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杀虫双水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1:46:06
  • GB8200-200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8200-2001

  • 标准名称:

    杀虫双水剂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1-07-13
  • 实施日期:

    2002-0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329.03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65.100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
  • 中标分类号:

    化工>>化肥、农药>>G25农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17965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
  • 标准价格:

    12.0 元
  • 出版日期:

    2002-02-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9-17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许来威、张雪冰、邢红、吴志恩、肖冬良
  • 起草单位:

    贵州省化工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主管部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杀虫双水剂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本标准适用于由杀虫双和生产中产生的杂质组成的杀虫双水剂。 GB 8200-2001 杀虫双水剂 GB8200-200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8200—2001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本标准是对强制性国家标准GB8200—1987《杀虫双水剂》的修订版本。本标准与GB8200—1987相比,主要改动如下:1)增加了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指标。2)氯化物盐酸盐指标改为每三个月至少检验一次。3)对杀虫双含量的测定方法,删去了原标准的薄层色谱法,增加了液相色谱法,并作为仲裁方法。4)pH值范围由原标准的“7.0士0.3”改为“5.5~7.5”。5)保证期由原标准的“两年,年分解率不得大于3%”改为“从生产日期算起为2年,2年内分解率不得大于3%;同时允许在外观上有少量沉淀。”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8200-1987。本标准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省湛江市春江生物化学实业有限公司、湖南南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来威、张雪冰、邢红、吴志恩、肖冬良、司徒振朝、蒋水保、余新民、涂强、林仁钦。
本标准为第1次修订。GB8200—1987《杀虫双水剂》于1988年5月1日首次发布。本标准委托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5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杀虫双水剂
Bisultap aqueous solution
该产品有效成分杀虫双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通用名称:Bisultap(建议名)CIPAC数字代号:472
化学名称:2-二甲胺基-1,3-双硫代磺酸钠基丙烷结构式:
实验式:C,HnNO,S,Na2
CH,SsO,Na
CH,SSO,Na
相对分子质量:355.39(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计)生物活性:杀虫
蒸气压(20C):≥13.33MPa
相对密度(20℃):1.30~1.35熔点:142℃~143℃
GB 8200--2001
代替GB8200-1987
溶解性:易溶于水,能溶于热乙醇、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等有机溶剂,微溶于丙酮,不溶于乙酸乙酯、乙醚。
稳定性:在空气中易吸潮;微酸、微碱下稳定,强酸、强碱下分解。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杀虫双水剂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本标准适用于由杀虫双和生产中产生的杂质组成的杀虫双水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雨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01--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19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1601—1993农药pH值的测定方法GB/T1604--1995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GB3796—1999农药包装通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检验检疫总局2001-07-13批准536
2002-02-01实施
3要求
3.1外观:浅黄色至棕色液体。
3.2杀虫双水剂应符合表1要求。琐
杀虫双的质量分数/%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pH值范围
硫代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氯化物盐酸盐的质量分数/%
低温稳定性
热贮稳定性
GB 8200—2001
表1杀虫双水剂控制项目指标
18%水剂
注:氮化物盐酸盐含量、低温稳定性和热贮稳定性,每三个月至少检验一次。4
试验方法
4.1抽样
29%水剂
按GB/T1605—2001中“乳液和液体状态的采样”方法进行,抽样之前应将杀虫双水剂混勾。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应不少于200mL。4.2鉴别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本鉴别试验可与杀虫双含量的测定同时进行。在杀虫双含量测定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杀虫单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流动相pH=2.5,此时杀虫双以杀虫单的形式存在)。薄层色谱法:在相同的薄层色谱条件下(推荐固定相:硅胶;展开剂:(CHOH:CH,COOCH,CH.)=60:40),试样溶液中某-一斑点的R,值与标样溶液主斑点的R:值,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4.3杀虫双含量的测定
4.3.1高效液相色谱法(仲裁法)4.3.1.1方法提要
试样用水溶解,以四丁基溴化铵-乙腈-水为流动相,在以LichrosorbRP-18、5μm为填料的色谱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对试样中的杀虫双进行离子对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4.3.1.2仪器
液相色谱仪:具有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和定量进样阀;色谱数据处理机;
色谱柱:4.6mm(id)×200mm不锈钢柱,内装LichrosorbRP-18、5um填充物(或具有相同柱效的其他C18键合色谱柱);
过滤器:滤膜孔径约0.45um;
微量进样器:50μL。
4.3.1.3试剂和溶液
四丁基溴化铵;
乙腈:色谱级;
磷酸;
水:新蒸二次蒸馏水;
杀虫单标样:已知含量,≥98.0%。GB 8200—2001
流动相:称取2.74g的四丁基溴化铵,溶于850mL二次蒸馏水中,加人150mL乙睛;滴加几滴磷酸,使之pH=2.5;混合均匀后,用0.45um滤膜过滤;超声10min。4.3.1.4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流动相流量:1.5mL/min;
柱温:室温(温差变化应不大于2℃);检测波长:242nm;
进样体积:10μL;
保留时间:杀虫双10.0min。
上述液相色谱操作条件,系典型操作参数。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的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典型的杀虫双水剂液相色谱图见图1。1一杀虫双异构体;2一杀虫双;3—硫代硫酸钠图1杀虫双水剂液相色谱图
4.3.1.5测定步骤
a)标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杀虫单标样0.12g(精确至0.0002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播匀;b)试样溶液的制备
称取含杀虫双0.12g的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定容,摇匀;c)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人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两针杀虫双(杀虫单)峰面积相对变化小于1.0%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分析。4.3.1.6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杀虫双(杀虫单)的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杀虫双的质量分数X(%)按式(1)计算:538
式中:A,
GB 8200—2001
Azmp ×
标样溶液中杀虫单峰面积的平均值;试样溶液中杀虫双(杀虫单)峰面积的平均值;标样的质量,g;
试样的质量,g;
杀虫单标样的质量分数,%;
杀虫双的摩尔质量,g/mol;
杀虫单的摩尔质量,g/mol。
4.3.1.7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8%,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3.2非水滴定法
4.3.2.1方法提要和原理
用石油醚萃取除去样品中原有的沙蚕毒、游离胺氯化物等杂质,在盐酸介质中加热水解,使杀虫双转变成二氢沙蚕毒,加碱中和至碱性,二氢沙蚕毒被氧化成沙蚕毒,用四氯化碳、石油醚混合溶剂萃取。在非水介质中,沙蚕毒能与盐酸定量反应生成沙蚕毒盐酸盐,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计算杀虫双的含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H,SSO:
CH,SSO:
+2H++2H,0
CH2—SH
4.3.2.2试剂和溶液
亚硫酸钠;
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
四氮化碳;
CH2—S
CH,—S
石油醚(沸程30℃~60℃或60℃~90℃);异丙醇;
乙二醇;
冰乙酸;
浓盐酸;
氢氧化钠:c(NaOH)→2mol/L溶液;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CH2—SH
+2H,SO4
CH2—SH
CH2—-S
CH,HC1
2H20 
CH2—S
CH2—S
磷酸氢二钠:c(NazHPO。·12H,O)0.3mol/L溶液;萃取溶剂:Φ(四氯化碳:石油醚)=3:2;CH2--S
GB 8200—2001
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异丙醇:乙二醇)=2:1;酚酰:p(酚酸)=2g/1.溶液;
百里香酚蓝:p(百里香酚蓝)=2g/1.溶液;混合指示剂:15mL的酚酥溶液与5mL的百里香酚蓝溶液混合;4.3.2.3仪器和器具
酸式微量滴定管:10mL,A级;
容量瓶:50mL;
移液管:2 ml.。
4.3.2.4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0.1mol/1]的配制和标定a)配制
量取9.0mL浓盐酸,注人1000mL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中,充分摇勾,放置24h。b)标定
称取0.1g(精确至0.0002g)无水碳酸钠(经270℃~~300℃烘干至恒重),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4mL5mL冰乙酸,在电炉上缓慢加热溶解并蒸发至干,加人35mL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溶解残渣,加人50mL萃取溶剂和3滴百里香酚蓝溶液,用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在相同条件下做空白试验
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c(HCI)按式(2)计算:c(HCI) = (V, V,) × 0. 052 99m
式中:m—无水碳酸钠的称样质量·g;Vi—消耗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空白试验消耗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2)
0.05299----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I)=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无水碳酸钠的质量。
4.3.2.5测定步骤
称取含杀虫双0.3g的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50mL试管中,加3滴混合指示剂,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紫色,加入5mL石油醚振荡萃取5min,静置分层后,用吸管尽量吸出有机相(弃去);再按上述方法重复萃取一次。用移液管沿试管壁周围加入8mL浓盐酸。将盛有试样的试管置于沸水浴中,加热6min,试液完全移人125mL分液漏斗中,用约30mL水分5次洗涤试管,洗涤液并人同一分液漏斗中;加5滴混合指示剂,在摇动下逐滴缓慢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黄色,再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继续中和至溶液出现紫色(pH=9.0~9.5),加入10mL0.3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摇匀;再加人约2g亚硫酸钠,振摇使之完全溶解,静置2min;再加人15mL萃取溶剂,萃取6min(每分钟摇200次),静置分层后,将萃取液放入250mL三角瓶中;接着按上述方法重复萃取两次,萃取液并人同一三角瓶中,加入35mL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和3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的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在相同的条件下做空白试验。
4.3.2.6计算
试样中杀虫双的质量分数X(%)按式(3)计算:c(HCI) X (V1 - Vo) X 0. 355 39 c(HCI) X (VI -V。)
m1+0.0009(t-%)j×35. 539.(3)×100=
m × E1 + 0. 000 9(t, - t,))式中:c(HCI)-—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滴定试样消耗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一空白试验消耗非水盐酸标推滴定溶液的体积,mL;540
-试样质量·g;
GB 8200—2001
t。标定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时的温度,℃;t,
0.355 39-
0. 000 9-
4.3.2.7允许差
~滴定样品时的温度,℃;
与1.00m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杀虫双的质量;
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的热膨胀系数。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8%,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4pH值的测定
按GB/T1601进行,量取100mL试样,不加水直接测定。4.5氯化钠含量的测定
4.5.1方法提要和原理
试样用无离子水溶解后,用硝酸和过氧化氢将试样中的硫代硫酸根和杀虫双等干扰物质破坏掉后,以硫酸铁铵作指示剂,用银量法测定氯化钠含量。4.5.2试剂和溶液
苯甲醇;
硝酸银标准溶液:c(AgNO:)=0.1mol/L,按GB/T601-1988中4.21进行配制和标定;硫氰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SCN)=0.1mol/L,按GB/T601-1988中4.20进行配制和标定;浓硝酸;
硝酸溶液:(浓硝酸:水)=1:1;过氧化氢溶液:w(H,0,)=30%;硫酸铁铵指示剂:饱和硫酸铁铵溶液(加几滴硫酸)。4.5.3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02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硝酸溶液40mL、过氧化氢溶液10mL和无离子水80mL,加热微沸10min,冷却至室温。用滴定管准确加人0.1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15mL,摇勾。加人苯甲醇5mL~8mL,剧烈振摇2min,加1mL硫酸铁铵指示剂,在摇动下用0.1mol/L的硫氰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棕红色,并保持30s不变即为终点。4.5.4计算
试样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X,(%)按式(4)计算:X: - (cVi-cV)× 0. 058 45 × 100m
式中: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硫氰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加入硝酸银标准溶液的体积,mL;V
消耗硫氰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
试样质量,g;
(4)
0.05845-—与1.00mL硝酸银标准溶液Lc(AgNO.)=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钠的质量。
4.5.5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3%,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6硫代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4.6.1试剂和溶液
碘标准滴定溶液:c(
GB 8200—2001
I2)=0.1mol/I,按GB/T601—1988中4.9进行配制和标定;冰乙酸:Φ(CH.COOH)=36%;
淀粉指示剂:p(淀粉)=5g/L,按GB/T603—1988中4.5.20配制。4.6.2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2g(精确至0.002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人100mL水和2mL冰乙酸溶液,用0.1mol/L的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近终点时,加人5g/L淀粉指示剂3mL,继续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并保持30s不变即为终点。
4.6.3计算
试样中硫代硫酸钠的质量分数X:(%)按式(5)计算:c(号I2)V × 0. 158 3
式中:
碘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一消耗碘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m
试样质量,g;
0.1583——与1.00mL碘标准溶液Lc量。
4.6.4允许差
(5)
2)=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硫代硫酸钠的质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大于0.2%,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7氯化物盐酸盐含量的测定
4.7.1方法提要和原理
试样加碱中和,用三甲烷萃取,萃取液在碱性介质中,沙蚕毒与溴反应生成亲水磺酰溴化物,从而除掉对测定有干扰的沙蚕毒。氯化物盐酸盐与碱反应生成易溶于有机溶剂的游离胺氯化物,在非水介质中,用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即可测得氯化物盐酸盐含量。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H,HC1
4.7.2试剂和溶液
无水碳酸钠:基准试剂;
异丙醇;
乙二醇;
三氯甲烷;
冰乙酸;
浓盐酸;
CH,--S
CH2—S
CH2—CH-
氢氧化钠:c(NaOH)~2mol/L溶液和饱和溶液;CH
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异丙醇:乙二醇)=1:1;542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CH2—SO,Br
CH2—SO,Br
CH2-CHCH2
溴水:(饱和溴水:水)=17:83;GB 8200—2001
百里香酚蓝:0(百里香酚蓝)=2g/L溶液;盐酸溶液:c(HCI)2mol/L溶液;4.7.3仪器和器具
酸式微量滴定管:5mL,A级;
4.7.4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l)~0.1 mol/L]的配制和标定按4.3.2.4。
4.7.5测定步骤
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2g),置于125mL分液漏斗中,加5滴百里香酚蓝溶液,用2mo1/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溶液呈绿色,用40mL三氯甲烷分2次萃取,每次萃取5min,静止分层后,三氯甲烷层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加3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用2mol/L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再补加5滴(约0.2mL),在振摇下滴加溴水至水溶液出现黄色,放置1min,用2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水溶液呈蓝色,振摇10min,静止分层后,三氯甲烷层放入盛有50mL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分液漏斗中,振摇1min,静止分层。三氯甲烷层放人250mL三角瓶中,加人30mL乙二醇、异丙醇混合溶剂和5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用0.1mol/L的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4.7.6计算
试样中氯化物盐酸盐的质量分数X(%)按式(7)计算:c(HC1)V × 0. 1925
X, = m x[1+0.0009( - t0)]
式中:c(HCI)—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V--消耗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试样质量,g;
t—-测定样品时的温度,℃;
to—一标定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时的温度,○;(6)
0.1925——与1.00mL非水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HC1)=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氯化物盐酸盐的质量;
0.0009异丙醇、乙二醇混合溶剂的热膨胀系数。4.7.7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得天于0.1%,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8低温稳定性
4.8.1方法提要
试样在0℃保持1h,记录有无固体和油状物析出。继续在0℃贮存7d,离心,将固体析出物沉降,记录其体积。
4.8.2仪器
制冷器:保持0℃士1℃;
离心管:100mL,管底刻度精度至0.05mL;离心机:与离心管配套。
4.8.3试验步骤
取100mL1.0mL样品加人离心管中,在制冷器中冷却至0℃士1℃,让离心管及内容物在0℃土1C保持1h,其间每隔15min搅拌1次,每次15s,检查并记录有无固体物或油状物析出。将离心管放回制冷器在0C土1C继续放置7d。7d后,将离心管取出,在室温(不超20℃)下静置3h,离心分离15min(管子顶部相对离心力为500g~600gg为重力加速度)。记录管子底部离析物的体积(精确至0.05mL)。离析物不超过0.5ml.为合格。543
4.9热贮稳定性试验
4.9.1仪器
恒温箱(或恒温水浴):54℃士2℃;GB 8200—2001
安(或54℃仍能密封的具塞玻璃瓶);医用注射器:50mL。
4.9.2试验步骤
用注射器将约30mL试样注入洁净的安中(避免试样接触瓶颈),置此安于冰盐浴中致冷,用高温火焰迅速封口(避免溶剂挥发)。至少封3瓶,分别称量。将封好的安置于金属容器内,再将金属容器放入恒温箱(或恒温水浴)中,放置14d。取出凉至室温,将安外面拭净分别称量,质量未发生变化的试样,于24h内对杀虫双含量进行测定。热贮后,除杀虫双含量允许降至热贮前测得含量的95%外,其他指标仍应符合标准要求。
4.10产品的检验与验收
产品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T1604的规定。极限数值的处理,采用修约值比较法。5标志、标签、包装和贮运
5.1杀虫双水剂的标志、标签和包装,应符合GB3796的规定,每箱净质量不超过20kg。5.2杀虫双水剂包装件应贮存在通风、于燥的库房中。5.3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5.4本品为沙蚕毒类杀虫剂,可通过皮肤渗人,使用本品应带防护手套、口罩、穿干净防护服。使用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洗净。如发生中毒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5.5在规定的贮存、运输条件下,杀虫双水剂的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2年,2年内分解率不得大于3%;同时允许在外观上有少量沉淀。54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