱。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控制仪除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2引用标准
GB1002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GB 1003三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与尺寸GB 2099单相三相插头插座技术条件GB2123.3电I.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2423.10电工电·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e:振动(正弦)试验方法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GB2900.28电工名词术语电动工具手持式电动丁具的安全第一部分一般要求GB 3883.1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GB4207i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 4776
GB4793电子测量仪器安全要求
GB5013.2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软电缆第二部分通用橡套软电缆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线)连接用软电缆(电线)GB 5023. 3
电工电子产品若火危险试验灼热丝试验方法和导则GB 5169. 4±
GB8898电网电源供电的家用和类似一般用途的电子及有关设备的安全要求3名词术语
3.1「类控制仪
是指其防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包含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可触及的可导电的零件与已安装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线相连接,从而使可触及的可导电零件在基本绝缘损坏的事故中不成为带电体。3.2Ⅱ类控制仪
是指其防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它还提供诸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附加安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2-19批准1993-06-01实施
CB/T 13956 -- 92
预防措施,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4型号与含义
规格代号(受控电动工具的最大规格代号)设计序号
设计单位代号
受控电动工具品名代号
受控电动工具的大类代号
控制仪便用的电源类别代号
电动工具控仪
型号示例:
拧紧螺钉M4的电动螺丝刀挖制仪,使用电源为单相交流50Hz,由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第一次设计的产品。
型号为:
紧螺钉的最大规格
第--次设计
土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螺丝刀
装配作业
单相交流 50 Hz
电动工具控制仪
5技术要求
5.1总要求
5.1.1控制仪应设计和制造成在正常使用时安全可靠,即便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疏忽时,也不致于对人和周围事物发生危险。
5.1.2控制仪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5.2控制仪适用的电源条件
、单相交流控制仪:电源电压为实际正弦波形;b,三相控制仪:电源电压为实际对称系统;c.输入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的0.9倍至1.1倍或为额定电压范围内的任何电玉。5.3—般要求
5.3.1控制仪应装配完整,外观无明显缺损。GB/T 13956—92
5.3.2控制仪的铭牌应半固地置于壳体外表面明显的位置上,不卷曲。5.4触电保护
5.4.1控制仪的结构和机壳应设计成足以防止与带电举件的意外接触。对类控制仪还不应触及仪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开的金属零件。5.4.2不能用漆,普通纸,棉织物、氧化膜或受热会软化的密封胶等作防止意外接触带电零件的绝缘保护。
5.4.3位于带电零件上方的通风孔或其他孔洞的设计应能防止悬挂的金屑外物(例如项链)进入机内与带电零件接触,通风孔不应过大,5.4.4人体能触及的操作按钮、旋钮,手柄.操纵杆和类似零件的轴应不带电。操作按钮或开关于柄如果是金属的,则应也绝缘材料加以包封或其可触及部分用附加绝缘与轴或固定件隔开。5.4.5控制仪中电容量大于0.1uF的电容器的电极不能与任何可触及的金属签件联接。如果电容器的外壳是金属的,则外壳与可触及的金属之间应用附加绝缘隔开。5.4.6控制仪中所有的电子元器件的金属外壳不能与任何可触及的金屏零件联接,相互间的爬电离和电气间隙应符合表5的规定(除电子元件用绝缘材料封装成一个整体外)。5.4.7如果在外壳上标山了供螺钉旋具或其他工具来调节预调控制件的孔,则在调节控制件时不应有触电危险。
5.4.8用插头联接电源的控制仪,应设计成在正常使用中保证在插头拔出插座后若触及插头的插脚不会造成触电的危险。
5.4.9用作触电保护的零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在正常使用中不会松动,必须用工具才能将其拆御。
5.5结构
5.5.1类控制仪应有保扩接地端子或接点,控制仪的可触及金旗零件应可靠地联接到保护接地端子或接点上,但若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将这些可触及金扇零件与带电零件绝缘开,或用一金属件可靠地连接到保护接地端子,使可触及金属零件不会带电的情况除外。注:用以连至保扩接地端子的金属零件,例如变压器初、次级线围之间的金属屏蔽、金属底座等。5.5.21类控制仪中,可触及金属零件应用基本绝缘使其与带电零件绝缘开。1类控制仪中,可触及的金属零件应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缴将其与带电零件绝缘开。注:此要求不适用于其短路不引起触电危险的绝缘。例如:隔变压器次级线圈的端连接到可触及金属零件上时,则其另一端对此可触及金属零件就不需要满足任何绝缘要求。5.5.3仅用手不能拆卸用来保证安全保护的零件。5.5.4如果箱体上的手柄、按钮或类似件而来指示电源的开、关或类似组件的位置,且这种位置的错误会导致危险时,则手柄、按钮或类似组件应设有定位机构,以防止这种错误的发生。5.5.5控制仪的结构应能防止偶然松脱的螺钉等引起带电零件与可触及零件(或与它们连接的零件)间的绝缘短路。如果控制仪经受得住第6.10条的试验,则认为是符合要求的。5.5.6控制仪的结构应保证当1低何导线的一端松脱时,此松脱线端的自然移动也不致使空气中爬电距离和间隙减少到第5.15条规定的数值以下。注:防松脱措施有以下几种:
,焊接前导线两端用卡子固定,但在靠近焊接处易振断者除外:b.导线用可靠的方法扭扎在一起;c.导线用电工胶布,绝缘导管等紧固:d,导线线芯在焊接前插进稍大于其直径的印刷电路板孔中:e,利用专用工具将线芯可靠地绕在接线端子上;f.利用专用工具将线心系在接线端子I.。..comCB/T13956—92
5.5.7用来防止与带电元件触及的信号灯罩,窗口以及在正常使用中又会受力的盖等应固定牢靠。5.5.8导线(或电缆)中的带电导体与可触及零(元)件间的绝缘或带电元件与连接可触及金属零(元)件的导线(或电缆)导体问的绝缘,若是聚乙烯的,则至少要0.4mm厚。如结构要求用其他材料,则该材料应能承受第5.7.2条的介电强度试验。而且其厚度应保证等效的机械强度。在类控制仪中,可触及零(元)件和导电连接到电网电源的导线(或电缆)的导体间应采用双重绝缘。
对于双重绝缘,其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的厚度均应不小于0.4mm。加强绝缘的厚度至少应为2mⅡ,但若其在正常工作温度时不会受到过大的机械应力或热应力,又能经受第5.7.2条的介电强度试验,则也允许用较薄的,但厚度也不应小于0.4mtm。5.5.9控制仪内,软电缆或软线的护层仅在不承受不适当的机械或热应力时才能用作附加绝缘。内接线、绕组、电了组件及类似件和一般绝缘物不能接触油,油脂及类似物质。如结构上要求绝缘物接触油或油脂,则油及油脂应有足够的绝缘性能。5.5.10控制仪应设计成当在日常维修期间打算从外界调换的螺钉由更长的螺钉代替时,触电保护应不受影响,
5.6防潮性
控制仪应承受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湿热条件。经受48h的恒定湿热试验后,应能满足第5.7条规定的要求。5.7绝缘电阳和介电强度
5.7.1控制仪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值。表1
被试绝缘
带电零件与壳体之间
基本绝缘
加强绝缘
附加(保护)绝续
自基本绝缘隔开的金属零件与带电零件之间5.7.2挖制仪应具有足够的介电强度,应能符合表2的规定值。表2
被试电的施加部位
不同极性的带电零件间
仅由基本绝缘与带电零件隔开的壳体与带电紫件之间对双重绝缘控制仪在仅由基本绝缘和带电零件隔开的金零件与
带电零件之间
壳体之间
由加强绝缘与带电零件隔开的壳体与带电件之间50
绝缴电阻
工作电压
试验电压
注:(i)如果绝缴短路而不致引起任何触电危险,即不做绝缘试验。例如,需高变压器的次级线的一端连接到可触GB/T 13956—92
及金属上,则另一端对此叮触及金属件就不需要满足任何特殊绝缘要求。②不同极性的带电零件间的试验仅在不损坏控制仪即能进行必要的分高的地方进行。在微隙开关、继电器,恒温器,热断路器及类似器件的触头之间或联接不同极性的横电金属之间的电容器上也不进行试验。隔离变压器的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按有关标准考核。④会妨碍试验进行的电感器及线圈等应于以短接。③与待试验的绝缘并联的电阻、电容器均予以斯开。③表中的“体\是指所有的可触及零件,如支架、支座、握手、指示灯罩、调节旋钮、手柄及类似物体。①不拆开控制仪不能进行有关的绝缘试验时,要用一只经拆开的试样供第5.5条的试验。)对装有电元件的印削电路板的耐电压试验可参GB3883.1附录B进行试验。5.8发热
在正常使用中,控制仪中应无任何元件达到不安全的温度。零部件温升不应超过表3规定的数值。如有密封胶,则不应流出。
A级绝缘
F级绝缘
B级绝缘
F级绝缘
外部件
金属件,旋钮、把手等
非金属件:旋钮、把手等
木质机壳里面
绝缘材料机壳内\
电容器的外表面
有T标记
其他电奔器
普通亲氣乙烯或天然橡胶绝缘的电源线与引线其他绝缴材料\1
未浸溃的纸
未接遗的纸板
浸液过的纱、丝、纸、织物和尿素树脂环氧树脂粘合叠片
天然橡胶
热塑性材料\
注:1)绝缘材料机壳里的允许温升是该种材料所标的值。2)本表不适用于电阻器结构中所用的材料。温
GB/T 13956---92
3)拍丁热塑料材料种类繁多,不能规定其允诈温升,但为了进行第6.20.1条的试验,必须测定升,5.9泄漏电流
在正常使用时控制仪的泄漏电流不能过大,控制仪应在经第6.7条规庭的运行后,立即测量的泄漏电流应不超过下值:
与保护接地端子直接连接的!类控制仪泄漏电流极限值:交流:5 mA(峰值);
直流:5切A。
Ⅱ类控制仪的泄漏电流极限值:交流:0.7mA(峰值);
直流:2 mA。
5.10耐久性
控制仪应在连续的正常使用中,不发生有损于本标准涵义范围的电气或机械故障。不应出下热、振动等造成绝缘损坏和触点及联接件的松动,过载保扩装置不应动作。经受第6.9条48h的耐久性试验后,控制仪应能承受第5.7.2条规定的耐电压试验,但试验电压为规定值的75%,联接件不应松动,且不应有损于正常使用的安全。5.11机械强度
控制仪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应能经受在正常使用时可能避到的诸如操作及移动等考验,用下列试验来检查是否合格。
5.11.1控制仪应能耐受运输和经嘴搬动中的振动,应能经受GB2423.10的振动试验。试验后,控制仪应无本标准规定范围内的伤,特别是其松动会影响安全的连接或元件的松动。5.11.2控制仪应能耐受50次,高度为50mm的跌落试验。试验后应无本标准规定范围内的损伤。5.11.3控制仪应能经受GB3883.1图8所示的冲击锤试验,试验后,应能承受第5.7.2条规定的介电强度试验,而无本标准涵义范围内的损伤。带电零(元)件不应成为可触及零(元)件,外壳应无可见裂纹,绝缘隔层未遭损伤。
冲击链的冲击能量按表4规定。
被试零部件
旋钮、开关手柄、按钮等类似件箱壳、盖板等
邓击能量
0. 5 10. 05
1.0±0.05
压缩量
冲击后不应出现会使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减小到规定值以下的小凹痕,但用肉眼看不见的裂纹,及压有增强纤维的类似零(元)件的表面裂纹均可忽略。5.11.4箱体表面的旋钒、把手、按钮和类似装置的结构与固定,应保证在其使用中不会损坏防触电性能。
5.12不正常操作
电路应设计成在任何故障情况下都不会导致控制仪的不安全,如触电,火灾,机械损伤或危险等不良作用等。
5.13电源电压的波动
控制仪的控制系统不应由于承载电源电压的波动而导致控制系统功能的失灵及危险情况的发生。5.14元件的要求
注:()在对元件的质量有疑间时做该项试验,如该元件有质量保证书或已通过认证的可不做该项试验。②连接于输出电压不超过交流42.4V蜂值)或直流42.4V的安全需离变压的掩出端的元器件不做该项的试验。
5.14.1元件的-般要求
GB/T 13956--92
控制仪中元件的一般要求除本标准已作规定外,应符合GB4793中第13章的有关规定。5.14.2元件的特殊要求
1类控制仪对元件的特殊要求应符合GB4793中第14章的有关规定。5.14.3·连接到电网电源的元件直接连到电网电源的元件间的爬电距离和间隙至少应与表5基本绝缘的规定值相当。5.15爬电距离,电气隙
5.15.1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不小于表5中的规定值。如满足以下三种情况,其值可减小1mm,但对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最小值应为0.5mm,加强绝缘的最小值应为1mm。a.
间隙;
在正常使用中可能避到的外力不会使外壳的可触及金属零件与带电元件之间减小爬电距离和用固定结构来保证间隙和爬电商;绝缘性能不会因设备内如电动机电刷产生的导电积尘而有较大影响。表5
工作电压(有效值)
被试部位
基本绝缘
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
5.15.2出隔离变器与电源隔开的电路中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应不低于表6中的规定值。表6
工作电压(有效值)
被试部位
基本绝缘
附加绝缘
加强绝缘
30~-60
60~~150
150~250
爬电距高 电气间隧爬电距高 电气间源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间源瓶电距离电气间0.19
绝缘穿通距离应符合下述规定:0.55
对低于42.4V(交流峰值或直流)没有要求;0.38
对超过42.4V(交流峰值或直流)的绝缘必须符合第5.7.2条的耐电压试验要求。1.15
5.16内部布线
5.16.1内接线应加以保护,不使其与能使导线绝缘摄坏的毛边、散热片等相接触;用于穿过绝缘导线的金属上的孔洞应装有绝缘衬套,内接线应有效防止与活动零件接触。注:1.5mn1的半径认为是适当的倒圆。5.16.2内部接线应采取适当的固定或绝缘措施,使其在正常使用中不会使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减小到截5规定值以下。
GB/T13956—92
注:如果对导线的绝缘有疑问时,则在导体与包在绝缘上的金属箱之间进行2 000V的耐电压试验,5.16.3连接电网电源的外接软线(或电缆)要有效地防止仅有基本绝缘与可触及金属零件直接接触。如果其绝缘层厚度大于0.8mm,则与可触及金属零件接融是允许的。注:绝缘套管能用作防止这类接触,但套管应能承受按附加绝缘规定的试验及在日常维修期间不脱落。5.16.4绿/黄双色标志的导线不允许联接到接地端子以外的任何端子上。5.16.5铝线不应用作内部布接线。5.17连接端了
5-17.1插头和插座
5.17.1.1控制仪连接到电网电源的插头或电源进线座应符合GB1002和GB1003的规定。5.17.1.2带电池载类似电源控制仪输的电路中用的插头插座不应与GB1002和GB1003中所述插头、插座兼容。
5.17.2保护接地端子
控制仪如装有保护接地端子,除了符合第5.17.3条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要求:a,装有电源进线播座的,其接地点应在此进线的插座上:b.装有不可拆卸的软线或软电缆的控制仪,其安全接地端子应靠近电源输入端子,c.与可触及导电件或保护屏蔽焊接的保护接地端子,在焊接之前,应先用机械方法紧固。螺钉连接的保护接地端子应牢固可靠,以防松动;d、保护接地端子的尺规格,至少应等于电网电源端子的尺寸规格,保护接地端子的所有零件与接地铜导休或其他金属导体接触时,没有腐蚀的危险:接触表面应棵金属。螺钉和端子本体应由抗腐蚀的铜或类似金属制成:
e.接地联接件不应使用无纹的接线端子或等效的其他类似装置;f.接地端子的规格至少应等于载流端子的规格:g,与其他端子组合在同一装置上并由手动插拔的插入式接地端了,在设计上应保证保护接地的连接,接触时先了其他连接,断开耐后丁其他连接;h。保护接地端子或保护接地点和需要与其相连接零(元)件间的连接应是低电阻的,此电阻值不应超过0.50,
i,保护接端子不可兼作它用。
江:软线电阻应不包括在测量电阻值内。5.17.3外接软线端子及连接
5.17.3.1端子的安装和隔离,应保证即使一股线芯从端子上滑脱,带电零件和可触及金属零件问也无偶然接触的危险。
松脱的一股带电导体应不会触及任何可触及金零件,若有接地导体之一股松脱时,则也应不会触及任何带电零(元)件。
5.17.3.2螺纹连接端子的固定,应保证在拧紧或松开螺纹时,端子不松动,连接应有足够的接触压力,而又不损伤线芯,应让导体不需特别的加I,就可连接。而且在拧紧螺爆纹时应能防止裸线芯滑出。5.17.3.3不可拆卸的电网电源线或电缆的供电线芯或接地线芯不应直接焊接到印刷板导体上,5.18外接软线
5.18.1连接电网电源的软线和其他外接软线应符合GB5013.2或5023.3的有关规定。I类控制仪的不可拆卸的软电缆或软线,应有绿/黄双色标志的线芯连接到控制仪的保护接地端子。如有插头则应连接到捕头的保护接地接点。5.18.2供电电源软线的导体截面积,应保证当在控制仪的一端短路时,控制仪中的保护装置(如熔断丝)在线芯过热前就起作用。
为此,这类导体的最小线芯截而积为0.75mrm。GB/T 13956—92
5.18.3控制仪与其配用的电动工具之间所用连接软线的线芯,其截面积应保证在正常工作条件和在故障条件下,其绝缘层的温升可忽略不计。在有怀疑的情况下,应测定在止常工作条件下其绝缘层的温升不应超过表3中相应的数值。控制仪与其配用的电动工具之间所用的连接软电缆和软线的具体要求由各自的电动工具品标准规定。
5.18.4外接软线的进线孔的结构应保证当电线穿进或以后移动时,没有损伤的危险。注:例如,可将绝缘材料线孔边倒阅,或加上适当绝缘材料护套就可以达到此目的。绝缘材料护套在正常使用时应不老化。5.19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5.19.1作电气连接和螺纹固定的螺纹端子,若要经常松开和拧紧者,则应有足够的强度。除不承受斥小而又能经受表7规定的螺钉的力矩外,直径小于3mm的螺钉应柠入金属螺母或金属嵌件中,注:经常松并或柠紧的螺钉包括:连接蜡子、固定盖板、于柄及按钮等的螺钉。为保证安全,则应采取措施将螺钉正确拧入非金属材料的内媒纹中。注:如采用了诸如要固定的零件上加导向螺纹,螺母上加问口或引螺纹头等防引偏措施,就认为满足了此要求。表7
螺钉的标称直径
有头螺钉
无头螺钉
5.19.2固定后盖、底盖等用的螺钉或其他紧固件,应栓牢而不脱落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在维修中使用其他螺钉或紧固件代替,以免可触及金属件和带电零件间的爬电距离或间隙减小到表5规定值以下。但若使用长度为其标称直径10倍的螺钉,上述粑电距离和间隙仍不小于表5规定值,则这样的螺钉就不必采用防脱落措施。
5.19.3如盖板是采用非螺纹固定装置,则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这些装置的锁定和非锁定位置应清晰,而月不会因疏忽而误开盖板。5.19.4除了金属件有足够的弹性以补偿绝缘材料的收缩者外,直接连接电网电源元件间的电气联接的设计成做到不通过绝缘材料(陶瓷材料除外)传递接触压力。5.19.5永大连接,并在其连接面间通过的电流大于0.5A的导电件应用防松动的方法加以固定,注:(i)对不受扭力的螺纹连接仪用化合物等灌封即可满意地锁住。(2)如米用儿个螺钉或铆钉来固定,则只需其中一个锁牢固。铆钉杆不是圆形的或加适当的的口就认为足以防止转动。5.20螺钉及联接件
5.20.1螺钉不应用软的或易于蠕动的金属,如锌或纯铝制成。5.20.2与绝缘材料螺纹连接的螺钉,其旋合长度应至少有3mm加1/3螺钉公称直径或8mm的长度,两者中取较短者。
5.20.3除螺钉夹紧的零件直接相互接触且配有合适的锁定装置外,自攻螺纹的螺钉不应用作连接载流零件,
GB/T 13956—92
除能形成完整的机螺钉螺纹的自切螺纹外,自切螺钉不应作载流零件的电气连接。形成完整机螺钉螺纹的自切螺钉如果是可由使用者打动,则也不应使用。但是,与该螺钉配合的螺纹是挤压成型的除外。
如果在正常使用中不连接需要拆动的零件并且每一处连接至少使用2只螺钉,则自攻螺钉及自切螺钉可以用作接地连接。
5.21耐热、耐燃和耐表面漏电起痕5.21.1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零件,如果它的老化会危及安全,则应具有足够的耐热性能。对绝缘材料的外壳及其他外部零件应能经受球压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球压试验后的压痕直径不应超过 2 mm。5.21.2与载流零件直接接触的绝缘零件应具有足够的耐燃性,应能经受耐燃性试验。5.21.3支承和固定带电零件的绝缘件,其耐漏电起痕指数应不低于175V。5.22防锈
因锈蚀而可能损害安全的铁制零件应具有足够的防锈保护。经防锈试验后,零件表面不应有锈迹。锐边上的锈迹和任何可以擦除的淡黄色膜层可以忽略不计。注,对小娜旋弹赞及类似零件以及磨损零件,一层油脂即能提供足敏的防锈保护。5.23在本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零部件如:控制仪输出与电动工具连接的插头或插座,印刷电路板熔断丝等的要求应符合各日现行标准的规定。6试验方法
6.1外观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
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3.1和5.3.2条的要求。6.2标志检查
用目测法检查和用手拿块浸过水的湿布擦抹标记15s,再用浸过汽油的布擦抹155。检查结果应符合第8.1条的规定。6.3触电保护检查
6.3.1用目测和有关的耐压试验来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4.2,5.4.1,5.4.5,5.4.6,5.4.9条的规定。6.3.2用金属试验针检查
在将可拆卸的零件拆除后,再进行以下检查:a.将一个直径为4mm,长为100mm的金属试验针插到孔内检查是否合格。试验针一端悬空自由地插入,插入深度不超过其长度,试验针应不带电。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4.3条的要求,b,用一直径为2mm,长为100mm的金属试验针,通过开孔插入机内。试验针加于任何位置,在有怀疑的情况下加1)N压力,针不应带电。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4.7条的要求。6.3.3触指试验
试验方法按GB3883.1第7.1条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1条的规定。6.3.4拔出电源插头试验
试验方法按GB8898第9.17条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8的规定。6.4结构检查
通过测、于试及测量来检验。
GB/T13956—92
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5条的规定。6.5防潮试验
控制仪可以随同与之配套的电动工具一起或者单独做防潮试验。试验方法按GB3883.1第13.4条的其体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 5. 6 条的规定,并在防潮箱内立即进行第6. 6 条的试验。6.6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
6. 6.1绝缘电阻的測量
紧接第6.5条试验后,用500V的兆欧表按表1规定的部位施加直流电压1min。测量结果应符合第 5. 1. 1 和 5. 7. 1 条的规定值。6.6.2耐电原试验
紧随第6.6.1条试验后按表2规定的部位和数值施加波形为实际正弦波,频率为50Hz的试验中压。施加到规定值的一半的电压,然后迅速升高到全值,维持1min后,降低电压至起始值以下,切断中源。
对耐电压试验设备的要求按GB3883.1第14.3条的规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1.1利5.7.2条的规定。6.7温升试验
将控制仪与其配套使用的电动工具可以一起做温升试验。此时的负载按配套电动工具的产品标准规定的负载要求。
控制仪也可以单独做温升试验。其所加的负载是按控制仪所规定的模拟最大负载。温升测量的方法按G133883.1第10.4条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8条的规定。6. B泄漏电流测量
通过紧接第 6.7条运行后,按图1~图 4中的有关连接,依饮测量供电电源的每个极与连在一起的所有可触及导电件(包括测量接地端了子)之间的泄漏电流。机壳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则应用金属箔缠绕机壳表面。缠绕面积不超过20cm×10cm。进行此项试验时,应采用隔离变压器向控制仪供电。试验方法按GB3883.1第11.2条的规定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第5.条的要求。融及导体
米白隔出变!压器端的电额
图1单相 I类控制仪泄漏电流测量6.9耐久性试验
GB/13956—92
可触及导体或继绕在箱究表面的金实附加绝缘
来白隔离变压器副端的电源
单柏Ⅱ类控制仪漏电流测基
可触及导体
来自隔离变医器均的电源
三相「类控制仪泄漏电流测基
可触及异体或糖晓在
箱壳表面的金氧描
附加绝续
来白品变.K器副端的电源
二相Ⅱ类控制仪泄漏电流测基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控制仪可随同与之配套的中动1其产品进行耐久性的考核,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