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08:53:47
  • GB/T7119-1993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119-1993

  • 标准名称: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3-06-19
  • 实施日期:

    1994-02-01
  • 作废日期:

    2006-12-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52.39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03.100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
  • 中标分类号:

    能源、核技术>>能源、核技术综合>>F01技术管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7, 字数:10千字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1994-02-01

其他信息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编码所
  • 归口单位: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企业合理用水的主要原则与指标体系。本标准适用于一切用水企业和规划设计部门,其他用水单位可参照执行。 GB/T 7119-1993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B/T7119-1993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评价企业合理用水技术通则
General principles for evaluating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ater in enterprises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企业合理用水的主要原则与指标体系。本标准适用于一切用水企业和规划设计部门,其他用水单位可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
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2452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3术语
新水量:取自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水源被第一次利用的水量。4基础管理原则
4.1水源选择
GB/T 7119—93
代替 GB 7119—86
企业应根据生产用水的需要,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合理选择水源,并经当地管水部门审批。地下水的取用应严格控制,按计划开采,应保持采补平衡,防止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水质恶化。
在满足用水要求的条件下,鼓励生产用水就近取水,用低质水取代优质水。近海地区企业,应积极利用海水,节省淡水资源。
4.2供、用水系统
4.2.1企业的供、用水系统,应与企业的主要生产系统同时设计、施工、验收并同时投入运行。根据企业用水特点应考虑厂际间的联合供、用水系统,实现串联使用。4.2.2供、用水装置系统的设备如管路、水泵、冷却设备、储水设备、计量仪表、水处理设施等,均应按国家有关规范和产品标准的要求设计、制造和安装。4.2.3所有供、用水装置必须定期检测和维修,使处于完好状态,严防泄漏。4.3供、用水的计量
4.3.1企业从各种水源取水(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均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试行)等规定安装计量装置。4.3.2企业内各用水系统,由本企业安装计量分水表。车间用水计量率应达到100%,设备用水计量率不低于90%。
4.3.3定期检查校验计量装置。水表的精确度应不低于土2.5%。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06-19批准1994-02-01实施
GB/T 7119--93
4.3.4企业内供、用水的计量和记录,应按当地管水部门及统计局的规定填报,并作为本企业技术档案。
4.4用水定额和重复利用率指标的制订。各地区应根据各行业生产设备和用水情况及水资源条件,分别制订主要产品用水定额及不同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产设备改善和工艺革新后,用水定额和重复利用率应作适当调整。4.5企业水平衡测试
企业应根据用水原始记录和用水系统流程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作为评价企业合理用水考核依据之一。该项工作由本地区节水主管部门进行组织监督。5评价企业合理用水的技术经济指标体系5.1重复利用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之比,按式(1)计算:R=
式中:R一重复利用率,%;
× 100
V.—-重复利用水量(包括循环用水量和串联使用水量),mV.—一生产过程中总用水量\,为V,与V,之和,m\,V—生产过程中取用的新水量,m。注:1)企业生产过程总用水量是指9主要生产用水。
b辅助生产用水(包括机修、锅炉、运输、空压站、厂内基建等)附属生产用水(包括厂部、科室、绿化、厂内食堂、厂内和车间浴室、保健站、厕所等)。c
5.1.1冷却水循环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冷却水循环量与冷却水总用量之比,按式(2)计算:Ver
一冷却水循环率,%,
式中:re—
Ve—冷却水循环量,m\,
Vet—冷却水总用量,为Ve与Vet之和,m,Ver-
冷却用新水量,m”。
5.1.2工艺水回用率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工艺水回用量与工艺水总用量之比,按式(3)计算:Vpr
× 100
式中:rp——工艺水回用率,%;Vpr—-工艺水回用量,m;
Vpt——工艺水总用量,为V与V.之和,不含进入产品水量,m(1)
(2)
一工艺用新水量,m°。
5.1.3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www.bzxz.net
GB/T 7119—93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用于生产的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量与锅炉产汽量之比,按式(4)计算:r
式中:rb-
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Vr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量,m~;D——锅炉产汽量,kg/h;
--水密度,kg /m~;
一年工作小时数。
注:Vbr、p均指在标准状态下。5.2新水利用系数
X p × 100
·(4)
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新水量与外排水量之差同新水量之比,按式(5)计算:Kt
式中:K-—
一新水利用系数:
-生产过程中取用的新水量,m\;Vf-
Vr-Va≤1
Va—一生产过程中,外排水量(包括外排废水、冷却水、漏、溢水量等),m。5.3用水定额
5.3.1单位产品新水量
每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新水量,按式(6)计算:Vu
式中:Vu-单位产品新水量,m单位产品;Vyr—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m2,Q——年产品总量。
5.3.2单位产品用水量
每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用水量,按式(7)计算:V
式中Vut-
单位产品用水量,m\/单位产品,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m;
V.——重复利用水量,m,
年产品总量。
5.3.3单位产值新水量
每生产万元产值的产品需用的新水量,按式(8)计算:5
(6)
式中:Vwr----万元产值新水量,m*/万元;Vy!——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m\;Z——年产值,万元。
5.3.4单位产值用水量
GB/T 7119-93
每生产一万元产值的产品需要的用水量,按式(9)计算:Vwr
式中:Vw—-万元产值用水量,m2/万元;Vy—-年生产用新水量总和,m~;V.重复利用水量,m\;
一年产值,万元。
5.3.5企业内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Vyt+y.
在企业内,每个职工在生产中每天用于生活的新水量,按式(10)计算:Vylr
式中:Vi——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m/人,日;Vyr
一企业全年用于生活的新水量,m~;企业生产职工总人数,人,
d一一企业全年工作日,日。
6企业用水的合理化
6.1地区工业布局与企业供、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6.1.1地区在规划工业布局时,应考虑企业用水特点,使厂际间串联使用。6.1.2企业在规划、设计时,应采用循环用水和串联使用的供、用水系统,采用节水工艺与措施。6.1:3地区管水部门应参与审批企业供、用水的规划设计。6.2工艺系统的节水技术改造
(8)
(99)
(10)
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同时考患对工艺系统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应按生产工艺对水量、水压、水质、水温的不同要求,改造生产用水流程,采用节水工艺。企业、车间、工序之间均应根据用水系统联网效益大小确定联网改造。6.2.1采用少用水或不用水的生产工艺6.2.2采用重复用水系统,在几个生产过程中,使一水串联使用,或采用闭路用水系统。6.2.3改进原料中间体与产品的洗涤方式。如采用喷淋法代替水洗法;采用多槽逆流洗涤代替单槽直流洗涤;串联循环洗涤代替直流洗涤等。6.2.4循环用水。以自来水,地下水为冷却水源的直流冷却方式,应改为循环冷却系统,减少新水补充量。提高冷却用水装置或其他循环用水装置的效率,减少水的损失。循环冷却系统可采取独自循环或多6
组合循环。
GB/T 7119—93
6.2.5应稳定循环用水的水质,合理控制循环水的浓缩倍数。6.3设备与器具
6.3.1企业用水必须分类配备节水装置和器具,如循环冷却装置、风冷空调装置、便器节水设施等。6.3.2根据用水工艺特点选用节水设备、器具、使用水工艺与节水设备与器具配套。6.3.3企业自行设计和制造部分设备、器具、配件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设计规范和产品标准要求。6.4企业用水系统的运行管理
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用水工艺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运行。6.4.1对水量、水质、水压、水温应按时进行监测和调整,使之符合用水标准。6.4.2设备调度。多台用水设备运行时,应合理安排,节约用水。7企业排水的合理控制与再利用
企业排水的合理控制与再利用,应按1984年《水污染防治法》和1986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执行。7.1企业排水应首先实行清污分流,按质回收利用。符合用水要求的清水可直接回用于生产,其余废水则需综合利用,回收水中有用物质,经处理的废水达到用水要求后,再用于生产,减少废水排放量。7.2含有重金属和生物难以降解的有机工业废水,必须在车间或厂内严格处理,严禁稀释排放。7.3计量、监测与记录
废水量、处理的废水量、排放的废水量应计量,其水质应监测,按月、年汇总。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戴紫燕、袁子恭、龙期泰、文大化、周平生、祖玉亭。本标准委托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负责解释。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