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4 12:03:39
  • GB/T4340.2-1999
  • 现行

基本信息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8页
  • 标准价格:

    10.0 元
  • 出版日期:

    2000-02-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4-04-09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王学智、戎宗泽、李芷娟
  • 起草单位:

    长春试验机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国家机械工业局
  • 发布部门: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按GB/T 4340.1测定维氏硬度用的维氏硬度计的检验方法本标准描述了检验硬度计基本功能的直接检验法和适用于硬度计综合检验的间接检验法。 GB/T 4340.2-1999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GB/T4340.2-199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T 4340. 2 -- 1999
金第2部分:硬度计
本标准是在等同采用新国际标准IS06507-2:1997《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的检验》基础上·合并修订原两项“维氏硬度计”的国家标准而制定的。本标准的整体结构、层次划分、编写方法和技术内容与ISO6507-2:1997完全一致,并符合国家标准GB/T 1《标准化工作导则》系列标准的规定。本标准与等同采用的国际标准ISO6507-2在编辑上有以下微小差异:a)增加了前言。
b)由于ISO6507-2第2章“引用标准”中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均已不同程度地转化成我国标准,故本标准第2章“引用标准”中直接引用了与之相对应的我国标准。c)有些术语,如“示值重复性误差”和示值误差”使用的是我国试验机的惯用术语。本标准对原两项独立的“维氏硬度计”国家标准GB/T7664-1987《维氏硬度计技术条件》和
GB/T17198—1997《维氏硬度计(小于HV0.2)的检验》做了如下修订:1.与“维氏硬度试验”的国际标准整体结构变化--致,将GB/T7664-1987和GB/T17198--1997两项不同的国家标准合并成本标准一—GB/T4340的第2部分。GB/T4340在\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总标题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1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2.在适用范围中补充规定了试验力范围为1.961~~<49.03N的小力值维氏硬度计。3.部分修改了压痕测量装置估测能力的指标(见表3)。4.部分修改了硬度计示值重复性误差(见表4)和示值误差(见表5)的指标。5.取消了试验力范围为49.03980.7N维氏硬度计的同轴度、垂直度、检验规则、成套性和标志、包装及随机文件的规定,以便同ISO6507-2保持致。6.新增加了第6章(检验周期)、附录A(测量装置的间接检验法示例)和附录B(金刚石压头的注意事项)。
本标推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T7664—1987和GB/T17198--1997。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参加起草单位:上海材料试验机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学智、戎宗泽、李芷娟。380
GB/T 4340.2--- 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贯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订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各成员团体著对某技术委员会已确立的标准项民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1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正式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需取得至少75%参加投票的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发布。国际标准ISO6507-2是由ISO/TC164“金属力学试验”技术委员会的SC3\硬度试验第3分委员会制定的。
本标准(ISO6507-2第二版)取代了ISO146:1984和ISO146-2:1993,并做了如下修订:将硬度计检验的两个不同的国际标准(ISO146:1984和ISO146-2:1993)合并成ISO6507的本部分。
增加了有关测量装置估测能力和最大允许误差的新表(表3)。—修改了表4中硬度计重复性的值。一一新增加了有关两次检验周期的第6章。—新增加了附录A“测量装置的间接检验法示例”(使用标准压痕)。一~-新增加了附录B“金刚石压头的注意事项”ISO6507是在“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总标题下,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第1部分:试验方法;
一一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一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ISO6507本部分的附录A和附录B仅供参考。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金属维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
Metallic Vickers hardness test-Part 2: Verification of hardness testersGB/T 4340. 2
idt ISO 6507-2:1997
代替 GB/T 7661---1987
GB/T 17198---1997
本标准规定了按GB/T4340.1测定维氏硬度用的维硬度计的检验方法。本标准描述了检验硬度计基本功能的直接检验法和适用于硬度计综合检验的间接检验法。间接检验法可独立地用于使用中的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查。如果硬度计还可用于其他方法的硬度试验,则必须分别按每一种方法单独地对硬度计进行检验。携带式硬度计应满足本标准的全部要求,但6.1a)中“重新安装”-词不适用于此类硬度计。本标准中的力值是根据干克力(kgf)值换算而来的。这些力值都是在采用国际单位制(SI)以前所引用的。国际标准在下次修订时将考虑和研究引用SI单位的试验力整数值(整数牛顿值)的益处和由此对相关各硬度标尺所产生的后果。届时,随着国际标准的变化本标准也将做相应的修订。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4340.1—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eqvISO6507-1:1997)GB/T4340.3--1999金属维氏硬度试验第3部分:标准硬度块的标定(idtISO6507-3:1997)GB/T7997—1987硬质合金维氏硬度试验方法(eqVISO3878:1983)GB/T136341992试验机检验用标准测力仪器传感器式标准测力仪
(neq IS0 376:1987)
3般要求
在检验维氏硬度计以前,应对其进行检查以保证:a)硬度计安装正确;
b)压头主轴在其导向体中能够滑动:c)压头柄牢固地安装在主轴孔中;d)试验力的施加和卸除无冲击或振动,且不影响读数;e)如果测量装置与硬度计是整体的,则:1)从卸除试验力转换到测量状态不影响读数;2)照明不影响读数;
3)必要时,压痕中心要位于视场中心。测量显微镜的照明装置应均匀地照明整个视场,并应在压痕与周围表面之间产生最大的对比度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10-10批准382
2000-03-01实施
4直接检验
GB/T 4340.2—1999
直接检验宜在(23士5)C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如果在此温度范围以外进行检验,则应在检验报告中记录。
检验用的仪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应具有检定合格的溯源性。直接检验包括:
a)试验力的检验;
b)压头的检验;
c)测量装置的检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d)试验力保持时间的检验。
4.1试验力的检验
4.1.1对于硬度计工作范围内所使用的每一个试验力均应进行测量。只要适合,就应在试验过程中主轴的整个移动范围内以均等的间隔在其至少三个位置上做上述力的測量。4.1.2试验力应通过下述两种方法之一测量:a)用符合GB/T13634—-1992规定的0.2级标准测力仪测量;b)与一个以标准质量施加并经机械放大而产生的准确度为士0.2%的力相平衡。4.1.3在主轴的每一位置上,对每个试验力应读取三个读数。每次读数之前的瞬间,主轴的移动方向应与试验时的移动方向--致。
4.1.4对力的每一次测量均应在表1给出的试验力标称值的允差以内。表1
试验力范围 F
F≥1.961
0. 098 07≤F1.961
4.2压头的检验
4.2.1金刚石正四棱锥体的四个面应抛光且无表面缺陷。充差
4.2.2通过直接测量或在投影屏上测量压头的投影能够对压头的形状进行检验。4.2.3金刚石棱锥体锥顶两相对面夹角应为136°土0.5°(见图1)。136°±0.5°
图1金刚石棱锥体的锥角
4.2.4金刚石棱锥体轴线与压头柄轴线(垂直于安装面)的夹角应小于0.5°。四个面应相交于--点;表2中给出了相对面间交线的最大允许长度(见图2)。与硬度计直接检验的周期无关,压头的检验周期不应超过两年。有关金刚石压头的注意事项参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
试验力范围
F≥49.03
1.961≤F<19.03
0.09807≤F1.961
4.3测量装置的检验
GB/T 4340. 2 --- 1999
交线长度
图2压头锥顶交线的示意图
交线的最大允许长度
4.3.1所要求的测量装置的估测能力视被测量的最小压痕的大小而定测量装置标尺的分度和对压痕对角线的估测能力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对角线长度
测量装置的估测能力
0.000 2mm
最大允许误差
±0.000 1 mml
硬质合金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用的压痕测量装置的估测能力在GB/T7997中予以规定。4.3.2测量装置应使用标准刻线尺对其每一工作范围至少分五个间隔测量进行检验,测量装置的最大允许误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4.3.3除上述的直接检验外,还可按附录A(提示的附录)描述的程序对测量装置进行间接检验、4.4试验力保持时间的检验引
试验力保持时间应符合GB/T4340.1的规定。硬度计时间控制装置的允许误差为土1s。间接检验
间接检验宜在(23士5)C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按GB/T4340.3标定的标准硬度块进行。如果在此温度范围以外进行检验,则应在检验报告中记录。采用说明;
1在ISO6507-2中无“士”号,此栏中的“±”号为本标准所加。2]此条与ISO6507-2的条文在编辑上有差异。ISO6507-2中此条标题为:“试验循环时间的检验。通过对ISC)6507-1对应条文的研究,认为规定此条的实质是对试验力保持时间准确性的检验,对维氏硬度计而言,就是对硬度计时间控制装置误差的检验,故本标准对此条做了编辑性修改381
GB/T 4340. 2 -- 1999
5.1当所检验的硬度计使用儿个试验力时,至少应选取二个力进行检验。其中的一个力应为硬度计最常用的试验力。对所选取的每一试验力,应从以下规定的不同硬度范围中选择两块不同硬度的标准块。力和块的选择要适当,应使每一硬度范围中至少有一块标准块用于检验。≤225HV
400HV-~600HV
>700 HV
5.2当所检验的硬度计仅使用一个试验力时,应使用三块标准块进行检验并应在5.1规定的每个硬度范围中各选用一块。
5:3对于特殊情况,硬度计可以仅在一个硬度值下进行检验,检验的硬度值要近似等于待做试验的那硬度值。
5.4在每一标准块上.应压出并测量五个压痕。试验应按GB/T4340.1进行。5.5将每一标准块上所测得的各压痕两对角线长度的算术平均值di、d2、,d,按从小到大递增的次序排列。
5.6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误差通过下面的差值确定:ds - d,
所检验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误差要满足表4的要求。表4
硬度计示值重复性误差的最大允许值标准块
的硬度
HV5 ~HV100HV0. 2-~≤HV5
>225HV
)ad+d++d.
HV5~HV100
标准块的硬度
在规定的检验条件下,硬度计的示值误差通过下面的差值确定:5.7
式中,i-H++H.++H
H,.Hz、.、H,与di、d2、d.对应的硬度值;H-所用标准硬度块标定的硬度值。HV
HV0.2~~HV5
标准块的硬度
以标准硬度块标定硬度值的百分数表示的硬度计示值最大误差应符合表5的规定。HV
GB/T 4340.2-1999
硬度计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硬度,HV
1当压痕对角线长度小于0.020mm时,表中未给出值2对于中间值,其最大允许误差可通过内插法求得。450500
000t500
3表中有关显微硬度计的值是以0.001mm或压痕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2%为最大允许误差给出的,以较人者为准。
6检验周期
6.1直接检验
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直接检验:
a)硬度计安装时或拆卸并重新装配后或重新安装时;b)间接检验结果不合格时;
c)间接检验时间超过了一年。
每次直接检验后,接着应做间接检验。6.2间接检验
两次间接检验的周期视维护水准和硬度计被使用的次数而定。在任何情况下该周期不应超过·年。386
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a)注明采用GB/T4340本部分:
GB/T4340.2—1999
注:对于通过了本标准检验的硬度计,可在产品或产品包装物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之一上标明本标准的编号和名称。b)检验方法(直接和/或间接检验);c)硬度计的标识资料(通常为硬度计铭牌上的内容,例如:硬度计型号、名称、制造日期、编号和制造者名称等)\3:
d)检验器具(标块、标准测力仪等);e)试验力;
f)检验温度;
g)检验结果;
h)检验日期和检测机构。
采用说明:
1了此注释为本标准所加、国际标推ISO6507-2中无此内容。2]括号中的内容为本标准所加,以便于明确此项内容。387
GB/T 4340. 2 - 1999
附录A
(提示的附录)
测量装置的间接检验法示例
通过测量按5.1对硬度计做间接检验使用的每一标准块上的标准压痕(见GB/T4340.3-1999牛8.3的注释)可对测量装置进行间接检验。测量装置的误差,以每一标准压痕的平均压痕对角线给定长度的百分数表示,不应超过1%。附录B
(提示的附录)
金刚石压头的注意事项
经验表明:许多起初良好的压头在使用了较短的时间以后就可能变劣。这是由于其表面土的裂纹、凹痕或其他缺陷所致。如果这样的缺陷能被及时发现,许多压头通过再次研磨可以重新修复,否则、其表面上任何小的缺陷会快速劣变并使压头报废。因此:一每天使用硬度计时,宜通过目测检查标准块上压痕的形状以监视压头的完好状态;一当压头出现缺陷时压头的检验不再有效;-一重新研磨的或用其他方法重新修理后的压头应进行重新检验。38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