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
- SY/T 6102-2000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31 21:46:15
- SY/T6102-2000
- 已作废
标准号:
SY/T 6102-2000
标准名称: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标准类别: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
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00-03-31 -
实施日期:
2000-10-01 -
作废日期:
2007-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3 MB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5.180.99
备案号:6980--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02—2000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
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dynamic monitoring heayy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by steam injectior2000-03-31发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SY/T 6102—2000
引用标准
常规动态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目
并下力、温度与蒸汽干度监测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5
吸汽及产液剖面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6
流体性质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剩余油饱和度监测
示踪剂动态监测
SY/T 6102—2000
本标准根据全国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的现状及技术水平,并考虑了一些已运用的动态测新技术,规定了稠汕油藏注燕汽开发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为稠油汕藏注蒸汽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标准是对SY/T6102—94《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进行的修订。本标准对原标准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1.增加了“引用标滩”一章;
2.增加了“低效井”、“特殊井”“吞叶引效井”的定义;3增加了报废再利用井、低效并、特殊并录取资料的有关内容,本标准从实施之口起,同时代替SY/T6102-94。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门。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右油管理局重汕开发公司本标滩主要起草人常毓文霍进刘静吴艳萍黄伟强本标准于1995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
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dynanic monitnring heavy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by steam injection本标准规定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过程中动态监测资料的录取。2引用标准
SY/T 6102—2000
代替 SY/T 6102—94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Y/T5776.2—1995注人剖面测井作业规程注蒸汽剖面SY/T6130—1995注蒸汽井参数测试及吸汽面解释方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常规动态资料
地面及并口的动态资料。
3.2报废再利用井
已报废再利用的生产井。
3.3特殊井
包括水平井、定问井、侧钻井等。3.4低效
经济效益低的
3.5正常井
油并开采其有经济效益月生产动态没有发生突变的并。3.6不正常升
油并开采具有经济效益且生产动态发生突变的升,3.7吞吐引效井
蒸汽驱开发区块或开发井组内进行蒸汽吞吐引效的生产井。3.8监测升点密度
监测并井数与总并数的比值。
3.9原油全分析
由密度、粘度、含水率、酸值、凝固点、含蜡量、析蜡温度、族组分、微量元素含量、初馏点和不同温度范围条件下的产率(体积或质量)项目组成的原汕分析。3.10原油半分析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3-31批准2000 - 10 - 01 实施
SY/T6102—2000
由密度、粘度和含水率组成的原油分析。4常规动态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常规动态资料录取要求在所有投产的注汽井及采油井中进行。4.1蒸汽吞叶阶段
4.1.1注蒸汽期间
4.1.1.1记录注汽起止日期、注汽时间、停注次数、停注时间及停注原因。4.1.1.2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蒸汽干度和蒸汽量,每8h记录1次。4.1.1.3井口蒸汽压力及蒸汽温度,每8h记录1次。4.1.1.4井口注汽量:具备条件的井应连续计量,不具备条件的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它方法每8h记录1次。
4.1.2焖井期间
4.1.2.1焖井起止日期及焖井时间。4.1.2.2温度、油压及套压,每8h记录1次。4.1.3自喷生产期间
4.1.3.1记录生产时间、关井次数、关井时间及关井原因。4.1.3.2记录油嘴及其变动情况。4.1.3.3产液量:焖井后开井5d内,每天计量1次,以后正常井每5d计量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计量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井加密计量。4.1.3.4:含水率:焖井后开井5d内,每天测取1次,以后正常并每5d测取1次,低效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测取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测取。4.1.3.5含砂:出砂井焖井后开井5d内,每天取样分析1次,以后出砂井每月取样分析1次。4.1.3.6井口温度、油压、套压及回压,每班记录1次。4.1.4抽油生产期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1.4.1记录生产时间、关井时间、关井次数及关井原因、工作制度(泵径、冲程、冲数等)及变动情况。
4.1.4.2产液量:正常井每5d计量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计量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计量。
4.1.4.3含水率:正常并每5d测取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测取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井加密测取。
4.1.4.4含砂:出砂井每月取样分析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井加密取样。4.1.4.5进站温度、井口温度、套压及回压,每8h记录1次。4.1.4.6动液面:正常井及特殊井每月测取1次,报废再利用井及低效井半年测取1次,不正常井及措施井加密测取。
4.1.4.7示功图与动液面同时测取4.1.4.8掺液量、掺液温度,每8h记录1次(掺稀油井、掺热污水井)。4.2蒸汽驱阶段
4.2.1注汽井
4.2.1.1记录注汽时间及停注原因。4.2.1.2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蒸汽干度和蒸汽量,每8h记录1次。4.2.1.3井口蒸汽压力及蒸汽温度,每8h记录1次。4.2.1.4井口注汽量:具备条件的井应连续计量,不具备条件的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它方法,每8h记录1次。
4.2.2采油井
SY/T6102—2000
4.2.2.1记录生产时间、关井原因、工作制度(油嘴、泵径、冲程、冲次等)及变动情况。4.2.2.2产液量:正常井每5d计量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计量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计量。
4.2.2.3含水率:正常井5d测取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10d测取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测取。
4.2.2.4:含砂:出砂井每月取样分析1次。4.2.2.5井口温度、套压及回压,每班记录1次。4.2.2.6抽油井动液面:正常井及特殊井每月测取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半年测取1次,不正常井及措施并加密测取。
4.2.2.7抽油井示功图与动液面同时测取。5并下压力、温度与蒸汽干度监测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注蒸汽井参数测试要求按SY/T6130执行,井下压力、温度与蒸汽干度资料的录取要求在监测井、特殊井和观察井中进行。
5.1监测并和观察井的选取
5.1.1开发区的监测井点密度要求占开井数(不包括报废再利用井、低效井)的3%~5%,试验区的监测井点密度在试验方案中提出。5.1.2观察井在开发或试验方案中提出。5.2测试资料要求
5.2.1油层压力测试要求
5.2.1.1对于采油井,油层压力要用测试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或关井一定时间后直接测取。5.2.1.2对于蒸汽吞吐注汽井,在焖井期间可直接测压降曲线,求得地层参数。5.2.1.3对于射孔的观察井,油层压力可直接测取。密就非辨源薄给5.2.2油层温度测试要求联来
5.2.2.1注、采井要在生产的同时测取。5.2.2.2观察井一般要求采用多点式热电偶或井温法5.3测试资料的内容
5.3.1蒸汽吞吐阶段
5311在注蒸汽期间测1次井底温度、流动压力及井底蒸汽干度测试时间选在注汽稳定期间5.3.1.2在焖井期间测1次油层压力和井底温度。5.3.1.3在采油结束转人下一周期之前,测1次油层压力与井底温度。流动压力每3个月测取1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2个月。5.3.1.4观察井每月测取1次油层压力及井底温度。5.3.1.5吞吐转汽驱前同时测1次井底温度和油层压力。5.3.2蒸汽驱阶段
5.3.2.1注汽井:每半年测取1次油层压力、井底温度与井底蒸汽干度,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5个月。流动压力每3个月测取1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2个月5.3.2.2采油井:每半年测取1次油层压力与井底温度,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5个月。流动压力每3个月测取1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2个月。吞吐引效井按5.3.1执行。5.3.2.3观察井每月测取1次油层压力及井温剖面。6吸汽及产液部面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吸汽及产液面资料的录取要求在监测井、特殊井中进行,测试要求按SY/T5776.2执行。3
监测开选取
SY/T 61022000
开发区的监测并点密度要求占开并数(不包括报废再利用升,低效并)的3%~5%,试验区的监测井点密度在试验方案中提出:6.2测试要求
6.2.1吸汽剖面测试要求
6.2.1.1蒸汽吞叶测取吸汽部面时,时间应选择在注汽稳定后焖井之前进行。6.2.1.2吸汽剖面应采用流量法,荐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井温法。6.2.2产液剖面测取要求
产液剖面减采用流量法,
6.3测试内容
6.3.1吸汽剖面
6.3.1.1,蒸汽吞吐井每周期测取1次:6.3.1.2蒸汽驱阶段注汽井每平年测取1次。6.3.2产液削面
6.3.2.1蒸汽吞吐每周期测取1次,测试时间选在生产稳定之后。6.3.2.2蒸汽驱阶段采油升每年测取1次7流体性质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7.1原油分析
7.1.1原油分析井点按总井数的3%~5%确定,试验区及特殊井应加密取样分析:取样分析在投产后年内完成;以后选典型代表井每年取样进行1次原油分析,两次取样分析时间间隔不少于10个月。
7.1.2,投产后一午内,原油半分析取样升点密度应在10%以上,试验区及特殊井应加密取样分析;以后选一定数量的(不包括报废再利用升、低效并)及特殊井每年取样进行原油半分析1次,两次取样分析时间间隔不少于10个月。7.2原油高压物性(PVI)分析
7.2.1对有常规开采能力的新开发区,应选择2~·3口代表升进行原油高压物性取样分折。7.2.2对热汽吞吐开采后,具有白喷生产能力的新开发区,应选择代表并在投产-定时间后进行取样分析。
7.3天然气分析
在有条件的开发区,选一定数量的井在常规开采或蒸汽吞吐初期取样分析1次。7.4水分析
7.4.1每个开发区,选典型代表井每年取样分析1次,2次取样时间间隔应大于10个月。7.4.2具有地层水的油藏,在油并见水前,每3个月取样分析一次,以确定见水时间,确定见地层水后,按7.4.1执行。
7.4.3蒸汽驱开发区块:来油(不包括报废开、低效开)每厅取样分析1次CI-含量。7.4.4发生汽牵、水审的井,应加密取样分析。8剩余油饱和度监测
在不同开发阶段,应采用相应方法测取剩余油饱和度资料:8.1采用密闭取心、中子脉冲能谱测井等方法测取热采生产井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资料。8.2采用示踪剂测试技术测取汽驱阶段井间剩余油饱和度资料。141
示踪剂动态监测
SY/T 6102—2000
蒸汽驱阶段发生汽帘、水审的井:在难以判断其审流方向时,应进行示踪剂监测,在满足环保与油层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同位素示踪剂进行监测,其次选门化学示踪剂进行监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6980--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102—2000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
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dynamic monitoring heayy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by steam injectior2000-03-31发布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2000-10-01实施
SY/T 6102—2000
引用标准
常规动态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目
并下力、温度与蒸汽干度监测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5
吸汽及产液剖面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6
流体性质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剩余油饱和度监测
示踪剂动态监测
SY/T 6102—2000
本标准根据全国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的现状及技术水平,并考虑了一些已运用的动态测新技术,规定了稠汕油藏注燕汽开发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为稠油汕藏注蒸汽开发动态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标准是对SY/T6102—94《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进行的修订。本标准对原标准以下内容进行了修订:1.增加了“引用标滩”一章;
2.增加了“低效井”、“特殊井”“吞叶引效井”的定义;3增加了报废再利用井、低效并、特殊并录取资料的有关内容,本标准从实施之口起,同时代替SY/T6102-94。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门。本标准起草单位:新疆右油管理局重汕开发公司本标滩主要起草人常毓文霍进刘静吴艳萍黄伟强本标准于1995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1次修订。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
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Specification requirement for dynanic monitnring heavyoil reservoir development by steam injection本标准规定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动态监测录取资料的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过程中动态监测资料的录取。2引用标准
SY/T 6102—2000
代替 SY/T 6102—94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Y/T5776.2—1995注人剖面测井作业规程注蒸汽剖面SY/T6130—1995注蒸汽井参数测试及吸汽面解释方法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常规动态资料
地面及并口的动态资料。
3.2报废再利用井
已报废再利用的生产井。
3.3特殊井
包括水平井、定问井、侧钻井等。3.4低效
经济效益低的
3.5正常井
油并开采其有经济效益月生产动态没有发生突变的并。3.6不正常升
油并开采具有经济效益且生产动态发生突变的升,3.7吞吐引效井
蒸汽驱开发区块或开发井组内进行蒸汽吞吐引效的生产井。3.8监测升点密度
监测并井数与总并数的比值。
3.9原油全分析
由密度、粘度、含水率、酸值、凝固点、含蜡量、析蜡温度、族组分、微量元素含量、初馏点和不同温度范围条件下的产率(体积或质量)项目组成的原汕分析。3.10原油半分析
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3-31批准2000 - 10 - 01 实施
SY/T6102—2000
由密度、粘度和含水率组成的原油分析。4常规动态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常规动态资料录取要求在所有投产的注汽井及采油井中进行。4.1蒸汽吞叶阶段
4.1.1注蒸汽期间
4.1.1.1记录注汽起止日期、注汽时间、停注次数、停注时间及停注原因。4.1.1.2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蒸汽干度和蒸汽量,每8h记录1次。4.1.1.3井口蒸汽压力及蒸汽温度,每8h记录1次。4.1.1.4井口注汽量:具备条件的井应连续计量,不具备条件的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它方法每8h记录1次。
4.1.2焖井期间
4.1.2.1焖井起止日期及焖井时间。4.1.2.2温度、油压及套压,每8h记录1次。4.1.3自喷生产期间
4.1.3.1记录生产时间、关井次数、关井时间及关井原因。4.1.3.2记录油嘴及其变动情况。4.1.3.3产液量:焖井后开井5d内,每天计量1次,以后正常井每5d计量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计量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井加密计量。4.1.3.4:含水率:焖井后开井5d内,每天测取1次,以后正常并每5d测取1次,低效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测取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测取。4.1.3.5含砂:出砂井焖井后开井5d内,每天取样分析1次,以后出砂井每月取样分析1次。4.1.3.6井口温度、油压、套压及回压,每班记录1次。4.1.4抽油生产期间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4.1.4.1记录生产时间、关井时间、关井次数及关井原因、工作制度(泵径、冲程、冲数等)及变动情况。
4.1.4.2产液量:正常井每5d计量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计量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计量。
4.1.4.3含水率:正常并每5d测取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测取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井加密测取。
4.1.4.4含砂:出砂井每月取样分析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井加密取样。4.1.4.5进站温度、井口温度、套压及回压,每8h记录1次。4.1.4.6动液面:正常井及特殊井每月测取1次,报废再利用井及低效井半年测取1次,不正常井及措施井加密测取。
4.1.4.7示功图与动液面同时测取4.1.4.8掺液量、掺液温度,每8h记录1次(掺稀油井、掺热污水井)。4.2蒸汽驱阶段
4.2.1注汽井
4.2.1.1记录注汽时间及停注原因。4.2.1.2锅炉出口蒸汽压力、蒸汽温度、蒸汽干度和蒸汽量,每8h记录1次。4.2.1.3井口蒸汽压力及蒸汽温度,每8h记录1次。4.2.1.4井口注汽量:具备条件的井应连续计量,不具备条件的井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其它方法,每8h记录1次。
4.2.2采油井
SY/T6102—2000
4.2.2.1记录生产时间、关井原因、工作制度(油嘴、泵径、冲程、冲次等)及变动情况。4.2.2.2产液量:正常井每5d计量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每10d计量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计量。
4.2.2.3含水率:正常井5d测取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10d测取1次,特殊井及不正常并加密测取。
4.2.2.4:含砂:出砂井每月取样分析1次。4.2.2.5井口温度、套压及回压,每班记录1次。4.2.2.6抽油井动液面:正常井及特殊井每月测取1次,低效井及报废再利用井半年测取1次,不正常井及措施并加密测取。
4.2.2.7抽油井示功图与动液面同时测取。5并下压力、温度与蒸汽干度监测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注蒸汽井参数测试要求按SY/T6130执行,井下压力、温度与蒸汽干度资料的录取要求在监测井、特殊井和观察井中进行。
5.1监测并和观察井的选取
5.1.1开发区的监测井点密度要求占开井数(不包括报废再利用井、低效井)的3%~5%,试验区的监测井点密度在试验方案中提出。5.1.2观察井在开发或试验方案中提出。5.2测试资料要求
5.2.1油层压力测试要求
5.2.1.1对于采油井,油层压力要用测试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或关井一定时间后直接测取。5.2.1.2对于蒸汽吞吐注汽井,在焖井期间可直接测压降曲线,求得地层参数。5.2.1.3对于射孔的观察井,油层压力可直接测取。密就非辨源薄给5.2.2油层温度测试要求联来
5.2.2.1注、采井要在生产的同时测取。5.2.2.2观察井一般要求采用多点式热电偶或井温法5.3测试资料的内容
5.3.1蒸汽吞吐阶段
5311在注蒸汽期间测1次井底温度、流动压力及井底蒸汽干度测试时间选在注汽稳定期间5.3.1.2在焖井期间测1次油层压力和井底温度。5.3.1.3在采油结束转人下一周期之前,测1次油层压力与井底温度。流动压力每3个月测取1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2个月。5.3.1.4观察井每月测取1次油层压力及井底温度。5.3.1.5吞吐转汽驱前同时测1次井底温度和油层压力。5.3.2蒸汽驱阶段
5.3.2.1注汽井:每半年测取1次油层压力、井底温度与井底蒸汽干度,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5个月。流动压力每3个月测取1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2个月5.3.2.2采油井:每半年测取1次油层压力与井底温度,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5个月。流动压力每3个月测取1次,两次测试时间间隔要求大于2个月。吞吐引效井按5.3.1执行。5.3.2.3观察井每月测取1次油层压力及井温剖面。6吸汽及产液部面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吸汽及产液面资料的录取要求在监测井、特殊井中进行,测试要求按SY/T5776.2执行。3
监测开选取
SY/T 61022000
开发区的监测并点密度要求占开并数(不包括报废再利用升,低效并)的3%~5%,试验区的监测井点密度在试验方案中提出:6.2测试要求
6.2.1吸汽剖面测试要求
6.2.1.1蒸汽吞叶测取吸汽部面时,时间应选择在注汽稳定后焖井之前进行。6.2.1.2吸汽剖面应采用流量法,荐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井温法。6.2.2产液剖面测取要求
产液剖面减采用流量法,
6.3测试内容
6.3.1吸汽剖面
6.3.1.1,蒸汽吞吐井每周期测取1次:6.3.1.2蒸汽驱阶段注汽井每平年测取1次。6.3.2产液削面
6.3.2.1蒸汽吞吐每周期测取1次,测试时间选在生产稳定之后。6.3.2.2蒸汽驱阶段采油升每年测取1次7流体性质资料的录取内容及要求7.1原油分析
7.1.1原油分析井点按总井数的3%~5%确定,试验区及特殊井应加密取样分析:取样分析在投产后年内完成;以后选典型代表井每年取样进行1次原油分析,两次取样分析时间间隔不少于10个月。
7.1.2,投产后一午内,原油半分析取样升点密度应在10%以上,试验区及特殊井应加密取样分析;以后选一定数量的(不包括报废再利用升、低效并)及特殊井每年取样进行原油半分析1次,两次取样分析时间间隔不少于10个月。7.2原油高压物性(PVI)分析
7.2.1对有常规开采能力的新开发区,应选择2~·3口代表升进行原油高压物性取样分折。7.2.2对热汽吞吐开采后,具有白喷生产能力的新开发区,应选择代表并在投产-定时间后进行取样分析。
7.3天然气分析
在有条件的开发区,选一定数量的井在常规开采或蒸汽吞吐初期取样分析1次。7.4水分析
7.4.1每个开发区,选典型代表井每年取样分析1次,2次取样时间间隔应大于10个月。7.4.2具有地层水的油藏,在油并见水前,每3个月取样分析一次,以确定见水时间,确定见地层水后,按7.4.1执行。
7.4.3蒸汽驱开发区块:来油(不包括报废开、低效开)每厅取样分析1次CI-含量。7.4.4发生汽牵、水审的井,应加密取样分析。8剩余油饱和度监测
在不同开发阶段,应采用相应方法测取剩余油饱和度资料:8.1采用密闭取心、中子脉冲能谱测井等方法测取热采生产井近井地带剩余油饱和度资料。8.2采用示踪剂测试技术测取汽驱阶段井间剩余油饱和度资料。141
示踪剂动态监测
SY/T 6102—2000
蒸汽驱阶段发生汽帘、水审的井:在难以判断其审流方向时,应进行示踪剂监测,在满足环保与油层保护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同位素示踪剂进行监测,其次选门化学示踪剂进行监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标准计划
- SY/T0599-2006 天然气地面设施抗硫化物应力开裂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的金属材料要求
- SY/T6578-2003 输油管道减阻剂效果室内测试方法
- SY/T7039-2016 油气厂站钢管架结构设计规范
- SY/T6372-1998 数控生产测井地面仪
- SY/T6231-2006 电子式井下压力计
- SY6349-2008 地震勘探钻机作业安全规程
- SY/T5435-2012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计算
- SY/T5585-2014 地震勘探专用电缆
- SY/T6218-2010 套管段铣和定向开窗作业方法
- SY/T0051-2012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格式规范
- SY/T6980-2014 海上油气生产设施的废弃处置
- SY/T0077-2008 天然气凝液回收设计规范
- SY/T5921-201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操作维护修理规程
- SY5411-1991 固井施工设计格式
- SY/T0452-2002 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