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国家标准(GB)】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3 01:29:34
- GB/T17318-1998
- 现行
标准号:
GB/T 17318-1998
标准名称: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8-04-03 -
实施日期:
1998-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6.42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大豆原种生产。大量生产原种的品种必须是经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审定通过的品种。 GB/T 17318-1998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GB/T17318-1998

部分标准内容:
GB/T 17318
:1998
为规范大豆原种生产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大臣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bZxz.net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全国种子总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江苏省种子站、吉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玲、武瑞萝、刘恩贵、毕为人、邹奎。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oybean basic seed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大豆原种生产。
GB/T 17318
大量生产原种的品种必须是经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审定通过的品种。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4404.2--1996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7415---87主要农作物种贮藏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原种basic seed
大安原种包括原种代和原种代。生产的原种必须是保持原品种典型性,不带检疫性病售、虫害和杂草的,按照本规程生产出来的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4原种生产
4.1原种生产方法
原种生产可采用育种家种子首接繁殖的方法;也可采用二圃或三圃的方法。原种代由原种·代直接生产。
4.2隔离
为了避免种子混杂、保持优良种性,原种生产田周围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大豆。4.3用三圃法生产原种-代
4.3.1兰圃
郎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
4.3.2单株选择
4.3.2.1单株来源
单株在株行圃、株系圖或原种谢中选择,如无株行圃或原种圃时可建立单株选择圃,或在纯度较高的种了用中选择,
4.3.2.2选择时期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1998-10-01实施
选择分花期和成熟期两期进行。4.3.2.3选择标准和方法
GB/T17318---1998
要根据本品种特征特性,选择典型性强、生长健壮、丰产性好的单株。花期根据花色、叶形、病害情况选单株,并给予标记;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茸毛色、结荚习性、株型、英型、荚熟色从花期人选的单株中选拔。选拔时要避开地头、地边和缺苗断处。4.3.2.4选择数量
选择数量应根据原种需要量来定,一般每一一品种每公顷株行圃需决选单株6000~7500株。4.3.2.5室内考种及复选
参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
人选植株首先要根据植株的全株英数、粒数,选择典型性强的丰产单株,单株脱粒,然后根据籽粒大小、整齐度、光泽度、粒形、粒色、脐色、百粒重、感病情况等进行复选。决选的单株在剔除个别病虫粒后分别装袋编号保存。
4.3.3株行圃
4.3.3.1田间设计
各株行的长度应一致,行长5~10m,每隔19行或49行设对照行,对照应用同品种原种。4.3.3.2播种
要适时将上年人选的每株种子播种一行,密度应较大田稍稀,单粒点播,或二三粒穴播留一苗。4.3.3.3田间鉴评
田间鉴评分三期进行。苗期根据幼苗长相、幼茎颜色;花期根据叶形、花色、叶色、茸毛色、感病性等;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株型、结荚习性、茸毛色、荚型、荚熟色来鉴定品种的典型性和株行的整齐度。通过鉴评要淘汰不具备原品种典型性的、有茶株的、丰产性低的、病虫害重的株行,并做明显标记和记载。对人选株行中个别病劣株要及时拔除。4.3.3.4收获
收获前要消除淘汰株行,对人选株行要按行单收、单晾晒、单脱粒、单装袋,袋内外放.拴好标签。4.3.3.5决选
参照附录A(标雅的附录)。
花室内要根据各株行籽粒颜色、脐色、粒形、籽粒大小、整齐度、病粒轻重和光泽度进行决选,淘汰籽粒性状不典型、不整齐、病、虫粒重的株行,决选株行种子单独装袋,放、拴好标签,要善保管。4.3.4株系面
4.3.4.1田间设计
株系圃面积因上年株行圃人选行种子量而定。各株系行数和行长应致,每隔9区或19区设一对照区,对照应用同品种的原种。4.3.4.2播种
将上年保存的每·株行种了种··小区,单粒点播或二、三粒穴播留苗,密度应较大田稍稀。4.3.4.3出间鉴评
扣间鉴评各项同4.3.3.3,若小区出现杂株时,全区应淘汰,同时要注意各株系间的一致性4.3.4.4收获
先将淘汰区清除后对人选区单收、单惊晒、单脱粒、单装袋、单称重,袋内外放、拴好标签。4.3.4.5决选
籽粒决选标准同4.3.3.5,决选时还要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的株系淘汰。人选株系的种子混合装袋,袋内外放、拎好标签,妥善保存。4.3.5原种圃
4.3.5.1播种
GB/T 17318.- 1998
将上年株系圃决选的种子适度稀植于原种田中,播种时要将播种工具清理千净,严防机械混杂。4.3.5.2去杂去劣
在苗期、花期、成熟期要根据品种典型性严格拔除杂株、病株、劣株。4.3.5.3收获
成熟时及时收获。要单收、单运、单脱粒、专场晾晒,严防混杂。4.4用二圃法生产原种·代
4.4.1.闻即株行圃、原种圃。
-圃法生产原种的“单株选择”和原种圃做法均同4.3。株行圃除决选后将各株行种子混合保存外,其余做法同4.3。
4.5用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代
4.5.1种子来源
由品种育成者或育成单位提供。4.5.2生产方法
由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的方法同4.3.5。4.6栽培管理
4.6.1原种生产田应由固定的技术人员负责,并有田间观察记载,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4.6.2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勾、土质良好、排灌方便、不重茬、不迎荐,不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和损害的地块。
4.6.3各项田间管理均要根据品种的特性采用先进的裁培管理措施,提高种子繁殖系数,并应注意管理措施的一致性,同一管理措施要在同一天完成。4.7原种二代的生产
原种二代的生产方法同4.3.5。
5种子的贮藏与检验
5.1种了贮藏按GB7415标准执行。5.2原种生产单位要搞好种子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3543.1~3543.7进行复检,对符合GB4404.2规定标准的原种种子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187
A1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A1.1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日/月,下同)。A1.2出苗期
GB/T 1731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调查项目及标准
子叶出士达50%以上的日期,即50%以上的子叶出土并离开地面的日期。A1.3出苗情况
分良、中、不良,出苗率在90%以上为良,70%~90%为中,70%以下为不良。A1.4开花期
开花株数达50%的日期。
A1.5成熟期
籽粒完全成熟,呈本品种固有颜色,粒形、粒色已不再变化,且不能用指甲刻伤,摇动时有响声的株数达50%的日期。
A1.6典型性
分别根据幼茎色、花色、叶形、茸毛色、英熟色、结英习性、株高、分枝、株型、熟期等观察记载品种典型性。
A1.7整齐度
根据植株生长的繁茂程度、株高及各性状的一致性记载,分整齐和不整齐二级。A1.8倒伏性
用目测分四级,“1级”直立不倒,“2级”植株倾斜不超过15°,“3级”植株倾斜在15°~45°,“4级”植株倾斜超过45°。
A1. 9 病虫害
记载病害、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A1.10花色
白、紫。
A1.11茸毛色
灰、棕。
A1.12叶形
卵圆、长圆、长。
A2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A2.1百粒重
从样品中随机取出100粒完整粒称重,两次重复,取平均值,以“g”表示,重复间误差不得超过0.5g。A2.2粒色
分白黄、黄、深黄、绿、褐、黑、双色。A2.3脐色
分白黄、黄、淡褐、褐、深褐、蓝、黑。A2.4粒形
分圆、圆、扇圆。
A2.5光泽
分有、微、无。
A2.6虫食率
GB/T17318—1998
从未经粒选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取100粒),挑出虫食粒,按式(A1)计算:虫食率(%)二
A2.7病粒率
虫食粒数
最样粒数
从未经粒选的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时取100粒),挑出病粒,按式(A2)计算:病粒率(%)
病粒粒数
取样粒数
(A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1998
为规范大豆原种生产技术,保持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使其能较长时间地应用于生产,特制定大臣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bZxz.net
本标准负贵起草单位:全国种子总站、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江苏省种子站、吉林省农科院、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玲、武瑞萝、刘恩贵、毕为人、邹奎。本标准委托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1998年4月。1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大豆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soybean basic seed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大豆原种生产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大豆原种生产。
GB/T 17318
大量生产原种的品种必须是经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审定通过的品种。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4404.2--1996粮食作物种子豆类GB7415---87主要农作物种贮藏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原种basic seed
大安原种包括原种代和原种代。生产的原种必须是保持原品种典型性,不带检疫性病售、虫害和杂草的,按照本规程生产出来的符合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4原种生产
4.1原种生产方法
原种生产可采用育种家种子首接繁殖的方法;也可采用二圃或三圃的方法。原种代由原种·代直接生产。
4.2隔离
为了避免种子混杂、保持优良种性,原种生产田周围不得种植其他品种的大豆。4.3用三圃法生产原种-代
4.3.1兰圃
郎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
4.3.2单株选择
4.3.2.1单株来源
单株在株行圃、株系圖或原种谢中选择,如无株行圃或原种圃时可建立单株选择圃,或在纯度较高的种了用中选择,
4.3.2.2选择时期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04-03批准1998-10-01实施
选择分花期和成熟期两期进行。4.3.2.3选择标准和方法
GB/T17318---1998
要根据本品种特征特性,选择典型性强、生长健壮、丰产性好的单株。花期根据花色、叶形、病害情况选单株,并给予标记;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茸毛色、结荚习性、株型、英型、荚熟色从花期人选的单株中选拔。选拔时要避开地头、地边和缺苗断处。4.3.2.4选择数量
选择数量应根据原种需要量来定,一般每一一品种每公顷株行圃需决选单株6000~7500株。4.3.2.5室内考种及复选
参照附录A(标准的附录)。
人选植株首先要根据植株的全株英数、粒数,选择典型性强的丰产单株,单株脱粒,然后根据籽粒大小、整齐度、光泽度、粒形、粒色、脐色、百粒重、感病情况等进行复选。决选的单株在剔除个别病虫粒后分别装袋编号保存。
4.3.3株行圃
4.3.3.1田间设计
各株行的长度应一致,行长5~10m,每隔19行或49行设对照行,对照应用同品种原种。4.3.3.2播种
要适时将上年人选的每株种子播种一行,密度应较大田稍稀,单粒点播,或二三粒穴播留一苗。4.3.3.3田间鉴评
田间鉴评分三期进行。苗期根据幼苗长相、幼茎颜色;花期根据叶形、花色、叶色、茸毛色、感病性等;成熟期根据株高、成熟度、株型、结荚习性、茸毛色、荚型、荚熟色来鉴定品种的典型性和株行的整齐度。通过鉴评要淘汰不具备原品种典型性的、有茶株的、丰产性低的、病虫害重的株行,并做明显标记和记载。对人选株行中个别病劣株要及时拔除。4.3.3.4收获
收获前要消除淘汰株行,对人选株行要按行单收、单晾晒、单脱粒、单装袋,袋内外放.拴好标签。4.3.3.5决选
参照附录A(标雅的附录)。
花室内要根据各株行籽粒颜色、脐色、粒形、籽粒大小、整齐度、病粒轻重和光泽度进行决选,淘汰籽粒性状不典型、不整齐、病、虫粒重的株行,决选株行种子单独装袋,放、拴好标签,要善保管。4.3.4株系面
4.3.4.1田间设计
株系圃面积因上年株行圃人选行种子量而定。各株系行数和行长应致,每隔9区或19区设一对照区,对照应用同品种的原种。4.3.4.2播种
将上年保存的每·株行种了种··小区,单粒点播或二、三粒穴播留苗,密度应较大田稍稀。4.3.4.3出间鉴评
扣间鉴评各项同4.3.3.3,若小区出现杂株时,全区应淘汰,同时要注意各株系间的一致性4.3.4.4收获
先将淘汰区清除后对人选区单收、单惊晒、单脱粒、单装袋、单称重,袋内外放、拴好标签。4.3.4.5决选
籽粒决选标准同4.3.3.5,决选时还要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的株系淘汰。人选株系的种子混合装袋,袋内外放、拎好标签,妥善保存。4.3.5原种圃
4.3.5.1播种
GB/T 17318.- 1998
将上年株系圃决选的种子适度稀植于原种田中,播种时要将播种工具清理千净,严防机械混杂。4.3.5.2去杂去劣
在苗期、花期、成熟期要根据品种典型性严格拔除杂株、病株、劣株。4.3.5.3收获
成熟时及时收获。要单收、单运、单脱粒、专场晾晒,严防混杂。4.4用二圃法生产原种·代
4.4.1.闻即株行圃、原种圃。
-圃法生产原种的“单株选择”和原种圃做法均同4.3。株行圃除决选后将各株行种子混合保存外,其余做法同4.3。
4.5用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代
4.5.1种子来源
由品种育成者或育成单位提供。4.5.2生产方法
由育种家种子生产原种的方法同4.3.5。4.6栽培管理
4.6.1原种生产田应由固定的技术人员负责,并有田间观察记载,详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4.6.2要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勾、土质良好、排灌方便、不重茬、不迎荐,不易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和损害的地块。
4.6.3各项田间管理均要根据品种的特性采用先进的裁培管理措施,提高种子繁殖系数,并应注意管理措施的一致性,同一管理措施要在同一天完成。4.7原种二代的生产
原种二代的生产方法同4.3.5。
5种子的贮藏与检验
5.1种了贮藏按GB7415标准执行。5.2原种生产单位要搞好种子检验,并由种子检验部门根据GB/T3543.1~3543.7进行复检,对符合GB4404.2规定标准的原种种子签发合格证书;对不合格的种子,提出处理意见。187
A1田间调查项目及标准
A1.1播种期
播种当天的日期(日/月,下同)。A1.2出苗期
GB/T 17318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调查项目及标准
子叶出士达50%以上的日期,即50%以上的子叶出土并离开地面的日期。A1.3出苗情况
分良、中、不良,出苗率在90%以上为良,70%~90%为中,70%以下为不良。A1.4开花期
开花株数达50%的日期。
A1.5成熟期
籽粒完全成熟,呈本品种固有颜色,粒形、粒色已不再变化,且不能用指甲刻伤,摇动时有响声的株数达50%的日期。
A1.6典型性
分别根据幼茎色、花色、叶形、茸毛色、英熟色、结英习性、株高、分枝、株型、熟期等观察记载品种典型性。
A1.7整齐度
根据植株生长的繁茂程度、株高及各性状的一致性记载,分整齐和不整齐二级。A1.8倒伏性
用目测分四级,“1级”直立不倒,“2级”植株倾斜不超过15°,“3级”植株倾斜在15°~45°,“4级”植株倾斜超过45°。
A1. 9 病虫害
记载病害、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A1.10花色
白、紫。
A1.11茸毛色
灰、棕。
A1.12叶形
卵圆、长圆、长。
A2室内考种项目及标准
A2.1百粒重
从样品中随机取出100粒完整粒称重,两次重复,取平均值,以“g”表示,重复间误差不得超过0.5g。A2.2粒色
分白黄、黄、深黄、绿、褐、黑、双色。A2.3脐色
分白黄、黄、淡褐、褐、深褐、蓝、黑。A2.4粒形
分圆、圆、扇圆。
A2.5光泽
分有、微、无。
A2.6虫食率
GB/T17318—1998
从未经粒选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取100粒),挑出虫食粒,按式(A1)计算:虫食率(%)二
A2.7病粒率
虫食粒数
最样粒数
从未经粒选的种子中随机取1000粒(单株考种时取100粒),挑出病粒,按式(A2)计算:病粒率(%)
病粒粒数
取样粒数
(A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9790-2020 即时检验 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19148.2—2003 插脚式灯座的型式和尺寸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9124.1-2019 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 系列
-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