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06 04:24:08
  • GB16840.1-1997
  • 已作废

基本信息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环保、保健与安全>>13.220消防
  • 中标分类号: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消防>>C82防火技术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5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1998-05-01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97-06-03
  • 复审日期:

    2004-10-14
  • 起草人:

    韩宝玉、王希庆、邸曼、高伟
  • 起草单位:

    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
  • 归口单位: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
  • 主管部门:

    公安部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定义、原理、设备器材、方法步骤、判定和送检及鉴定时应履行的书面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在调查电气火灾原因时,从铜铝导线熔痕外观特征上,鉴定其熔化原因与火灾原因的关系。 GB 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GB16840.1-199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GB16840.1—1997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系列标准分为4部分:第1部分宏观法;第2部分剩磁法;第3部分成分分析法;第4部分金相法。本标准是《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系列标准的第1部分:宏观法。宏观法是在火场中,根据铜铝导线熔痕外观特征及熔珠空洞内表面特征判定熔化原因和为微观分析提供试样。
本标准查阅并参照了日本东京消防厅编《电气火灾原因与鉴别》一书中导线短路熔痕外观特征部分内容。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宝玉、王希庆、邸曼、高伟。64
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方法
第1部分:宏观法
Technical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electrical fire causePart 1 : Macroscopic method
GB 16840.1-1997
本标准规定了定义、原理、设备器材、方法步骤、判定和送检及鉴定时应履行的书面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在调查电气火灾原因时,从铜铝导线熔痕外观特征上,鉴定其熔化原因与火灾原因的关系。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熔痕 melted mark
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弧高温下形成的圆状、凹坑状、瘤状、尖状及其他不规则的微熔及全熔痕迹。
2.2 熔珠 melted bead
铜铝导线在外界火焰或短路电孤高温作用下,在导线的端部、中部或落地后形成的圆珠状熔化痕迹。
2.3火烧熔痕melted mark due to fire burning铜铝导线在火灾中受火焰或高温作用被熔化后残留的痕迹。2.4一次短路熔痕 primary short circuited melted mark铜铝导线因自身故障于火灾发生之前形成的短路熔化痕迹。2. 5 二次短路熔痕 seconed short circuited melted mark钢铝导线带电,在外界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导致绝缘层失效发生短路后残留的痕迹。2.6短路熔珠内部空洞inside carity caused by short circuited melted bead凡因短路在导线端部形成熔珠的,其内部均有空洞,空洞内表面具有形成短路当时的环境条件特征。
2.7熔化过渡fusiontransition
由熔痕向导线延伸的一定距离内存在的熔化现象,是火烧熔痕与二次短路熔痕所具有的特征。3原理
铜铝导线无论是火灾热作用还是短路电弧高温熔化,除全部烧失外,一般均能查找到残留熔痕,其熔痕外观仍具有能代表当时环境的特征。一次短路熔痕和二次短路熔痕同属于瞬间电弧高温熔化,具有冷却速度快、熔化范围小的特点,但不同的是前者短路发生在导线自身故障的条件下,后者短路发生在烟火与温度条件下,导线被火灾热作用熔化的痕迹,其时间、温度又均与短路不同,它具有温度持续时间长、火烧范围大、熔化温度低于短路国家技术监督局1997-06-03批准1998-05-01实施
GB 16840.1—1997
电孤温度的特点。由于不同的环境产物参与了熔痕形成的全过程,从而保留了区别一次、二次短路熔痕形成时的各自特征。这在外观状态、不同元素含量、金相显徽组织上都得到了科学的验证。4设备与器材
4.1体视显微镜
放大倍数50倍以上。
4.2灯具
普通带罩灯具,用60W白炽灯泡。4.3器具
取样工具,装试样纸袋,毛刷。5方法步骤
5.1试样提取
5.1.1部位
做为鉴定用的熔痕试样,应取自确认的起火点或起火部位处,不应提取非起火部位处的试样做鉴定使用,但可以做为比较使用。
5.1.2核实
提取试样时应核实试样是原有的,还是因扑灭火灾、抢救物资或其他原因混人起火部位、经核实无误后,才可做为鉴定试样提取。5.1.3拍照
在提取试样之前应进行现场拍照,拍照分为试样提取方位和试样近拍。5.1.4提取
检查导线发现熔痕后,宜在距熔痕50~100mm处将导线剪断连同熔痕并取下。5.2保管
对提取的试样,宜装人袋内保管,不应与其他物件混放一起并注明试样名称与提取部位。5.3试样处理与观察
5.3.1清除污垢
用水或酒精、丙酮等溶剂清除掉试样上的碳灰与污垢。5.3.2取下熔珠
在导线与熔珠相连接处将熔珠取下,使其露出内表面。但使用工具夹熔珠时不宜用力过大,防止变形或损坏。
5.3.3观察准备
按仪器使用说明,取下体视显微镜罩盖,换上所需的目镜,做好观察准备。5.3.4观察
将样品固定,置于体视显微镜底盘上,在阳光或白炽灯下观察,一对熔珠空洞内表面,应观察其整体光泽、颜色、空洞数量、碳迹、纹迹,不应局限于某一空洞;对碳迹、纹迹、斑点的观察宜将体视显微镜倍率调至50倍以上,焦点对准空洞底部。6判定
6.1火烧熔痕
6.1.1熔珠
火烧形成的铜导线熔珠其直径是线径的1~3倍,铝导线为1~4倍。熔珠位于线的端部或中部。熔珠表面光滑,无麻点和小坑,具有金属光泽。66
6.1.2熔化过渡区
GB 16840.1-1997
线与熔珠之间有熔化过渡痕迹,导线明显变细。6.1.3导线
铜铝导线上有熔化变细,熔化积聚变粗或形成熔瘤、尖状熔痕以及在导线上附着带有光泽的小熔珠。
6.1.4凹坑
铝导线上有被熔化形成的大量凹坑,坑内表面平滑无光泽。铜导线无此特征。6.1.5多股软线
多股软线端部形成熔珠或尖状熔痕,熔痕下面的细铜线熔化并粘结在一起,很难再分开。6.2一次短路熔痕
6.2.1熔珠
铜导线熔珠直径是线径的1~~2倍,铝导线熔珠直径是线径的1~3倍。熔珠的位置在导线端部或歪在线端的一侧,有的大熔珠下面导线上还附着有小的熔珠。铜熔珠表面有光泽,铝熔珠表面有一层灰色氧化铝膜和麻点、毛刺。
6.2.2熔化过渡
熔痕与导线之间有明显的熔化与非熔化的分界线,无熔化过渡痕迹。6.2.3导线
铜导线表面形成若干有空腔的半球状熔痕,其间距较均匀,大部分呈黑色,个别也有光泽。铝导线无此特征。
6.2.4凹坑
导线上出现凹坑,并表现在两根导线相对应的位置上。凹坑内表面有光泽但不平滑,有堆积状熔化金和毛刺,摸之有扎手感。有的凹坑内还沾有微小的同类金属小熔珠。6.2.5多股软线
多股软线端部形成熔痕,与熔痕相连接的导线无熔化粘结痕迹,其多股细铜丝仍能逐根分离。有的细铜丝端部出现微小熔珠。
6.3二次短路熔痕
6.3.1熔珠
铜导线熔珠的直径相对大于一次短路熔珠,但又小于火烧形成的熔珠,表面有微小凹坑,光泽性差。铝导线熔珠表面有一层深灰色氧化铝膜,有小凹坑、裂纹及塌陷现象,非熔珠状熔痕端部夹杂有黑色碳化物。
6.3.2熔化过渡
自熔痕向导线延伸的一段距离内,在导线上有微熔变细的痕迹。6.3.3导线
在较短的一段导线上出现若干处短路点。6.3.4多股软线bzxZ.net
多股软线端部形成熔珠,与熔珠相连接的导线变硬或粘结在一处,其多股细铜丝不能逐根分离。6.4熔珠内部空洞
6.4.1火烧熔珠
因火灾热作用而形成的圆珠状熔痕内部无空洞,但多股软线熔珠内有未被完全熔化的间隙孔。6.4.2次短路熔珠
一次短路熔珠内部有空洞,空洞数量少,多分布在熔珠中部。铜导线熔珠空洞内表面呈暗红色,光泽度差,平滑且有微量碳迹。铝导线熔珠除空洞内表面有层深灰色氧化铝膜外,其他特征与铜熔珠类似。6.4.3二次短路熔珠
GB16840.1-1997
二次短路熔珠内部有空洞,空洞数量多且分布在熔珠的边缘及中部。铜导线熔珠空洞内表面呈透明感的鲜红色(红宝石色),光泽度强,有较多的碳迹。铝导线熔珠空洞内表面有一层浅灰色氧化铝膜,光泽度强,有粗糙的条纹或光亮的斑点。7送检及监定时应履行的书面程序7.1送检单位在送检时,应先填写电气火灾原因技术鉴定申请单,其内容包括申请鉴定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失火单位名称、样品名称、数量,取样地点、取样人、鉴定目的。7.2鉴定单位在接受鉴定任务后应填写收样单、任务单、接待记录、原始记录。7.3鉴定结束后,将鉴定结论填写在鉴定报告审批表中,经试验室负责人签字,质量审查无误后报领导审批。
7.4将审批后的鉴定报告原件交送检单位,复印件留档存查套。6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