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6693-1997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国家标准(GB)】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29 16:08:18
- GB/T6693-1997
- 现行
标准号:
GB/T 6693-1997
标准名称: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86-08-01 -
实施日期:
1998-06-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930.24 KB
替代情况:
替代GB 6693-1986;被GB/T 6693-2009代替采标情况:
idt ISO 105-Z05:1996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方法。 GB/T 6693-1997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GB/T6693-1997

部分标准内容:
ICS87.06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693—1997免费标准bzxz.net
idt IS0105Z05:1996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e dusting behaviour of dyes1997-12-11发布
1998-06-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6693—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5—Z05:1996《纺织品——色牢度的测定——第Z05部分: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ISO105一Z05:1996中目测法规定采用的滤纸为玻璃纤维制成。因中速定性滤纸能达到相同的测试结果,所以本标准中规定采用以上滤纸。前版标准GB6693一86中规定采用的恒压定量空气喷射法测定粉尘飞扬性,国际上采用此方法的国家不多,所以本次修订中规定采用ISO105—Z05:1996中的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6693一86。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工部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染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郎保弟、周富根、尤静莉、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6年8月。
GB/T6693—1997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机构(ISO成员)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对电工技术标准方面,ISO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国表决。国际标准的正式通过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国的投票认可。本标准由ISO/TC38纺织品技术委员会,SCI有色纺织品和染、颜料第一分会制定。ISO105从前出版过13“部分”,由一个英文字母标出例如:(“A部分”),出版年份在1978年到1985年。每一部分包含一组节”由各自部分代码和2个连续数字组成标出(例如:A01节)。这些节现在以独立文件形式出版,用某“部分”标出,但保留以前的字母数字标出的形式。在ISO105一A01标准中列出一个完整的这些“部分”的表。0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edustingbehaviourof dyesGB/T6693—1997
idtISo105Z05:1996
代替GB6693—86
在染料应用工业中,染料的粉尘是一个评价卫生、保健和安全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重要的并且可靠的和有重现性的测试这一性能的方法。虽然有其它测试粉尘的方法,但在检测染料的实际应用中,ISO105这部分给出的方法不仅更典型而且更具可比性。如果着眼于比较染料或极对值的可靠性,则必须知道其结果值不是一个特殊值。附录A列出了详细的重现性数据。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方法。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idtISO105—A03:1993)GB/T615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eqvISO105—A01:1994)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粉尘:粉尘由分散在空气中的固态物质的粒子形成。注
1染料粉尘是在混合、取样、分散等操作中形成。2固体染料可以有不同的物理形态(粉状、颗粒状等)。商品染料粒度分布也各不相同。平均直径主要在50um到几亳米之间。染料的粒度分布范围大小不一3染料粉尘的粒度分布与染料的物理形态并无关系。两种典型的粉尘分布图见图1所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11批准1998-06-01实施
84%体积部分
50%体积部分
体积部分
84%体积部分
50%体积部分
16%体积部分
注:两图的X轴为对数刻度。
GB/T6693—1997
猴验直经+pm
颗粒直轻·H
图1典型的染料粉尘量(体积比)与粉尘颗粒直径关系4原理
粉尘是由染料样品通过一个粉尘发生装置产生,用真空抽取含粉尘的空气并传送到检测点。产生的粉尘量是用目测法或重量法或光度计法定量来评定。5设备
5.1天平,精度±0.1g。
GB/T6693—1997
5.2粉尘发生装置,带滤纸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以及附加组合部分(见图2和图3)。注:替代滤纸固定装置,其它粉尘检测装置也可固定在测试仪上,如脉冲仪和光学颗粒计数器。30
联动计时器的清间
直形下荐管
洗量调节器
消盛计
滤纸面定糖宜
士室,
总高度\
粉尘室高度
粉尘室直径
下落管直径
1)总高度是滑阀板上一面到粉尘室里面之间计算。图2粉尘测试装置
其空亲
一计时程
815mm±5mm
195mm±5mm
210mm±5mm
47mm±5mm
GB/T6693—1997
尺寸单使.
图3滤纸固定装置
5.2.1中速定性滤纸,白色,直径50mm士2mm,纤维素纤维制成。5.2.2真空泵:不小于20L/min的吸入量。空气流量调节器。
5.2.4流量计:空气流量在10L/min至20L/min之间可调。5.2.5计时器。
5.3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251规定。5.4分析天平:精度士0.01mg。
5.5分光光度计:收集到的染料溶解在合适的溶液中,测定其消光值(光度计法)。5.6清洁设备:如刷子和吸尘器。5.7镊子。
6测定步骤
将滤纸(5.2.1)固定在滤纸固定装置上,安放在粉尘发生装置上(5.2)后关闭阀门并保持气密性。用天平(5.1)仔细称取染料10g士0.1g,放在装置顶部的料斗中。启动计时器(5.2.5)同时迅速打开滑动阀门,使染料通过管子落到粉尘室的底部。打开阀门5s后,按以下条件启动真空泵,使染料粉尘从粉尘室收集到滤纸(5.2.1)上。流量:15L/min。
抽气时间:120s(在染料落下后5s开始计时)。染料下落高度:815mm士5mm。
用镊子(5.7)小心地将附着粉尘的滤纸从固定装置上取下,按第7章所规定的方法进行评级。每次试验后清洁测试仪器。如果用潮湿的方法清洗,洗后务必完全干燥。7滤纸上染料粉尘量的评定
7.1目测法
将已收集粉尘的滤纸与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5.3)进行目测评级,用以下级别表示:1级=有大量粉尘,5级=无粉尘,也可用半级表示。4
GB/T6693—1997
注:无色固体物也完全可用目测法。然而,应特别注意这种测试。黑色滤纸可能更有帮助,但需预先验证试验。更可取的是用重量法和光度计法。7.2重量法
用分析天平(5.4)称出有粉尘滤纸的重量。因为低粉尘品种的粉尘量非常少(<1mg),各种误差会引入重量法。如果这种情况,建议用光度计测定法。7.3光度计法
用光度计法测定粉尘量,在室温下将沾有粉尘的滤纸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搅匀,形成透明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密度值,在预先制成的计算曲线上读出粉尘量。注:详细参阀资料见附录B所列文献。8测试结果的表达
粉尘的产生和检测受很多因素影响。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定粉尘的量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这意味着用目测法或定量法测定粉尘飞扬性结果不可与用其它测试方法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但由某一种方法测试的一组测试样品结果的相互秩序可与其它方法测试结果的相互秩序相比较。8.1目测法
目测法的结果表述已在7.1中列出。目测法不能对一种染料产生的粉尘量进行定量测定。主要原因是每次测试时粉尘的粒度分布,颗粒大小、色相都不相同。
目测法是主观的并受以下因素影响,如检测人员的经验、粉尘的颜色,滤纸表面性质(光滑和粗糙)。目测法误差在半级之内。根据经验,在重复条件下同一测试仪,同一试验室)总误差不应超出这范围。
8.2定量法
结果的表述在7.2和7.3中列出,用毫克表示收集到的染料粉尘。在定量法(重量法和光度计法)中,检测结果是指落在滤纸上的粉尘量。因为被检测到的粉尘量以毫克计,在重量法中,滤纸所处的条件和静电可引起实质性误差。如果是用光度计法测定粉尘量,必须注意使粉尘成为真溶液后进行检测。8.3结果的偏差
有时报告的结果是错误的,其主要原因是:a)设备引起的因素,如:
一空气流量调节错误;
一通过设备的气流不是恒定的,真空度不符合要求一时间控制不准确。
适当地调节仪器可使这些误差变得很小。b)外部因素:
一湿度;
下落管道和粉尘室内的静电;
一样品中粉尘不均匀。
9试验报告
检测报告必须具备下列数据:
a)本标准的编号和年份;
b)检测样品的全称;
c)测试用的实际(染料)用量,5
d)空气流量;
e)抽气时间
6693—1997
f)滤纸的品质,
g)使用的方法和测得结果,按8.1或8.2规定表示;h)与规定步骤有任何不同的地方;i)测试日期。
GB/T6693—1997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方法的重现性
用以下染料由欧洲主要染料生产商的实验室提供粉尘测试与重现性数据的关系。染料1=Erionyl紫B240%
染料2=Acidol蓝BEAW
染料3Indosol红玉SFRGN
染料4=Sapracen深红
实验组别分别出自不同日期的单一实验室和不同的实验室。在实验室1,2,3,4中,染料1,2,3用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来评估粉尘性。在某一天,同一实验室在一天内对10个样品进行粉尘飞扬性测试,在以后的两天进行重复实验。收集每一组10个粉尘测定值数据,然后算出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标准偏差率(V,%)。结果在表A1、表A2和表A3中列出。在8.3中提及的外部因素如湿度、静电、样品中粉尘不均匀,对测试染料粉尘飞扬的重现性试验是重要影响因素。用样品分样器可以将染料中粉尘量的不均匀影响减到最小,但染料样品将受到机械力的影响,所以通常不建议使用分样器。实验室5和染料4,在评价前用分样器(或往复器)来保证染料样品同性质对说明重现性是有益的实验结果在表A4和表A5中列出。从光度计法结果(V=5.7%)和重量法结果(V=9.82%)的标准偏差率结果可以看出,用分样器分样的实验在染料粉尘量重现性的测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同的日期和不同的实验室同组试验内结果的波动并不归于这一测试方法,主要归结于8.3中提到的因素。每次试验可能引出的误差归于这些影响。7
平均值
平均值
实验室1
实验室1
GB/T6693—1997
染料粉尘飞扬性1
重量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光度计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实验室4
实验室4
平均值
平均值
实验室1
实验室1
GB/T6693—1997
染料粉尘飞扬性2
重量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光度计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实验室4
实验室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693—1997免费标准bzxz.net
idt IS0105Z05:1996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e dusting behaviour of dyes1997-12-11发布
1998-06-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GB/T6693—1997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05—Z05:1996《纺织品——色牢度的测定——第Z05部分: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ISO105一Z05:1996中目测法规定采用的滤纸为玻璃纤维制成。因中速定性滤纸能达到相同的测试结果,所以本标准中规定采用以上滤纸。前版标准GB6693一86中规定采用的恒压定量空气喷射法测定粉尘飞扬性,国际上采用此方法的国家不多,所以本次修订中规定采用ISO105—Z05:1996中的方法。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T6693一86。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化工部染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染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郎保弟、周富根、尤静莉、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6年8月。
GB/T6693—1997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机构(ISO成员)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组织。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负责。各成员国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对电工技术标准方面,ISO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国表决。国际标准的正式通过需取得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国的投票认可。本标准由ISO/TC38纺织品技术委员会,SCI有色纺织品和染、颜料第一分会制定。ISO105从前出版过13“部分”,由一个英文字母标出例如:(“A部分”),出版年份在1978年到1985年。每一部分包含一组节”由各自部分代码和2个连续数字组成标出(例如:A01节)。这些节现在以独立文件形式出版,用某“部分”标出,但保留以前的字母数字标出的形式。在ISO105一A01标准中列出一个完整的这些“部分”的表。0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thedustingbehaviourof dyesGB/T6693—1997
idtISo105Z05:1996
代替GB6693—86
在染料应用工业中,染料的粉尘是一个评价卫生、保健和安全的重要指标。这是一个重要的并且可靠的和有重现性的测试这一性能的方法。虽然有其它测试粉尘的方法,但在检测染料的实际应用中,ISO105这部分给出的方法不仅更典型而且更具可比性。如果着眼于比较染料或极对值的可靠性,则必须知道其结果值不是一个特殊值。附录A列出了详细的重现性数据。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染料粉尘飞扬性的方法。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1—1995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idtISO105—A03:1993)GB/T615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通则(eqvISO105—A01:1994)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粉尘:粉尘由分散在空气中的固态物质的粒子形成。注
1染料粉尘是在混合、取样、分散等操作中形成。2固体染料可以有不同的物理形态(粉状、颗粒状等)。商品染料粒度分布也各不相同。平均直径主要在50um到几亳米之间。染料的粒度分布范围大小不一3染料粉尘的粒度分布与染料的物理形态并无关系。两种典型的粉尘分布图见图1所示。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12-11批准1998-06-01实施
84%体积部分
50%体积部分
体积部分
84%体积部分
50%体积部分
16%体积部分
注:两图的X轴为对数刻度。
GB/T6693—1997
猴验直经+pm
颗粒直轻·H
图1典型的染料粉尘量(体积比)与粉尘颗粒直径关系4原理
粉尘是由染料样品通过一个粉尘发生装置产生,用真空抽取含粉尘的空气并传送到检测点。产生的粉尘量是用目测法或重量法或光度计法定量来评定。5设备
5.1天平,精度±0.1g。
GB/T6693—1997
5.2粉尘发生装置,带滤纸固定装置和连接装置以及附加组合部分(见图2和图3)。注:替代滤纸固定装置,其它粉尘检测装置也可固定在测试仪上,如脉冲仪和光学颗粒计数器。30
联动计时器的清间
直形下荐管
洗量调节器
消盛计
滤纸面定糖宜
士室,
总高度\
粉尘室高度
粉尘室直径
下落管直径
1)总高度是滑阀板上一面到粉尘室里面之间计算。图2粉尘测试装置
其空亲
一计时程
815mm±5mm
195mm±5mm
210mm±5mm
47mm±5mm
GB/T6693—1997
尺寸单使.
图3滤纸固定装置
5.2.1中速定性滤纸,白色,直径50mm士2mm,纤维素纤维制成。5.2.2真空泵:不小于20L/min的吸入量。空气流量调节器。
5.2.4流量计:空气流量在10L/min至20L/min之间可调。5.2.5计时器。
5.3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符合GB251规定。5.4分析天平:精度士0.01mg。
5.5分光光度计:收集到的染料溶解在合适的溶液中,测定其消光值(光度计法)。5.6清洁设备:如刷子和吸尘器。5.7镊子。
6测定步骤
将滤纸(5.2.1)固定在滤纸固定装置上,安放在粉尘发生装置上(5.2)后关闭阀门并保持气密性。用天平(5.1)仔细称取染料10g士0.1g,放在装置顶部的料斗中。启动计时器(5.2.5)同时迅速打开滑动阀门,使染料通过管子落到粉尘室的底部。打开阀门5s后,按以下条件启动真空泵,使染料粉尘从粉尘室收集到滤纸(5.2.1)上。流量:15L/min。
抽气时间:120s(在染料落下后5s开始计时)。染料下落高度:815mm士5mm。
用镊子(5.7)小心地将附着粉尘的滤纸从固定装置上取下,按第7章所规定的方法进行评级。每次试验后清洁测试仪器。如果用潮湿的方法清洗,洗后务必完全干燥。7滤纸上染料粉尘量的评定
7.1目测法
将已收集粉尘的滤纸与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5.3)进行目测评级,用以下级别表示:1级=有大量粉尘,5级=无粉尘,也可用半级表示。4
GB/T6693—1997
注:无色固体物也完全可用目测法。然而,应特别注意这种测试。黑色滤纸可能更有帮助,但需预先验证试验。更可取的是用重量法和光度计法。7.2重量法
用分析天平(5.4)称出有粉尘滤纸的重量。因为低粉尘品种的粉尘量非常少(<1mg),各种误差会引入重量法。如果这种情况,建议用光度计测定法。7.3光度计法
用光度计法测定粉尘量,在室温下将沾有粉尘的滤纸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搅匀,形成透明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光密度值,在预先制成的计算曲线上读出粉尘量。注:详细参阀资料见附录B所列文献。8测试结果的表达
粉尘的产生和检测受很多因素影响。在特定的测试条件下,测定粉尘的量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这意味着用目测法或定量法测定粉尘飞扬性结果不可与用其它测试方法的结果进行直接比较。但由某一种方法测试的一组测试样品结果的相互秩序可与其它方法测试结果的相互秩序相比较。8.1目测法
目测法的结果表述已在7.1中列出。目测法不能对一种染料产生的粉尘量进行定量测定。主要原因是每次测试时粉尘的粒度分布,颗粒大小、色相都不相同。
目测法是主观的并受以下因素影响,如检测人员的经验、粉尘的颜色,滤纸表面性质(光滑和粗糙)。目测法误差在半级之内。根据经验,在重复条件下同一测试仪,同一试验室)总误差不应超出这范围。
8.2定量法
结果的表述在7.2和7.3中列出,用毫克表示收集到的染料粉尘。在定量法(重量法和光度计法)中,检测结果是指落在滤纸上的粉尘量。因为被检测到的粉尘量以毫克计,在重量法中,滤纸所处的条件和静电可引起实质性误差。如果是用光度计法测定粉尘量,必须注意使粉尘成为真溶液后进行检测。8.3结果的偏差
有时报告的结果是错误的,其主要原因是:a)设备引起的因素,如:
一空气流量调节错误;
一通过设备的气流不是恒定的,真空度不符合要求一时间控制不准确。
适当地调节仪器可使这些误差变得很小。b)外部因素:
一湿度;
下落管道和粉尘室内的静电;
一样品中粉尘不均匀。
9试验报告
检测报告必须具备下列数据:
a)本标准的编号和年份;
b)检测样品的全称;
c)测试用的实际(染料)用量,5
d)空气流量;
e)抽气时间
6693—1997
f)滤纸的品质,
g)使用的方法和测得结果,按8.1或8.2规定表示;h)与规定步骤有任何不同的地方;i)测试日期。
GB/T6693—1997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方法的重现性
用以下染料由欧洲主要染料生产商的实验室提供粉尘测试与重现性数据的关系。染料1=Erionyl紫B240%
染料2=Acidol蓝BEAW
染料3Indosol红玉SFRGN
染料4=Sapracen深红
实验组别分别出自不同日期的单一实验室和不同的实验室。在实验室1,2,3,4中,染料1,2,3用重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来评估粉尘性。在某一天,同一实验室在一天内对10个样品进行粉尘飞扬性测试,在以后的两天进行重复实验。收集每一组10个粉尘测定值数据,然后算出平均值、标准偏差和标准偏差率(V,%)。结果在表A1、表A2和表A3中列出。在8.3中提及的外部因素如湿度、静电、样品中粉尘不均匀,对测试染料粉尘飞扬的重现性试验是重要影响因素。用样品分样器可以将染料中粉尘量的不均匀影响减到最小,但染料样品将受到机械力的影响,所以通常不建议使用分样器。实验室5和染料4,在评价前用分样器(或往复器)来保证染料样品同性质对说明重现性是有益的实验结果在表A4和表A5中列出。从光度计法结果(V=5.7%)和重量法结果(V=9.82%)的标准偏差率结果可以看出,用分样器分样的实验在染料粉尘量重现性的测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同的日期和不同的实验室同组试验内结果的波动并不归于这一测试方法,主要归结于8.3中提到的因素。每次试验可能引出的误差归于这些影响。7
平均值
平均值
实验室1
实验室1
GB/T6693—1997
染料粉尘飞扬性1
重量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光度计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实验室4
实验室4
平均值
平均值
实验室1
实验室1
GB/T6693—1997
染料粉尘飞扬性2
重量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光度计法结果,mg/滤纸
实验室2
实验室3
实验室4
实验室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GB/T16739.2-2014 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 第2部分 汽车综合小修及专项维修业户
- GB/T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2024年版)
-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50067-2014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2894-2008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 GB/T38142-2019 ISO 4918:2016 弹性、纺织和层压铺地物脚轮椅测试
- GB/T41218—2021 银行营业网点无障碍环境建设规范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13851-2022 内河交通安全标志
- GB16327-1996 肉干、肉脯卫生标准
- GB/T608-1988 化学试剂 氮测定通用方法
- GB/T28046.1-2011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GB/T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 行业新闻
- AYNI币即将上线Binance或OKX?交易平台动态揭秘
- 日本批准利好刺激后,SEI能否从0.26美元支撑位反弹?
- 柴犬币持续面临抛售压力——代币长期下跌趋势背后的5大原因
- 如何参与AYNI币空投?免费领取策略指南
- SYRUP突破25.8亿美元总锁仓量里程碑——但这一因素正在阻碍上涨势头
- BONK 是什么?解析 BONK 币背景与社区价值
- BONK 白皮书、官网与社交地址一览:全面背景资料汇总
- 内鬼作案?一名员工的涉嫌背叛如何导致1.4亿美元的央行黑客事件
- Telegram的Toncoin(TON)价格因与阿联酋重大黄金签证协议而飙升
- 为什么Solana和以太坊即将迎来上涨——加密风投专家解读
- Coinbase即将进行重大系统升级:预期内容与时间安排
- 最佳加密货币购买时机:随着“美丽大钞”引发7月4日比特币上涨
- Bonk 币最新行情:价格飙涨、空头回补与技术面揭秘
- 比特币巨鲸、中本聪传闻与你的投资组合:8万枚BTC苏醒的真正含义
- 彼得·勃兰特发布史诗级比特币价格预测,虚假看跌形态显现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