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10:38:23
  • GB7411-198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 7411-1987

  • 标准名称: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87-03-01
  • 实施日期:

    1987-10-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62.79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农业>>农业和林业>>65.020.20植物栽培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植物保护>>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0, 字数:15000
  • 标准价格:

    10.0 元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3-14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单位:

    全国植保总站
  •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标准局
  • 主管部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型的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 GB 7411-1987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 GB7411-198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1适用范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棉花原(良)种产地检疫规程
Plant quarantine rules for producing areas ofstock (superlor) cotton seed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型的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2名词解释
UdC 833.511
GB7411—87
2.1产地检疫:本规程所指产地检疫是指棉花原(良)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括繁育无检疫对象的棉花原(良)种和棉花原(良)种生长期间的田间检疫调查及必要的室内检验等。2.2病点:1 ~ 3株集中在一起的病株,称作一个病点。3检疫对象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yder &Hansen)棉花黄萎病【Verticillium danliaeKleb】4无检疫对象棉花原(良)种的繁育4.1基地的选择
4.1.1基地必须建立在经严格调查无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地区。4.1.2在棉花枯、黄萎病发生的地区,基地必须具有大面积的无病田。并且无病田周围具有隔离条件(远离交通要道和村庄,周围不与棉田相连,地势稍高),发现检疫对象后能够进行水旱轮作。4.2种子的来源和消毒
4.2.1基地种子来自无病区,并经检疫不带检疫对象。4.2.2播种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处理方法选用下列之一4.2.2.1有效成分0.3%多菌灵胶悬剂液浸种(注意搅拌14h后晾、晒于播种)。4.2.2.2硫酸脱绒后2000倍“402温浸种(55~60℃)30min(方法见附录D)。4.3防疫措施
4.3.1基地不承担各种棉花品种(品系)区试任务。4.3.2基地内确需引进的新品种和繁殖材料,必须报请当地植检部门同意。引进材料按4.2.2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在隔离观察圃内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下,试种二年以上,未发现检疫对象方能在基地内使用。
4.8.3基地内严禁使用未经热榨的棉饼及其下脚料还田。4.3.4防止病区与无病区间流水串灌。4.3.5不使用带菌土育苗移栽,营养钵育苗土壤要经过棉隆消毒处理。4.3.6禁止从病区引进带菌土的瓜、菜秧苗等。4.3.7基地应做到“四专”:专具管理或耕锄,专场晒花,专仓存放,专机轧花。4.4疫情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1987-02—20批准t14
1987-10-01实施
GB 7411—87
4.4.1发现病株率在0.1%以上(不含0.1%)的病田棉籽不作种用。4.4.2严格封锁病田:作好病株标记,拔除并集中销毁病株及病残体,清除杂草寄主;及时消毒处理病点土壤(处理技术见附录E)。4.4.3实行水旱轮作三年以上。
5检疫签证
5.1田间检查
5.1.1时间:每年进行三次,即蕾期、花铃期和吐絮后期。蓄期以棉枯萎病为主,花铃期以棉黄萎病为主。
5.1.2检查要求:第一、二次要求全面调查,块块查到,一株不漏。后期剖杆数,株行50%,株系圃10%,原种圃和繁殖基地可根据上段检查疑点进行抽样剖查。隔离观察圃的新材料要求全部剖杆检查。
5.2室内检查
5.2.1主要检查设备:
显微镜
恒温箱
高压消毒锅
接种箱(超净台)一个(台)
培养血
酒精灯
500ml三角瓶
200副
5.2.2病残体检验方法选用下列之:5.2.2.1保湿培养:取可疑病株的枝、茎一小段,清洗干净后,剥去表皮,用70%酒精表面消毒3min或0.1%升汞液(升汞1g,浓盐酸2.5ml,水1000ml配制)消毒1~3min,并用消毒水冲洗3次(新鲜病苗可以先在95%酒精里预浸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去酒精,撕去表皮),再将木质部削成3~5cm长的小块,放在滴有无菌水滴的载玻片上,每片放3~4块,将玻片放人垫有双层吸水纸或脱脂棉的培养血内,盖好血盖置于20.0~22.5℃或27~30℃温箱诱发黄萎病和枯萎病,或直接放在房间进行保温培养,2~5天后,长出白色菌丝体时,直接用显微镜检查,鉴定枯、黄萎病病菌。5.2.2.2组织分离:组织分离要在无菌室(超净台)或接种箱酒精灯火焰灭菌条件下进行。将病株茎杆剥去表皮洗净,用0.1%升汞液表面消毒1min或10%漂白粉表面消毒3min,用灭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灭菌剪刀剪取长约5mm的小块,置于经灭菌和凝固了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平面上(培养基:马铃薯200g,蔗糖15g,粗琼脂20g,水1000ml),每血放5~6块,在24~26℃温箱中培养5~15天,先用肉眼检查菌落,然后进行镜检。如怀疑枯、黄萎病混生,可选择单纯的琼脂培养基(琼脂20g,水1000m1)使黄萎病菌能同时生长出来。5.2.2.3种子检验:
5.2.2.3.1流水冲洗:将应检种子置于三角瓶中(500m1三角瓶可放种子50~100粒),瓶口罩上铁网或纱布,取橡皮管一段,一端连接在自来水龙头上,另一端接一玻管,插入三角瓶,开放龙头,在流水下冲洗24h,如无流水冲洗条件,可将棉籽放人70%酒精中浸2~3s除去气泡,然后置于0.1%升汞液中消毒2min,再用灭菌水冲洗2~3次。或将棉籽放在20%漂白粉液中浸3~5min,无需冲洗。
5.2.2.3.2分离:将冲洗或消毒过的种子,用灭菌镊子移放在分离黄萎病菌的琼脂培养基和分离枯萎病菌的*3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平面上,每血放5粒,置22~25℃左右的温箱培养10~15天,用低倍镜检查每粒棉籽周围有无枯、黄萎病菌,并用高倍镜检有无大分生孢子来确定是否枯萎病菌,记载115
两种病菌带菌率。
GB 7411--87
种子抽样数量要求在总重量的1%左右,分离数量应在1000粒以上。5.8记录检查结果,填写田间调查表和室内检查单(表、单格式见附录C、A),建立资料档案,并将调查和检验结果上报上级检疫机关。5.4出证
经田间检查和必要的室内分离培养,对未发现检疫对象的基地的棉籽可签发“棉种产地检疫5.4.1
合格证”(格式见附录B)。
5.4.2经田间检查发现零星病棉株在0.1%(含0.1%)以下的种子田,拔除病株,土壤消毒处理后,同一地块的种子签发“棉种消毒处理通知单”,在植物检疫部门监督下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后,限制在病区内使用,不得调人无病区。116
单位:
应检对象
检验材料
(组织种子)
GB 7411-- 87
附录A
室内检验报告单
(补充件)
检验数量
(块粒)
检验方法
检验人:
(统计带菌率,%)
检疫日期:
品种名称
紫殖面积
繁殖单位:
检验结果:
地或县检部门审查意见:
GB 7411—87
附录B
棉花种子产地检疫合格证
(补充件)
注:①棉种调运时可持本证由植检机关换取植物检疫证书。日
繁殖数量
②同一个良案区、同一品种、同批次出具的产地检疫合格证当年有效。118Www.bzxZ.net
负责人:
检验人:
(盖章)
调查地点:
GB 7411-—$7
附录C
田间调查表
(补充件)
调查人:
粘萎病
黄萎病
病田划分标准:零星病田:病株率0.1% 以下轻病田:病株率0.1% ~5%
重病田:病株率5%以上。
病田面积,亩
D.1硫酸脱绒法
GB 7411-87
附录D
硫酸脱绒及“402”温漫种方法
(参考件)
机械脱绒用STRJ棉子硫酸脱绒精选机进行。手工脱绒用砖砌成一个炉灶,将两个60cm×30cm的脱绒用缸盆和一个硫酸加热罐嵌砌在上面。棉子预热至20~30℃,硫酸加热至110~120℃。每次脱绒棉子按1kg计算,加粗硫酸(比重1.8左右)1000mL。脱绒时,将定量硫酸徐徐均匀地倒在棉子上,不停地搅拌,待种子变黑发亮时,取少量棉子样品,用清水源洗,检查短绒是否彻底脱净。脱绒达到要求时,随即移至另一缸盆中,用清水反复搓洗,直到冲洗水色不显黄,水味不显酸为止。棉子在冲洗过程中可以结合进行水选,捞除漂浮的棉子,选留沉底的棉子,然后摊在晒场上晾干备用。D.2“402”温浸种法
先将定量的热水倒人水缸中,并将水温调到65℃左右,再按既定的浓度倒人“402”药液,搅拌均匀,最后倒人经硫酸脱绒的棉子,每100kg干棉子用250~300kg药液(药液量为棉子量的2.5~3倍)。用麻袋或木盖封严,进行药液温汤浸闷种。在浸闷过程中要搅拌2~3次,使上下温度一致,始终保持水温在55~60C之间,浸闷种半小时即捞出。可以随处理随播种,也可以捞出摊在晒场上晾干备用。120
Gb 7411-87
附录E
病点土壤消毒处理技术
(参考件)
棉花生育期间或收花后拔棉杆前,将病株周围的病残体拾净,表土(1.67~3.34cm深)收集到病点中心,并以病点为中心标定1m2处理点,周围作一土,内0~30cm土层翻松(有条件的挖走病土),冬前进行药刻处理,药剂处理的方法为:E.1棉隆:每平方米(40cm深)放50%可性粉140g或原粉70g,与翻松土混拌均匀,然后加水15~25kg助渗。并用干细土严密封闭病点。E.2氯化苦:棉花蓄期,每平方米施药时,先在病点打孔3~5个,孔深20cm,孔距病株20cm,每孔用吸管注药10mL,花铃期,每平方米打孔9~12个,每孔仍注药10mL,然后用土封闭孔口。E.3农用氨水:含氨16%的农用氨水1:9倍液每平方米45kg。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农牧渔业部全国植保总站、湖北省农牧厅植保总站、河北省农牧厅植保总站,安徽省植物检疫站、江苏省植物检疫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春林、龚汉生、付英荫、王承龄、张东生。12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