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机械行业标准(JB)】 离心式冷水机组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4 03:51:47
  • JB/T3355-1998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JB/T 3355-1998

  • 标准名称:

    离心式冷水机组

  •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 英文名称:

    Centrifugal chiller
  • 标准状态:

    已作废
  • 发布日期:

    1998-03-19
  • 实施日期:

    1998-07-01
  • 作废日期:

    2002-04-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75.63 K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能源和热传导工程>>27.200制冷技术
  • 中标分类号:

    机械>>通用机械与设备>>J73制冷设备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23页
  • 标准价格:

    19.0 元

其他信息

  • 归口单位:

    冷冻设备标委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JB/T 3355-1998 离心式冷水机组 JB/T3355-199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7.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355—1998
离心式冷水机组
Centrifugalwater-chillingpakages1998-03-19发布wwW.bzxz.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1998-07-01实施
JB/T3355—1998
1范围
2引用标准
3定义
4型式与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和贮存
附录A(提示的附录)机组型号表示方法附录B(提示的附录)允许偏差计算举例附录C(提示的附录)部分负荷温度条件和偏差次
附录D(提示的附录)综合和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和APLV)的计算附录E(提示的附录)噪声测量记录格式和平均声压级计算用诺莫图2
JB/T3355—1998
本标准是对JB/T3355一91《离心式冷水机组》进行的修订。本次修订采用了两种名义工况,其中应用规定工况适用于进、出口贸易和技术引进的机组。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JB/T3355—91。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部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鸿兰、韩树衡、任金禄。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离心式冷水机组
Centrifugal water-chillingpakagesJB/T3355—1998
代替JB/T3355—91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机驱动的离心式冷水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的型式、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制冷量为348.8kW以上的集中空调或工艺用冷水的机组。同样也适用于为防止因室外气温过低引起冻结,在水中溶解化学添加剂的机组。以发动机(柴油机或燃气机)或透平发动机(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驱动的机组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饮用水、饮料及不以水作载冷剂的工业专用的机组。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755-87
GB1032—85
GB1226—86
GB 1497-85
GB/T 1804—92
GB 2537-—81
GB 390691
GB 725187
GB 7373-87
GB 777887
GB 10870—89
GB/T 1330691
GB/T13348—92
GB1350092
GBJ50—83
JB/T4329—1997
JB4330—86
JB/T6411—92
JB/T671993
JB/T6918—93
JB/T7247—94
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三相异步电动机试验方法
般压力表
低压电器基本标准
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汽轮机油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F22)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
容积式冷水机组性能试验方法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封闭式制冷压缩机用三相异步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容积式冷水(热泵)机组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暖通、空调用轴流通风机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制冷用金属与玻璃烧结液位计和视镜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机械工业部1998-03-19批准
工程法
1998-07-01实施
JB/T7659.295
JB/T7659.595
JB/T766695
JB/T7771—95
ZB J73 02—89
ZBJ73025—89
SH 034992
3定义
JB/T3355-1998
氟利晶制冷装置用水冷冷凝器
氟利昂制冷装置翅片式换热器
制冷和空调设备名义工况一般规定制冷用压力、压差控制器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试验方法
制冷机型号编制方法
冷冻机油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
在标准规定的名义工况下(见表1),机组制冷量除以总输入电功率得出的比值。3.2应用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在标准规定的应用名义工况下(见表1,机组制冷量除以总输入电功率得出的比值。3.3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在标准规定的名义工况下(见表4),按5.6.2所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的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3.4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在应用规定的名义工况下(见表4),按5.6.2所规定的方法计算出的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4型式与基本参数
4.1型式
4.1.1按制冷压缩机型式分类:
开启式;
封闭式(B)。
4.1.2按冷凝侧热交换方式分类:一水冷式:
风冷式(F):
蒸发冷却式
注:括号内字母为机组型式代号,无代号者即型号中不表示。4.2型号
机组型号的编制方法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4.3基本参数
4.3.1名义工况
机组标准名义工况和应用名义工况的温度条件除按JB/T7666的规定外,还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名义工况规定条件
蒸发器侧
标准名义工况
应用名义工况
出口温度
m/(h·kw)
水冷式
进口温度
m/hkw)
风冷式
进口干球
蒸发冷却式
进口湿球
进口干球
进口湿球
4.3.2名义工况的其它规定
JB/T3355-1998
a)水侧污垢系数为0.086m2:℃/kW,空气侧为0.043m,℃/kW,制冷剂侧为0m.℃kW;b)压缩机用电动机电源为三相交流,额定电压分别为380V、6000V和10000V,额定频率为50Hzc)大气压力为101kPa。
4.3.3名义工况时性能系数
机组名义工况的性能系数和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不应低于表2的数值。表2性能系数
水冷式
风冷式或
蒸发冷却式
5技术要求
一般规定
≤527
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和COP')
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
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和COP)
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
>527~1163
机组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或按用户和制造厂协议)制造。5.2机组成套设备组成
5.2.1由一台或多台离心式单级或多级压缩机组成的压缩机电动机机组,并配有必需的润滑系统a)封闭式压缩机用电动机:电动机和必需的齿轮传动机构封闭在制冷剂氛围中。b)开启式压缩机用电动机:电动机和必要时配有齿轮和联轴器。5.2.2冷凝器:水冷冷凝器或风冷冷凝器或蒸发冷却式冷凝器。5.2.3蒸发器:制冷剂一水换热器。5.2.4其它配套设备
5.2.4.1调节机组制冷量及所需的冷水温度的调节器及控制设备。满足安全法规规定的有关安全保护或控制设备:5.2.4.2
制冷剂高压保护;
油压过低保护(或轴承温度高温保护);一主电动机异常保护:
-冷水防冻结(冷水低温、制冷剂低温和制冷剂低压等)保护:冷水泵联锁或冷水断水或流量不足)保护;冷却水泵(或冷凝用风机或喷淋水泵)联锁或冷却水断水(或流量不足)保护。5.2.4.3机组的电器操作设备和有关仪表:电动机限流设备;
一主电动机启动设备;
一操作盘(指示灯、继电器、开关按钮、时间继电器、压力表、接线柱及必要的配线等)5.3机组主要配套件
5.3.1机组主要配套件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5.3.2制冷压缩机应符合离心式制冷压缩机的有关标准的规定。5.3.3配套的电动机应符合GB755的规定。封闭式电动机应符合GB13500的有关规定3
JB/T3355-1998
5.3.4机组配套的压力容器、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应符合JB/T6917、JB/T7659.2和JB/T7659.5的规定。
5.3.5机组配套的轴流通用机应符合JB/T6411的规定。5.3.6机组配套用管路附件和安全保护元、器件应符合以下标准的规定:a)制冷用压力、压差控制器应符合JB/T7771的规定:b)机组用压力表应符合GB1226的规定:机组用液位计和视油镜应符合JB/T6918的规定。5.3.7机组用冷冻机油应符合SH0349的规定,齿轮箱用油应符合GB2537的规定。5.3.8机组配套的控制仪表柜及选用的电控开关设备应符合GB1497、GB3906和GB7251的有关规定。5.3.9机组用制冷剂应符合GB7373等一级品以上等级的规定,保护臭氧层和新型制冷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4气密性、液压和真空试验
5.4.1气密性试验
机组按63.2.1方法试验时,制冷剂侧的压力应无明显下降。采用电子卤素检漏仪时,泄漏率应低于14ga。
5.4.2液压试验
机组水侧按6.3.2.2方法试验时,各水路系统应无异常变形和水的泄漏。5.4.3真空试验
机组制冷剂侧按6.3.23方法试验时,制冷剂侧各部位无异常变形,且压力回升在24h内应低于0.4kPa
5.5机组名义工况性能
机组按6.3.3方法试验时应符合以下规定,计算评估示例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a)制冷量不应小于名义值的95%b)消耗总电功率不应大于机组名义值的105%;c)机组名义工况性能系数和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不应小于表2的值;d)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冷凝器风机和喷淋泵的输入功率不应大于名义规定值的110%e)冷水、冷却水的压力损失不应大于名义规定值的110%。5.6机组的使用范围和部分负荷工况5.6.1使用范围
用户可与制造厂协商,其使用范围可在表3规定的条件之内。表3使用范围
蒸发器侧
标准名义工况
应用名义工况
出口温度
m/(h·kw)
1)补充水温度30℃±1℃。
2)补充水温度294℃+0.5C
5.6.2部分负荷工况
水冷式
进口温度
15.5~~35.0
m/(h·kw)
冷凝器
风冷式
进口干球
进口湿球
蒸发冷却式
进口干球
进口湿球
15.5~27.0m
10.0~26.72
JB/T3355-1998
机组部分负荷的卸载机构的动作应灵活、可靠。5.6.2.1
5.6.2.2部分负荷工况按表4和以下条件规定:表4部分负荷工况条件
蒸发器侧
综合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IPLV)
应用部分负荷规定工况
(APLV)
100%负荷
0%负荷
100%负荷
0%负荷
出口温度
a)冷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满负荷流量:水冷式
进口温度
冷凝器侧
风冷式
进口干球温度
蒸发冷却式
进口湿球温度
b)冷水和冷却水侧的污垢系数是0.086m·℃/kW,空气侧为0.043m2.℃/kW,制冷剂侧为0m2·℃/kW
c)冷凝器侧的规定:
水冷式:冷却水流量为名义工况时满负荷流量:风冷式:冷却风量可随着机组卸载工况的变化而减少(按设计);蒸发冷却式:冷却风量可随着机组卸载工况的变化而减少,但喷淋水量仍为名义工况时的流量,补充水温度按表3规定;d)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工作时的大气压力为101kPa,若有差异,应按当地、当时的大气压力进行换算:
e)部分负荷性能数据(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应分别以名义工况时满负荷性能数据的比率(%)用曲线图表示。
5.6.2.3冷凝器在部分负荷时的进口温度按从100%负荷时的温度到0%负荷时的温度依线性规律递减,其数值见附录C(提示的附录)5.6.2.4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由式(1)计算: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PLV=0.174+0.39B+0.33C+0.11DW/kW应用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
式中:A
10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或COP'),W/kW:7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或COP'),W/kW;-50%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或COP'),W/kW;25%负荷时的性能系数COP(或COP),W/kW。5.7噪声和振动
5.7.1机组按6.3.5.1的规定测量噪声声压级。5.7.2机组按6.3.5.2的规定测量双振幅或单振幅。5.7.3机组的噪声声压级和振幅值应在产品样本中提供。5.8电器安全规定
5.8.1电压变化性能
机组按6.3.6.1的方法试验,其安全保护机构不动作,且无异常现象并能连续运转。5.8.2绝缘电阻
机组按6.3.6.2的方法进行绝缘电阻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380V线路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MQ;..
JB/T3355-1998
6000V线路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MQ;10000V线路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2。5.8.3耐电压
机组按6.3.6.3的方法进行耐电压试验,应能承受所施加的电压。5.8.4启动电流
机组按6.3.6.4的方法进行启动电流试验,启动电流值不应大于名义启动电流值的115%。5.8.5淋水绝缘性能
按6.3.6.5的方法进行淋水绝缘性能试验后,绝缘电阻值应符合5.8.2的规定,耐电压应符合5.8.3的规定。
5.9机组内与制冷剂和润滑油接触的表面应保持洁净、干燥。机组外表面均应清洁,涂漆表面应光滑。管路附件安装应横平竖直,美观大方。机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规定,其长、宽、高偏差应不超过GB/T1804中c(粗糙)级的规定。
5.10用户在遵守机组运输、保管、安装、使用和维护规定的条件下,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且因制造质量不良而产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免费更换或修理。6试验方法
6.1测量仪表精度和测量规定
6.1.1测量仪表精度按GB10870—89附录A和ZBJ73022(GB10870中缺少部分)的规定6.1.2测量规定如下:
a)测量仪表的安装和使用按GB10870—89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b)空气湿球温度的测量应按照ZBJ73022的规定,采用取样法测量:)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的进风干、湿球温度应在室外机组各进风侧面中点(机组过长时,左右每间隔1.5m增加一个测点),距该面距离0.6m处测量,取其平均值;d)压缩机排气压力应在尽可能靠近排气口处测量。6.2机组的安装和试验规定
6.2.1机组的安装
机组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型式安装,并且不应进行影响制冷量的构造改装。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的环境应充分宽,机组附近的风速应减少到充分低的值,以免影响机组的性能。6.2.2试验规定
6.2.2.1冷水和冷却水流量与规定值的偏差不应大于土5%6.2.2.2机组的水温及空气干、湿球温度与规定值的偏差不应大于表5的规定。且应确认冷水和冷却水温度是整股水流的平均温度。表5规定偏差值
蒸发器侧
标准名义工况
应用名义工况
出口温度
m(hkw)
0.172±5%
30.155±5%
1)补充水温度30℃±1℃
2)补充水温度29.4℃土0.5℃
水冷式
进口温度
30.0±0.3
29.4±0.3
m/((h·kw)
0.224±5%
0.195±5%
风冷式
蒸发冷却式
进口干球
进口湿球
35.0±1.0
35.0±0.3
进口干球
进口湿球
24.0±0.5l)
23.9±0.32)
6.2.2.3大型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由于确保表3或表5各空气进口温度有困难,因此可以根据6
JB/T3355-1998
同类型小型机组的试验数据和模拟计算确定的冷水出水温度对应的压缩机排气压力的制冷剂饱和冷凝温度(必要时调节风量)进行试验,则其相应温度值的偏差不应大于土0.3℃。6.2.2.4部分负荷试验时,其制冷量偏差不应大于满负荷制冷量的土2%6.2.2.5机组接线柱处的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不应大于土3%,频率与额定频率的偏差不应大于土1%
6.2.2.6大气压力的偏差不应大于土5%,大于土5%时应进行修正(换算)。6.2.3水质
机组使用的冷水、冷却水和补充水的水质应符合GBJ50的规定6.3试验要求
6.3.1主要构成部件和主要配套件6.3.1.1根据技术要求检查机组成套设备组成应符合5.2的规定。6.3.1.2主要配套件的验收与检验应符合5.3的规定。6.3.1.3安全控制元、器件动作试验时,各元、器件应动作正常,被控制调节的参数应稳定在给定的范围内。
6.3.2机组气密性、液压和真空试验6.3.2.1气密性试验:机组制冷剂侧在设计压力下,按照JB/T6917气密性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4.1的规定。
6.3.2.2液压试验:机组水侧在1.25倍设计压力下,按照JB/T6917液压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应符合5.4.2的规定;
6.3.2.3真空试验:机组制冷剂侧进行气密试验合格后,按照JB/T6917真空试验方法,抽真空至1kPa绝对压力(在真空试验时亦可同时进行水侧液压试验),试验应符合5.4.3的规定。6.3.3机组名义工况性能试验
6.3.3.1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将机组卸载机构等能量调节置于满负荷制冷量位置,按表1和4.3.2的规定进行试验。按照以下规定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并应符合5.5a)、5.5b)的规定,同时测量运转工作电流和功率因数等。a)水冷式机组:制冷量按照GB10870的规定,主要试验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校核试验采用机组热平衡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其二者热平衡偏差按6.3.3.4中式(3)计算,不应大于±5%g
消耗总电功率应在靠近压缩机电动机接线柱处测量。如果变频器或电动机启动器作为压缩机电路的一部分,则应在变频器或电动机启动器的接线柱处测量。辅助设备消耗的电功率应在上述试验时同时测量,且应包括在总消耗电功率之内,但不包括水泵消耗的功率。b)风冷式和蒸发冷却式机组:制冷量按GB10870的规定,采用液体载冷剂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冷凝侧采用ZBJ73022的空气恰差法中室内空调装置使其达到室外机组的环境温度条件。大型机组亦可采用6.2.2.3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测定和计算。消耗总电功率除6.3.3.1a)中包括的项目外,还应包括冷凝器风机和冷凝器喷淋泵消耗的电功率在内。它们的电功率消耗应符合5.5d)的规定。6.3.3.2性能系数:由6.3.3.1测得的制冷量9.(W)和消耗总电功率N。(kW)按式(2)计算:COP=g./N。W/kW......
计算结果应符合5.5c和表2中名义工况性能系数值的规定。(2
6.3.3.3水侧的压力损失:在进行上述试验时,按照JB/T7247的阻力测定规定和方法测量冷水和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应符合5.5e)的规定。6.3.3.4水冷机组试验时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热平衡偏差按式(3)计算:7
JB/T3355-1998
4= (g + N) /Q,×100% .
式中:O—冷凝器排热量(若电动机有冷却时,亦应包括在内),kW。(3)
6.3.3.5当用户要求的水侧污垢系数超出4.3.2的规定时,制造厂应按与用户商定的方法,通过提高冷却水进口温度和/或降低冷水出口温度来进行机组性能试验6.3.4机组部分负荷性能试验
6.3.4.1机组按照5.6.2规定的工况条件以及6.2.2的试验规定进行部分负荷性能试验。6.3.4.2机组在部分负荷工况下运行稳定后,按照6.3.3.1的方法测定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并按6.3.3.2计算制冷性能系数。
6.3.4.3机组进行部分负荷试验时,水冷式机组的主要试验和校核试验测量计算结果之间的热平衡偏差,按式β)计算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部分负荷时热平衡偏差
负荷率
热平衡偏差
6.3.4.4按照式(U)算出IPLV或APLV,其中APLV的计算结果应符合5.5c)和表2的有关规定,IPLV记录存档。
6.3.4.5如果机组不能在25%负荷点下运行,则应使机组冷凝器的进水或进风温度保持在与25%负荷相对应的温度下,以最小制冷量运转。然后用试验得出的100%制冷量的25%去除以上述最小制冷量点时测得的消耗总电功率,用该得数代表25%负荷时的制冷性能系数COP(或COP')。计算举例见附录D (提示的附录)。
6.3.4.6按照5.6.6.2e)的规定,画出部分负荷制冷量(%-消耗总电功率(%)的曲线图。6.3.5噪声和振动测量
6.3.5.1噪声测量
测量六而体
基稚六面体
主要测点
一附加测点
图1试验机组的测点
a)测量规定:机组噪声测量按照JB4330的有关规定,例如一个反射平面,需测定的量与测量误差,测试仪器,机组的安装与运转,基准体,背景噪声(基准体最大尺寸超过1m),测量等。8
JB/T3355-1998
b)测点配置:测量六面体如图1。该六面体上的主要测点(图中符号×)和附加测点(图中符号○)如图1所示,测点位于测量六面体上,距主要测点每隔1m间距,距地面1.5m以及距基准平行六面体1m处。
C)测量点的规定:
应在图1所示的四个主要测点上进行倍频程测量(125~8000Hz倍频程),并在四个主要测量点上和附加测点上进行A档声压级测量。应在机组运转情况下测得一组完整数据,并在机组停止运转时,但所有在该区域内的其它设备仍如前一样运转着,再测得第二组完整数据,测量结果记录格式示于附录E(提示的附录)。
一在离开墙面第二反射面)或离开大于1m的其它反射面1m之内的测点无效,且不符合以上规定的任一测点均不予记录。d)平均声压级的计算:采用JB4330一86中式(5)计算平均声压级,或者采用示例于附录E的诺莫图法。三者计算结果不一致时,以公式计算结果为准。6.3.5.2振动测量
a)测量规定:机组振动测量按照JB/T4329的有关规定进行,例如仪器,机组安装,运行状态,测量要求,试验报告等。
b)测点配置:封闭式整体机组的测量位置如图2所示,在换热器底脚处前后左右的①、②、③、①等点。分体式机组可按制造厂和用户协议决定测点位置。c)测量方法:按上述测点位置,分别测量其垂直、水平和轴向方向的振动振幅。后意前
6.3.6电器安全试验
图2测点位置
前的面后
6.3.6.1电压变化试验:机组在表1名义工况温度条件下,使电源电压在额定电压值土10%的范围内变化运行1h,应符合5.8.1的规定。6.3.6.2绝缘电阻试验:机组在6.3.3.1制冷量和消耗总电功率试验之前,380V电路采用500V绝缘电阻计,6000V电路采用1000V绝缘电阻计,10000V电路采用2500V绝缘电阻计,测量机组带电部位与可能接地的非带电部位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8.2的规定。6.3.6.3耐电压试验:在6.36.2试验之后,在机组带电部位和非带电金属部位之间施加频率为50IZ的基本正弦波电压持续1min,该试验电压值在单相额定电压为220V时为1500V,在三相额定电压380V时为1800V,在三相额定电压6000V和10000V时为1.5倍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小于400W的电动机为1000V,对地电压小于30V的部位为500V,试验结果应符合5.8.3的规定。如果电动机和其它电器设备已由制造厂提供合格证明者,此部分设备复验时可免检,但封闭式电动机采用制冷剂冷却时,则应采用0.8倍试验电压值进行耐电压试验。此外,在控制电路的电压范围内,在对地直流电压为30V以下的控制电路中,应用的电子元器件,可免去该项耐电压试验。
6.3.6.4启动电流试验:机组在6.3.3.1试验条件运转之后,按照制造规定的停机间歇时间,在额定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